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9.29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8篇。

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读完作品后,可以把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下读后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书中的哲理。我们写作品的读后感时,应侧重哪些地方呢?请阅读由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你编辑的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1】

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是外省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的女儿爱玛悲剧的一生。爱玛本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女子,她自幼在修道院附设的寄宿女校修业,受着贵族式的教育,学会了贵族式的礼仪和谈吐,喜欢读一些浪漫主义的小说,梦想着能有美满幸福的爱情,过上奢华的生活。但是当她成年之后,父亲把她嫁给了一个庸碌无能的医生,夏尔。包法利。婚后的生活对爱玛来说是平淡无奇的,没有什么能够引起她的兴趣,没有感到爱情带来的幸福。

所以她渐渐的对包法利失去了感觉,越看他越感觉难受,越感觉到自己的婚姻生活的不幸。可是夏尔,却是自始至终的傻傻的爱着爱玛,一刻都没有改变过。由于爱玛厌倦了小城镇的生活,所以夏尔为了逗她开心,解除她的烦闷,于是冒着失业的危险迁到了繁华的永镇居住。在这,包法利的事业并不是很顺利,可是为了满足她的要求,他还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挣钱,努力使她开心,可是这并没有让她感到,反而让她觉得他更加令人讨厌。

由于爱玛对自己的婚姻生活的不满,所以当她有幸参加一个贵族的挽回的时候,遇上了体面、高贵的爵爷和贵妇人,那种珠光宝气的豪华气派生活才是她想要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地主罗多夫,她经不住他的诱惑,所以投入了他的怀抱。由于爱玛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有着较开放的思想,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轻挑的女子,她深深的爱着罗多夫,可是罗多夫对她则是一种利用与诱惑,利用她的美貌和轻信,诱惑她投入自己的怀抱。她确实很漂亮,他从来没玩过这么坦率的女人,这种不放荡的爱情,对他来说不但很新鲜而且越出了轻易到手的常规,使他深深得意,有十分动情。爱玛的狂热,根据他小市侩的心理,本是不屑一顾的,但因为狂热的对象是他,所以他内心深处又感到心醉神迷。既然爱情已稳如泰山,那他就可以放肆不拘,不知不觉态度也有了变化,他不再像往日那样,说一些感动她热泪盈眶的甜言蜜语做一些让她心旌摇曳的热烈吻抱。就这样,以前沐浴着她的伟大的爱河,水位不断下降,已经看得见河床的泥沙了。她还不愿相信,反而倍加温存体贴。而罗多夫则越来越冷淡,越来越无所谓了。

罗多夫尽管信誓旦旦,却不象有些当事者那样,迷恋其中,而保持着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清醒,洞察秋毫。他发现在这种爱情里还有别的乐趣有待发掘,他觉得廉耻之心碍手碍脚。他对她为所欲为,他要把她驯服的既惟命是从又放荡堕落,她对他一片痴情,崇拜的五体投地,对自己的肉体是一种欢快的享受一种极乐。她的灵魂沉湎其中,如痴如醉,越陷越深。好像克拉伦斯公爵淹死在马耳其酒桶里一样。

包法利夫人淫荡成性,因而姿态也起了变化,她的目光变得大胆放肆,谈吐越来越无所顾忌,甚至厚着脸皮公然和罗多夫一块散步,口叼香烟藐视众人。

当他们两人决定私奔的时候,罗多夫却后悔了。他想到他自己的钱财的缺失,想到爱玛的女儿的照顾,于是他自己逃跑了他放弃了爱玛。当爱玛知道他逃跑的那一刻,她疯了。她的表现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身体虚弱,面无表情。当她稍稍恢复以后在她无精打采之时,包法利以为她身体弱,有什么事都不会去烦她,还偏袒她,纵容她,一如既往地宠她,可是他对包法利却只有不满和恨。

康复以后的她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以前的老情人,莱翁。于是她仿佛又找回了爱情,并且又深陷其中。于是整天跟包法利撒慌,以各种理由到城镇去跟莱翁偷情厮混。又于是她的生活成了谎言的汇集,像面罩一样,把她的爱情掩盖包装起来。撒谎成了一种需要,一种怪癖,达到了这种程度,假如她说昨天上街是靠右边走的话,你就得相信她实际上是从左边走的。

