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鲁迅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0

鲁迅观后感(分享六篇)。

培养情感修养的同时,让我们产生自己的感悟。观看影片后,我对其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撰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谈谈观影或读书的感受。你知道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小编为您准备了最新的“鲁迅观后感”相关内容,请阅读并多关注我们网站上的最新资讯,以免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鲁迅观后感(篇1)

鲁迅回忆的45篇有价值的文章,大部分都没有在**以后的报刊上发表过,主要是**时期的日本报刊和中国报刊,都停刊了,绝版了,非常珍贵

如果有机会,我想回到鲁迅时代去看看。不仅因为他们想见证真实的历史,而且因为他们是如此有趣。比如内山先生,“连做买卖也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做,对谁都会劝道,就当是玩一玩嘛。

”也因此传奇的“文艺漫谈会”在他的内山书店发展起来,本质就是“大家在书店里面吃着炒豆喝着粗茶,漫无边际地聊天,每月一次。”即使在那样动乱的年代,他们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一样无时无刻紧绷着,而仍然有这样放松的状态。我对“内山完造”这个名字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样,来自于中学时关于鲁迅的课文,以及鲁迅文章的偶尔提及。

因为对详情知之甚少,只了解到这二人有些交情,具体怎样的交情却没有概念。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提到“我常会嫉妒那些真的和鲁迅认识的人,同时又讨厌他们,因为他们的回忆文字很少描述关于鲁迅的细节,或者描述得一点都不好”。的确,想要从鲁迅的同时代人的描述中了解关于他的细节,真的不容易,就连鲁迅自己,记录日常事件也非常简略,比如他和内山先生的相识,反映在日记中就只得一句没有任何感**彩的“往内山书店买书四种四本,十元二角”。

好在有自称“说话啰嗦”的内山先生,这次初识得以以更加生动、详细的方式被记录下来。在他眼里,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一个穿着蓝色长衫,个子不高,走路很特别,鼻子底下留着黑色胡须,眼神清亮,虽然身形单薄却让人无法忽视的人。”他们逐渐熟识之后,鲁迅也会开开他的玩笑“老版,行了哟!

从早到晚都在工作!你也稍微休息会儿嘛,不然会生病的啊!哈哈哈……”在内山先生的记忆里,他是经常笑的,并且还不是微笑,而每次都是“哈哈哈”的爽朗大笑。

或许因为我读书还少,这是我第……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追求鲁迅都是盲目的,辱骂鲁迅也是盲目的。鲁迅是以笔带枪,别人却拿鲁迅当枪。从鲁迅的一生到他死后几十年,一直有反对他的声音。

在书店回忆鲁迅的往事时,密山完造曾提到鲁迅经常

鲁迅观后感(篇2)

常读鲁迅的杂文,总忍不住为其文笔犀利而击节赞叹。总觉得他有些疯狂,但却疯狂的让人钦佩,疯狂的真实,疯狂中又带有冷静与睿智。它的观察之深刻,言辞之犀利,比喻之巧妙,引文之广泛,总是令我震惊。

在这个黑暗动荡的时代,有这样一种平静疯狂。

冷静和疯狂似乎是一对反义词,但他们在一个人、一个时代里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像科幻**里常出现的科学疯子一样,即使是死也不怕的凄厉的风味:“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

但我欣然及坦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在大萧条和大火中,一个顽强的民族灵魂诞生了。

人们常说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多读鲁迅的*,常常使我的心涌动着一种深沉而激情的感觉。“我以我血荐轩辕”,看问题也不由得带上了几分深刻与疯狂。这种情绪让我感到痛苦却无法停止,因为我知道这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途径。

天下文人政客常会因思想而感到痛苦,我们都是天地间孤独的行者,为了生存而进行着物尽天择的游戏。我们想改变,但与天地抗争的结果往往伤痕累累,连心灵也受到创伤

血淋淋的尽是痛苦与疯狂。但随即又投入到抗争之中,一次又一次的轮回。直到战胜黑暗或死亡的那一天,让死亡也成为一场无声的斗争。

越冷静的人做起事来就会越发的疯狂,这是一种属于思想本身的高贵与执着,冷静是为了所奋斗的目标的达成,哪怕这个目标再疯狂:“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它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与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着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与未生。他看透了大自然的诡计,发誓要结束这一切。

