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折线统计图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2.23

折线统计图课件范例十篇。

如果您需要“折线统计图课件”相关的推荐请查看下面的建议,欢迎与我们一起学习让知识更有用。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工具。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1】

[设计意图]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上虞电影院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2】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117~120页上的例

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2、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实际问题,能进行合理的判断与推测。

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的初步绘制单式统计图。

4、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小学生观察、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统计图 【教具准备】

有关奥运的统计图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1、师: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我们中国的奥运年,那么在刚刚闭幕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赢得了多少枚金牌?(51枚)我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最强东道主!

2、师:那么你们知道我国在前几届的奥运会中各获得多少枚金牌吗?老师课前进行了调查整理,仔细看(课件: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的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师:看来大家已经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读出数学信息。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很直观、很形象。老师也对近几届奥运会我国的金牌获奖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4、师:这还是刚才的条形统计图么?它又该叫什么名字呢?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强化特点

1、初步感知

师:大家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能)真的?请问在这幅统计图中,这条横线叫什么?(横轴)表示什么?(时间)这条竖线呢?(纵轴)表示什么?(金牌块数)纵轴中的每个小格代表少块?(10块)折线统计图除了有横轴、纵轴,和条形统计一样,它有标题、绘图日期几个部分组成的。

2、深入探究

(1)关于点:从折线图中,你能看出各届金牌获奖情况么?你是怎样知道的?点的作用是什么?

(2)关于线:线是什么意思?(引导看23-24届、24-25届、25-26届的变化)线是做什么用的?(板书:数量增减变化)线是怎样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引出变化的特点:平、缓、陡。

师:整体看折线的变化情况(手势演示折线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想?(如有预测下一届奥运会的金牌成绩的,可以适时点拨)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大家能通过折线图读出信息并谈感想,很了不起!

4、对比强化特点:

师: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突出特点呢?(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图)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更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

5、现实应用:

师:现实中你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

(预设:学生回答反映股市行情图、心电图等也用到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折线图。(课件出示一些折线统计图)

6、课堂活动:联系生活,体验变化。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很多数量也呈一定的变化趋势。想体验这种变化的过程吗?好,请你用手势比划下面这些数量的变化过程。(课件出示)

(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 (3)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三、动手绘制,形成方法。

1、明确制图步骤:

师:想不想自己亲手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呢?让我们看看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师:要想完成折线图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生回答略)

强调:找准点,标准数,线要直。并按顺序连接。

2、尝试绘制。

师:请同学打开数学书,翻到122页,试着画一画。(教师进行指导。)

师:完成了的请举手,画好的同学想一想,你觉得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3、赏析

师:(展示学生作品)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呢?谁来大胆地评价。 师:下面请把你的作品和同桌一起相互评价,相互欣赏一下。

4、强化

师:你认为我们在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呢?

5、口答问题。

师:请你从画好的折线中图找一找: (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几月? (2)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下的月份有哪些?

(3)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到几月?下降幅度最大呢? 师:如果温老师计划去九寨沟旅游,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建议? 生:想看雪景选择什么时候 ………

师:由此可见,它对人们的帮助非常大.

四、实践应用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出示)

师:请观察,这两张统计图。猜一猜哪张图表示毛衣的销售量?哪张是表示衬衣的销售量呢?

为什么?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有什么考虑?

师:大家想想看,我们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都靠谁帮的忙啊? 生:折线统计图

师:没想到吧?小小的两张统计图,居然是进货的依据之一,也能对消费者带来启发。真是太有用了。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平—-没变化

线:上升――增加 增减变化情况

下降――减少 缓――变化小 陡—-变化大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特征,感悟优势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xxxx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

生:边指边答xxxx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

生:在xxxx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整体感悟。

交流: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生:喜欢科技、喜欢机器人制作和比赛的人越来越多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上找数据,为绘制折线统计图、画横轴与纵轴相交的点做好准备。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1.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8页—109页第七单元《统计》例1及练习十九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幻灯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科技馆参观过吗(没有)老师去年就到北京科技馆去参观了一次(点幻2),科技馆里的东西可有趣了,有许许多多的新型汽车,(点幻3)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图片)每年都有很多像同学们这样的中小学生到里面去参观,下面就是1998年——20xx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统计图(点击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这个统计图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同学们还认识它吗?谁来说说它叫什么名字?(条形统计图)用你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

