搜索

论文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 2023.09.20

论文设计方案集合。

根据公司的指示,一份优秀且目标明确的工作计划是我们要学会写的。工作计划可以有效避免我们在工作事项中出现遗漏。所以如何让自己的工作计划更有可行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设计方案集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论文设计方案 篇1

【摘要】本文对通讯铁塔基础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中一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用于指导通讯服务铁塔基础的设计。

【关键词】通讯铁塔;基础方案;设计

1引言

通讯铁塔在我国的通讯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讯铁塔就像一块一块的砖瓦搭建起我们国家宏大的通讯网络,助力我们国家的智能制造和高速发展。作为通讯事业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通讯铁塔的设计合理与否就十分重要,而通讯铁塔基础的设计和选择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通讯铁塔基础的设计方案就十分重要。

2通讯铁塔基础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通讯铁塔的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案方面的因素,如图1所示,总体来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技术因素。通讯铁塔基础设计需要与铁塔上部的具体结构相适应,而不能随意选择基础结构方案。第二类:环境因素。在设计通讯铁塔基础上时,应该进行地质岩土方面的勘察,出具相应的勘验地质勘查报告。对选址附近的场地进行观察和选定,选定适合的基础选址建设场地。再比如,场地平整地质条件好的地方可以选址浅一点的选择浅埋铁塔基础方案,而地面场地不够平整存在高差地质松散的地方,应该则多角结构和深点的铁塔可考虑采用深埋基础方案。第三类:成本因素。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方案,在满足具体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

3通讯铁塔基础设计方案应用分析

3.1通讯铁塔基础的种类及应用

按照基础的深浅及结构分析,通讯铁塔基础可以包含很多种类,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通讯铁塔的基础的应用形式中独立型基础、筏板型基础和桩型基础是应用最多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独立型通讯铁塔基础。主要类型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独立型基础适用于支撑土层面持力层土质承载力较大的'情况,设计的有点优点是承载的能力较强,借助原始地貌,施工执行简单,不必进行复杂的设计,成本较低;当然确定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大量的土方开挖施工量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的施工场地地面。第二种:筏板型通讯铁塔基础。主要代表形式为平板式筏板基础。第三种:桩型通讯铁塔基础。主要代表形式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桩基础,顾名思义,铁塔的基础打桩入地,主要通过桩实现基础的可靠性固定作用。

3.2通讯铁塔基础设计方案的技术要点

在三种常用的通讯铁塔基础中,本文对其中两种进行具体分析。明确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失效模式。

3.2.1筏型铁塔基础设计要点分析

(1)受力分析对于风力载荷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频率的分析就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对于通讯铁塔整体工作的外部环境要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对于风力的影响估计过大,造成设计冗余,会造成成本提升;而相反,对于风力的影响估计不足,就容易发生工程事故。所以,载荷的预测对于通讯铁塔基础的形式的选择和类型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筏型铁塔受力模型[1]见图4。从理论力学角度分析,筏板可以简化为一个承受弯矩的两端固定的简支梁,而弯矩的作用点就在简支梁的中点。假定风向一定,筏板基础主要承受的是弯矩,弯矩的来源来自风阻,因此弯矩计算可以得到简化,具体如公式(1):M=FL(1)(2)通信铁塔筏板型基础潜在失效模式分析FMEA分析第一个潜在失效模式:通信铁塔筏板基础承受双向偏心荷载,各个塔脚受力情况不一,引起基础不均匀受力,导致基础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塔身倾斜。第二个潜在失效模式:筏板受力超过其承载成立而造成断裂。如果风力过大,或者风向偏移,形成的弯矩超过了筏板型基础的承受极限就会导致筏板断裂。

3.2.2桩型铁塔基础设计要点分析

(1)受力分析桩型铁塔受力模型[1]见图5。从理论力学角度分析,多桩型基础有一半的桩承受向上拉的拉力,而另外一半承受向下压的压力。而这个压力的来源仍然是风力形成的弯矩,只不过是作用在桩的横截面上,而不再适用于简支梁结构。

(2)桩型基础潜在失效模式分析FMEA分析第一个潜在失效模式:通信铁塔多桩基础受力承受较大的拔力,未通常配筋的桩基础容易出现断桩,导致抗拔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第二个潜在失效模式:通信铁塔单桩基础受较大的弯矩作用,导致桩顶部产生位移,桩顶位移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需对桩顶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抗侧移。第三个潜在失效模式:由于工艺需要,通信铁塔单桩基础顶部会在桩芯处预埋走线管道,从而减小了桩身截面面积,增大了桩顶部的局部应力,导致桩顶部容易出现裂缝,容易出现局部破坏。

4小结

本文对通讯铁塔基础设计的相关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明确了通讯铁塔设计方案选择需要考虑的三要素:技术要素、环境要素、成本要素,然后对通讯铁塔基础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类总结和介绍,按照通讯铁塔基础的深浅进行分类,明确了三种主要的通讯铁塔基础的形式,即桩型基础、筏板型基础和独立基础。最后对筏板型基础和桩型基础的进行了简要的受力模型分析,并以此进行了潜在失效模式分析。本文对通讯铁塔基础的设计方案的选择依据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于通讯铁塔基础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罗杰 单位:富春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丽.通讯铁塔的设计与维护策略初探[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6):116~120.

