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编制方案

发布时间: 2023.11.06

编制方案14篇。

一经确定了计划,要始终坚决地付诸实施。方案是为了特定的活动而制定的详细的操作措施、步骤和安排等。特意为您准备的“编制方案”一定能够令您满意。以下信息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做参考之用!

编制方案 篇1

依编办发[2011] 8号

依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部、委、办、局、县直各党组、党委(总支)、各人民团体:

经县编委领导同意,现将•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机构编制核查 方案 通知 抄送:省、市编办 依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17日印发

共印255份

依安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根据•黑龙江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齐齐哈尔市机构编制核查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经县编委会领导批准同意,现制定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核查的目的

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主要目的是要摸清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底数,盘活现有的机构编制资源,加强和完善全县机构编制网络管理。通过核查工作,逐步实现“八清”,即“审批文件备案清、机构设臵状况清、编制结构类别清、领导职数管理清、财政供养人员清、超编人员数目清、人员岗位身份清、数据信息维护清”,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把一些配臵不合理的编制调整到急需编制的重点领域,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八清”的具体内容:

审批文件备案清:是指通过这次核查,各部门做到设立的机构、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数据信息,与党委、政府或编委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印发的正式文件内容一一相对应,做到清晰、准确、完整、连续和可用。扫描成电子版的审批文件要保证文号、文字内容、印鉴、页码等要素清晰、完整,录入网络平台后要保证链接准确。

机构设置状况清:通过这次核查,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一是督促各单位、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

委制定出台的各种改革指导意见,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等有关政策规定设臵机构;

二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内机构上传的审批文件、录入的数据信息要做到完全对应、准确和完整;

三是了解掌握,各部门是否存在擅自设臵机构、加挂牌子、变更机构名称和提高机构规格等问题,以及这些机构是否进入网络管理平台;

四是了解掌握,各部门平台外机构设臵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编制类别结构清:通过这次核查,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一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的编制台帐,包括编制类别、编制结构等数据信息要与下达编制的文件内容一一对应,准确、完整、连续和可用;

二是了解掌握,网络管理平台外编制的审批、核定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三是了解掌握,编制使用的程序规范性、合法性和审批制度化建设及执行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平台内人员信息是否准确、完整;(2)落编减员流程是否规范;(3)审批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4)平台外工作人员使用情况。领导职数管理清:

一是核定领导职数要有依据;

二是核定领导职数符合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规定; 三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的领导职数,统计要做到清晰、准确、完整,并及时维护管理相关数据信息;

四是了解掌握,是否存在超机构规格核定领导职数、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人员是否进入网络管理平台;

五是了解掌握,平台外有关领导职数的核定、使用以及人员配备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财政供养人员清:通过这次核查,搞清全县财政统发工资的实有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数、财政供养数与批准的人员编制数相对应等情况。省编委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专门强调。为了保证核查质量,省编办继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后,又协商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了•关于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向编办提供纳入财政统发工资、医保、社保的人员等有关数据信息;财政部门向编办提供列入财政预算或核拨经费的有关人员数据信息。

超编人员数目清:

一是超编的具体单位;二是产生超编的原因;

三是超编人员的数量;四是消化超编人员的具体措施; 五是进入网络管理平台超编人员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六是了解掌握,网络管理平台外超编人员的使用、管理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人员岗位身份清:主要是为了满足机构编制统计工作需要,进入网络管理平台的人员,填写的姓名、职级、岗位、身份等数据信息要做到完全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数据信息维护清:通过核查,落实省编办关于数据信息维护的规定要求,保证机构编制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杜绝虚报、瞒报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核查的范围

本次核查的范围是,县、乡(镇)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中,事业单位的核查结合清理规范工作一并进行。

三、核查的内容

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对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一)机构设置

主要核查机构设臵审批(文件)的合规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机构设臵审批(文件)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2、平台内机构上传文件、录入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3、平台外机构设臵情况。

(二)编制核定

主要核查编制核定(文件)的合规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编制核定审批(文件)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2、平台内编制上传文件、录入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3、平台外编制核定情况。

(三)编制使用

主要核查编制使用程序规范性、合法性、审批制度化建设及执行情况。

1、平台内人员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2、落编减员流程是否规范;

3、审批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

4、平台外工作人员使用情况。

(四)领导职数核定和使用

主要核查领导职数核定和使用的合规性及规范性。

1、领导职数核定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2、平台内领导职数和使用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3、平台外有关领导职数的核定使用情况。

(五)机构编制统计

主要核查机构编制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是否存在虚报、瞒报等违规违纪行为。

(六)实名制管理

主要核查以下三项内容:

1、超编制、超结构、超职数进人;

2、机关和事业单位违规落编;

3、人员姓名、职级、身份等平台信息的违规修改。

本次核查工作的重点是:

1、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及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

2、机构编制审批、综合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核查;

3、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数据信息准确性和规范性的核查。

四、核查的规程(一)核查的方式

本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采取单位核查与编办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各部门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核验,核验后,县编办组成核查组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的责任主体为各核查组,核查结果审核的责任主体为县编办。

(二)核查的方法、步骤

本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按单位核验→现场核查→审核汇总→信息修正→评估检查五个规程进行。

1、单位核验(2011年11月23日—12月10日)

各单位负责对其机构编制审批文件、实有人员信息等进行核验,并按照•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公开制度‣(黑编„2009‟9号)在本单位进行公开。公开时限为5个工作日。

步骤一:填写9类表格

(1)•机构编制审批文件明细表‣(表1-4),旨在反映该单位的机构编制沿革情况;

(2)•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表1-

5、表1-12),旨在反映该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及实有人员现状;

(3)•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高配干部统计表‣(表1-

6、表1-13),旨在反映该单位高配干部的情况;

(4)•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退养及二线人员统计表‣(表1-

7、表1-14),旨在反映该单位退养人员以及非在职,但享受领导干部职级待遇(二线)的人员及数量;

(5)•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超编人员统计表‣(表1-

8、表1-15),旨在反映该单位的已落编的和未落编的超编人员和数量,尤其是尚未落编的超编人员和数量;

(6)•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统计表‣(表1-

9、表1-16),旨在反映该单位的各类聘用人员及数量,以及是否参加保险,财政部门是否核拨经费等情况;

(7)•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统计表‣(表1-

10、表1-17),旨在反映该单位的借调企事业单位人员情况;

(8)•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人员统计表‣(表1-

11、表1-18),与聘用人员统计表的区别是,此表统计人员为未签订聘用合同的临时用工人员;

(9)•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表1-

19、表1-20),旨在反映该单位在编未上班人员的情况。

通过填写上述表格,要反映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整体状况,既有平台内的情况,也有平台外的情况,而且更多的是要反映平台外的情况,同时为下一步县编办现场核查工作创造条件。

步骤二:单位公示

公示的内容有:机构编制信息及人员信息。分4个环节进行:(1)机构编制公示内容报请同级编办审核;

(2)单位公示•**(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公示‣,后附4张表,分别是•在编人员公示名单‣(表1-1)、•超编人员公示名单‣(表1-2)、•聘用、借调等非占编人员公示名单‣(表1-3)、•在编不在岗人员公示名单‣(1-21),同时公布单位举报电话和同级编办举报电话;

(3)公开时限为5个工作日(不含周六周日);

(4)公示期间,同级编办要派核查人员对单位公示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保留公示影像等相关依据。

通过上述工作,促使单位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及个人相关信息全面了解掌握,及时发现本单位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公开结果无异议后,形成核验工作报告。其内容包括:自查报告、机构设立、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的文件复印件、工作人员信息核验表(必须经工作人员本人签字)。

步骤三:单位自查自纠

单位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认真梳理分析本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特别是有关内容公示后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经会议审议通过,形成自查工作报告(格式1-2)。自查报告附本单位机构设立、编制核定、领导职数和干部配备等文件的复印件及本单位的人员名册(附本人的联系电话和签字)。

通过单位开展自查自纠,主动说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解决或提出解决意见,便于县编办有针对性地开展核查工作。

步骤四:呈送核验报告

单位自查报告经其负责人(单位法人、一把手)签字确认,并经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审核同意后,由各主管部门向县编办提出现场核查申请。自查报告附有相关表格(表

1、表2两类表所涉及的表格,表2的数据要与表1的数据一致)及有关文件的复印件。

2、现场核查(2011年12月11日—2012月1月5日)县编办核查组依托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对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查验,并形成核查报告。核查报告要对该单位核验报告及相关机构编制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评价和判定,对需要修正的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保证这一阶段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将分以下四个步骤开展工作:

步骤一:准备相关文件

在具体核查单位前,县编办提前搜集准备以下情况和材料

(1)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情况。包括本级数据平台内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员情况。

(2)财政预算及核拨经费情况。包括财政预算及核拨经费人员及相应人员的职级等。

(3)组织任免文件。被核查单位领导干部的任免文件,包括各级党委、政府文件,组织、人社部门文件等。

(4)工资统发、医保、社保情况。提前与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调取相关数据。

步骤二:查验单位自查报告

(1)查验单位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备。涉及到的文件复印件,日常管理相关文件、组织人事部门任免调动文件、工资福利、统计报表等支持性文件资料是否完整、准确、齐全。

(2)查验部门和内设机构领导任职文件,并将任命文件复印备查。

(3)查验、核对平台信息、工资统发、财政预算、医保、社保相关数据与填报是否相符。重点核查单位实际情况与平台数据不一致的部分。

(4)审核自查报告内容是否全面规范。步骤三:问题核实比对

县编办要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对单位自查报告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核实比对,对该单位自查报告及相关机构编制信息真实性(是否有故意遗漏、瞒报、谎报等问题)和准确性(表间关系等是否符合要求)做出评价和判定;对平台数据与工资统发数据、财政预算拨款数据、医保数据、社保数据不一致的部分,要详细分 10

类、记录具体情况及原因;对需要修正的信息,要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步骤四:现场核实比对

对需要深入了解核实的问题,可比照编委(编办)、财政、人社(社保、医保)等支持性材料的核查,查找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的差异,做进一步的核实。