师:

(1)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2)条形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回答:①标题,日期②横轴、纵轴③直条④数据。

(3)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口答)(板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表示数量3万人和1998年的相交点上),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同时课件出示3万的点)这就是画折线统计图很重要的一步,描点。(课件出示并板书:描点)。从1999年到20xx年的点你能找出来吗?(能)把你们小组的纸片拿出来,互相合作,描上剩下的点。(教师巡视)

(2)学生尝试描点

(3)同桌交换看一看。(剩下的点都描好了吗?把你的作品和同桌互相交换展示一下,把你觉得应该改进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

(4)全班汇报,集体描点或指名回答。(如:4万人这个点,横轴对准4万,纵轴对准1999年……)

(5)连线

点描好了,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还要做什么?(课件出示并板书:连线)说得真棒!为了统计图的美观和顺畅,要用直尺把这些点连起来,而且用铅笔画,笔尖不能太粗了,这样画出来的折线统计图才漂亮美观。

(6)标数据

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如:指着4万这个点,问:这个点表示有多少万人去参观?(4万人)所以我们最后还应该把数据标上。)

4、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折线统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在画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先描点,再把这些点用线段按顺序连接起来,并标上数据。

5、学生画的和课件对照,学生改错。

6、分析图中信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逐年增加。

我的感想是:现在的科技展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看科技展了。)

(4)引导学生预测、教师自己预测。

师:20xx年是10万人,那么同学们,你们预测一下20xx大约是多少万人?(指名学生预测,并说明理由)

师:老师认为20xx年大约是12万人,因为从1998年开始,大部分都是每年增长2万人,所以我认为20xx年大约是12万人。

7、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新朋友折线统计图,再加上我们的老朋友条形统计图,现在我们把它们俩个全请出来(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来对比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相同点:都有标题、日期、横轴、纵轴。横轴都表示年份,纵轴都表示人数。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用每个直条表示人数,而这个统计图是用点表示人数,还把点顺次连接成线段。

特点的异同:

条形统计图: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既能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原来的板书上板书:既…………,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当我们只是想知道数量的多少,我们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当我们既想知道数量的`多少,又想知道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课件出示)

考考你:

(1)当我们只想知道三小每个班人数的多少,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2)当我们想知道这一个星期以来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请同学们打开书108—10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看一遍,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提出来。

看完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画折线统计图,其实折线统计图和同学们的关系可密切了,只是同学们平时不注意罢了,同学们不信就请看大屏幕,这是图书室的老师对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作的统计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吗?(课件出示统计表)

学生动手画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有困难吗?(没有)那把你画的和老师的对比一下,看看和老师的一样不一样?(学生对照)

难点:不在相交点上的点怎么描点。

同学们没有困难了,可老师有个疑问,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谁来帮帮老师?

(如: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我们知道纵轴要对准二年级,横轴要对准26人,可是没有26人怎么办呢?(指名回答:在20人和30人的中间上去一点点。)

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呀?(天气预报图),对,在气温变化方面我们就常用到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这是某地20xx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你能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书上的问题吗?

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同上)

同学们,这是某地区1997—20xx年每百户家庭彩电平均拥有量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交流回答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作业

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五、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画法:①描点②连线③标数据

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又可以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5】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圆规量角器。

教学过程:

xxx

直接导入:

师: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

生:能直观看到项目的数量,便于比较。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回顾与整理:

1.提问: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这节课还是按照这三点来进行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关于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出示讨论提纲,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提纲:

(1)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折线统计图的分类。

(3)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充分讨论后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

(1)汇报统计图的特点。

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2)折线统计图的分类: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③根据数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④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标出图例。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根据所给的部分量和总量,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②用360°乘相应的百分比,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③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圆,根据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对应的扇形。(注意各个扇形加起来必须是整圆)

