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本论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3.10.07

有关资本论读书笔记。

时间弹指一挥间,工作在繁忙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也要对这段时间进行工作总结,没有工作总结与反思,就不可能有成长和进步。写总结的时候怎么才能出彩?为此,小编特意呈上“有关资本论读书笔记”,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1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屋。在这个寒假中,为了进一步学***知识,我阅读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 ,对之颇有感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最终都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始终坚信不移,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实现人性社会。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潮流引领者。

马克思最著名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大胆地假定资本主义最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然而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哲学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是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世界的普遍危机的加剧,马克思哲学迅速的传遍各地,借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创立的苏联的大力传播达到了巅峰。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经典巨著,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

这部伟大的著作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用数学的精确性证明了这一发展方向必然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同时《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自身范围内也是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正确认识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预见了经济周期的存在,发展了封闭的经济活动理论。

然而《资本论》并不是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以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为基础,以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它的出版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开创了无产阶级新的斗争历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资本论》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和发展,揭露了它的内在本质和矛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为实现无产阶级权利和消灭人类剥削而斗争。《资本论》以深沉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辩**进行了严厉的指控,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著作。

马克思的思想武装了工人阶级,完成了一场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该书对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反映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资本论》可谓是一部天才的哲学著作。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资本论》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新时期,必须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当代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30多年前的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式、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都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离不开对那个特定时代特征的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许多社会劳动的新特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可行的。

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而生产劳动概念的内涵是不固定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总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仅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而且是不需要我们自己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也应得到发展和改变。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虽然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尽相同,但争论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近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验,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建国后,几代领导班子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坚定不移的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跨时代意义,它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2

资本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资本家与工人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产生这样关系的深刻历史原因。

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资本的成长与繁荣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纪录片《华尔街》中有一句话提到资本的力量:人类需要休息放松,然而金钱永不眠。

资本自身所蕴含的无尽能量,让一代代的淘金客们费尽心机想要驾驭这种令人沉迷的魔力。显而易见,大多数人终究被金钱所反噬,唯有极少数的幸存者找到了资本的密码。

如何实现从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的跨越?而不是日复一日的走商品货币再到商品(w-g-w)为买而卖的低层次被动的行为模式。出卖劳动时间赚取劳动报酬,然后再消费以获得满足的恶性循环,总是要用自己的时间换取有限的几乎一刀切的报酬,并会遭受剩余价值的剥削。

两个周期转换的唯一区别是w的性质,它属于消费品或投资品。在某种意义上,w的属性决定了g的长期值。

只有减少不必要消费品的购买,提高g货币未来的现金流,才能实现货币的雪球式增长。投资就是一个g-g‘的货币增长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门槛最低却成功率极低的商业行为。与任何行业一样,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不仅需要全力以赴,还需要不可控制的机会和运气。

然而能否登顶这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做到超脱物外,不计成本和时间潇洒的沉浸在其中。

同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样,他在贫困中度过了40年的一生,但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带着这样伟大使命,马克思终于写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著名著作《资本论》。

社会是如此残酷,狂热和上瘾者将被安静和强大的个人压垮。试着想象一下,潜伏在亚马逊森林中几天的巨蟒为了吞食猎物而表现出的耐心和不情愿。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遵循这一规律。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3

在马克思哲学课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卡尔马克斯的哲学,而这本《资本论》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结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解说。为此,我在课余时间阅读了《资本论》,在深深感叹马克思杰出思想的同时,又提升了自我的思想境界。浏览《资本论》全章,大致有商品货币、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工资、资本积累、资本形态、资本周转、利润、等方面。

在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中,我了解了什么是商品,以及它的产生、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占有统治地位,社会财富表现为商品的大量堆积。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缺少其中一个就不能称为商品。而商品的价值凝结在人们的劳动中。这是对商品的描述。在我看来商品之所以为商品,它从原本的物品表现出了特有的交换价值,从而被人们用于交易。而商品的价值量和该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它的生产力成反比。所以,商品花费了更长的生产时间,那么其拥有的价值量就越大。

