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球通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03

《全球通史》读后感(分享11篇)。

本文由小编为您提供:“《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当我们阅读作者的作品时,会有许多思想在我们心中汇聚。读书时写读后感是很常见的,希望这些数据能为您提供有用的见解和结论!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

通过读全球通史这一本书,让我对西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也有了深刻的反思。在16世纪之前东方的文明在全世界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16世纪之后西方的文明赶超了东方的文明领先于东方的文明。西方的文明开始不断发展始于古希腊时期由于当时的古希腊是由许多联邦组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因此在政治、建筑、艺术、哲学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表现,人们开始有了自然观念与证明思想。之后经历希波战争,古希腊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从而使得古希腊的文化、商业、政治发展了起来,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有时间开始关注自然,关注民主思想,关注自然科学。因此当时产生了一大批自然哲学家,具有代表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各有己见,这使得西方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认知远超于东方,这也是西方文明能超越东方的根本所在,西方人在不断的追求事物的本源究竟是什么。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德默克里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可以看出西方在不断的研究外在的事物外求中包含科学与技术,而东方在当时在研究内在,东方讲究修身例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并没有继续追求新事物而是事事从自身出发,因此在当时西方的科学文明得以快速发展。

之后罗马帝国崛起后,在前期依然继承着古希腊的学术传统,但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希腊学术传统极速衰落,这主要因为受到蛮族人物的入侵和__的冲击。古希腊自然哲学进入到了波斯王朝,逐渐被地中海世界忘记,之后又进入到阿拉伯。进入百年翻译运动时期,古希腊的学术自然科学又重新崛起,同时中国的造纸术也大大的促进了翻译运动的进行,以及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播,使得阿拉伯科学在世界上都处于先进水平。但在12—13世纪阿拉伯科学中心的地位被欧洲拉丁世界逐渐取代了。之后出现的欧洲翻译运动、大学的建立与经院哲学的形成、中世纪后期拉丁科学的发展,促使了以阿拉伯科学作为桥梁,将希腊科学与欧洲科学进行融合,完成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不仅仅追求外求,同时也开始追求内求。欧洲的文艺复兴带动西方文明朝更加科学与完善的方向去发展。

西方文明的崛起是源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我们一同存在。可见外在的修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自然科学的追求。纵观全球通史看出,我们只追求外求而不追求内求会造成战争,而只追求内求而不追求外求会造成自然科学的落后。当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在兼顾内求与外求,因此当下全球文明都在朝同一个方向发展,从而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历史的发展是在给予我们的最好的教科书,他指引我们不断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2)

在当今时代,历史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新的历史课程是用文明史和全球史的概念来指导教材,摆脱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历史思想观,大胆地呈现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跟上历史研究的步伐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上海的高中历史教材改革经历了很多曲折,现在的教材编写模式是“中外结合,古今贯通”,视野广阔、立意深远,能把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教科书**是平行的,地图直接放在课文里,增加了许多插图和史料。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按照旧的教学模式来教第二阶段课程改革的教材,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和兴趣。学生们会刻苦学习,死而后已,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了。

大多数插图都是典型的,包含了很多信息,但是**并不清楚。历史讲究“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如果从教者的历史观陈旧,历史专业知识老化,知识更新和知识储备跟不上信息时代学生的需要。那是无法上好课的。

尤其对于现在的中外合编教材,怎么挖掘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隐性联系,总结历史发展特征和历史规律,是需要教师花硬功夫的。作为参与新课程的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乃至至是体系都需要通过学习来重构。

通过阅读此书,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可以提供许多文字材料、**材料、**材料创设情景,帮助训练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注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付诸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可以《全球通史》中提供的情境设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方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注意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问题来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价值在于通过现实问题历史的思考和历史问题现实的思考,充分体现“知古通今,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

学校生命教育的“六观”认为,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互相尊重的课堂。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他们依靠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娴熟的教学技巧和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后进生也对学习感兴趣,他们的成绩也很突出。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我想我们应该不断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重视历史素材的整合与历史材料的创新,立足基础,坚持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就一定能在专业上得到提高。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3)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花了两个星期读完了,不过读的有点囫囵吞枣。因为看的入迷,以至于我迫不及待想翻开下一页历史,到翻完最后一页我还想再看下一页。这本《全球通史》被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选为教材。也是自90年代起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教材之一。

