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4.01.06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范例。

在信息化时代,文档的写作和传递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范文可以被视为我们的老师,通过借鉴范文的写作架构,能够帮助我更加高效地完成文章。那么,如何寻找值得借鉴的优秀范文呢?为您准备的“政务中心工作总结”将为您提供丰富的资源,希望您能够将我们的网站收藏起来,以便随时获取最新的资讯和情报!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1)

市委、市政府:

20xx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以对标赶超为手段,按照争创“两个一流”目标,对内以标准化实施细化管理,对外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巩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全省领先位置。市中心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8万件,比上年增加43.9%,日均办理4300余件,其中即办件81万件,占75%,集中收取税费逾90亿元;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17万条,其中重点信息12.84万条,占41.2%,涉及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8.22万条。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76例。省中心领导充分肯定市中心工作,认为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内发展氛围最浓,改革力度最大,创新意识最强,体系建设最全,班子配备最优,已成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集大成者。并表示要省市一心,把滁州中心作为全省的品牌,推向全国。

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规定动作做足做到位,自选动作有效有特色”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建设一流服务平台、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开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通过开展作风整顿行动、优质服务提升行动、改革成果巩固行动、审批项目集中清理行动、基层政务服务提升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作用,把中心建设成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晴雨表,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台,支持群众参政议政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头堡”,实现活动与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活动过程中,中心积极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面向窗口,窗口面向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发现问题倒逼改革,以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先后召开企业与群众代表座谈会、窗口负责人座谈会,在服务大厅现场开展“误您一分钟,求您一良策”活动,随机征集办事人员意见,并在窗口开展“金点子”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共征求意见建议400余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出共性意见建议146条,归入“四库”并进行分解,明确各窗口、科室落实整改任务。

对于意见建议,中心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先后4次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作风整治专题会议,现场播放窗口探访及处理情况的视频资料,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防止效能疲劳,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作风意识、服务意识和创优意识,明确设置窗口服务“五条红线”(即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不得违规使用计算机,不得对服务对象使用文明忌语,不得与服务对象争吵,不得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和礼品),推行双屏服务,其中一块屏幕对内,另一块屏幕对外,让行政服务过程全面公开。在房产、国税、地税等较大窗口单独设置导询台或咨询导办岗,受理办事咨询,初审申报材料,解答法规政策,为群众提供服务导引。深入开展“马上办”作风建设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到科室、窗口,并深入推进落实,以“马上办”活动,打造高效服务品牌、亲切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品牌、创新服务品牌、标准化服务品牌等六大服务品牌。

同时中心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建成一个150平米的车棚,解决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日晒雨淋问题。为办事群众提供茶水及纸杯,解决群众喝水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空调增容改造,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解决出租车和群众办事车辆停车难问题。

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月14日,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滁州、淮南督导组第一组长朱成林视察中心,对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给予充分肯定;省电视台《共产党人》栏目予以报道。

二、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抓简政放权,无缝对接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0xx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取消省级审批项目49项,向市县两级下放了32个审批项目。为做好衔接落实工作,中心会同市法制办、市编办印发了《关于做好衔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对照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主动与省直部门对接,拿出衔接落实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对承接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政府于6月5日印发《关于衔接落实省人民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滁政秘〔20xx〕83号),取消49项中,我市没有对应的28项,其余21项全部取消;下放32项中,市级承接办理25个,市县两级共同承接办理7个;对应调整1项;转变管理方式1项。目前,全部承接落实到位。在承接的基础上,我市也同步推进项目清理下放,已有21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下放县区级办理。其中市教育《利用互联网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下放县级办理,工商部门将公司登记下放两区办理。

(二)抓对标赶超,促进窗口建设全面提质。

1、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审批快”。围绕面向企业群众办理的项目全进中心、项目办理的环节全进中心、承接下放的项目全进中心等原则,突出涉企、涉建、涉及民生等重点项目,并参照外地项目进驻情况,制定了项目进中心方案,并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市政府办协调,与相关部门一一对接。一年来,市直13个部门新增29个项目进中心办理,增设司法局窗口和基建联合测绘服务岗3个窗口。

2、开展对标赶超提升行动。各窗口在去年对标赶超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升标杆,主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建立联系密切沟通,瞄准业界最优窗口、最好经验,再学习,再提升,再赶超。先后有气象、质监、民政等20多个窗口赴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学习,5个窗口重新修定了对标赶超目标,27个窗口在对标赶超过程中新出台改革创新举措95条。5月,中心将各窗口对标、赶超及创新举措汇总并展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倒逼窗口认识改革紧迫性、重要性,加快落实赶超、创新举措,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建委窗口全部40个审批服务项目办事平均承诺时限由11.7个工作日压缩至4.95个工作日,压缩率58%。平均审批环节由原来的7.9个压缩至5.4个,压缩率31%。房产窗口设置总服务台,接受办事群众咨询,新增测绘受理岗,成立测绘成果审核办公室,实行“一张图”管理;环保窗口成立市环保局项目帮办领导小组和环保技术服务小组,实行环评工作联系单制度;安监窗口将两项审批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并将县安监窗口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药监窗口将食品生产许可项目的承诺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减为30个工作日,食品委托生产备案事项等三项审批项目由原来的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3个工作日;消防窗口进一步整合窗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台帐管理,形成完善的日常工作体制。

(三)抓运行管理,提高联合审批服务效率。

1、提高涉企涉建两个平台服务效率。今年以来,紧抓六轮流程再造创新成果,印制了第六轮流程再造资料汇编,不断固化流程再造成果,实现审批服务效率的再提升。同时重点加强涉企涉建两大领域七大联合审批平台规范运行。在企业注册“一表通”上,以工商企业注册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简化手续,实施注册资金认缴制,强化出入口及节点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申报资料在各办件窗口间的传递效率。在基建联合审批平台管理上,修订基建收费“一表制”,取消2项收费,降低7项收费标准,结构性取消12项收费。20xx年全年,通过企业注册“一表通”平台,登记注册公司1332户,注册资金63亿元,均实现即办。通过基建联合审批平台,联合图审1413项,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办理施工许可证192件,452.66万平方米,基建“一表制”集中统一收取建设规费15919.61万元;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受理355项,一次性验收合格通过273项,一次性验收合格率77%;土地房产登记办理房产登记10.58万件。规划阶段联合审批35项,办结35项。

2、试行工程建设联合测绘。8月底,中心联合市国土局、房产局、规划局联合出台《滁州市建设工程联合测绘实施办法》,实行工程测绘服务市场化。联合测绘实施后,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破除部门壁垒,相互开放测绘业务,不再只认可本部门下属的测绘机构的测绘成果,只要是合法的测绘成果均一视同仁,促进测绘市场有序竞争。

3、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今年8月由中心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并实施《滁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暂行办法》(滁政务〔20xx〕67号),依托中心多部门集约式办理的联合审批平台,将政府投资项目,包括项目建议书(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制适用于政府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以及备案制适用于企业其他投资项目的审批全部纳入联合办理范畴。新的运行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市发改委牵头实行发改委窗口一窗受理,申报材料窗口间内部流转,各部门同步审查,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变部门间体外循环为窗口间体内循环,变各部门多头办理为窗口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材料,减少了办理时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阶段企业不用再逐个部门的“跑门路”,在服务中心即可“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四)抓流程再造,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8月份,我市启动了以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第七轮流程再造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中有关中介服务。一是清理并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中介服务成果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二是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对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物价部门对其收费进行审核,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分别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项目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收费标准。本轮再造活动已经过法制办和物价局审查,共有26个部门和单位梳理上报131个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项目。相关工作已基本结束,待提交相关会议研究。