3、审核汇总(2012年1月6日—2012年1月20日)县编办主任办公会议要将本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整体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集中分析、汇总,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成核查总体报告。总体报告除写明本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对相关机构编制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评价、判定外,还应对需要修正的机构编制信息以及需要补充录入的信息等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报告经办主任审定,送县编委主要领导签批后,按市编办统一要求于2012年1月20日前正式上报市编办。

县编办除核查工作主报告外,还需附有相应报表及支持性文件材料,包括:•高配人员统计表‣(表2-1)、•党政机关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2)、•事业单位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3)、•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统计表‣(表2-4)、•机关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5)、•事业单位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6)、•机关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7)、•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8)、•机关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9)、•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10)、•退养及退居二线领导人员情况统计表‣(表2-11)、•各类开发区、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12)、•未按规定审批机构统计表‣(表2-13)、•有实体办事

机构的议事协调机构统计表‣(表2-14)、•本轮机构改革尚未改革到位机构统计表‣(表2-15)等。

通过填写上述汇总报表,准确反映我县的机构编制管理整体情况。尤其是对平台外情况的摸底和汇总是此次核查的重点和难点。

4、修正补录(2012年1月21日-2月29日)

县编办提出本级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等信息进行修正、补录的正式申请,经省编办批准并经省编办授权后进行修改、补录或由省编办作统一修改、补录。

5、评估检查(2012年3月)

按照省编办制定的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评估检查办法(省评估检查办法另行制定)进行评估检查。

一是在各单位自查阶段,县编办核查评估组将深入2-4个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各选1-2个),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和解剖,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二是在县编办核查阶段,省编办核查评估组也将深入1-2个市和1-2个县,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和解剖,总结典型经验做法。

三是在各县核查工作基本结束后,省编办核查评估组将分赴各地进行评估验收。对于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督整改。

五、核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度。为加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领导,成立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 陈立军 副组长:县编办主任 李全兴

成员:从县编办、纪检委、组织部、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抽调组成。

县编办成立现场核查组,专门负责现场核查工作,统一规范核查工作流程,落实核查工作考核制度,明确核查人员的工作责任,保证核查工作质量。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核查工作,本单位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为责任人。并要分别配备一名专职核查员,负责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公示现场的拍照和核实。核查后,填写•机构编制核查公开情况现场核查确认表‣,要附有相关的公开影像资料,与单位自查报告同时上报。

六、有关工作要求

(一)现场核查工作要求

1、现场核查明示要求

核查组在进驻前通知被核查单位,将核查组成员、举报电话以及被核查单位机构编制信息等情况进行公开,核查组对被核查单位的明示落实情况进行核查。

2、现场核查业务要求

核查组应现场听取被核查单位情况介绍、公示情况介绍,与相关人员谈话以及查看并收集日常管理相关文件、组织人事部门任免调动文件、工资福利、统计报表等支持性文件资料。总的原则是“审批到件,实有到人”,涉及到职能配臵、机构设立、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及调整审批的,要有文件做依据,并有单位法人和核查组负责人签字;涉及实有人员(包括超编人员、编外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等)的要经本人签字认可并公示没有异议。

(二)编办审核工作要求

1、负责现场核查审核工作

县编办将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做好现场核查的审核工作,对所涉及的机构编制信息应逐一细致审核,必要时可以抽检审核被核查单位的相关证明原件。

2、检查“现场核查”工作开展情况

县编办领导应加强对现场核查的指导,视工作进展情况,可对现场核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对发现未执行现场核查或提供虚假核查信息的,要严肃处理。

3、审核工作业务要求

县编办负责汇总、分析、整理本级机构编制现场核查阶段所取得的各种资料、数据,对照相关文件依据和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数据形成专题核查工作报告(需修改、补录和规范平台信息的应单独形成报告,经省编办审批同意后授权修改、补录);分析被核查单位中存在的问题,与单位协商确定整改方案。

(三)其它要求

1、各单位以核定的编制为依据,按照落编时间先后顺序,在编制总量内且已上传至平台的人员为在编人员;其余的超编人员由本单位确定后,报同级编制部门审核后公示。

2、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机构编制核查报告在2012年1月20日前报送市编办。

六、有关工作的问责

各乡镇、各部门应严格落实全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有关要求,准确、及时、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县编办将对未认真开展核查工作、提交不真实机构编制信息的单位,依据•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和•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进行认真处理,必要时还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

1、格式1-1机构编制情况公示

2、表1-1在编人员公示名单

3、表1-2超编人员公示名单

4、表1-3聘用、借调等非占编人员公示名单

5、表1-21在编不在岗人员公示名单

6、格式1-2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7、格式1-3-1机构编制核查申请

8、格式1-3-2机构编制核查申请

9、表1-4机构编制审批文件明细

10、表1-5党政群机关基本情况表

11、表1-6党政群机关高配干部统计表

12、表1-7党政群机关退养及二线人员统计表

13、表1-8党政群机关超编人员统计表

14、表1-9党政群机关聘用人员统计表

15、表1-10党政群机关借调人员统计表

16、表1-11党政群机关临时用工人员统计表

17、表1-12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18、表1-13事业单位高配干部统计表

19、表1-14事业单位退养及二线人员统计表 20、表1-15事业单位超编人员统计表

21、表1-16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统计表

22、表1-17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统计表

23、表1-18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人员统计表

24、表1-19党政群机关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25、表1-20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26、格式1-4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组成员公示名单及联系方式

27、表2-1高配人员统计表

28、表2-2党政群机关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

29、表2-3事业单位超编人员情况统计表 30、表2-4超职数配备干部情况统计表

31、表2-5机关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 32表2-6事业单位未进入平台人员情况统计表

33、表2-7机关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

34、表2-8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情况统计表

35、表2-9机关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

36、表2-10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情况统计表

37、表2-11机关临时用工人员情况统计表

38、表2-12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人员情况统计表

39、表2-13退养及退居二线领导人员情况统计表 40、表2-14党政群机关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41、表2-15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统计表

42、表2-16省编委核定编制审批文件明细

43、表4 机构编制核查公开情况现场核查确认表

44、表一党政群团单位机构基本情况表

45、表二事业单位机构基本情况表

46、表三单位人员名册

编制方案 篇2

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认真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积极应对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新常态,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抓住机遇,创新突破,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xx”而奋斗。

(二)主要任务

全面总结评估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绩与经验、存在问题与原因;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学校现状,主动对接国家、省、皖北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和重点工作、专项工作、年度计划、资源配置紧密结合,谋划好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路线图与时间表,完成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

贯彻落实《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的精神,结合“四个全面、四个提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科学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对学校的内外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寻找差距,客观对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制定有效的战略举措。规划要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规划目标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可考核性,确保规划工作的严肃性。

2.深化改革,创新思路

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是我校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通过改革创新,形成有利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重点突破,协调发展

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突出高水平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统筹兼顾“质量、结构、规模、效益”、“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事业发展中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的关系,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节奏,做到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分阶段实施,努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加强调研,注重衔接

前期调研是编制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前提。各单位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把规划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做深做细做实。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负责部门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

5.学校主导,民主参与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学校主导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参与度,广泛调动专家、教师、管理干部、学生代表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意见相结合,通过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听取多方意见,把制定规划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思广益、启迪智慧的过程。通过制订规划,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规划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总体规划:《xx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XX年——2020年)》。

(二)专项规划:

1.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3.校园基本建设发展规划;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发展规划;

5.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发展规划;

6.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7.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

8.实验(实训)室建设发展规划。

(三)院部“十三五”发展规划:各教学院部、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学校“十三五”总体发展目标和思路编制各自发展规划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机构与时间进度

(一)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机构

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体系由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咨询机构组成。

1.领导机构。成立xx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2.工作机构。成立学校总体规划工作组、各专项规划工作组及院部规划工作组,各工作组在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具体组织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期调查研究,提出规划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等工作。

3.咨询机构。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

(二)规划编制的时间进度安排

根据工作实际和规划编制要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大体分为六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XX年6月至7月上旬)。召开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集思广益,听取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初步意见、建议。组建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机构,确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启动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2.前期调研阶段(XX年7月中旬至8月)。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力争形成一批研究报告并提出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广泛搜集富有指导性、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为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广泛收集学校“十二五”期间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数据和文本资料。各专项规划工作组、院部规划工作组要认真研究相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周密部署安排好规划编制基础工作。

3.总结和起草阶段(XX年9月至11月)。在前期调研、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十二五”各专项规划总结,形成“十三五”各专项规划的文本初稿;在各专项规划基础上,形成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初稿。

4.征求意见和修改阶段(XX年12月至XX年1月)。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区域等改革发展有关精神,修订完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经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形成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讨论,并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论证和咨询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学校总体规划审议稿。

5.完善、审定发布阶段(XX年2月至4月)。学校“十三五”规划由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审议,经校党委会审定批准通过后,学校正式印发执行。

6.规划任务分解(XX年上半年)。发布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做好工作任务及主要指标分解工作。按省教育厅要求时限完成规划的修订与备案(按照省教育厅相关部署确定)。

四、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是关系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xx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各专项规划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部要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明确一位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联系领导和规划起草执笔人。

(二)加强衔接,整体推进

编制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编制过程中要加强衔接,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并将其与年度工作结合起来,把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做细做实;学校总体规划工作组、各专项规划工作组要加强沟通协调,各专项规划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要注重学校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院部规划的相互衔接,各专项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做到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同级规划各有侧重,各有分工。

(三)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校今后五年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与路线图,要集中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的参与度。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畅通师生员工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渠道,广泛听取学校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学术委员会专家和教代会的意见,使广大教职员工更多更好地认知规划、关心规划和参与规划,形成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决策咨询机制,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真正树立规划的权威性,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师生员工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

(四)突出重点,便于操作

学校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和院部规划,均要突出重点任务、主要发展方向,使规划在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根据规划的性质和作用,既要研究提出预期性、前瞻性、导向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可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编制方案 篇3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是高等教育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全面 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科学编制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为“十三五”规划),对于我校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编制好我校“十三五”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