[2]何晓飞.通讯铁塔基础设计与造价分析[J].山西建筑,2012,38(2):82~83.

论文设计方案 篇2

摘要:文章以六安集中示范园区内金寨路、瑞安路、一元大道、二元南路、新阳大道和皋城路6条道路绿化设计为例,探讨工业园区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在保障道路绿化功能的前提下,景观设计富有地域特色,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形象,最后总结出工业区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和内容。

关键词:城市道路;生态;植物配置;季相变化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江淮之间。六安集中示范区紧邻省会合肥,距合肥市区39km,距六安市中心城区10km,是六安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合六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40km2,园区产业初具规模,综合配套完善,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承接条件。为了给园区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园区内金寨路、瑞安路、一元大道、二元南路、新阳大道和皋城路6条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显得尤为迫切。

1现状分析

1.1道路两侧植被

这几条市政道路工程虽然已经完工,但仍处于未使用状态,隔离带绿化和行道树绿化种植正在进行中,道路两侧的绿地尚未规划设计。

1.2隔离带现状

瑞安路和一元大道的隔离带绿化尚未设计。

1.3高压走廊

一元大道东侧绿地上空有高压走廊,设计时需要注意避让。

2工业区道路绿化规划内容

此项目规划中的金寨路是园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是联系整个园区的重要走廊,其中一元大道、二元南路、新阳大道和瑞安路是南北走向,金寨路和皋城路是东西走向(见封三彩图1)。根据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除瑞安路和皋城路两侧为工业用地外,其他4条道路两侧用地以居住为主,设计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别设计,同时塑造整体特色,使得此次规划道路绿化景观成为向游客展示六安集中示范园区的重要风景带。

2.1总体设计理念

2.1.1引入“城市森林大道”的概念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引入“城市森林大道”的概念,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创造不同的生态景观,通过乔灌草的植物配置方式,形成简洁、大气的群落植物景观,通过此搭配方式有效地隔离噪音、减轻工业区有毒有害气体,达到吸收、吸附、稀释的目的;同时可调节气候,营造一条“车在树中行,路在草中延,人在花中游,鸟在林中飞”的城市绿色廊道。2.1.2季相景观的塑造根据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六安属于气候四季分明的城市,植物的季相变化比较突出,因此,在示范园区内的道路隔离带以及两侧20m宽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设计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以植物的季相变化为依据来搭配植物品种,创造出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观。2.1.3景观节点的构想从这6条景观道路的整体规划考虑,将重要道路的十字路口景观空间作为景观节点。考虑到行车安全性和视线诱导性,在十字路口处采用丰富的植物色带点缀草花、低矮花灌木与景石自然搭配,小巧别致,增加街口的人性化氛围。局部重要路口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点缀景观小品。

2.2设计主题

此次设计的4条道路是以G312为轴线分布于两侧,设计将金寨路、一元大道等6条路段以不同季节的不同植物表现来突出特色主题。设计时对道路绿化景观元素进行控制,有利于更好的体现设计中所明确的各段道路景观主题与特色。(1)梅香樱艳,花海融春。一元大道是园区内南北走向的重要道路,中央隔离带和机非隔离带分别为7m和3.5m宽,再加上两侧的20m宽绿带,就其规划级别来看,必将成为园区内亮眼的景观大道。设计将隔离带和两侧绿带统一规划,该路段两侧规划多为居住用地,为了加强对两侧地块的隔离围合,也为进一步发展道路绿化净化空气、美化居住环境的功能,20m宽的绿带塑造了最高可达2m的地形。绿带景观以表现春景为主,同时兼顾四季景观变换。主要选用大规格的早樱和红梅为主调植物,搭配金钟花、白玉兰等开花植物,渲染春季花团锦簇的景观效果(见封三彩图2)。(2)清风竹影,绿茵滴翠。瑞安路位于园区东侧,根据控制线详细规划,该路两侧规划多为工业用地,故该路段的绿地以功能防护为主,同时作为工业板块的先行者,道路景观也是必不可少的。该路段设计范围为两侧20m宽绿带+行道树+1.5m宽隔离带,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设计以各类竹子为主调植物,以高耸的刚竹结合精致的佛肚竹、米竹等,搭配色叶乔木和花灌木,营造丰富的林冠线和流畅优美的林缘线,给司乘人员和路人欢快愉悦的视觉享受(见封三彩图3)。(3)银杏婆娑,凝霞金秋。金寨路位于园区中部,是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该道路的隔离带和行道树已在建设中,此次设计范围为两侧的20m宽绿带。设计采用有规划的单元组合,以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肌理,达到自然、美观、经济的目的。该路段以银杏为主调植物,选用树形优美的直生银杏和嫁接银杏,巧妙搭配,结合常绿乔木作背景。同时前缘选用垂丝海棠和红枫等观花观叶灌木,营造绚烂大气的以秋景为特色的景观大道(见封三彩图4)。(4)桂花飘香,落英缤纷。二元南路位于园区西侧,此次设计范围为两侧的20m宽绿带。该道路的设计以革命纪念为主题,六安市鄂豫皖苏区核心地区,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植物的设计立足于地方文化,一方面选用的植物多为地方乡土树种和在本地常用的植物品种,另一方面选用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品种。该路段20m宽绿带以六安市市花“桂花”为主调植物,搭配榉树、红叶李、大红枫等色叶植物,营造一条花香四溢的林荫大道(见封三彩图5)。(5)枫林爱晚,万紫千红。皋城路位于园区西侧,此次设计包括两侧20m宽绿带、隔离带和行道树。该路段的设计以枫林秋景为主题,在隔离带中以新品种北美枫香为主调植物,20m绿化带里结合地形种植三角枫、元宝枫、五角枫等枫树品种,前缘搭配红枫、青枫、羽毛枫,打造一条群林尽染、万紫千红的生态走廊(见封三彩图6)。(6)春花烂漫,繁花似锦。新阳大道是园区内南北走向的主干道,该道路两侧20m宽绿带的景观设计是以营造春景为主要表现效果,选用樱花、垂丝海棠、加拿大紫荆和桃花等春季开花植物,植物群落前面以绿岛的形式如同明珠般镶嵌在绿带中,营造一条春花烂漫、繁花似锦的生态走廊(见封三彩图7)。

