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磁生电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3.10.28

磁生电的教案15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又到了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间了。教案对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大家是否正在为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而烦恼呢?今天,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磁生电的教案”的文章,供参考之用,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磁生电的教案 篇1

电生磁释义:

磁场的方向可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又称“安培定则一”来确定:用右手握住直导线,让大拇指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实际上,这种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类似于在导线周围放置了一圈NS极首尾相接的小磁铁的'效果。

如果将一条长长的金属导线在一个空心筒上沿一个方向缠绕起来,形成的物体我们称为螺线管。如果使这个螺线管通电,那么会怎样?通电以后,螺线管的每一匝都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那么,在相邻的两匝之间的位置,由于磁场方向相反,总的磁场相抵消;而在螺线管内部和外部,每一匝线圈产生的磁场互相叠加起来,最终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磁场形状。也可以看出,在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形状和一块磁铁产生的磁场形状是相同的。而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刚好与外部的磁场组成闭合的磁力线。

磁生电的教案 篇2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经历观察磁现象、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经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全新的知识。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器材的限制,教师可以演示通电螺线管的实验,让学生讨论描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态,也能达到学生探究的目的。

直接要求学生按课本62也的图93—2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并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实验开始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马上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

教师归纳此现象为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的由来和重大意义。

1介绍螺线管的由来。

2演示实验:把小磁针均匀的分布在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把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投影出来,让学生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用磁感线描绘出来。

提问:描绘出来的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什么磁体的磁场相似?

3提问:竟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它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播放多媒体奥斯特实验)

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4为了能方便的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安培发明了安培定则。逐步讲解安培定则的使用方法

学生发言: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把电池正负极对调后,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改变。

学生发言:导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生归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有关。

通过实验现象,归纳结论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技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描绘图像的能力,以及通过图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结论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同时学会做出有根据的猜想。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有关。

2判断方法:

磁生电的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和掌握一种基本的电磁现象——磁生电,并且了解其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情况,探究其机理和原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磁生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磁生电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3.进行实物演示和实验操作,深入理解磁生电的具体过程和机理;

4.通过磁生电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磁生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磁生电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3.实物演示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化地讲解、演示、引导学生学习磁生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考、发现和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磁生电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引言(5分钟):通过网络或实物对磁生电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磁生电原理(10分钟):

磁生电是指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出电动势的现象。当导线、线圈等导电体移动或在磁场中发生变化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会在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这种导致电动势产生的现象称为感应电势现象。

3.探究磁生电的应用(10分钟):

磁生电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这些应用都是通过磁生电现象实现的。

4.实物演示和实验操作(50分钟):

选择不同规格的磁棒和铜线,利用手动发电机实现铜线在磁场中的运动,通过示波器、电流表、电压表等多种测量仪器进行实验观察,深入探究磁生电的具体过程和机理,进一步了解其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情况,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小结,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以及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六、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磁生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物演示和实验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深入理解磁生电的具体过程和机理,拓宽了学生的物理知识面。通过课堂小结,学生还能反思和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磁生电的教案 篇4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线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可以检测是否有电流。

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合作,善于思考探究,能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做有心人,谁都能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演示磁铁和铁分别靠近磁针,用已有知识解释两种现象。

预设整理:一种是逆时针偏转()°;一种是顺时针偏转()°

小结并引导:全班都有这样的发现,当年奥斯特也看到了这种蛛丝马迹,并且产生了很多问题,加入你是奥斯特,你有什么问题产生?

问题:能不能根据已有的材料再进行实验设计,并解决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预设整理:A短路;B绕线圈;C多根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D改变电源正负极;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核心理念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且是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从提出问题到设计实验到解决问题,都是以生为本的.过程。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教师和学生占用的时间比值1:3左右,体现了科学课的长时探究新理念。

而且这节课有非常明显的整合理念,原本这节课很多老师很难在一节课完成奥斯特实验、短路实验、绕线圈实验、改变正负极实验等4个实验,一般老师采用2个,因为材料的逻辑性设计,使得这节课的量非常大,而且学生能够在一节课里轻松完成,这说明课堂的有效时间非常充足。

