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县政府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 2019.08.16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县政府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小结,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以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在继承、发扬过去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狠抓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了新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创建成效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风正人和事业兴的良好局面。
(二)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建立了集中政务公开栏,开辟了“县长信箱”,并通过“县人民政府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公开。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设立为群众服务的热线电话,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群众对行风满意率达90%以上。
(三)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社会治安安全稳定。“110”报警服务网络健全;各社区和主街道路口建立警务执勤室,实行值班制度,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咨询和调解纠纷;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普遍设有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机构,人资社保局、公安、工商等部门每年组织开展查处企事业使用童工现象,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保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形成网络,保障有力。
(四)市场环境规范守信。诚信政府建设加快。调整充实诚信政府建设领导机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全社会“共铸诚信”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就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教育收费调整等关系民生问题召开市民听证会。坚持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并想方设法把实事办好、办实,切实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音。近年来县政府及工作部门签约的市政工程项目履约率为100%。诚信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五)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结合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扶残助残”、“扶贫帮困”等捐助活动吸引了各界群众踊跃参与。基础教育继续巩固,我县顺利通过了“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继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基本实现县、乡有线电视联网,全县各行政村和5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
(六)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城区建城区面积逐年增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县城,“整脏治乱”工作名列全省、全州前茅,特别是县城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和“整脏治乱进农家”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健全,建立了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系统。
(七)创建活动扎实有效。高度重视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着重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健全运行机制入手,保证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行业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广大农村普遍树立道德新风尚,追求健康新生活,建立社会新秩序,建设富裕新农村。
二、创建文明县城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五个到位”,健全运行机制,在齐抓共管上聚合力。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其考评试行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目标管理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工作机制到位。县有关部门制定工作职责,建章立制,有效开展工作,指导、协调基层创建活动;各成员单位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明确职责,合力创建,组织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3、宣传发动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县城综合实力的重中之重,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
(二)凝聚精神力量,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1、强化集贸市场管理。广泛开展“让市场干净起来”活动,严把产、运、销三个环节,限度地减少市场垃圾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加强市场巡查力度,设立投诉台、公平秤,严禁“三无”商品上市危害群众健康。
2、强化建筑工地管理。按照“围墙内管死,围墙外管好”的原则,签订文明工地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封闭施工、文明施工。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工地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其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3、强化娱乐场所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活动,宣传、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对音像、书店、网吧、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在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设置了明显的禁入标志。
4、强化社会治安管理。认真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综治领导责任书,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全力维护全县社会政治安定稳定。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室建设,按照居住集中、分片划分、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各个主街道建立警务室,合理调配警力,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制度,加强安全防范,热情服务社区居民。大力加强“110”报警服务系统规范化建设,配置必要的装备,确保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协调动作,有效控制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治安。
(三)强化三个意识,严格行业规范,在促进各行各业优质服务上上档次
围绕各行业规范服务程序、标准、承诺、言行等四个方面要求,把行业创建活动与加强诚信建设相结合,把优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把推行承诺服务与健全监督机制相结合。
1、强化服务意识。各行业普遍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助抓的创建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格局。
2、强化质量意识。把加强诚信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要求和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融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始终,不断提高各行业的服务质量。
回顾几年来创建文明县城活动的历程,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责任目标,才能保证创建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创建活动明于共识,敏于行动,见于实效,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核心,抓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必须坚持“四贴近”原则,即必须坚持紧贴社会实际,紧贴时代要求,紧贴基层需要,紧贴经济建设,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创建共建活动,形成创建活动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县当局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总结