围绕我校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发展格局,立足于学校“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规律,坚持依法治校,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着力改革创新,突出解决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学校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既表现在思路、方法和目标上创新,又体现在政策、项目和措施上落实,使规划成为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与要求

(一)科学定位,明确目标原则

在充分 总结“十二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下,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特色和主要成绩,发现困难,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三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考核性。

(二)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原则

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校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要根据发展目标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原有改革方案,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形成有利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

规划编制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和谐发展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中要树立节约意识,将财政和资源因素与各项规划相结合,规划内容要充分体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大学的思想。

(四)加强调研,注重衔接原则

各单位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要加强与国家中长期规划及XX省“十三五”规划相结合,与学校自身特色及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五)民主参与原则

科学决策规划编制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亲自挂帅,组建好编制团队。要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广泛凝聚学校专家、青年教师、管理干部、学生代表、校友等各方面的智慧和意见;要坚持顶层与基层相结合,通过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听取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把制定规划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过程。通过制定规划,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局面。

三、规划体系

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体系由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学院(部)规划、专题规划四部分组成。1.学校总体规划:《XX工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由发展规划处牵头,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编制总体规划。

2.学校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建设规划共六项,其中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包括校园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后勤保障建设规划包括两型社会建设和财务保障规划。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编制专项发展规划。

3.学院(部)规划:各二级学院(部)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编制学院(部)“十三五”规划。

4.专题规划:学校其它单位可结合自身发展和管理需要,编制相应的“十三五”专题规划。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部)规划由分管校 领导及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在全校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规划时间跨度均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25年。撰写格式、规划编制的任务分工见附件1-2。

四、组织机构

1.“十三五”规划编制 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规划的制定与推动工作;定期听取规划起草工作小组的 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对规划制定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领导并推进各项任务的完成。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唐XX 成员:彭XX 唐XX

2、“十三五”规划工作小组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责任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部)分别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起草工作;广泛征集师生员工对规划起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进行论证;及时发现并向领导小组汇报起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相关专题的深入研究和资料提供。工作小组成员: 组 长:张XX 成 员:吕XX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处,负责处理规划编制的日常工作。

3、专家咨询组

专家咨询组由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根据规划制订工作需要,还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参加,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与指导,负责规划的全面论证。

五、时间安排及要求

(一)前期工作阶段(2015年4月~5月)

1.确定XX工业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做好XX工业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2.成立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加强领导,分工负责; 3.召开动员会,指导和布置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部)规划的编制;

4.针对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核心问题,由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于2015年6月底提供专题研究 报告;

5.完成前期考察、调研和 材料收集工作,形成规划基本思路框架草案。

(二)文本起草阶段(2015年6月~7月)

1.在对“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7月30日前形成“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学院(部)规划的文本初稿;

2.在专项规划基础上,于7月30日前形成学校总体规划文本草案;

3.各专项规划7月10日前将加盖部门公章与电子文档一起报送发展规划处。

(三)论证咨询阶段(2015年8月~9月)

1.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内外广泛征求意见,适时召开相关专家咨询会,分别审议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2.根据论证和咨询意见,对“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文本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规划文本完成稿;

3.学院(部)规划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四)审定发布与落实方案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1.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于2015年12月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根据代表大会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最后提交党委会审定批准实施;

2.学院(部)规划经院(部)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3.印发《XX工业大学“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 4.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和专项规划及学院(部)规划落实方案。

附件:1.规划的格式与要求

2.XX工业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编制方案 篇4

堆龙德庆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全力推进我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开展堆龙德庆区关于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规范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管理,保证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确保各项指标如期完成,指导和推动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按照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 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通过为大众提供创业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培养大学生、农牧民的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农牧民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激发创新精神、磨练创业意志、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二、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的条件

第三条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编制有基地建设和发展规划,四周界限明确,有相对稳定的场地和供电、供水、通讯、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符合安全、消防和卫生等基本条件,创业场所应集中连片。场地作为创业创新基地使用期限不少于5年,场地须产权清晰或租用合同明确,在使用期内不得变更用途。

(二)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符合全市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要求,能够平稳运营,可持续发展。

(三)可自主支配的运营场地面积一般不少于1000㎡,入驻 小微企业8家以上。

(四)应具备专业的运营管理机制,经营和信用状况良好,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完整的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合理,服务质量有保证,服务台账清晰。具有丰富的创业创新服务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五)服务有特色,业绩突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或低收费服务占到总服务量的40%以上,能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六)拥有至少2名专职管理人员且至少1名具备1年以上创业投资或创业服务等相关业务经验的管理人员;借助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业人士等,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融资、培训等服务。

三、奖励政策

第四条 支持改建、扩建创业创新基地。引导和支持乡(镇)园区、高校院所、企业等多元主体,利用闲置厂房、闲置房屋等潜在场地改建、扩建为创业创新基地的,对其为提升孵化能力实施场地改造及公共技术设备设施购置等发生的费用,经核定,给予费用总额的2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经费补贴。按照“两创示范”工作实施任务,改扩建的创业创新基地经市“两创示范”办审核后,按实际发生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第五条 支持新建创业创新基地。对园区、县(区)和社会资本新建的创业创新基地,经核定,按2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对区直部门通过立项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新建的创业创新基地,按投资总额的5%给予奖励。第六条 支持创业创新基地提档升级。被认定为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视其发展规模、服务水平、团队素质以及在孵企业的数量,按照市、区相关政策文件给予运营机构运营补贴。

第七条 对创业创新基地的房租补贴。被认定为市级以上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按照市、区相关政策文件给予运营机构运营补贴。

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申报认定程序 第八条 申请材料:

(一)运营管理机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运营管理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及服务收支情况的专项审计报告;

(三)符合土地利用、城镇建设有关规定和要求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或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

(四)基地入驻企业名单

(五)运营管理机构主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名单及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

(六)开展相关服务的证明材料(通知、照片、总结等);

(七)能够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其他材料;

(八)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

第九条 申请。拟申请单位按照申报条件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向所在地园区经发局、县(区)工信局根据本方案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初审,并将推荐意见和申报材料报送市工信局。

第十条 审核。市工信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 社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并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共同赴现场核查,通过“评分”的方式审定拟认定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名单。

第十一条 公示。将拟认定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名单公示7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 认定。对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经核查不成立的,由市工信局报送市“两创示范”办研究审定后,认定为拉萨市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并授牌。

五、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基地管理制度

(一)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人员由当地政府驻派、管理经营。

(二)入驻企业应在指定区域办公,不得私自占用公共区域。

(三)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办公桌椅等设施,企业不得擅自安装电线、管道、空调、烹饪等设施。

(四)入驻企业不得擅自对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格局和装修等进行改造。

(五)入驻企业要服从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的管理。第十四条 经营管理制度

(一)入驻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二)入驻企业应遵守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入驻企业应每月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报送不涉及公司机密的报表和数据,以便完成相关的统计。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制度

(一)入驻企业指定专人负责对企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增强防火安全意识,一旦发生火警,应立即向消防中心处报警。

(二)入驻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做好本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认真督促、检查防火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应服从基地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从相关消防通道疏散。

(三)经营场所和办公室内不准使用明火装置,不准乱接电源和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热器具,严禁吸烟。

(四)由于入驻企业管理不善,发生安全事故,损失由入驻企业承担;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六、入驻条件

第十六条 意向入驻企业应先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提交入驻申请表,如实填写相关信息,由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呈双创办、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办理入驻手续完成入驻。

第十七条 意向入驻企业、项目或团队应具有一定创新性、符合小微企业范畴,并服从堆龙德庆区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的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 入驻企业每月考核一次。并将入驻企业入驻情况、办公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等如实建档保存,作为考核参考依据。

第十九条 对入驻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企业,根据堆龙德庆区相关部门和“两创示范”办公室有关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第二十条 入驻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遵 守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项管理规定,自觉配合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各项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第二十一条 入驻企业退出时,须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提交退出申请或由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填写退出情况说明,呈报双创办、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退出。

编制方案 篇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4]5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00四年七月十九日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晋发〔2003〕27号),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正厅级建制,仍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

一、职能调整

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有职责的基础上,增加如下职责:

(一)承担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二)承担协调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协调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组织全省安全生产督促检查职责(必要时有关职责以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履行)。

(三)原由省卫生厅承担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

(四)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五)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监督指导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和注册工作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调整为:

(一)承担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是:研究提出安全生产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的建议;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省人民政府 有关部门和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督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参与研究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发展 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山西省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组织协调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承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会召开的会议和重要活动,督促、检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承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综合管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起草安全生产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研究拟订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拟定发布工矿商贸行业及有关综合性安全生产规章规程,研究拟订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并组织实施。

(三)依法行使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

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全省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定期分析和预测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四)负责全省煤炭工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监督、指导煤炭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负责“一通三防”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全省煤矿矿长 的培训工作,负责《煤矿矿长资格证》的考核与发证工作;监督、检查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和使用情况;参与、指导、协调全省煤矿灾害预防、应急救援、事故抢险 救护;参与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

(五)负责发布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全省生产安全伤亡事故调度统计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分析工作;依法组 织、协调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全省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及经 费管理事项。

(六)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

(七)负责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对建筑施工、民用爆破器材和煤矿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

(八)指导、协调全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组织实施对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安全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的资质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九)组织、指导全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的考核工作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经营管理者、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考核工作;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

(十)负责监督管理省管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监督工矿商贸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十一)依法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情况;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和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十二)拟订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示范工作。

(十三)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监督和指导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和注册工作。

(十四)组织开展与国际组织及国外民间组织安全生产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五)承担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设10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合署办公)

组织、协调机关办公,拟订和监督执行局机关的各项工作规则和制度;承担机关文秘、政务信息、保密、档案、提案、信访和行政事务等方面的工作;承担机关和所属单位财务、经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安全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组织研究拟订工矿商贸行业及有关综合性安全生产规章、规程和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承办安全生产方面的行政复议和执 法监督工作,指导安全生产系统的法制建设;组织研究安全生产重要政策;组织起草重要文件、重要会议报告;组织、指导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全省安全生 产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受理、颁发及公告工作;负责对全省各类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情况的汇总统计 工作。