在随后的阅读中,我了解了商品扩大的价值形式,举个例子:20匹布=1件上衣或=十磅茶叶或=1盎司金或=其它的商品,由此商品的价值形式逐渐扩大了。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商品,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至货币,如果不历史地考察,是没有直线进入资本的途径的。马克思解释说是生产力在起作用及各种历史机遇在起作用,但重点在讲解各种历史机遇。这里,生产力的作用只能是个模板,提供了满足人的历史活动的物的条件,这个物很大程度上不是量,而是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质(在起作用),不可想象是奴隶社会阶段的质。当然物很大程度上是“人造自然”,包含着文明积累、文化积累。

在此章,他讲述了劳动过程和价值的增值过程、不变的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工作日等部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获取、消耗事物并使其实现价值的过程,就叫劳动。它具体分为获取劳动和消耗劳动两个部分。其中,获取劳动获取物及其价值,而消耗劳动则消耗物及其价值。所有的劳动过程,都是生命使用生命体或生命体的替代物来完成的。而获取劳动和消耗劳动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概念。这一部分,在我理解的资本主义经济吸取了过多的劳动剩余,占据了工人的劳动,从而达到了获取更多的目的。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在这里,人们说劳动的价值,并把它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另一方,人们说劳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

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使用就是资本积累。资本家所以能够积累资本,就是因为他剥削了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也就是资本家能够不断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

2、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资本家为了不断发财的目的,加上互相竞争的外部压力,他是不能把全部剩余价值吃光用光的,总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扩大他的生产,改善生产的技术。所以,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的。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再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其特征的。

第二卷讲述了资本的循环,劳动期间、扩大生产等方面。在这里我了解了,资本的增值的智能,就必须不停地运动、循环,形成资本循环。产品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变为货币,是和他的价值承担者商品转化为货币同时进行的。我了解了w-g的转化过程。资本的循环周期的时间,作为下一次重新回到这个起点花费的时间。在我看来资本周期循环一次那么就体现了资本增值的过程。

第三章讲述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转化、商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利润利息、资本主义地租、各种资本主义收入等问题。

而每大章又可以分为很多小部分。通过本部分的阅读我大致理解了。剩余价值和利润是相似的,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加剧国家内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矛盾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问题。

例如: 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家,他们的可变资本都是6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次,乙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10次,这样甲乙资本家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同。甲资本家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是6000×100%×2=12000元,而乙资本家一年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为6000元×100%×10=60000元,可见,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总之,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这是一个例子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商品的增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竞争的结果。当某个部门利润高时,必然引起大量后续资本投入,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利润降低;某个部门利润低时,资本家必然不愿意投入资本,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上升。两者作用的结果,就是各生产部门利润平均化,即形成平均利润,利润与该部门投入预付资本成正比。意义就是,表面上看来利润只和投入预付资本大小有关,与工人劳动无关。西方经济学家于是认为,价值是由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产生的,而不是工人劳动产生。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通过这一理论解释了利润平均化的原因,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瓜分的实质。

在阅读本章的时候,我想起了经济危机时经常听到的信用两个词。所以我关注了本节的问题。正像金融危机中银行发放过多虚假债券一样。当银行扩大时,可以从事大量货币的信贷工作,打破了商人的资本限制。由此,大量的信贷为银行提供了所需利润的来源。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信用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减少了资金的局限,加速了发展,又为资本主义加大了矛盾。信用的发展使社会财富为少数人所占有,并加剧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平衡,信用和金融的膨胀又带动了金融危机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分成因素有土地、资本和劳动,而且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处于中心地位,资本租用土地,雇佣劳动,土地产品的价值分成分别为利润、地租和工资。随着技术水平(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雇佣的劳动人数不断减少,因而劳动对土地产品价值的分成占很少一部分。地租又是确定的,所以土地产品的价值的大部分为资本的利润,为资本家占为己有。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们都是对土地产品分成,都是土地经营权或占有权的经济实现,非本质的差别表现在地租形式上的不同:一个是实物地租或分成,一个是价值分成或地租。地租表现为土地的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土地的买卖实际上是地租的买卖,土地的价格就是地租,是契约中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内的地租的预付。土地的买卖是在定额地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土地的价格是以一定年限的地租和利息来确定的。即:

因此,“土地价格不外是资本化的因而是提前支付的地租”。地租是土地价格的前提。没有地租,就不会有土地的买卖,也就不会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地租——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对土地购买者而言,是资本投入,货币资本转变为土地资本,也即土地资本化了,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对土地出卖者来讲,是地租的货币化,土地兑换为货币,地租转化为利息。