④分别在各个扇形中标出对应部分的名称和百分比。

4.应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问题。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6】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图表,通过将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种统计图通常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比如销售额随时间的变化、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等。在商业、科研等领域,折线统计图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折线统计图是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的,横坐标通常代表时间或者其他有序的变量,纵坐标则代表数据的值。通过将不同的数据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折线,从而展示出数据的变化趋势。这种直观的表示方式使得人们能够很快地理解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展示单一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还可以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将多条折线叠加在一起,通过不同颜色或样式的线条区分不同变量,从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种比较的方式非常直观,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


除了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还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过去的数据,人们可以推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决策。这种预测功能对于商业、科研等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避免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果数据点比较稀疏或者波动比较大,折线统计图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只能展示单一变量的变化,无法直观地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使用折线统计图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展示方式。


小编认为,折线统计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统计工具,能够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在商业、科研等领域,折线统计图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决策。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使用技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P126~ 128页

教学目标:【JhT868.CoM 合同范本网】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在读图、比较和分析中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1、会分析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能进行简单预测,掌握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理解图例的作用。

2、会分析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能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统计表,引入。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明山区踢毽跳绳比赛就要举行了,我们学校也开始了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我班的郝听与马玮泽同学也在被选之列,体育田老师将郝听和马玮泽两位同学最近两星期踢毽的测试成绩记录如下:(课件)表略

你从表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图、表对照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板书:折线统计图 数量增减变化)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对比感受,发现问题

郝听与马玮泽两人哪天的成绩相同?哪天两人成绩相差最多?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吗?(学生回答:不能或不容易)

那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引导学生说出将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要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简单(课件演示两个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的过程)。现在可以了吗?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合并在一起的统计图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

①、统计图的标题。(改为:郝听、马玮泽两名学生近两周踢毽测试成绩统计图)

②、统计图的图例。(统计图中的折线全都是实线,很难进行区分,所以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同一支笔可以用虚线和实线做区分。为了告诉看图人每一条折线所表示的'对象我们需要事先确定谁用什么线表示,我们把它叫做图例,写在统计图标题的下面。)

2、完善课题、区别比较。

好了经过大家一翻周密的思考,我们已经把这两个统计图合并好了,谁来给这种新的折线统计图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组织学生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比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具有的新的优点

3、分析预测。

现在你能回答刚才老师提问的问题了吗?

问题:

(1)郝听与马玮泽两人哪天的成绩相同?哪天两人成绩相差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到前面来指出)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郝听和马玮泽的成绩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郝听和马玮泽的成绩都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郝听是稳步提高,马玮泽是忽高忽低。)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请学生用手势表示忽高忽低的动作。

(4)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为什么呢?

4、小结。

三、应用实践、拓展延伸

1、走进生活

学生展示交流生活中收集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发现并解决统计图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2、实践尝试

宏宇电器2008年1-9月两种品牌彩电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

表略

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反馈学生画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桌进行互评。

②、投影出示学生的作品。

机动:

2)、根据统计图中得到的直观信息回答问题

①、哪个月两种品牌彩电销量相差最小?

②、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如果你是商场经理,这个统计图对你有什么帮助?为什么呢?

看来复式折线统计图对于商家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那你觉得学会复式折线统计图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会有什么帮助呢?(大家说的都很对,其实,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股票走势图、心电图等等学会了它,我们就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了。)

四、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并能提高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建设解释统计的结果或进行简单的预测。

3. 创设多种练习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合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近视是困扰我们同学的眼科疾病,在班级中有近视的同学有多少?

[说明] :此情境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关,可以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探究新知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多?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少?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大幅上升?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没有变化?

小结:通过统计你得到哪些信息?怎么保护我们的双眼?

[说明] :通过小结,让学生警觉视力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下降了,并分享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做到学习和保护视力两不误。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讨论复习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画出折线统计图

(3)回答问题

a、小亚和小巧这段时间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度?

b、根据小巧和小亚的体温,你认为她俩这一天的身体健康吗?

c、你从以上图表中还获得哪些信息?