”冷静的目光停留在浩瀚无垠的星河上,显得无比疯狂与可怕。正是因为这个冷静而疯狂的人,我们才拥有了今天的一切。面对宇宙,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在,过去与未来,一种有死无生大勇无惧的精神远比怯懦逃避要好得多。

或许这,就是鲁迅用一生的斗争给予我们的精神鼓舞与启示。

鲁迅观后感(篇3)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先驱,他代表了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进步力量。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观点至今仍然深受世人敬仰。近日,我前往南京市中山陵参观,同时前往“后湖方丈”——鲁迅的墓地。看到鲁迅先生的墓地,我不禁泛起了浓浓的感慨,以下是我对鲁迅的坟的读后感。

鲁迅的坟地位于南京紫金山脚下,位于一片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的环境中。墓地内,秩序井然,管理得异常干净整洁。鲁迅的墓碑高大、厚重,上面刻着“鲁迅之墓”四个大字,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鲁迅的墓前,我静静地站着,感觉到鲁迅的思想精神一直在此悄悄传递着,把人的心灵深处给触动了。鲁迅先生的葬礼上,当时就有人喊出:“鲁迅不死!”这句话虽只是情感的宣泄,但它背后是鲁迅文学与思想达到的精神深度和影响力。他的文学作品见证了我们民族进步与革新的过程,他的思想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站在鲁迅的坟前,也让我有机会纪念这位中国的文学巨匠,他的人生经历让我明白了,文学不是简单地写文字,更是为了反映现实而去热爱生活、善于发现、深入思考。除此以外,鲁迅先生的坚持真实、追求良知、为民除害等思想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告诉我要珍爱生命、秉持良知、勇敢去捍卫真实与正义。

作为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相当不易,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给了他许多挑战,但他仍在如此困境之中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投入到为民族独立、为民族进步的伟大事业中。为此,我深感敬意和教诲。在鲁迅墓前,我感到了清晰鲜明的思想与文化自信。

总之,站在鲁迅先生的坟前,追思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敬意。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作品背后的深刻思想,学习鲁迅精神的重要性。多年以来,鲁迅先生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站在他的坟前,我的心中更加坚定了对他的信赖和敬仰。

鲁迅观后感(篇4)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他的文学作品、思想理论以及为人民立场的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鲁迅的坟墓,则成为了很多鲁迅爱好者的圣地。近日,我到鲁迅墓参观,这一次的体验让我对鲁迅的思想理念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鲁迅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墓地由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女士亲自选定。从远处眺望,鲁迅的坟墓建在南北走向的山坡上,前面是一个小广场,坟前有一块滚石,上刻有“关爱生命,珍爱和平”的字样。播放室内有着许多民间私人收集的鲁迅生平、著作以及故事传说,使人们对鲁迅的作品更加深入理解。一面中央墙上的黑色巨幅鲁迅肖像画,显得很是庄严。

站在鲁迅墓前,内心不由得产生浩淼的伟岸之情,血液中也开始沸腾起来,难以抑制。鲁迅虽已去世多年,但他的思想和精神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和社会。

鲁迅的精神思想,深刻地把握了中国民族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在思想上代表了先进的时代前沿,指引着我们朝向充满希望的发展方向。我们在鲁迅墓前缅怀那个时代,也要感悟那份精神力量。这份精神力量,是时代赋予鲁迅的存在价值。正是由于他的作品和思想,把中国落伍、边缘化的命运扭转过来,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和世界舞台。他的思想和力量,仍在激励着在尊重历史和尊重人民、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着的中华儿女。

鲁迅墓的存在,既是对鲁迅的敬仰,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文化传承和引领。这一切都让我领悟到,一个国家最伟大的地方并不在于其经济实力,而是在于其文化的沉淀和积淀。因此,也正是由于敬重鲁迅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走向更加坚强的文化大国之路。