(三)规划科技处

组织研究拟订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技术示范及安全生产科研 成果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投资管理权限负责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负责省安全生产专家组工作;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和 安全标志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对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安全咨询等社会中介机构 的资质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四)安全生产协调处(省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办公室)

承担省安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分析和预测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联系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掌握重要情况和重大事项;组 织、协调全省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督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负责拟定全省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及考核组织工作;负责组织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负责省安全生产监察专员日常管理工作。

(五)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处

负责全省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煤炭企业贯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实施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程。组织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审核评价工作;负责“一通三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煤矿企业取得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监督检查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和使用情况;参与全省煤矿灾害预防应急救援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参与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监督驻矿安全监督员的选拔、聘用工作。

(六)监督管理一处

依法监督检查非煤矿山、石油、冶金、有色、建材、地质等行业的工矿商贸 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组织相关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指 导和监督相关的安全评估工作;负责组织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查、核准和监督管理工作。参与相关行业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 情况;参与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七)监督管理二处

依法监督检查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贸易行业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 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指导、监督相关的安全评估工作;组织相关的大型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对建筑施工、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协调和监督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建筑、水利、邮政、电信、林业、军工、旅游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参与调查处理相关行业的重特大事故,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参与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八)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

综合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依法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设立及其改建和扩建的安全审查、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和容器专业生产企业的安全审查 和定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省内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并监督检查。负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组织烟花爆竹经营企业销售许 可证的发放工作。负责组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查、核准和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监督检查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烟花爆竹行业 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组织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组 织相关的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指导和监督相关的安全评估工作;参与调查处理相关行业的重特大事故,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参与 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九)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办公室(信息调度办公室)

研究起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 章、规程、标准;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组织指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习;统一指挥、协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工作;负责全省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及经费管理事项;分析预测重大事故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全省生产 安全事故调度统计,建立和完善伤亡事故调度统计报表制度;对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十)人事培训处(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人事培训处合署办公)

承担局机关和直属机构干部管理及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和职称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及注册管理工作;指导全省安全生产培训工 作,负责本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依法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 员的安全资格考核工作;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全省煤矿矿长培训工作,负责《煤矿矿长资格证》的考核与发证工作。组织开展与国际组织 及国外民间组织安全生产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有关外事管理工作。

机关党委(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关党委合署办公)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纪检组(监察室)(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纪检组(监察室)合署办公)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

四、人员编制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机关行政编制为3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1名,正副处长职数16名(含信息调度办公室副处级职数1名,办公室、人事培训处不占核定的处级职数),另核定工勤人员编制7名。

五、其他事项

(一)关于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省管的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行政监管责任,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行政监管责任。

(二)关于交通、铁路、民航、水利、建筑、国防工业、邮政、电信、旅游、特种设备、消防、核安全等有专门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督

管理

公安、交通、铁路、民航、水利、建设、国防科技、邮政、电信、旅游、质监、环保等部门依法具体负责本行业或领域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行 政监管责任;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从综合监督管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角度,指导、协调和监督上述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特 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

(三)关于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工

省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局负责监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负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生产安全许可证、销售许可证发放工 作,组织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查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事故。省公安厅负责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证发放和烟花爆竹运输路线确定 工作,管理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实施烟花爆竹厂点四邻安全距离等公共安全管理,侦查非法生产、买卖、储存、运输、邮寄烟花爆竹的刑事案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负责拟订烟花爆竹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规范。

(四)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工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行为;省卫生厅负责拟订职业卫生地方性法规、标准,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检查和救治,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职业卫生评价及化学品毒性鉴定工作。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年07月19日 实施日期:2004年07月19日(地方法规)

编制方案 篇6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处于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发展的机遇高度叠加,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正确研判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科学编制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更好发挥市级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落实国家、省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部署,扎实做好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分工

(一)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倒推,又要从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入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市情认识的基础上,突出重大问题研究的战略性和现实性,研究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制高点,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等决策部署,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面向未来15年加强谋篇布局。围绕培育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为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奠定基础。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宏观经济重大课题研究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委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其它综合专题研究由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责,自行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二)编制市级发展规划。市级发展规划即《嘉峪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要求,突出发展规划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在做好前期研究,衔接省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五年的总体目标、战略布局、重要任务、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布局、实施措施等。根据省“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度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有序开展编制工作,增加规划的操作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务实管用。市级发展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起草,会同全市各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三)加强专项规划研究。专项规划是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市级专项规划原则上限定于关系全市发展大局且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领域,主要是细化落实省级发展规划、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和市级发展规划对特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明确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为市级发展规划提供支撑。市级专项规划应符合省政府批复执行的《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应与正在编制的《嘉峪关市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衔接,要与国家和省政府颁布的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市级发展规划相协调,重点突出各行业、各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量化目标、工作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级专项规划分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和其他市级专项规划,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属有关部门编制目录清单,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其他市级专项规划由市属有关部门提出编制意见,报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后组织编制。规划编制完成后,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统一报市政府审批,其他市级专项规划由市属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报市发展改革委备案。

(四)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要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依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市主体功能定位,融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空间规划,编制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统筹绘制一张蓝图,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目录清单,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规划编制完成后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实施。

(五)加强“三个重大”谋划。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前谋划启动一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要求,同步启动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三个重大”谋划。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谋划提出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生态民生项目,研究确定一批带动能力强、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对于需要国家、省上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大建设项目,尽早启动项目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嘉峪关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批准实施后,除中期评估时根据评估结果对重大工程项目调整纳入规划外,原则上不增补重大工程项目,市属有关部门要做好与省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积极向对口厅局汇报衔接,力争将我市更多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省级规划。

(六)加强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一规划体系的要求,突出市级发展规划的统领地位,发挥市级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和市级专项规划支撑作用。进一步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明确衔接原则和重点,规范衔接程序,确保各类规划协调一致。报请省政府批准的规划,须事先与市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衔接,衔接重点是规划目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风险防控等,必要时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编制部门组织开展审查论证,市级发展规划必须按程序报送省发展改革委进行衔接。

三、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依照甘肃省进度进行安排,分为四个阶段。

(一)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8月到2019年10月)。制定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市级空间规划编制目录清单,报市政府审批。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做好“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执行情况的基本评价,完成“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报告,酝酿提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框架的初步意见,由市发展改革委汇总上报市政府。

(二)基本思路起草阶段(2019年11月到2019年12月)。在各单位重大课题研究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框架初步意见基础上,起草完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组织召开市属各部门、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总公司及专家座谈会,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征求市人大、市政协意见和建议,开展专家论证,12月底报市委、市政府。

(三)规划纲要框架起草阶段(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甘肃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甘肃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起草形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框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工作,做好与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

(四)规划纲要草案起草阶段(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形成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市级专项规划、市级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参照上述工作进度同步开展。

四、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编制“十四五”规划,事关全市发展全局。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编好“十四五”规划,绘就新征程五年发展蓝图。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以市属各部门为成员的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省内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组,负责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咨询论证工作。建立部门联络员制,由各部门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十四五”规划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衔接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由李宁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朱自虎同志兼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接任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

(三)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善民主参与、衔接协调、论证咨询、公布和评估等制度,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负责对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草案进行咨询、论证和指导,把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研究深、研究透。

(四)做好衔接协调。建立健全全市各类规划与国家相关规划、市级各类规划、市级规划与省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机制。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要与相邻市县规划做好对接,按程序报省发展改革委进行衔接,市级专项规划、市级空间规划报市发展改革委与市级发展规划进行衔接。

(五)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研究和论证。要紧密结合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生态产业领域,研究确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化项目、国家重点支持的生产性服务类项目和由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等,特别是需要由国家、省政府进行审批、平衡和综合协调的重大建设项目,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做好与全省发展规划的衔接,力争我市有更多的重大项目列入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

(六)落实规划经费。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全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编制方案 篇7

关于印发《临沂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编〔2012〕1号

各县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

现将《临沂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一日

临沂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1]52号)和省编委《关于印发的通知》(鲁编[2011]39号)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核查目的

通过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摸清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底数及存在的问题,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基础,实现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数、人员结构等信息数据准确清楚,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最大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核查范围

主要是市、县、乡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县、乡两级是本次核查工作的重点。

三、核查内容

1、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主要核查市、县各级各部门及乡镇机构数量、规格、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此外,了解掌握机关工勤人员情况。

2、领导职数配备情况。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乡镇领导职数核定和配备情况。

3、编外用人情况。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编制外聘用人员情况,包括批准单位、经费来源、聘用时间、人员结构等。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要与已经开展的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相结合,按照市编委《关于印发的通知》(临编[2011]30号)要求进行。

四、方法步骤

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从2012年1月开始,2012年5月底前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具体步骤是:

(一)部署实施(2012年1月)。印发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全市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二)单位自查(2012年2月1日-2月29日)。各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对本部门单位的机构名称、规格、编制员额、实有人数、人员结构、领导职数、非领导职数以及实际配备数、编外用人数等逐项进行认真核查,按要求填写核查表(附件1、2、3、4、5,市直部门附件2须登录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入“人员管理”,自动生成),写出核查报告,于2012年2月底前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

(三)集中核查(2012年3月1日-3月31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各部门单位自查的情况进行核对,查验机构设置、编制核定、领导职数等事项的批准文件是否符合规定,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基础信息档案,完善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落实编制实名制。

(四)整改规范(2012年4月1日-4月30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及时与部门单位沟通协调,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意见。各部门单位根据编制部门提出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规范并经同级机构编制部门核查同意后,对核查情况进行公示。

(五)评估验收(2012年5月1日-5月31日)。机构编制核查完成后,各县区机构编制部门将本级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汇总,以县区为单位填写《各县区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核查情况汇总表》(附件6),形成核查工作报告,2012年4月底前报市编办,其中事业单位核查情况按临编[2011]30号文件要求报送。市编办将适时对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并在全面总结我市机构编制核查情况的基础上,形成核查工作报告,报省编办。

机构编制核查期间,原则上不再新设机构、新增编制,确因工作需要的,在现有机构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