3工业区道路绿化设计的体会

3.1功能性上进行整体把控

道路景观的构成与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质相适应,起到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目的,道路绿化在满足功能与技术的前提下,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组织各式景观。

3.2因地制宜显示地域特色

根据园区内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划分,道路绿化因此进行区别设计,注重常绿和落叶相互搭配,运用合理的配置方式,形成优美、自然的道路景观。(1)适地适树,道路绿地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2)道路绿地植物选择应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尽量丰富植物材料,在工业用地附近的道路绿化配置中重点选择滞尘、防尘、抗污染的树种。(3)植物配置上大量采用项目区域环境内应用较为成功的植物品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大增加植物成活率,同时还满足了观色、观花和观果等不同功能。

3.3提升生态功能

在构建道路景观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绿化在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滞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的环境功能,构建绿色带状生态环境。

3.4根据道路景观,考虑安全因素

基于本次规划设计的几条道路都属于快速干道或者交通干道,具有较高的设计车速。设计时对交通安全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防眩光:隔离带灌木的合理配置,可以遮挡住对面车道迎面车灯光,避免眩光效应,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2)视线诱导:沿途的花木绿带可以显示道路的线性变化,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预判前方道路线性,利于安全驾驶。

4结语

好的工业区道路绿化不仅能修复道路的生态功能,还能体现出区域的地方特色,把园区的区位优势变成区域优势,给整个示范园区以崭新的面貌。因此,在工业区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充分做好基地现状的勘察工作,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因地制宜的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充分展示该工业区的优势,使之成为工业区的靓丽名片,为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作者:潘春联 单位:上海金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伟,范长春.浅谈城市道路绿化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185.

[3]张耿.迎宾大道绿化种植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2047.

论文设计方案 篇3

茂名热电厂原用的直流系统屏为老式直流系统屏(同一屏为双母线结线,采用直流发电机及硅充电装置)。从超过30 a的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如下。

1.1 双工作母线结线布置复杂

因直流屏采用双工作母线结线,6根直流母线水平布置于屏顶上(根据控制、信号音响的需要,直流母线上还设有8根小母线)。在同一块屏上,有两组母线的馈线回路或电源与馈线回路相混合布置。当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等缺陷时,往往因结线复杂和设备间距小,而使缺陷难以处理。

1.2 仪表和灯光信号难以维护

老式的直流屏,其屏的正面都不采用活动门的型式。这样,装于屏面上的仪表、信号灯等设备,往往损坏后不能更换。

1.3 直流发电机维护工作量和耗能大

茂名热电厂原使用同轴电动直流发电机组及GVA型硅整流装置担负直流系统经常负荷及作为蓄电池的核对性充电设备。配有1台Z2-17,15 kW的直流发电机,由J2-62-4,17 kW的电动机带动,当直流电机持续运行时,电动机月耗电量约12 MWh,影响节能降耗,且整流子碳刷易冒火花,需经常维护。当使用GVA型硅充电装置担负直流系统的经常负荷时,由于硅整流装置不能自动调节输出,直流系统负荷突变时(如汽机启动直流油泵),若不及时调整硅装置的输出,将会导致母线电压偏低,致使蓄电池过放电,严重时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当蓄电池进行核对性放电时,因硅装置为不可逆式,无法作为蓄电池的放电负载,蓄电池须在空母线的前提下另接电阻作负载进行放电,而母线的倒闸操作较复杂,容易出现错漏。

1.4 绝缘监察装置动作灵敏度低

老式直流系统屏采用电磁式绝缘监察装置反映直流系统的接地状况。从茂名热电厂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该装置能正确反映单极明显的接地现象,但当两极的绝缘都下降时,却不能准确反映。

