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13

最新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经典四篇)。

编辑在这份有价值的“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中,以您的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呈现给您一个满足您思维需求的内容。阅读和学习是思想不断营养和无限发展的途径。当我们阅读完一部作品后,我们定会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为了更好地分享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将把我们的心得体现在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中。不过,以下提供的参考信息仅供参考,不能单纯地依赖它们。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这本书是美国著名《成功》杂志创始人——奥里森马登博士写的。

在分享这本书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渔民们驾船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靠岸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只有一个渔民,他的鱼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而他的捕鱼装备和别人没有不同,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在弥留之际,渔民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在盛鳗鱼的船舱中放入一些鲶鱼。这两种鱼生性好斗,在求生欲望强烈的战斗中,鳗鱼由此而存活。这是说:在竞争和挑战中,生命的潜能苏醒了。

在这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真实目的,并控制自己的生活,激发自己控制命运的能力。

《吸引力法则》中说到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无非就是三样:爱,健康和财富。在这三样东西里,我认为其实只要你拥有了爱,你就拥有了全世界!我想一个企业如果每天只想着怎样去赚钱,却从来不考虑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那个企业一定活不了多长时间!

再拿我最佩服的一位企业家来说,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过要做一个能够活1的企业,为什么它能够有这么大的口气?我想这和他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理念有关。一直以来,无论是阿里巴巴,淘宝,始终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包括我一直不能够理解马云作的淘宝网是如何盈利的,因为淘宝是一个免费的电子商务的平台,而且马云承诺在未来三年淘宝仍将免费,我想,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胸怀!而且淘宝所做的东西必须要经过马云的亲自审核,马云说自己现在对互联网的运用仍然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就是这样一个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人却能够团结一大帮人和他一起缔造了一个互联网的神话!

福特说“你认为你能或是不能,你都是对的。”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认为你想不成功都很难!而很多人总是很容易被别人所影响,被环境所影响,我想环境不过是人们为自己的懒惰和消极找的借口!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篇2

带着想要沉淀自己内心的目的,我便要求自己阅读《唤醒心中的巨人》,在三水校区的图书馆找不到安东尼・罗宾的《唤醒心中的巨人》,而最后我借的是美国著名《成功》杂志创始人――奥里森马登博士的著作。

这本书分为六大篇:坚毅的品格,崇高的休养,广博的交往,宝贵的生命,成功的资本,伟大的事业。每篇讲的都是人生在成长道路上应该具备的某些潜质及才能。事实上,我们不是圣人,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完美,甚至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每个人的休养达不到一个极限,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我们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恰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需要不断地积累,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做最好的自己。

翻开第一篇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假使你要在世界上做些事业,留下自己生命的足迹,那你要在文化的推进中尽些力量,你必须摒弃一切足以浪费你的生命能量与活力的东西。”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因为这说中了我心中的要害。我是一个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出现,要么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要么从此便在我内心留下了一个阴影,成了抹不去的回忆。时常想起来总会无法自拔,静静地发着呆,没能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情,更谈不上要在世界上做些事业了。我会鄙视自己,讨厌自己为什么心就不能庞大点呢,放下那些无谓的人和事呢?现在的我,头脑很清醒,我已经没有资本再去浪费自己的能量和活力了,确实很需要抛开一切烦恼、忧虑,而不要它的死骸拖住我的脚,扰乱我的心境,过上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踏上自己的事业之路。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是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它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神奇的事情。”我们心中有一个巨人,这个巨人叫做潜能,我们都希望巨人处在一种唤醒的状态,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但这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必须靠自己去唤醒这个巨人,抓住机遇,爆发出内心的潜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大商人马歇尔起初被戴维斯认为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的,而被他辞退了,正是戴维斯的忠告唤醒了马歇尔潜隐的潜力,自己去闯天下,最终取得了成功。所以在任何情形下,我们都应该不惜一切努力,唤醒心中的那个巨人,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篇3

美国着名《成功》杂志创始人——奥里森·斯韦特·马登著博士离开我们近八十个年头了,但他的代表作《唤醒心中的巨人》,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改变自我,奋发向上。

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农夫费尔特为使儿子马歇尔将来有出息,将他送至城里,跟他的朋友——一个成功的商人戴维斯学习经商。一段时间过后,父亲进城打探儿子长进如何?没曾想被戴维斯当头一棒:“马歇尔生来就不是经商的料,即使留在我店里一千年,也学不成一个真正的商人!你最好还是带他回乡下跟你学种地吧!”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马歇尔强烈的自尊心。愤恨之余,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没有跟父亲回乡下,而是毅然独自跑到大都市芝加哥,从当伙计起步,历经千辛万苦闯荡天下,在自强不息中找回自信,终于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商人。在谈起往事时,马歇尔非常感谢戴维斯当年那些刻薄的话语对他所产生的刺激。人只有遇到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和极限得到挖掘。如同从小小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原子能,其威力是巨大的。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许多事是在瞬间注定的,有些本来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使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此发生转变。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它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神奇的事情。大量实践表明,自尊心对于事业的成功简直是一种奇迹,它是唤醒心中巨人的良方。有了它,你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无论有多大本领,也不可能抓住任何成功的机会。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条条大道通罗马,人生中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成功机会,积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越充实,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只要你稍稍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成功者,都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们靠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跌倒了重新爬起来,更加努力的奋斗。画家齐白石三十岁以前是个木匠,如果他当初自卑地抱怨自己这辈子只能当个木匠,那末中国画坛将永远少了一代宗师。锯倒大树,才能看到岁月的年轮。梵高的绘画杰作——“向日葵”当属世界拍价之最,但他生前只卖几个法郎;曹雪芹死后许多年,《红楼梦》才得到世人的认可。我以为,人生中遇到的逆境要比顺利的时候多得多。一个人健康成熟与否,绝不仅仅在于他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或能否考上某某名牌大学,更要看他能否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看待生活,能否以坚强的意志去承受挫折。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篇4

《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书,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的著作,对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来说,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安东尼·罗宾斯这位伟大的哲人,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让读者如沐春风!

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潜力,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来让我们的潜能酣畅淋漓的发挥出来。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样的一种正确的方法却是比登天还难。这群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从小走的是一条既定的路,或是家人为其安排设计好的,或是跟着其他人的步伐,随波逐流……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对自己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一次严肃认真冷静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潜能在哪些方面,而是得过且过,不做任何改变,甚至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好似命运垂青于他的只有苦难,殊不知,每个人生来即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都平等,并不因为什么原因而低人一等,落人一截。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这便是最好的阐释,而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作者也强调了“决定”对于我们每个人唤醒内心强大的巨人的重要性。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梦想,却不作出一番深刻的决定,想必就只能等着梦想与我们擦肩而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梦寐以求,却在梦想与我们轻轻招手之时,就因为我们憋不了最后一口气,我们惨痛的失去我们一直心仪的东西,多么痛的领悟啊!生活中总归有各种各样的决定,脚踏实地的付诸行动,我们离“手可摘星辰”的境界就不远了。

最近看到个有趣的段子,说鸡蛋从里到外打破是食物,从外头到里头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我们追求的,便是要这种成长,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不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这样,心中的巨人才能得以被唤醒。

大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一切的真理都会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为世人接受: 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 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大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古往今来,这样的天才例子我们也见过不少,梵高在世之时,又有谁能理解他?带着自己对梦痴迷的追求,他一如既往,不管不顾了。待到他辞世后,他的才华才被世人所接受,这该是一件多么可悲可泣的事情啊!