鲁迅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民族,在正义与真理的性质下,为中国人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究和揭示。站在他坟前,令人深感内心凝重。为了纪念鲁迅这位杰出的智者和爱国者,我们应该更加深化传承鲁迅的精神,用他所说的“关爱生命,珍爱和平”,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国家也更加强大。我们应该把这份精神,带到今天,带到未来,传承与发扬,并贯穿到本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

鲁迅观后感(篇5)

杂感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文字水平都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素养,我倒不是对文学有多么感兴趣,只是觉得文学对一个人的文字水平还是很有帮助的。读谁的文章,什么文章呢,我也不知道,现在人写的文章确实很少入味的,那还是“看一看五十年或百年前的所谓杰作”,“那时黄澄澄的金粉已经从粗砂石中掏出来了”。新文化运动后现代文学开始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从小学我们就学习鲁迅的文章,尽管他的有些文章是很难读懂的,但是我们被告知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杂文就像一把“匕首”刺向敌人,当然在我们心目中,鲁迅自然而然就是一位非常可敬的人物了。可是近几年,语文课本中的鲁迅文章被拿掉了,我们不知道原因,只能乱猜一顿,而对我们的小学弟们而言,再也不用受“鲁迅的苦”了也许是“好事”。据说《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文化精英一腔爱国热情,煞是好看,却也没有鲁迅的影子,我们不知道原因,也只能乱猜一顿了。

也许,时过境迁,“黄澄澄的金粉”真的从“粗砂石”中“掏出来了”,是“糟粕”的东西被文化精英扔掉了。我也开始怀疑起来,我是不是早被灌输了“糟粕”,只是我不自觉,现在需要清理清理了。可是不管怎样,自己的样子要靠自己打扮,自己的思想要靠自己打扫,再也不能靠别人的,因为别人是靠不住的。

军人的较量在战场,文人的较量在文章。鲁迅作为那个年代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曾经和很多文化精英有过“论战”,从这些激烈的文章中,也许可以窥见那个年代文化精英的一些风貌,也可以更多地了解真实的鲁迅,并且一睹他们的文采,也帮我选择几本他们的好书。

鲁迅vs.西滢:不仅仅是“闲话”

鲁迅执笔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坚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表达了对校长和部分教员的不满,西滢不以为然,随后发表《闲话(粉刷茅厕)》暗指“某籍某系”的鲁迅“暗中鼓励”,由此拉开了两人论战的序幕,斯年1925年5月末。此后,两人又围绕“流言”、“做学问”、“公理”、“三一八**”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直到1927年10月,持续了两年多。在我看来,鲁迅在这场争论中占了上风,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同情。

从文体上说,西滢的更像散文,每篇文章的主题比较突出,而鲁迅的文章就是杂文,比较杂乱但是语言犀利;从内容上说,西滢的更注重说教,而鲁迅则更多的是反驳和批评,鞭辟入里;从思想上说,西滢的重在“立”,而鲁迅的要“破”。总的来说,两人的论战虽然有不少的是基于“流言”的攻击,甚至是“骂街”,但是也不乏一些学术的争论,比如说“做学问”、节育问题、“古书与白话”等等。当然,目前关于师生态度的争论也具有积极意义。

鲁迅说:“真的倒很诧异自己之胡涂:年纪这么大了,竟不知道阳历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和一月一日之交在别人是可以发生这样的大变动”。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从今天开始,或从明天开始,我要怎么怎么样,俨然一副“重新做人”的模样,今天之于昨天,或明天之于今天,似乎“可以发生这样的大变动”。然而,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用最好的画笔和最细心的笔触画出来的。当明亮的墨水落下是,任何试图抹去这个想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人们只能继续写作,也许,当最后一笔写完,一副令人羡慕的图画就写完了。这里既有得意之笔,也有勉强之笔,更有点睛之笔。在人生这条大路上,可以选择,但不能修改。