以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在继承、发扬过去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狠抓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了新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创建成效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风正人和事业兴的良好局面。
(二)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建立了集中政务公开栏,开辟了“县长信箱”,并通过“县人民政府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公开。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设立为群众服务的热线电话,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群众对行风满意率达90%以上。
(三)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社会治安安全稳定。“110”报警服务网络健全;各社区和主街道路口建立警务执勤室,实行值班制度,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咨询和调解纠纷;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普遍设有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机构,人资社保局、公安、工商等部门每年组织开展查处企事业使用童工现象,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保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形成网络,保障有力。
(四)市场环境规范守信。诚信政府建设加快。调整充实诚信政府建设领导机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全社会“共铸诚信”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就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教育收费调整等关系民生问题召开市民听证会。坚持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并想方设法把实事办好、办实,切实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音。近年来县政府及工作部门签约的市政工程项目履约率为100%。诚信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五)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扶残助残”、“扶贫帮困”等捐助活动吸引了各界群众踊跃参与。基础教育继续巩固,我县顺利通过了“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继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基本实现县、乡有线电视联网,全县各行政村和5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
(六)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城区建城区面积逐年增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县城,“整脏治乱”工作名列全省、全州前茅,特别是县城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和“整脏治乱进农家”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健全,建立了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系统。
(七)创建活动扎实有效。高度重视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着重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健全运行机制入手,保证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行业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广大农村普遍树立道德新风尚,追求健康新生活,建立社会新秩序,建设富裕新农村。
二、创建文明县城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五个到位”,健全运行机制,在齐抓共管上聚合力。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其考评试行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目标管理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工作机制到位。县有关部门制定工作职责,建章立制,有效开展工作,指导、协调基层创建活动;各成员单位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明确职责,合力创建,组织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3、宣传发动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县城综合实力的重中之重,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
(二)凝聚精神力量,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1、强化集贸市场管理。广泛开展“让市场干净起来”活动,严把产、运、销三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垃圾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加强市场巡查力度,设立投诉台、公平秤,严禁“三无”商品上市危害群众健康。
2、强化建筑工地管理。按照“围墙内管死,围墙外管好”的原则,签订文明工地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封闭施工、文明施工。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工地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其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3、强化娱乐场所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活动,宣传、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对音像、书店、网吧、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在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设置了明显的禁入标志。
4、强化社会治安管理。认真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综治领导责任书,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全力维护全县社会政治安定稳定。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室建设,按照居住集中、分片划分、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各个主街道建立警务室,合理调配警力,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制度,加强安全防范,热情服务社区居民。大力加强“110”报警服务系统规范化建设,配置必要的装备,确保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协调动作,有效控制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治安。
(三)强化三个意识,严格行业规范,在促进各行各业优质服务上上档次
围绕各行业规范服务程序、标准、承诺、言行等四个方面要求,把行业创建活动与加强诚信建设相结合,把优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把推行承诺服务与健全监督机制相结合。
1、强化服务意识。各行业普遍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助抓的创建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格局。
2、强化质量意识。把加强诚信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要求和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融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始终,不断提高各行业的服务质量。
回顾几年来创建文明县城活动的历程,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责任目标,才能保证创建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创建活动明于共识,敏于行动,见于实效,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核心,抓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必须坚持“四贴近”原则,即必须坚持紧贴社会实际,紧贴时代要求,紧贴基层需要,紧贴经济建设,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创建共建活动,形成创建活动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纪实


锦 绣 凤 城 美 如 画

------- 罗田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纪实

这里有山,宛如振翅欲飞的金凤凰;

这里有水,清澈细流犹如一条玉带;

这里的山水,因翠绿充满灵气,因动感充满生机。

今天,我们漫步在这千年古县,感受到的是山城锦绣,美景如画。----这,就是鄂东明珠罗田!

罗田,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人口62万。既是明清医圣万密斋、京剧鼻祖余三胜、天完皇帝徐寿辉和现代方志学家王葆心的故乡,也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蚕桑之乡”、“茯苓之乡”、“甜柿之乡”,拥有板栗、甜柿、茯苓、金银花、苍术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罗田抢抓武汉城市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大别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等重大机遇,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75.19亿元,财政收入6.78亿元,城镇化率34.1%,农民人均纯收入4820元。

同时,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全省旅游强县、全国平安县的五城联创目标,成立了“五城联创”指挥部,制定了整体创建方案,全面启动创建工作。目前,全国平安县、全省旅游强县已经通过创建验收,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创建在持之以恒地推进。特别是以创建园林城为抓手,增加城区绿化建设投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大生态和市容环境整治,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中,罗田县明确了省级园林县城的创建目标,确立了“绿色罗田、山水名城”的发展定位,努力建设“显山、露水、见城、透绿”的山水园林城市。近六年共投入绿化资金2.6亿元,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5.8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3.1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32㎡,各项绿化指标逐年增长,形成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片上成林、城内成网”的城市绿化体系,塑造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山水生态城市特色。

--凝集合力 科学编规 构建和谐生态城

2008年以来,罗田县始终把创建园林县城作为一项系统民生工程来抓,统筹部署,精心组织,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总揽、住建主管、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社会共建”的创建工作格局。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罗田县牢固树立统筹规划意识,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子系统,聘高层次专家,做高水平规划。聘请北京林业大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制定了《罗田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罗田县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罗田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编制了《城区绿线保护规划》、《城区蓝线保护规划》、《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区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城区公园绿地防灾避险保护规划》等五大规划、城区主要街道、广场、公园、小区绿化建设方案。同时,还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开辟专栏、悬挂、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省级园林城的意义,普及相关知识,形成了“争创园林城市、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搞好大绿化 建设环境秀美的生态城

