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2023.10.07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十三篇。

时间匆匆,我们即将步入新的学期,准备好教学计划,才能有力地推动教学任务的全面布局和策划,一份自己所制定的课程教学计划要如何书写呢?接下来是我们为您搜集的“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有关的资讯,敬请细读,期望这些信息能为您提供帮助!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总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2、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3、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潜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能够相互转化,能量能够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明白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明白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明白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明白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教学班有40人,其中女19人。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_,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够用心,应特别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科学知识提高探究潜力。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关键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3)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 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一、填空:

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距今1.3亿年前,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他们的生存)。

二、简答题:

1、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颈长的长颈鹿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存活,颈短的长颈鹿不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死亡。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部这样长。

2、说说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三是宇宙中的新星爆炸,恐龙又一次大量死亡;

四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爆炸,恐龙灭绝。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4)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二、学情分析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三、教学目标1.“磁铁”单元(1)科学概念目标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2.“我们自己”单元(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四、单元科学词汇1.“磁铁”单元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拉力:拉动物体的力。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五、具体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备注1

2.28-3.6

始业教育课2

3.7-3.13

1-1.磁铁能吸引什么3

3.14-3.20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4

3.21-3.27

1-3.磁铁的两极5

3.28-4.3

1-4.磁极与方向6

4.4-4.10

1-5.做一个指南针清明假期7

4.11-4.17

机动8

4.18-4.24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9

4.25-5.1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劳动节放假10

5.2-5.8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11

5.9-5.15

2-1.观察我们的身体12

5.16-5.22

2-2.通过感官来发现13

5.23-5.29

2-3.观察与比较14

5.30-6.5

2-4.测试反应快慢六一、端午节放假15

6.6-6.12

2-5.发现生长16

6.13-6.19

机动17

6.20-6.26

2-6.身体的“时间胶囊”18

6.27-7.3

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5)

一、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由“沉和浮” “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3)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进度安排:

第一周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第二周 沉和浮 4.造一艘小船;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收到水的浮力吗?

第三周 沉和浮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热 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

第四周 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

第五周 热 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六周 时间的测量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第七周 时间的测量 5.机械钟摆;6.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八周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第九周 地球的运动 3.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第十周 地球的运动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 第十一周 地球的运动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十二周之后系统复习计划水平测试。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6)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2、《光》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1)(2)2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3

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单元小结5

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光是怎样传播;光的反射;光和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热;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8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单元小结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10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12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壤的侵蚀13

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14

象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测量力的大小15

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运动与设计16

设计小赛车17

复习18

期末考查

成绩登记汇总;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7)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廖家坝小学

曾霞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由“沉和浮” “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3)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学目标

总体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三单元“热”。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

二、进度安排:

三、第一周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第二周 沉和浮 4.造一艘小船;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收到水的浮力吗?

第三周 沉和浮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热 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

第四周 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

第五周 热 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六周 时间的测量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

第七周 时间的测量 5.机械钟摆;6.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八周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第九周 地球的运动 3.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第十周 地球的运动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 第十一周 地球的运动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十二周之后系统复习计划水平测试。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昼夜变化与地契的自转有关;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 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知识;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模型”和“自由研究”6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9)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课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20xx年2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生物与环境(二)”第三单元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教材对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尽可能地设置有意味的情境,这些内容都是有组织的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单元的内容由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几部分组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听,唱,跳,画,玩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会创作。音乐表现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主要引导学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演唱时主要训练学生演唱技能,采用恰当的呼吸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演唱。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一部分内容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音乐与相关文化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基础部分。每节课的音乐知识是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通过实践及各方面的兴趣教学,来调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音乐创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器乐教学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创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唱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借助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3通过欣赏各种乐器演奏曲,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乐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化,使在音乐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do。Re。mi。sol。la。结合课本歌曲和听辩单音。准确把握4/4。3/4两种不同的拍号,唱准节奏时值。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能用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的歌曲技能来表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3通过欣赏,了解旋律进行的方式在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的作用,感受音乐打给人们不同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结合《中国娃娃》。《最美丽》的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音乐,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水平。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过程。方法目标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2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四、教学设想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二)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有一些创新,主要集中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措施如下

1。经常向学生宣讲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音乐,珍惜幸福生活的精神。

2。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采众家之长,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创造性的运用教案,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

六、课时安排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1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已对四年级4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可以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较好运用。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课堂上常有耗时低效的现象。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在本学科上所能投入的精力有限,有些活动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部分学生只是喜欢凑热闹而没能深入研究。

在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采用单元考核、常规积分、小组互评的评价方法。本学期打算学习网上其他科学老师的好的评价方法。采用积分晋级制,开学初就将积分表张贴于实验室墙上,对于学生带好材料、认真听课、积极发言等良好学习行为折合成分数记录,对于每次的考核成绩也折合成相应的分数记录,对于课外进行探究活动,或参加科学小记者活动的也折合成分数记录。对每个月内进步明显、有晋级、或在学科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奖励喜报。

三、教学目标与措施方案

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具体措施参考: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教学计划, 油菜花, 教科书, 转学生, 动物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12)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测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同学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同学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同学大胆猜测,培养同学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同学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示形式上,充沛考虑小同学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同学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溢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身的假设。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同学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发生疑问并考虑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同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习;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同学参与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篇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2.16-2.2022.21-2.2732.28-3.643.7-3.1353.14-3.2063.21-3.2773.28-4.384.4-4.1094.11-4.17104.18-4.24114.25-5.1125.2-5.8135.9-5.15145.16-5.22155.23-5.29165.30-6.5176.6-6.12186.13-6.19196.20-6.26206.27-7.3

gz85.Com小编推荐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集合13篇


时间是非常伟大的,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我们需要开始准备教学计划,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如果你想要写好学科教学计划,那么推荐你阅读这篇介绍“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的文章,里面有更多有用的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1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的路子。让更多的学生不再厌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学期的五年级教科书教育就成了承上启下的很重要的学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要提前制定好,让这个学期的教学更好的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3、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相信只要按照上面制定的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那么我们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去的一个不错的效果。现在国家的最新课改计划我们教师都已经学习了,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也有了清醒的认识,在路线制定方面我们都有了大体的思路,就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共同商量制定的了。

国家需要我们不断的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我们不能辜负国家的期待和信任,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出更好的学生,那么我们的祖国将来才会更加的美好!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2

1、 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的科学教学工作,班里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3、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4、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5、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6、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1. 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 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4. 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5. 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6.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1. 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2. 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3. 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 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1. 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2. 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 做出假设(解释) ----- 分析、检验假设 ----- 寻找新的证据 ----- 做出新的假设—— ”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 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2. 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 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4. 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 —— 提出问题一 — 做出假设 ( 解释 ) 一 — 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 —— ”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2. 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3. 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 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4. 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5.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6. 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7. 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8. 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七、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2.16-2.2022.21-2.2732.28-3.643.7-3.1353.14-3.2063.21-3.2773.28-4.384.4-4.1094.11-4.17104.18-4.24114.25-5.1125.2-5.8135.9-5.15145.16-5.22155.23-5.29165.30-6.5176.6-6.12186.13-6.19196.20-6.26206.27-7.3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五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等。《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

