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06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4篇。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4篇,带给大家。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

我是读完本书一个半月才来写书评的,这本书真的让我爱不释手,王阳明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本天资聪颖,年少时走了一些弯路,但这些弯路是相对于他后来潜心开辟的并铿锵行进的“心学”大道来说的,其实他的每一段弯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只不过王阳明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企盼,那就是成为圣人,这也注定了王阳明一生的艰辛与万世的荣耀。作者的写作手法让我印象很好,把人物传记写出了惊奇小说的节奏和味道,但又让人觉得历史就是如此,没有神神叨叨的事件和故作玄虚的语言,尤其是王阳明不久于世的那一段描写,让我好像在眼看着亲人将要离世,心有戚戚然。作者的写作成效大大超过了我的逾期!

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逼真和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核心的有两点,一是从心之良欲,这要求人要不受外力左右地去修身养性立德,要经受住许多考验和诱惑,常擦心灵之境,不断去除杂念,提纯本心,这一步保证了做事的正义和方向的正确,这样才能走的长远,这也是我党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和以德为先的深层次原因吧;二是不犹豫不畏惧不懈怠的“事上练”,“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阳明心学更加突出了“做”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它是不惧跌打、包容失败、久久为功的,去做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唯此才能不断发掘“良知”的能量,激发身心的潜力,积小胜为大胜。简单概括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阳明心学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也很能振奋精神。到时如果只停留在了解和感悟的层面,不落在实践和调整的层面,那我也只是又喝了一碗“心学”牌鸡汤而已,只是在替别人的励志人生空励志白喝彩而已。

所以,最核心的还是事上练啊!借此自勉!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2】

本来不想写这个书评,因为内容让我很失望,既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论点支撑,又在一直强调与他人的不同。王明阳心学完全就是“入世”的佛教,道教思想。本书以叙述王阳明成长到去世跌宕起伏的一生,一生心得\心学\,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在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影响不了你。这不就是佛教讲的:一切唯心所现唯心所变。心是一切情绪痛苦的源头,把握了自己的心性万事物就左右不了你了。而中心思想:格物致知,致良知。那什么是格物致知,致良知?探索万事万物获得知识,做事全凭良知。首先这个思想就是不成立的,每个人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你如何去衡量每一个人中心的良知也是一样的?既然评判的标准都不一样,如何去评价事物的对错?所以,心学思想只适用于受过同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书中提到心学与佛教禅宗的不同,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知行合一,在现世之中修行,可是佛教道教何尝不是需要在现世之中才是真正的修行?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3】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 蔡远飞

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这个社会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点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病态风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沟通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架起了一道桥梁。、

做为新三科技设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在“笃行”上求实效。“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行”,而不是“知”,它彰显的是一种实践精神。结合今年我们设计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来看,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回款较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中获取的好理念、思考中发现的好想法、工作中积累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的好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产生实际成效。尽可能的将我们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想实招、出硬招,强化执行落实,努力把本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明白、解决好,让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积累、多干少说,善于在实践中反刍内省、提炼创新,不断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真正在学用相长中实现知行并进。

我们还要在“善成”上见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鲜活体现。做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是要发扬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终,给公司带来效益最大化。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4】

阅毕。从王阳明成长为圣贤历程来阐述其心学如何练就的,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易懂,从中受益匪浅。无评论,摘抄一些可反躬自省或勉励前行的佳句:

1.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2.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

3.无论是对理想还有生活从未绝望过。

4.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5.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时刻要光明自己的良知。

6.古来就有希望亲民的人,然而由于他们不知道止于至善,而使自己的私心陷于卑微的琐事中,因此将精力消耗在玩弄权谋智术上,从而没有了真诚的仁爱恻隐之心。春秋五霸这些功利之徒就是这样的。

7.从磨难中得到了真谛,人只要时刻格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8.不要在顺境中磨灭了智慧、意志与内心的满腔热血。

9.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10.我们很多人都不能把致良知坚持到底,所以我们缺乏不动如山的定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烦恼由此而生。

11.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

12.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1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4.如果良知是太阳,那么七情就是浮云。太阳是移动的,不可能总停留在一处,无论何处,只要有一线光明,就全是阳光所在。天空即使布满乌云,可你还是能看得清,这就是良知的妙用。而这妙用无非是掌握一个度罢了。按你所说的,因为云能遮日,就要抹去天生的浮云了么?

