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课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9.24

课程读后感(必备14篇)。

这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课程读后感”网络文章值得推荐给大家,好的书籍通常能够让我们获得新的收获。 现在是我用文字记录本次阅读体验的好机会,欢迎品味这篇令人震撼的文章!

课程读后感 篇1

署假里,学校发给我一本李吉林老师写的《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拿到书我便迫不及待的读了下去。

***以大家的手笔向我们展示了情境教育的探索历程,阐明了情境教育的内涵,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体现了***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喜爱和对教育的热情。

“我读的是师范,我的职业是教师”是对***的真实写照。***放弃了搞文艺、练跳伞、考大学等很多机会,走进了小学校园,走上了三尺讲台,走近了孩子,至今已经快50年了。虽然也曾遇到过挫折、遇到过困难,但“当好一名教师”的心没有变。

学生、儿童占据了***大半个心灵。情境教学的所有理念都是以儿童为基础的,是为了让儿童更愉快地学习。为了一年级学生喜欢小学,诞生了“幼小衔接的过渡课程”。

为了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提出了“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提出教育理念中追求的三个境界:“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对学生的爱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野外情境课程的开发中,有多少条道路是通过骑自行车来选择场景的。如果没有这种激情,学生们就不会得到拔萝卜的无限乐趣,中秋的美丽月景,桂花姑娘的神奇和善良。***书中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生动地表现了诗意的课堂,让我觉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我们与学生一起陶醉在美丽清新的自然课堂中,与学生一起陶醉在浓烈情感的梦幻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在优化情境的诗意课堂中,与学生一起享受诗意生活。

李吉林老师在小学教育园地里耕耘几十年,以扎实而智慧的实践走出了“情境教育”的宽阔道路,被誉为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回顾教育教学探索之路,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座巨大的教育宝库,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教学效益。它为我们参与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支点,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

笔者认为,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后,不仅会对如何按照情境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而且会对如何树立小学教师的自我价值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如何在教学研究中成长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反思自己的工作,他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平庸的老师,只是不经意间凭着惯性在自己的轨道上滑行,没有自己的思想,而只有思想上的懒惰、盲目的服从和无奈。年近不惑之年的***能够珍惜劫后余生的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的改革中去,大胆革除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在八十年代就已提出了情境教育之说,并持之以恒的研究下去,完成了对情境教育的构建,以及情境课程的开发。

想到自己曾经的井蛙之见与浅尝辄止真是无地自容。

从***的书中,我得到了许多许多。但最为重要的是,教育,其实是一首长诗。它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吟诵,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谱写,需要我们用激情去点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用我们的一生去做其中的每一个标点。

课程读后感 篇2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

目前,我市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新课程的改革,每位教师对新课程的改革实施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则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必须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转变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的变化》这本书从教师小传――案例――访谈录――案例评析――我的回应,层层剖析,清楚地叙述了教者的别具匠心和风趣幽默,给人以启发。课程已经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古人云:“乐思方有思泉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思维就会被激活,被巩固,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在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变化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的变化》中提到了在新课程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比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学生评价体系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等观点,这些新课程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 “人性化”的理念,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们去适应教育,而是教育去适应社会,适应孩子,引导孩子们学会终身受益的技能。书中还提到“不需要学生人人升学,但要人人成材”,这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个使命。所以,教育要去适应社会需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新课程要培养的正是这方面的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教师队伍总体的水平参差,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师范教育又相对滞后与新课程的要求,而一线教师队伍长期受到以前教育制度的影响。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课程读后感 篇3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引发了一系列变化,首先加强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其次体现语言学***律和渐进性;再次体现了弹性和选择;第四有的地方降低了难度;第五有的地方提高了要求。它给教学模式和教师自身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1、 教师是活动的向导,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在学***中进**感态度和学***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课堂和课外教学艺术,开展兴趣、知识、娱乐、教育相结合的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教师应运用直观的肢体语言、丰富多彩的表情和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恢复、学习和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和客观条件,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突破困难。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模仿,用表达的方式说句子。如“i am hungry.

”(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动作,甚至夸张的动作或使用夸张的语调。孩子们非常喜欢。

“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了这个词后,老师做了一个动作,学生们会说这个词。

二、多用评价语,真诚激励。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对评价案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调整,补充了大量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提到“英语教学中提倡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对学生的评价贯穿到平常的学***之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极性和自信心。”

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渴望得到激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激励和温暖的阳光,让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和水平上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的评价语应丰富多彩,真诚激励。

下面这句话应该多说一句:好!太好了!

wonderful! you are clever! don’t worry!

三、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尊重每个学生,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平时学生如果主动帮我拿教具,我会向他致谢“thank you”,若不小心撞到了学生,我会很抱歉地道声“sorry”……虽然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小细节,但我希望从中带给学生“师生平等”的观念。

老师因为尊重学生而更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学生因为受到老师的尊重会更乐意亲近老师,也就更加尊敬老师,这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一旦形成健康的双向互动,正面效应就会成倍增长,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地向前发展。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展。它不仅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课程读后感 篇4

杨慧芳站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才一年多,总是觉得很忙,有点不安。似乎没有时间静下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出现问题,也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势,没办法把准备工作放在问题出现之前。也许这是经验的缺乏,但经验的积累不能给时间。

近日正在研读周成平先生的《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这本书的阅读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一些我一直想不出来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一些答案。让我感受到拥有自己空间的精神,有一种豁达的感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今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完美灵魂的塑造者,培养有道德,有思想,有才能,有潜力的学生,是我孜孜以求的理想.从教二十余年,所教学生逾千,看着他们学习,成长,感受他们的欢笑,泪水,体味他们的成功,挫折,我深深地体会到肩头的责任: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可以实现学生的梦想,实现国家的未来,实现人类的进步。要塑造学生,首先要塑造教师自己的灵魂.