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建立模型》和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5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课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20xx年2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生物与环境(二)”第三单元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6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2、《光》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1)(2)2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3

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单元小结5

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光是怎样传播;光的反射;光和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热;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8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单元小结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10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12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壤的侵蚀13

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14

象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测量力的大小15

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运动与设计16

设计小赛车17

复习18

期末考查

成绩登记汇总;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但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的一些概念已经遗忘,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通过4个月来的努力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二、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定义和其他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对本册中种子发芽的几个对比实验;蚯蚓生活环境的两个实验;物体反光能力和吸热能力与物体颜色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关系的实验;岩石受到冷热作用的实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与土地侵蚀程度大小的关系的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关系的实验,作一回顾并整理。

三,复习内容:

1,生物与环境2,光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4,运动和力

四,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光,运动和力

复习难点:运动和力

五、复习措施:

1、提高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本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本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掌握主要的一些科学概念,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3)、延伸堂内容,采取内与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

(学生自由汇报)

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作为老师,也非常关注同学们的玩。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

一、观察交流,直奔主题。

(可以结合课前谈话引入新课)通过刚才的交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你可别小看玩,因为我们玩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发现很多科学道理。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玩的活动来进一步认识一位老朋友。(出示条形磁铁)你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

(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师:你们玩过磁铁吗?你是怎么玩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玩法)

师:看来大家对磁铁都不生疏,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磁铁?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学生交流自己玩过的磁铁,教师将学生描述的磁铁的形状或名字板书到黑板上)

【磁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将给磁铁形状命名的权利放给了学生,按照学生的理解给磁铁命名,这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教师将一条形磁铁放到实物展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铁,看看磁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SN。如学生不能说到“磁极”,教师可直接讲解给学生)

【科学课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并不是说什么都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本环节教师在处理“磁铁”名称及“磁极”时,如学生不能说出,就可采用“讲授”的方式,直截了当的“传授”给学生,做到“该讲的就讲”。】

二、开放空间,自由探究。

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磁铁。

(板书课题:有趣的磁铁)

师:请同学们注意,在玩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可用☆表示出来。

(学生自由探究2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发现,摒弃了模式化的记录方式,为研究结果的呈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开放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用“☆”标注自己的重大发现,将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重大发现”由学生自己确定,自己评价研究发现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实验证明,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这一环节获得充足的实验证据,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研究,切忌走马观花,华而不实。本环节教师毫不吝啬地让学生尽情地“玩”20分钟,在这样宽松、开放的时空中,每组学生至少能充分地参与到一个探究磁铁特性的活动中,找到磁铁的两个特性,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把材料放回实验盘,并提示学生把没记完的记录抓紧时间填完,记完的小组再充实一下。

(学生关注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实验发现。)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探究的时间很充裕,就是没有组织整理的时间,在热火朝天的探究活动之后,提醒学生做好记录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一个“反思”的过程。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你一旦给了他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它就会自然地把注意力倾注到活动中,而忽视了记录与整理实验数据、现象和发现。因此,设计这样一个“思一思”的环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整理自己的'探究收获,再进行汇报,既可以提高汇报研讨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这一策略,也为学生从“玩”磁铁的探究活动环节过渡到表达与交流环节创设了一个“缓冲区”,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兴奋、激动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然后再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掀起下一个活动高潮,使课堂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动到静再到动的过程,体现了课堂学习的节奏感。】

师:哪个小组最想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有什么重大发现?交流的时候,发言的同学要清楚地说明你们的发现,其他同学要求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和质疑。

【倾听,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下面是一段学生交流的课堂实录。)

生:我们把磁铁放到小车里,相同颜色的磁铁碰到一块,小车迅速推开。不同颜色的磁铁碰到一块,小车吸在一起,这是我们的重大发现。

师:“不同颜色的磁铁”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两块磁铁不同颜色的两端。

师:颜色不同,说明什么不同?

生:说明磁极不同。

师:颜色相同呢?

生:说明磁极相同。

师:磁极相同,我们可以说“同极”(板书),磁极不同我们可以说“异极”(板书)。能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再说一遍吗?

生:把磁铁放到小车里,相同的磁极碰到一块,小车迅速推开。不同的磁极碰到一块,小车吸在一起。(教师随即板书“推”、“吸”)

师:“推”也就是“排斥”,我们可以简写成“斥”

(师完善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师的疑问“‘不同颜色的磁铁’是什么意思?”指出了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疏漏。这一简单的质疑,却有三层意义:一是为学生学会倾听树立了一个榜样,暗示学生要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二是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三是为学生间的质疑问难提供了一个“激发点”。另外,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本课探究发现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这一难点的处理上,教师选择了“引导”,因为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将结论归结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上来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只是不能科学、规范的加以描述,教师巧妙地“拉”一把,这是明智之举。】

生:用磁铁吸铁屑的时候,两端吸得多,中间吸得少,这说明两端的力量大,中间的力量小。

生:是磁力大,不是力量!

师:真棒,你听得很认真!

(师板书: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及时地鼓励、渲染,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观点,轻松地将课堂推向高潮。】

生:把磁铁用线吊起来,静止后,磁铁会指向南北。

生:我们把磁铁放到水里的泡沫上,磁铁也会指南北。

生:旋转的小磁针静止后,也会指南北。

(师板书:指南北。)

生:磁铁只吸铁的东西,不吸铜、铝的东西。

(师板书:吸铁)

生:把曲别针放到盛水的玻璃杯里,隔着玻璃杯也能把曲别针吸上来。

……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

(学生为自己的重大发现鼓掌)

【看看学生的发现,就不难想象课堂活动的效果。只要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探究氛围,学生就能把“蛋糕”做大,把“雪球”滚大。】

三、生活应用,课后拓展

举例说明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举例)

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垃圾处理场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铁、废钢等金属。课下要注意观察,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师: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重点板书)

师:这么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是无法解决的,不如大家课后亲自去研究,有了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体会与反思:

1、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

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平时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本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磁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和进行探究的特点,学生通过亲历活动,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做些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材料?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可能会得出什么错误的结论?最终他们又会得到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是多个层面的,有材料准备、也有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更有课堂预测方面的准备。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伟大的发现者。

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越成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三年级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探究过程就要从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入手,制造矛盾、困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学生在这种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端磁力大、指示南北、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磁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科学课应该达到和实现的目标,也体现了每个学生都是伟大的发现者这一客观事实。

4、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解决了,课也就圆满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到最后,学生已没有了问题,只有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对于课堂而言,40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本堂课的教学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课堂在结束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在学生进行了充分、自主的探究与交流研讨之后,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兴奋与活跃状态,在这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如“火上浇油”,大量的、有价值的问题就会在这里被提出来,课堂在这时结束,学生的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保持和延续这种探究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拾到芝麻的同时,而不至于丢掉西瓜”。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科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班级学情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级共有学生47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5人。通过三、四年级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与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个别化对象分析: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像是局外人,需要在课堂上关注。如王笑语、周寒燕、戴哲昊、杨小雪、杨新园、陈庆昌、刘一心、王麒润、俞佳、魏露露等,有的学生太活跃,容易开小差,如王贺磊、何景豪、金文琪、赵双健、洪佳乐、唐扬、戴乐昊、李鑫、李森林等。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6.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新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器材,取得学校的支持,再购入一批和教材相配套的器材。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注重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平时表现和科学记录本为主要方式,关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6.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六、教学进度安排: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玩镜子的过程中,发现镜子有成像和反光的作用。

2、学会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3、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科学知识:

1、知道镜子具有成像作用。

2、知道镜子具有反光作用。

3、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不同。

4、知道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重点:

研究镜子的成像和反光作用。

三、教学难点:

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四、教学准备:

万花筒、潜望镜、镜子、各种物体、制作潜望镜材料,不锈钢汤匙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谈话: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知道吗,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板书课题)

(二)、玩平面镜,知道镜子能成像

1、提问:在平时照镜子时,你们有哪些发现?

