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中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6

高中教师德育工作小结范文。

年轮流转,时光飞逝,回想起来,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高中教师德育工作小结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实践“发展教育”的尝试发展、自主发展和超越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通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贴),还是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动力,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 “契约管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标,联盟活动经费实行 “以奖代拨 ”。

二、实践“三自”育人模式,继续实施“主题教育”

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标。

首先是根据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继续完善了《中山实验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途径,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校训情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宁静致远的校训品质。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生的“尝试发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形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判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能力,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它是学生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再走向“超越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标。

三、完善德育大体系,优化管理平台

“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体系。首先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和年级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聘请公安及法院的干部任法制副校长,与政法、公安、消防、科技、环保、气象等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和协作,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和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可以说,使德育扎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格局已经形成。例如,在五月份的家长会及“家委会”代表会上,学校诚恳地邀请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给学校提意见,先后收到多条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三圈一体”的规范性德育体系。本学期继续强化了同心圆式的以班级、年级、德育处为圈层的德育管理体系,第一圈层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常规管理,第二圈层以年级部主任为主的年级监管,第三圈层以德育处主任为主的学校宏观管理,从而形成校内德育行政体系,通过强化行政组织管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会一体”的自主性德育体系。“三会”是指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让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他们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施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集会、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红十字活动,还有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等。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内涵

本学期我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新组织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丽人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中,实行点面结合: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讲座,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渗透以及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群体和个体的需要,开展团体心理教育以及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还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热线、创建心理网站等,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举办525心理健康周、举办心理健康专栏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寻求心理辅导的同时,都能充当辅导员的角色。

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心理规律与认知规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二是采用“合与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五位心理教师既“合”在一起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又把其中四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分”到各年级驻点,工作在第一线,提高咨询辅导教育效果。同时又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发泄室和心理知识培训室、“中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面向全市中小学编辑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智》等平台,开实践式心理教育.

五、构设学校文化,推动文化德育

本学期我们围绕着“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文化德育内涵挖掘。学校发展教育理念中的“发展”一词,本身就蕴含着时间概念,发展的轨迹就是时间的轨迹;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链条,揭示着时间与生命、时间与发展的契合。在学校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精心设置于校园各节点大小各异的日晷雕塑群,用最古老的方式向现代学子警示着时间的流变;西校园教学区的太阳历广场,作为一种功能丰富的大型科普设施和地理课的实验场,标示着日月星辰的时间更替。构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把办学理念、校训等软件与学校主建筑、景观等硬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处处彰显着实中人对“时间”的不懈追求。从虚与实的不同层面上都充盈着“时间”的表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时间”激发了“自主”意识;“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激发了“责任”意识。“自主”与“责任”就成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的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凝练了“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实中人精神;“自主”与“责任”也是该校师范教育的精髓,因此,它又与学校九十年师范文化一脉相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没有只有更好,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高中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实践“发展教育”的尝试发展、自主发展和超越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通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贴),还是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动力,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 “契约管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标,联盟活动经费实行 “以奖代拨 ”。

二、实践“三自”育人模式,继续实施“主题教育”

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标。

首先是根据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继续完善了《中山实验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途径,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校训情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宁静致远的校训品质。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生的“尝试发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形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判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能力,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它是学生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再走向“超越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标。

三、完善德育大体系,优化管理平台

“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体系。首先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和年级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聘请公安及法院的干部任法制副校长,与政法、公安、消防、科技、环保、气象等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和协作,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和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可以说,使德育扎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格局已经形成。例如,在五月份的家长会及“家委会”代表会上,学校诚恳地邀请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给学校提意见,先后收到多条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三圈一体”的规范性德育体系。本学期继续强化了同心圆式的以班级、年级、德育处为圈层的德育管理体系,第一圈层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常规管理,第二圈层以年级部主任为主的年级监管,第三圈层以德育处主任为主的学校宏观管理,从而形成校内德育行政体系,通过强化行政组织管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会一体”的自主性德育体系。“三会”是指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让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他们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施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集会、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红十字活动,还有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等。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内涵

本学期我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新组织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丽人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中,实行点面结合: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讲座,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渗透以及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群体和个体的需要,开展团体心理教育以及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还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热线、创建心理网站等,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举办525心理健康周、举办心理健康专栏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寻求心理辅导的同时,都能充当辅导员的角色。

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心理规律与认知规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二是采用“合与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五位心理教师既“合”在一起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又把其中四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分”到各年级驻点,工作在第一线,提高咨询辅导教育效果。同时又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发泄室和心理知识培训室、“中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面向全市中小学编辑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智》等平台,开实践式心理教育.