教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必须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首先,他们应该把教育当作享受,把奉献当作乐趣。当我们以乐观无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职业,就会发现无尽的快乐,吸收工作的热情,收获成功的喜悦

"甘心服务众生,如同令人敬仰的人,他们用服务获得价值来提升自己."这就是教师无私而高尚的人格."心手同一,神色坦然,带着那些感人的喜气,他们把阳光带给所有人,因而他们的心中也是阳光.

"这就是教师平和而真实的快乐.

其次,要把教师演变成领袖,畏惧转变成爱戴.时代在进步,学生的思想更成熟,见识更丰富,观念也更超前,仅仅用严格的管教难以使他们心悦诚服.毕竟,教师与学生之间"猫捉老鼠"的关系早已过时了.

面对更有主见的现代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才更利于对他们的指导.要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接受领导,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学识与人格魅力,赢取学生们的钦佩,以领袖的身份指引学生踏上正确的方向,用人性化的方式进入学生内心,"引导心灵与精神的提升".不怒而威,师生融洽.

“人化教师温暖如阳光;人化教师灵活如甘露”,如此美丽的教师足以征服每一个学生

此外,要把教师看作服务者,把师生看作平等的个体.中国自古尊师重教,学生对老师有敬畏之情,有些教师便自以为高高在上.学生固然该尊敬教师,教师也该体恤学生,二者于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如此看来,师生间早该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他人提供服务,没有一个人有理由利用手中的职权对他人吆五喝六,指手画脚,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完成服务转型,教育才能获得更好的声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

教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就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学生是教师艰苦训练的对象,是教师最大的成就。但是,只有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素质教育下,优秀学生的评判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成绩,各方面的人才都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因此,顺应学生的个性,显得十分重要."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却总要使丰富多姿的生命体凝固在统一的模子里,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完成了用于衡量每个人的尺度,我们才安心.

“这是教育的大忌。把不同性格的孩子放在一个模子里,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天赋,还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只有允许多样性,我们才能创造出一幅辉煌的图画

关爱学生,就要让他们幸福."也许教育的本来意义并不是培养建设者,科学家,接班人,领袖,企业家或是别的什么身份的人,教育必须要为学生的人生幸福服务……如果成为伟大的人物,却不能为他的人生增添幸福,那么这是对他的不尊重."这是有责任心的教师对于教育本意的定位,也是对学生最人文的关怀.

学生时代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纯洁,最充满回忆的时光,作为教师,我们理应为学生打造一段幸福的记忆.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搞教育的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为了看不见的所谓未来的幸福而剥夺学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幸福."不将痛苦施与学生,帮助学生把握和追寻幸福,将心比心,把学生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幸福.

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关爱.

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要积极面对生活.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教师的人品,言行,生活态度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珍视自己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 教师要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教导学生正直做人.

只有坚持公正、善良、热情、真诚、宽容,才能赢得良好的声誉。”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杯银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只有口碑才能屹立”,良好的品德是教师教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你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深入生活,积极地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并把美引入课堂,引入学生的心灵."一个享受现世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

这样,你就可以发自内心地爱你的孩子,因为爱而充满欢乐。”更重要的是,用追求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生活。这种乐观的态度会影响学生,传播美与爱。教师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儿童、国家和全人类的未来。选择作教师就是选择奉献、爱和责任

为自己创造一个公正、友爱、真诚的灵魂,做一个合格的灵魂工程师!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不同的风景,在新课改下,我们自由地传播着青春,充满了热情。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将会变得更加得精彩。

当孩子的声音触动了我们的耳鼓,那就是音乐。

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我们的眼睛,那就是绘画。

当孩子的故事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那就是戏剧。

虽然我们的工作很重,但她仍然可以是一种快乐;虽然我们的改革很困难,但她仍然可以是一种快乐。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就能找到幸福的理由。

要坚持不懈地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地方、学生激情燃烧的地方、学生智慧加工的工厂、学生梦想的起点!

课程读后感 篇5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声调;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重点。

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间笔画、演示(实物、肢体)、电教媒体。

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9、《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

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29、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30、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2、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3、《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3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5、《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6、课堂即时评价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终结评价积累素材。

37、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

38、“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3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41、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42、课程是动态的生态系统,因“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Gz85.COM

4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蕴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10、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11、课堂即时评价: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即时的价值判断。

15、“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交融式目标:“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17、分解式目标:“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9、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在四大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习能力。

()的春光()的天空()的小溪()的田野()的枝条()的笋芽弹奏()扭动()脱掉()

仔细---丁冬---

漂亮---认真---

2、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静静地。

3、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像。

4、天渐渐亮了。

渐渐。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忙碌碌地采蜜传粉。桃花都张开笑脸,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只要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身边,它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儿好处。”并晃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其他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

5、忙忙碌碌十一、我会写。(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15分)

提示:春天来了,真美啊!我看见了??听见了??闻到了??

课程读后感 篇6

放假以来,我认真地学***森老师、吴刚平老师写的《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一书。通过反复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在进入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变量和不确定性。

这种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必须通过自觉锻炼来获得,以适应时代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挑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造有趣的学习,鼓励学生记住并巩固知识成果。

二、全员参与,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新课程指导下的新课堂的本质特征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师分组工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有些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合作中往往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或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最终成为“忠实的听众”;还有些学生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在合作中往往是“高谈阔论”,俨然成为“领导者”,而他们的意见也往往成为本组最终的“标准答案”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的进行调整,在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并在每次合作的过程中安排每个学生的任务。我们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在分工上的特长,给每个学生一个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说话和倾听的权利和义务。

三、引导发现,自主**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唤起学生主动学***感 。

学生在主动学***的支配下,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能感受到学***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恰当表扬充满了民主平等意识,充满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关怀。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言、乐于表达、热情高涨、思维活跃。

课程读后感 篇7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赏析:

读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冯善亮老师和郑桂华教授安排的学***。这本书,很有价值,但的确不好读懂。利用一个完整的周末时间,我对这本书进行了透彻的阅读,对整本书的要点和整体结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以“笔记摘录”和“读后反思”两种方式再读此书。因为读经典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会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复习。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笔记摘录】如果我们要制定一个教育计划并力图不断地改进它,就很有必要对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有些概念。这些目标将成为选择教材、概括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程序、准备考试和考试的标准。教育计划的各个方面确实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手段。