论文设计方案 篇4

1方案设计

1.1门顶上设置充水阀(方案一)

造成充水阀运行故障,存在隐患,影响充水效果。把平盖式充水阀设置在事故/检修闸门顶主梁以上350mm的平台座上。充水阀位于孔口中心线对称布置,充水阀阀芯与吊梁轴连接,吊梁再与启闭闸门的固定卷扬式启闭机的动滑轮组连接,充水阀由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操作开关。根据各种工况流量的要求充水阀采用DN250mm的平盖式。本方案的优点是:避开了以往顶盖式充水阀容易被污物阻卡而漏水、关闭不严的问题。设备的运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利用启闭机即可完成,设计布置简单、紧凑,运行维护简便。本方案的缺点是:充水阀的控制是通过闸门启闭机钢丝绳的'牵引来完成,由于安装误差、钢丝绳存在一定的弹性等,使得充水阀的开度难于精确控制,其流量控制无法做到精确测量。

1.2检修闸门井段

充水流量调节阀系统的进水口设置在事故/检修闸门孔口的侧墙上,高程为571.5m,进口前段钢管为DN500mm,PN0.6MPa的不锈钢管;出口也设置在流道的侧墙上,出口段钢管为DN300mm,PN0.6MPa的不锈钢管。所有设备安装在高程577.0m位置,距离检修平台616.0m约39m,用1台20kN电动葫芦吊装,电动葫芦的扬程为60m,安装在启闭机室的梁底下。充水工作阀采用2套直径为DN300mm的活塞式多功能阀。充水阀等设备独立放置,需要在闸门井旁开挖1个深井,衬砌厚为1.5m,与流道隔离开,深井净尺寸为5.8m×2.2m×39m(长×宽×深)。同时,由于设备运行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考虑设备防护等级IP68。由于设备井深39m,当设备需要运行和检修时,必须先临时用深井泵排干设备室内的渗漏积水,同时需要用鼓风机对设备室通风,积水排干后,通风半小时,工作检修人员才能进入设备室安装、检修设备。本方案的优点是:充水系统单独布置,与闸门、启闭机没有关系,充水设备的操作独立进行,而且设置了流量计作为充水流量的计量设备,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充水的过程、充水流量的大小,对流道的充水过程精确控制。充水设备设置了2套,即使在充水过程中有1套损坏也不影响充水工作。本方案的缺点是:充水设备独立放置,在闸门井旁开挖1个设备井,增加了建筑物与设备的投资。由于流道与山体存在一定的渗漏,设备检修时需要临时对设备井排水、通风。

2充水设施方案比较

因为充水设备全部安装于事故/检修闸门上,所以没有增加土建投资,总投资增加约20万;方案二工程设备增加了检修闸阀、流量控制阀、流量计等,土建工程增加了2个专用阀井,总投资增加约432万。方案一投资很少,结构简单实用,闸门顶梁格内的垃圾不会被水流吸入充水阀的现象,充水阀与闸门结合使用,维护方便,但顶盖式充水阀存在小开度时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方案二充水流量大小可控,设备相对于闸门完全独立,充水阀不会发生关闭不严而漏水的现象,不会发生杂物卡阻;但缺点是投资大,使用和维护时需要临时排水、通风才能进行,经济性较差。经过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一性价比较高,推荐采用。

3结语

蓄能电站水道充水有充水量大、水头高、时间长、要控制水道内水压上升速度等特点。为增加充水阀的开度的可控制性,在满足充水流量的前提下充水阀的直径应选小一些。把充水阀抬高,使得杂物不易进入充水阀,但根据广州、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经验,在流道充水前须还需派潜水员清理闸门顶部和闸门前方的垃圾,以保证闸门、充水阀正常工作。如:在清理杂物后,惠州抽水蓄能电站A厂上游水道第二次充水时充水阀的操作就开关动作准确,未再出现关闭不严、漏水等情况。一个工程由设计开始,经过施工建设到投入运行管理,设计、施工的不足会不断地体现出来。这需要设计单位在原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成功之处与改进不足的地方,以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论文设计方案 篇5

[摘 要]目前,在电力系统中,与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配套的分相操作继电器装置均为集中式。双重化的两套主保护都要经一套操作继电器装置对断路器进行跳闸或重合闸操作。操作继电器装置无形中就成了微机不好的“卡脖子”装置,直接影响了两套主保护的独立性与可靠性。本文提出了针对微机线路保护或断路器构成“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不但能提高保护出口的独立性和可靠性,而且组成的插件和结线方式也可简化。

[关键词]断路器 跳闸 重合闸 线路保护装置 操作继电器装置

0、引言

操作继电器装置是保护装置与断路器之间的接口装置,又是手动操作断路器的执行装置,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保护装置动作及手动操作的可靠性。与微机线路配套的操作继电器装置,功能多,回路复杂,对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