五、构设学校文化,推动文化德育

本学期我们围绕着“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文化德育内涵挖掘。学校发展教育理念中的“发展”一词,本身就蕴含着时间概念,发展的轨迹就是时间的轨迹;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链条,揭示着时间与生命、时间与发展的契合。在学校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精心设置于校园各节点大小各异的日晷雕塑群,用最古老的方式向现代学子警示着时间的流变;西校园教学区的太阳历广场,作为一种功能丰富的大型科普设施和地理课的实验场,标示着日月星辰的时间更替。构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把办学理念、校训等软件与学校主建筑、景观等硬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处处彰显着实中人对“时间”的不懈追求。从虚与实的不同层面上都充盈着“时间”的表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时间”激发了“自主”意识;“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激发了“责任”意识。“自主”与“责任”就成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的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凝练了“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实中人精神;“自主”与“责任”也是该校师范教育的精髓,因此,它又与学校九十年师范文化一脉相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2016年2月高中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实践发展教育的尝试发展、自主发展和超越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通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贴),还是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动力,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 契约管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标,联盟活动经费实行 以奖代拨 。

二、实践三自育人模式,继续实施主题教育

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标。

首先是根据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继续完善了《中山实验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途径,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校训情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宁静致远的校训品质。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生的尝试发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形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判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能力,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它是学生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再走向超越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标。

三、完善德育大体系,优化管理平台

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体系。首先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和年级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聘请公安及法院的干部任法制副校长,与政法、公安、消防、科技、环保、气象等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和协作,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和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可以说,使德育扎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格局已经形成。例如,在五月份的家长会及家委会代表会上,学校诚恳地邀请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给学校提意见,先后收到多条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三圈一体的规范性德育体系。本学期继续强化了同心圆式的以班级、年级、德育处为圈层的德育管理体系,第一圈层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常规管理,第二圈层以年级部主任为主的年级监管,第三圈层以德育处主任为主的学校宏观管理,从而形成校内德育行政体系,通过强化行政组织管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会一体的自主性德育体系。三会是指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让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他们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施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集会、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红十字活动,还有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等。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内涵

本学期我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新组织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丽人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中,实行点面结合: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讲座,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渗透以及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群体和个体的需要,开展团体心理教育以及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还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热线、创建心理网站等,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举办525心理健康周、举办心理健康专栏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寻求心理辅导的同时,都能充当辅导员的角色。

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心理规律与认知规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二是采用合与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五位心理教师既合在一起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又把其中四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分到各年级驻点,工作在第一线,提高咨询辅导教育效果。同时又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发泄室和心理知识培训室、中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面向全市中小学编辑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智》等平台,开实践式心理教育.

五、构设学校文化,推动文化德育

本学期我们围绕着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文化德育内涵挖掘。学校发展教育理念中的发展一词,本身就蕴含着时间概念,发展的轨迹就是时间的轨迹;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链条,揭示着时间与生命、时间与发展的契合。在学校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精心设置于校园各节点大小各异的日晷雕塑群,用最古老的方式向现代学子警示着时间的流变;西校园教学区的太阳历广场,作为一种功能丰富的大型科普设施和地理课的实验场,标示着日月星辰的时间更替。构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把办学理念、校训等软件与学校主建筑、景观等硬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处处彰显着实中人对时间的不懈追求。从虚与实的不同层面上都充盈着时间的表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时间激发了自主意识;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激发了责任意识。自主与责任就成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的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凝练了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实中人精神;自主与责任也是该校师范教育的精髓,因此,它又与学校九十年师范文化一脉相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小结范文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唐启彪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教师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女生活委员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初中教师德育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