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家访发言稿

发布时间: 2024.02.02

家访发言稿精华。

在我们必须进行演讲时,理应知晓事物是多变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充分准备演讲稿可以减轻演讲者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演讲稿能够将演讲者的观点、主张和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和读者,使他们对演讲者的观点产生共鸣并信服。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家访发言稿”,希望这些参考内容能够成为您工作或学习的贵宝!

家访发言稿【篇1】

留守孩子并不是天生的调皮,不是天生的孤僻。只因为父母外出,幼稚的心无法忍受孤独和寂寞,所以有些会变得自由和放松,有些会变得沉默和无语。他们是缺少**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对留守生的教育尤其是对待有着不幸家庭背景的学生,更加要有细心、爱心。

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一个学生只有50分之一,或者100分之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每个孩子都是100%。只有给每个孩子百分之百的关怀,教育工作者才能赢得家长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作为职业教育者更应如此!

去年9月初,开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但吴姗的同学还没到。班上的“活跃分子”究竟怎么了呢?**我联系不上她,学生们也不知道她在**,所以我来到她的家。

赶得还真巧,恰好她和妈妈正准备上坡干活儿。看我来了,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给她妈妈介绍说:“妈,这是我们班主任肖老师。

”我说:“我想耽误你点时间和你谈谈。”妈妈答应了。

我问:“孩子为什么没有到校上课呢,都已经开学了?”妈妈说:

“不读了,没多大用处,混日子,浪费钱!”随着交谈的逐步深入,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是因为家里的负担重:家里有个半身不遂的奶奶,爷爷体弱多病,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弟弟还在上小学,妈妈身体也不好,爸爸一人在外地打工。

家人觉得孩子本来成绩就不好,觉得成绩不好老师也不喜欢,去学校又不好好学习,索性……我连忙告诉妈妈:“其实孩子真的很聪明,只是孩子还小,贪玩是在所难免的,孩子毕竟还是读书的年龄,再说孩子还是很想读书的,经过这次,我想她一定会努力学习,有一技之长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她,严格要求她,要不你给她一学期的时间,如果他的专业技能及各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你满意,你再不让她读,那也不迟。”经过再三劝说,妈妈终于答应了。

吴姗姗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的突破,今年3月份学校组织了送文艺下乡活动,到吴姗姗的家乡演出时,我们特意邀请了吴姗姗家人前来**,家人看完演出后非常高兴,尤其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舞台上表演而且表现的如此优秀,妈妈心里很是激动。临走前,吴姗的母亲一再要求我们留下来,到她家吃晚饭。感谢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我们婉言谢绝了。看到妈妈那骄傲的神情,满意的笑容,对于我们一个教育者来说就已经很知足了。

家访之路,是一座沟通、理解和关爱的七彩金桥,在无数孩子与老师之间,在无数家庭与学校之间,在无数个飘雨的日子与浩浩的天地之间,无限的延伸……

用我们的爱,让学生快乐成长;用我们的努力,点亮学生们多彩的希望;用我们的青春,实现学生的美好梦想。

家访发言稿【篇2】

搭起家和校的桥

沙市张三小胡文娜

我校响应上级的号召,组织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活动举办的有声有色。家访工作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而凭借这股力量既可以夯实家校联系之间的纽带,同时又为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于这些原因,我积极参加了这次家访活动。

学校布置家访工作后,我们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学习了家访活动的重大意义,确定了受访对象和家访的时间,同时和搭班老师关于家访工作做好分工,对受访学生进行家访。每到一个学生的家里,都详细的向家长和学生讲解家访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家访的目的,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认真倾听家长对于家庭和学生的情况介绍,同时认真耐心的解答学生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具体的介绍学校的各方面情况,给学生和家长送去了温暖,带去了关爱,捎去了问候,家长和学生都很激动。

我记得那是我的语文老师和体育老师的家访。家访的对象是我们班的朱思琪同学,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成绩不太好,在班上偶尔犯些小错误,表现不好也不坏,只是一回家做的家庭作业就特别糟糕。在路上,我们担心她的家人会怎么样?