目前国内生产的与微机线路保护配套的操作继电器装置均采用“集中配置方式”。而双重化的两套主保护及后备保护都要通过共用的一套操作继电器装置进行跳闸及重合闸。这样一来操作继电器装置就成了微机保护的“卡脖子”装置,降低了各保护装置的独立性,也给停运调试保护带来不便。另外,手动操作回路、断路器的位置继电器、操作闭锁回路以及交流电压切换回路等,都集中在一套操作继电器装置中,回路复杂,而且使用灵活性差。为了改进操作继电器装置的性能,避免上述缺点,因而提出了新型的“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的设计方案。

1、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的插件配置原则

为了能构成针对操作对象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继电器装置,如“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和“综合型操作继电器装置”等,以供选用。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按与保护或与断路器配套配置插件。在各种操作继电器装置中,再按功能配置插件。这样,可提高操作继电器装置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2、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插件的具体配置

(1)按保护配置的插件有:

① 重合及第1组跳闸线圈操作插件;

② 第2组跳闸线圈操作插件(单跳闸线圈的断路器无此插件);

③ 保护三相操作插件。

(2)按断路器配置的插件

① 断路器闭锁回路操作插件;

② 手合断路器操作插件;

③ 手跳断路器操作插件;

④ 断路器跳位及第1组合位继电器插件;

⑤断路器第2组合位继电器插件(单跳闸线圈的断路器无此插件)。

(3)交流电压切换插件

3、可构成不同类型的操作继电器装置

(1)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

由2、(1)条中的三种插件组成。可根据用户需要,每套主保护配置一套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以增强主保护的独立性。

(2)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

由2、(2)条中的五种插件组成。每台断路器可配一套。

(3)交流电压切换插件

只有双母线才装设此插件。

(4)将2、(1);2、(2)和2、(3)各条中的插件全部组合,就可构成综合型操作继电器装置。此类装置可用于线路断路器为单跳闸线圈或双跳闸线圈的分相操作继电器装置。

4、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的特点

(1)保护操作断路器的出口回路与手动操作断路器的回路完全独立, 且分别装在不同的装置中或不同的插件中,大大提高了各套装置的可靠性。

(2)简化了各种插件中回路和元器件的结线

由于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是按对象和功能配置插件的,因此,大部份插件中的回路和元器件结线简单。重合闸及跳闸插件中的回路和元器件虽然较多,但大都为相同结线,接线单一,也便于装配及调试。

(3)减少了各种操作继电器装置中的插件数量

在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中,将一个操作对象的同类功能回路放在一个插件内,可减少整套装置的插件数量。如对于双跳闸线圈的分相操作的线路断路器,原操作继电器装置须14个插件,而新型分相操作继电器装置只需9个插件。对于单跳闸线圈的分相操作的线路断路器,原操作继电器装置须11个插件,而新型分相操作继电器装置只需7个插件。

(4)可简化各插件之间的背板结线,减少工作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在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中,将分相操作断路器三个相的跳闸回路和合闸回路集中在一个插件内,另外还将三相的`跳位继电器及合位继电器集中在一个插件内。而在以往的操作继电器装置中,这些回路和继电器是分散在6个插件中,相互联线是用装置的背板线联接的,不但费时费材料,而且易出错。在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中,上述回路和继电器之间的联线,用印制板的线联接,因而能大大节省工作量、材料和装置的空间,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5)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在一个半接线的线路上配置更合理

在一个半主接线的线路上,配置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与保护配套。断路器上配置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此方案比以往按断路器配置综合型操作继电器装置的联线能减少很多,特别是对于线-线串的线路,线路保护的分相跳闸出口回路不必经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装置转接,提高了保护出口跳闸的的独立性,也增加了其可靠性,同时断路器的操作继电器装置的跳闸回路也简化了。

(6)在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中,由于手跳断路器的出口回路与保护的跳闸出口回路分开,因此,当手动跳闸时,不必采取闭锁保护跳闸信号发光二极管的措施。

(7)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中,因为保护合、跳断路器的回路与手动合、跳断路器的回路分开独立,所以这两种回路中都要分别装设防跳回路,虽然元器件增加了,但增加不多,且能提高整套装置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5、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与保护配合的原则

(1)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与保护配合的原则

每套微机保护装置中,都包括了完整的主保护、完整的后备保护和自动重合闸;保护起动重合闸回路;非全相及三相位置不一致判别以及是否重合在永久故障上等功能,都能在保护装置内完成,不必由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提供相应接点。它只须完成保护装置的跳闸、重合闸和防跳功能, 因此它的构成很简单。

(2)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与保护配合的原则

本装置须向各套保护装置送的接点为:手合和手跳接点;有关断路器异常的闭锁接点;断路器三合或三跳后的位置接点;手合断路器后磁保持的合后接点。由于超高压线路一般配置双重化主保护,还有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因此,本装置应送出数量足够的接点。另外,还须有备用接点,以便灵活使用。

6、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的闭锁回路

为了适应气、液压及弹簧等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中设有: 闭锁重合闸、闭锁合闸、闭锁跳闸和闭锁操作四级闭锁回路。当某一级闭锁条件出现后,除了该级闭锁回路起动外,同时还要起动前几级的闭锁回路,以增加闭锁功能的可靠性。为了能使闭锁功能有更强的针对性,各级闭锁接点直接串接在相应被闭锁的回路中。

