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5

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每写一次总结,就让我们多一份思考的机会:人的力量是无求无尽的,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到。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报告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仿佛XX年9月1日仍在昨天,时间总是如此的匆忙,回过头来···我已经来到学校半年了!

这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这半年来,作为任教于初一年级的历史教师,和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从距离到亲切,从师生关系到朋友关系,我们学习着、也快乐着,我喜欢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半年来的学习和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人民教师的辛苦,作为新教师的自己,不仅要尽快适应环境还要尽快适应工作,并且要做好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接下来,我主要从教学和德育两方面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教学方面

如何备好课并上好课是我这半年来工作的重心。开学初,在历史教研组组长及成员的帮助下,我很快进入到教学的状态,并且做好和初一孩子们的磨合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能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及课标,并做好周前备课,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不断地修改教学设计并做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讲课的过程中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学生们在我的带动下能对历史产生兴趣,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然而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会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朝着那样的目标而努力。

在这一学期里,特别要感谢各位老师对我在工作上的帮助,清楚的记得,在10月18日的第一次公开课上,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赛讲,那种紧张感和满足感至今仍记忆犹新。似乎杜老师和王校长的评课还在昨日,他们的谆谆教导还在耳边,还有教学中晓蕊给予的帮助···

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针对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我特地在学生中开展以“芝麻开花,节节高!”为主题的历史每日必背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期中时的活动收效甚微。然而,我觉得这源于初一孩子们正处于对初中学习方式的适应阶段,随着教学的持续开展以及相互的配合,在期末考试中学生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真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也是我以“芝麻开花,节节高!”为题进行个人总结的原因所在!就在每日的活动过程中,我更加地了解了学生,其实,去爱他们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的路子!

当然,在这半年来各个方面我都表现出不足,但我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争取三年内掌握好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形成一种独特的管理学生的模式!

二、德育方面

“为师以德”,教师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教好课,更重要的教好人。所以入职来的这一学期,我不断地走近学生,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其实,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虽然常常调皮捣蛋的学生也遭到我很严厉的批评,但希望他们明白,批评也是源于对他们的爱,希望他们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课上是师生关系,课下就是朋友关系,去做学生值得信赖的好老师!

一学期的工作着实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成长很多,但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不断努力,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同时对学生再多点关心、再多点爱心、再多点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一份播种,一份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一份份满足!一声声“老师好”,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孩子们就像是田野里的那一簇簇向日葵,朝气蓬勃地努力生长,我想我们的教育正是那一缕缕灿烂的阳光,我爱孩子们,更爱这份阳光般的工作!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开头范文