由于她毫无节制的疯狂购物以及轻信他人将自己家的财产交给别人打理,于是她欠了一屁股债,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被她折腾的更加差劲。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法利家的经济出现了状况,杂货店不停地送来各种各样的账单,天知道这都是怎么来的!更糟的是,债主上门把包法利家的东西都搬走了。而且欠了勒合先生八千法郎。勒合先生到最后几乎整天派人上门讨债,甚至已经动用法律的力量限她在24小时之内把钱还上。可是她根本就没有钱,几乎是身无分文。于是她不得不去找莱翁帮忙,可是莱翁只是给她开了一张口头的支票。她似乎知道莱翁不可能帮她,于是又想到了她的另外一个曾经抛弃过她的情夫,罗多夫。当她见到他的时候就扑到在他的怀里,可是当她哭着向他诉说自己的困难的时候以及开口借钱的时候,罗多夫表情严肃地告诉她自己没有钱,她说:可是我呀,为了赢得你的一个笑容,为了获取你的一瞥,为了听你说一声谢谢,我可以为你献出一切,把一切卖掉,我可以亲自干活,可以沿街乞讨。他听到这些很恼火,好比一块盾牌,掩饰着强压住的愤怒。

最后,包法力夫人没有办法只得服毒自杀,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包法利一个人来处理。临死之前,她心中万事皆空,不在乎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了,对爱情的不忠,无耻的勾当,折磨她的贪欲与她不再相干了。包法利先生在妻子死后,他不肯别人动妻子的遗物,不停地还妻子欠下的债,意志消沉,最后,他得知了妻子出轨的真相。当他遇见了罗多夫并与他交谈的时候他竟然说这不怪他,就在当天,他痛苦地死去。把他的女儿交给了自己的母亲抚养,可是很不幸的是,他的母亲也在同年死去,于是又交给了爱玛的父亲可是她的父亲瘫痪在床无法抚养,只得寄养在一个远房姨妈那里,而姨妈家境贫寒,为了谋生如今只好把她送进一个沙场当童工,真可谓是祸不单行。小小的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多。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他们那个错误的婚姻,源自包法利夫人的难以满足的欲望。她一生追求的虚无缥缈的爱情最终葬送了她,葬送了深深爱着她的丈夫,也葬送了整个家。

虽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包法利夫人追求自己的理想无可厚非,可是她追求的梦想是建立在包法利的痛苦之上的,是不能被赞成与认可的。固然她的遭遇有时代的错误,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错,她不是个伟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时代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一味的抱怨与不满!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2】

读完此书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很可惜这样一位有血有肉的美丽女人的最终陨落。女主人公爱玛出生于一个家境稍好的农家,从小受到来自修道院的良好教育,让她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贵族的味道,但是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出生往往已经意味着他一生的境遇。在她19岁的时候能够嫁给乡村医生包法利,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了。但是由于包法利医生木讷、缺乏情趣,虽然深爱着爱玛,但是也无法满足美丽、爱慕虚荣、崇尚贵族生活、自恃颇高的爱玛在情感、身体方面的欲望。在先后两度偷情的过程中,爱玛都以为碰上了她的真爱,全情投入了她的情感及超出她承受能力的金钱,虽然满足了她情感、身体的需求,但是短短几年间也为此债台高筑。最让人心痛的是,当可怜的爱玛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低声下气的去乞求那个旧日曾对她海誓山盟的“爱人”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拒绝。在金钱利益面前,似乎所有的情感都一钱不值!曾经可爱、现在可怜、甚至是可悲的爱玛有没有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反思一下她曾经的过往?木讷、情商颇低的包法利医生之类的男人们有没有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经验?这本书值得大家好好看看、想想……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3】

爱玛的悲剧,首先是她自己的心魔,每个女孩子没结婚之前,都幻想浪漫美好的爱情,爱玛母亲早逝,她又在修道院长大,她不懂得男人,也没有生活经验,更不懂得如何经营生活,所以面对诱惑,她不能自制,甚至她也期待激情的爱情,懂得,理解她的男人,所以一次次,即使她被抛弃,也不醒悟!