(五)抓服务拓展,推进服务向基层及园区延伸。

1、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同时,市效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为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的意见》(滁效办〔20xx〕14号),两个文件重点对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面积标识、软硬件配备、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工作纪律等进行规范。11月初,中心和市效能办对各县、市、区“两个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现场督查情况看,各县、市、区政府对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把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建章立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总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作为,细化规范,强化督查,对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力度不断增强。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或正在改建为民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大厅平均面积160㎡,常驻工作人员平均9名,进驻项目平均30余项,计生、低保、涉农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均进驻乡镇中心大厅办理。全市1188村(社区)全部建成为民服务代理点,其中279个村(社区)在代理点基础上通过大厅升级改造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均面积60平方米,代办事项平均23项,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不断完善。

2、全面优化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绿色通道”建设。一方面帮助筹建“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行政审批“二号章”管理制度。经多方努力,该中心于9月份正式运行,市国土局和市规划局等项目通过与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签订协议委托办理,市环保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商务局通过授权协议将园区项目审批权授权窗口办理。另一方面,对于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暂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服务项目,由中心协调相关窗口启动“绿色通道”,实行全程帮办代办。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所有承诺时限由工作日改为日历天,不再区分节假日和工作日,确保所有项目最快、最便捷办完。

(六)抓标准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中心与市质监局联合印发了《滁州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滁政务〔20xx〕62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年多来,中心上下全员全程参与,共同修定标准文本,共同推进标准实施,建成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具有滁州特色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突出高标准和实用性,逐一梳理窗口审批服务项目,逐一梳理每个审批项目的服务依据和流程,逐一梳理项目办理的环节和时限,逐一梳理项目收费和标准,突出滁州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并特别单独编制了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评议形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规范,并将客户满意情况与投诉改进情况上升为与服务提供同等重要地位,更加强调了“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务服务成效第一标准”的理念。在标准贯彻落实中,一日一巡查,一周一通报,确保任一岗位、任何人员都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标准,每一办件、每次服务执行标准,以亲民利民为民的规范窗口形象展示中心标准化建设风貌。今年10月,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综合评分96.5分(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水平。

八个县(市、区)中心,凤阳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已先期通过验收,明光作为第二批服务标准试点单位,今年6月以96分高分通过验收。琅琊中心并入市中心同时接受省专家组评估验收。今年12月,受省政务服务中心委托,市中心会同市质监局组成考核组,对天长、来安、定远、全椒、南谯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调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方式,进行评估打分。从评估情况来看,各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阶段性完成,五个县(市、区)中心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天长、全椒、定远、南谯等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工作力度大,水平高,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我市超额完成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县级中心60%通过验收的任务,得到省中心高度肯定。

三、突出重点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拓展公开渠道,建立完善多项公开机制。

1、建立政策解读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3号)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6号),要求各部门提请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或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重要政策文件等,均应及时在市政府的网站进行解读;各部门自行出台重要文件,也要通过部门网站等载体进行科学解读,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改革举措。政策解读机制保障了群众对政府发布的重点信息既想看又能看得懂。今年以来,我市共发布解读文件16件,尤其是民生类政策解读,为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提供了便利。

2、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8月,我市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4号),根据文件,我市从20xx年第三季度起,市政务公开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物价局、市国土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招标局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要求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召开了“市环境质量状况”、“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等5场新闻发布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晒”出来,让群众听得懂,同时也“看”得到。

3、充分利用其它公开渠道。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上,我市还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公开栏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渠道作用,及时公开各类信息。此外,还多次在滁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就我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与公众在线互动。

(二)突出公开重点,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划定公开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xx〕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全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7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滁州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5号),明确了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即重点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5个方面(共19项具体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明确公开主体与职责。根据划定的重点领域信息内容与关联性,确定了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药监局、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或责任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一是要分解任务,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安排;二是要细化公开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要求,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规范;三是要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四是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确保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五是要加强培训,加大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3、信息公开成效明显。今年,我市共发布重点信息8.22万条,部分领域信息公开迈向“深水区”。一是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上,市直87家全部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8个县(市、区)也同步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二是在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上。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联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过去清理的基础上,结合承接省下放的项目,再次全面梳理审核本级行政职权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面向社会公布。三是在强化权力运行办事结果的公开上,要求各单位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办理的过程、结果全面公开,进一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四是在公共资源监管、公共服务信息上继续发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得到常态化公开。

4、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今年,市政务公开办以《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为契机,依托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代办点,建立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场所;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网站,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村(社区)村务公开有机衔接。多个县市区“阳光村务”等信息查阅平台已投入使用,公开的政策法规、党务村务、劳动用工、民意信箱等内容,让村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突出便捷高效,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一)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根据省政务公开办、省经济信息中心《关于实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通知》(皖政务办秘〔20xx〕4号)文件要求,我市政务公开办于今年8月初,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页面、栏目、功能和架构进行了改版和升级,现已基本完成了网站改版升级工作。改版后的网站上线运行,政务公开办时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新网站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权限下放,市县管理权相对分离。市及8个县(市、区)分别拥有自己政府信息公开网。不仅降低了数据量,保障网站高效运行,也方便了群众获取信息。二是内容与功能更加丰富。新增了通知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和政务微博、新闻发布会等链接,提升了检索、查询、信息发布与审核等功能,更加方便群众浏览、查询。三是访问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市政务公开办此次对网站的数据库、防火墙等硬件进行升级,不仅提升新版网站的访问速度,还保障了网站的安全运行。

(二)稳步推进三级联动试点建设工作。

今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我中心成为安徽省政务服务业务及电子监察三级联动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中心多次赴外地实地考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开拓思路,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了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外网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系统、市县联动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智慧政务大厅系统、政务公开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九大系统平台,推动行政审批上下、左右、内外互联互通,促进审批服务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实现行政审批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管全程化。中心已初步形成建设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将与行政权力运行“一库四平台”建设同步实施。

(三)优化知情评议,强化中心作风建设。

建成综合评议体系,突出短信反馈评议、评价器评议等电子评议手段,中心专人负责对窗口评价器及短信评议平台进行监测,形成检查通报常态机制,每季度针对窗口评价器、短信反馈评议以及窗口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存在问题要求相关窗口限期整改。今年共接受评价器评议71136次,其中非常满意70565次,满意563次,一般7次,无不满意评价,好评率达99.2%。同时短信平台共发送短信9213条,接收反馈信息4720条,其中满意4672条,基本满意48条,无不满意,满意率达98.9%。

五、办好一会一刊,突出宣传滁州。

(一)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7月31日,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省直有关部门、16个市及广德、宿松两个省直管县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同志齐聚明光,通过实地调研明光中心、观看标准化工作宣传片、观看礼仪展示等方式,交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研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此次会议,是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排头兵的地位。

(二)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内刊的编发工作。

《政务服务》内刊是全国政务服务系统中唯一工作交流刊物,创刊于20xx年6月,由省中心主办,滁州中心承办。今年已出刊四期,在行业内引起较好反响,省内外同行对杂志给予高度肯定,纷纷来信投稿。武汉、厦门等中心还来电积极要求订阅杂志,计划将杂志分发给其所辖县、市、区,交流学习。WWW.gz85.cOm

以工作为支撑,以杂志为媒介,今年有30多批全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来滁考察交流,扩大了滁州市的影响力。

六、关于20xx年工作安排。

在20xx年,中心将以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对标赶超全面见效年”的定位,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化为核心,积极实施“六大行动”,助推争创“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全省一流政务公开办公室”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