在《县城总体规划》中,罗田将城区绿地纳入县城生态景观控制区严格控制,打造城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规划了武英高速、朱家河、塔山、大士阁、汪家山等地的防护林带保护区域,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工程。在城区道路和街道建设过程中,坚持道路硬化与绿化亮化同步,设计与施工、竣工同步的原则,坚持“建一路、绿一线,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思路,着力打造“以路为线、以线连点、以点带面”的道路绿化网络。2008年以来,先后对发展大道、大别山大道、建设大道、环城东路、凤城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进行了全面绿化,对城区广场、游园进行了改造升级,对老城区缺树街、无树街进行全面补植,新增绿化面积15.8万㎡。在扩大生产绿地规模上,针对城市建设苗木需求逐步增大的实际,切实加大对生产绿地、苗木基地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先后改造扩建了黄道山苗圃场、塔山林科所苗圃、公路段苗圃、工业园区苗圃,并新规划了500亩的苗木基地。在强化各单位和小区绿化工作上,把配套绿地面积标准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来控制执行。通过项目标准把关、跟踪实施、验收复查等措施,新建小区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全面启动158家单位(小区)绿化达标升级改造工作,全县各单位(小区)自筹资金,采取破硬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办法,主动实施绿化改建、扩建工程。在实施生态建设工作上,以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依托,2008年以来共完成21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全民义务植树400多万株,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省级园林县城验收标准;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类标准,城区、园区污水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及以上。

----构筑形态美,建设山水相融的园林城

坚持治水与建园并举,彰显神形兼备的城市形态。近年来,罗田县先后近3亿元,建成了20多公里的发展大道、环城东路、迎宾大道一期、环城南路、淤马潭至栗子坳大桥道路、万密斋大道等主干道;扩建了义水河北侧的主干道6公里;全面启动了环城北路、义水南路延伸线、环城南路二期、罗大公路、迎宾大道二期、幸福家园周边道路、万密斋大道延伸线等道路建设。动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33.33万㎡、5564套。建成凤城名居、天宝花园、玉龙雅苑、盛世豪庭、阳光城、碧水晴天、大别山商贸广场等30处住宅小区。

同时,投资1300万元全面改造了城区供水管网,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主城区路段人行道改造,投资1500多万元完成了城区和新修道路的亮化,新安装和更换高杆钠灯1300多个,完成了四座大桥的亮化工程;全面启动了一河两岸景观建设,建成了第一道拦河坝,修砌义水河护坡10万㎡;城北三处日处理生活污水1.85万吨的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县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生活污水2.5万吨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正在进行试水运行。

深入开展以道路拥堵治理、垃圾围城治理、广告杂乱治理、立面破旧治理、沿街为市治理、绿化缺失治理等为重点的“城管会战”,在城区主次干道上更换果皮箱560多个、垃圾桶163个,维修改造公厕13座、维修垃圾站105处;加强对户外广告、渣土运输等工作的管理,拆除违规户外广告1200多处,查处违规渣土案件113起,在黄冈市今年第二轮城市管理考核中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健全长效机制 建设山水园林城

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护,不断巩固和提高绿化建设成果,切实把绿化建设融入到整个城镇建设中,努力实现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罗田先后出台了《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绿化管理实施细则》、《绿线管理办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规定;在城区将绿化苗木管养责任明确到单位、个体,绿化管护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探索绿化管护权公开招标承包的管养办法,使绿化管护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组建了城管综合执法局,对各种侵绿、毁绿行为,严格按照《城市绿化条例》和《城市绿化办法》及地方配套法规,从严查处违规行为;对实属需要占用绿地的,园林部门强化审批管理,严格采取异地绿化或交纳异地绿化费等措施,确保绿地总量只增不减。

罗田高度重视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保护,严格户外广告监管,务求使县城在建设中更加美丽,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对县城及周边的文物古迹进行普查建档,并进行了整理修葺;对古树名木,组织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建档立卡,挂牌保护,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濒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县财政每年拨付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日常绿化养护,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

昨夜春风雕碧树,满目新绿染罗田。如今的罗田县城,道路绿树遮荫,绿地花团锦簇,游园遍地皆是。无论是在花园居住,还是在广场漫步,或者在河畔听风,不出城廓而享园林之美,身居闹市便赏花香之怡。人们翘首期盼的平湖烟雨、拔云山水、沙滩假日、盆景凤城、义水清波、浮沙幽涧的壮丽景观也将在三至五年内建成,届时,罗田城区将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象。

伴随着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鲜花烂漫、满目苍翠、山水相映的罗田县城正在成为独具桃源风韵、极富人文魅力、人居环境舒适的山水园林城市,正朝着省级园林县城的目标不断迈进!