以前我读《史记》《资治通鉴》没觉得写得好的。虽然历史上对这两部书,评价是很高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过我觉得《史记》、《资治通鉴》就是一本帝王书,都是阴谋、权术、人治、治人那一套。利用权术驾驭群臣、奴役人民、愚昧人民、控制人民的思想。这样的书不看也罢,也只有在现在的中国和一些落后地区还有市场。

而《全球通史》描绘的是人类历史从诞生到现代一系列几次大的飞跃。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史前社会到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准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水渠种田、驯养动物、利用牲畜耕田、铁的发明、火药的发明、蒸汽机、铁路。每一次大的技术变革都对社会才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总是不遗余力的带我们去通过远古的历史、来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新的问题。而他对这些新的问题也总是不下定论,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世界未来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毁灭呢?环境问题、人口急剧增加和资源匮乏、核扩散危机、基因工程、社会不公平和贫富悬殊、青年的反叛,异化、犯罪和吸毒、恐怖主义、地缘政治和宗教争端、贸易保护主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到底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坏呢?历史也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探索,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将见证这段历史,也都要参与到这段历史当中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21世纪不仅面临着巨大危险,而且还拥有巨大潜力。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确定无疑地预知未来,但是,他们能比较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4)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的祖先的坟墓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说话的底气?

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自己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之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

只能说明过去。民族、国家乃至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美国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并不充满生机。它还活着吗?

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伏尔泰的话作为题记开始讲述1500年以后的中国:“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至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是最好的。”我们承认,我们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谁能说证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

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是不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不断地挖掘坟墓?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所以即使我们在走向毁灭的路上,也没有必要惊慌。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5)

通过读全球通史这一本书,让我对西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也有了深刻的反思。在16世纪之前东方的文明在全世界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16世纪之后西方的文明赶超了东方的文明领先于东方的文明。西方的文明开始不断发展始于古希腊时期由于当时的古希腊是由许多联邦组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因此在政治、建筑、艺术、哲学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表现,人们开始有了自然观念与证明思想。

之后经历希波战争,古希腊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从而使得古希腊的文化、商业、政治发展了起来,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有时间开始关注自然,关注民主思想,关注自然科学。因此当时产生了一大批自然哲学家,具有代表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各有己见,这使得西方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认知远超于东方,这也是西方文明能超越东方的根本所在,西方人在不断的追求事物的本源究竟是什么。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德默克里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可以看出西方在不断的研究外在的事物外求中包含科学与技术,而东方在当时在研究内在,东方讲究修身例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并没有继续追求新事物而是事事从自身出发,因此在当时西方的科学文明得以快速发展。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6)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公元前8000年,公元1000年和现在的人种分布情况。6种主要人种,高加索人,蒙古人,黑种人,布希曼人,澳大利亚人,俾格米人。如今布希曼人,澳大利亚人,俾格米人这三种人种几乎所剩无几。高加索人一直呈现增长的势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种。蒙古人在公元1000年达到顶峰后,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在美洲的蒙古人下降最为明显。

对应公元1000年时代,正是宋金元,中国大陆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尤其宋朝政治开放,经济繁荣,即便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很富足。元代之后,中国大陆从文明史角度看,是一个大型下降通道,直至民国以后才逐步改变这一趋势。

欧洲文艺复兴,从1350年至1550年,之后现代工业革命开始萌芽,1700年在整个欧洲展开。一个民族的复兴,70年时间太短暂,没有1~200年的历史积淀难以成功。中华民族任重道远啊。