1、基层服务整体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努力实现市县“改革同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一流”;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提质,按照项目进驻参考目录,实现项目进驻,人员进驻,管理集中,办事方便,杜绝“一站式服务”变成“多一站式服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代理点办公有场地,岗位有人员,在岗有事做,服务真心办。并着力推进市县乡村审批服务系统联网,逐步做到村(居)民网点提交资料,市县乡分级联办。

2、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动。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一库四平台”(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工作,参照省级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结合省市县三级试点及我市审批平台建设实际,做好方案设计及认证,适时启动项目招标程序,力争行政权力运行、监察“一库四平台”系统建设破冰启动。

3、联合审批拓展行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三证合一”登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服〔20xx〕25号)文件精神,试行在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中不减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审批权限、不改变原有证照管理方式、不改变原有证号编码规则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一表通”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先期实现一证三号,适时启动一证一号,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缩短办件时限,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捷高效。

4、对标赶超深化行动。对标赶超活动自20xx年启动以来,一大批窗口通过对标先进,学习赶超,已达到或超过原先设定的目标,成为省内同行中的领先者,甚至在全国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20xx年是中心对标赶超活动的全面见效年,中心将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深化对标赶超,已完成的目标要重新修订,未完成的目标要加快进度,多走出去,多实地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动态及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实现业内领先。对于不能在省内领先的部门窗口,将在评先评优中“一票否决”,以硬考核促进快提升。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内刊及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既要工作实,也要出名声。

5、政务服务标准巩固提升行动。今年,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这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要坚持“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原则,进一步加大标准实施情况督促检查,结合改革进展及对标赶超成效及时修定“提供标准”,完善督查点评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保障标准实施,促进标准化建设水平、管理水平、运行水平再提升,确保标准化工作成为政务服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国家级验收,提升滁州中心在全国政务服务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奋力实现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

6、政务公开提质行动。按照“抓基层,夯基础,强规范,促公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抓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拓展政务公开工作内容与标准,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整体水平。二是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办事公开,落实权力清单制度,通过公开制约权力行使全过程。三是强化制度规范,提升公开质量。认真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重要政策解读制度,制定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及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使政务公开有规可依,违规必究,逐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2)

自从到中心窗口工作以来,在中心领导和局领导的双重领导下,以及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按照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形象提升、让满意度提高的目标,努力把农机窗口建设成“服务更优、效率更高、为民更便、形象更佳”的窗口。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和工作梳理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作为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思想要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本人是农机窗口的工作人员,一年来,严格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不放松业务知识的学习,以便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明确工作职责。在窗口工作中我深知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最重要的,加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服务姿态,做到以亲切、端庄、和谒、热情、主动、耐心、周到的服务。窗口办事实行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使群众放心、舒心。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使群众办事放心,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对于办事群众的疑难给予耐心的解决和答复,并且以便民、为民、服务于民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帮助办事群众解决疑难为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增强业务知识,提升效能服务。窗口是代表全局的行政职能,所以本人在服务上一定做到热情、业务娴熟,对服务对象的问询能给予正确无误的答复;遇到群众有疑问的地方,能够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说明直至其理解;接待外地的服务对象时,使用普通话应答;遇到服务对象文化程度有限时,能主动指导;接听电话时,能做到主动问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到与单位内部团结协调共同推动工作;一直以来没有与服务对象争执与不愉快的现象,没有履职不到位而受到投诉举报。回想自己到服务中心工作已经一年了,工作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小的差错,我深知对于业务知识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更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更好的为办事群众解决难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树立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把学习上级政策,把握好正确方向;转变工作作风,端正窗口工作思想;把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本人始终把“以服务为己任、方便群众、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地敲响警钟,争做一名文明优秀的窗口工作人员。我将这次总结作为对我个人的支持、监督和帮助,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开拓进取,为推进我县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市政府相关规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情况,拓展政务信息公开思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创新政务信息公开形式。现根据《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政务公开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将2017年我中心政务公开工作年度总结如下:

一、工作概述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

1.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压实压紧责任。2017年9月因人事变动,中心调整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明确各项工作职责。严格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息科,形成办公室带头、各科室协调配合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2.中心始终把公积金信息公开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政务公开年度计划及实施办法,及时报送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听取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汇报,部署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事项,帮助解决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总结和考核目标。

3.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完善。按照省厅及市关于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中心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结合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等政务公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行政职权公开目录和行政职权流程图,并装订成册。通过中心网站、简报、各种新闻媒体、发放告知单等形式及时全面地予以公开。

(二)加大公开力度,提升服务质量

1.梳理内容,筑造服务“指南针”

为保障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依法获取公积金信息,提高公积金相关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参加市政务公开办培训契机,积极争取主管部门专门指导规范公开内容,主动公开。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住房公积金方面的法规、规章、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有关住房公积金发展的重要决策事项;各月度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住房公积金各类事务办理的政策依据、规定条件、程序及时限;有关住房公积金发展的重要事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采购过程、采购结果、细化公开中标成交结果;一定时期内社会关注、群众关心或反映比较强烈的住房公积金热点、难点处理事项;职工投诉受理事项的范围及处理的依据、程序、时限等基本业务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基本职能、性质、定位、机构设置、领导干部分工及领导干部主要职责等;在客服大厅公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淮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要职能,公布了中心全体职工照片和工号,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并公开了中心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办公电话以及公积金中心监督电话和投诉电话。公开了提取、贷款流程图和提取、贷款的政务公开表。公开了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办文办事限时制三项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公开了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办理公积金提取、贷款承办银行网点等。并在客服大厅设立咨询台,最大限度的解答群众的提问。

2.政策解读,打造信息“一点通”

一是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机制。一方面认真关注淮南市政府网站的《市民心声》等栏目,对网民提出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方面的咨询和提问,做到有帖必复,及时准确。牵手行风热线,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另一方面中心业务科室多次走向街头、走进社区,向广大缴存职工现场介绍公积金管理相关政策,扩大了公积金工作社会影响力,提升服务形象。

二是发挥新闻媒体公开职能。以中心主任李长安在2017年10月23日中国建设报发表的《淮南中心四举措提质量着力打造公积金服务品牌》为引领,呈现出从国家级报纸至本地日报的纵向全面宣传架构。同时,利用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开展多期专版宣传,及时公布公积金重要相关事项,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今年,中心领导带领业务科室负责人共6次走进淮南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宣传我市公积金管理运行情况,以及解读公积金各项政策。

3.回应关切,搭建政策“扩音器”

一是参照2017年度全市政务公开要点,进一步优化公开平台。2017年以来,中心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行政权力运行”、“精准扶贫情况”“办事服务”“重要舆情收集与回应”四个栏目,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突破10000人次,为政府信息公开活动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同时,建立了淮南公积金群和归集群,使本公积金系统的职工和各缴存单位的代办员之间能互相交流。

二是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用信息化促公开。中心通过综合服务平台的建立,利用微信、微博、自助终端、客户端、12329热线、12329短信、网站、网上营业厅等多渠道全方位信息化手段提供公积金政策服务,在便民利民的同时将政务公开工作与网上办事有效融合,拓宽了民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提升了中心的公开宣传力度。

(三)强化监督保障,推动政务公开

为保证政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的展开,中心根据实际建立了监督保障机制。一是将政务公开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将推行政务公开作为政风行风评议的重要考核指标,自觉扩大公开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开展政务公开学习培训, 进一步提高中心干部职工处理政务信息公开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四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按时报送季度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二、主动公开情况