2、学生交流。(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师可在黑板上画简图。

3、对学生提到的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镜子中能看到自己?

4、汇报,小结镜子能成像的结论。

5、提问:你们还有什么玩法?

6、玩镜子:改变两面镜子夹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7、汇报发现,并做记录。

(三)、玩镜子,知道镜子能反光

1、谈话:室外的阳光要比室内的阳光灿烂得多,你们有办法把它们引导进教室里吗?

2、分组讨论方法。

3、汇报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

4、提问:为什么能借助镜子把阳光引到教室里?

5、小结:光照到镜子上就会发生反射现象,也就是说镜子还具有反光作用。

6、介绍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7、指导学生制作潜望镜。

(1)出示教师制作的潜望镜,分组分析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2)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画图。

(3)分组制作潜望镜。

(四)、认识凸面镜、凹面镜

1、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

2、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

3、讲述: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放大的像,一个是缩小的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哈哈镜)

4、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五)、巩固总结

教师小结本课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反光;认识凸、凹面镜)

(六)、课后拓展

制作万花筒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和“热”四个单元组成。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 兼顾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生物个体基本特征进行过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绿豆切入,再扩展到其他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因素,让学生经历从个体研究到发现联系、再到形成系统意识的学习过程。本单元明确提出“对比实验需要控制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为变量控制实验打下基础。本单元共 7 课,从研究植物对环境的生存需求开始,接着研究动物对环境的生存需求,最后探索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初步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 , 学生对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逐渐加深,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初步建立“大自然”观。

“船的研究”单元的学习,与上一版的“浮力”单元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强调“浮力”概念,也不再具体研究浮力、重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而是以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发展演变为内容,引导学生在认识、设计、制作船的实践活动中,初步感知浮力,体验生产生活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本单元以船的演化史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造船技术经历了材料、结构、动力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开展设计与制作船的动手实践活动,深入体验人类为了提升船只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对造船材料、内外部构造、动力装置等进行的不断改进和发明。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技术与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优化工程模型中发展动手能力,体会技术与工程的思维特点。

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内容。“环境与我们”单元的学习,先从宏观方面入手,介绍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以及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问题的欲望。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研究学生经常接触的水资源问题和垃圾处理问题、合理利用能源问题、资源再生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最后以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由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答辩现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对几个环境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热”单元的学习,从观察水温的变化开始,对热现象进行观察。然后观察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材料的导热性能等一系列的活动。建构热与物体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热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的学习, 重点是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可以促进学生提升探究能力和探究兴趣。在研究热传递的方式后,利用热传递的性质来创造性地制作保温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建构这些主要概念。

本册四个单元的设计,充分考虑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精心设计探究实践的主题,通过学生实践,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科学概念。同时注重对比实验在不同年段的进阶安排,四个单元的设计与编排在实验方法上有新的安排,在技术与工程实践上有了比较明确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科学概念目标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已有种植经验,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生长环境需求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对种子萌发条件、生长环境需求等角度提出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对比实验探究计划。4.有控制变量的意识,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的生长环境。5.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6.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7.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研究报告。8.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研究动物和植物与其生存环境所需条件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基于观察与调查等实践活动所得信息为依据做出严谨的判断,但不急于下结论。3.在科学研讨活动中,能基于集体论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从而完善自己的认识。4.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调整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集体的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动植物、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发现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与同区域内其他生物、非生物都3.有密切联系,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4.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从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保护环境就可以保护其他生物。

四、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 间内 容备注12.28-3.6始业课;第 1 课 种子发芽实验;第 2 课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23.7-3.13第 3 课 绿豆苗的生长;第 4 课 蚯蚓的选择;机动1课时33.14-3.20第 5 课 当环境改变了;第 6 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机动1课时43.21-3.27第 7 课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单元小结2课时53.28-4.3第 1 课 船的历史;第 2 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机动1课时64.4-4.10第 3 课 用沉的材料造船;第 4 课 增加船的载重量;清明假期74.11-4.17第 5 课 给船装上动力;第 6 课 设计我们的小船;机动1课时84.18-4.24第 7 课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单元小结2课时。94.25-5.1第 1 课 地球——宇宙的奇迹;机动1课时劳动节假期10

5.2-5.8

第 2 课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第 3 课 珍惜水资源;机动1课时11

5.9-5.15

第 4 课 解决垃圾问题;第 5 课 合理利用能源;机动1课时12

5.16-5.22

第 6 课 让资源再生;第 7 课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单元小结1课时13

5.23-5.29

第 1 课 温度与水的变化;第 2 课 水的蒸发和凝结;机动1课时14

5.30-6.5

第 3 课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机动1课时六一、端午节假期15

6.6-6.12

第 4 课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第 5 课 热在水中的传递 ;机动1课时 16

6.13-6.19

第 6 课 哪个传热快;第 7 课 做个保温杯;单元小结1课时17

6.20-6.26

期末复习18

6.27-7.3

期末复习、复习考试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五年级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昼夜变化与地契的自转有关;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 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知识;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模型”和“自由研究”6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4篇


假期这一长段欢乐的时光悄然逝去,开学在即,这一时刻很重要,老师们可以凭借这个机会,规划出全新的教学计划。因为只有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才能让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更加高效、精彩。此外,本篇文章“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是笔者的真心之作,期待得到您高质量的阅读和收藏!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主要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6、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7、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教学进度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三年级全班学生共有41人,学习成绩全班80%的同学较好,但有一少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书写速度慢,还不会看一句话写一句话;二是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只停留在感性观察,还不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事物的基本特点;三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研究科学的能力还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制定教学辅导计划。

2、辅导对象

辅导名单:__等。

二、辅导目标

使全班学生都有研究科学知识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科学的能力,能正确地开展相应要求的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使上述学生的科学能力有一个较大提高,使他们的科学学科成绩达到优秀。

三、辅导措施

1、加强对学困生学习的督导检查,转变学习方法、教育方法。

2、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3、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5、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成长记录每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的本学期学生成长计划;学生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