因此,要系统地、明智地研究某一教育规划,首先要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读后反思]这是对教育目标设定意义的阐述。在这一部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联系,即教育目标的选择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大纲、教学步骤的形成、考试标准的制定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告诉我们教育目标的意义,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思考四个方面。

[注摘录]目标归根结底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所以是学校负责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价值判断。这样,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教育哲学来指导这些判断。

【读后反思】“教育哲学”是学科教育的上位学科。运用哲学理论思考教育目标需要大量的相关研究来提供信息。基于信息分析的哲学思考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因此,选择何种渠道为教育目标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注:节选]进步主义者强调研究儿童自身的重要性,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遇到什么问题,以及他们有什么计划。进步主义者认为,这些信息可以为我们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本的**。相反,要素主义者对数千年来积累的大量知识——所谓的“文化遗产”——更感兴趣,并强调这才是教育目标的根本**。

本质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实质上是从过去大量文化遗产中选择的基本知识。

[读后反思]进步主义和本质主义,这两个概念对我们思考教育行为非常有价值。就当下的学校教育而言,我们的很多教育理念是脱胎于“进步主义”观点的,而我们的很多教学实践,却又是“要素主义”的坚守者。理想的状态,是兼而有之。

[注摘录]许多社会学家和其他关注当代社会所面临紧迫问题的人,从对当代社会的分析中寻找能够推动绩效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信息。他们认为学校是帮助年轻人有效处理当代生活中关键问题的机构。如果他们能够确定这些当代问题是什么,学校的目标是提供知识、技能和态度,帮助人们明智地处理这些问题。

教育哲学家认为,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价值观主要是通过教育代代相传的。他们认为,从本质上讲,一个学派的目标应该是传播从广泛的哲学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哲学中找到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

[阅读后的反思]这两种思维是有价值的,将为教育目标设定的信息**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基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研究思路。寻找具有普适意义的路径,是着眼长时间的研究的一种路径,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思路。

对学***身的研究

[注]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如果我们这样看待教育,那么教育目标就清楚地代表了教育机构试图使学生发生的各种行为变化。

对学生主体的研究将试图指出教育机构希望学生完成的行为模式的变化。

【读后反思】对于教育一词的解释有很多,这种解释关注到的是行为模式的改变。也就是说,判断教育是否发生了变化,应该关注包括人的思维和情感在内的行为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否则,就没有进行教育。

【笔记摘录】只有将有关学***信息与一些理想标准、公认常模的概念相比较时,对学***研究才能推演出教育目标,如此,我们才能够明确学***目前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或“差距”,即我们通常提到的“需要”。

【读后反思】“需要”是学***当下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差距,这为教育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便于理解的思维入口。

注释摘要的第一次使用代表了理想规范、哲学价值标准的概念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这个意义上的“需要”指“突然”与“应然”间的差距。一些心理学家使用的术语是指,为了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健康,生物体的内部张力必须回复到平衡状态。

[读后反思]普雷斯科特、默里等人提出了对需求的第二种理解。这是源于生理心理的一种认知。他们把人看作是一个活跃的有机体,一个能量系统,通常处于食物氧化产生的内力和外界条件之间的平衡状态。

要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就有必要满足某些“需要”。这种“需要”理论,为从学***状思考教育目标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注摘录]现阶段学校应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严重差距。因此,这些研究有必要将这些差距确定为教育需要。它们为选择教育目标提供了依据,在学校规划中应首先强调这一点。这类研究大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发现学生的现状;第二,将这种状况与公认的常模做比较,以确认差距或需要。

【读后反思】学校教育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思考和确定,否则学校教育会与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重复,以致教育功能低效或实效。

【笔记摘录】另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对学***研究,是对学生兴趣的调查。一种标榜为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认为,学***身的兴趣是教育目标的首要基础,该观点已获得了公众广泛的关注。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就应该明确孩子的兴趣,并以这些兴趣作为教育关注的焦点。

【读后反思】关于“需要”的研究,之前关注甚少。但关于“兴趣”的研究,当下也非常流行。学***“需要”与“兴趣”的内涵不能等同,但有所交叉。

如果单纯以“兴趣”而选择学***教育目标,这是非常片面的决策。而从“需要”从面思考教育目标的确定可能更趋于合理。但“兴趣”可以让我们明白“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要求学***己积极主动地努力”,这样也可以让学习者“能积极参与并全身心处理让他感兴趣且与之关系密切的事情,特别是学会如何有效地从事这些活动”。

当然学***兴趣是多种多样的,“那些合乎教育期待的兴趣会成为有效教育的出发点,而那些不符合教育期待的、目光短浅的、狭隘的或不恰当的兴趣,则是反映出该生如想获得有效教育需要克服的差距”,理清“兴趣”的不同,有助于寻找教育目标思考的最佳逻辑起点。作者:向浩

课程读后感 篇8

昌乐外国语学校秦健

《综合课程的开发》一书总结了德雷克教授和伯恩斯教授多年来进行的综合课程实践的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比较了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课程统整方式,提出了“知、行、为”框架作为综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的依据,介绍了综合课程开发的模板,同时辅以多所学校的实践案例作为例证,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综合课程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

正如课程专家克莱恩所说,跨学科方法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自发地走向课程整合,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中使跨学科课程的重要性。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培养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

多学科方法主要关注学科。使用这一方法的教师会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学科标准。在跨学科整合的方法中,教师围绕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组织课程。

他们把每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信息块中,以强调跨学科的基能和概念。在运用跨学科综合的方法时,教师围绕学生的问题和关注点组织过程。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跨学科和学科技能时,他们可以获得相关的生活技能。

――摘自《综合课程的开发》笫9~14页

如前所述,课程整合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早在100多年前,一些美国学者就已识到了分课程的缺陷,并对综合课程的整合提出了建议。纵观课程整合的实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整合课程的三种方法:多学科、跨学科和跨学科。