在必要的时刻,做出明智的抉择,这是人们可以做的 。

鲁迅vs.林语堂:让“寻开心”者不开心

鲁迅与林语堂的论战始于1925年底的“费厄泼赖”和“痛打落水狗”之争,此后又围绕“性灵小品”、“匕首”与“投枪”、“做文与做人”、“文人相轻”、“西崽”等展开,直到鲁迅逝世,持续11年有余。既有温和的辩论和释疑,也有激烈的冷嘲和热讽,既有文体之争,也有人品之争。在我看来,林语堂的幽默和鲁迅的愤世嫉俗都是好的。

但是林先生一方面说“我看人行径不看人文章”,一方面又说“作文,要幽默,和做人不同,要玩玩笑笑,寻开心,……”提倡的语录体,实在看不懂。也许,还是鲁迅先生看的透彻些,“这‘玩玩笑笑,寻开心’,就是开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锁的钥匙”。

鲁迅vs.高长虹:“出版界”的那点事

始于1926年10月的“压稿事件”,高长虹连篇累牍的《走到出版界》揭露所谓的出版界的黑幕,跟现在的“**反腐”倒有异曲同工之妙。后经过鲁迅的有力回击,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到1927年底结束。

鲁迅vs.梁实秋:文坛巨匠的刀与影

1926年底梁实秋在他的《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中说:“卢梭论教育,无一是处,唯其论女子教育,的确精当。卢梭论女子教育是根据于男女的性质与体格的差别而来。

”又说:“主张男女平等者,乃蔑视女子特有之个性,实即侮辱女子人格也。”又说:

“卢梭主张平等,但是卢梭并不否认‘自然的不平等’。”随后,鲁迅发表了《卢梭和胃口》,以他一贯的冷嘲热讽进行了回击,“一者,即使知道说‘自然的不平等’,而不容易明白真‘自然’和‘因积渐的人为而似自然’之分。二者,因为凡有学说,往往‘合吾人之胃口者则容纳之,且从而宣扬之’也”。

现在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是深入人心,甚至于男女的天平已经倾向于女子,女子早已是社会的“半边天”,如果现在再提倡“理想的女子教育就是‘贤母良妻’的教育”,恐怕是要被骂“落伍”的。然而,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文本上,这篇文章都是值得一读的,对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也许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是在两个文学巨人之间展开一场争论。我认为这些辩论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紧接着,两人又围绕“文学批评”,“言论自由”与“思想统一”,“文学的阶级性”,“硬译”,“第三种人”等展开,直到1934年,持续了八年之久。当时的社会政治上军阀混战,没有统一;文化上新旧文化,承前启后;思想上各种思潮,互相碰撞。

这些争论将不可避免地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他们不仅是文学上的纷争,更是政治思想和民族道路上的纷争。中国只有大争年代才特有的思想解放,给“和谐年代”的人们一个多视角深度地观察历史的窗口,了解那个年代的不“和谐”和人们当时的真实追求,启迪现代人更好的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和现实中的困惑。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不因历史车轮的翻转,而离开人们的视野,一个具有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的国度,真知灼见总是到了政治崩盘时才集中迸发,这些特殊年代迸发的东西往往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这是“鲁、梁论战”的焦点。我想中国人对这些名词——“马克思”,“阶级”,“阶级斗争”……非常熟悉了,这种熟悉不是理解,而是政治宣传的耳熟和政治合格的要求。

“阶级”的出现,曾经鼓动了无数处在底层的老百姓起来“闹革命”,摒弃了职业和地域的区分,怀着巨大的热情互称着“同志”,为了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国家,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 。“阶级斗争”的背后是无数血淋淋的头颅和白骨,以及无数段心酸悲凉的故事。然而,多年后的人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多年前人们所梦想的,阶级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

现在社会,淡薄了“阶级斗争”,强调依法治国,反而社会的秩序和人民的生活慢慢恢复了正常。所谓的“文学的阶级性”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把政治经济上的阶级性搬在文学上的反映,如果没有政治经济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就无从谈起,然而,假如存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就是存在的吗? “阶级”概念出现的时候,就充满了政治的气味,它的前世今生和不断异化,对整个社会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很值得研究清楚的。