这篇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开头范文的文章,是工作总结之家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来,我在高一历史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力图发挥历史学科的启智与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认真上好第一节课。以生动而充满时代精神的历史事迹去吸引他们,让他们感到学习历史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已的眼界。以历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历史责任去感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现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时也讲明历史学习的特点与方法,使学生感到历史不是难记难背枯无味的东西,只要有严谨的乐于思考与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学好。上好第一节引导课,还能转变学生传统的,把历史课当作付科来应付的心理,以积极热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学习中,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良性循环。 其次,发挥各班科代表的作用,认真抓好课前预算习。在学生预习这一环节上,耐心指导学生制作预习提纲,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一年来,我所任教的几个班中,大多数学生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其中有三个班科代表一直自觉地将每节课前学生预习时提出的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记录下来,要求老师参与讨论共同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学习精神,同时对我的教学也起到有力的推动。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到学习内容,我都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及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思想理念为准则。对教材中一些陈旧的甚至背离时代精的内容,我在讲清高考解题要求后,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向他们介绍一些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教会他们用自已的头脑去客观分析和认识历史,不要人云易云,如在学到反右派斗争这年史实时,我要求学生认真翻阅有关历史史实,了解事件的真相,并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冷静对待党在过去犯的一系列错误,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好各种矛盾。另外,课本中关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课,教材认为三大改造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国企改革使大批国有企业破产,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越来越困惑,我便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教材上的观点完全是按前苏联的思维方式作出的评价,而当时中国的决策者们正是受苏联斯大林体制的影响所进行的违背中国国情的改革,这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之后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探索后,转变观念而作出的正确决策。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那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因此公有制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搞清了过去始终困扰他们思想的历史困惑,从中也懂得学习的过程需要大胆质疑,开动脑筋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有所作为。
第四.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我也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上,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养成提出问题设置问题的习惯。另外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会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根据教材的写作思路把握史实与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用书面的形式将历史知识结构整理出来,并将优秀习作在各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通过一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教育教学人士的共识。中学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同时也不应把素质教育与高考评估机制、高考选拔学生对立起来。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想写出教学上的点滴心得,与同行们共享。我觉得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教育教学创新
素质教学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教法,教法决定成效。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在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中成了“法宝”,比如说:以教师为中心整节课都坚持“填鸭”,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教书不育人,忽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老师惟我独尊,高高在上、对学生提出的“奇谈怪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学生是钻“牛角尖”,不但不解决,而且还要批评一通等等。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思维求同,不仅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动机。让趣味无穷的历史变成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字,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基本放弃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跟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是不适应的。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历史老师就必须痛下决心打破它,改变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从“主演”变为“导演”。在学校公开课上,开课教师上初三历史《美国内战》,把“贩卖黑奴”的广告导演成学生的活动。(黑奴扮演者,教师课前选定有较强的文艺表演才能,同时有较强的表演欲望的学生。)通过演练,学生既认识到了黑奴当时的悲惨处境,又为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奴宣言》是深入人心的,打下了伏笔,也说明了黑奴问题成为了美国当时社会的焦点。另外如在讲《一国两制》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看录像《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重庆谈判》一课时,播放电影《重庆谈判》片段等等,这些课,使我确认,高中历史教学,也应尽量挖掘“可导”“可演”的题材。方法上可采用电化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画面,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补充”的作用。也要求教师放下老师的架子,师生平等,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标新立异,鼓励质疑,激励思维。
二、更新备课方式,提高课堂实效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45分钟要质量。通过教学实践、尝试、总结、反思,我觉得备课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基础,是关键。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说过:“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收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见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教参、收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等,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我校历史集备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二)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笔录备用。(三)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应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对高三选修《甘地》一课,通过集体备课,觉得仅靠讲解,学生很难了解甘地的全面活动,难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的概念,所以决定让学生看电影《甘地传》。这样,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而且加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融洽、合作关系。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本文是由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您准备的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ppt,请大家参考!

20xx-20xx学年度转眼之间就要过去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我特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即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今年,在教学方面,我担负着高二年级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任了高二年级的年级组长,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转眼之间,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新旧学期的交接时刻,谦虚谨慎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特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如下。

一、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不仅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反溃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把全课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细小的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个细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中的内容,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形式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历史有别于初中历史的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事物脉络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发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历史教学的目的的,但是,传授历史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难顺利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一般只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一遇到史学理论,则开始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先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个问题发散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逐步深化和升华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既看到了树木,也不会忽视森林,完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

三、把“困惑”留给学生

轻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着讲授,但教学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课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度让我很迷茫。在新课改精神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改变这种授课模式,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时,我首先向学生列举了很多史实,告诉他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些具体表现,学生在对历史发出感慨的时候,都产生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下,学生们的答案越来越接近我想听到的答案,当答案最后揭晓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的是喜悦满足的表情,这让我感觉到了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虽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果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学的实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学校是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平台,一个追求科学方法,讲究科学理念的平台,一定会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方法贯穿教学,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快乐、有效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让自己在快乐轻松的教学中,不断成熟,使今后的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20xx-20xx学年度转眼之间就要过去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我特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即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今年,在教学方面,我担负着高二年级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任了高二年级的年级组长,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转眼之间,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新旧学期的交接时刻,谦虚谨慎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特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如下。一、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不仅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反溃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把全课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细小的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个细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学中的内容,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形式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历史有别于初中历史的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事物脉络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发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历史教学的目的的,但是,传授历史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难顺利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一般只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一遇到史学理论,则开始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先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个问题发散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逐步深化和升华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既看到了树木,也不会忽视森林,完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三、把“困惑”留给学生轻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着讲授,但教学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课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度让我很迷茫。在新课改精神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改变这种授课模式,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时,我首先向学生列举了很多史实,告诉他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些具体表现,学生在对历史发出感慨的时候,都产生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下,学生们的答案越来越接近我想听到的答案,当答案最后揭晓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的是喜悦满足的表情,这让我感觉到了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虽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果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学的实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学校是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平台,一个追求科学方法,讲究科学理念的平台,一定会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方法贯穿教学,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快乐、有效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让自己在快乐轻松的教学中,不断成熟,使今后的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