磁生电的教案 篇5

磁生电的教学主题范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现象。

2. 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规律性及其数学表达式。

3. 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4.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 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现象。

磁生电是指在磁场作用下,导体内部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个现象。例如:让学生用实验装置观察磁铁在铜圆环附近的运动情况,学生会发现,当磁铁接近铜圆环时,电流表会产生电流;当磁铁离开铜圆环时,电流表也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磁生电的实验现象。

2. 电磁感应定律的规律性及其数学表达式。

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它规定了当一个磁通量在一个导体中改变时,导体内部会产生电动势。公式表达式为:ε=-ΔΦ/Δt。其中,ε表示电动势,ΔΦ表示磁通量的改变量,Δt表示时间的改变量。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演示这个公式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规律性。

3. 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例如:让学生使用一个铜棒并将其放入一个磁场中。然后,教师可以在磁场中切换磁场的强度,并让学生测量电流的大小。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技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教学手段

1. 电磁感应实验装置。

2. 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

3. 磁铁、铜圆环和电流表。

4.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

五、教学过程

1. 讲授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知识。包括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现象,电磁感应定律的规律性及其数学表达式等。

2. 进行电磁感应实验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并掌握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技巧。

3. 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工具来处理数据,并分析电磁感应实验的结果。

4. 讲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实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来分析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六、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要注意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关注学生的实验成果,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2. 在磁生电实验中,学生需要结合现实中的场景来进行实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规律性。

3. 教师还需要注重磁生电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磁感应定律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

磁生电的教案 篇6

磁生电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重点讲解电磁感应和磁生电现象,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磁场、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学生需要具备的前置知识有电路、电流、电压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感应和磁生电现象的基础知识;

2.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3.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电磁感应和磁生电现象;

2. 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1.引入(5分钟)

教师用实验演示或生活中的案例引出磁生电现象。

2.知识讲解(30分钟)

1)电磁感应基础知识;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楞次定律;

4)磁生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自由组织小组,向小组内成员传递自己的理解,让大家通过讨论提高对磁生电的理解。

4.实践操作(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与评价操作结果,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5.总结(5分钟)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及本次实验操作过程,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手段与师生角色

1.手段:课件、实验器材、磁场示意图等;

2.教师角色:启发、引导和监督;

3.学生角色:探究和发现,合作完成实践操作。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磁生电现象不是很熟悉,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要时刻留意学生的疑问,及时作出解答。在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时,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的作业,为巩固所学知识铺平道路。

磁生电的教案 篇7

本课内容为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起始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通过两个活动以及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经历发现现象,联系已有的知识对现象作出合理的假设或推测,通过实验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的过程。要帮助学生真正建构电流产生磁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这种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小灯座、开关、指南针、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小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磁铁、铁、指南针。

1.不碰指南针你能使小磁针转动起来吗? 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转动?

1、除了上面的磁铁和铁,有没有其它什么方法不碰指南针也让指针发生偏转?

2、请学生回忆四年级的知识点亮小灯泡,并用老师给的材料完成点亮小灯泡。

3、学生按要求做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操作:将指南针水平放在桌子上,等磁针静止后,把我们刚才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注意与磁针方向完全一致。

②接通电路后,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③断开电路(打开开关)后,小磁针又会有什么变化?

④试试将导线放在不同的地方,小磁针有什么不同?

4、交流并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5、小结: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这一发现使孤立的电和磁联系起来了。(引出课题,板书电和磁)

1、通电导线的现象没有磁铁一样的明显,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现象更加明显。

2、通过增加电池来增大电流,观察现象。

1、刚才我们做了通电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实验,但是现象不够明显,你有办法让现象更明显吗?

2、介绍短路: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来,经导线直接流回电池的负极。(教师投影下演示,利用短路使得小磁针偏转角度增大)

3、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小结:短路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1、有没有既能现象明显,又能不是短路的,介绍奥斯特的惊人发现。

2、你打算怎样利用绕好的线圈,使得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更大?(其他材料可从已经发下来的材料中选择。)小组讨论并汇报

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提示:线圈在上方下方左边右边、平放竖起、指南针套在线圈里面等)。

4、小组汇报交流。

5、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将导线做成线圈,套住指南针竖着放,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1、老师出示一个电路,但小灯泡不亮,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回答电池没有电了)

拿出电池,问学生们这节电池是不是一点电都没有了呢?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测一下吗?