唤醒内心的巨人,我们要付诸行动,朝抵抗力最大的路走去。

Gz85.coM编辑推荐

唤醒护理读后感(汇总八篇)


今天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非常不错的“唤醒护理读后感”文章,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大家都感受颇深。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我觉得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阅读对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以下内容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唤醒护理读后感【篇1】

读《唤醒护理》有感

经医院推荐,读了张中南教授所著《唤醒护理》一书,此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护理管理者和护士们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知道做什么,懂得为什么,掌握怎么做。

在书中,张教授分析了各大医院实施的护理模式,指出了存在的缺陷,并指出了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根本原因——以病为本的医疗模式。根本改变这一社会现象,首先应改变我们的医疗模式。人本位整体护理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

该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起源、内容、过程和护理管理,对显著改善医疗、安全、效益和医患关系,确保优质护理的真正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张教授用16个字概括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治疗治疗、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教育指导。

所谓人本位整体护理,指在诊治伤病的同时,观察、判断和处理病人的伤病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性融会惯通需求和改变。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和一名护理经理,我真诚地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患者尽快康复,满意出院。近年来,卫生部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旨在实行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责任制,显著提高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效率和医患关系。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如何将以认为本的整体护理融入其中,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优质的护理服务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提升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包括:入院护理、早晚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舒适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安全护理、出院护理。

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搞好优质护理的关键

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严格自律,并且具有慎独意识。

护理工作是一份讲良心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缺少外界对其工作质量的监督,那么,优质的护理服务则源于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中,“慎独”是护理人员保证优质护理的基础。“以人为本”是护理工作职业道德的核心。

3、“沟通”和“诚信”是搞好优质护理的基础

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知情需求,如环境、治疗、用药等,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比如,在病房贴上温馨的标语,挂上全科医生的工作作风照片,挂上个人职称和专业简介,在走廊上展示有图文的疾病健康教育板。

4、 制定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制定质量检查标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突发时间应急预案、住院患者应急预案护理会诊制度、褥疮的预防及管理制度等,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如果我们能把这四点做好,我们的病人一定会在医院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冰心老人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征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跳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这是对护理工作的最好诠释。在单向的生命列车上,护士的优质服务延长了生命的终点之旅。

正如郭燕红女士所说:当我们年老或生病住院时,我们希望能得到书中描述的照顾!我相信,这也是本书所有读者的希望。

唤醒护理读后感【篇2】

张教授先是直言时下护理的种种短板,进而提出整体护理思路,并结合案列娓娓讲述医院怎么排除阻碍,让生活护理、**处置、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骗骗落地。其中生活护理,相当于我们在正在实施的优质护理,给病人洗头、洗脚、擦身、剪指甲、喂饭喂水、翻身、挠背、还有协助患者大小便等,这些事情难免给人一种印象---全是伺候人的活。他告诉我们,**与家属护工做生活护理相比,存在本质区别,病人自己能做的事必须鼓励病人自己去做,**只做病人身体功能受限而无法做到的事。

如果**盲目进行生命护理,显然他们不尊重护理专业。而且效果会适得其反,如引起患者不良的心里暗示,缺乏身体功能锻炼延迟**。如果做患者做不到的事效果就不一样,是患者缓解焦虑等紧张情绪,心情舒畅,此外促进护患者关系,更方便**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了解,从而更加相信医务人员,促进患者**。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要实现“人本位护理”,在现有体制下是远远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能做到的,在护理活动中尽量满足患者的习惯与爱好,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个性需求,帮助病人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可行对策,鼓励患者参与护理活动,以满足患者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应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态度,引导患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促使患者在**后,尽早脱离患者角色,重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是的,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以病人需求为向导,多为他想一点,唤醒我们的责任心,唤醒我们的职业,唤醒我们和患者之间的真情,也许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小事,医患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矛盾。

护理是一种爱,细致入微,面对不同的生命,他们或沉默,或多语,或暴躁,或温和,给予关爱,心怀尊重,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的**方式、恢复方式,并且健康、快乐,或许这才是“人本位护理”的初衷吧!

唤醒护理读后感【篇3】

《唤醒护理》一书是著名医院管理专家,骨科专家,美国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长,第一位获得国际理查德.欧考纳奖的亚洲医学专家张中南教授所著,不仅提出了“人本位护理”的理念,更详实地介绍了如何实施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帮助护理管理者和**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知道做什么,懂得为什么,掌握怎么做。书中的案例大多来自作者自己的管理经验,很容易理解。

它不是教科书,而是具有教科书的灵魂;它不是制度规范,而是制度规范的标准和基础;它不能机械地复制,而是需要理解和创造。

合上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这本书给我的感触还是颇深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过度治疗占用时间,专业技能不尽如人意,**热情受挫,医疗合作是被动机械,护理排班粗放僵化,护理费用远不低。

这就是现在的护理现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要想改善达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如此现状下,我想我们自己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去有所改变的。

是的,我们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病人的需要为指导。我们更多地思考病人,唤醒我们的责任感,唤醒我们的职业,唤醒我们与病人之间的真情。也许,医患关系就会更和谐了。张中南老师明确的说出,“即使再优化的护理流程,落地注定要靠科学的管理”,作为一名的护理工作者和管理者,我们必须严格的遵守医院的规则制度。

任何规章制度,如果你发自内心底接受它,认为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那么它对你来说就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保护,使你的工作更加有效、快捷。

病人无小事。护理工作应从细节入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为流动服务。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唤醒医疗》提到的“整体护理”“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治疗处理、生活护理、教育指导。这种护理模式完美的诠释了“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为此,一名优秀的**,首先要能站在病人的立场,学会为他们着想,关心、体贴病人,用娴熟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为患者清除病痛。

当那些受伤、被侵蚀、脆弱的生命需要关爱时,我们应该始终在第一时间出现,用手驱除疾病,挽救生命。我想在这个时候,所有优秀的志愿者都应该有天使的感觉,一个没有私心、勇于奉献的天使,可以为人们减少痛苦和烦恼,带来快乐和幸福。

另外,理想的医生应该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好助手。**要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在准确完成医嘱的基础上,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及时满足他人的需求。

为了我们心中的天使,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了我们年轻的誓言,你我怀着张中南小姐的殷切希望,在拯救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唤醒护理读后感【篇4】

《唤醒护理》是张中南教授继《唤醒医疗》后的又一著作。在书中,教授分析了各大医院实施的护理模式,指出了存在的缺陷,并指出了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根本原因——以病为本的医疗模式。根本改变这一社会现象,首先应改变我们的医疗模式。