2017年中心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置14个栏目,公开主动公开信息112条,在淮南市人民政府网站《市民心声》栏目回应网民咨询91条,在中心网站《投诉受理》和《在线咨询》栏目上回应网民投诉与咨询共511条。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7年全年中心未收到依申请公开信息相关申请。

四、因政务信息公开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7年全年中心未发生因政务信息公开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心2017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需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视度、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改善信息公开栏目设置、完善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制度等。针对以上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深入研习市委、政府提出的切实推行政务信息公开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政务信息公开的有效形式和新路子,进一步扩大政务信息公开范围,合理增减信息公开栏目,丰富信息公开内容。

2.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形成内部互相监督考核以及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的双重督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切实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挖掘深度,拓宽广度,再作延伸,努力从多个层面上实行全方位公开,最大限度实行公开。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4)

一、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统筹推进有力。

今年以来,市委书记谢学龙、市长宋建明、常务副市长吕余庚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三清单一清理制度工作”、创建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等重大事项,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将建设经费、人员力量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决,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并明确了专门的副职和办公室主任负责绩效考核的日常工作。

(二)“四个明确”,有序推进“三清单一清理”制度工作。

今年5月,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三清单一清理”制度工作,中心作为服务事项清理的责任单位,中心主动作为,强化责任,顺利完成了“服务事项”的清理。做到了四个明确:明确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目标任务,对清理主体、清理依据、权力分类、工作步骤、工作要求作出具体明确;明确时间节点,根据权力、责任、负面三张清单与服务事项之间的关系及上级的安排,对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与服务事项分步完成;明确审核程序,先由各清单审核小组初审,形成初审意见,后按娄底审改办的部署在娄底集中进行联合会审,形成复审意见,再将会审意见整理后,在县市区交流的基础上,分批向各单位征求反馈意,最后,根据反馈意见与单位进行充分沟通,调整后形成各单位送审稿由专家会审。

本次清理审核涉及的政府工作部门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共计67家,上报服务事项246项,审核后保留128项。9月对涉企收费进行清理。原有的4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也已全部清理到位,其中:13项转为其他行政权力,4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给付,2项转为管理服务事项,另有22项单位未上报,视同取消。

(三)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综合平台。

市政务服务中心扩容提质实现“五增”。市财政投入400多万元扩建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圆满完成了行政审批制度“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新大厅运行后,办事大厅总面积从400多平米扩大到2000多平米,实现大厅面积增大;进驻单位从19个增加到53个,进驻项目从87项增加到265项,窗口工作人员从67人增加到132人,实现进驻单位、项目、人员增多;从原来的工商注册、基建联审一条龙到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现服务功能增强;新大厅运行以来,平均受理办理达到6000多件,比扩大之前多1.4倍,实现业务量成倍增长;市合管局、市计生局、市民政局等单位的进驻,确保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的集中办理,使群众满意度增高。内外联动,创建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为了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机关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民发100号)文件要求,7月以来,中心与民政局多次沟通,争取投入200万元,在原有民政窗口的基础上扩建场地达450平米,创建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12月30日,已建成独立的登记场所,分设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区、离婚登记区、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大厅、档案室等6个工作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数字化中式、欧式大厅,该大厅采用3d数字映像模拟场景,占地90平方,设20位观礼席,利用7部投影仪为新人提供各种形式、春夏秋冬四景的个性化选择。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00%建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投入百万的资金,全市21乡镇办事处经开区已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其中,11个乡镇建成“大厅窗口式”,10个“一层楼式”的便民服务中心。并建立了相关制度,实行了挂牌上岗,方便广大群众办事。

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为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市出台了《市党建基础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目前,全市所有的社区、与行政村建好村便民服务中心场地,所有社区及80%的行政村受理或直接办理与群众利益有直接关联的计划生育、民政、劳动就业、医保社保、矛盾纠纷调解等业务,群众反响很好。

(四)“五个统一”,不断规范强化运行机制。

中心的基本职能定位就是为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服务的窗口,中心自“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以来,面对大厅“扩容升级”,通过“五个统一”不断规范服务运行,构筑一流的服务平台。统一授权,提高窗口办结率;统一联合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统一刚性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统一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优化办事流程;统一印制办事指南,简化办事环节。通过“五个统一”,做到了办理事项在法律规定时限内提速50%办结,实现“服务零距离、办理零差错、群众零投诉”的“530工作目标”。

(五)建立“日通报、月考核、季评比”考核机制,不断规范市政务大厅服务水准。

今年,中心以我市深化“创文”工作为契机,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进驻单位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规范服务水准,推进窗口管理工作制度化,争创一流的服务团队。严格制度。在完善办事服务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对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首席代表实行分类考核,新建立了3项考核办法。严格管理。中心严格执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度,每天实行四次指纹签到,窗口每台电脑都装有电子屏蔽系统,杜绝了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内炒股、聊天、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现象发生。严格标准。中心以“文明”服务为主题,履行“三强、三化、三评”、“四四五”文明承诺行动,树立窗口形象。严格督查。各单位负责人到中心衔接有关工作,督查窗口工作人员到位到岗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进驻单位分管领导、行政效能督查室开展经常性督查。作风办、文明办经常明查暗访,中心班子每天不定时进行巡查。严格考核。以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提升服务为考核原则,采取“日通报、月考核、季评比”的方式规范窗口及全体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管理,中心每天结合内外巡查与暗访情况,对窗口工作人员出勤、遵守纪律情况及时在网上通报,根据每天通报情况及每月办件情况,按月、按季对窗口及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评比,不断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以来,共评出“明星窗口”12个、“文明之星”40名,5个岗位授予先锋岗。对着装、出勤、工作作风差的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及时网上通报200余次,发文通报2起,及时受理处理各类投诉10起。

(六)深化政务公开,不断打造透明政府。

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拓宽公开渠道,深化公开内容,打造透明政府。一是拓宽公开渠道。制定并下发了我市2021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在政府门户网及时公开了我市政府信息及市直单位2020年度信息报告,将市直各单位、公共企事业单位及进驻大厅单位的办事项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监督考核、责任追究、岗位职责以及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中心网站、中心电子屏、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公开,开通了网上办事、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互动交流、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专栏。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公开内容。我市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财政资金信息(含预决算、三公经费、审计信息)、保障性住房等15大领域均及时准确的在政府门户网上公开,2021年所有市直单位及市乡两级的预算、2020年的决算全部在政府门户网上公开,社会中介组织、水电气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制度、办事项目、办事程序、收费通过政府门户网、单位办事大厅内公开。三是依法处理依申请公开。妥善处理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全年共受理办理依申请公开74件。

二、班子建设

中心党组围绕年初工作目标,狠抓自身建设。一是抓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明目标。年初,按照上级有关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为严格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实现中心服务工作上水平,不仅注重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也对分管领导党建直接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党建工作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中心把党建工作列入2021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2021年度工作计划,形成了抓党建工作落实的合力。二是抓政治理论学习提认识。中心党组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党组及机关干部学习、周一集中学习辅导等制度,提高党组及中心机关的整体素养。一年来,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改进党纪条规,改进机关作风”、十八大文件精神等时事政事先后15次集体学习,2次讲授廉政党课,组织观看正反廉政建设宣传片,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的同时,组织党组到外地、基层学习。三是抓规章制度促保障。进一步细化落实上级有关党建的具体规定,强化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健全和完善班子分工负责制,修改完善5项,新建制度3项,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激发班子成员的履职热情。四是抓民主监督聚合力。凡涉及“三重一大”严格按程序进行集体决策,落实末尾表态制。今年4次组织班子成员交心谈心,3次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本人主动接受组织与群众的管理教育、监督帮助。尤其在创建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乡镇便民中心建设等重大工作,先后组织2场专题座谈会、发出100多份征求意见函,多次前往窗口、乡镇及联系点听取建议意见。五是抓廉政建设优环境。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对“三公”经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坚决杜绝公车私用、严格落实周末车子封存制度、清理办公用房面积超标等违规行为,切实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带头历行节俭,充分发扬民主,主动接受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群众的监督帮助,平时注意通过交心、谈心听取和征求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正确对待、虚心接受,严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