6、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做科学的习惯,提高学生做科学的能力。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动物的生命周期/第6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只是学习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的生命周期/第7课我们的生命周期中渗透“保护身体健康的法律意识”。在“温度与水的变化”/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磁铁/第6课指南针”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猜猜猜

本单元是《科学》教材三年级第一单元。包括四个知识点,

1、猜猜看。

2、猜对了吗。

3、猜猜猜。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风啊,你吹吧”是第二单元,包括三个知识点,

1、起风了。

2、风的测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神奇的指南针”是第三单元,包括两个知识点:

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

“水和盐的故事“是第四单元,

1、把盐藏起来。

2、水落“盐”出。

3、沉与浮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与我们的生活”是第五单元,包括四个知识点:

1、生活离不开电。

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

“地球真的不动吗”包括两个知识点:

1、白天与黑夜。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

本单元包括三个知识点:

1、科学,生活的朋友。

2、科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3、展望美好的未来。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银行

本单元包括两个知识点:

1、漂移的大陆。

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在“磁铁/第6课指南针”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六、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1、在“磁铁/第6课指南针”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七、全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猜猜猜

1、猜猜看……………………………………………1课时。

2、猜对了吗……………………………………1课时。

3、猜猜猜……………………………………1课时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1、起风了……………………………………………2课时

2、风的测量……………………………………………1课时

3、可爱又可恨的风……………………………………………2课时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1、神奇的小针……………………………………………2课时

2、有趣的磁铁游戏……………………………………………1课时“磁铁/第6课指南针”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3、磁铁的妙用……………………………………………1课时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

1.把盐藏起来……………………………………………2课时2.水落“盐”出……………………………………………2课时

3.沉与浮……………………………………………2课时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

1、生活离不开电……………………………………………1课时

2、电灯亮了……………………………………………1课时

3、小心!有电……………………………………………2课时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

1.白天与黑夜……………………………………………2课时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2课时

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

1.漂移的大陆……………………………………………2课时

2、我也能当科学家……………………………………………2课时

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检测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中,六(1)(4)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改善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5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已对四年级4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可以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较好运用。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课堂上常有耗时低效的现象。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在本学科上所能投入的精力有限,有些活动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部分学生只是喜欢凑热闹而没能深入研究。

在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采用单元考核、常规积分、小组互评的评价方法。本学期打算学习网上其他科学老师的好的评价方法。采用积分晋级制,开学初就将积分表张贴于实验室墙上,对于学生带好材料、认真听课、积极发言等良好学习行为折合成分数记录,对于每次的考核成绩也折合成相应的分数记录,对于课外进行探究活动,或参加科学小记者活动的也折合成分数记录。对每个月内进步明显、有晋级、或在学科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奖励喜报。

三、教学目标与措施方案

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具体措施参考: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教学计划, 油菜花, 教科书, 转学生, 动物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6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九、教学进度表: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三、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2个班,每班有53或54人。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五、教学安排

每单元7课,每课1课时完成。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

6、开花了,结果了7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珠从哪里来

6、水和水蒸气

7、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有磁性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指南针

7、做一个指南针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9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 猜 猜》共三课含1、猜猜看2猜对了吗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1、起风了2、风的测量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1、神奇的小针2、有趣的磁铁游戏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3.沉与浮;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生活离不开电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1.白天与黑夜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1.漂移的大陆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 学 进 度 表(每周2课时)

周 次教 学 内 容

1第一单元《猜 猜 猜》1、猜猜看2猜对了吗

23、猜猜猜

3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1、起风了

42、风的测量3、可爱又可恨的风

5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1、神奇的小针2、有趣的磁铁游戏

63、磁铁的妙用

7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含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

83.沉与浮

9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1、生活离不开电

102.电灯亮了

113、小心!有电

12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1.白天与黑夜

13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14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1.漂移的大陆

152、我也能当科学家。

16复习

17复习

18考查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的力”、“地球的外衣”、“土壤与岩石”、“电的本领”、“动物王国”、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对地球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土壤进行观察与研究,了解土壤的种类。在探究中搜集、欣赏岩石,从中体验自然美。

第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动物入手观察,了解他们的特点,学会珍爱生命,养成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第五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手段揭开雨点有关的相关探究。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好奇,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杠杆尺、水槽、磁铁、弹簧、土壤、各种小动物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通过到附近的农田、菜园、花园里观察土壤的活动,认识土壤里有什么,知道土壤的种类和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土壤的重要意义,知道爱护土壤,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3、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

4、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1、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2、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3、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4、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1、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2、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3、给困难生以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2

一、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本册有“游戏里的科学”,“太阳与时间”,“电的本领”,“我们的身体”,“动物王国”,四个单元组成。在玩中让学生去探究科学,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2、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三、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游戏里的科学

1、小车的运动 第一周

2、玩滑梯的启示 第二周

3、跷跷板 第三周

4、弹簧的学问 第四周

5、有趣的磁铁 第五周

6、指南针 第六周

第二单元 太阳太阳与时间

7、认识太阳 第七周

8、太阳和影子 第八周

9、用太阳记时 第九周

10、制作计时工具 第十周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

11、灯泡亮了 第十一周

22、哪里用到电 第十二周

13、谁的本领大 第十三周

14、安全用电 第十四周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5、我们的身体 第十五周

16、骨骼 第十六周

17、关节 第十七周

18、肌肉 第十八周

第五单元 动物王国

19、蚂蚁 第十九周

20、它们都是鸟 第二十周

21、猫和兔 第二十一周

22、多样的动物 第二十二周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科学教材是以学生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的。按照“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和宇宙”的脉络,随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活经验圈及视野的不断扩大,逐步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探究学习活动安排,尽可能让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注意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利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教材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每个阶段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如种凤仙花单元,分别设计了播种(认识植物的种子)、观察茎叶的生长(认识植物茎叶的特点)、研究凤仙花的花(认识植物花的构造)、对“结果”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果实的特点及存放种子的方法)、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情况进行整理(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而且,每一课有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便于教师操作。同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关联的,它们是根据植物自然生长过程有机编排的,在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教师针对植物生长阶段的最佳时机,调整实施教学过程。

三、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喜欢动植物,能参与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操作,但观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的观察,不会从动手操作中总结经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强,喜欢单独行动。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粤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4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54人,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5个单元,1个开门课,17个课。

单元名称单元概述学习课题

亲历科学

1.亲历科学

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

动物和植物

本单元在开门课“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以动物和植物为研究对象,培养学习观察、记录、测量、猜想、实验等探究方法。本单元安排了“寻找动物和植物”、“蚯蚓”、“凤仙花”三课,大约用7—8课时完成。

由于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客观事物是身边的生物。所以,安排了对其他的生物进行研究。其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知识,而是通过对动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学生体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科学探究的各种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课的深层次的兴趣。

3.寻找动物和植物

4.蚯蚓

5.凤仙花

土壤

本单元在动物和植物单元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本单元包括“观察土壤”和“土壤的保护”两课,大约需要4-5课时。

首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动手实验、思考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然后,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植物在保护土壤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土、植物、人(包括动物)之间的基本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