人本位整体护理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该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起源、内容、过程和护理管理,对显著改善医疗、安全、效益和医患关系,确保优质护理的真正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和一名护理经理,我们都希望从内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患者尽快康复,满意出院。但临床护理工作于理论不同。我们每天都面对活着的人。每次加药、换水、静脉输液甚至换药,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言行都代表着整个护理团队,是整个护理团队的核心。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医患矛盾,医疗体制改革迫不及待。

目前,在全国推广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正是以人为本护理的优效实施手段。

结合本书和我院实际情况,如何讲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融入其中,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觉得有以下做法:

1、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将以往护士“以完成医嘱为中心”“以打针输液为任务”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使责任护士扁平化,对病人负直接责任,在正确执行医嘱、完成注射输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病人的身心护理。

我们护士要竟可能的帮助患者,在护理上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尽可能的为患者谋利。以病人为中心,是指为病人着想,把病人放在一切活动的首位。例如,我们为病人提供生活护理。如书中所述,这不是简单的洗头或洗脚,但我们鼓励患者在有能力生活和照顾自己时自己动手,在没有能力生活时协助患者完成。

在做生活护理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减少对病情认识滞后的发生。人本位护理相较于病本位护理更加的注重了病人的情感,心理,身体的功能恢复对病人的影响。我们在为病人提供治疗的时候要多注意病人情感,心理上的变化,及时发现病人心理上的变化。

2、注重护患沟通。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通过与患者更多的交流,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工作中面对的是身心处于痛苦状态的病人,要带着关心、爱护、体贴之情去进行护理。

结合实际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做好有效的信息传递工作。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付出,回报我们的同样是病人用心的对待。

3、注重在职护士继续教育。要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改变护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识别患者病情变化,并能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专业治疗。

为医护更好的合作提供有效的保证。

4、注重细节。护理本身就是一件小事,每一件小事都体现着人文关怀。一个好的护士首先要能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学会为病人着想,关心病人,体贴病人。

如冬季注射输液后盖被子的动作、患者自理能力提高后的鼓励话语等。总之。要用熟练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消除病人的痛苦,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解决病人心中的疑虑,把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告知病人。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在患者心中的地位,让她们相信,您可以帮助医生治疗自己的疾病并获得尊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5、改变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排班模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第二,制定科室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化;第三,改变绩效分配模式,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最后,改革管理模式,让护士参与管理。

其实,医生和病人天生不是对立的关系,经过病本位,利本位的医疗模式,我们的医患关系走到了如今尴尬的局面,要想改变他,只有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今天所做的,为的是明天更美好!

唤醒护理读后感【篇5】

第二:注重护患沟通。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优美、友好、热情的语言能让病人感到温暖。

我们可以通过多跟病人交流,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增加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增加他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工作中面对的是身心处于痛苦状态的病人,要带着关心、爱护、体贴之情去进行护理。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付出,回报我们的同样是病人用心的对待。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要以病人为中心,关注人,关心人,关注人的个性,真正把人当成人,而不是疾病的附属体。

事实上,在医疗界开展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学家卡尔.罗杰斯就提出了。罗杰斯认为,人人都有一种成长、发展的潜能。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积极向上的自然倾向。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医院管理实践,了解医疗实践的特点,尊重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给予医务人员更多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人文关怀。

第四:继续大力开展优质护理工程。张中南教授的《唤醒护理》提到的“整体护理”“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治疗处理、生活护理、教育指导。

这种护理模式完美的诠释了“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为此,一名优秀的护士,首先要能站在病人的立场,学会为他们着想,关心、体贴病人,用娴熟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为患者清除病痛。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解决患者心中的疑惑,告知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她们在患者心中的地位,让她们相信你可以帮助医生治疗她们的疾病并获得尊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真正理解张中南教授的护理思想,重新赢得人们对护理工作者的尊重,使护理事业真正发展起来,让护理工作者快乐、安全、用心地工作

最新巨流河读后感(精选10篇)


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起笔写一篇读后感呢?那些文章里包容了许多关于生命智慧的体悟。读书是一种蓄积,写下读后感则是对积累的深化和凝聚,笔者为您搜罗整理了一份有关“巨流河读后感”的细致文献,相信你可以在其中寻找到所需内容!

巨流河读后感【篇1】

经朋友强烈的推荐,也为自己不久将来的台湾之行作准备,我网购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一书,大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本有兴趣再读,但禁不住源源不断的好书的诱惑(最近在看《南渡北归》三大本)。既是积习使然,更担心初读和粗读之后形成的印象如烟逝去,所以还是在再读之前留下一点文字,算是给自己和给阅读一点交代吧。

此前不知道齐先生为何人,此后也难知道更多,因为她还不算大名人。但这样的身份似乎更容易切近我等。《巨流河》如她的自传,所以读来真实亲近,还有几分别致。

她1924年出生,今天近90岁高龄。其间身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台岛建设。虽然一生主要事业即读书、教书和编书,似乎并不耀眼,但能见证近百年的变迁,人生自然带几分传奇。但她对这样的传奇,无丝毫的夸张、炫耀和突出,她尽量把自己放 “平”,只是以一个亲历其间的女人、学人和教徒,来观察、感受和叙述。这一段历史,有中日之战,有国共之争;有东北的流亡,有大陆的远离;有党内的倾轧,有学理的争持。她以一个敏感女子的心性,以一位虔诚教徒的心境,以一介普通平民的心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这段最近的历史,于我们更真实,更生动,更细腻,稀释了以往它给我们的抽象感、宏大感和倾向感,让我们对战争之痛、乡愁之伤和建业之难有更为深切的体悟。

作者一生,投入地读书,而获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而富有成就感;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也让人欣羡不已。同样重要的是,她竟把这一切写成了眼前这本30余万字的《巨流河》,让我直叹斯人不虚此生,不负此生。

巨流河读后感【篇2】

《巨流河》读后感500字: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留德归来后进入张作霖部队,作为军队维新派,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是其终身之憾,渡不过的巨流河像现实中的严寒,将军队革新思想困冻于此,也是东北渐至全中国近代苦难的开端。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是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变迁,是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轨迹,更是对中国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横跨两岸的关于时代变迁的记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带着读者重读她的人生,留学归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父亲,温和而持家有道的母亲,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愤而求学、报效祖国的人们,满怀激情的爱国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却又组成了惊涛骇浪让人阅而往返。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作者童年正处于军阀时期,因家庭的关系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虽不富足,读后感.却也享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教育、医疗和生活。书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国内混战及抗日时期作者的亲身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中层人士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历史,这也是很独特的吸引我读下去的一点;后半部分都是作者在台湾的个人工作建树及生活。

个人认为,书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对自己少女时期初恋的回忆,懵懂又青涩的爱情在国内战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巨流河读后感【篇3】

《巨流河》读后感800字:

台湾搞白色恐怖抓间谍,大陆抓反革命,两边高压都无异于牧羊人在对羊群开炮,试图轰死混入其中的狼。

有没有狼混进来不可知,有没有狼披着羊皮混进来也不可知,只可知一件事就是狼几天杀死一只羊,炮远不止。但牧羊人害怕狼能打开栅栏,杀死牧羊人,然后独霸所有的羊。好像这样错了,又没错。

去了台湾的人,好不容易七八十年代放开了回到了大陆探亲,别人问他“你干嘛要去台湾?”此时泫然欲泣,又早就哭过,当事人的口才再好也实在无法娓娓道来。宛如当年中国内部分裂家庭,哥哥教训弟弟:“你为什么要投共?”建国后,弟弟教训哥哥:“你为什么要投国党?”