因为我们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免不了敷衍了事,她的家长也是这样吗?但那很好。我们可以早点回家。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快来到了朱思琪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进行过**联系,孩子的妈妈奶奶在家,一听到老师来了,奶奶接出家门很远,怎么不是妈妈?孩子奶奶说,孩子的妈妈才生了个小弟弟,正在坐月子;爸爸在外工作去了,一时回不来,听说老师要来家访,特意叮嘱要热情招待。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我们向孩子母亲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我校开展“校外访万家”活动的具体情况。孩子母亲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当回事,事实却不是这样,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但孩子的母亲似乎对教育的话题有着无尽的疑问。她妈妈满怀歉意地告诉老师,由于自己近一年来的身体状况,爸爸又上班,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希望老师们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家庭和学校一起将孩子培养成才。

该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家感慨良多,家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无比感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需要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需要他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关爱,而我们却往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希望家访活动能架起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片沃土。

家访发言稿【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站在这里发言,其实,我的心是惴惴的,惶惶的,首先我得坦言一个事实,这次家访是我从教13年来的第一次,并且,这个第一次还是被动被迫的,不是我自觉自愿的。为此我真的脸红。

一直觉得自己对孩子是尊重的,关爱的,一直告诉自己,对于一个非班主任的美术任课老师,这样子就够了。和学生相处,一直保持着半米的距离,喜欢这个距离,不远不近,我可以摸他们的头,拍他们的肩,他们可以感受到我的温暖和关爱,可以看到我的微笑和友好,但是我看不到他们成长的秘密,看不到他们芬芳的心事。这个距离刚好适合我,适合喜欢简单拒绝复杂拒绝麻烦的我。这个想法直到我家访后才知道是肤浅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

决定家访的时候,我约秦凤云老师一起去,说明情况之后,秦老师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午,我们出发了。说实在的,一路上,我心里既忐忑又有点期待和兴奋,一路上带着种种猜测和疑虑,到学生家里该说些什么呢,一个美术老师去家访家长会欢迎吗?幸好,秦老师比较有心,路上特别叮嘱我和家长交流要注意的事项,有些家长是很挑剔的,特别是对老师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也留心记了下来。家访第一站是贾溪家,家长们都很热情,这也打消了我的顾虑,并能很愉快地融入到交流中。通过和家长的交谈,我了解了五个孩子在家的活动,作业的完成情况,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等,也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待。如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家长就特别期待老师在课堂上多

关注她,多给孩子机会让她锻炼;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家长特别苦恼和无奈,寄希望予老师在各方面能严格要求,争取让他改掉坏毛病……

这次家访我感触最多的是,家长除了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之外,更注重的是孩子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我也在想,在我的课堂除了教会孩子知识之外,我们完全有能力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平时要用心关注到每个孩子,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虽然我们每周和孩子接触的时间不多,但只要坚持,我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另外,这次家访也使我克服了畏难情绪,增加了信心,以后有机会我还会走进学生家中,把家访进行到底!

家访发言稿【篇4】

家访,打开情感的大门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

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爱。家访,能让我轻松愉快地了解到孩子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更好地沟通孩子的心灵,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期待与关爱。

202班汪奕帆同学,一举一动就像个古代小淑女,是班上一个不算张扬的女孩子,班级各种活动很少主动参加。在课堂上,除了偶尔举手发言外,你总是用那双明亮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身边的一切。在记忆中,她不愿意说话,只有两三个女孩是她的好朋友。

每次问她问题,她总是低声说,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就是摇头或点头,眼睛里总时闪过赤裸裸的紧张。

带着好奇,我走进了汪奕帆的家。

一出电梯门,汪奕帆的妈妈就微笑着迎接我。我开口的第一句是:“您是怎么把汪奕帆小朋友教育得这么好呢?