多学科整合还包括学科内部的整合。例如,在语言艺术中,阅读、写作和口头交流可以融为一体,或者多个学科可以融为一体。跨学科综合则是以“主题’和“知识能力”为中心,统合各门课稷,比如,以“中世纪时代”的主题为核心,可以统合科学课上“滑抡与齿轮、艺术课上“戏剧演出、中世纪舞蹈,社会课上“社会的特性、**教的影响,语言艺术课上“剧本写作、小说阅读和口头表述超学科综合则基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跟据学生的兴趣、当地的资源,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的主题,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提供合适的挑战和需要的资源,并负责校外联系,最后由学生展示和分享取锝的成果。比如,格兰德利维尔联合学院为十一年级学生开设了一门“城市建设”课程,这门课程并非源于任何的学科领域,而是来自市政建设中的现实难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依靠团队的力量,综合所学的各种知识,并不断学习和探索,在课程结束时完成一份改善城市面貌的建议,并提交市议会。

在课程评价中,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合作态度、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从课程统整程度来看是递进的,超学科最为激进,在超学科中,学科领域被主题化解了,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未来课程要向着“超学科”的方向发展呢?德雷克教授认为并非如此。尽管未来在“打破学科疆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联系”的意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切问题都是综合的,因此,任何一个具有反思能力的、关心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师都会自然而然地在课程和教学中贯彻统整的思想,同时也势必会要求自己补足知识缺口。

至于应选择 “多学科”“跨学科”还是 “超学科”,则要根据现实准备、学生情况和已有资源来决定。同时,德雷克教授又指出,虽然对于个体教师来说,选择这三种方式是因情境而定,但是就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来说,跨学科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它兼顾了 “学科”和 “主题”,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课程综合方式。

“知、行、为”学习桥追溯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在学生成绩上想要得到的结果。与这个问题意思相接近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就是问:“这个单元的目的是什么?

最终我们希望学生如何与众不同?”我们使用 “知、行、为”学习桥作为基础。这座桥就像一把伞,把纪律和行动连系起来,超越它们。

我们最初建构的 “知、行、为”框架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主要是用来表示每一个类别的相对大小。“知”是框架中最大的类别。“知”包括事实、主题、概念和概要,或经得起考验的个人观点。

“行”这个类别要小得多。它包括记忆、回忆、交流、研究、信息管理、分析、综合和评价。“为”这个类别包括我们期待学生们去论证的态度、信仰和行为。

“知”“行”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总是会引发一个大范围的教师共鸣。作为“为”领域的代表,看到“为”只是三角形框架中最小的领域,教师们是非常不舒服的。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最为重要的领域。

反省来自教育者的那些压倒一切的反应,我们将图解进行了修改。我们创建了一个优于先前只是一个三角形的框架,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一个三角形针对“知”,另一个三角形针对“行”。它们都为“为”提供支持。

“为”横跨在由这种三角形的支持所创建出来的桥之上。——摘自《综合课程的开发》,第36~37页

如何实现跨学科的教学?一个核心问题是“教学目标”。当和一些分管教学的校长谈到他们在工作上碰到的最大困惑时,大家都表示,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成了一个首要的难题,课程标准的前沿性、模糊性让教师在提炼自己的教学目标时遇到了困难,分学科尚且如此,跨学科就更无从下手了。

因此,德雷克教授把这个问题专列了一章:“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可以根据“知、行、为”这三维分为三个问题:

“学生们最想‘知’的是哪些知识?学‘生们最想‘行’的是哪些事情?”“我们想要学生成‘为’哪种类型的人?

”“知”包涵了四个层次,即“事实”“主题”“概念”和“经得起考验的个人观点”。“知”的确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领域,信息时代的知识**让我们更有必要思考“我们需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有哪些“知”,其中最低水平的就是“事实”,而往上一个水平是“主题”。

主题类似于“单元”,包括了若干的“事实”。再上一层级是“概念”,概念又分为“低层次概念”和“高层次概念”两种。“知”的最高层级是“经得起考验的个人观点”,所谓“经得起考验”往往指那些我们常常提到的“经过岁月的磨砺,大多数课堂上学的知识已经还给教师了,但是似乎还剩下了什么”中的“剩下的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和“跨学科性”。因此,回顾“知”的四个层次,关键的转折点在于 “主题”向“概念”水平的转换,德雷克教授建议教师在设计主题单元时,可以添加一个“概念焦点”,比如“矿物燃料”主题可以增加一个“守恒”概念,“进化”主题可以增加一个“多元化”概念,这样可以提升 “知”的层次。

“行”包涵了三个层级,即“低层次技能’’学‘‘科技能”和“复合型的跨学科成就技能”。“低层次技能”是指简单的模仿、复制等技能,基本属于依葫芦画瓢。与“低层次技能”不同的是,“专门学科技能”要求学生积极投入,不仅是简单的重复。

“跨学科技能”则跨越学科的界限,恢复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强调复合型的技能,因此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具有复合性,因此往往以“能力群”的形式存在,包括下位能力。这些能力在课程标准中很难找到,需要教师根据对学生和时代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提炼。

与“知”和“行”不同,“为”是一个很难划分等级的领域,每一个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观确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品质和态度,比如来自安大略湖尼亚加拉河学区的sonja upton认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最重要的,学生要学会自我导向、自我抉择和自我评价。而来自哈尔顿学区的hilary brown则开设了一门关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我们再次证明“知”是最多、最易发现的,而“为”常常表现隐性的、暗含的,需要我们去挖掘,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和 “知”“行”和 “为”的特性相关,即“知”是可见的,可测的,而“为”是隐蔽的、无形的,但这也提醒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应该更关注“行”和“为”。

跨学科课程设计的模板

— — 摘自《综合课程的开发》,第88页

德雷克教授为跨学科课程设计了一个模板,分为七个步骤。步骤1:从横向(跨学科)和纵向(学科领域)两个角度浏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确定跨学科的“知”和“行”。