齐邦媛在《巨流河》中提到父亲欲救国,留学归来后,参加各种大会,听群众、各党派演讲,与各类人交流,仔细阅读宣传手册,认真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更适合救中国——并不是投奔任何人。这没有任何错,但他未来的命运大家也可知了。

讽刺的是中国最近半个多世纪最大的苦难居然来源于,谁都没错,很可悲,因为能吸收的经验埋在人心里,很难放在台面上,也不容易看出来。

所以人只读一本书是很危险的,如果把书传达的思想简单分个类,从0-10,如果说最好,最全面的思想是5,但是世界上并没有5的书,只能在读了很多本,“3.7”、“5.8”、“9.2”、“0.4”后把自己的思想慢慢地往5上面靠,思想比这更复杂,不是直线还是空间能说清楚的,仅作一个例子。

所以能看见有人思想极端或容易变动,全因读书少,而不同的书的水平和其阅读时的理解水平和接受度对其的影响又有各自的因缘际会,但多读,总是没错的。

革命和爱情都是战争,因为都要出生入死,理念主义理想和现实,灵魂和肉体都有剧烈摩擦。而书可以润物无声,遗憾的是上天最大的造化就是,年轻的时候还未读那么多书,却要革命和爱情,老了已经失去了这些后,却才读了很多书。不过也有人老了也不读,但是有识之士挣扎一辈子仅为活的不单薄如纸。

命运谁说得清楚呢?但这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

明明大家都没错,但却有人错了,也是一种人生,写进书里,要是有人读了,希望他不会错。

巨流河读后感【篇4】

大凡有关战争的回忆录,往往既惊心动魄又深沉悲怆。特别是抛开各种指点江山的宏观分析,关注于战火下一个个家庭的离乱时。那种悲凉与痛苦便更直接与深刻地展现于我们面前。

郭松龄兵谏、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偏安台岛,这些左右中国近代史的事件,齐邦媛或受其影响,或亲历其事。她以自己的亲身视角,以细腻温情的笔触,记录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起伏动荡,既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又有不问政治的浪漫。

顾炎武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责。愚以为,国家兴亡者,门阀的征战,政党的杀伐。在同一文化之内,任何争斗,与普通百姓无关,若非彼派门人弟子,不必有尽忠报主的决心。天下兴亡者,种族的屠戮,文化的存亡。若外族入侵,山河易色,则中华文化危亡,凡炎黄子孙,皆有抵御外敌传承文明之责。

只是,外族侵我天下,尚可携书南渡,保留文化一脉。若神州大地,自己毁坏自家文化,这满箱书札又将何处安放?

巨流河读后感【篇5】

不废江河万古流——《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巨流河》中的两代人,是惆怅的。惆怅,与其说是个人和感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总体情绪投射。家国世变,政权崩离,英灵殉国,文化浩劫,刻骨铭心的伤痛过后,只剩挥之不去的惆怅。

一代人如齐世英先生一样,一生没有个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国仇——多少人年幼时看到自己父亲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年少时的英志与才华随着四起的战火被一点一点消磨下去,壮怀与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终而流血至死。这一代人的惆怅,来源于眼睁睁地看着故土被侵略者的铁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着支离破碎的山河恢复原样。

另一代人,如齐邦媛先生,于纷飞的战火中长大,经历过种种动荡,最终漂洋过海,渡到了海峡的另一端。从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陆到台湾,扎根重生。但无论何时何地,家国丧乱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如齐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的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平静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自心中抹去。”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怅的书。书中曾写到:“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自六岁离开家乡,之后的十七年辗转各地,在偶然的机会下赴台湾,未料就此定居超过六十年。此后的几十年,再也不能回归,只有站在哑口海边,怅望千秋一洒泪。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间望着回不去的土地。从东北到台湾,从六年到六十年,一个是魂牵梦萦的原籍,一个是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两个地方所产生的微妙的历史互动,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忧伤,即是全书惆怅的核心。

然而,单纯的惆怅是不能长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静作结的惆怅,才为永恒。齐世英、张大飞、朱光潜、钱穆,这四位对齐邦媛先生影响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怅,也各有各的平静。于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虽同“荣华富贵”沾不上边,却一个个活得清白、高贵,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应尽之事已尽的齐世英先生,最终回归了平静,坐在床旁藤椅上溘然长逝。就像,意识到死亡终为自己的宿命的张大飞,平静落笔自己的诀别信,而后赴死。“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就像,独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潜先生,平静地凝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将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吹进晚辈们的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就像,带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钱穆先生,于自己的红叶阶段,几经风雨,终而平静地落下。那历史的伤痕,家庭迁徙,风雨台湾,汪洋闳肆又深情绵密,气势磅礴又淡如平静。

那血泪苦难的二十世纪,终而“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惆怅与平静的交织照亮历史,纵使“浪淘尽”,也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河不废,万古巨流。

巨流河读后感【篇6】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我从中读出,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为如此,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我哭的泪不能止。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仅透过她的文字,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爱她所爱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私有的,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如今,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巨流河》之后,难再有此类传记文学能给予我相同震撼!

巨流河读后感【篇7】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巨流河读后感【篇8】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到台湾和大陆从对抗到对话的各个时期,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亲历亲闻。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而一般大陆作家的回忆录虽有文采,但有历史感者极少。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在许多方面,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的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告别阶级斗争史观,采用文明史观,因几位史学界左爷告状,干脆被官方封杀。而台湾教科书改革,虽有守旧势力责难,经历阵痛,毕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陆今天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台湾70年代的水平。

巨流河读后感【篇9】

历史是由谁创造的?是人民。这一不容置疑的定论是教科书明确告诉我们的。在这样的唯物观下,历史是灾难和抗争、血腥和残酷的代名词,宏大叙事、非此即彼、冷酷无情是它的特性。至于历史车轮下的一个个人,是不被关注的,也是不需书写的。这几日,读着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才令我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存在于个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巨流河》叙述了齐先生坎坷一生的经历以及他所见所遇的人们的不同遭遇,写的虽是个人的历史,但却让人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巨流河到哑口海,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齐先生以她一个女性特有的温情和敬意述说着这段苦多欢少、颠沛流离的生命史:幼年离家、战乱求学、定居台湾而这些恰恰是在多数的历史书中所不能读到的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

更值得一读的是,齐先生在自述的过程中竭力回避着政治的影响,而始终以一个中立者的角度看待过往的一切。东北是齐先生的故乡,也是她一辈子梦牵萦绕的地方。正因为这样一份感情,无论是沦陷时的东北,还是胜利后的东北,她所见所闻的事实就有了一种更深的理解和感触,是我们所不知的,也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齐先生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她的身上有着坚毅、独立、担当的优秀品质。不仅仅在她,她身边的人都有着这些品质和修养。她的父亲齐世英她用的笔墨最多,也是她最敬重的一个人,留德归来投身于追求民主、自由的事业,一直到被迫退出政治舞台,甚至到他离开人世,都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齐先生说的:他的腰板始终挺直不弯。还有那个给她带来一生无限思念的张大飞,用他青春的身躯和热血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豪言壮语。还有那些在战乱时期,她所看到的老师和同学,如张伯苓、孟志孙、朱光潜、钱穆多少人和事,在齐先生娓娓道来中透着一股股陈年的酒香味,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那是怎样的一批人?