三、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不断优化市乡村三级政务环境。

二是完善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并通过验收。

三是市政务大厅顺应机构改革形势,加强服务事项的进驻,规范收费行为。

四是科学规范权力,夯实“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打造人民满意的市级“政务超市”。

五是强化乡、村两级管理服务,积极探索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免费服务等基层服务新模式。

六是充分发挥政府“12345”热线平台及子平台的作用,深化、细化信息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5)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情况,现就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党务政务服务中心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花大力,下绣花功夫,全力投入。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为开展帮扶工作打好基础。一是成立了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副组长,综合股具体负责,确保了帮扶工作的质量。二是为使帮扶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的发展轨道,做到扶志与扶困相结合,生活上照顾,感情上慰籍,发展上帮助,制定《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党员联系帮扶困难户制度》。

(二)深入调研,有的放矢,为开展帮扶工作明确目标

按照“调研、走访、回访”的帮扶工作思路,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帮扶干部及时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困难群众贫困原因,确定了帮扶工作的方法和措施,立足当前,确定目标,对联系的城东社区困难户制定了帮扶措施,协助社区对困难户进行了低保兜底。

(三)帮贫济困,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一是帮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各地脱贫致富的好做法、好经验。定期走访帮扶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通过自力更生逐步脱贫致富。二是帮工作。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再就业培训、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相关实用技术,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对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项目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关服务。三是帮生活。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形式,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四是帮信息。多渠道为帮扶对象提供各种致富信息,及时为他们出谋划策,努力拓宽其家庭收入来源。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中心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二是捐款和资金帮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针对存在不足,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更加深入群众,切实将帮扶工作做细、做扎实,二是强化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6)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发展优化环境的要求,万柏林区委、区政府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建立起成龙配套、办事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全面优化我区发展环境,成立了万柏林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区政务服务中心于20年10月15日起开始筹备,20年1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位于科技市场10号,总面积为648平方米。政务服务中心是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为正科级建制,分为管理层和业务层两大部分。管理层设办公室、业务科和督查科,业务层即为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大厅设在一、二层,一层设有电子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可随时查询办事指南,显示相关办事信息等。三层为服务中心办公室和会议室。大厅共设31个服务窗口,设有咨询服务台和投诉中心,负责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的审批、核准、办证、办照等事项,并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政务大厅成立初期入驻单位29家,现入驻大厅单位18家(工商分局、地税分局、国税分局三个部门已撤出政务大厅,统一到区工商分局办证大厅联合办公,计经局、公安分局、人防、残联、商贸局、林业局、水务局、司法局、财政局长期空岗)。入驻单位有:一层现驻窗口14个,教育局、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局、建管局、环保分局、计生局、

1 / 15 安监局、房地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容环卫局、卫生局、文体局、统计局、民政局;二层现驻窗口3个,交通局、物价局、农业局。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职能:区政务服务中心是集审批与收费、信息与咨询、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1、负责制订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2、负责对进入和退出的审批服务项目的确定和调整。3、负责区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审批等项目的审批依据、收费标准、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的对外公开。4、负责对行政审批项目运转情况进行协调和督促办理。5、负责基层单位和群众对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受理对各部门、各乡、街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政务服务大厅的主要职能:政务服务大厅主要办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申请的审批、核准、办证、办照等事项,并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1、集中办理和提供本区权限范围的行政审批服务。2、集中受理和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办事要求及投资指南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提供审批服务项目流程办理情况及办理结果的查询服务。3、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随时办结”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做到“一站式”服务和本区范围“内转外不转”。二、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基本达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一)政务大厅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1、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务大厅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作为优化我区发展环境的重要大事来抓,亲自过问大厅运行情况,并多次听取大厅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对政务大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认真解决。为搞好政务大厅的工作,区政府及时明确由区政府办全面负责政务大厅的管理工作,安排一名副主任担任大厅的常务负责人,管理日常工作,并选派2名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志到大厅工作。同时,我区入驻大厅各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大部分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能够给予积极的支持配合,有的部门分管领导还能够主动与大厅建立联系,共同研究做好窗口服务工作的办法。2、建章立制。大厅成立伊始,我们就把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及时出台了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例会制度、微机管理制度、投诉督查管理制度、办件管理制度等,制定了《太原市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办法》、《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人员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以区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文件下发,统一制作了台卡和胸卡,全部实行挂牌上岗。设立了投诉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我们从工作纪律着手,狠抓落实工作,在大厅窗口每月一通报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厅情况每周一汇报,不但确保工作时间内窗口工作人员全部在岗,而且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至目前为止,政务大厅未出现一起由审批不当,服务不周引起的投诉事件。3、搞好业务。我区把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工作来抓。为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精神,更好的为办事群众服务,我区政务大厅专门邀请了北京电

3 / 15 脑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就我区政务大厅所使用的办公系统软件对大厅所有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大厅已基本实现窗口受理,按时办结的承诺。进一步落实“牵头负责制”和“首问责任制”。群众进大厅后,所询问的第一人即为第一责

任人,必须做到热情接待,属本职范围内的事情,即刻办理,不属本职范围的事情,有责任进行引导服务。由于大厅内部局域网未发挥出作用,大厅目前还不能实现“一条龙”的办公模式。大厅自20年1月13日投入运行至20年8月底共收件2936件,办结2936结,办结率100,所办事项均为即办件,能在窗口及时办理。大厅至今只有区计生局、区文体局、区市容环卫局、区统计局能在大厅开展正常的业务,其它部门窗口多处于“歇业状态”。六月份,根据区政务大厅运营以来的实际情况,在副区长、政府办主任、政务大厅负责人主任的安排下,政务服务中心以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入驻大厅的24个部门(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根据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已迁至工商分局办证大厅;公安分局、人防办、残联、商贸局、林业局、水务局、司法局、财政局长期请假无人)的入驻大厅审批项目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可入驻政务大厅的有8个部门32项审批事项,其中:民政局3项:(1、社团审批2、民办非企业单位审批3、福利机构审批);统计局5项:(1、〈统计调查登记证〉办理2、〈统计调查登记证〉变更3、〈统计调查登记证〉年审4、〈统计调查登记证〉的缴销5、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理);建管局2项:(1、〈施工许可证〉的初审2、城市树木变动及占用绿地审批);规划分局6项:(1、申请〈村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受理2、申办〈村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受理3、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受理4、申办〈房屋翻修许可证〉的受理5、申办〈店名牌匾、临时性广告规划许可证〉的受理6、申请〈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的受理);交通局2项:(1、〈道路运输证〉开、停业受理2、汽车维修企业的开、停业受理);计生局3项:(1、为流动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为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审验孕检证明3、为流动人口中的个体营业户审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市容环卫局6项(1、垃圾准运证2、市容临时占道、施工占道审批3、非固定大型户外广告、标语、条幅及设点宣传展销审批4、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立面装修审核、会签5、夜景灯饰6、饲养家禽、家畜);文体局5项:(1、图书、报刊出租、零售2、打字、复印、名片制作3、印刷4、棋牌初审5、音像制品初审),其余部门声称无业务可在大厅办理。4、做好服务。为保证窗口服务工作落实,方便群众办事,我们先后安装了16部分机电话,放置了3台饮水机及一台80升的电热水箱,并于20年6月份,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为大厅购置了6台电风扇,为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提供了舒适的办公、办事环境。在一层服务大厅设置了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办事指南公告栏和咨询服务台,随时提供咨询、办事等各项服务。我们还印制500余册万柏林区政务服务中心办