15.批评、指责、抱怨,都是我们疯狂生长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在联合作怪。

16.若自己的确清白方正,纵然世人都毁谤他,又不能说倒他,能将他怎么样?这就如同浮云遮日,如何能损坏太阳的光辉?若自己是个外貌恭敬庄重,而内心空虚无德的人,纵然无人说他坏话,他隐藏的恶终有一天会暴露无遗。

17.遭受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要强烈控制自己的情绪。

18.要做到自信,必须时刻光明你的良知,让它拥有道德和智慧。

19.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炼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1.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自然而然,不焦急’的心,耐心地去用功,别人嘲笑你、诽谤你、称誉你、侮辱你,你都不介意,功夫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你不要管,只是闷头在良知上用功,时间久了,你就能体会到快乐了。

22.只要在内心的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3.一个情绪总受到外界控制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幸福感。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2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5】

最初得知王阳明这个人物的存在是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从当年明月对王阳明的描写也可以看出当年明月对王阳明也是十分敬佩的。虽然之后的张居正也是一个十分杰出的人,但看完这本书后更让我觉得王阳明是当之无愧的“明朝一哥”。

在世间的所有读书人都坚信程朱理学是世间唯一正统思想,也只有程朱理学是正确的学说之时,只有王阳明不同。他在极力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让当时天下人任谁听了都会觉得他疯了的结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的。在当时所有读书人都把朱熹尊为圣人的环境下,要提出这样的理论需要多大的勇气,胆识和魄力。但他毕竟是王阳明。

在王阳明身上我也看到了许多平常人都难以做到的做法,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所在。如他悟道早期,接触并研究了各种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陆九渊心学等,但他却总能在认为这项学说不正确时果断放弃,寻求新的方向。如他在解决人际上的问题,用兵上懂得变通,懂得对付什么样的人得用什么样的方法,不墨守成规。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此前程朱理学认为人应当“存天理灭人欲”,消除你内心的一切奢欲,而“天理”则需要你去外部探寻,如书本的知识或其余事物,即“格物致知”。而王阳明认为所有的天理都存在我们的心中,即“良知”。我们只需听从我们的良知去处事,天理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光复它,到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

在中学时的课本上便有这么一句话:物质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一切意志为转移。当时也觉得唯心主义不是很明显就是错的吗?但现在我却发觉王阳明心学有独特的魅力,他让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不做违心之事,但就这一点要做到就很不容易。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些不得已的原因,让我们屈服于外界,做出蒙蔽自己良知的事情。但也只有不断地“致良知”,方能成为王阳明这样的伟人。他又让我们静心但并不是不思考,而是让我们找到内心杂念并且祛除它们,就如自己平常看书写作业时也会有外界的杂念进入心中,这时也就需要好好静心祛除自己心中的杂念了。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批露了王阳明作为平常人的一些缺点所在,让人感觉这个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而不是一味渲染他的优点和贡献。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到王阳明心学的独特魅力。

知行合一,方能无愧。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6】

个人看来,自由应该是这样的

保持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而不被物欲迷了心智,不做物质的奴隶

明了善恶是非,不搞道德审判,不被道德绑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就像汉姆雷特所言,即便住在果壳里,也拥有整个宇宙

王氏心学核心包括四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

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婴儿初生,幸福很简单

吃饱穿暖,家人陪伴

懵懂孩童的快乐,也许只是个能躲猫猫的窗帘

简单纯洁,这叫无善无恶心之体

等到懂事,吃要鱼肉,衣服要漂亮

再长大,开始追求山珍海味豪车名包

物欲横行,是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发端

所以人要致良知,要为善去恶

很多哲学类书里都有类似的提法

道德经里说去甚、去奢、去泰

就是不走极端,不慕奢华,万事有度

瑜伽经里说,约束心灵的变化叫瑜伽,真实自我安住在纯洁的本性里

而王氏心学的主要来源,大学则是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表述或有差别,核心大抵类似

就是涤除物欲的尘埃,恢复纯净如婴儿的心灵

这不是理学派那种完全唾弃物质追求的假清高,而是不拔高不贬低,保持平常心,在物质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宁静

一直以为金庸大师是武侠的巅峰

看完这本书才发现

古龙才是真正的国学(心学)大师

参见决战紫禁之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7】

本文《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近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习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

作文题目:致良知,事上练——《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作者:suntar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8】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9】

终于看完了王阳明,很有哲理的书。感觉自己还没有很透彻的理解心学的真谛,大概就是至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可是真正做到这样缺很难,正如王阳明所说,事情到来之前,谁都明白至良知,可是真正遇到事时,又有几人能不动心呢。没人能天生就能做到,所以王阳明指出要事上练,这也是和禅宗本质的区别,就是要在事中去做,去实践。但又得先遵从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去做,这是和理学的区别。王阳明心学是禅宗的心和理学的做的完美结合,使人内心强大,知行合一。

看这样一位圣人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所经历的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但是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在困难中悟道,悟出最适合万物的真理,这也是和他的家族影响有关的,还缘自他少年时期的广泛学习以及成为圣人的志向。经历了种种磨难,自己的心也在不断思考,成长,在实践中发挥了他的心学作用,用到了他的军事才华。取得了丰功伟绩,但是没有回报。他已经不看重名利了,他的心中只有良知,不管什么都不会动心。