黑种人,基本限定在非洲大陆发展。它在向南部非洲扩张的时候,同时也受到高加索人从北部非洲的侵入。所以总体来看黑种人的发展非常缓慢。

在高加索人和蒙古人的对恃中,历史上,相互的渗透很难持久,目前看来高加索人稍稍占有优势。站在人种角度分析,难道中美是天生的宿敌吗?这个结论,让人很是伤感。

然而高加索人在对黑种人的同化渗透明显有成效。也许未来的世界格局,谁掌控了黑种人,谁就可以继续称霸世界。

近十几年来,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大肆扩张,可能已经引起当地人不满情绪的增长。一带一路的国策需要我们大量引进黑人留学生,这是应当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太急功近利了?比如近期沸沸扬扬的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制度。学伴制度本身并无问题。早年间,大量中国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对方的学伴制度对我们学生帮助很大。相信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有深刻的印象吧,我们并不知道,原来资本主义人和人的关系,可以那样的融洽,而不是像我们早期接受到的教育是,资本主义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很冷酷无情的。也许中国的对外开放,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7)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期,我读了《全球通史》。作者以较为客观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论述,以及流畅的语言,从更高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跨越上万年的全球历史动态图画,内容之精彩和丰富,让人着迷。这个大画面不仅让我对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明白,每个种族、民族、社会乃至个人,虽然表面看起来不一样,但都是不可或缺、平等的存在。

首先,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恶存在的意义,也对莱布尼茨的观点有了更多体会:上帝之所以允许恶的存在,是因为恶可以产生更大的善。在旧石器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的区别;即使到了新石器时代,村舍的特征也是经济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两性也平等。就这一点而言,史前人类社会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乌托邦。可是,正如作者分析,“恰恰因为部落文化是轻松闲适、毫无紧迫感的,所以比较而言,也是无成效的”。文明的到来虽然打破了这种平等,带来了剥削、压迫和摩擦,却也促进了生产力,提高了生活水平,丰富了文化和精神生活,建立了社会新秩序。书中作者多次提到,西方国家之所以在近代成为全球霸主,正是因为他们在1500年前多次被侵略,文明被迫中断,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秩序和制度,所谓不破不立;反观中国社会,遭到的侵略相对较少,得享太平的同时,也延续了旧制度,缺乏革新,以致后来落后于西方。

恶也可以促进融合。在原始部落时期,种族、民族、社会、甚至村落之间都是处于隔离的状态。随着文明的进程,出现了贸易,侵略和战争也变得频繁。但是无可厚非,这些都促进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而交流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和资源;纵观全球各个大陆,相互交流、摩擦比较多的地区拥有更加进步的社会。即使臭名昭著的黑奴贩卖,从长远看也不是毫无正面意义。我记得《阿米》系列里提到一个例子,一个落后的星球不同种族之间经常闹矛盾(就跟地球一样),可是当他们化敌对为友好,经过几个世纪,他们不仅变得更先进、更幸福,而且种族差异消失,只剩一个种族了。这有点像目前美洲的大陆,来自各种族、民族的人一起生活,互相通婚,他们的后代拥有各种血统和基因,慢慢地,便难以区分彼此了。这或许也是先生为什么说,在更高层面,黑白的对立不像人间那么尖锐,因为对立中也蕴含融合的元素。

其次,我对“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落后的社会超越先进的社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较先进的东亚和中东社会,却在16世纪后逐渐被西方社会超越和殖民。人类学家称这个现象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究其原因,主要是先进的社会产生优越感,自大自满,失去了谦虚和开放的态度,进而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知识,所以停止了进步;相反,落后的社会一直进行各种尝试和变革,积极进取,因此能够取得突破。社会由人组成,个人是社会的缩影。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满,永远向上看,永远空杯和虚心,永远修正自己,如此才能持续进步。

最后,我学会更加辩证地看待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有人曾说过,“人类的科技越发达,离世界的本源也就越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时候体会到的是科技带来的好处,例如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让生活更加便捷,可是在时间的纵深里,却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科技带来的破坏。培根在16世纪就提出:科学是一个用来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的工具,应该为改善人类的条件提供帮助。可是,近一百年,是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与此相伴的却是武器杀伤力急速提升,战争规模空前壮大,伤亡数字触目惊心。历史将如何发展,作者保持开放的态度。正如爱因斯坦所警告的:我们正面临新的“思维方式”或“空前的大灾难”之间的选择。但愿人类能善用自由意志,回归正途,把科技运用于帮助,而不是毁灭全人类。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8)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一、两性间的不平等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

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文化的力量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三、日益剧增的危机感《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作者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例如现在的朝美两国,不停地研发新式的武器,日益剧增的矛盾,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如果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在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9)