教师,是齐先生从事的最主要的职业,也是她一生的志业。她教过中学,后来一直在大学教书,无论在哪里,她自己追求学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而且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她仍然不放弃。如此这般刻苦努力的精神,桃李满天下自不必说,更是造就了她的学术成就,把台湾文学推向了世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历史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她在编译馆担任教材编写的任务时期。她不威强权,为青少年能健康成长,组织学者专家编撰了各科教材。在书中尤其提到了国文课的教材(有新旧对比的表格),改革的力度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大幅度的砍掉了政治性质的文章,取代的都是文学性很强的名篇,这样的革新在当时的环境中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和历史的担负。

齐先生,一个羸弱的女子,走的却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然而她依然是幸运的,虽然她的青春年华是在逃亡、颠簸之中度过,但她的后半辈子还是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追寻着她的学术理想,也因此使她与彼岸的同学、老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轨迹和人生感悟。《巨流河》写的虽是齐先生自述的个人历史,却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历史,而且它又是那样的真实和亲切,这应该就是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吧!

巨流河读后感【篇10】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女时代的齐邦媛一直成长到耄耋之年,在整个逃亡的过程,看了无不让人动容,或许整个故事叙述的太真实,太感人了吧,自己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堵得慌,眼泪哗哗地留下来……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最新巨婴国读后感(范例十篇)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最新巨婴国读后感(范例十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巨婴国读后感【篇1】

《巨婴国》这本书读过有一阵子了,感觉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总体来说慎重一点的结论是:“过程剖析很好,问题发掘深入,解决方案缺失,结论偏差较大”。

这本书对于很多思维模式的剖析很深刻,客观的说,我们的文化中确实存在很强的团体思维和依赖思维,尤其是父母的管制和控制意识比较强,对于孩子的发展带来大量的负面因素,但要说多么的恶劣,多数都不是那么严重,那是一个特定时代和社会结构下爱和责任的方式,是让孩子能够生存和成长并占有自己一席之地的方式,也不排除大量父母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作祟,总之,评判要清晰,更要客观。

其次,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很多问题的表述,不是不对,而是以偏概全或者过分夸大的问题(我个人极其卑鄙的怀疑与作者生长环境有关),虽然问题暴露很好,但解决方法却没有给出,这是缺陷,一定程度上,我很猜疑作者还没有那种宽容和包容的心态来处理这些纠结,没有思考出来一种更为和谐方式来处理中国特色的个人理想与家庭、家族,以及社会的共生关系(非西方简单的宗教思想),基于如此长久的文化延续,我们难以全部彻底的改变,我们需要一种过渡的、或者说一种更为适合文化的新的个人意识协作模式,这个,书里乜有,西方文化也没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摸索。

再其次,这本书本身滑向一个极端是我所不赞成的。父母自身的思维缺陷难以改变,但这个社会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主导的时候,你不是要打倒父母和他们所有的理念,不是,你应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哪怕是局部的,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亲情关系的谐发展思维模式,让这种思维和文化,成为你与家人沟通协调生存的主基调,而不是强硬的打倒和批判,因为如果你回到父母的那个年代,你也许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

最后, 我想作者之所以将这个理论滑入如此偏激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本书理论的市场营销”有关系,只有将一个理论描绘的比较极端和坚硬,才会强调出来自己的特色,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一点,书中的很多内容,过分的有些不太上得了台面,就像前一阵朋友说:哗众取宠,是的,这就是一种哗众取宠。

巨婴国读后感【篇2】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武志红的《巨婴国》。

这本书是罗胖曾经在罗辑思维里推荐的,不曾了解过,那日在图书馆无意中瞧见便借了回来。从目录中便可发现,此书主要是写中国人,从群体性的角度剖析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他研究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自己,之后由已推人,进而研究中国人的共性。

我只看了前三章,印象最深的是“能量球”,我按照书中的指示做了这个练习,让我吃惊的是一开始我只觉得自己的身旁什么都没有,连空气都是没有的,似乎时间都是静止的。然后我就认为这跟那些骗人的小把戏都是一样的,唬着人玩玩而已,但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的结果仍跟第一次是一样的,但我却被自己的想法给吓住了“如果能量球是真实存在的而我却看不到属于自己的那颗能量球这会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知道,也不敢想,只好默默的翻向下一页。

七、很多人身上,既看不到正能量,也看不到负能量,他们活得,如同一个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其真实情形是,他们心中藏着自己大量的黑色生命力,这让他们惧怕,并将这些黑色的生命力封冻起来。

我想如果有能量球存在的话,我应该是属于这类的。就像我的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快乐、高兴了一般,很多时候许多事,我都觉得无所谓、似乎看的很淡,生活无所谓开心、快乐、悲伤、痛苦我觉得这些词离我都好远啊,我只是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我知道这样的自己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寻回原本的那个我了?也从没有想过要去找回来,找回来了又能怎样呢?不也是这样的活着么?或许是有些期待吧,期待着她能回来,不然又怎会告诫自己不要忘了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你。或许你也是在害怕吧!万一没有呢?万一没有那个更好的你存在你该怎么办?所以一次又一次你不敢再争了,不敢再拼尽全力了。因为你可以说,做得不好不是我不能做到,而是我没有尽全力。可是你不觉得自己懦弱么?不你为自己的胆小感到可耻么?不愿,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便只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来麻木自己,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可是你真的习惯得了么?如果可以你又怎么总是想着做的更好些呢?如果不可以我麻烦你能不能有一次?就一次尽自己的全力去为自己争取?

我不想要一颗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呢?也不想要这个胆小、懦弱的我。我的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巨婴国读后感【篇3】

我在百度百科搜到的信息是“因图书触犯法规和政策已经下架叫停”,不过网上也流传着一张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下架通知涵,说的是因为图书质量不合格,下架召回。

这本xx年12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xx年2月17日就由磨铁公司发出了图书召回通知,上市售买时间不到3个月。不过后来也有网友买到了新版的《巨婴国》,书的厚薄已经相差很大了。这说明再版的那本书已经删减了大部分的内容。

那么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它的下架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呢?