五、有关要求

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县区机构编制部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将2012年作为“机构编制核查年”,切实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实施。市直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组织人员做好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全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由市编委统一领导,具体核查工作由市编办负责组织实施。

(二)切实落实责任。核查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构编制的规范管理,关系到编制实名制工作的具体落实。各县区编委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机构编制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集中力量,精心组织,认真制定本县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方案。市直各部门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自查方案和自查步骤,仔细审查单位机构编制事项,如实上报自查结果。核查期间,市编办将组织力量对各县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和市直部门单位自查工作进行督导,确保核查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三)边查边清边改。对核查中发现的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和职能弱化或消失的事业单位、名存实亡的空壳机构,各单位要结合编制部门提供的意见认真进行清理整改,该调整的调整、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切实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和部门单位工作效率。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将核查工作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结合起来,落实编制使用审核制度,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效机制;将机构编制核查与编制实名制管理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管理相协调的控制约束机制;将机构编制核查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作用,实现市、县机构编制信息联网。

(四)严肃工作纪律。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在机构编制核查中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对擅自设立机构、增加编制、提高机构规格、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等违规违纪问题要坚决予以查处,对核查中提供虚假证明材料、虚报瞒报相关信息数据等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对违反规定进入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各部门单位要借助此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发现并改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部门单位编制管理工作。对违规违纪行为情节严重的,机构编制部门将会同纪检监察部门依据《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山东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

1、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核查表

2、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3、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情况核查表

4、党政群机关编外聘用人员情况核查表

5、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情况核查表

6、各县区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核查情况汇总表

编制方案 篇8

0 2020 年 某 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 和 “十四五”初步规划方案 稿两套合编

0 2020 年 某 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0 3410 字范文

为贯彻落实全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组织做好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总书记对 XX 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全面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 XX、共绘新时代 XX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编制原则。

1.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推动全省整体发展,又要适应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整合资源,集中攻关。

2.坚持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统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3.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既要发挥好政府部门编制规划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开门搞规划,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围绕建立全省“十四五”规划体系,协调组织和统筹推进省市县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一)编制省发展规划 (规划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入手,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省发展规划是全省各级各类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二)编制专项规划。围绕细化和落实省发展规划对特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且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领域编制一批省级“十四五”专项规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编制目录清单,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协调)

(三)编制区域规划。以省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跨行政区且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紧密的连片区域以及承担重大战略任务的特定

区域为对象,以贯彻实施重大区域战略、协调解决跨行政区重大问题为重点,编制若干区域规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和相关设区市政府研究提出编制目录清单,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相关部门配合)

(四)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全省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细化落实省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协调各类空间管控手段。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研究提出编制目录清单,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省自然资源厅牵头,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相关部门配合)

(五)编制市县规划。市县政府按照全省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本地“十四五”规划。市县规划依据省发展规划制定,既要加强与省发展规划和省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又要结合市县实际,突出当地特色。(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省发展改革委协调指导)

三、工作阶段和时间安排 参照国家总体安排,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分为前期研究、形成纲要框架、起草和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四个阶段。

(一)前期研究阶段(9 2019 年 年 5 5 月--0 2020 年 年 2 2 月)。

1.动员部署。召开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19 年 5 月底前完成)

2.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中攻关。全局性、综合性课题采取定向委托方式,交由有关研究机构承担;应用性、对策性课题采用公开遴选方式,选择有关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省有关部门可结合基本思路研究和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另行组织开展课题研究。(2019 年 5 月启动,8 月提交中期成果,11 月上旬前结题)

3.提出重大事项。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研究提出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重点内容,报省发展改革委汇总。(2019年 7 月底前省发展改革委将重点内容的初步考虑报国家发展改革委;10 月底前将重点内容最终稿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4.起草规划基本思路。省政府各部门从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出发,研究提出行业(领域)“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19 年 11 月底前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汇总并与国家衔接后,研究提出我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20 年 2 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0 2020 年 年 3 3 月--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前)。

1.开展规划调研。各设区市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可采用与课题承担单位联合调研的方式,就“十四五”规划重大目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等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后报省发展改革委汇总。(2020 年 4 月底前完成)

2.开展建言献策和大数据分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或在新闻媒体开设活动专栏等方式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利用大数据资源及手段,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监测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研判形势、制定重大政策提供支持。(2020年 4 月至 9 月)

3.研究论证重大工程项目。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研究提出一批新时代重大标志性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2020 年 4 月至 9月)

4.起草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在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研究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2020 年 4 月至 10 月)

5.召开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专家对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讨论“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提纲。(2020 年 7 月底前完成)

(三)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后--2020年 年 2 12 月)。

1.起草纲要草案。根据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对纲要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规划纲要草案。(2020 年 11 月底前完成)

2.征求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人士意见。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企业家和群众团体意见建议。(2020 年 12 月中旬前完成)

3.修改完善。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并与国家规划纲要草案衔接后,对规划纲要进行修改完善。(2020 年 12 月底前完成)

(四)论证报批阶段(0 2020 年 年 2 12 月--1 2021 年全省“两会”召开前)。

1.召开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论证。(2020 年 12 月底前完成)

2.报请省委、省政府研究审议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2021年全省“两会”召开前)

3.按照省委、省政府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提请省人大审议规划纲要草案。(2021 年全省“两会”召开前)

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 年 6 月底前全部出台。市县规划纲要编制要基本与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步,2021年上半年报同级人大审议后发布,并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推进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同时,具体承担省发展规划和省级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省有关部门是省级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责任主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细化落实省发展规划对重点领域和空间治理发展战略、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等要求,切实强化专项规划的支撑作用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省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紧密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市县政府是本地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启动编制工作,加强与省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二)组建工作专班。

以省发展改革委为主,适当从设区市、省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具体承担规划纲要编制任务。此外,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等智力支持。

(三)落实人员经费。

各地、各部门要相应制定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专班,组建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规划编制队伍。各级“十四五”规划(含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等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0 2020 年 “十四五”初步规划方案 0 3640 字文稿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经济将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的压力和面临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多变。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各种问题和矛盾叠加,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转型的阵痛与新动能培育的困惑交织在一起。城投公司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这就迫切需要有一部纲领性的文件来指导城投公司发展。“十四

五”规划可以帮助城投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升服务城市发展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城投公司如何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本指南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方法,不足之处请业内专家批评指正。

1、认识“五年规划”

国家层面“五年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五年规划”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从国家到地方,“五年规划”呈现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自上而下的四个层级;从横向看,每个层级除了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以外,还有针对行业的五年专项规划,如城市园林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除政府外,许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部分大型民营企业也纷纷制定“五年规划”。

首先,制定“五年规划”符合城投的属性诉求。城投作为一类特殊国企,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划期内对城投行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规划等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制定与上位规划相匹配的“五年规划”,有利于城投找准发展方向。

其次,制定“五年规划”是城投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没有规划引领而力求保持稳健发展

已然成为空谈。城投通过制定“五年规划”,系统研判未来将面临的发展趋势,制定明确的总体发展战略、业务发展战略和职能战略,并匹配详细的行动规划和计划,可以指导企业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提升效益和实现更好发展。

城投的“五年规划”主要包括总结回顾、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规划、规划保障措施等。

总结回顾主要是明确取得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分析包括 PEST 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等;

战略制定包括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和业务战略、子公司战略;

战略规划包括目标规划、时间规划、项目规划等;

保障措施包括内部组织保障和外部政策及资源保障。

二、“ W W H ”规划编制思路

城投“五年规划”编制的核心思路简单归纳为: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Who am I?Where am I going?How do I get there?简称为“WWH 规划编制思路”。

“我是谁”简单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并解剖作为城投企业的我,找出我存在的问题,发现我的优势、我的短板,找准确我的定位等。

针对“我是谁”,我们要用好分析工具,找出我的优势和长处、瓶颈和短板,设定出我的愿景和目标,实事求是地将企业画像描绘出来。

“我要到哪里去”简单说就是城投公司结合市委、市政府、国资委的战略意图以及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劣势,定下我的目标和方向。

针对“我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建立起 1+N 的总体目标体系。首先我们要确定最核心的战略大目标“1”,围绕战略大目标“1”的实现,找出“N”个阶段性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形成战略规划总体目标和阶段性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清单。

“我如何去”即是我的经营模式,我的管控模式,我的激励机制,也就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我的战术、我的打法。

未来五年的变化会越来越快,诸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都有可能发生,产生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会很多,因此为了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我们用何种方式方法把“我如何去”这个阶段的事情做好非常关键,也就是城投战略规划的制定显得非常重要。

三、城投“五年规划”基本编制方法

孙子兵法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城投的决策管理者不了解城投的本身,就不能做到扬长避短。要了解城投对其进行分析必不可少。分析过程必须建立在充分、扎实的企业内外部调研基础之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外部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趋势、区域、产

业、市场、竞争对手、对标企业等。内部调研究查涵盖业务、组织管理、人员、财务、资源等各个方面。通常可采用的方式包括资料研究、内外部访谈、实地走访和问卷统计、战略研讨等。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梳理信息,层层抽丝剥茧,为制定战略奠定基础。

武功厉不厉害看马步站得稳不稳;汽车是否跑得快,要看底盘稳不稳;企业是否能够制定好的发展战略目标要看定位准不准。不同定位的企业,战略目标设定不同。一般而言,城投企业的战略定位有三类:一是定位为公益类国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营业务,这类企业以如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定位为商业类国企,这类企业要考虑如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创造营业收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三是定位区域开发或者行业类企业,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存在。现实当中,很多城投公司有着多重定位,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核心定位,选择战略规划的方向也不同。

编制规划要善于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我们如何做到专业的战略分析与规划?这就要求我们择优选择专业工具和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战略。这些工具和模型通常有波特五力竞争模型、SWOT 分析模型、PEST 分析、SPACE 矩阵模型、波士顿矩阵、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等。

在编制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 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 SWOT 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因此,SWOT 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 SWOT 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明朗。