全球通史之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读后感1500字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此为历史等社会人文学科热点讨论的问题。在《全球通史》中作者提到1971年,全世界都已经发现了塔萨代人。这一感到惊奇和兴奋的发现对于解释上述问题有帮助。书中讲到塔萨代人的相处。他们过着几乎完全相同的生活。他们根本就没有武器。战争这样的十词语与他们毫无关系。其自从与外界接触后,他们采用了菠萝刀。但是他们拒绝使用矛和弓箭,因为他们不能运用这些武器。他们具有平等的观念。在群体中,所有成员中分配自己采集来的所有食物。塔萨代人的这种生活真实性,有人表示怀疑,有人提供辩护。不幸的是,所有的塔萨代人在已经知道的同时。人们又在新几内亚发现了另一个有30人的小群体,即分途人,这个部落的人都是凶暴的武士,他们不断的用弓箭进行战斗。历史上类似的矛盾现象,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间也出现过。科曼奇人和阿帕契人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战士,但另外一拨人去培养他们孩子过和平的生活。而且至今仍存在这样培养人的状况。

上述情况对我们认识人性的本质究竟有着怎样的启示呢?历史记载表明,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单独就这一问题专门进行过研究。他得出结论说,人性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性或因社会影响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侵略性不是人类与与生俱来的或不可变更的特性,而是一种鼓励侵略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人性”问题,对我们大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变的更加致命,同时也更频繁。在包括人类历史大部分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战争并不多见。小型的食物采集者群体只能占用那么大的地盘,占领相邻部落的地盘,对他们来说并无多大用处,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在战争中失去一切。因为那时全球的人类少得可怜。血腥的战争极可能毁灭整个人类。小猴子只需要完全依赖父母一年就可以独立生活。而人类需要长达六到八年的年时间。族群中的合作体系能给能给小孩提供必要的食物和保护。从而,更好的保证他们在漫长的依赖期中盛传生存。简而言之,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乐意合作的血亲社会之所以能占上风就因为,他们十分适合人类智这个物种的生存。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所有这一切都起了变化。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不断增加,村庄拓展成城镇。从而,拥有巨大宫殿和庙宇,以及多年来的财富的帝国,由于此时可以争夺的东西时在太多了,战争变得越来越频繁,也愈来愈多。但是,到了近代之时,大屠杀却已变得很普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840万军事人员和130万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军事人员和平民分别增加到1690万人和3430万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伤亡人员肯定还会有更加惊人的增加。有来自3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于1985年9月报告称核武器攻击造成的冲击波和辐射效应会直接夺走几亿人的生命,但是全世界50亿人中,有10亿到40亿人将死于饥荒。这种饥荒其起因于冬季核爆炸。核爆炸产生的黑色蘑菇云形成的巨大云层会遮盖地球。从而使全球的植物得不到热量和阳光。历史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核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由于“人性”,而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缘故,而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重新构建,以下是人类学家阿舍利蒙塔古就人性问题得出的结论要点,毋庸置疑,我们生来就具有吸引所赋予的,做出各种行为的潜能,但这些潜能变成实际能力的方式,则取决于我们所受的训练,取决于学习,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使自己不成为奴隶,而成为命运的主宰。人在社会中成长,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成长成熟之时,也是人成长和成熟之时。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0)

在《中文版序言》一节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劈头就上来一句“不过我也感到有点不安,因为我担心中国学生在阅读时将不会给予足够的批评。”这倒奇了,人家不批评他倒感觉忐忑不安?作者紧跟着说道:“人们阅读任何东西都应提出批评,这是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能作为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时代。”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危机即商机”,任何缺陷只要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断获取成功,反之则步步被动。

正是持着这种批判的态度,作者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国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许多严重的问题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模式了,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作者还不无幽默地告诫我们“或许,我们应该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的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

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作者能够勇敢地批判其所属的的社会,而不会像我们诸多的历史粉饰家那样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应该多看光明面”!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为打破史学界多年的积习——“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应用了崭新的“全球史观”,亦正如作者所说“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深受“西欧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动辄用十分机械的“阶级分析法”来切割历史。而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以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眼观,来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现在周边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全球通史》的意义所在。

西方人著史,习惯于摆出史实,罗列例证,再在最后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而非像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一样,喜欢给出现成的结论,让你去背诵。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学也正应如此,摆出史实,是非由你读者自己去作独立判断。不应该为了强求个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统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强加在读者头上。实话说,对以前历史教科书上的诸多说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有时为了应付考卷上的试题,不得不照搬书里面的结论,总令我感到阵阵的恶心和不服。