确定跨学科的“知”和“行”需要教师预先浏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从中挑选那些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课程标准进行提炼。教师可以尝试采取 “课程绘制”的方法,即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和 “跨越学科的联系”,从而创建一个学年乃至整个小学或中学阶段的课程图式。课程设计有助于教师从纵向和横向审视课程和教学,完善跨学科课程标准。

步骤2: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当我们明确了跨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将相关的各学科的标准进行整合后,要决定一个承载的主题,这个主题既可以是学科教材中“现成”主题的拓展,也可以将现成的主题放置到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之中,或者是由学生参与或提出的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有主题,还应该有一个相应的更高层次的概念来统摄,如“中世纪时代”背后的更上位的概念可以是 “过去与现在”。

第三步:选择相关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建立课程网络。当我们大致确定了跨学科的主题后,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个个学科,地毯式地搜索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像拼图一样形成一个整体。

步骤4:建构“知、行、为”桥梁。创建主题网络意味着我们已经对课程标准作出了“拼图’’王弋的整合,接下去的一步是寻找 “拼图”的主线,即建立 “知、行、为”的桥梁,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我们对跨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统合,按照“知、行、为”进行归类,并区分出各个层级。

步骤5:设计一个终结性的评估。体现“知、行、为”课程标准的终结性评估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比如辩论、研讨、演出、展览、设计作品、改进计划等,通常会设计细则,因为高级的“知、行、为”都有下一级的子项目。

步骤6:创建导向性问题。确保高水平思维的有效方法就是设计几个导向性的问题,导向性问题使“经得起考验的个人观点”得以落实。

步骤7:开展能与“知、行、为”桥梁以及终结性评估相配套的教学活动和评估。这一步是实践的过程,包括“开发小单元”和“反思教学体验和评估教学活动”两步。

如果说步骤2完成的是一个学科拼图的话,步骤7则把学科进一步融合至无形,最后化为基于跨学科主题的一个个小单元。此外,关注师生在跨学科教学中的体验,并给出评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课程读后感 篇9

“十一五”期间,我参与了《职业中学生物学科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协调的研究》的研究。在徐州市参加课题会议时,我得到了一本徐州教育学会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后来,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也经常翻阅。

“十一五”课题结题后,就“珍藏”于书橱,虽没有蒙落灰尘,却是“冷暖自知”了。

2011年,我的个人课题《信息技术与中职《家畜解剖生理》教学有效整合**》很荣幸被立项。“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真正自己研究了,才知道课题研究的不易。为了有效研究,我读了很多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也再一次被我摆上了案头。

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根据研究问题角度不同以及**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分为传统教学**(口语、教科书、板书、图表、标本、模型、实物等)和现代教学**(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系统、语言实验室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教学片断实录和对实录的分析,给教师提供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解决具体问题可供学习、参照、借鉴、研究、讨论的材料。

其中《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有效运用**》给我很深的印象。文中提到:“不同的教学**有不同的作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高档的还是普通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接着文中举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的运用教学**的三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海底世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教学片断。本案例是传统**教学的成功案例。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上课伊始,就以模拟海浪的艺术字体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创设了一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接着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学生用优美的板书表现课文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板书,从板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得到美感享受,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个案例是《庐山的云雾》,教师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进行教学,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运用录像**,发挥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欣赏了庐山云雾的美丽,体验到庐山云雾的神奇,发挥了现代教学**直观、形象的强烈视听效果。

第三个案例是**在软书法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教师精心制作了多**课件,利用动画效果演示字的运笔方式、间架结构,发挥课件易于变通、便于操作、表现力强的优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书法的精髓,在美妙的**中,陶冶了情操。同时,巧妙地解决了重点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一采用新颖独特的板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二:教师对现代**的及时运用,抓住了运用的契机,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案例三的教师巧妙地运用多课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以上三个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在使用教学**时,不同的教学**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最佳的**,扬长避短,使其效益最大化。

选用教学**,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学优化组合**是随着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种类越来越多。从大量的**中科学、准确、快速地选出最适合某一教学情境的**并不容易。

教师在选择教学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掌握运用教学**的必要技能,以积极的心态研究和逐步扩大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完整的现代教育**系统,从而实现多**教学,达到教育过程整体优化的目标。

课程读后感 篇10

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课程的改革必然有一些全新的理念反映到课程制度中。在课程与教材改革中,必须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改变过于注重知识教学的倾向,提倡全面和谐的教育。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价值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相结合,并使之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全体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改革课程结构,建立新课程结构体系

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对各种课程理论兼容并蓄、各取所长,作为制定课程的理论基础,建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的综合化。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教材体系。特别是要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减少必修课,适当增加反映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选修课,并将其列入课程,确保有效实施。

针对学生主体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薄弱,应加强活动课程建设,适当提高活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比重。

三、课程内容趋于现代化方向

学校课程是由于人类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其内容、结构及其设置,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结构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新课程改革应把具有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反映现代化与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文和科技成果有选择的纳入教学内容,尽量缩小教学内容同现代教学成果的差距,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研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体系,构建与当代社会生活、文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新内容体系。

新内容要兼顾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体现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合社会综合实践。

四、改革课程实施方法,调整师生关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本质上实施生之间的相互对话、互动、沟通、理解和互动。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观。他们个性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理解、双向的关系。重建人文、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感到平等、自由、民主、亲情与友善,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同教师密切配合,保证课程实施过程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实践中学习。

五、加强师资培训,走进新课程

教师进修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新课程实施所需的培训,确保培训工作与推进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 毋庸置疑,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如参与课程准备、编写课程描述、评估学生需求、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和课程管理框架等。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新课程是实的关键。新课程计划是新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反映,具有不同于原课程计划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新课程,学习新课程,进入新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认识课程理念、课程本质,重新组织教学,重新认识学生……

课程读后感 篇11

"存在和价值的关系这个哲学的根本问题上的对立,并由此而产生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分歧,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体系,当人们从不同的世界观所提供的特定视角观察教育和课程时,得到的看法必然是大相径庭