其实看完这本书,还真感觉作者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写了许多不该写的事,抨击了一些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可以说是触怒了许多国人的痛点吧!在知乎上,有网友评论说书下架的理由无外乎三个:说了假话、说了真话、说了有人不爱听的话。武志红老师在这本书中不仅三条全占了,还多了一条:加了一些废话。这样看来,书下架的理由倒也充分。

巨婴国读后感【篇4】

俄狄浦斯阶段是接受嫉妒和竞争,接受自己的嫉妒,也接受别人的嫉妒。嫉妒和竞争也是性能力的代表。简而言之就是能接受三角关系,接受复杂关系的处理。如果是占有欲极强,嫉妒心极强,控制欲极强,这实际上是心理没有完全发育好的表现,因为没有办法接受竞争,有非常强烈的妒忌心,那么个人的边界,个人和伴侣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个阶段可能会要求全身心的,甚至是一方的意识被消灭,没有办法接受复杂关系的存在,没有办法接受第三方的存在。

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的这个期间,就意味着人不再单纯。她能接受一些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且可以变得更加的微妙,也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但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前,其实是有边界的,那这个边界是非黑即白的,如果是完全的控制,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完全的毁灭。而心理学上呢,不仅有个人的心理学,集体的心理学,民族的心理学,还有国家的心理学,而这些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它发展到了俄狄浦斯的这个时期,也意味着对于嫉妒心和竞争有更高的包容度,首先就是在性关系上在开放程度上的表现。

如果是发展到了前两期,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心理学和一个个人的心理学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这个时期就是非黑即白,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欲望,这个可能是双方之间的边界是非常非常不明显的,正如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边界一样,认为母亲跟他是一体的,孩子,母亲跟外界的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对于控制上的要求,对于权限上的要求。

再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之前的这个阶段呢,他可能是正常的一个婴儿,口欲期或者肛欲期。正常5岁之前,所有的心理发展就应该已经健全了成熟了,那如果没有发展到俄狄浦斯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意味着他要么停留在口欲期,要么停留在肛欲期,所以对于食物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食物,可能会给他带来非常充分的安全感,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一个民族如果停留在这个时期,就会有非常发达的吃的文化。

而共生巨婴是因为其实已经到了要发展到分化的阶段,应该接受复杂关系的阶段,但是不能接受,那这个过程中就是共生,它其实是病态的巨婴,他有5个特点,这5个特点是人格的不独立,所以会想方设法找妈妈,就是我要依附于谁,我要跟谁一起,所以第1个特点是我要抱大腿,第2个特点是抱了这条大腿后我们要一起生活,第三是不仅要一起生活,还要统一思想,我们要想的一样,第四式不能有异心,那也就是反对竞争,完全的嫉妒,第五是彼此之间不存在界限,但是彼此和外界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界限。

所以中国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特色是,关系如果不好的情况下,妈妈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射到儿子身上,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往往会被妈妈的爱淹没,妈妈的爱的方式就是全方位的,孩子呢,就只能围绕着妈妈的感觉给予回馈。爱情在正常的关系里也会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常见的最开始是1+1=1,这是第一阶段,两个人非常的要好,要好到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彼此之间没有界限,但是彼此和社会之间和世界之间是有界限的,第2个阶段是1+1等于0,因为完全没有界限了,反而可能有很多的负增长,会产生很多的消耗,会变成都是因为你,我才一无所有,都是因为你我才会有今天,那这种情况就是1+1=0,在这个阶段会充满憎恨埋怨,无可奈何而熬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变成1+1=2,彼此都是独立完整的人,会真正发展到俄狄浦斯时期,彼此有彼此之间的界限,加起来和世界之间也有界限,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属于两个完整灵魂之间的爱情。

为什么中国是一个盛行巨婴的国家,实在是因为有巨婴就会有巨婴的母亲,巨婴的母亲是怎么样的?很容易从身边找到原型,因为我们是强调集体文化的,所以在同步生长同步共生的情况下,也会失去同步发展,会没有个性,这一类优秀的母亲的特征可能是在内心无比的去崇拜这个孩子,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遇到这样的母亲才会产生更多的妥协,比如说至少还有一个人能照顾她,至少饮食起居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在无微不至照顾之下会做很多的妥协和勉强。中国人是非常担忧表现出攻击性的,因为这样就会跟大家不一样,但是真正的攻击性又很难被压抑,结果就是在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并没有表示攻击性,在不应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反而一览无遗,什么叫做该表示攻击性呢?这指的是用生气愤怒反抗的方式,在边界不明显的位置,去画清边界,不该表示攻击性的是,本来我们不应该对服务员,对安保人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生气,但是偏偏在这里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命运,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付出更多的时间,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情况之下,如果经济上比较匮乏,比较缺钱,那么要去赚钱就会没有这么多时间来陪伴所爱的人,他可能是配偶,可能是父母,还可能是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陪伴孩子,他在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他的心理发育没有办法从两人边界发展到三人边界,也就是他很可能没有办法过渡到能够接受开放、竞争、攻击性这样的关系,而是停留在共生,需要抱着大腿去依靠,需要有一个跟他差不多的节奏的人,一起来生活相互扶持,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控制欲和攻击性。

巨婴国读后感【篇5】

那么我是怎么看待这本书的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首先,我先给出武志红老师对巨婴的定义: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

接着我们来看看6个月前婴儿的心理特征:

共生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是一体的,我们共同使用一个身体和心理。更小的婴儿,如3个月前的,他们甚至会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全能自恋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偏执分裂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然后,全书就依照巨婴身上体现的婴儿心理特征展开了各种抨击。

共生心理在巨婴身上的几种展现形式: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集体主义、统一思想、反对独立、没有界限。

全能自恋的四种展现形式:追求优秀;甚至完美;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从关系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

偏执分裂的展现形式,我在书中没有找到概括性的总结。但是在各种巨婴心理的表现形式上,都可以找到这种偏执分裂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如果我的要求不被满足,你就是坏的。我们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举动时,很容易发现这种性格特征。那些要求不被满足的孩子满地打滚的情景,我们屡见不鲜,你们不满足我,你们就全都是坏人。就是这种简单的逻辑。

整本书大致都是围绕巨婴所具有的这三种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举证推理的。为了说明某种社会现象中,国人所具有的巨婴心理特征,书中会以犀利的视角不遗余力地鞭鞑。这也许是这本书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毕竟没有人会轻易接受一个只看到你缺点的人在你身边指指点点。

同样是为了说明具有巨婴心理特征的个体的不同表现形式,作者在书中举了许多极端的个例来说明。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个例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只是存在其中几种巨婴心理特征而已。即使如此,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按作者的思路将自己归类到巨婴的行列,这也许是大多数人不喜欢看此书的原因。有一位跟我一起阅读此书的朋友,就如此说,我看着看着就想怂作者。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读完此书,自己又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新眼光。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自己不能理解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分析家人朋友各种行为方式的深层原因。最重要的是懂得了作为一个母亲如何正确地照料婴儿,在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过程中,我怎样做才是正确有益的。也会针对一些情绪和抱怨找到自己身上残存的巨婴心理特征,这也是第一性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

前不久刚看完施展老师的《枢纽》和万维钢老师推荐的《盗火》,对比那两本书,读《巨婴国》的心情是压抑、不爽甚至是负能量的。感觉在周围世界看到的都是病态的人(心理不健康),如同鲁迅写《狂人日记》的那种心境也不为过。相对于《枢纽》的大格局、大视角、动态变化的眼光,《巨婴国》相当于在锁孔里看世界,非常像查理?芒格所说的“手里拿着锤子到处找钉子”的感觉。