6.观察土壤

7.土壤的保护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水为探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选择问题、搜集整理信息、设计实验及简单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水与生命的关系。本单元由“水与生命”、“浮和沉”、“流动的水”和“节约用水”四课组成,大约需要9-10课时。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感受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的基础上,了解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水体的美丽,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意识的同时,更要有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8.水与生命

9.沉和浮

10.流动的水

11.节约用水

空气

本单元在上一单元学习水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以空气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探究事物性质的能力,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本单元由“认识空气”、“风”、“纸飞翼”三课组成,大约需要6-7课时。

教材设计了观察比较、设计制作、对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空气的性质。通过使用感官比较水和空气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空气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一样都会流动,空气的流动也有力量;物体在空气中运动会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12.认识空气

13.风

14.纸飞翼

食物与健康“食物与健康”是本学期的结束单元,与第二课认识自己一课相呼应。本单元包括食物的营养、食品的加工、保持健康三课,大约需要6—7课时。

本单元从保持健康的角度,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并通过学习食品加工技术、设计新食品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食物和健康有关的技术。

15.食物的营养

16.食品的加工

17.保持健康渐上升。

三、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日常工作指标,我们可以开始写个人工作计划了。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安排和工作规划,优质的工作计划应该怎么撰写?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1

一、主题: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数组和生态系统的丰富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可能的教学计划和范文:

1.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它。

2)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教学内容:

1)生物多样性及其定义

2)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3.教学过程:

Step1: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童话故事、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它。

Step2:学习

教师讲解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其定义、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图片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Step3:巩固

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4.教学范文: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被称为生物多样性或生物丰富性。它指的是生物多样性组成和生态系统的丰富程度,是诸多生命形式在地球上的展现,是生态环境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我们人类的活动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甚至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灾害。因此,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必要。

人类的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过度放牧、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因此,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第一,推进生态修复。在以往的环境破坏中,许多土地几乎无法使用。土地的修复需要人类加大投入和规划协助,使那些被破坏的土地能够被恢复。

第二,积极的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区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方式。在保护区内,尽量不干扰和干预生态体系的自然演替,降低外部干扰。

第三,限制生物资源破坏和捕捞。为保护海洋及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少吃珍贵品种的鱼类和海产品,尤其是避免买濒危生物。同时,对于那些过度捕捞的海洋底栖生物,需要实行合理开发和保护。

第四,绿色生态农业的建立。生态农业以生态化的农业生产为主要手段,致力于节约能源、减少农业污染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此,我们可以通过推广生态农业,使人们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尽我们的努力,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此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2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实验、讲解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养成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2.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及各种生命现象。

3.学习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实验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学期:

1.认识身边的物质: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身边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物体的运动:学生将学习力、质量与加速度等力学知识,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3.声音: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第二学期:

1.生命的基本特征:学生将通过学习细胞学、生物分类等知识,了解生命基本特征和现象。

2.生命体内的物质转化:学生将学习新陈代谢,了解人体中各种物质的转化规律。

3.自然灾害:学生将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三、教学策略:

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自然界的现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实验教学法: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物质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3. 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

本教学计划需要的教学资源有:

1. 电子课本: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

2. 教学实验器材:实验用纸、试管、恒温箱等实验器材。

3. PPT课件:动态演示物理、生物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评估:

本教学计划的评估方式分为两种:

1. 过程性评估:包括学生学习笔记、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等。

2. 结果性评估:包括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科学书面报告等。

六、教学安排:

本教学计划将按照小学科学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三单元:声音

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五单元:生命体内的物质转化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

七、学生评价

我的小学科学老师教的是苏教版,每次上课老师都会给我们讲解科学知识,引导我们热爱并思考科学问题,让我们更加好奇科学的奥秘。我喜欢上小学科学课程,因为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知识点,还可以参加有趣的互动活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3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教学计划》是一套专门为小学生设置的科学教材,旨在通过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究精神。以下将针对该教材中的几个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物质的性质主题

本主题旨在让小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分类和测量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物质变化和反应,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室设备展示物质的性质。

2.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形式进行知识拓展和深化。

3.鼓励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二、动物的分类主题

本主题主要涉及动物的体形、结构和分类,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动物分类知识,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和实验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动物标本和模型进行教学和展示。

2.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认识并比较它们的体形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3.对于一些细节的质疑和疑问,可以鼓励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三、人体健康主题

本主题关乎到人体的生理机能,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相关器官的西面,知道如何保持人体健康,从而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实验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使用多媒体教具,例如模型、课件、图表等,向学生展示人体各个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2.让学生通过分类比较来了解不同的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鼓励学生制定健康饮食计划,保持健康身体。

3.组织体验活动,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实践能力。

四、天气与气候主题

本主题主要教授天气和气候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气象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气象仪器,在实验室进行教学和展示。

2.鼓励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天气情况,并通过测量和观察进行实验,如观察云的变化、测量降水和风速等等。通过观测天气状况,进一步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3.就常见的天气及其影响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以上主题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究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4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教学计划》涵盖了小学阶段各年级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在教学计划中,各个年级的主题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涉及生物、地理、物理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并配以相关主题的范文。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的科学教育以启发学生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和探索为主,包括生命、物质、天体等基础科学知识。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身体、保护身体、感官

主题一:我的身体

范文:大家好,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身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身体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比如跑、跳、游泳等等。我的身体有头、脖子、背、肚子、手、脚等部位,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功能。头部里面有脑子,是掌控我们身体的机器,让我们思考、记忆、判断等等;手和脚可以帮助我们抓东西、走路、跳跃等等;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见世界上的一切美好景色,鼻子可以帮助我们闻到不同的气味,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身体每个部位都像一把工具,它们可以一起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也要多加照顾,让身体更健康。

第二单元:简单认识物质

主题二:水的神奇之处

范文:大家好,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水。水是一种很神奇的物质,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态,比如固体、液体、气体等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有很多用途。我们可以用水来洗脸、洗手、洗衣服,也可以用水来做饭、煮咖啡等等。在夏天,我们还可以用水来消暑、玩水枪、嬉戏玩水……而且水还有很多神奇之处,比如热水可以变成蒸汽,冷水可以变成冰块,还有一些魔术师可以将水变成火……水真的是非常神奇的。

第三单元:简单环保教育

主题三:垃圾分类

范文:大家好,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垃圾分类。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东西,它们可以分成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的垃圾,比如废电池、废药品等等;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垃圾,比如纸张、塑料瓶、玻璃等等;其他垃圾是指不能归于以上两类的垃圾。垃圾分类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垃圾分类。比如,可以专门设置垃圾桶,再垃圾桶旁边贴上分类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把垃圾分类好,同时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的科学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些基础科学知识,比如生物、地理、物理等方面的内容。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单元: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

主题一:认识昆虫

范文:大家好,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昆虫。昆虫是生物中一组较为广泛的类群,总共有几十万种不同的昆虫存在着,它们分布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有些生活在水中、有些生活在土地上、有些生活在植物上,甚至还有一些生活在人类身边。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传播花粉、食用有害的植物、分解动物尸体等等。对于人类而言,一些昆虫是有益的,比如蜜蜂可以为我们提供蜜蜂蜜,蚕可以为我们提供丝绸;但也有一些昆虫是有害的,比如蚂蚁、苍蝇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认识不同的昆虫,做到有益的保护,有害的防治。