“理想主义虽然失去了对阶级对立认识的帮助,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不相容的

摇摆在时代教育发展转型要求上的教师个体的理解认识,由于身处于作为社会人的社会现实和作为教师的学校现实的双重、及其产生的多重局限的挤压下,面对着满天花雨似的"先进"教育理念,诚实地表现了脆弱乏力的承认以及"屈服"之后情绪对抗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所谓的教育观更接近教师个体的“生存观”,即教师个体求生的社会压力

从教育观念上看,它仍然是哲学观点在教育领域的延伸

哲学作为教育学存在的前提,与教育价值论和教育党的认识论结构有关

理念毕竟只是某一种哲学信念下的实践假设和形成,今天所谓的"新理念"几乎全部是"拿来主义"的成品或半成品,如果不在教师个体的认识的交流沟通中去考察它的背景、检证它的有效性并重新确立它的实践地位的话,那么,别人的东西终归还是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与自己无关

“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论哲学,评价教育的价值、对象和内容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对教育的价值评判,无非是问教育有什么用处?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吗?教育对象的价值判断是问什么是人性?

有没有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内容的价值判断是问什么知识最有用?--在所有这些问题中,最哲学的是思考人性

关于人的本性的哲学假设,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方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都起着指导作用

知识的价值判断与课程理论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有的强调知识的真值,有的强调智力训练的价值,有的强调实用价值或实用价值,有的强调伦理价值或审美价值

知识的价值判断是确定课程范围和选择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一

事实上,在讨论课程理论时,我们总是遇到这个问题

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帮助,很难确定教育目标

"无论是作为特定环境[学校]中经实践提炼总结的理念,还是作为教师个体"自由创造"的成果,理念总是距离着社会现实而存在

它不能也无法超越教师个体所面对的现实状况,对于教师个体的实践来说更为优先的是学校的现实而不是什么理念因此,理念的实践价值是必须经过教师个体的教育认识价值观的个性化再判断,才能具有实践的指导力和说服力也就是说,理念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中间,硬生生地隔着教师个体与个体的差异,不仅包括了专业职性范畴的个体差异性,并且还存在着教师的实践社会力的差异因为,教师个体对教育认识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他的人生价值观基础上,或者说,专业领域的教师职性并不是孤立于作为社会人的教师的社会认识领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同个人[教师个体]的社会实践息息相关那么,通过教师个体的教育认识价值观评判之后的"理念",是否适宜于作为教师个体已经形成了的价值观的改造对象,就要看"主体意识与行为"的现实力量如何了所谓"现实力量",就是指教师在具体实践展开的过程中对现实状况的把握能力新理念或者先进理念,虽然大都包裹在"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外衣下,但是无不隐隐约约地多多少少带着"美式"的价值观痕迹,如果不能客观地使之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及文化心理结构相交融,不能从教师自身的认识观角度去建立实践基础的话,那么,即使不让我们感到这是一场"美国价值模式"的教育侵略,至少中国的课程改革将成为非中非美的不伦不类吧看看今天的教师们,在课堂内围绕着"教学过程"的"理念化"左冲右突,一面按照各种"境界"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一面谋求着师、生关系的异位处理,正在将"课程"引向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去与其说这是课程改革,母宁说是"新理念"已经使太多的的教师失去了实践的方向感和操作规制正是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理念"仅仅成为实践的外在形式,就像一顶魔术师的帽子一样,可以随意地东扣西戴

"作为教学方**的哲学,始终是作为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而存在由于各种哲学派别对世界的看法有所不同,而用不同的哲学观点去解释某一现象和事物时,就会形成不同的方法例如,经验主义中持机械决定论观点的人倾向于把动物和人看成高级的机械装置,因而认为对动物的训练和对人的训练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条件作用来完成在方**论上,这一观点主张用研究物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把严格的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而且主张用类似于机械加工方法去训练学生,在这种方**的指导下,他们只注意学生的行为变化,忽视甚至故意排斥内在的心理过程意识持非理性主义观点的人们,既不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

提倡行为的塑造,他们要求学校为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也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志趣、情感和意志,毫无拘束地发展,使他的"自我"或"自由意志"不受任何压抑和限制在方**上,他们反对一切理性思维,否定一切规律性,只强调个人的感觉、内心体验和直觉逻辑实证主义者和语言分析学派把哲学看成一种逻辑分析工具,去分析教育现象他们主张在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断时,应该排除那些无法从逻辑上加以验证的形而上的问题,认为在研究教育和其他任何现象时,只应关心那些能用实验的方法或逻辑的方法加以证实的命题

"应试观的教育认识与机械决定论亲近地勾肩搭背,片面强调感性的个体的"体验"中非理性主义者阴魂不散,而现今拿来的所谓"新理念",它的大靠山就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和语言分析学派以日本战后的学校教育发展来看,"机械决定论"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主流思想;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则钟情于"非理性主义",二十一世纪之后学校教育成为"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学派"的天下对于这些来自西方课程论研究成果的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爱程先生进一步明确指出:"由于世界观和方**上的种种谬误,西方学者都未能对教育的本质和过程,对感性与理性、理论和实践、系统知识与实践经验、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等,做出科学的论断,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做到这一点

"当我们罗列一串姓名:杜威、怀海特、麦克唐纳、拉格、博比特等等之后,有关于"教育和课程"的两个世界观对立就赤裸裸地呈现在面前,中国的教师们,要费多大的劲才能消化吸收他们就"理念"所作的长篇论述啊,之后,又要花多大的力才能将这些以欧美孩子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实践在中国的孩子身上啊历史唯物观指出:"只有从社会实践出发,不离开人的社会性去观察、认识问题,指明认识对社会实践的历史具体的依存关系,包括指出人的感觉知觉的形成发展是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 人的终极实在与本体,事实是人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

......从哲学上说,这也就是,不是从语言[分析哲学],也不是从感觉[心理学]而应从实践[人类学]出发来研究人的认识语言学、心理学应建立在人类学[社会实践的历史总体]的基础上,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人类主体是通过"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劳动[社会]实践而获得科学真理的普遍必然的认识,人是作为一个存在整体从使用物质工具到使用符号[语言]工具的过程而建立了个体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是实践操作而不是感知活动或语言活动才是认识论的基础和起点把