编制规划要有逻辑思维和战略思考,不能拍脑袋、想一出是一出。企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共同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我们首先要看城投公司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区域、产业、资金等维度,其中核心在于产业,我们要分析企业机会、看核心要素;其次看内部环境,包括我们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拥有的资源与能力、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等,核心是分析自身的条件,看清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结合内外部环境,抓住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明确经营哲学、战略定位、方向、目标、模式,再进一步制定业务规划、管理保障等。

要编制高质量“十四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规划的高度、宽度、亮度和精度。要做到政策匹配、语言规范、层次清晰、言之有物,要具有创新开放的理念,规划文本要体现前瞻性、规范性、系统性、层次性和操作性。编制过程要以“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新为魂、金融为器”为原则,做到规划成果既要接地气,又要有前瞻性,既要准确把握政策又要体现先进性和实操性。

城投集团本部与子公司在“十四五”规划目标、文稿编写、产业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目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技术创新等具体规划方面要相互衔接,确保集团本部与子公司参数及目标相一致,保持高度融合。这一步可以在本部规划大致框架思路出来后,再对本部

和子公司间差异点进行调整。各子公司先期基于城投本部战略和中心任务上,牢牢抓住本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和企业核心需求,重点围绕本企业战略目标,如何发挥企业优势,聚焦企业内部资源和力量,差异化编制子公司规划。

基于前期做的各项战略研究、分析判断,要重点对其进行成果转化,最终形成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的最终成果是清晰完整的一套体系。发展规划首先依据城投集团本部的使命自上而下逐层展开,子公司服务于本部的发展内容和方向,从城投本部分解至子公司的规划通常分别是:事业规划(使命愿景、定位、目标)、竞争规划(产业布局、发展路径、行动计划)、职能规划(各项职能的配套,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支持,战略分解实施等)。在城投本部使命愿景之下,也可以按照横向划分为业务规划、资本规划、组织与人才规划等。实际编制过程中要根据调研情况不断总结、调整、提升,才能做到规划不成为空中楼阁、半途而废。

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预留自我调整机制,避免出现因政策变化导致无法落地的情况。“五年规划”能否落地取决于三个要素:量化的目标体系、清晰的实施路径、强力的推动执行。具体来说,目标体系要与公司的预算体系、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起来;实施路径要将目标细分到业务和项目、细化到时间表、落实到责任人;推动执行需要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和赏罚分明的制度保障。

国家从“十五”规划开始,发现了规划落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开始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即在第三年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内容

包括目标实现情况、任务推进情况、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等。城投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机制,还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一年一评估、内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偏。

好的“五年规划”,既是城投公司实现五年发展目标的指南,也是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制度保障。

编制方案 篇9

海南妇幼字[2012]8号

海南区妇幼保健站机构编制核查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海南区编办《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海南机编办发 [2012]3号)精神,按照区委编办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站机构编制基础建设,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信息核查工作,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核查目的摸清我站机构编制、实有人员、财政供养人员、离退休人员底数,发现和解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进编制“实名制”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台帐

和各种薄册;健全各项编制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通过核查,实现机构编制底数清、人员编制性质清、财政供养人数清、超编人员数目清,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基础,盘活编制资源,把一些配置不合理的编制调整到急需编制的重点领域,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依据,为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领导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文件规定,正确处理核查、清理和整改工作之间的关系,认真桌号人员信息的修正补录工作,严谨弄虚作假。

三、核查范围

核查的范围是:本单位所有人员。

四、核查内容

(一)单位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重点核查机构规格、编制及实有人员等情况。一是核查单位的机构设置。收集整理机构审批文件,掌握机构沿革、变更、职能变化等情况,查找部门和单位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等方面存在问题;二是核查单位的编制配备及执行情况,摸清行政、事业编制

和在职人员情况;三是掌握工勤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

(二)领导职数配备情况。核查单位领导职数核定和配备情况。

(三)编外用人情况。在核定的编制外聘用、借用人员情况,包括批准单位、经费来源、聘借用时间、人员结构等。

五、方法步骤

(一)单位自查(2012年4月25日—5月20日)

根据核查要求对但闻编制、领导职数、实有在编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和编外聘(借)用人员等进行自查,为实地核查工作做好准备。并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限为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无疑议后,认真梳理分析本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现状,通过召开班子会议,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自查报告。

(二)符合审查(5月25日—6月20日)

准备相关材料。在具体核查前,准备好机构设置、领导职数和编制核定文件,机构编制管理证等相关材料。

(三)整改完善(6月25日—7月20日)

对核查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实有人员信息要与公安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比对,剔除虚假信息、清理吃空饷人员,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完善实名制信息和机构编制管理台账,建立机构编制统计和实名制数据库,实现编制数、实有人员与财政供养数对应,并通过核查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机构编制

政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工作管理水平。

(四)总结上报(7月25日—8月5日)

核查工作结束后,针对本单位编制核查工作的整体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汇总,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核查工作报告报区委编办。同时做好迎接上级单位到我站核查工作评估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要组织到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为了保证这次核查工作取得成效,我站成立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站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刘莉、刘丙新。

(二)要落实责任。机构编制核查,重在核“实”查“准”。要严肃纪律,落实核查责任,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造成核查信息不准确的,按照《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诺干问题的解释》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边核查、边清理、边整改,认真清理自定编制、解决编外用人等问题,认真整改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权限审批机构等违规违纪问题,对边核查、边违纪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

海南区妇幼保健站

2012年5月9日

编制方案 篇10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加快____市粮食经济发展进程,创新粮食经济发展模式,保持区域粮食市场稳定。依照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按照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精神,结合我市粮食行业现状及可行性发展,特制定“十四五”期____市粮食流通管理工作规划及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要求,充分发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搞活社会粮食流通,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经济,创新亮点,做到储备适当,市场稳定,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推动我市粮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优化粮食收储体系,确保储备粮油安全。

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__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落实国家最低保护收购政策,适时启动托市粮收购,切实管好各级静态储备粮、动态储备粮、临时代储粮,积极配合北粮南运的转运和疏散。进一步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建成和完善六大仓储基地。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在搞好本级储备粮收储、管理的基础上,力争市级粮储存量达到粮食主产区要求,确保存粮库点和仓库符合储存条件,全市储备粮油的储存达到“一符四无”(一符即账实相符,四无即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标准,确保区域粮油安全。

(二)加强粮食执法体系及粮油检测体系建设。

“十四五”期间,粮食执法机构进一步健全,管理更加精细化。通过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统计,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情检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全面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__-__)》及省、市粮食管理办法,粮油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企业经营更加有序。到“十四五”期末,粮油流通监管系统更加完善。健全和完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准。重视产品质量的检验和监督,积极发挥粮食部门的监管职能,在粮食产品从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落实监管职责。

(三)打造具有____特色的高档优质稻米产业工程。

充分发挥“全国产粮大县”优势,依托自然的气候环境特点,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把握高品质稻米标准,大力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工程。争取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水源干净的大围山、张坊等地区为基地,建立高档优质稻生产区,实施有机化种植,为市民提供优质放心米。在我市现有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引导以粮食购销公司、红旗米业等粮食龙头企业为主体,主推1-2个高档优质稻品种,集中连片推进粮食种植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建设和形成布局合理、优质、稳定的高档优质稻粮源生产基地,改善种粮效益。

(四)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粮食食品品牌。

重点扶持“____”粮食品牌,争创“绿色食品”、省“名牌产品”。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组建集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充分发挥粮食品牌的扩散效应、产品聚合效应,以优良产业和名优品牌为核心,整合商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形成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知名品牌市场份额。

(一)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储备粮油管理和应急网点建设。

建立和完善东盈、南丰、西满、北盛、百宜、永安六大中心储备库,完成百宜、西满粮食储备库的新建和整体搬迁,建立健全粮食储备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机械化运转系统。普遍推广应用散粮装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以及环流熏蒸系统,逐步推广应用自动施药系统,推广运用计算机台帐管理、电脑测温,提高我市粮食仓储管理智能化水平。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力度,每年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管好市级储备粮油,确保储备粮油安全。落实粮食应急管理预案,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网络机制,应急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和行业指导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对全社会粮食行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粮食企业、粮食经营户有效服务,提高管理实效。一是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在市域范围内开展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二是加强依法管粮力度。粮食局每年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公路等部门开展一至二次粮食联合行政执法,对全市从事粮食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全市的全面落实。三是加强对经营企业、经营者粮食经营台帐的监管及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和监管,严格粮食收购资格的办理审核工作。四是加强对市场粮食销售动态的监测、购销调控力度及市场粮油质量的监测检验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五是加强粮油食品安全管理。联合食安、质药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粮食、食用油的生产、销售监督执法,确保市域粮油食品安全。

(三)培育和发展粮食龙头企业。

粮食龙头企业对调节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地方粮油事业的发展。完善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延伸点,提高国家粮食企业的粮食收纳能力。加大粮食收购企业、加工企业、用粮转化企业、主食化产业企业的扶持和发展,着力打造以“____河”为品牌的粮食中高端产品加工企业、以玉米、大豆加工为主体的粮食转化饲料加工行业、以面粉加工为主体的主食产业、以茶籽、油菜籽为主要加工原料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以五谷杂粮为主的酿酒行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____品牌,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成为我市粮食产业和发展粮食经济的龙头。在我省稻米深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稻米深加工项目,鼓励永安军粮加工基地(红旗米业)、百宜粮食加工基地等国有粮食加工企业与中储粮等企业合作,加快稻米深加工技术的转化,形成粮食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整合,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整合粮食产业资源,引导广大中小粮食加工企业主动向龙头企业靠拢,组团运营,发展产业集群。

(四)切实推进粮食产业化工程。

做优粮食产业,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工程。加快____市超级杂交稻丰产高效示范及高档优质米工程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粮食食品品牌。积极鼓励土地有序流转,让土地适度集中,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设和形成布局合理、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高档优质稻粮源生产基地。加强粮油品牌建设,整合市内粮油企业各种资源,优化结构,努力打造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消费者依赖的粮油名牌产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的自主创新作用,建立健全粮食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无公害、绿色环保和有机粮食产品生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编制方案 篇11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规划编制中心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全县城乡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步入快车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圆满结束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落实规划编制任务