第二单元:简单认识物质

主题二:食物链

范文:大家好,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食物链。食物链是指生命体系中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包括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比如,我们在食物链中可以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世界中最基础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草食动物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它们通过摄取植物的能量进行生存;而肉食动物是食物链中的最后消费者,它们通过捕食草食动物生存。通过学习食物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安排生物种群关系的知识,保护好我们自然环境的平衡。

第三单元:简单探究物质的现象和规律

主题三:浮力

范文:大家好,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这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当我们在游泳的时候,身体就会受到水的浮力,因为人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所以身体会在水中浮起来。同样地,如果我们把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我们会发现木块也会浮在水上。这是因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木块排开的重量,当木块的重量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的科学课程设计更加深入,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自己能够更好地探索周围环境。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自然和环保教育

主题一:学习园艺

范文: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园艺。园艺是指种植、栽培、养护和使用许多食用、观赏植物的过程。通过学习园艺,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然,让自己接近大自然,更好地呼吸新鲜空气。园艺还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比如种植蔬菜、治理庭院等等。通过学习园艺,我们不仅可以减少自己对自然的伤害,也可以在自然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学习园艺,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单元:认识科学技术和发明

主题二:机器人

范文: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机器人。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一种代表,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比如生产、作业、探测等等。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单调、重复性的工作,还可以替代人类进行高难度、高危险性的工作,比如工业生产、探险、拆弹、清洁等等。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家居生活、医疗护理到航空航天,都有着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通过学习机器人,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现代科技,了解人类发明创造的历程,更好地拥抱未来世界。

第三单元:环保教育和生命教育

主题三:节能减排

范文: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节能减排。随着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我们的环境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到多使用环保产品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到可持续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减少开车、降低空调温度来节约能量;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进行垃圾分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环境;我们还可以多使用环保产品、限制用电量等等。虽然这些方法看起来很小,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汇聚起来就可以对整个环境和生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的科学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分析、理论推导等多个方面。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单元:环保教育和生命教育

主题一:水的净化

范文:大家好,我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水的净化。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水质逐年下降。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水的净化,让水变得更加清澈、健康。水的净化过程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比如在物理法中我们可以通过过滤或沉淀的方式将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而在化学法中我们则可以通过加药剂的方式清除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学习水的净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态。

第二单元:认识自然和环保教育

主题二:草原生态

范文:大家好,我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草原生态。草原是由草地、牧场、地带和休闲区域综合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草原上的植被和动物种类繁多,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循环,保护了自然的平衡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草原还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区、动植物资源、矿产油气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富集区。因此,保护草原生态对于用户环境、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单元:具体探究生活和科学技术

主题三:科学实验

范文:大家好,我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对某个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测试、测量、比较等等,从而得到科学结论的过程。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究自然、认识科学、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物理实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地理实验、生物实验等等。虽然完美的实验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的美妙、发现生活的奥秘,培养出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的科学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更为深刻的观察、实验、分析、推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5

主题一:生态环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2.认识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3.认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通过学习和实践,认识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4.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知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关注环境、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程,提出生态环保问题

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生态破坏的图片、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向学生介绍今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环境问题,勾勒出自然环境破坏的恶果,从而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影像、海报、模型、等丰富多彩的视觉形式,介绍了生态系统以及它的组成环节、功能和构成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的丰富性和生态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3.环境污染问题及危害

教师通过一些案例和相关知识,详细讲述了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机理、危害,并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利对于生物的健康成长,它不仅会导致缺氧、失水、侵蚀等问题,而且还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如自然灾祸、资源枯竭等。

4.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

教师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知识,例如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和一次性使用品的差异,饮食方面尽量不吃野生动物等,并介绍如何做好废水、废气、废液的处理过程以及减少噪声、尘土等污染源的产生,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习惯。

5.实验环节

教师为学生安排制作回收袋、制作环保小广告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对待环保和环境问题。

6.知识运用

教师安排一些情景教学和小练习,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实际解决环境问题。

三、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关注环境、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6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男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2.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部分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无法适应。

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知道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四、教学措施: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习,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7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中的几个主题:第一,植物生长及其环境要素;第二,人体呼吸及健康;第三,物质变化及其应用。每个主题都将有篇幅不少于1000字的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苏教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安排。

一、植物生长及其环境要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植物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探讨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所需的环境要素。

1. 植物生长的基本部分

植物的生长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每个部分在生长、保护和繁殖中都有特定的角色。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以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基本需求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适当的土壤。缺乏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通过实验室实验、田野观察或室内园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以及如何给予植物适当的保护。

3. 植物生长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协调。在苏教版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并探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

二、人体呼吸及健康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探讨呼吸系统的各个部分,以及如何保持呼吸健康。

1. 呼吸的基本原理

呼吸是人类身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苏教版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验、模拟等方式了解呼吸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和作用,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中的重要性。

2. 健康保护

保持良好的呼吸健康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保持良好的呼吸健康,包括避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的干净和健康、锻炼和营养等。

3. 呼吸系统的疾病及预防

学生将学习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并探讨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例如,学生将了解如何避免普通感冒、过敏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物质变化及其应用

化学是探究物质变化及应用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研究物理、化学和环境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

1. 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

物质的成分、构成和性质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物质变化及其应用的首要条件。学生将了解基本的化学规律,如反应速率、反应能等,以及这些规律如何用于实际的应用中。

2. 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及其应用,如发酵、蒸发、稀释、沉淀等。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变化来实现一些有价值的应用,如制作酵母面包、制作含有蛋白质的饮料等。

3. 环境保护及其实践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之一。在苏教版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并探讨化学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废物、如何节约能源、如何保护大气和水资源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篇8

一、主题一:感受大自然——春天

春天来了,大自然真是美丽啊!春天不仅有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气息,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和欢快的小鸟。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将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一课:寻找春天的色彩

在春天来临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在校园里散步,寻找大自然中春天的色彩。孩子们可以注意观察校园里的花朵、树木、草地和水面,积极发现和感受春天的美丽色彩。

第二课:了解春天的植物

这节课教授孩子们春天的植物知识。在教室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校园里发现的花草树木的知识。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春天植物的知识。

第三课:体验春天的气息

在教学计划的第三课中,孩子们将体验春天的气息。这一节课可以选择在户外进行。孩子们可以在校园里找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地方休息, 关闭眼睛感受春天的气息,聆听鸟儿的鸣叫声,感受阳光的温暖。

第四课:绘画春天的印象

在最后一节课,我们将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孩子们可以利用色彩丰富的不干胶纸,自由绘制他们的春天印象。最后,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传递春天的美好氛围。

二、主题二:探究水——水的循环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它并了解它。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学习水的特性、水的种类、地球上水的分布、水的循环等知识,帮助孩子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第一课:水的特性

在这一课中,老师将介绍水的基本特性,比如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通过实际观察水的形态和特性,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水的特性和能力。