文明县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创建文明县城 建设美丽**

--**县2012年文明县城、文明单位创建

2012年,**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重要思想和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紧紧围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城市建设情况简要介绍

近年来,**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福民强县”发展战略,以城市提升攻坚战为载体,按照“对接洛阳、融合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一河三区”建设,加快推进伊河景观水系和滨河新区、旧城区及拓展区建设,实现了“一河三区”的良性互动。目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供排水、电力、燃气、暖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星级酒店投入运营,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精品楼盘应运而生,文化公园星罗棋布,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一)突出滨河新区建设,新区框架不断拉大。按照“开工项目抓进度,拟建项目抓开工,谋划项目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一是狠抓道路建设,五纵十六横的新区路网结构初步形成。6亿元、长14.5公里的滨河大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其中,滨河大道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主车道、路灯安装、两侧绿化全部完工,正在进行机非隔离带绿化和人行道铺设。二期工程西侧主路面已基本完成,东侧正在进行路基施工。20条长21公里的路网工程整体进展顺利,其中,志远路、周城路、商都路、新鹏路、张庄路、高科路等6条道路竣工通车;龙腾路、北环路、大鹏路、志高路、长青路、荆山路、高新九路、高新四路、高新六路、五桥大道等10条道路开工建设,正在进行雨、污管网、结构层施工,顺城街、飞鹏环路、罗村路、高新二路等4条道路正在进行附属物拆迁。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入驻新区办公步伐。行政中心(立奇商厦)完成投资1.2亿元,地下两层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地上一层施工。行政主楼地面附属物赔偿已完成,正在进行物探。公安大楼正在进行地上主体工程施工。人防大楼正在进行基础开挖,邮政大楼地面附属物补偿已完成,正在进行设计。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了选址和勘测定界。三是狠抓楼盘开发建设,不断繁荣新区市场。续建、新建小区共16个,规划建设面积23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其中,续建小区8个,规划建设高层52栋,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开工43栋,其中,20栋主体已封顶,9栋正在进行10层以上主体施工,5栋正在进行10层以内主体施工,9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新建小区7个,规划建设面积120万平方米,总投资22.8亿元。目前,盛世阳光、龙凤御花园、立奇小区等3个小区开工建设,龙舜小区、融汇小区、中中国际等3个小区土地挂牌已结束,方案设计已完成,利尔小区正在进行前期设计;投资13.5亿元占地1000亩的龙门一号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四是其它项目加快推进。投资2.4亿元、占地120亩康师傅矿物质水项目主厂房已建成,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两栋高层开工建设。投资23亿、占地500亩的动漫产业园项目动漫展示大厅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围墙已完成70%,研发区内两幢大楼已开工建设。投资2.2亿元、占地50亩青岛啤酒豫西配送中心项目智能仓库库顶彩钢瓦安装已完成,正在处理超市地基。投资1.4亿元,占地136.6亩的中等职业学校新校区6幢建筑正在进行紧张施工,秋季可具备招生条件。

(二)突出一水三桥建设,提升新区建设品位。以伊河水系和三座伊河景观大桥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实现伊河两岸对称发展,提升新区建设整体形象和水平。投资3亿元的伊河水系堤防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20万元,占总工程量的40%,预计6月底主体工程完工,绿化工程正在进行;3号橡胶坝开始施,1号橡胶坝设计已完成。投资3.6亿元的景观大桥相继开工建设,其中,志远桥、伊龙桥累计完成投资3500万元,其中,志远路桥完成灌注68根,西侧引线雨、污水管铺设已完成;伊龙路桥累计完成投资1960万元,完成灌注49根,东西引线正在进行雨、污水管及路基处理;高新四桥正在进行地质勘察。

(三)突出老城改造,城市内涵不断提升。实施旧城改造项目17项,总投资1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项,总投资4.07亿元,完成投资1.87亿元;新建项目12项,总投资13.38亿元,完成投资0.9亿,涉及拆迁10.34万平方米,完成拆迁6.14万平方米。一是狠抓旧城区房产开发。共实施旧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6项,总投资9.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项,计划投资3.21亿元,完成投资1.25亿元。新建项目4项,总投资6.1亿元,完成投资0.7亿元。二是狠抓城中村改造。共安排城中村改造项目9项(新型社区4项),每个项目由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单位分包,正在进行拆迁、规划、建设等工作。三是狠抓城区道路建设。文化路、八一路向北延伸工程大头落地。振兴路、鹤鸣路向西延伸、酒城路向北延伸、五环路工程开工建设。文化路向南延伸正在进组织招投标,志远路正在组织拆迁。四是路灯改造、管网改造。重点实施县城6条道路路灯改造提升,预算资金800万元,正在与开发商协商。供热管网改造总投资1.17亿元,主要建设三电厂至县城供热输送干线,伊龙路、人民路、志远路和周城路供热管网及配套换热站,豫港大道配套换热站等,正在与太平洋公司洽谈投资事宜,预计6月底前开工建设。