她懂事,聪明,有礼貌。现在很少有女孩认为她是如此温柔,像一个小淑女!”看到我的到来,她一脸的喜悦无以言表。我坐在她旁边,愉快的谈话自然地展开了。

“孩子胆子特小……”当我和她妈妈谈话时,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我。我知道她对于我的家访是高兴的,可还是无法轻易摆脱紧张,我说了她的好些优点,如作业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优秀、全班只有她坚持按我教的方法审题。与此同时,她妈妈又不经意地表扬了孩子,说在家学习很勤奋,每天都能独立、认真地完成各科作业,从不让她操心。

十多分钟后,她开始放松了许多,但什么也没说。为了让气氛稍作缓和,更为了我此行的“别有用心”,我随机转移了话题:“汪奕帆,能带我参观一下你的小天地吗?

”她迅速起身,拉着我的手往她的房间跑。她母亲自豪地介绍说,房间里的家具、窗帘和墙纸都是孩子们自己选的,家具和设施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书桌干净整洁,放着汪奕帆常用的参考书。书架上堆满了整齐的书。

一旁的我,不忘真诚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再瞧瞧她,满眼的欣喜,一脸的自信。

汪奕帆妈妈,很随和也很健谈。她说,房子是专门为了孩子读书而买的,因为看中了一小,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她爸爸就把家和公司一起搬迁到这里,公司就设在16楼。孩子也很高兴,总是说除了刘雅男在班上,只有她能从阳台上看到曹的家。

说到这,一直害羞不语的汪奕帆,兴奋地带我去看那个她“引以为豪”的阳台,同时还带我参观她练习跳舞的另一个小天地,一个铺着厚厚地毯的大阳台。还把武汉电视台“果果”姐姐采访孩子跳舞的合照拿来给我看并欣喜地讲述着孩子跳舞的进步与收获。看来,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兴趣不遗余力,孩子真的是很幸福,而我面对家长们的期望与重托,责任也将是更加的重大。

汪奕帆的目亲说,她虽然内向,但自尊心很强,是个坚强的女孩。她对自己有很高的目标,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名列前茅。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她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她一直怀疑自己的优势。即使面对成功,她也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到发言问题,她妈妈显得有些焦急。

了解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后,我建议让孩子继续积极参加各种跳舞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孩子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在舞蹈学习中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自信心。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她的优点,及时表扬她,让她有成功感,树立更多自信。

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也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汪奕帆比较内向胆小。一方面,他受自己性格的驱使,对自己要求过高,对自己信心不足;一方面,她的班级比孩子们更活跃,是她竞争意识强,学习压力大,更缺乏自信。

这次家访让我大吃一惊,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不但有跳舞的天赋,而且已经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我认为赏识教育是帮助她建立自信最合适的方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积极关注她,给她更多的展示机会,我不会忘记给她一个微笑,一句感恩的话

孩子能绽放笑脸,扬起自信的风帆……

家访发言稿【篇5】

作为一名教师,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老师的呵斥?是同学的嘲笑?

是父母的远离?是孤独、误解、冷漠、无助?我们谁愿意生活在寒冷的世界里,放学回家面对空虚的家庭?

孩子,要健康的成长。他自己不快乐,能不能算是健康成长呢?

家访归来,心里很沉重。以前纷繁复杂的思虑也渐渐抚顺,原来,爱学生不是那么的困难,爱学生不是那么的遥远,爱学生不是像教育家所说的理论高不可攀。

我想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社会,都不希望看见孩子们带着过多的精神包袱负重成长,天真烂漫、活泼欢乐才是孩子们应有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当他们长大后,你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麻烦。既然不可避免,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

我记得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生不缺美,缺的是眼睛寻找美。而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只是寻找快乐的心灵。”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不妨俯下身来问问孩子们:“你的心情,现在好吗?

”这样他们就能爱的光环下快乐健康地成长啦!