夏尔,一个乡村医生,当他去给爱玛的父亲治病,看到爱玛,他心动,那时他应该只是需要一个妻子,他没有了解过爱玛,仓促结婚,婚姻中,他也不懂得爱玛需要什么,就是随她任性,随她发脾气,随她做她想做的,他以为这就是爱,可是人是感情动物,尤其是爱玛,她感情很丰富,夏尔就是居家过日子,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可是爱玛刚结婚,还没有享受过浪漫的感觉,没有体味过男人给予他的甜言蜜语,嫁给夏尔,她生活或许就是一潭死水,就是那样静静的,她看不到希望,感觉不到夏尔的理解,夏尔给的是她不想要的,爱玛疯狂的花钱之后,以至于因为还不债务死亡,夏尔都不知道其中缘由,觉得夏尔特别不负责任,情商很低,不知道怎么去生活,不懂得生活!

社会,夏尔附近的人,比如乐乐,他就是拿捏住了爱玛的秘密,知道她的虚荣,投其所好,以至于最后,爱玛还不上钱,死亡,还有罗尔多夫,列翁,他们直接导致爱玛的堕落,没有他们,也会有别的人让爱玛堕落。我不知道如何看爱玛,她是可恨,可是她也可怜,人都不可能完全有理智控制自己的想法,心心念念的事,爱玛如果没有结婚,包法利夫人或许就不会成著名!

我想,简单,适当的小资,偶尔改善生活,还是可以的![76范文网 WwW.Fw76.COM]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4】

有人问作家福楼拜,在小说的最后,为什么将艾玛写死,福楼拜说艾玛必须“死”,她已经无法再活下去了。小说描写的是包法利夫人艾玛为摆脱不幸婚姻,追求不正当爱情而导致堕落毁灭的悲剧。而她之所以服毒,是因为被人逼债,但债务的背后是一连串的谎言,她不能让这些谎言浮出水面,可又找不到出路,只得寻死。读完这部小说,对包法利夫人的形象评价让我想起了赵树理的“三仙姑”形象,为什么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于“三仙姑”的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因为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眼里的三仙姑只该有母亲形象,所以觉得她自私自利,作风不正,美国人眼里的三仙姑却具有女性形象,所以她是追求爱情,个性解放。同理,《包法利夫人》中对艾玛的批判来自她不守妇道,追求自己所谓的爱情,她前后遇到两个情人莱昂和罗道夫,然而两人都一样欺骗了艾玛的感情,最后债务紧逼难以隐瞒情人的真相,最后服砒霜而亡。很多人表示艾玛是活该,活活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她不配做包法利的妻子,说实话,故事的背景如果放在现在,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这样认为。可是,福楼拜笔下的故事背景是法国资本主义制度时期,艾玛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一致的价值观,没有任何共鸣。自己周围的人也都是打着资本主义科学的旗号唯利是图。从女性形象角度来看,艾玛追求爱情,追求个性是她的权利,她幻想中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爱情截然不同,所以她开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但是现实很残酷,这种爱情是见不得光的,况且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她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却石沉大海,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也成了束缚她一生的镣铐。所以说,她的悲剧结局是她逃避现实的结果,她看不到自己是个失败者,也不愿承认自己沉迷于过分的浪漫之中,随后自杀也算是属于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那么,我在想,如果当时的她可以离婚,离婚后的她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还会是这样的悲剧吗?其实现实生活中,我并不赞同轻易离婚,要么没结婚,要么就绝对不要离婚。在没有遇见对的人之前,可以不结婚,但是一旦结婚就绝对不要轻言离婚,因为遇人不易。但是对于包法利夫人来说,情况不一样,或许离婚后才会有不同的色彩,或许杀死她的不是砒霜,而是现实。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5】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在男人看来,她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多情,美丽,单纯。在一些女人看来,她是一个可恨的女人,不洁,表里不一。但是,在我看来,她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与哈代的《苔丝》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苔丝是受压迫不得已而为之,而艾玛则是受诱惑牵引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不同命运的两个女人,相同的结果。

可怜之一,上帝赐予了她诱人的美色,更因她清新脱俗,更因她多愁善感,使得一般的男人见了她便起邪念。她的生活太平凡,所以她不住的渴望真正的爱情,她为小说所倾倒,追求小说里的罗曼蒂克,却忽视了身边的爱情。夏尔是多么爱她啊,将她视为珍宝,对她唯命是从,可是她却嫌弃他。多么可悲啊,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看来,夏尔是一个多么称职的丈夫啊。只可惜他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的妻子是爱自己的,一直沉浸在自我满足的甜蜜中,他不懂女人,也不了解自己的妻子。