把握这一认识,是把握唯物史观地位的关键,也是进一步质疑和验证“先进理念”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的根本依据

"可见,所谓'普遍必然'在根本上被决定于人类社会实践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达到的一定水平、范围和限度,它无不打上社会性的烙印这种社会性是客观社会性,因为它不是来自人们主观观念的联想,不是某种人为的约定,不是先验的规范,而是来自作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性的物质活动这并不是说客观自然界的种种规律[如力学、生物学等等所揭示的]是人类实践所创造,客观自然及其规律的存在并不依存于人类社会和实践,但它们是为社会实践所发现、所掌握、所利用、所认识,他们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所谓普遍必然的客观有效性,是由社会实践所提供、所开辟、所证实

“那么,课程改革就有了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它的普遍必要性和客观有效性需要通过全体教师的具体实践来重新认识。所谓“先建立,后突破,先试验,后改进”

只是,仅仅依靠校园内的实践是多么的孤立无助、单薄可怜啊,更不用说教师个体的努力是多么的苍白因此,应该让教师集体和教师个体站在整个中国的教育环境上来,从启蒙开始,到实践中去审视和思考、总结并推广课程改革的理念实践成果也就是说,课程改革更需要扩展走出教育相关的范围,走进社会,并从社会的声音中汇聚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力量p>

课程读后感 篇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特点和目标,是实施“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地认识这些基本问题是科学地研究、有效实践“整合”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等意思。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一个包含多种理念合是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

从上面引述的各位专家对“整合”的界定可以看到,每种界定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视角,这充分体现着“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每种界定都包含着“整合”的基本特点,有利于保障整合研究和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沟通机制和丰富资源的环境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把整合的研究和实施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在研究和实施“整合”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点,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也要严格遵循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教学过程规律的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整合”是功能特点和基本规律意义上的整合。

4.“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推理就能实现的;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实验、探求和总结,才能发现“整合”的本质和规律。

5.“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整合”的结果,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学科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新时代信息时代新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改革育发展的出发点。通过对这一切入点的研究和实践,有许多目标有待实现。

1. 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需要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下进行;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水平越高,对信息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随着“整合”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会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应根据“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的需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分层次地进行:

(1) 创建以多**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硬件环境

(2) 创建数字化处理后的教学资源软件环境

(3)创设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技术环境

2. 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改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师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提供了多种机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

3.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研究与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课程读后感 篇13

一场真正的学***命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类型的学校后写下的,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学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

(一)《学***命》,真的是“学***命”吗?

读《静悄悄的革命》之前,十多年前,我还读过一本《学***命》(原书名the learning revolution)。这本书以“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作为副标题,非常吸引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并有些惴惴不安的人们。所以,1998年出版后,就有一个中文版向市场发问。当时,洛阳纸贵在美国和中国都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并继续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印象最深的是本书前言中的这样一段话:“该书告诉你怎样才能一天读四本书,并且把它们记住;怎样在四到八周内掌握一门外语的核心内容;如何让你孩子在8岁前的关键时期,增长其知识;如何保持终身学习;如何在学校中领先,即使开始时你处于劣势;怎样才能在商务、学业、生活方面作出最佳决定;怎样找到最适应于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工作方式;如何使学生在学***飞猛进。”

“它对于商业、学校和家庭都有突出的指导意义——每个人都会重新思考未来、重新思考新的世纪。它涉及到成年人和年轻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在更少的时间里学习更多,如何享受学习,如何保存内容。”

“作者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学***,强调应该学会“怎样学”的问题,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和最佳结果。”

这段像速食面广告一样的连珠秒语,充斥着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和美国式的华丽噱头,也就不难想象它是如何一下子就攫住那些渴望付出小小的努力就创造学***从而一劳永逸的人们脆弱而敏感的小心脏。一些企业、单位甚至学校甚至要求员工一本,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当年能创造营销神话,自然理所应当。

课程读后感 篇14

研究生姓名_______黄凤娇p>

学号80401805p>

专业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学

指导教师张霞p>

班级2008级研究生一班

撰写日期2008年12月18日

e-mail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张老师的特殊教学方法下收获了很多。从来都没

有这样上过课,非常新颖,通过提问的方法,形成所有的人的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让我们在一个问题上从纵向和橫向上理解得很清楚。而张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我们提前读书。虽然我们是有一识地读书的成年人,但我们也有一定的惯性,紧迫感没有那么强。这种方法正好克服了我们的惯性。还有我是一个参加工作的人,是一个小学的老师,通过张老师的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教学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已经从一个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把理论又用到实践的过程。

所以我今天要写的是课程实施部分。看完后我们谈谈我自己的。

一、 对课程实施的本质的学习有感

我认为课程实施是将预期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一种只关于教师将课本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曾经我一直认为只是关于老师的一种活动,这种太过于局限了,通过学习才知道课程实施还涉及国家、地方、校区、学校和课堂各个层面。并且还学习到一些新的观点,如:“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课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 “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不过张老师教我们学习要多方面了解其它各种流派的思想,才能开拓自已的思维,吸取精华,形成自已的观点。所以我对于向我一样的局限的观点也进行了学尽习,在课程实施的本质观点上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课程实施就是教学,这一本质是黄政杰与黄甫全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课程实施内涵是教学,只有当教师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教学与课程是内在统一的。

“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状态的教育,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教学”;“教学过程就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20世纪西方的教育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课程研究上,而我国的教育研究则是教学论优于课程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20世纪的教育研究似乎呈现出课程与教学分离的特点。课程实施实施图整合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解决课程与教学分离困境的教学观。

不仅如此,与第一种观点不同的是,它实际上还暗示了课程实施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而未必要有与课程变革密切的关系。

我还是赞成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过程,它必须和各方面都有关系,不是断面存在的,而是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二、对课程实施的取向中度量自已的教学取向