限于我目前的认识,我并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

再说说“硬译”,这个话题要比前面的轻松多了,也好说多了。可能是鲁迅先生多据日译本的缘故吧,所以要“硬译”。如果我选择阅读外文译文,我可能更在乎译文的流畅性、舒适性和美感——当然,正确的译文是前提。

我已经读完这本书了。我总觉得梁实秋是唯一能和鲁迅一样的人。和前面几次不同的是,这次论战是鲁迅先放的“箭”,而梁实秋每次都能抓住要点,有的放矢,从容应对,有力回应。譬如说,鲁迅说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样的“骂”近乎骂街了,梁实秋借用鲁迅的文章,说鲁迅是“丧家的乏牛”,借着他自己的话把他“骂”回去,似乎更高一筹。

当然这些“对骂”只是有趣,没有多大意思的,研究他们,更多的应该放在他们的文学观点上。我以为,鲁迅是把文学看作对敌人“斗争”的工具的,因而敌我分明,囿于特定的“阶级”了;而梁实秋是把文学看作对“人性”的探查的,因而注重人文情怀,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梁实秋的文字很流畅,观点很明晰, 特别是对于论争的话题,不意气用事,能尽量引到对话题本身的探讨上,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一些政治家对文艺者总是饥其酸腐,而对“反动的文学”,又充满了恐惧,禁止不跌。从某种方面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是被政治附加上阶级性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梁实秋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现在他的地位已经慢慢恢复,独自一人,历时38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可以名垂矣!

鲁迅vs.穆木天:还是“翻译”那点事

穆木天认为,“人要各尽所能”,间接翻译——由他国译本转译,是“一种滑头办法”,最好有能力的人能够直译——由原著翻译。鲁迅则说:“对于翻译,现在似乎暂不必有严峻的堡垒。

最要紧的是看译文的佳良与否,直接译或间接译,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的。”我想,现在的翻译界应该有了很大的进步了吧,各种语言的教育和通行,使得直译是现实了的。现代人看译著,可能有更高的要求了,不仅是直译的,而且译者的名望,名人的推介和译文的精良,可能都会是选择某种译著时要考虑到的。

鲁迅vs.施蛰存:对“旧文学”的一次“围剿”

施蛰存因应《大晚报》的编辑的邀请,介绍给青年两本书:《庄子》、《文选》,并且附加注脚:“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引来鲁迅的冷嘲热讽了,和文艺界的“围剿”,真是不怕更热闹,只怕没热闹。

我认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会因为暂时的浮尘而消失。浮尘还是金黄色的。

鲁迅vs.郭沫若:“文化旗手”间的“误会”

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我和矛盾、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郭沫若说过这样的话:“我自己究竟要比先生年轻些,加以素不相识,而又隔得很远,对于先生便每每妄生揣测,就如这次纠纷吧,……才明白先生实在是一位宽怀大量的人,是‘决不日夜记着个人恩怨’的。

”再也不用提什么“鸳鸯蝴蝶派”、 “才子+流氓”、“阿q式的逻辑”……的了。这就是“阶级”的情谊。

鲁迅vs.沈从文:“京派”和“海派”

沈从文是这样完成他的《文学者的态度》的:首先是援引了“一个近在身边的俗例”,通过对他家中厨房的大司务老景的描写,轻松地阐述了文章的主题,伟大的作品的产生,有赖作家的态度,“同我家大司务态度一样”——“对于工作尽他那份职业的尊严”。 以前也看过他的文章,似乎也有这种特点,这是很有趣的,不知道能不能以偏概全的认为“生活的艺术”是也!