家访发言稿【篇6】

我的家访旅程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松柏中心学校的王艳,我演讲的题目是《家访---触动心灵的旅程》。

1993年,我从事范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做班主任近20年。家访对我来说并不新鲜,但在过去,我家访的对象大多是调皮的学生或成绩差的学生。

去年秋季,开学伊始。我校“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柯贤杰老师、王康老师我们一起走访我班的19个学生家庭。

韩欣雨,我班个子最高的女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和同学也不大合群,见到老师总是脸一埋低头就走。我们三人决定先去她家看看。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天终于放晴了,趁着周末好晴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韩欣雨家,她家在一个小山包上,有十来户人家散居在小山包上,家家都是小洋楼,就她家还是三间老土坯房。

由于雨室潮湿,道场的铁丝上都是衣服和被褥,连走道都不见了。她一进屋,就闻到一股霉味。对于我们的突然来访,韩奶奶似乎很高兴。她急忙叫我们坐下,韩欣雨给我们端茶来。是他的妹妹韩佳欣,看起来很怕人。他躲在祖母身后,怯生生地看着我们。

当我们说明来意,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为了挣钱盖房,韩欣雨刚上学时,她妈妈就去武汉打工,一年也就回家过年。他父亲也到处打零工。他只有几天没工作才回来。姐妹两个跟着快七十岁的奶奶,奶奶算是文化人,年轻时当过代课老师,但家里地多活多一人白天黑夜连轴转,也无暇顾及姐妹俩。

韩欣雨扮演母亲的角色,洗衣、做饭、做家务,照顾妹妹的生活。

“那您和她妈妈谈过要求她回家吗?”我急切的问。听到这个问题,老人显得很激动,生气地说:

“怎么没说过,可她总是说钱没挣够不回来。现在两个孩子连她妈妈的**都不接,都不认她那个妈,只巴恋我。”老人疼爱地摸摸小孙女的头,接着说,“只是可怜了我这两个孙女,小孙女从一岁多到现在和她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足五个月。

”说到这儿老人哽咽了,我的心不由得揪成一团,我女儿和韩佳欣同岁,她五年了才见过妈妈几次面,而我每天下班回家,女儿做完作业,都还要向我撒撒娇,要我背一背或者抱一抱……看看低矮潮湿的房屋,看看年老的奶奶,我们能说些什么呢?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三个沉默了,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我在心里只懊恼:为什么韩欣雨把头发绑得乱七八糟时,我不能帮她把头发梳顺,而是要批评她呢?

她为什么不喜欢说话,因为她和同学相处不好

,我不会和她说话,引导她,而忽略她

家访在继续,我的心也一次一次地揪起来,我班19个学生,两个孩子没有妈妈,一个无父无母,三个长年跟着爷爷奶奶。彭菲菲,一个刚转入我班的女孩儿,一岁多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十年来她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已经五十岁了,颈椎、腰椎都有严重的毛病,做一天活得歇好几天。每天放学后,她回家完成作业。她还做饭和做家务。她照顾她父亲的生活。

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成长。她聪明懂事,学习自觉,表现优秀。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

……说实话,从教书开始,我的心就没有那么强烈的震撼,总以为感动离我们很远;总以为孩子还没长大,不认世事界;总以为父爱母爱给他们撑起了心头的荫凉,他们正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一次次家访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总以为”。从此,我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关爱,事实上,我态度的转变也很快从韩欣雨同学的表现上显示了出来,下课了,她常和同学跳皮筋,踢毽子,见到老师主动打声招呼,而我,作为他的老师,又何尝不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家访是一次精神之旅,它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我要做一个坚定的麦田守望者,撑起一把爱的绿伞,和孩子们携手走过童年。

“访万家”活动还在继续,我也会将我的家访活动进行到底!我知道来回的路很长,但我坚信,一定有灿烂的阳光在远方!

谢谢大家! 《我的家访旅程演讲稿》

"家访发言稿"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