本书的作者又言: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在书中,作者主要提出了如下这些内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是关于学习。作者认为,人类进步关键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响。只有那些最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民族,才最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既选择了机会同时也选择了压力。如果没有抓住机会,他们就会不断被同化或消灭。这样的理论颇可以引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我们的社会充满竞争,只有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一味地闭关自守骄傲自大,最终则是自取灭亡。

第二是关于合作双赢。作者认为,以往人类生活在短缺的世界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方得益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受损。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之间和国家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损人利己的战争。而在当代,人类进入一个物质财富能满足所有人类需求的时代。目前我们人类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再是经济效率,而是能否建立一种合作双赢的社会关系,使充足的物质财富得以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从而使人类回归到自由和睦的状态之中。

这些便是我泛读《全球通史》后的些许体会。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1)

文明的轨迹

思考当下之中国,通常是两种途径,一种是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参考西方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种是把头伸进故纸堆里,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说的。一个是更重视国际经验,另一个是注重中国国情,理论上来说,并不能分个孰优孰劣。

而无论是考虑是宪政的建设还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这些现代化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无不是舶来品,我们在高谈阔论时,难免要将东西方的过去放在一起比较一番,思考一番中国始终在王朝中循环中原因,探索一下西洋工业革命的源泉。究竟是为什么不是中国的舰队去敲开不列颠的大门,又是什么使得西方没有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国与欧洲为何会走向歧途,这是个问题。

毫无疑问,造成东西方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原因。本文只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讨和演绎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如果要讨论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定绕不过去的,在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强调了气候环境对于人的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图通过一些生物学的理论来支持这个理论。

现在看来,这一理论或许能够解释一些问题,但它有失偏颇,因此本文不作讨论。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类文明早期,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很弱的时候,尤为突出。而在此时,东方与西方在地理环境的一些不同或许就让双方奔往了各自的道路。对东方来说,文明起源于黄河——我们称之为母亲河;对西方来说,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地图上很清楚,希腊靠近大海和许多岛屿,而中国的黄河流域是内陆深处,远离海岸线。一个文明要生存下去,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比如木头、石头、铜、食物,获得这些资源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己收集,另一种是通过交换。

在黄河边上的东方人,相对于拥有曲折海岸线的希腊人,拥有更加肥沃而又适宜耕作的土地,同时也拥有一条更易威胁到文明自身的大河,因为适宜耕作,遂农业成了理所应当的选择;因为大河泛滥,遂治理河流成为必须要做的工作。

农业的发达使得临近大河的文明更容易形成一套等级森严的制度,因为如果有大量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就会带来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农民的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在原始的纯真中,也很容易满足。他们不喜欢变化,也无法想象事务会变化”。而这种稳定也会体现在人口流动上。热爱稳定的农业自然不喜欢人口流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农业社会里,人的地位很容易安排。长辈的地位自然高于年轻一代,整个社会将成为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

大河的泛滥让大型的水利工程成为必须。“在当时的落后条件下,治水必须依照严明的纪律,动用整个国家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协作,于是一个遍及全国的资源和关系网组建起来了。控制这个网络的人在中国自然有实权,比如中国的大禹。

全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升迁进退,都与治水成果有关。物业资源的调度和利用也为治水服务。大禹治水总指挥拥有这些资源和权力。而这些资源和权力的占有,使大禹无形中控制了整个国家机器,形成了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

在爱琴海边的希腊人,面对曲折的海岸线,使得航海成为了理所当然的选择,而航海所用的帆船,尽管还很粗糙,但对于繁重的交通运输而言,海运远比驼驴、牛车等路上交通工具效率要高,成本要低,所以,海运的高效使贸易的繁荣成为可能。

希腊人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是城里人。他们的活动要求他们住在城市里。

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基于家庭的共同利益,而是基于城市的共同利益。因此,希腊人把社会组织在城邦周围,与中国的社会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在城邦,社会组织不是专制的。他们属于同一类公民。没有人天生比别人更重要。

但在一个家庭里,社会组织是专制的、等级分明的,父亲的权威自然高于儿子。

以上就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基本情况,不同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冯友兰先生将希腊称之为“海洋国家”,将中国称之为“大陆国家”,此等划分类似于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划分,大抵如此。孔子认为,知者以水为乐,仁者以山为乐;知者以动,仁者以静;知者以乐,仁者以长寿。