总结:

这是我了解的大部分内容,总而言之,通过阅读《资本论》,我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缺陷《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4

从会计角度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这本诞生于150年前的巨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下面,我结合会计知识谈谈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1、对资本总公式的理解

资本总公式,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的经济行为,这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在流通中存在两种流通形式,即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简单的商品流通W-G-W,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循环的最终止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商品的运动中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在G-W-G的形式中,货币又流回起点。G-W-G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商品、货币是它一般存在的方式,价值不断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为卖而买,或者说为了贵卖而买G—W—G′(G′=G+M)。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简化地表G—G′,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自从13世纪产生了借贷记帐法以来,会计核算一直遵从着“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同时遵守会计平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金以股本或贷款的形式流入企业,开始资金周转循环,投入到工资、原材料、动力、设备、厂房、土地等生产要素中,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旧的使用价值形态中的价值,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即不考虑资本结构的获利能力,反映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共同获利。假设价值等于价格,则息税前利润等于剩余价值。

2、对劳动价值公式的理解

劳动价值公式:W=V+C+M,C代表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V代表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M代表剩余价值。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为被称为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剩余价值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部分。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以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一般在成本核算中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在在会计工作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概念极易与劳动价值公式中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概念混淆。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几种费用: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等,其基本特征是: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所以不变资本不等于固定成本,可变资本不等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劳动力要素的支出,如人工费、制造费用中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可变资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直接材料、燃料与动力、设备折旧、制造费用属于不变资本。

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本环节的产品即是下一环节的原材料,W=V+C+M,W1=V1+C1+M1,C =W1, 通过循环替代,最终,W=V+M,而剩余价值M=息税前利润。价格=人工费+剩余价值=人工费+税金+权益资本收益+留存收益。其中人工费即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而剩余价值则政府、资本、企业分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纯产量的总值,因此他们的消费永远不足以把纯产量的总值购买回来,工人的消费产生了“需求缺口”。而且利润对工资的比率在增殖的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越大,这种需求缺口也越大。当然资本家也消费其部分利润,这有助于填补一部分缺口。但是资本家的大部分利润不是消费掉而是储备起来的;部分产品就销售不出去。

我国自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但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那就必然存在价值规律调节中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更要做好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工作,引导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阶层的分配,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5

《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

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中主要以英国为例。”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和比较成熟的国家。但是,《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资本论读后感3000怎么写才好呢?本人搜集整理了优秀范文供大家查阅,希望大家喜欢。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 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 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 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应对上述挑战,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的结构时,曾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包括设备、原材料等在内的剩产资料价值,v是指工资形式的劳动力价值,m是指企业所有者利润形式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认为,c 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 m 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解释说,企业所有者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 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首先,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劳动者所经历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 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 很容易使工人接受。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 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 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

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

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 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成为资本家, 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 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劳动者也可以是**持有人。许多人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琼?

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 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 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 尤其是可以解释**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范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

这是因为, 在决定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 包括自然垄断因素、 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 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包括使用垄断条件,因此利用垄断条件在竞争方面不可能区分剥削和非剥削。

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机制的调节作用, 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 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通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成本与收益关系的表现,也反映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这是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 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 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 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

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 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 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力不应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除剥削,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 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除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力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属性,使劳动者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和真正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一个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义的实践运动和发展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不可能短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 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虽然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尽相同,但争论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绩来看,扩大劳动延伸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

而且,从逻辑演绎和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这些劳动成为价值源泉并不是一个现实问题。近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努力整理自己从中学到的知识,以便在脑海中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资本阅读。我不打算专业地学习资本和经济学,所以给人留下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在这个系统的顶部是厚厚的树叶,覆盖着所有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在树根上投射出无尽的阴影。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来小而丑的植物渐渐变成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和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群众。问题是,植物是其中之一,而人不是。人类社会不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平等,但不可能遵循这种模式!

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么办?不知道。

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加。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必须消费。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

树木不可能无限地长得高,不是因为时间不够;结构相似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永远存在,不是因为敌人太强大!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

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

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

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

所以剩余价值的**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

“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资本论读书笔记"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