第二课:水的种类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水,包括:自来水、河水、湖水、海水等等。老师会带领孩子们了解这些水的特性,了解它们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三课:地球上的水

了解地球上的水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老师会制作一个地球仪,向孩子们展示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孩子们可以通过仪器了解地球表面的水的分布情况。

第四课:水的循环

课堂上将讲授水的循环知识,揭示水在地球上不断运动的特性,以及其中的缘由。老师将通过节目制作、课堂互动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水的循环原理。

第五课:节约用水

在最后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节约用水。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少量的水来完成一项任务,从而促进孩子们理解如何更加节约用水。

三、主题三:我爱科学——物质与变化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究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状态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孩子们了解不同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完整的化学反应体系。

第一课:物质的状态

本课将介绍物质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老师将通过基础的物理实验向孩子们解释这三种状态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第二课:溶解和晶体

这节课将介绍溶解和晶体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们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老师将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反应的过程。

第三课:化学反应

在第三课中,我们将介绍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老师会利用动画等形式介绍反应的原理,并简要说明反应的参数。

第四课:总结

在课最后,我们将通过参加一个小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制备一个小化学反应器。在实验中,老师将向孩子们解释反应的各个参数,从而加深他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

以上是根据“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教学计划”写的相关主题范文,课程总时长为5节课程。每个主题分别介绍了考虑到小学生的关注点和能力,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随着孩子们学习的深入,他们不仅能获取具体知识,还能更好地探究及体验大自然,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使用科学知识。总之,本教学计划旨在启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汇集


想要避免在工作中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是时候开始完成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要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服从全局利益,反对本位主义。你了解工作计划要包含些什么内容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汇集,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1)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每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内容。

B、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周次

日期

内容

第1周

2.20-22

7.1力7.2弹力

第2周

2.25-29

7.3重力单元复习

第3周

3.4-8

第七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4周

3.11-15

8.1牛顿第一定律8.2二力平衡

第5周

3.18-22

8.3摩擦力单元复习

第6周

3.25-29

第八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7周

4.1-3

9.1压强9.2液体压强

第8周

4.7-12

9.3大气压强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9周

4.15-19

单元复习第八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10周

4.22-26

期中考试

第11周

5.2-3

10.1浮力10.2阿基米德原理

第12周

5.6-10

6.13-14

12.1杠杆12.2滑轮

第18周

6.17-21

12.3机械效率单元复习

第19周

6.24-28

第十二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20周

7.1-7.5

期末考试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单元复习

第13周

5.13-17

第十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14周

5.20-24

11.1功11.2功率

第15周

5.27-31

11.3动能和势能11.4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16周

6.3-7

单元复习第十一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17周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2)

一、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内容。

B、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三、学情分析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3.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看,236班、237班、238班三个班虽平均分拉距为1-3分,不太理想,故本学期一定要注意均衡施压,松紧得当。严格按照“基础——强化——基础”的策略进行。

四、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每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本期教学7——12章6章内容,包括: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五、教学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5、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6、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7、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8、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9、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10、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11、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内容

第1 周 3.1-4 7.1 力 7.2 弹力

第2 周 3.7-12 7.3 重力 单元复习

第3 周 3.12-13 第七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4 周 3.15-18 8.1 牛顿第一定律 8.2 二力平衡

第5 周 3.18-22 8.3 摩擦力 单元复习

第6 周 3.25-29 第八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7 周 4.1-3 9.1 压强 9.2 液体压强

第8 周 4.7-12 9.3 大气压强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9 周 4.15-19 单元复习第八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10 周 4.22-26 期中考试

第11 周 5.2-3 10.1 浮力 10.2 阿基米德原理

第12 周 5.6-10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单元复习

第13 周 5.13-17 第十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14 周 5.20-24 11.1 功 11.2 功率

第15 周 5.27-31 11.3 动能和势能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16 周 6.3-7 单元复习 第十一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17 周 6.13-14 12.1 杠杆 12.2 滑轮

第18 周 6.17-21 12.3 机械效率 单元复习

第19 周 6.24-28 第十二章单元检测与讲评

第20 周-----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有些无力概念很抽象,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对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学习习惯较差,两级分化较突出。因此上课时,有的学生反应不够灵敏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调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考虑到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热、等知识相比稍显枯燥,而声、光、热、的知识不仅更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章前导读,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工作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重点难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描述运动是基础;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是难点,第三章物态变化属于热学,多联系生活,第四章光现象反射折射是重点,第五章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重点和难点,第六章质量密度是本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考时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

五、具体措施与方法: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低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

工厂去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4)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这一章的起始课,内容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观察、对比身边的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来分析得出。结合具体实验:空气、水、细线可以传声,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需要在真空铃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也热衷于动手实验,但是对于实验的规范操作、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等各种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在知识方面,学生只学习了机械运动,而对于物体发声时的振动以及传播需要介质都很难运用物理语言准确描述,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因此,本课的探究活动,教师布置任务要明确,问题提出要具体,指导观察口令要清晰,结论的总结语言要准确,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总结出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能结合具体实例和观察实验,归纳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能记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了解回声现象。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这一活动,初步体验探究的过程。

(2)经历观察、对比共鸣箱、水中手机等实验,初步体验观察法、对比思想、转化思想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参与观察、实验,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分享合作的快乐。

(2)领略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关注声现象在建筑、军事等科技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播放flash小动画

老师用鼠标依次点击瀑布、小鸟、汽车、青蛙、鸭子、小朋友,画面上的这些对象都发出相应的声音。

【学生活动】

欣赏美丽的画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不知不觉进入声现象的学习。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有关声现象,同学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活动】学生七嘴八舌,说出很多想法。

【教师活动】将问题归类,确定今天的学习内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设计意图:美丽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然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切入学习的主题)

教学环节2: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同学们先制造出声音吧。

2.布置任务:

任务一:利用实验筐中的物体发出声音,看谁想出的办法多,好操作。

任务二:带着两个问题进行实验:(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

(2)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实验筐中的物体,绞尽脑汁制造声音。

实验筐内的器材有:音叉一个、20cm钢尺一把、绷有橡皮筋的纸盒、普通梳子和卡片、烧杯(内装适量水)、水杯、吸管、气球等;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完成图2-图9中的部分实验,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如何操作。(还可以利用上述器材以其他方式使物体发出声音,不拘泥于图片上的实验方式)

2.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选代表回答,其他人补充。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发声体的哪个部位在振动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仅有的实验器材制造声音,学生积极性高,乐于参与实验活动,努力制造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声音来展示,凸显学生的个性,另外,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对比、讨论、总结,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师活动】揭露物体发声的本质:绕平衡位置来回运动----物理学上称为振动。即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用物理的专业术语来描述物理现象,渗透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活动】

1. 提出问题:是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2.演示实验一:向学生出示音叉,介绍底座、叉股、橡皮锤。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问:你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了吗?那你看到音叉叉股的振动了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发声的音叉叉股在振动吗?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

3.演示实验二:

向同学们出示音叉和铁架台,铁架台上悬吊着一个乒乓球。如图10所示,第一次不敲击音叉,用叉股直接接触乒乓球。第二次如图11所示,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音叉发声,再将音叉慢慢靠近悬吊的乒乓球。两次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思考原因。

4.提出问题:乒乓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为什么跳动?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对现象进行解释:发声的音叉叉股在振动,引起乒乓球的跳动。

【教师活动】总结:这样我们将看不见的叉股的振动,转化为看得见的乒乓球的跳动,物理学生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转化法。

提出问题:利用桌子上的实验器材,你还能想出办法将叉股的振动转化为看得见的现象呢?