[说明] :通过巩固练习,再一次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9】

折线统计图幼儿园教案

引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统计和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幼儿园教育中,统计图表的学习与应用也开始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折线统计图作为常用的一种图表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本文将以折线统计图为主题,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教案,旨在教授幼儿如何制作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以及它的基本组成部分。

2.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图表。

4.学会阅读并理解折线统计图,提炼并描述图表中的信息。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讲稿、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幼儿绘图纸、彩色笔和色彩纸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铅笔等。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通过举例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场景,如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统计班级学生的身高变化等,激发幼儿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2.向幼儿展示一份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对图表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解释,如横轴、纵轴、坐标点、坐标轴等。

步骤二:制作折线统计图

1.提供给幼儿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例如“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并引导幼儿进行调查,记录每个人的选择结果。

2.在黑板或白板上,向幼儿展示如何将调查结果制作成折线统计图。首先在横轴上标出每个颜色的名称,再在纵轴上标出1-10的刻度,然后连接各个坐标点,形成折线图。

3.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使用彩色粉笔或马克笔进行绘制。

步骤三:解读折线统计图

1.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一份复杂一些的折线统计图。

2.引导幼儿观察图表中的线条走向和形状,比较不同线条之间的高低、趋势等。

3.提醒幼儿注意坐标轴上的刻度和单位,以便准确读取和理解图表中的数据。

4.鼓励幼儿从折线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例如“在第3天,小红读书的时间最长”,或“从第5天到第7天,小明的跑步时间持续增加”。

步骤四:练习和应用

1.提供给幼儿多个调查问卷,让他们进行数据收集,并制作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3.引导幼儿应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一共有多少人喜欢看动画片?”,或“在哪一天,大家阅读的时间最长?”等。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的动手能力和耐心程度。

2.检查幼儿在解读图表中是否能正确提取和描述信息。

3.评估幼儿在应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折线统计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幼儿从小培养数据敏感性和图表解读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折线统计图课件【篇10】

说一说

鼓励学生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回答问题,体会复式折线图的特点。

(1)两城市5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230毫米;

(2)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相差30毫米的是7月份、8月份;

(3)甲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从1月到8月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至4月上升平缓,自4月起快速上升,8月到9月急剧下降,之后呈现平缓下降趋势一直到12月;乙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1至5月呈现快速上升趋势,5月达到最高值,从5月到7月有所下降,8月略有上升,自8月起到12月持续下降。

(4)从总体上看,甲、乙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甲城市只有一个“峰”,而乙城市有两个“峰”。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关注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不同。

试一试

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说一说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高月平均气温甲市出现在7月,乙市出现在1月。

(2)甲、乙两市最高月平均气温相差1℃。

(3)4月和10月,甲、乙两市月平均气温相同,有5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其余5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低于甲市。

(4)甲市月平均气温从1月到7月一直上升,到7月达到最高,从8月开始到12月一直在下降;乙地月平均气温1月最高,然后从1月到8月一直下降,到8月达到最低,从9月开始到12月一直在上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地理知识,推断甲市在北半球,乙市在南半球。

(5)从总体上看,甲、乙两市的月平均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甲市是先上升后下降,乙市是先下降后上升。

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学生每年都要测量身高,这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有所不同。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本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教材提供了一个身高段的划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用复式条形图来描述数据。

(3)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比如,男女生分别在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男女生最高最矮分别相差了多少(这实际上就是中学所学的“极差”)。教材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高位于全班身高的哪个位置,学生可以回答位于哪个身高段,也可以从图中直观看到,自己的身高是位于男生(或女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还是之上。

(4)教材提供了某学校六(1)班男生、女生身高分布的照片,以直观的形式表示了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班和这个班身高的分布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高一些。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拍成照片。

(5)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应肯定。比如身高的范围可以帮助设计者确定设计哪些尺码的衣服;不同身高段的人数比例可以帮助设计者确定不同尺码衣服的数量的比例等。

"折线统计图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