(四)突出城市创建,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创建国家卫生园林县城为载体,进一步加大了县城精细化管理力度,县城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加强店牌广告治理。对文化路、人民路沿街1812家门店进行了登记造册,对不符合标准的门店招牌进行了统计治理。二是加强早餐车、报刊亭及临时设施整治。对拒不按规定时间撤离城市道路的4辆早餐车依法予以暂扣。四是加强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连体垃圾中转站及公厕2座,建成1座,修补城区路面4000余平方米,更换道砖、道牙2200余平方米。四是加强城区绿化管理。对伊龙大道、新鹏路等花带进行了补植补栽,补栽各类栽乔木400余株、花灌木16000余株、牡丹6900余株。五是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城区13个临时摊位经营处摆放整齐、干净有序。重新规划建设30余块便民公共信息发布栏。纠正、治理乱堆乱放等违法违章行为2700余起,清除各类小广告16000余条(张),更换窨井盖12个,市容市貌进一步好转。

三、着力打造和谐县城

文明是城市之韵,和谐是城市之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县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和谐县城”。

一是营造全方位育人氛围。广泛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制订印发《蕉岭县文明公约》、《蕉岭县文明用语》、《蕉岭县文明守则》等,让广大市民明确做一个现代文明市民的基本要求。并先后编辑出版《秀丽文明新蕉岭》、《文明谱》、《探索与实践》等书籍,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走向文明。采取巡回宣讲、文艺巡演等形式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充分利用县有线电视台和“中国·蕉岭”、“蕉岭宣传”、“蕉岭视窗”等网站,开设“知荣辱,树新风”、“红绿灯”、“文明风采”等专题栏目,大力弘扬先进典型,鞭挞不文明行为,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企业、文明学校、文明医院、文明镇(村、户)、文明经营户、消费者满意一条街、无假货示范店、文明社区、五好家庭等“文明在蕉岭”系列竞赛活动,以及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扶贫帮困尤其是扶贫助学等公益服务活动,使热心助人、扶危济困、回报社会日渐成为广大群众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广泛认同。

二是挖掘和丰富城市文化。城市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城市之魂。蕉岭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历代英才辈出,孕育出丘逢甲、罗福生、林修明、谢晋元、丘成桐、丘应楠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蕉岭又是著名的台乡,全县“三胞”约56万人,其中台胞46万人,是蕉岭现有人口的两倍多。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优势,注重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城市的文化命脉,着力弘扬抗日保台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抗日英雄谢晋元等人物事迹,加强文物保护,挖掘文化资源,以名人故居为载体,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之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的阵地、青少年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为了让先进文化走向大众,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我县在近年来抓好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投入”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使城市文化显示出勃勃生机。从2003年起,在龙门广场每周六电影公影、周日群众舞会、重大节日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已整整坚持了近5年;老年腰鼓队等民间艺术团体自发组织的激情广场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兴起,每天锻炼一小时,已成为普通市民的日常习惯。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汇成和谐的盛世乐章。

三是塑造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完善、人口集聚等有形的变化过程,更是广大市民摆脱陈规陋习,走向文明的无形变化的过程。我县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立足于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致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优美的城市环境。扎实开展城区“六乱”(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乱挂)整治,做到“四归”(摊位归线、经营归店、车辆归点、广告归栏),切实解决好街道市容混乱、占道经营等问题。实行上门服务收集垃圾制度,从源头上堵住了住户、门店、企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往街道乱丢、乱放的现象。投入2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的垃圾填埋场,对垃圾做到日清、日运、日处理。做好城区清扫保洁工作,采取分段个人承包责任制,每天实行两大扫两保洁,管理人员分工负责进行早、午、晚检查督促,保证了路、街、巷道的全天候整洁。建立良好的城市管理宣传教育机制,加强正面引导,褒扬好市民、好习惯,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努力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引导市民提高素质、争做文明市民。

四是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共秩序与安全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我县在加快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民利,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保障和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创新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实行镇村干部“家访”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五联”工作机制,完善群防群控群治网络,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全面推进平安蕉岭建设,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成为全省社会治安最稳定的地区之一。
"文明创建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