要获得家庭的美满,夫妻必须互相了解,有种不点自明的默契,是大多数幸福夫妻所具有的特征,也许只有惺惺相惜,才能绝世尘俗。

她是一个感性的女人,然而,生活给予了她太多的平凡,太多的庸俗,她急切的渴望爱情的滋润,她有一腔热情,需要找到宣泄的出口。对于爱情,她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她像一个饥渴的婴儿,疯狂的吸吮着爱情甜蜜的乳汁,不计较给自己埋下了多么大的祸根,为了爱情,她付出了所有。她的爱情是伟大的,然而,她的情夫们,不是玩弄她,就是不敢担担。她不顾一切的付出,换来了他们的抛弃,可悲可叹!他对自己的情人付出一切,可是她并不下贱,相反,她是高贵的,直至她死的那一刻,一切都只是为着爱情的名义。她放荡,但她不是妓女,致死,她都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当她破产无路可走向公证人借钱之时,公证人提出让她做他的情妇,但她毅然的拒绝了,说了一句“我需要别人的同情,可不想出卖自己!”

“借钱不成引起的失望,加强了因自尊心受损而产生的愤怒。她仿佛感到上天在执意逼她;但使她更加高傲,她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骄傲,这样鄙视旁人。她感到一种想打架的情绪,恨不得见男人就打,啐他们的脸,把所有男人都砸得稀烂。”她终于看破尘世,看破了所谓的爱情,她将自己深深地陷入其中,现在无法脱身了,她走投无路,便只能一死了之。带着悔恨。

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看不清人世,失足于爱情。在我看来,爱情虽美,终究只是性激素激发的产物,只有双方同心同德的经营,方能长久,除非你看到对方的真心,除非那人真的可靠,否则,别轻易交出自己的一切。爱情容易让人蒙蔽双眼,所以,必须明智,必须冷静。

爱情的基础不是占有,而是平等和尊重。

这是女人的悲剧!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6】

小说讲述了一个不愿孤独的已婚女人,寻找婚外情的刺激,最后被逼债自杀的故事。有评论说包法利夫人接受了不适当的教育,一个富农的女儿去城里的一个修道院学习钢琴、绘画和诗歌(而不是干农活)。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城市生活让艾玛幻想着完美的爱情,忍受不了平庸的婚姻和平淡的生活,不顾现实追求浪漫、刺激、奢华、激情的生活,最终导致悲剧。其实就算是婚外情,保鲜时间也很短。艾玛的初恋情人很快厌倦了她,在她约好私奔的前一天写了一封信背叛了她艾玛。这一击差点杀了包法利夫人。和第二个情人约会更是疯狂奢侈,但很快双方都厌倦了对方,却又不愿提起。艾玛忘记了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义务,最终走向了毁灭。

书中的丈夫包法利让人觉得好笑,妻子出轨两次,那么多明显的信号都找不到,是不是太疯狂了?因为包法利爱他的妻子,他逐渐发展到盲目相信,甚至讨好,怕她生气,不高兴,于是他一度和母亲绝交。他是一个平庸、懦弱的人,不解风情,从小死记硬背,不懂音乐和诗歌,也是事业上的“不起的阿斗”。在包法利夫人和药剂师郝迈的鼓动下,他有机会扬名立万,但手术彻底失败,艾玛对他很失望(柳雪)。在发现他妻子的情人写给包法利夫人的信后,他明白了一切。作为任何一个有骨气有血的男人,面对这样的屈辱都会发疯。还有这个包法利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妻子死后,他曾见过艾玛的初恋情人。他没有生气,反而更难过。“从爱人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妻子过去的痕迹”,这是可笑的,可悲的。

这部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作者福楼拜曾因道德败坏而被指控上轻罪法庭,这会怂恿女性学坏。这个故事也提醒所有的丈夫,一只手打不过声音,婚姻失败不能怪一方,但另一方或多或少是有责任的。照顾好你的妻子,否则你会把他们推入不道德的婚外情。爱情是短暂的,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但这不是懒惰的借口。婚姻生活要用心经营。作为丈夫,他有义务时不时的给妻子制造一些浪漫,时不时的给她一些惊喜,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家庭更加稳定,不要让妻子成为包法利夫人。

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思考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中国有句话叫“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对女儿的教育要给她最好的,让她有见识,不要被物质的诱惑和男人长大后的甜言蜜语所欺骗。然而,有时不适当的教育对孩子有害。比如,近年来,中国父母送孩子出国留学很受欢迎,但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回国后很难适应国内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7】