3、收获不少呀,利用电流产生磁性应用很广,例如电磁铁、电磁选矿机、小马达等,我们今后将继续学习。

磁生电的教案 篇8

磁生电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磁生电现象的发生和原理。

2. 掌握磁通量变化对电动势的影响规律。

3. 学会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磁场中的电动势。

4.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5. 增强学生对磁场、电场和电磁学的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磁生电现象的原理和影响规律。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 磁生电现象与电磁感应的关系。

2.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3. 掌握电磁学中的重要物理规律。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磁生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实验法:通过实验检验磁生电现象的存在,并测试相关数据。

3.举例法: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池的原理、电动机的原理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过程:

1. 磁生电现象的产生和原理的讲解。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讲解和应用。

3. 实验操作过程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4.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检验磁生电现象的存在。

5. 讲解磁场中的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六、教学方式:

1. 作业布置:布置磁生电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学习,增强合作意识。

3.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七、教学资源:

1. 教材:《电磁学》

2. 实验室器材和设备:磁铁、线圈、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等。

3. 实验室环境和设施:实验室需要有较好的通风和排烟功能,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八、教学评价:

1.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互动情况。

4. 教学综合评价。

九、教学心得:

本课教学以实验为主,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磁生电现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磁场与电场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电磁学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认识。在实践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知识点。

磁生电的教案 篇9

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节课,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要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的关系。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电磁铁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时再让学生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既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激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涉取课外知识的兴趣;既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导线、学生电源(电池组)、开关、螺线管、电磁铁、小磁针等。

磁生电的教案 篇10

磁生电教案

引言:

磁生电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现象之一。人们通过探索和研究磁生电现象,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电磁感应原理,还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程领域。本教案将介绍磁生电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室安全与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磁生电的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实验主题:磁生电的实验

二、实验目标:

1. 了解磁生电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 学习使用安全仪器、仪表并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

3.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加强科学探究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铜线圈:长约10厘米,直径约5厘米,绕制成平行线圈。

2. 磁铁:强磁性的长方形磁铁。

3. 万用表: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

4. 导线:用于连接铜线圈和电路元器件。

5. 电源:直流电源,电压适中。

6. 直流电动机:作为负载。

四、实验步骤:

1. 将铜线圈连接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2. 将酒精灯焚烧,迅速将热力仪放置到铜线圈中。

3. 在电路中接入万用表进行测量。

4. 调整电源电压,在不同电压下观察实验现象。

5. 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实验曲线。

6. 更换铜线圈,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五、实验内容:

1. 实验前准备:将电路连接好,保证安全接地。

2. 实验原理:

磁生电现象是指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与导体匝数和导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3. 实验过程:

a. 先将酒精灯点燃,在合适的时机将热力仪放入铜线圈中。

b. 通电时观察电表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c. 调整电源电压,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4. 实验记录与分析:

a. 记录实验数据,如电流、电压、时间等。

b. 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实验曲线。

c. 对实验所得曲线进行分析与讨论,推导出相关结论。

5. 实验注意事项:

a.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电路短路或触电。

b. 能量转化需要谨慎操作,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实验结论:

1. 实验中观察到磁生电现象,说明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 实验曲线显示出磁生电效应的特点,验证了磁生电的原理。

七、实验延伸:

1. 可以通过改变铜线圈的匝数、尺寸等条件,进一步研究磁生电现象对导体电动势的影响。

2. 可以与其他磁电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深入了解电磁感应原理。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磁生电现象,并学习到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安全,并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磁生电的教案 篇11

《磁生电》这一节是电磁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也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电磁学知识奠定了基础。这一节书一学完,学生很容易和前面学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混在一起。本节有2个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教学重点是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为了突破重点,我一上课就让学生做了下面这个题目:

这个题目既可通过对比学习温故前面的'知识,又可通过图A引入本节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来突破重点:

1、教师做演示实验加上视频重现电磁感应实验,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因为教师做演示实验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没法观察到实验现象,而视频能弥补这一缺陷,再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

2、注重对比学习,降低教学难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比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电路图和电磁感应现象电路图的对比,一个有电源,一个无电源;对比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导体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二者变其一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二者同时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改变;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二者变其一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二者同时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改变。对比三: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对比。相同点:都是由转子和定子组成。不同点:一、能量转化不同,一个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个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二、原理不同。三、两者电路图不同。对比四: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

不足之处,讲学稿的设计不够细化。新课研究部分师生活动没有具体的体现,只是让学生填本节课的重要结论,但这个结论是怎样来的,没有具体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物理科讲学稿的通病。下一阶段我们科组的讲学稿的编写要注意体现师生活动过程,让讲学稿的可操作性更强。

磁生电的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磁生电的原理,能说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通过小组实验,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物理实验。

3.通过进行小组实验,感受物理实验的科学严谨,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磁生电的原理。

【难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向学生出示摇摇亮的教具,通过摇动教具,LED灯会交替发光。通过对教具进行电和磁的简单分析,并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电生磁现象,引导学生回答磁和电之间有关系,顺势引出课题磁生电。

【意图:通过LED灯交替发光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磁生电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再通过学生自己猜想磁和电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接下来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磁生电】。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对教具进行动态分析,磁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电?

学生猜想:可能与导体和磁感线有关。

提供器材:磁钢若干、导体、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探究导体和磁感线之间的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得出导体运动方向可能与磁感线平行、垂直、相割。

根据猜想,请同学进行设计实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连接电路。

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1.将两个磁钢正负极相对,且固定,将导体静止在磁感线中,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2.在1的情况下,增加磁钢数目,导体依然静止,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3.在1的情况下,将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平行、垂直和相割,记录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4.在3的情况下,将两个磁钢改变距离,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平行、垂直和相割,记录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由学生得出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产生电?

结论:闭合电路中,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切割时能产生电流。

由此引出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定义。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列举我们生活中磁生电的例子。

【意图: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整理学到的知识。

作业:对比之前学习的电生磁,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板书设计

磁生电的教案 篇13

(工作总结之家 Www.Gz85.cOm)

磁生电的教案

导语:

磁生电,指的是通过磁场变化产生电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发现通过磁体的运动可以产生电流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磁生电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电子设备和通信领域。本教案将介绍磁生电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掌握磁生电的应用领域;

3.通过实验探究磁生电的现象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

1.磁生电的基本原理

1.1 磁生电的概念

1.2 磁感线和磁通量的概念

1.3 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方向规律

2.磁生电的应用领域

2.1 发电原理和发电机的结构

2.2 磁生电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2.3 磁生电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3.磁生电实验

3.1 实验一:用磁铁和线圈制作一个简单的发电机

3.2 实验二:观察磁生电现象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

1.磁生电的基本原理

1.1 讲解磁生电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2 介绍磁感线和磁通量的概念

1.3 分析磁生电的方向规律

2.磁生电的应用领域

2.1 介绍发电原理和发电机的结构

2.2 探讨磁生电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2.3 阐述磁生电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3.磁生电实验

3.1 实验一:用磁铁和线圈制作一个简单的发电机。首先,准备一个小磁铁和一个线圈。将磁铁放在线圈附近并迅速移动,观察线圈两端是否有电流产生。通过改变磁铁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探讨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3.2 实验二:观察磁生电现象的实验。准备一个螺线管和一个磁铁,在螺线管两端接入一个灯泡或电阻。当将磁铁靠近螺线管时,灯泡亮起或电阻两端有电压产生。通过改变磁铁和螺线管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探究磁生电的现象和规律。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磁生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2.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五、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其他与磁生电相关的现象和实验。

2.进行拓展性实验,探究磁生电的更多特性和规律。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进行磁生电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体验磁生电现象,培养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拓展性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与磁生电相关的领域,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磁生电的教案 篇14