7、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的三相操作回路

(1)各套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出口接点接到本装置的CH端子,起动重合闸重动继电器(1,2)CHJ, 对断路器进行三相重合闸,装置面板上重合闸黄色发光二极管亮,同时发重合闸动作信号。

(2)各套保护装置的三跳后允许重合闸的出口接点, 接到本装置的Q1或Q2端子; 三跳后不允许重合闸的出口接点, 接到本装置的R1或R2端子, 进行三相跳闸。三跳插件是按双跳闸线圈断路器配置的。当用于单跳闸线圈的断路器时,送至第2组跳闸线圈的回路可取消。

8、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的三相操作回路

(2) 当就地手合或远合时, 在起动手合重动继电器(1-3)SHJ进行三相合闸时, 又起动合后磁保持继电器KKJ, 其接点送给各套保护装置, 作为判别永久故障的一个判据,同时还向各套保护装置送手合接点,以作为起动后加速的条件。

(2)本装置设有手跳和远跳的输入端子S。就地或远方手动跳闸时,起动手跳重动继电器(1-4)STJ。在进行三跳的同时,使KKJ复归。

9、交流电压切换回路

(1)双母线PT的二次电压切换回路是给保护装置和测量仪表提供被测量的母线电压, 为了提高此回路的可靠性, 本装置采用了双位置磁保持继电器构成交流电压切换回路。由母线隔离开关的常开辅助接点PK和其常闭辅助接点PB分别起动电压切换继电器的起动线圈和复归线圈。

(2)交流电压切换插件面板上装有分别指示交流电压回路切换至I母PT或II母PT的黄色发光二极管。

10、本装置用于220VDC或110VDC直流电源时的变动方法

本装置各操作插件中元器件的参数按用于220VDC时选定。当用于110VDC时,只须将插件中部份电阻省去,并把电阻两脚焊盘短接即可。而不必为110VDC另设一组插件。

11、新型分类操作继电器装置的插件构成表

序号插 件 名 称保护操作继电器装置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单跳圈)断路器操作继电器装置(双跳圈)综合型操作继电器装置(单跳圈)综合型操作继电器装置(双跳圈)1保护的重合及第1组跳闸线圈操作插件1112保护的第2组跳闸线圈操作插件113保护三相操作插件1114断路器操作闭锁回路插件11115手合断路器操作插件11116手跳断路器操作插件11117断路器跳位及第1组合位继电器插件11118断路器第2组合位继电器插件119电压切换插件11

论文设计方案 篇6

[摘要]两河村小型水电站无压隧洞的原设计方案中隧洞的施工存在工作面少,工期长,防洪压力大等问题,引水隧洞的施工工期成为影响电站能否早日发挥效益的最大因素。针对此问题,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洪水等情况,通过分析论证后,优化方案中取消原设计方案中两处沟道中的明涵,变为隧洞,同时增加两条支洞,通过方案优化后,可以将隧洞施工中原来的六个工作面增加至八个工作面,同时避免了洪水的影响。同时可缩短工期及节约工程投资,为工程早日发挥效益提供保障。

[关键词]无压隧洞;设计方案;优化

1工程概况

两河村小型水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主要由低坝引水枢纽、输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1]。挡水坝采用WES曲线实用堰,全断面溢流,坝顶长度66m,最大高度9m。电站进水口布设于河道左岸,渠首设进水闸一孔,孔口尺寸4m×2m(宽×高)、冲沙闸两孔,孔口尺寸3m×3m(宽×高)。电站设计水头60.0m,设计引水流量11m3/s,电站装机5000kW,输水隧洞线路长5380m(含明涵),隧洞采用城门洞形断面,为无压隧洞。隧洞设计比降1/2000,断面净尺寸为3m×4.3m(宽×高)。

2隧洞设计方案

2.1隧洞

电站输水隧洞布置于河道左岸,输水隧洞线路长5380m(含明涵),隧洞采用城门洞形断面,为无压隧洞。隧洞设计比降1/2000,断面净尺寸为3m(宽)×4.3m(高)。考虑到隧洞地质的不确定性,设计采用两种主要衬砌形式,隧洞进出口及不良地质段落隧洞底板采用C25素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200mm,侧墙和拱顶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400mm,拱顶衬砌后,进行回填灌浆处理;其余隧洞断面底板及侧墙采用C25素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200mm,拱顶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喷护,喷护厚度80mm。为降低外压对隧洞衬砌断面的影响,隧洞沿线拱顶径向均布置φ50mm排水孔。隧洞施工采用钻爆法施工。1号隧洞桩号0+000~0+980,长980m,为便于施工,增加工作面,根据地形条件,在桩号0+980处,设计有1号支洞,同时为便于出渣和排烟,支洞断面尺寸与主洞断面尺寸相同,工程结束后将支洞进行封堵。2号隧洞桩号0+980~2+930,长1950m,桩号2+930处为一条小沟道,常年有水,此处设计为1号明涵,明涵长度为60m,明涵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箱涵,断面净尺寸为3(宽)m×4.3(高)m。3号隧洞桩号2+930~4+140,长1210m,桩号4+140处为一条小沟道,季节性有水,此处设计为2号明涵,明涵长度为80m,明涵亦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箱涵,断面净尺寸为3(宽)m×4.3(高)m。4号隧洞桩号4+140~5+380,长1240m,桩号5+380处接入前池。