5 / 15 事指南及万余册窗口单位办事指南,向基层单位和办事群众发放,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二)、目前政务大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厅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部门领导认识不够。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大厅工作,对大厅的发展持观望态度,不按要求选派“精兵强将”,而是派一些根本不懂业务、不会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入驻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消极闲散,给万柏林的窗口形象带来不良影响。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不能“专驻”大厅,部门领导随叫随回,也给大厅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2、事权下放不到位。作为城区,其单独完成的审批项目少,服务项目多,大多是由市里最终决定,集中审批效果不太明显。由于审批权力有限,有些仅起到一个窗口咨询服务作用,区“窗口”在市区局域网未通情况下,目前难以与市区联审、联办,真正能够在大厅办结的事项相对很少,“一站式服务,内转外不转”服务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厅成立以来:办理业务量较大的窗口有:计生局、文体局、市容环卫局、建管局、统计局有零星业务的窗口有:规划局、房地局、劳动局、环保局(按所办业务量的多少排列)未办理任何业务的有:计经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人防办、民政局、残联、教育局、交通局、安监局、物价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已撤出大厅的窗口有:工商分局、地税分局、国税分局长期空岗的窗口有:计经局、公安分局、人防、残联、商贸局、林业局、水务局、司法局、财政局。二、对大厅今后的工作的建议1、全面调查摸底,清理简化审批项目结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区政务大厅近期计划对全区入驻大厅的26个职能部门的审批项目进行撤底的清查,认真核实入驻大厅部门的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并依据省、市事权下放的有关政策,逐条、逐项的予以清理,坚决取消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同时对窗口的服务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该增加的增加,该简化的简化,该归类的归类,该放权的放权,为进一步理顺政务大厅的窗口部门的入驻奠定了基础。2、下放事权,规范办事程序,加强二级审批力度各入驻部门事权下放的到位与否是大厅能否正常运行关键所在,办事程序的精简与否是大厅工作效率能否提高的首要问题。在下一步对政务大厅完善的工作中,一方面,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制市、县各部门将适合在大厅办理的事项完全下放,并派有相关业务知识的人员入驻大厅(至少两名),禁止出现在大厅办理的项目在各局的原办事点仍能接件、办件的情况出现,切实体现大厅的“内转外不转”、“一条龙”服务功能,从而大大提高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强化“准、精、快、清“服务,即对每一项审批项目都要严格规定审批内容,明确审批条件,减少或取消审批人自由裁量权,做到内容“准”;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对可由一个部门审批的项目原则上不再涉及第二个部门,做到程序“精‘;明确办理期限,公示执行,做到办事“快”;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规定,把好收费标准关,设置统一的“收费窗口”,杜绝“吃、拿、卡、要”乱收费现象,做到收费“清”同时积极探索简便、高效的运行模式,设立审批办证服务“快车道”使审批办证服务的节奏更快、效率更高,统一

7 / 15 制作行政审批专用章,交办窗口使用和管理;作到一般事项在窗口办结。3、窗口“删、扩、设”,精选办事项目,保证大厅工作质量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大厅近期内准备对入驻的窗口进行资源整合,做到“少而精”,杜绝“多而滥”;“删”就是要在现有的26个窗口的基础上,删除一些窗口(如:人防、计经、规划、土地、环保、财政、林业、水务、农业;这些部门入驻大厅存在着办事程序复杂的,需实地勘测、技术论证的事项或确实无业务可办理的情况,根据大厅实际不适合入驻);“扩”就是把与百姓贴近的、程序较简单的文体、计生、民政(婚姻)市容、劳动、卫生(防疫站)、交通等部门的窗口扩至两个三个;通过扩充这些部门,大厅在增进人气的同时,步入良好的运行轨道;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填充其它的部门,充实大厅其它办事功能;“设”就是要在大厅设置一至两个流动窗口;此窗口为季节性、定时性办事部门设置(如残联、商贸)。平时,窗口可作部门联审联办的简易平台。4、设立总服务台,实施星级化管理,进一步延伸服务链在政务大厅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办事群众手握一摞材料,不知何去何从,咨询台形同虚设,或者一些群众需要复印、传真,政务大厅无此对外服务职能。对此情况,建议政务大厅进一步延伸服务链,实行星级化管理,设总服务台,为大厅全局服务,下设商务中心、结算中心、咨询台,由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对外直接服务于群众,对内为一线窗口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促进了大厅各窗口的工作效率。5、建设互联网信息平台,全方位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在我区政务大厅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未与市局、区局联网,这就给某些需要和市局、区局部门联合办理审批的窗口单位带来不便。使其只能将应该在大厅办结的事项拿回局里办。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下一步政务大厅计划进一步完善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软件,使各窗口部门的计算机发挥出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把全部审批事项纳入计算机管理,加快各项审批项目在本系统内部的传递,最终实现审批工作的电子化、快捷化、透明化。加快与市属、区属部门联网,建立远程网络连接,使审批工作上下联动,更好地发挥集中审批的综合效能,在此基础上,办好政务大厅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查询服务、及时接收群众反馈,通过互联网传递审批信息,提高审批效率。6、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大厅内的20多名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年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为了大厅工作的正常运行,方便,快捷的为办事群众、投资者服务。需定时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电脑基础知识、操作流程培训及必要的礼仪素质培训。要求每位窗口工作人员必须遵守“首问责任制”,详细回答每一位办事群众的询问,做到“文明办公、礼貌待人、来有迎声、去有送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成为一个业务精通、形为得体的高素质窗口服务人员。7、适当补贴,提高窗口人员工作热情建议主管部门正式下文给政务大厅一线工作人员予以适当补助,以提高窗口人员的工作热情,做到塑政府形象,为百姓着想。

9 / 15 东港交警大队“五.一”节期间 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人们的出行量加大,我市境内的201国道由于沈大高速公路修路封闭,车流量剧增,平均日车流量达余辆,创历史新高。 面对这一实际情况,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措施,辖区内未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未发生交通阻塞现象,圆满地完成了“五.一”黄金周的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任务。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队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和东港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制定了《“五.一”黄金周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公安局副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大队领导包片,中队领导包辖区,民警包路段和旅游景点的责任制。在节前召开中层领导会和全警大会,进行深入动员。节日期间带班的大队领导每天都要对民警上岗执勤情况、警容风纪情况进行督察。 二是提前安排,充分准备。为确保黄金周的交通安全,从4月15日到4月29日,集中警力对201国道和市内行车秩序进行专项整治。整治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昼夜兼顾,教罚并举的原则,严厉打击“黑车”和严格处罚8种严重违章行为,为节日期间交通安全进行清障。同时,对旅游车辆免费进行临时性检验,确保车况良好,安全技术性能达标。对旅游车驾驶员进行严格资质审查。4月19日至20日,大队长赵绥带领车管科、交通宣传科、孤山交警中队的领导及相关人员一行8人赴重点旅游景点大鹿岛,对岛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认真的检查;对岛内50名驾驶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对驾驶证进行了审验;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岛内24台客、货运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部分客车驾驶员存在的准驾不符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与有车单位和车主签订整改责任状。 三是强化管理,措施到位。为确保201国道安全畅通和市内交通秩序井然有序,节日期间全大队不休,大队机关人员到一线站岗执勤,每天出动40余名警力,15台执勤车辆,60%的警力在路面上执勤,其余人员24小时备勤。对国道201线事故易发点段和1处修桥地段重点看守,对去往旅游景点的车站、码头和旅游景点周边,安排专门警力疏导交通,宣传交通安全法,保证了节日期间辖区内未发生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没有发生交通阻塞现象。 四是领导带头,靠前指挥。带班的大队领导都要深入到路面执勤中队,检查指导工作,随时调动警力,并与民警一起纠正违章。各中队每天至少有一名领导带班,与民警一起上路执勤。 节日期间纠正各类违章3000余人次,暂扣车辆50台次,扣留驾驶证60本,对外埠车辆实行只教育不罚款,对外埠车辆造成一般以下事故的,都及时处理不予扣车。节日期间,对出现肇事逃逸案件,都得到及时侦破,使境内交通秩序保持了安全畅通,井然有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是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力度。5月1日是新法施行的第一天,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举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社会”的启动仪式,组织了万人签名活动和200人的秧歌队,出动警力60余人,*20余台,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单行本6000余本,接待群众咨询4000余人,悬挂、张贴标语102条,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气氛。