鲁迅观后感(篇6)

近来阅读了著名学者向军先生之作《鲁迅的美术缘》。因为我喜欢艺术,而鲁迅先生是我们教育的先驱,自然吸引了我。书中章节较多,诸如介绍鲁迅一生对中外美术作品的爱好、收集、宣传、介绍以及对中国革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等。

但我对鲁迅对美术事业的贡献深感兴趣。

鲁迅深爱古代名画及其绘画理论,并将其消化为自己的创作。熔诗、书、画于一炉是中国艺术经验的优秀传统,古人早就认识到“古来画师非俗土,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画本一律”的关系。

鲁迅继承下来而又有所独创:扬弃古代文人画论,尤善于总经历代名画以及流派的创作经验,并同文论融会贯通起来,运用到**创作中去,在实践中丰富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鲁迅倡导和实践了美术与文学的结合。他的贡献之一是为书籍提供插图,并为艺术作品撰写学术解释。由于鲁迅童年就热爱书籍插图,影响到他后来提倡:为书籍插图,“以济文字之穷”,以及用文学语言为图画作解说,来补绘画之不足。

这都是中国“熔诗、文、书、画于一炉”,打造各种艺术品类,产生艺术新品种的优良传统。鲁迅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终生践行。从美术角度上看,他提高和加深了这一领域的艺术价值,发挥了这一艺术的战斗教育作用,给无产阶级文学和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鲁迅对文学插画的贡献来看,插画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是因为“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34]。“有图有说”,不仅读者愿意看,而且有助于阅读。

“只要能读下去,就可懂得了”。这不但是对小孩,就是对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有极大的益处,它是向工农传播进步思想的“利器”,极富于政治意义。然而“用图来济文字之穷”还有更多的含义:

一是能引起阅读兴趣。“宋元”**,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段,就是所谓‘出想’;明沮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

那目的“大概是在诱引读者购读,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欢迎插图是一向如此的,记得十九世纪末,绘图的《聊斋志异》出版,许多人都买来看,非常高兴的。此外,有些孩子因为**而阅读文章。所以我认为插图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二是把绘画和文学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既发扬了美术,又推动了文学。“绣像”**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引起阅读兴趣,但它是装帧艺术品,不仅能“济文字之穷”,而且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充实、加深,再创造和美化。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书籍装帧艺术优良传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书籍或文章的插图的确是一门复杂而要求很高的艺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计划创办文艺杂志《新生》时,就计划用些插图,并且已收集了许多图版,后因《新生》的流产,插图未得实现。回国后,因为插图的问题,我翻译了。

《近代美术史潮论》,并且努力实践。鲁迅在插图方面最大的成绩之一,是果戈理《死魂灵》的插画;《死魂灵》百图》这是鲁迅自费出版的画册中最大的一部文学书籍图画册,比当时**或苏联出版的《死魂灵》插图还齐全,成为文学作品插图画册中的珍品,它在国际上的艺术画册书林中的也是著名的。

用文学来弥补绘画的不足,是鲁迅的又一重要贡献。像文学一样,绘画也有局限性。当绘画本身不能完美地表达其主题时,文学往往加以阐释,强化绘画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功能。

鲁迅继承了这一传统,进行了创造和发展。鲁迅善于用深飞笔描写和介绍他所欣赏的名画境界。不仅是创造性的,也是多样化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写的《凯绥.珂勒支版画选集》序目,对所选21 幅画都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说明,完全是一首首诗。它直探作品主思想深处,接触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并形象、生动地进行创造性的阐发。

它不仅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进行了革命宣传,尤其是正面的阐释,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革命的曙光。他的一切关于图画的解说,与原画结合起来,完全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还如同鲁迅通过信札品评青年的作品一样,起着更大的、积极的创作指导作用。

鲁迅在提倡和实践美术与文学联盟上最明显值得我们学习的两点是:第

一、画眼睛,即现实主义个性化成传神技术。鲁迅不仅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而且指导文艺青年塑造个性化的人物。第

第二,总结绘画的精验和体裁,并借鉴外国艺术作品的精髓来创建自己的模型。这样就把画论和文论沟通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既指导文学创作,又指导文学艺术青年创造真、善、美的典型人物。

鲁迅一生的艺术实践证明,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他的艺术活动和实践为中国革命艺术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事的基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将文论与画论相结合,谱写了文义创作融合的新篇章。

鲁迅不愧为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美术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对中国美术的杰出贡献,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人民永远记住他。

"鲁迅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