2.2明涵

1号明涵位于桩号2+930处,沟道内常年有水,设计此处为隧洞施工时的一个进口工作面,为保证隧洞常年能够施工,需要做施工导流,根据地形条件及沟道洪水计算结果,设计在沟道内修建M7.5浆砌石围堰,浆砌石基础坐落于基岩上,围堰长62.5m、高度为4.5m,顶宽1.0m,临水侧坡比为1∶0.25,背水侧铅直[2]。2号明涵位于桩号4+140处,季节性有水,设计此处亦为隧洞施工时的一个进口工作面,为保证隧洞常年能够施工,此处亦需要做施工导流,根据地形条件及沟道洪水计算调查结果,设计在沟道内修建M7.5浆砌石围堰,浆砌石基础坐落于基岩上,围堰长35.2m、高度为3.0m,顶宽0.8m,临水侧坡比为1∶0.25,背水侧铅直[2]。明涵施工采用土石方明挖进行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恢复沟道地形原貌。

3存在问题

该水电站为低坝径流引水式电站,输水隧洞线路较长,因最大因素。受地形条件影响,隧洞采用钻爆法施工,同时受工作面限制,出渣和通风排烟困难较大,工期得不到保障。为了缩短隧洞施工工期,隧洞施工需尽可能可采用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按照此设计方案,考虑到汛期洪水的影响,共有六个工作面可以常年进行施工。但是,汛期虽然有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在汛期施工时,亦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影响着隧洞施工安全。明涵施工需等隧洞施工基本结束时方可进行,同时由于受洪水影响,导流难度较大,需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因此,明涵施工极大的限制了工期安排计划,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根据地形、地质、洪水等实际情况,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4方案优化

4.1优化思路

针对原设计方案中工期较长和施工时受洪水的影响的两个问题,设计方案优化时,重点对其解决。为缩短隧洞施工工期,经过对地形、地质、洪水等实际情况的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将1号明涵与2号明涵处原各一个工作面变为各两个工作面,即将原设计的六个工作面增加至八个工作面。为了减小洪水的`影响,取消原设计中在沟道处的明涵,变为隧洞,在沟道中不出现土石方明挖,即可避免施工时洪水的影响。

4.2设计方案的优化

依据优化思路,设计考虑取消原设计的1号明涵与2号明涵,同时在1号明涵与2号明涵沟道附近各增加一条支洞。2号支洞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及地形条件,原设计的1号明涵在穿越沟道时,此处岩体最小覆盖厚度为3.2m,沟道内基岩裸露,岩性为大理岩夹千枚岩,裂隙不发育,围岩比较稳定,围岩类别为Ⅱ类,围岩坚固系数(f)为6~8,成洞条件较好,优化后设计2号支洞位于原设计的1号明涵沟道内靠近主洞上游侧,桩号2+900,支洞长65m,支洞断面尺寸与主洞断面尺寸相同,即断面净尺寸为3(宽)m×4.3(高)m。工程结束后进行封堵。调整后,主洞穿越沟道施工时,宜边开挖边支护,为保证后期此段隧洞使用的安全,主洞穿越沟道段急时衬砌,衬砌方式同原主洞全断面衬砌设计方案[2]即底板采用C25素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200mm,侧墙和拱顶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400mm,拱顶衬砌后,进行回填灌浆处理。3号支洞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及地形条件,原设计的2号明涵在穿越沟道时,此处岩体最小覆盖厚度为4.5m,沟道内基岩裸露,岩性为微风化~新鲜的结晶灰岩,岩层结构面紧密,裂隙多闭合,岩块致密坚硬,该段围岩总体基本稳定,围岩类别为Ⅱ类,围岩坚固系数(f)为8,成洞条件较好,优化后设计3号支洞位于原设计的2号明涵沟道内靠近主洞下游侧,桩号4+200,支洞长86m,支洞断面尺寸与主洞断面尺寸相同,即断面净尺寸为3(宽)m×4.3(高)m。工程结束后进行封堵。调整后,主洞穿越沟道施工时,亦边开挖边支护,为保证后期此段隧洞使用的安全,主洞穿越沟道段急时衬砌,衬砌方式同原主洞全断面衬砌设计方案[3]。

5优化后方案的可行性

对优化的方案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优化后的方案,取消了明涵的施工,减少了土石方明挖的工程量,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减少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沟道施工导流设施,减少了沟道洪水对隧洞施工的干扰和安全隐患,保证了隧洞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增加了隧洞施工的工作面,可以缩短隧洞施工工期。优化后的方案中增加了支洞,表面上工程费用有一定的增加,但经过与原方案比较,取消的明涵施工,减少的土石方开挖,减少沟道临时施工导流等的费用与之相比较,相差不大,同时又可以保证隧洞全年施工,且不用再受沟道洪水的侵扰,又可以缩短工期,优势比较明显,优化后的方案切实可行。

6结语

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本电站的输水隧洞均较长(980m~1950m),隧洞的施工工期直接影响着电站的发电效益,因此,需要尽可能缩短隧洞施工工期。本文通过对隧洞原设计方案从地形、地质、洪水影响、工期安排、造价等综合因素分析研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同时分析了其可行性。后期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程付诸实施后,能高效、安全、经济和成功的实现预定目标,争取电站尽早投入运行,早日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GB50071-2014,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S].