11 / 15

以民为本,真实实践“三个代表” ——韩坊乡开展“三民”活动情况汇报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十六大精神,省委进面提出了党建工作要“维护核心、围绕中心、凝聚人心、开拓创新”的总要求。为了切实把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建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贯彻到农村基层,今年,市委在全省率先提出在乡镇开展争创“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进一步把我乡经济做强,干部作风做实,使群众生活富裕起来,根据市委、县委的布署,从今年4月开始,我乡广泛深入开展创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以踏实的亲民作风和渐进的富民能力诠释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不少党员干部认为“三民”活动促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地结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最好的实践,为体现党在农村的先进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广阔的舞台。现将我乡开展“三民”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推进“亲民”工程,着力营造党群、干群鱼水情深的良好氛围 开展“三民”活动,为民是过程,富民是目的,而亲民则是关键,是前提和基础。只有亲民才能准确地为民,才能达到富民的目的,只有亲民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只有亲民,党的基层政权才能根植于群众之中。为此,我乡在开展“三民”活动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广泛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大力推进“亲民”工程,着力营造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的良好氛围。一是广泛开展“亲民三十”活动,规定每位乡机关党员干部每月至少上10家门、认10家人、解10家难,通过走访、座谈形式,了解、掌握群众的思想、生产和生活情况,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着力推行落实民情日记制度,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下乡必须如实记录民情民意,通过记民情日记了解农民所需所想所难,着力在“民情”二字落笔,在解决问题动情,切实做到“思路在知民情中清晰,感情在记日记中升华,威信在办实事中树立,作风在活动中转变”。乡党委每月调阅一次民情日记进行审批,核查落实情况,把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活动开展以来,我乡广大党员干部累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520多个,新近结对帮扶200余户困难群众。 二、心系群从,心贴群众,倾情为民办实事、谋发展 为民辛苦为民忙,自“三民”活动开展以来,我乡各级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心贴群众,倾情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韩坊乡的老百姓都还记得今年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为了保住梅街、长演两块800亩的仿国际型优质烟基地的烟苗,保住韩坊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不惧严寒,与大雪鏖战了一个彻夜,让群众深受感动。今年夏秋之交,为了降伏旱魔,乡主要党政领导白天顶烈日、冒酷暑现场指挥群众抗旱,晚上研究应对措施、调配抗灾物质,时常废寝忘食。在他们的影响下,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深入一线,带领群众抢修水利设施,24小时轮流奔忙田间调度灌溉,甚至自掏腰包购置抗旱设备。等全乡农户完成秋种,不少参与抗旱的村组党员干部家的责任田却龟裂依旧。 要想富,修好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一直把修路筑桥当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来抓。为了保证

13 / 15 砂园线韩坊段改建顺利进行,今年6月份,全乡干部集中力量,下驻到各村,在田间地头、山岭果林、村庄农舍,风吹日晒,丈量面积、清点果树,登门上户做好拆迁户工作。一个月下来,所有干部人黑了一圈,脸瘦了一圈,但顺利完成了境内35公里的征地拆迁户的丈量登记任务,大家没有丝毫怨言。韩信公路是韩坊乡人民的重要经济通康共同富裕的道路,乡党委确立了党员“产业帮扶致富工程”。要求全乡所有机关和基层龙头产业致富链上的党员在逐户调查的基础了,每人负责帮助一户村民落实1—3个致富产业项目,形成致富网络,结成小康产业链。目前,全乡85%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产业致富的大军。全乡2003年共种植烤烟6000多亩,产值320万元,人均增收200多元;小辣椒2400多亩,产值660多万元,椒农年人均增收300多元;发展地栽香菇40多万袋,产值达138万元,菇农户均增收2000多元;开发脐橙650亩,完成果园公路公里。全乡以烤烟、小辣椒、地栽香菇、脐橙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已成雏形,且日益成熟,农民普遍尝到了“产业带富“的甜头,全乡农民光从这几大产业中便可年均增收400元。 今年,我乡开展“三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和止步不停,创建“三民”好班子活动还将长期继续下去,我们要在取得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四个不”,即好班子不散,好作风不断,好制度不变,开展工作不停。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产业带富”作为开展“三民”活动、富民强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在开展“三民”活动中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加强领导贯穿于“三民”活动的全过程;坚持把推动工作贯穿于“三民”活动的全过程;把开展“三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项有效规章制度转化为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让干部受到教育,使群众更加富裕。 中共赣县韩坊乡委员会 二00三年十二月十日

15 / 15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7)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依法行政和政府工作全面提速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政务中心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大力夯实中心顺利运行的坚实基础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坚强支撑。在固本强基方面,我们主要做到设施、人员、制度三到位。

一是硬件设施齐全,工作人员到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了使中心更好的提高办事效率,我们以硬件设施高质量,工作人员高素质为目标,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做到电脑、桌椅、窗口布置等一应俱全,全部到位;工作人员也能做到熟练操作,服务高效。同时我们坚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心大厅摆放了监督台、咨询台、制度版面、办事流程图,配备了空调、条形椅、饮水机等,对大厅进行了亮化、美化、绿化,中心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另外,组建了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等多个团体组织,丰富了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中心高效有序运转的有力保证。为此,我们先后制定了31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一些制度在中心大厅以版面的形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按照县政府的指示出台了“行政审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把审批工作列入了全县绩效考核的内容,使各职能部门真正重视审批工作,为我县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围绕中心,深化改革,切实彰显中心为民服务的突出作用

一年来,我们始终以方便群众,工作高效为中心,按照“一个窗口对外,中心受理申请,部门限时办结,结果窗口送达,网络跟踪监督”的审批机制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四项工作。

1、以方便群众为宗旨,实现办事机构全覆盖。一是自政务中心成立以来,共有xxx个行政审批部门入驻中心,做到了职能集中、人员集中,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领导审批、一个公章办结”的“一站式”审批。二是没有入驻中心的单位,由各部门审批办代为办理,审批业务上受县行政审批管理办领导,同时做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科室审核、一个领导审批、一个公章办结”。三是为了方便各乡镇群众办事,我们还成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xxxxxxx

2、以公开透明为目标,公布行政审批流程图。根据xxx政发[XX]xxx号文件,目前我县保留的审批项目xxx项,非行政审批项目xxx项,便民服务项目xxx项。为了明确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规范办事行为,我们对所有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在政府的网站公示,被取消或调整的项目不再审批。对各部门的审批权限和标准、审批要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及是否公开进行全面核查,对原来标准不清、要件不全、程序繁杂、时限过长,公开不够透明等情况进行了整改。经过整改,各部门基本做到标准明确,程序简化,时限合规,要件设立依据充分,审批信息公开透明。