磁生电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磁生电现象的产生机理和基本原理。

2.掌握磁生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熟悉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含义。

4.发现磁生电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探讨其价值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1.磁生电现象的产生机理和基本原理。

2.磁生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含义。

2.磁生电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探讨其价值和作用。

四、教学内容

1.磁生电现象的产生机理和基本原理

磁生电现象是指在磁场中,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沿磁力线运动时,会受到磁力作用,产生电动势的现象。产生电动势的原因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受到磁力作用时,将产生运动电势,这个电势即为磁生电势。

2.磁生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磁生电实验是通过将导体放置在磁场中,利用磁生电现象来产生电动势。磁生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下:

(1)选用合适的磁场和导体材料;

(2)调整磁场和导体的位置,使其受到充分的磁场作用;

(3)连接电路,测量电动势和电流的大小。

3.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含义

磁感应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磁通量。磁通量是指通过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的磁力线数量。

4.磁生电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探讨其价值和作用

磁生电现象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磁生电现象来产生转矩,使得电动机的转子能够旋转。

发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基本原理也是利用磁生电现象来产生电动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变压器是一种根据磁生电现象来调节电压的设备。通过将交流电通过铁芯绕制的一系列线圈上,利用磁生电现象来调节输入和输出的电压。

五、教学方法

采用“导引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演示,通过讲解原理并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磁生电现象的机理和基本原理,掌握磁生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含义,以及磁生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磁生电现象的理解程度、对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对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理解程度、对磁生电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探讨程度等。通过实验报告和教师评价来进行考核和评价。

七、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电源、磁铁、铜线、毫伏表、电流表、万用表、实验报告模板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笔记本、参考书籍等。

磁生电的教案 篇15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每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绕好的线圈、实验记录单。

1、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经历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之旅。184月,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天老师要复原奥斯特当年的这个实验,看一看我们的同学能不能像奥斯特一样发现这个奇怪的现象?

3、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谈话:当时的奥斯特跟我们一样,他无意间把一条非常细的导线放在了一个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由于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怎么规则,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奥斯特的脑中却产生了一大堆问题。

5、你现在头脑中是不是也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6、交流讨论学生想到的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讨论明确电产生了磁,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板书课题) 7、谈话:当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摆动后,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许多次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他到底又发现了一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亲自来体验一下?

实验指导: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首先需要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师出示),试一试小灯泡能不能亮? 将指南针水平放在桌面上,等指南针静止后把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轻轻放在指南针的上方,与小磁针保持平行。(注意尽量不要碰到小磁针)

◆导线与小磁针形成的夹角会影响偏转的角度吗?

2、温馨提示:

●分工合作,两位同学拉导线,一位同学负责开关,观察到小磁针变化了马上断开电源。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不拖拉。

●实验时间大约8分钟。

●实验完成后赶紧分析现象,准备汇报。

3、生领取实验材料和记录单,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们有了哪些发现,怎么解释自己的发现?

1.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当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放置时,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你还有办法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明显一些吗?请同组一起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的想法:A.增加电池节数; B. 短路链接电路;C.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等

2、梳理学生的想法,明确实验方法。

A.增加电池节数就是为了增强电流强度,我们手头只有一节电池,可以用短路链接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

B.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我们可以把导线绕成线圈的方法代替。

◆电路短路,小磁针偏转角度有什么变化?

◆导线绕成线圈,小磁针偏转角度有什么变化?

4、温馨提示:

●用短路做实验,一定要先断开开关,等小磁针摆放好、导线拉好之后再通电。

●分工合作,两位同学拉导线,一位同学负责开关,观察到小磁针变化了马上断开电源,做到一触即放(2秒)。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不拖拉。

●分析现象,准备汇报。

5、领取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

6、汇报:你们有了哪些发现?试着对产生的现象进行解释。

交流明确:

增加电流强度、导线绕成线圈等方法,都能使磁针偏转的角度变大。

磁针的偏转角度与线圈的放置方式有关,线圈竖着套住指南针,磁针偏转角度最大。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旅行,你收获了哪些?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细观察、勤思考,定能发现无穷的奥秘。”

"磁生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