与《盗火》的作者冷静理性地分析,以及大量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数据、科结论作为论据,《巨婴国》这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就值得商榷了。这也难怪有许多阅读此书的读者,有许多认为作者的例证太极端。不过我认为极端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理学分析问题的这种方式更像是臆测,先入为主的判断之后,然后举许多例证来说明这种猜测是成立的,缺乏科学分析的信服力。

正如有数据显示,心理学书籍缺乏科学严谨性。xx年一项系统性的可重复研究表明,心理学发表过的100项实验研究,能够得到重复验证的只有39%。可见许多心理学实验也是非常不靠谱的。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行为和心理学研究与运用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个人不断地通过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升认知来抵御外在诱惑和心魔,心理学研究又必须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继续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人的一生是一个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如果拒绝心灵的脱胎换骨,我们只能永远活在巨婴的心理阴影之下。从这本书中,你或许能够找到现实中那个讨厌的自己,那个深深掩藏在好人面具底下真实的自己,那个从来不敢在阳光明媚暴露的自己。人心是邪恶的,那这种邪恶只存在他人那里吗?“我”的身上如果也有,那我该如何直面它呢?

这本书你看第一次可能会很反感,你会质疑现实中真有那么多巨婴吗?但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你的愤慨,你的质疑,你的不服或许都会逐渐冷却,你会更加理性参悟到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

核心自我诞生前,你像是环境的响应物。

一旦核心自我诞生了,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发你的反应,但不再能动摇你的根基。由此,你有了从环境中跳出来观察的能力与一份从容。

我们作为读者来说,能够利用这本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解读他人的行为心理模式。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完善人格特征的个体;能够识别健康心理的个体,找到最适合的生活和婚姻伴侣,或者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知道正确的行进路线和方向,才是我们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找到那个核心自我,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那个内在的核心自我会不断强壮,帮助我们从容面对生活和事业中的各种惊涛骇浪。而不会是像个婴儿一样指责、抱怨、为所欲为,无法直面自己的无能。真实的自我,是自信的基础,是获得真爱的必要条件。看完这本书你更有意愿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自己的能量和外界的能量充分的流通交换。让一切真实自然地流经你的心。

心理学只是我们认识世界,以及与外界建立高效连接的一个工具。学会在合适的场景下运用这个工具,比单纯地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本书,要更有实用意义。

巨婴国读后感【篇6】

中国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乃至心理学工作者,多半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学理的角度看,心理学知识说的头头是道;从科研角度看,心理学研究好像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是,一旦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换言之,心理学知识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在大学时读心理学的书籍,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将心理学理论本土化,这是心理学界的一大难题,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开始做《巨婴国》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国内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见解颇为震撼,最起码不是心理学中的一些老生常谈。心理学在植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国内一些优秀心理咨询师可以稍许缓解这一病症。他们一边学习着心理学中的正宗理论,一边接触着国内数以万计的真实故事。他们口中的心理学术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觉得,武志红干的事情,就是在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前面加上“中国式”三字。

他是一位拓荒者,可他也很谦虚,明白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说:“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没有治疗理论上的野心,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疗法、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心理咨询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有三,精神分析学占据了一席之地,武志红属于这一派系。之前我反复研读过精神分析学的一些理论书籍,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希望能从武志红的文章中,看到解读精神分析学的接地气的诠释。

巨婴国读后感【篇7】

《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读了这本书,一只懒得写读后感,后来这本书被禁售了,我也淡忘了,近期居然又有人大肆宣扬,甚至让大家写读后感,那我就写写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非虚构类书籍一般传递二层含义,第一是概念,第二是方法论。所以读这样的书也有两层境界,第一层是理解,理解作者的阐述,明白作者的意图;第二层是运用,运用作者的方法和所介绍的工具。

在《巨婴国》这本书中,作者秉承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总体而言就是阐述现代人的一些行为和精神现象,并总结一系列人类共通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然后从这些特征中找到过去可能的创伤或者习惯,从而对目前人们的这些行为和精神现象做出解释。这样阐述的优点在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解释能够让人释怀,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现有的行为和精神现象是由于过去的某些经历或经历中的其他人所造成的,从而能够将责任推给过去以及过去的某些人,让自己得以放松。缺点在于,这样的思考并没有卵用,无论是将别人或者自己定义为巨婴,或者将责任推给过去或过去的某个人,对于眼前的事情都于事无补。

作者还利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假设,将婴儿不同时期的表现,映射到成年以后的上述这些行为中,具体内容可以去看书。

从这本书中我们很容易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现象,以及他所传递的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中的若干概念。但作者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工具或方法论,所以这本书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种恐吓,作者提出这些现象和概念只能是吓唬住了读者,让读者感到自己有罪和无助,同时责备父母、家庭,憎恨社会乃至国家。

另外,稍微理智地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这些现象并不局限于中国,也并非是普遍现象,而且所有这些现象在个体身上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知识、阅历和年龄的变化,以及全球文化融合的时代大背景,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的视角显然已经落后,其观点也陷入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假设的教条之中。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潜意识假说,让人们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并不完全受显意识的控制,然而他过分地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了本能、欲望和幼年性冲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读后感.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更关心过去,而不是将来。他的理论习惯从过去中找原因,而且大多是牵强附会的原因,这对未来根本没有丝毫积极的作用。

”看了这本书,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是巨婴,所以你要改正。”,这大概就是绝大部分无知的读者的读后感。在此我只能莞尔一笑,承认我确实与大家一样有“卓越强迫症”以及“全能自恋”,但不同的是我认为这没什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是武汉精神,谁敢说这有问题吗?

读《巨婴国》这本书之前,最好能够了解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法和人本主义,同时还要知道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其他几位心理学家,比如荣格和阿德勒,他们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大相径庭。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读了一本书就以为自己有文化,那是要害死人的。

巨婴国读后感【篇8】

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听说过武志红的《巨婴国》,想买来读,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下架了,在正规平台都找不到了。

但是对武志红的关注一直未断,订阅他在得到上的心理专栏,关注他的微博,订阅他的微博公众号,就这样一直跟随着他学习心理学,学习认识自我,学习成为自己。

今年,一个偶然的的机会,发现有个微店在卖这本书,抱着不大的希望,以高价购买了这本书。收到货后,很惊喜,质感好,不是盗版复印本。爱不释手的天天捧着看,读后感.挤着时间看,终于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分享,可是,真的到看完的那一刻却又感觉无话可说。

简单说一下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吧:

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读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各篇文章独立成章,缺乏整体的逻辑性,书的前半部分读着很带感,后半部分感觉有些重复前半部分了。但是,本书的观点以及视角很值得期待,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于我,我觉得让我能够更好的觉知自己,构建成熟的心智模式,不再沉溺于幻想中。

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从整体上概括了我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婴儿期的状态;

第二部分,巨婴心理:共生,则是具体解读一下我们文化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就是婴儿找妈,寻求共生;