【学生活动】激烈讨论,大胆动手尝试。如图12,不敲击音叉时,接触水面没反应。如图13所示,敲击音叉后,迅速将音叉接触水面,看见烧杯内的水向外溅出,也就是将叉股的振动转化为水的振动,引起水花溅出。

【教师活动】总结

大量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设计意图:物理方法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和物理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老师通过对比实验,巧妙地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跳动,启发学生设计实验,也为后面共鸣箱实验埋下伏笔。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对比,将看不见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水花的溅出,亲身体会转化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八(5)班共有学生63人,其中女生30人;八(6)班共有学生64人,其中女生33人;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虚心好学,有进取心;他们有明确的是非观,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关注、多多帮助他们。

三、教材分析

学内容共有五章,他们分别是: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熟悉而陌生的力。具体的栏目丰富多彩,在“迷你实验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你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通过“讨论与交流”,希望你畅所欲言;“信息窗”为你提供自学的阅读材料;在“请提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栏目中将为你提供思考、实践、练习的空间,你可以选做一些活动或练习。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4、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5、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和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及

凸透镜成像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怎样描述力、来自地球的力及科学探究:摩擦力

四、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8, 八(5)、八(6)班学生的人平成绩达70分以上,优秀率达20%,及格率达70%以上;

五、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2、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3、以自学探讨为主、讲授为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4、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5、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并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教育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6、更新评价观念,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7、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8、在“备、教、辅、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练习和单元检测上加强辅导。

六、课时安排

第1周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2课时 第2周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课时 第3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课时 第4周 国庆节放假 3课时 第5周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3课时 第6周 复习、本章测试及讲评 3课时 第7周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3课时

第8周 半期复习 3课时 第9周 考试及讲评 3课时 第10周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 3课时

第11周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凸透镜成像复习 3课时 第12周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本章测试及讲评 3课时

第13周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3课时

第14周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你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3课时 第15周 本章测试及讲评 3课时 第16周 总复习 3课时 第17—19周 总复习 9课时 第20 周 考试,总结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素质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尽可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3、教材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加强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同时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6、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7、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紧持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的满堂灌,要继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试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四、具体措施:

1、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3、及时布置作业,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4、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5、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8、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课时安排

第一章:机械运动5课时新课教学

第二章:声现象5课时新课教学

第三章:物态变化8课时新课教学

期中考试复习:5课时

第四章:光现象8课时新课教学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6课时新课教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7课时新课教学

期末考试复习:6课时

六:教学进度安排

1至3周:一章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及检测

4至6周:二章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及检测

7至9周:三章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及检测

10周:期中考试复习,期中考试及试题讲解

11至13周:四章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及检测

14至16周:五章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及检测,六章部分新课教学

17至19周:六章剩余部分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及检测,期末考试复习

20周:期末考试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7)

本学期将在学校的领导下和物理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结合新教材实验教学的实际,把实验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为使今后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将本学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如下: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要求:大纲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力求做好,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创作,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的遵守实验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本学期的学生实验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比热容,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做功的有关因素,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三、抓常规,促使实验规范化

1、学期开始,就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年级详细的实验进度。实验开出率(包括演示,分组)均达到100%

2、抓备课,使实验扎实进行。演示实验备课交待器材,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分组实验备课要求有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结论等。通过一个月一次组检查备课和听课,物理组全体教师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实验

3 、上好新授课中的演示实验,跟踪课堂每个细节。落实素质教育课堂是首要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观念已深深在老师心中生根。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能达到用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达到客观性强,生动形象,效果明显,对学生由直观思维上升理性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实验: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实验前要做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每次实验完毕要填写实验报告,老师做到全批全改。

四、严格遵守学校实验制度:

严格如实地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三天通知,分组实验提前7天,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制度,爱护实验器材,节约用水,电,药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学生严谨求学,一些不苟的学风,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五、加大实验教改力度,有计划有实验规划:

注意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实验的顺利,科学,严谨的进行。还要辅导学生开展试验小制作,大力开展试验教改力度。

本学期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在实验室里发生知识迁移,取得较好的成绩。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8)

一、学情分析:

本期八年级共计一个教学班,Cxxx班有学生xx人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考虑到声、光、热、力的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学到了什么几大个板块。 全书共计:实验13次、演示13次、想想做做18次、想想议议14次、STS4个、科学世界112次、动手动脑学物理26次、扩展性实验1次、学到了什么5个、小资料12个、注意7个。

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成绩目标:

在各类竞赛中力争零的突破,应使班总平均成绩处于中上地位,争取全镇前6名。使各班好、中、差比例达到2:5:3。力争优秀率达10%,合格率达70%。

四、教学措施:

1,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当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 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 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进行实验调查、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10节以上,还争取上一堂教学观摩课。

7,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8,注意掌握学生情况,及时表扬学习认真的、遵守纪律的、作业好的、测验成绩优秀的及有进步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辅导,提高优秀率。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9)

一、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具体的安排:

除了以上教学内容外,还有:

1、 积极参加教科研的活动

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2、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

有空时多写一些教学中的体会,注意积累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粤沪版物理八年教学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PPT、多媒体、黑板板书等教学工具,更好地展示知识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插入科技,文化,生活等元素,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学而有用的思想观念。

二、基本情况

我担任八年级的物理教师,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班级的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接受能力较差,计算能力很差,自主学习能力弱。这就需要多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及时监督好学生的完成情况。注重培养学生做应用题的能力,克服做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在本学期里加倍努力,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增加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利用晚自习提问基础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对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巩固基础,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本期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7—12章,包括力、力和运动、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具体措施:

1.鼓励学生上课发言。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然后发表对基础知识的概念的解释并能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按时完成作业。

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就完成相关的知识的作业,防止学生课下拖延抄袭。对于课后作业,要及时收取做出批阅。

3.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个人和团体的团结合作在未来的社会生活里极其重要。课堂加入同桌,前后桌,小组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探究活动中注意课堂的纪律和目的的明确性。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反思的能力

在学习中反思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成绩。一章结束后要求学生用一两百字总结学到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同时,每个学生要有一个物理的错题本,把每次作业,测试的错题都重新做一遍,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5.教学联系生活

平时注重生活中科技、文化和军事等知识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在相关的物理知识中给学生做知识面的扩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课时计划:

第七章:力

第一周到第二周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二周到第三周第九章:压强及第一次月考

第三周到第七周第十章:

第八周到第九周期中考试复习

第十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十一周到第十三周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及第二次月考

第十三到第十五周期末复习:

第十六周到第十九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