对课程实施本质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人们相应的课程价值观,体现在实践中课程实施的不同取向上。通过对这一部分的研究,我了解了类和实现的三个方向,这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它们分别是:

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根据这一定位,预期课程计划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主张以定量研究为基本方法,认为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是有效的研究方法。

按照相互调整的取向,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改革方案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况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模式等方面相互调整、变化和适应的过程。它又可分为两种倾向:实用性倾向和批判性倾向。

前者更接近于对忠实的研究,后者则更注重语境的影响和互动。这种研究需要更广泛的基础,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具体方法上,认为案例研究、参与性观察、访谈、自述问卷和文献分析是了解实施过程的有效手段。

按照课程创新的取向,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创造的教育体验,课程实施的实质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创造新的教育体验的过程。在创设过程中,设计的课程计划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发展建构教育经验。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倡个案研究、深圳经济特区访谈和行动研究。

在这三种取向中,我认为自已还处于第二种相互调适取向这一层次上,正如张老师所说其实这三种取向是一种联系的过程,第一取向是最基本的,第二取向在这此上面又有一定的进步,到第三取向就是最高的取向了,那是一种完美的取向,一般很难达到,但我认为最终会达到的,现在我就在教学中去适当用用第三种取向,发现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但是,许卫红认为,这种观点和共产主义一样,是不能实现的,没有实际效果。我不这么认为。虽然在课程实施中不可能总是采用第三种取向,但在一些班级中仍然会采用第三种取向,这是一种可以实现的取向。

在那次讨论中,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这三个方向有着深刻的记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课程实施的意义。要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方案。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及时发现课程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指导课程实践。2、有利于完善课程理论。3、有利于检验已有的课程方案和设计新课程方案。

四。它有助于解释学生的学习结果。5个。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对于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的学习有感

通过书中学习得知,关于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归纳为实施的对象、实施的主体、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课程实施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校长。此外,还可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人士和其他专业人员。例如,在我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专家来到课程改革实验区指导和参与这一过程。

在这里,我首先分析了教师、学生和校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其中我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因为教师是课程师是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师是者。教师参与课程师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实施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门课程理论何课程都需要教师的充分理解和转化,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体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二是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重要课程资源,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生对于课程方案的态度同样也影响着课程实施。每个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规划和学习目标。对于课程改革,他们可能于课程专家或教师有不同的理解。第三位有影响力的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带头人。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影响正成为众多课程学者研究的热点。

实际上,校长的影响涉及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1)根据新课程规划,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划学校的具体课程规划。(2)选择或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内容(教材)。

(3) 制定课程实施的规章制度,如教师的课程设置、班级安排、课程实施步骤等。(4)提供思想与物质方面的支持。校长是激发教师群体动力的关键,能够给予教师实施新课程思想上的支持;校长重视课程实施,有助于解决课程实施所需的设备、材料、空间和时间,给予课程实施物质上的支持。

(5)处理好有争议的课程问题。(6)组织学校文化的建设,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学校合作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教师与校长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但是,我认为文化背景对课程的实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一般包括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学校社区的文化资源等。成功的课程实施应对社会环境有敏锐的把握,充分了解社会的结构、传统和权力关系,为课程改革争取到有利的政治和经济支持。

这部分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财政拨款、技术支援、**支持等。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教育系统之外的各方力量的支持。比如,寻求**的政策保障和倾斜,在学校建设、改革经费、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新闻媒介宣传课程改革获得社会各方的理解和合作。

因此我认为课程实施不是教师主体想怎样做怎样做,而是要受到许多方面影响的。因此让我理解到一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去分析,因该多方面分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观点。

四、对于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的总结

书本上我得知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任何模式因为国内对课程实施策略和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处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水平上。在通过学习,我分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比较。对于课程实施策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中间策略。自上而下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国家或地方一级的教育机构发起,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自下而上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教师为主发起,通过教师探索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改革。

中间策略主张由学校发起变革,通过学校向内外拓展进行课程改革。这一策略认为学校是发起改革最适当的机构,学校应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可以联合校外人士推广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发动教师参与变革。

中间策略也被称为从中间向上策略。我更倾向于中间策略。我还在这里说一下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实施模式。

1、研究—开发—推广模式。2、变革阻力消除模式(orc模式)3、领导——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4、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 模式),在这四种模式中我还是认为第一种模式我更倾向,我认为第一种模式是进行课程改革,即由国家组织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针对具体的学科或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出新的课程方案,然后再到学校中推广使用。而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和与这一策略相应的研究—开发—推广的模式。

五、对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的思考

通过对课程实施的本质和取向及其影响的学习,让我产生了对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的思考。目前我国的新课程实施处于实践或最初使用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做出使用课程方案的决定,是课程采用阶段,亦称“发起”或“动员”阶段;第三阶段是常规化或制度化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课程实施对象、实施主体和文化背景影响了课程实施。首先必须重视教师的状况,新课程的实施显然意识到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每一地区推行课程之前,必先对教师进行培训。

再次要看到学生的状况,相比较而言,这轮的新课程实施比以往几次教育改革都要重视学生的需要,不仅在方案研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尊重学生的意见,还提出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把学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次还要重视到校长的作用,校长对新课程实施的态度相当重要,他们不但可以影响教育组织的环境,而且可对参与改革的教师起到支持作用。如果教师认为校长不支持课程改革的话,那么改革在这所学校就难以取得成效。

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也是制约着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儒家文化中的“出世”与“进取”观念源远流长,将教育视为社会升迁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说这种思想在以往是以“学而优则仕”的方式表现出来话,那么,在今天则以千军万马考大学的方式展现出来。家长和许多社会人士更为注重的是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非个性发展的人文价值。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招生政策改革相对滞后于新课程,教育评价手段之一的选拔性的知识考试在短期内仍是一把“尚方宝剑”。

此外,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尚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育的投入仍远不能支持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实施对人力、物力资源的要求都比较高,不仅要求实施人员具有相应的素质,还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课程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