以推进规划全覆盖为重点,按照省市县提出的城乡规划目标,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逐项落实各项规划编制。

1、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一是为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结合__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2015年启动《__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开始,先后通过专家评审、市规划委员会、省规划委员会,最终于2019年6月份,省政府批复了《__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目前,根据省办公厅《关于暂停实施〈__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等8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函》(鲁政办字〔2019〕135号)文件要求,暂停实施《__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将现有规划成果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了新一轮8镇1乡、云蒙湖生态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城镇各项发展提供规划蓝图,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了质的突破。编制了《__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北新区改造开发规划》、《汶河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规划管理依据。

3、镇、村规划短板补齐。编制完成《__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__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和《垛庄镇西南片区村庄规划(2015-2025年)》,为村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依据;编制完成11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庄规划;完成第四批13个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报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一事一议项目等村庄规划编制总量逐年增加,编制完成累计约全县48个村庄规划,为进一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4、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规划亮点突出。一是编制完成《城湖一体战略发展规划》、《“四带一廊”滨河景观塑造及汶河两岸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孟良崮生态科技产业园区提升规划》和《沂蒙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规划》,并报县政府批复实施,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二是加快片区规划、和棚户区改造规划,提前介入,指导交警安泰驾校片区、党校片区、物价局片区、明珠片区、__片区、烟草片区和肉联厂片区等7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从用地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详细论证,为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5、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委托__农研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编制完成《__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__县长寿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按照精细化、乡土化,落地性强的原则,选取了浙江、上海及省内各有特色的5家规划团队编制29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村村庄规划。通过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论证会,充分征求了相关县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方案现已全部提交规划成果,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先进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完成__县城区地形图测绘。为加强城市管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标对城区55平方公里按1:1000比例进行测绘,城郊12平方公里按1:2000进行测绘,并于2017年提交项目成果。

7、全面推进县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协助县供电部门,编制了《__县电力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协助铁塔公司,编制了《__县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协助__县住建局编制了《__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二)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关键。

1、加强规划审批管理,严把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批关。全面实施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一书三证”,依法审批。“十三五”期间,共计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选址说明221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6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13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7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合格证》101件,出具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275份。

2、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减少自由裁量权,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格审查审议城乡规划建设项目,从大局着眼,深思熟虑,科学论证,更加注重突出规划的统筹和引领地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规划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更加注重擦亮“生态__”品牌,将绿色生态文明元素充分融入到规划建设中。近几年已累计召开会议17次,报县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了106个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亮点不断增加。

3、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效率。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树立公仆意识,搞好协调、做好服务。一是为招商引资、公益事业等重点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无节假日服务,即到即办,特事特办。二是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做到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与建设单位多沟通、勤联系,根据规划要求提前提出审查意见,让项目少走弯路,保证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三是进一步规范服务大厅窗口建设,向社会公开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等事项,逐步实现城乡建设项目许可手续“一站式”办结,实现快捷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四是缩短审批时限,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提供资料齐全又符合规定条件的报建项目由7个工作日,提高到5个工作日办结;五是开展规划管理“下乡镇、进企业、到工地”活动,现场办公,主动上门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一线,落实在一线,主动下基层到项目现场办公服务,改变过去只以业务办公会研究、会审项目的方式。

4、强化批后监管。加强规划批后管理,认真巡查监管,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审批的规划进行建设,有效维护了规划刚性。一是建立规划、城管执法、国土、住建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从工程定位放线,到±0.0验线、主体查验、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增加巡查频次和力度,做到边批、边管、边查,确保批后项目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四是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杜绝未批先建,防止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近几年,对400余栋楼进行了放验线,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2份,拆除违法建设1500平方米,罚没款6.83万元,执法体制改革后向综合行政执法局送达19份违法建设认定函,接访16次,答复12345热线372份。

5、大力推广《生态新农居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形成镇域特色。为避免各乡镇盲目建设、无规划建设、无设计建设,规划局以建设最美乡村,打造百年建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先后两次开展“生态新农居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活动,并精选符合__实际、突出__特色的31套优秀方案制作成3套图集,面向全县推广使用,用以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各自风俗民情、文化特色,选择1-2套成熟、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方案,在本区域推广使用,以做到建筑形态风格统一,建筑色彩协调一致,逐步实现区域特色。

(三)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1、抓项目,搞好“三引一促”。全员上阵,“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进、洽谈了一品文化中心项目,榴莲糖果酒店项目,尚澄酒店项目、天赐良苑项目、金都上城项目等8个项目,总投资9亿元。

2、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一次办好”,对照规划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颗粒化清单,梳理出“一次办好”事项26项,并报县政府职能办分两批在政府网站公开。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审批局,实行“窗口收件—后台办理—窗口发件”的模式,实现了审批业务一窗受理。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服务,摈弃条条框框,把按顺序进行改为同步进行,各业务科室流程“齐步走”“同步办”;完善办事指南要素信息,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3、全力服务“百日攻坚”行动。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将18个建设项目,分解到科室,逐一落实到人。对“百日攻坚”行动所列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提前解决项目后期相关问题。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由规定的20余个工作日,缩短为1-2个工作日办结。

4、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做好规划指导。抽调科室中层业务骨干全力靠到片区改造、“六馆一中心”建设、椿树沟、野店烟庄等重点项目上,从方案审查、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规划技术服务指导,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5、服务全县田园综合体项目。积极服务桃墟金水河、樱之崮、椿树沟、野店镇红色果香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对项目建设进行规划技术服务指导,并结合乡村振兴整体部署和任务分工要求,督促和协调相关乡镇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力度。

6、深入落实规划督察任务。严格落实省派督察员制度,配合督察员,做好规划调整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认真核查2015-2018年度遥感疑似违法图斑显示的105个项目,将62个违法图斑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7、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村庄基础数据。以财务独立核算为原则,托清了全县村庄(社区)底数544个,明确了已建农村新型社区、近远期拟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8、完成全省化工企业整顿工作。与综合执法局对接,于2018年2月27日将山东海航润滑油有限公司等7家问题化工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情况函告综合行政执法局,按时完成各项情况核实、报表上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景观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等还需深入研究。二是规划专业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规划编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规划批后跟踪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划竣工核实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十四五”规划编制思路

“十四五”期间,县规划编制中心将结合机构改革现状,扎实推动思想观念更新、规划理念创新、管理方法革新,不断提升规划编制、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规划编制、批后监管为重点,以规划为民,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努力为建设“绿富美”新__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一)科学编制规划

1、全面完成__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地位。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__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更新和跟踪维护,到2025年县城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建立科学编制、依法实施、严格监管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体系。

2、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采取连片编制或独立编制等方式,全面完成我县“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3、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完成县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认真对村庄发展策略、村庄分类、发展规划、中心村布局、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迁村并点、村庄布局的合理性、分类的准确性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评审,为“多规合一”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旧城改造。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项目和时序作出安排,促进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拓展新区,扩大城市规模,拉开城市骨架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强城市天际线设计,注重建筑风格改造。继续做好老城“改造提升”,扩大公共设施范围,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

5、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6、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底蕴,避免“千镇一面”。积极参与各乡镇重点项目特色风貌规划、立面效果改造规划设计等方案论证,打造景观特色化、建筑民俗化、环境园林化、功能综合化的风情小镇。

(二)强化规划监管

1、与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出具批后管理制度,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无缝衔接,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2、加强项目全覆盖巡查,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监管到位、查处有力”的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巡查监管全面性和连续性,对工程放验线、日常巡查及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全面记录,作为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依据;向社会宣传规划管理知识,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编制方案 篇12

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发展回顾与主要经验

十三五期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开放兴乡、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乡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在1亿元以上,2017年达到2.3亿元,2016年至2019年累计上缴税金7.89亿元,成为全县纳税重点乡镇之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3.8亿元提高到14.5亿元,增幅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14亿元,增幅1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36元增长到3500元,增幅127.9%;其他各项指标也大幅度攀升。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乡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各项惠农政策为依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结合乡域实际,按照果品、食用菌两主,蔬菜和肉鸡两辅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近两年已初见成效,发展果品面积达到2110亩,发展食用菌73.8万棒,栽植露地豆角1200亩,肉鸡存栏40万只,牛1580头,羊4700多只,猪存栏3000多头。

(三)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乡党委政府始终以做好企业服务人为根本,做好“联络员”、“调解员”和“安全员”角色,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服务。五年来,我乡充分利用低品位钒钛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谋划和实施项目15个,特别是黄家沟尾矿库项目,投资2亿多元,搬迁2个村民小组86户,实施这个项目确保了鑫发矿业正常生产19年。其余实施的项目,也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切实发挥了效益。

(四)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题。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硬化道路25.1公里,修建桥梁10座。新建人饮工程11处。新增变压器23台,架设电缆54000延长米,农村危旧房改造292户。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4个村全部配齐音响设备,各村都建起了文化书屋和活动广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47.9万元,改造了__小学、帽子山小学以及烧锅小学的校舍,投资420万元新建__中心小学综合楼一座,东沟小学附属用房一处。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农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治安保险等工作均按时完成任务,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五保供养,民政优抚扎实开展,落实低保对象1239人,五保供养115户。计生工作扎实开展,连续多年荣获县级先进单位,防火、防汛、防疫、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整体扎实推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年的探索发展和实践,为推进乡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做为富民强乡的第一要务,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抓经济,齐心协力谋发展。二是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新观念,适应新常态,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是坚持“开放兴乡、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凝聚全社会力量,多谋惠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多办为民之事;四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每一项工作都按既定的思路,集中力量一抓到底。

二、发展环境与条件分析

十四五时期,既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区域性竞争更加激烈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的一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优势与机遇

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将会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村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二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三是乡党委、政府对发展农村工作认识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二)困难和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近几年来,我乡铁选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是面对市场经济低迷、铁精粉价格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发展步履维艰;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四是维护稳定的压力加大,群众利益诉求增多,各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群企纠纷、土地山林边界纠纷等问题仍然存在。