3、以高效服务为准则,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为创新服务,提高效率,我们按照“统一管理,即办即取”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xx月xx日,按政务中心协调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们刻制了驻中心各单位“审批专用章”,并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通知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的启用,解决了办事人员、窗口人员在单位和中心之间来回往返的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特别是在办理即办件和上报件时,做到了即到即办,切实方便了办事群众。同时,“行政审批专用章”的启用,又保证了部门权力能真正下放到窗口,变成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自行政审批专用章启用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xxxxx件,为群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4、以联审联办为重点,打造专业合作社绿色通道。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创业的热情,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针对农民文化知识少,理解能力差的问题,我们以并联审批制度为基点,开拓思路,创新工作,建立联审联办机制,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通道”,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一年来,办理专业合作社事项xxxxx件。

三、强化监督,规范行为,有效提供中心高效运转的坚强保障

有效的监督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规范从政行为的助推器。今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督工作,形成立体交叉监督网络,为中心的高效规范运行提供了保障。一是建章立制,通过制度约束人。我们建立了《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xxxxx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在群众中间树立了良好形象。二是畅通渠道,通过投诉提效率。按照“监察提效”的工作要求,我们设立了投诉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摆放了监督台,进一步畅通了办事群众的监督渠道。三是聘请领导,通过督查提质量。为了强化督查力度,我们还邀请了县监察局领导进行现场督查,对态度恶劣,服务不周,效率低下的工作人员严肃批评教育。一年来全县行政审批工作运行总体良好,各窗口工作人员依法审批自觉性有提高。全年受理行政审批投诉为零,群众问卷满意率为100%。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篇8)

化初心为恒心,化使命为担当

2019年上半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政务中心全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点站位,勇于担当,深入践行“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强局战略,提升精神境界、发展标杆、工作标准;全面贯彻落实局党组的战略决策部署,加强学习调研、锤炼作风,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依法准确履职能力,有力推进中心“三张任务清单”; 树立“大政务”理念,深入落实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海事政务办理服务工作部署要求,把“为官一场,造福一方”的执政理念内化外行,以“八心”驱动持续深化“全心政务”服务理念,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奋力打造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政务服务窗口,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  上半年主要亮点工作

(一)、文化支撑价值引领,夯实政务服务政治思想保障基石。

1、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第一保障”意识,坚持特色引领、八心驱动,严肃组织生活,以“两学一做”为基础,规范“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结合窗口特色和我局“文化耕心,尚法乐民”文化强局战略的配套文件学习,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努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营造政务中心自觉践行文化强局战略的氛围。积极参与“学习强国”积分学习,“五法”普法知识竞赛学习等,组织持续用好“灯塔党建在线”e支部平台,做到“坚持学、用心学、学有所悟”。

 2、打造特色党支部。突出发挥支部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目标导向,教育引领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烟台海事精神。研究编制《政务中心党支部2019年党建活动策划方案》,明确党建活动时间表和路线图。内部持续推进“党员星级示范岗”创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职能先锋意识,提升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服务效能,自觉践行“坚定信念、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烟台海事精神。外部与打捞局航运处机关党支部开展“双管双责”党员“360” 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明确目标、卡实责任、聚焦问题、建立台账,为港航企业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适应各层面改革对政务服务的要求。

3、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清廉政务”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修订工作,依法政务、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提升。落实“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常态化警示教育,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持续实施工作岗位模块化管理和定期交流机制,强化政务公开和社会监督,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全心政务”和“清廉政务”双品牌文化滋养和价值引领,全体党员职工思想境界明显提升,做人讲良心有道德知感恩,做事懂规守纪遵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生态,为政务服务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石,上半年未发生廉政问题。

(二)改革驱动优化举措,促进政务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4、优化服务,落实政务服务办理基本工作制度。深入落实部海事局《海事政务办理服务规范》,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十项基本工作制度,融入“全心政务”品牌建设,规范政务办理。适时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现场申报指导服务等更多人性化的特色服务。积极推动“零跑腿”和“以此办好”,在船员业85%实现零跑腿、100%实现 “一次办好”的基础上,推动危防业务和船舶业务“零跑腿”和“一次办好”。2019年上半年,为相对人提供预约服务近10艘次、200余人次,延长工作时间服务40余人次,绿色通道服务70余人次。为便利相对人,采用内网无线网卡登陆中国海事协同管理平台为辖区培训机构船员进行信息采集、注册,上半年上门采集船员信息2313余人次。

5、强化协同,推进事权顺利下放运行。随着《烟台海事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海事政务办理服务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中心承担越来越多的审核审批业务,为确保政务工作不断不乱,中心按照管理规范化、规范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思路,确保新增政务服务事项平稳、有序接管推进:一是坚持“自身强”理念,加强内部学习研讨,在业务下放前提前着手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保持业务执行团队成员间常态化沟通、信息交流互鉴;二是提前邀请相关业务专家以及前审核人员进行集中授课,传授审核经验,明晰审核要点;三是借助法律外脑,邀请局聘法律顾问现场交流、答疑解惑,寻求专业法律层面的支撑。四是在业务接收并稳定运行后,定期梳理工作流程,利用中心业务集中优势,排查履职风险隐患,流程再造,提高工作效率。

6、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出船舶登记预审核机制。探索实施船舶登记业务“预审核”,即在船舶登记业务正式受理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对申请材料进行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反馈申请人,待申请人补充完善相关材料后再进入正式受理审核程序。借助海事协同管理平台和烟台海事局企业微信建立共享交流互鉴工作机制,实现预审核信息快速流转,形成高效闭合的工作流程,做到业务办理线上线下一体化,避免申请人因材料不符合要求而多次跑腿,实现“只跑一次”目标。自2019年1月1日推行网上预审核机制以来,实施船舶登记网上预审核251笔,占所有船舶登记业务的34.6%;办理时长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4个工作日,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三)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政务服务运行管理转型升级。

7、大政务建设框架初步成型。今年以来,中心对标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势,落实张杰平局长关于“大政务”建设的指示精神,在“大走访、大调研、大改进”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具有烟台海事局特色的政务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对我局政务服务工作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方向进行深入调研和全面分析,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依托局四级发展战略系统性顶层设计、“343”综合监管机制,多次组织专题研讨,几经反复修订,初步完成《“大政务”理念架构图》以及《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施工图》的编制,明晰了烟台海事政务服务所承载的使命、战略、目标和任务,从特色文化、特色理念、特色制度和特色路径四个方面阐释“大政务”内涵。

8、完成新版管理与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工作。为适应局海事政务服务改革事权调整、政务服务职责向政务中心集中大势所需,认真落实局2018年度管理与服务质量体系管理评审会议精神,全面完成政务中心管理与服务质量体系4.0版的修订工作。新版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严格按照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四化”要求,对照职责功能、工作模块重新调整体系架构,涵盖船舶、船员、通航、危防和综合管理类业务共11个文件,对原有体系架构维度、内容环节进行精简优化,实现了体系的功能再造、框架再造、流程再造和内容再造,科学性、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

9、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局大抓基层、大抓堡垒、大抓窗口的统一部署要求,对标基层执法机构建设考核验收指标,中心持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做好自查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现不足及时优化,全力备战以迎接我局的评估复审和山东局的考核验收,并以此为契机,增强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巩固“革命化”、建设“正规化”、推进“现代化”,不断提高政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推进烟台海事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政务中心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