今天,我读了一本十分经典的书,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书,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最完美的小说”。

《包法利夫人》描写了女主人公爱玛一生的悲剧。爱玛是法国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少年时深受宗教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长大后,她与平庸老实的医生包法利结了婚。她不满足于家庭生活,幻想追求理想的爱情。她涉足上流社会,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对浪漫的追求使她走上了堕落的道路,终因债务缠身,屋里解脱而服毒自尽。本书是奠定福楼拜文学声誉和地位的杰出作品,被称为“最完美的小说”。

看了这本书,我们都会同情包法利医生,而讨厌爱玛,但是我们现在正像爱玛一样,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使原本拥有的变得一无所有,爱玛的故事值得我们谨记,值得我们作为一个教训而不去犯这种错误。

爱玛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她这种做法也许很懦弱,但是也许这是她想到的的一种解脱的办法吧!可能她是不想连累包法利医生,也可能是她自私的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看出了爱玛的懦弱。

我们不能学习爱玛,要珍惜现在,把握现在,不奢望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生活中实现。把握现在,才有未来。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而不是向着未来,想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人们往往会忘了现在的处境,想着以后的生活,所以才一脚踩空,掉入深渊。

珍惜你现在的生活,以后才不会像爱玛一样,落得这样的结局。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篇8】

书的内容其他书友总结归纳分析得特别好,我就不再赘述了,来聊聊其他。

故事的主人公包法利夫人,爱玛

有人说,福楼拜塑造这个人物的意图就是为了批判爱玛身上的浪漫主义,批判她的不合时宜,她的虚荣她的任性和堕落。她的这些缺点书中有很明显的体现,但其实我似乎在书中隐约看到她的天真甚至是纯洁。比如,当她走上绝路时公证人将要和她发生关系作为帮助她的条件时,爱玛的表现是“满脸通红,惶恐地往后退着”,似乎完全不相信世上竟会有如此“下流”、“卑鄙”、“丧尽天良”的事情发生,然后惊叫到“您竟无耻到趁人之危,先生!我可怜,但不出卖自己!”最后她感到骄傲,“她从来没有这样敬重过自己和藐视过别人”…

这使我重新认识了爱玛以及她和几个情夫的关系:爱玛是爱他们的,他们身上似乎有她找寻的东西。她的爱热烈而单纯,与金钱一点边都不沾,只是爱,那么不顾一切。作者似乎通过写她的“堕落”而反衬出她的“纯洁”。所以她之前频频出轨也没有觉得对不起自己,是情有可原的甚至她还很享受。而她的情夫也是爱过她的,但是他们意识到爱玛的爱太疯狂了及时跳了出来,而并没有把那种虚无缥缈似乎很浪漫的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

她想要的爱情没有柴米油盐,只有甜言蜜语、蓝天白云。这很不实际,她追求极致纯粹的浪漫(可能受她读过的那些书的影响),是个病态的完美主义者。从这方面说,爱玛最理想的情夫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存在,我想那个人只能是子爵吧,这个全书只出现过两次的男人:第一次在一次舞会上,子爵邀请她跳舞,爱玛的欲望也是这时开始发芽;第二次在小说快结束时,失魂落魄的爱玛在绝境中差点撞上他的马车…他如同一个影子一样出场又像影子一样倏然离去,却在爱玛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形象。他那么美好,那么朦胧,那么虚幻。

据说作者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死的部分时曾在朋友面前失声痛哭“包法利夫人死了!”或许他本人也是带有浓重浪漫主义色彩的吧,但他知道在当下的社会中,这种纯粹浪漫是很难实现的,在生活逻辑、在现实面前,他不得不把她写死,所以他很难过,他失声痛哭。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他曾感慨“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对了,包法利,Bovary,有人说它含有“牛”的意思,这也正与包法利的性格对应:迟钝、憨愚。于是我立马打开查词软件搜索这个单词,然而,当我打到ovar时立刻跳出一个“ovarism”(浪漫人生观)这让我有点惊奇,于是继续把最后一个字母y拼完,却什么也没有查到。看着这两个单词,我想着,爱玛嫁给了一个貌似浪漫的人当夫人而过得并不浪漫,但实际上这又是浪漫的,只是这种浪漫太普通太简单,她心高气傲不喜欢。

写完了,好像有点乱七八糟,不知所云,不过,谢谢你看到最后。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