换句话说:海洋国家的人聪明,大陆国家的人善良。

中国思想繁荣的时代,几乎与古希腊哲学家、希伯莱先知、印度佛陀等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一样。不断涌现的各项人类发明创新:交通条件的改善,农业水平的提高,以及铁器开始得到运用,使得传统观念开始受到挑战,因此各地方的人们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各自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给出了大相径庭的回答,诸多文明从此开始分道扬镳,即使是在当代,当时的余波依旧可以感觉的到。

孔子面对如此动荡的社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大河文明的特点,提出了以家庭为基本结构的社会模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尽管当时思想界确实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但最终被历史选中的思想正是这套儒家伦理。

在未来,这种思想将反过来影响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使在今天,我们几乎可以完全忽略自然的影响。孔子的影子仍然笼罩着我们,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对于希腊先哲来说,根据自己的环境来解释这种变化是很自然的。希腊人靠贸易维持繁荣,在贸易中,更多的是与不相识的陌生人打交道,贸易愈发达,遭遇陌生人的可能性就越高,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是一个几乎完全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区别于我们所熟悉的,在“乡土中国”能看到的,“熟人社会”。在一个“熟人社会”里,基于信任,很容易去控制交易成本;而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双方基于自己的理性,面对不熟悉的对方,需要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习惯 ”,大家基于对这种“习惯”的信任,完成交易,而这个“习惯”,就是所谓的法律。

同时,在贸易中,至少涉及到三个概念:交易主体(参与者)、交易对象(东西方)、双方的债务关系。贸易越发达,上述三种关系就越复杂,这是民法的基础。

梁慧星认为,在中国,统治者根据自己农业社会的特点,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

市场经济不发达,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个人自由、平等、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是不能产生的,民法的产生和发展没有基本条件。

民法作为私法,不同于其他法律,是以保障个人权利为主,而其中自然也包括土地,而民法则是保护这些财产的最好武器,尤其是民法发达到“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的地步。理查德·派普斯的《财产与自由》一书中如是说:由于土地私有权的不可侵犯,反而国王必须请求财产所有人交税,由于私人财产所有者财政上独立于国王,反而是国王有求于百姓,所以交税一直是一个头疼的事。

早期,王室靠卖地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后来主要依靠税收。为了解决税收困难,国王开始召集国会,让国会自定税率,并形成宪制承诺“不经国会同意,不能加税。

最早的宪政起源于英国,英国的贵族们因为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所以手中有和国外谈判的筹码,不像中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主教、贵族,骑士们在自己的领土内直接经营,也可以继续分封,形成新的封主与封臣的关系。封建领主和封建大臣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尽管他们的地位不平等,但已经形成了合法的合同关系。即使是国王也没有以违反合同的方式命令诸侯绝对服从。一旦于国王发生冲突,英国贵族总是试图用法律高于国王的理论来限制国王的权力。

由此,宪政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在此后,不断的有思想家,法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家开始了对于宪政理论的阐述实践,多数都是以英人为师,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洛克受到英人的启发,到麦迪逊、汉密尔顿、杰弗逊,华盛顿的身体力行,再到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李鸿章,袁世凯开始自强变法,宪政开始走向全世界,为人类所接受。同时,人类的生产力已经突飞猛进,地理环境的影响早已是与日俱减,但当年,地理环境对人类打下的烙印依旧是挥之不去。

尽管东方与西方早已分道扬镳,但双方的轨迹并非是不会相交的平行线。鸦片战争让这两条轨迹彻底的相交在了一起,西风在那时起开始压倒东风,随后,双方开始融合,一面“国际化”,参考洋人的经验,一面“本土化”,在故纸堆里寻找解答,就这样,才有了当代之中国,而以后,大抵也会沿着这条轨迹继续走下去吧。

我还是要重申一下:文明发展到今天绝对不是受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的影响,而是一系列的因素夹杂在一起,在不同时期,决定了文明的走向,探寻文明的轨迹是艰难的,尤其是要在诸多复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而我抽的这根丝,就是地理环境,而在抽丝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疏漏,甚至是完全的误区,走到了岔道上去,文明的轨迹更有可能并非是按照我思考的这条轨迹再走,我所做的,只是把我思考的记录下而已,仅此而已。

"《全球通史》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