第三部分,中国式好人,则是解读了中国式好人的内在心理及其产生的根源,实质是压抑封闭自己需求讨好他人;

第四部分,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则通过现实现象具体分析了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在国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孝就是顺,则是分析了中国的孝顺文化;

第六部分,无回应即绝境,则对中国人的巨婴心理根源进行了解读。

第七部分,从龙成为人,则告诉了我们如何从神魔成为人。

我个人认为其中的逻辑性应该是:首先第1部分介绍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然后第2部分说明在这种心理水平下,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寻求共生;接着第3、4、5部分就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及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行为方式进行了一些解读分析。最后第6、7部分则是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生而为人,多有不易,生活就是有诸多艰难。我们如何成熟且自信的在这个社会生活、立足,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或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已的行为保持觉知,觉知它的根源;对当下的生活保持体验的态度,让一切的感受流经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与它同在;对未来知晓它的艰难但仍然充满期待。如此这般,头脑清醒、胆大心细的活着。

巨婴国读后感【篇9】

一、全书概述

武志红的巨婴国通过描述近10几年各类国内发生的社会案例和心理治疗案例来归因国内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群心里的一种普遍不成熟现象。即:国人普遍心理特征集体停留在婴儿时期,由于糟糕的母婴关系及成长环境,导致我们长大后依旧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婴幼儿期的一个全能自恋的特征,如:动手能力差、情绪表达及控制力差及无主见,寻求共同的特征认同,家庭共生现象,压抑自我,委曲求全等;借此抨击孝顺、中国式好人的社会现象。由于过度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强调主次、人伦关系,导致这种主体下普遍糟糕的母婴关系、母子关系、社会关系,甚至盲从儒家的孝顺文化:轻视个体个性、总强调他人的感受、社会的约定,服从一种外在的评价标准来统一行动来评估。而自我的感受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情况,只能通过异类的宣泄途径表达出来,以至于人数众多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作者抨击的就是这个,呼吁关注和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人格完整性;表达自己个人主义的观念。抨击过度的集体主义及孝顺文化,倡导真实、“自我”一点,成为一个独立有趣有力量的“大”人。

二、谈集体主义和过度宣导的“孝”和“顺”

“不尊重个人的感受,而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这历来是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经典现象。”

这也是为何中国式好人总是看起来虚弱而不完整,总是在寻求着妥协和折中、寻求息事宁人,普遍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孝的核心就是老与幼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是“关系”,因此弱化人、重在凸显关系;过度宣养的孝文化倡导出来的理念认为子女不仅仅要求物质上的顺,可怕的程度要求精神上的绝对顺从,情绪上的不抵抗。这类观念严重情况下即成为一种集体暴力,大量个体被忽略,成为家庭共生体下的附属和陪衬。我们维系着各种关系,各种表面的和谐,阉割自己的人格和表达。没有活力,没有主见,没有表达,按照范式而活。

大家奋力地想抓住父母、别人的认可,社会的认同,谋求权力的追求,谋求某一主体的代表,平衡利益、忍耐和压缩自己的空间,息事宁人。却又往往事与愿违,造就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循环。这种循环或许在婴幼儿的哺育和成长期便已注定:总想将孩子套在一个范式当中,结果造成家庭关系的扭曲而不自知。子女在家庭关系和婴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陪伴及施展,以至长大了依旧无法走出这种共生关系,转而成为了社会的巨婴,寻求各种童年的心理满足,弥补这块空间。导致一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思考和选择只是默默接受和承受,这是不是一种集体返祖现象呢?

三、谈谈启发

“能力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副产物,而建立关系时,比努力更为关键点一点是,你不是自恋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这一事物之上,而是臣服于这一事物。”因此“能持续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对成熟的心理。”

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那么道或许更符合全球化的胃口。道家的核心是强调人本身、弱化关系、追求内心和个人的历练,关注生命、关注自然。

如果说生命的特征是感知环境,表达自我的话,高阶生命是更深刻的掌握环境规律来深度的表达和构建自我的表达形式。可是,很多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和拥有自我啊,自我的不完善变成了虚假的自我、依靠外界的评价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完整的自我是建立自己的内在的评分机制、这不是针对国人的心理刻画而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理刻画。

我想,阅读此书的最大价值是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生活当中应当予以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与自己的各类情绪相处,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及可能性;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手段和方式进行回击、引导、绕开。同时,作为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我们也在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大人,不再是巨婴,不鼓励和推崇巨婴化。

只有学会认识到自我,与自我相处,找到自我与外界社会相处的媒介、我们才能更高效和有意义的生活。凡是要求抹除自我人格而去拥抱一个崇高东西的规则声音和举措都应当引起警惕。自我被否定,精神即死亡!我们将不再是自己,你是一个外界主体的一部分,一种共生关系下的陪衬!

最后,谈谈国内电影文化输和欧美电影文化输出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为结束:国内影视无论生活、宫廷、战争、历史题材普遍偏向于集体行动和某种社会关系下的表达。极少欧美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输出,这类题材所倡导的个人主体关注视角及纯粹的爱为主题视角值得对比思考、尤其是准备当爸爸妈妈的年轻父母。

这也是作者提出的,欧美题材个人成长三部曲:

1.纯洁而美好的童年成长环境;

2.独立征途,想善良和忍耐与社会和解却总是事与愿违,认识人性复杂;

3.感受内心的声音,有力量的活着,通过努力和力量充分向世界表达传递自己。

巨婴国读后感【篇10】

几乎是一口气读到免费部分。(读到样元元这一章,更加唏嘘不已)。

做为个来自大家庭的女人,其中的辛苦自我感知深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阴影,我和几个小闺密谈起各自看书的感悟时候,大家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父母,当然也能够看到自己的配偶,亲人,朋友之间的方方面面。

小时候没有被关爱,没有看到,长大以后就会更多的用“孝”来求看到。而小时候的被抛弃感就是长大后的阴影,一方面对亲密有强烈的苛求,一方面又对粘稠的表达感到不屑。一直以为自己在坚强而独立的长大,一个人的童年,一个人的求学,一个人的找工作。一个深知内里的姐姐说,的确,你就是一个人在扛着。当所有的人都看到困在笼子里的是自己的孩子时候,你看到的是自己。

这本书,给我的感悟远大于这些文字。也可能是这一年如饥似渴地阅读心理学书籍,就是想要知道为什么我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他会成为他,为什么你不是我想象中的你。

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读书势必会各有千秋。在我们一起成长的妈妈群里,经常看到各类焦虑,我们诉说着对孩子的焦虑,其实是自己情绪的无处安置,无法摆脱的无力感和延伸出来的控制欲。

书里提到很多次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看来是可以列入续读书单了。

回望20xx,比20xx年要好一些,知道了那些亲爱的人,为什么会那样做的道理,也逐渐去体会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从焦急催促去改变到安静等待他先潜入深渊,真的是只能就那样看着。

20xx年,两个闺密离婚后面临选择和痛苦。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必然会给别人一个假想。而这个时候,或许,先让自己内在小孩成长,至少,让他不再退行。

路漫漫,心路更远。

相处,且行且珍惜。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