最终良知是胜利的,他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流芳百世。心学创办者——王阳明。

这本书会让你了解一位圣人的生平事迹,学到被人们忽视的,最简单的,也是最难做到的,至良知。它能让你的心变强大,更有智慧。

值得尊敬的圣人,他的学说,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0】

也是在机缘巧合下听说过王阳明及他的心学,然后在朋友的推荐下读完这本书。王阳明的一生确实很精彩,作者文笔也不错,在故事中穿插着讲王阳明哲学,也不至于太枯燥。但不知作者是否为了彰显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血之间的区别,书中举的很多例子大有贬低理学之嫌。朱熹的理学并非完全就是没有实践的纸上谈兵,只是可能没有想心学那般格外注重实践,并把实践挂在嘴边。在生活中实践,即对道理的思考和探索在王阳明的标准里不也是一种'行'吗?另外,可能很多推崇理学的人也只是像早年的王阳明一样缺乏一个平台去建功立业,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去'实践'。另外,格物致知,在我看来,朱熹的本意也并非是通过'格万物'去获得万物的理,而是万物之理很多都是相通的。

从现在看来,王阳明能在军事和管理上有着罕见的建树,他早年间学的兵法和百家的知识肯定有着不少的作用。而把这些建树都归功于心学,也未免有些忘恩负义之嫌。毕竟,致良知,心即理更多的是一种道理和认知,并非实打实的客观知识。虽然,在王阳明看来即使平乱失败,没有这些功绩,并不能影响他当圣人。毕竟,只要致良知,则人人皆圣人。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进化论,基因学及将来的人工智能可能都会将更多的人从唯心主义者变成唯物主义者。王阳明的心学也可能不能使人完全信服,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去了解和学习它。毕竟,不论科技再如何发达,我们的心还是会躁动,会有私欲,会不快乐。

又要来插个题外话,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古代这些"百家"学说的提倡者有着众多拥护和崇拜者,给人提供道德行为准则,而在西方起到这一作用的是宗教。但不同的是,诸子百家并没有神话色彩。而国外的哲学家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学术上的,并没有很多狂热的追求者,可能是因为西方哲学并没有"布道"这一说,又或许跟以前的科举制度又有关系。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1】

前段时间刚从喜马拉雅听完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很长时间霸占书店显著位置的热书。王阳明这个名字最早就是在初中政治书和历史书见到过,那时的概念他就是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在这个唯物主义至上的社会里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所以不得不读一下。

全书大致就是分了两部分,一大部分是讲述了王阳明的事迹,而最后一小部分回头介绍了他的学术观点。

听完播音略带伤感的声音讲完他生平时,是有些难过的,王阳明辉煌一生,两次平定匪患,一次平定叛乱,龙场悟道创立心学,门徒遍布天下,却终落得客死异乡,且有功不奖反被罚的下场,虽几十年后被平反重新获封,但于他来说已是无用。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完也会是同样的感觉,肯定作者也是这感觉,所以才会把读者带入。但王阳明本人或许不这么认为,他早年熟读儒学,佛学,道学,直至龙场悟道创立心学,追求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实他早就没有了功利之心,他只追求做的能对的起自己的心,这也是他心学的核心内容。

他心学的观点是良知至上,即人的思想才是世间唯一的存在,所以人要跟随自己的心来行事。有个典型的例子,例如他讲天高地厚,如果没有人去看去感受,还会有天高地厚这个概念吗,对一个死人来讲,就不会有天高地厚这个概念了。再如他对学生讲,假若面对一件需要用生命来捍卫良知的事,你就该无畏生命的付出。他本人就做了很好的诠释,如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明知道身体承受不了远征的劳累,但他义无反顾接受任命,离家到广西平定匪患,最终还是落了个客死异乡,但他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

但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因为他太注重跟随心走了,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不全,甚至心术不正,那么他跟随心走的'必定是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有能力有机会跟随自己的心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王阳明的心学盛行的时间注定长不了,而朱熹的理学虽然刻板一点,但格物致知更像是现在的唯物主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容易掌握,所以最终还是朱熹的理学更胜一筹。

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这其实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王阳明自幼便聪慧异常,早早读完各家经典,同时对军事也有异常的天赋,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排兵布阵,而对佛教、道教文化他也是颇有造诣,所以后面的剿匪、平叛乃至龙场悟道都和他的这些积累分不开。但他本人似乎走入一个误区,他创立心学后否定了其他一切学问。殊不知天下没有完美的东西,每种学问都有其优劣,心学其实是吸取了其他各家学问所长而成,其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心学讲究知行合一,要求所学一定要在实践中验证,这一点很好,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这也是现在很推崇他的原因。而他后来很看不起佛教和道教,认为不作为,其实也是不对的,他能有后来的成就,其实不光有儒家的功劳,也有佛家和道家的功劳。道家讲究遵循自然,阴阳调和。佛家讲究众生平等,看破虚妄。道家的格局其实很大,佛家的理论也很智慧,关键学偏了就容易走偏了。大多数人提起道家和佛家就是迷信,那是因为只看到了表面的烧香拜佛,而没有真正理解人家的道理。其实中医便是道家的东西,我估计大多数人不知道。而道家源于易经,这可能很多人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是儒家也是源于易经,韦编三绝这个词就是说孔子读易经,把牛皮绳都翻断了,最终从易经中获得了大量的智慧创立了儒家学说。所以其实道和儒本是同宗没有谁对谁错一说,不同的只是看它们的人的角度。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2】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3】

在工作之余读到《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此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以王阳明传记的形式将他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强大的力量,找到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

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4】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