[2]SL379-2007,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

[3]SL279-2016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

论文设计方案 篇7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其根本原因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利用大数据这一有力工具,开发出来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一、制约房地产产品开发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通过对全球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地区的大数据分析,本文发现了制约房地产产品开发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归纳如下:

(一)基本居住单元性质的界定

现在的我国的各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其房地产产品无非就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刚需型,其面积多数位于90平方米以下;改善型,其面积多数位于90-140平方米;高端型,其面积多数位于140平方米以上。其中全部的刚需、改善以及大部分的高端都是集团式住宅。纵观全世界,基本居住单元都是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而在我国现阶段,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仅仅限于少数高端产品,此种与国际潮流逆向而行的做法有待于商榷。

(二)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缺乏创新

不论是独立性的独栋或双拼以及半独立性的联排,我国的各大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做法,设计的户型千篇一律,而且统统定位于高端。同时,盲目跟随国际潮流,比如日本、美国的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基本不设电梯,我国现阶段尤其是四层以下的产品电梯设计也很少。另一方面,日本、美国住宅基本是为两代人设计的,我国当前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同样也没有考虑到多代同堂的民俗习惯,没有照顾老年需求。

(三)绿色建筑推广正在逐步推进

我国有比较好的绿色建筑尝试,例如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但是有待于推广。绿色建筑不仅在于节能减排、环境友好,更进一步的是要在居住空间上取得良好的平衡,也就是人均的居住空间要科学。相比日本的小面积、低举架、无室内车库的小住宅;以及美国大面积、高举架、双车库的大型住宅,欧洲住宅重视垂直空间的利用,相比日本、美国的以完全独立住宅为主的.消费习惯,欧洲更有特色的是联排住宅。我国似乎更应该借鉴欧洲的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设计方案并有所创新。

二、产品设计方案特点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个联排、双拼皆宜的独立性以及半独立性的产品设计方案,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总建筑面积以及适宜居住人数

单位建筑的开间为4.8米、总进深10米,总高度10米共4层。其中底层层高低于2.2米,顶层净高低于2.1米,按照现行规定,单位住宅建筑面积小于144平方米。普遍适合3-8人的核心家庭居住。其中,第一层作为车库或工作间,也可以对外营业;第二层是公共使用空间,包括客厅、餐厅以及厨房;第三层以及第四层设计为卧室、家庭室或书房,每层可以设1-2个卫生间、2-4个独立房间,顶层为可上人的屋顶,覆盖土壤进行绿化,并且户户相连。

(二)垂直交通的创新

设计从底层到第四层的垂直电梯,以及分段的步行梯:1-2层为双人楼梯、2层到屋顶层为单人楼梯。其中分段步行梯解决了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不同需求的矛盾,同时垂直电梯解决了婴幼儿、失能成年人以及老年人的需求。

(三)屋顶以及墙面绿化

小区地面全部硬化,绿化以墙面与屋顶为主,其中墙面绿化以北侧为主。南侧设计为大型采光窗。(其中一楼为车库卷帘门或门市)以联排楼间距10米测算,绿化面积可以接近100%.两栋建筑之间设计三排单行车道,两侧均可以停车。每户拥有至少两个室内车位(紧凑停车3辆)以及两个室外车位,可以停靠4-5台家用车辆。同时具有比较好的容积率,计算屋顶绿化之后可以达到2.

(四)重视老年需求

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有望达到或者超过日本80岁的平均水平。考虑到我国的民俗习惯,居家养老会蔚然成风,从退休到终年有将近20年的老年居住时间,可以占到住宅使用寿命的三分之一。我国早已出台了各级老年住宅规范,但是真正落实的不是很多。本方案从居室、走廊、电梯、卫生间全面采用老年住宅标准,切实发挥老年住宅的竞争优势。

(五)做到了一宅多用

第一第二层可以打通,同样第三第四层也可以打通;相邻住宅可以合并。这样的社区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普通居住社区、高端居住社区、养老社区、创意社区、商贸社区、家庭作坊社区。本社区可以在城市中心的可利用土地插花建设,也可以在新城区成片建设,甚至可以在远郊开发。

(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住宅小区

日本的小住宅,以及美国的大型住宅,欧洲住宅重视垂直空间的联排住宅均具有特色。我国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已经成为历史文物、保护对象。本文设计的屋顶相连、前后硬化地面相通的新型邻里社区,可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文明。

参考文献:

[1]城市环境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论文设计方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