“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县委总体定位,坚持从严治党,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导,以长效富民增收为目标,注重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乡财政收入保持在1亿元以上,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亿元,年均增长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年均增长12%。水、电、路、房等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

3、战略重点

(1)因村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积极与农牧、科技部门联系,有计划的组织乡村干部、党员、代表以及种养殖大户,通过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等方式,努力打造新型农民,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人以上。

十四五期间继续坚持“两主两辅”产业发展思路,全乡新建果品面积达到1.3万亩,发展食用菌800亩,露地蔬菜2500亩,新建现代化多层笼养肉鸡养殖小区3处,肉鸡年产能力达到180万只,养牛、养羊大户达到60户,牛存栏2400头,羊存栏9000只。同时各村因村制宜,抬头山村养狐狸厂在原存栏500只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力争达到3000只,同时以本村宏盛种养殖合作社为龙头,以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全村发展种养殖业。__村鸭厂养鸭数量达到8万只。杨树村继续推进青青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产开口杏核200吨。积极推进大黑山生态旅游项目,投资5亿元,探索发展农家游产业,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加大投入力度,依托水利项目,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河坝23公里,新打机井133眼,增加农田灌溉面积7000亩以上。

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到2020年底,贫困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7个扶贫村20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2)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强力发展生态工业

坚持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的思路不动摇,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铁精粉低迷市场,重点在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上寻求出路,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上求突破。十四五期间,鑫发矿业计划投资4500万元,实施节能改造技术项目,达效后每年可节约电力成本785万元。积极争取推进承德县鑫发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投资5亿多元,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3225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8826万元。积极推进废渣处理项目,争取实现90%的废渣全部再利用,变废为宝。加大矿山披绿和土地复垦力度,对闭库的尾矿库和工矿废弃地进行综合治理,利用5年的时间实现绿化率80%以上。同时争取恒伟集团在十四五之初重新启动,并正常生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降低成本,到2020年底,实现铁精粉产量和税收翻一番。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辖区内选厂和新建尾矿库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无盲区,整改率达到100%,降低一般事故,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加强能源和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企业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并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企业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加强监督检查,形成健全的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体系。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之间道路连接,提高道路养护水平。到2020年底,乡境内规划新建公路89.2公里,桥梁27座。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四五期间计划在红庙子、东沟、杨树、大庙四个村修自来水管道4000米,解决4900口人饮水困难问题,实现自来水全覆盖。

最大限度满足用电需求,十四五期间,我乡计划改造10千伏线路3.1公里,改造0.4千伏线路9.2公里,增加配变布点7台,增加配变布点容量0.7MVA,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改造17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容量0.54MVAR。

进一步完善乡镇服务功能,十四五时期承德县惠安石油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分别在__村、下局子村各新建加油站一座,方便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把__村主街道两旁各10米内规划为商业用地,建设商业集市,在集市两侧建设统一规格农宅。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投资500万元对集市进行改造,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市场内地面全部水泥硬化。新建固定摊位40个,活动摊位30个,公共厕所一处,垃圾处理池2个。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困难农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十四五时期,重点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放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和好事,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就业水平。除向乡域企业输送劳动力外,通过能人带动外出务工和发展农业产业扩大就业,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所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面达标,建筑面积达到80平米以上,并全面投入使用,每村的文化体育广场面积达到600平米以上,1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达标,实现有借阅记录、有群众意见记录、有开放时间记录的“三有”标准,进一步完善村级电影放映机制,结合县村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不出村的电影、科教、娱乐节目的放映,力争“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0%。

三是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以上,全乡办学水平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进一步全面普及小学教育,到2020年,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学前和特殊教育规模,启动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行动规划,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

四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按照县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加强乡、村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卫生事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到2020年末,14个行政村的村级医疗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并达到县相关标准,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

五是计生工作扎实开展。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6%以上,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出生人口结构明显改善,出生婴儿性别比达到正常值;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0%以上的村实现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乡计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率达到国、省建设要求。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底,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力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强化城乡低保五保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临时救助制度,确保特困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乡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七是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秩序稳定为重点,加强村级食品药品的监督,重点检查卫生所、集市摊点、商店、农村婚宴等重点场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县相关部门,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监管协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创建“食品药品安全乡”。

八是促进全乡和谐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普法教育力度,确保广大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体系,强化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农村网格化管理和特殊人群管控帮教等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__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的工作格局。乡属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协作,上下联动,有效保证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落实责任。明确“十四五”规划的战略任务,根据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建立工作责任制,责任到人,分工到位,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同时加大督导力度,保证每个工作环节衔接紧密,不出纰漏,确保约束性指标的落实。

(三)坚持以民为本。关注群众利益诉求,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下大力度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听取、详细了解群众的诉求,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强化实施监督。加强十四五规划实施监督工作,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执行情况,对重要指标的实施完成情况及时跟踪,认真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反馈工作,及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全面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十四五”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规划。乡党委政府将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万众一心谋发展,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编制方案 篇13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xxxx〕xx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xxx〕xx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xx办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高技〔xxxx〕xxxx号)精神,xxxx年x月x日,省数字办部署要求全省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政务信息资源大普查,按照新的国家规范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登记工作。为做好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共享应用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最新的目录编制指南编制xx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落实《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建设xx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促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和信息开放,在全国目录编制的考核中力争上游。

二、主要任务

分期分批开展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建立信息准确、完整、规范、鲜活、统一的信息目录管理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理、发布、更新、查询和定位服务,支撑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编制依据

1.《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xxxx〕xx号);

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高技〔xxxx〕xxxx号);

3.《x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xxx号);

4.GB/Txxxx-xxxx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GB/Txx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x部分:总体框架;

6.GB/Txx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x部分:核心元数据;

7.GB/Txx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x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四、编制内容及成果

1.编制内容:一是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二是已经建成的部门应用系统目录和数据库目录;三是数据汇聚目录。

2.编制成果

第一阶段成果:

1.《xx市XXX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2.《xx市XXX部门数据库目录》;

3.《xx市XXX部门应用系统目录》;

4.《xx市XXX部门数据汇聚目录》。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总体组和部门工作组。总体组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数字办、技术支撑单位人员组成;部门工作组由部门人员、技术支撑单位人员组成。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由单位分管领导牵头、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技术支撑单位人员参加的工作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及时解决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按时完成编目任务。

各单位和小组的工作职责如下:

1.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市数字办:负责组织编目培训、编目成果评审。

3.市效能办:负责部门编目工作的绩效督查。

4.市直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按照工作进度,提交调查资料、审核本部门编目成果。

5.总体组:负责目录的标准、质量控制、技术培训、目录审核发布和目录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成果符合国家发改委绩效考核要求。

6.部门工作组:负责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调查、编制、登记工作。

六、进度安排

1.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启动第一批目录编制工作,开展编目培训;各单位制定本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方案(详见附件x)并于x月xx日前将工作方案和本部门负责编目的分管领导、联系人名单(详见附件x)报送市数字办;各部门工作组收集本部门行政职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梳理部门业务,收集业务信息系统等资料,分析和填报调查表(详见附件x),编制本部门已建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初稿,提交总体组。

2.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总体组对提交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初稿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部门工作组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已建信息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并在政务外网上完成目录登记与发布。

3.xxxx年xx月x日至xx月xx日:部门工作组对收集的资料再进行分析、编制部门整体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在xx月xx日前提交部门目录初稿。总体组对目录初稿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部门工作组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目录评审稿。

4.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市数字办组织专家评审,继续完善后形成发布稿,由各部门正式(盖章)上报;各部门根据本单位正式印发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成果,通过政务外网在国家发改委的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中完成目录登记与发布。

七、第一批编目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建委、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城管委、市国资委、市旅发委、市外侨办、市金融办、市人防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宗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房管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海渔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文广新局、市审计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安监局、市统计局、市粮食局、市监察局、市机关局、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

编制方案 篇14

淮北市环境保护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

员编制方案

: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淮北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2001‟82号)设置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境保护局是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直属机构。

一、职能调整

划入职能:

1、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能。

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3、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职能。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并监督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规章;受市政府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拟定全市环境保护规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组织编制全市环境功能区划,参与编制全市可持续发展纲要。

(三)对全市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核安全、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及污染防治的监督。

(四)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环境保护工作;向市提出新建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和新建各类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批建议;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区。

(五)指导和协调解决县、区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县、区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和协调全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环境监理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组织开展全市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

(六)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国家及省标准;依法拟定环境保护的地方标准并按规定的程序发布;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编报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发布重点地区和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七)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按规定审定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乡镇企业环境,指导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八)组织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全市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资质认可制度;参与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九)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全市环境保护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指导环境保护系统人员培训及劳动工资工作。

(十)承担市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具体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环保局设 6 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协助处理局机关日常工作,负责综合性文件起草,协调机关各科室工作关系;制定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负责重大会议的组织、文电处理、档案、信访、保密及机关行政事务管理等工作。

办理本局管理的干部调配、考核、晋级、任免、奖惩的具体工作。

(二)规划财务科

组织制订全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参与制订市经济和社会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参与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管理市级环境保护基本建设投资和污染管理投资计划与市级排污费用使用计划;负责全市环境统计,组织编写全市环境状况公报;监督管理机关与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财务工作。

(三)污染控制科 组织制订全市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并监督实施;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指导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示范工程的建设;负责有毒化学品和有害废物的环境管理工作;负责全市环境污染纠纷的协调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科

组织制订全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和“三同时”把关工作,组织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五)生态保护科

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区的区域规划和建设规范,提出市级自然保护区审批建议,监督各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的管理,组织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对珍稀濒危物种的进出口进行监督;监督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组织重大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对重大生态破坏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六)宣传教育科

制定全市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的计划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系统人员培训工作,指导环境保护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工作。

(七)法规科 负责行政处罚文书的制定工作,组织环境保护行政复议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工作。

四、人员编制职位配置

市环境保护局机关行政编制13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8名(含机关总支专职副书记)。离退休干部服务人员编制单列2名。机关后勤行政管理服务人员编制单列2名。纪检(监察)机构编制,按有关规定执行。

"编制方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