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流转,时光飞逝,回想起来,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你也许需要"短期气候预测部门年终总结范文"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短期气候预测部门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20xx年,我们国家的大气环流较为异常,表现为:出现了50年未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脊线位置、西伸脊点位置变化大,1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显著西伸,脊线位置偏北,2月到5月副高显著东退,脊线位置偏北到正常,面积偏小,强度偏弱,6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接近常年同期,西伸脊点偏东,7月到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脊线位置偏南、偏西;2007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于2009年5月结束,事件过程持续了9个月(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并在2007年11月达到。主汛期7~8月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北,东风波动影响我市的时间段偏长。
**市全年月气温波动大。1~2月偏低到特低;3~5月偏高;6~7月北部正常稍高到偏高,南部正常稍低到偏低;8月全市偏低;9月全市偏高到特高;主汛期全市大部正常稍低到偏低。除9月降雨量全市大部偏少、4月南部偏少、6月北部偏少外,全年降水量以正常到偏多为主要特征;主汛期降雨量全市正常到偏多,大部偏多1~3成。
20xx年自1月到10月5日,全市共出现大雨62站(次),比多年平均偏多5站(次),出现暴雨25站次,比多年平均偏多10站(次),是常年的1.7倍。洪涝灾害严重。
在今年气候较为异常的情况下,**市气象台在短期气候预测工作中,对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全年(截止9月)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3%和77%,其中5~9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0%和73%,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达到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并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制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气候影响评价产品。
一、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
1、雨季开始期
在年度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到偏迟,于5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在春播期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于5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在4月26日发布的“汛期短期气候预测”中订正为:“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到偏早,大部于5月中旬左右开始。”实况是:全市雨季开始期正常到偏早,于5月中旬以前全部开始。订正后,趋势预报正确。
2、洪涝趋势
在年度预测中指出:“主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 汛期预测中指出:“汛期(5~10月)降水属平偏丰年成。主汛期6~8月降雨量大部正常到偏多,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主汛期预测中指出:“主汛期6~8月降雨量大部正常到偏多,主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实况是:汛期大雨次数偏多5站(次),暴雨次数多达常年的1.7倍,除区域性强降水外,8月6-10日北部、东部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汛期和主汛期降水均为正常到偏多。预测与实况相符。
3、春旱在年度预测中指出:“春旱比常年偏重”,春播期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前大部区域有中等强度的春旱发生。”。实况是:4月上旬到中旬有轻度春旱。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4月18日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49.542万亩(其中:轻旱39.957万亩,重旱9.585万亩),因旱造成水田缺水1.92万亩,旱地缺墒14.685万亩,造成29.385万人、8.8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紧接着的4月下旬多雨,其中25日、27日出现区域性的中雨到大雨过程,大部区域春旱得以及时缓解。趋势基本正确。
4、春夏连旱
全年均未预测有春夏连旱,实况也无。预测正确。
5、水稻“抽扬期”低温
在年度、汛期、主汛期预报中,都提的是“8月上旬到中旬前期二半山以上地区有轻度低温阴雨天气”。在8月短期气候预测中订正为:“8月中旬二半山以上地区有轻度‘抽扬期低温’”。实况是:无明显抽扬期低温(未达到省局统一规定的标准),但昭鲁坝区(昭阳、鲁甸站为代表)10~11日日平气温、25~27日3天平均气温低于17℃,出现轻度低温天气,加上8月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对水稻有一定影响。趋势预报基本正确。
6、其它特殊项目
对倒春寒预报的时段误差较大,预测有秋季连阴雨,实况无。
截止10月6日,共发布定期(月、季、年)气候预测10期,针对防汛、电力、水电工程等制作专题气候预测产品(不定期)8期。
二、水电站短期气候预测
针对溪洛渡坝区发布月、季气候预测10期,对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
三、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按规定要求认真制作和发布
**市气象台气候影响评价业务按规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要求认真执行,制作格式统一、用语规范标准、评价方法较为客观。不仅详细反映了对当月(季、年)的气象要素时空分布,还可获得本地大气主要影响系统、主要气候事件和气候对主要行业(农业、交通、林业、畜牧业、能源)的影响等重要气象信息,并提供气候预测和展望性评价建议等参考,而且对每个月出现的灾情有较全面的反映。
每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影响评价产品制作完毕后,均立即以最短的时间通过邮寄或文件交换的方式到达地方各部门和各级领导手中、通过省农经网上传到互联网、通过NOTES上传省局业务发展处和省气候中心、通过地县气象局域网服务器专用目录对县局开展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和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96121声讯答询系统将展望性气候影响评价和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为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决策服务依据。
截止10月6日,共发布定期气候影响评价产品13期.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2015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总结范文
XX年,大气环流较为异常,表现为:出现了50年未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脊线位置、西伸脊点位置变化大,1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显著西伸,脊线位置偏北,2月到5月副高显著东退,脊线位置偏北到正常,面积偏小,强度偏弱,6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
大,强度接近常年同期,西伸脊点偏东,7月到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脊线位置偏南、偏西;XX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于XX年5月结束,事件过程持续了9个月(XX年8月至XX年4月),并在XX年11月达到最强。主汛期7~8月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北,东风波动影响我市的时间段偏长。
**市全年月气温波动大。1~2月偏低到特低;3~5月偏高;6~7月北部正常稍高到偏高,南部正常稍低到偏低;8月全市偏低;9月全市偏高到特高;主汛期全市大部正常稍低到偏低。除9月降雨量全市大部偏少、4月南部偏少、6月北部偏少外,全年降水量以正常到偏多为主要特征;主汛期降雨量全市正常到偏多,大部偏多1~3成。
XX年自1月到10月5日,全市共出现大雨62站(次),比多年平均偏多5站(次),出现暴雨25站次,比多年平均偏多10站(次),是常年的1.7倍。洪涝灾害严重。
在今年气候较为异常的情况下,**市气象台在短期气候预测工作中,对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全年(截止9月)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3%和77%,其中5~9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0%和73%,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达到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并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制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气候影响评价产品。
一、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雨季开始期
在年度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到偏迟,于5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在春播期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于5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在4月26日发布的“汛期短期气候预测”中订正为:“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到偏早,大部于5月中旬左右开始。”实况是:全市雨季开始期正常到偏早,于5月中旬以前全部开始。订正后,趋势预报正确。
2、洪涝趋势
在年度预测中指出:“主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汛期预测中指出:“汛期(5~10月)降水属平偏丰年成。主汛期6~8月降雨量大部正常到偏多,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主汛期预测中指出:“主汛期6~8月降雨量大部正常到偏多,主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实况是:汛期大雨次数偏多5站(次),暴雨次数多达常年的1.7倍,除区域性强降水外,8月6-10日北部、东部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汛期和主汛期降水均为正常到偏多。预测与实况相符。
3、春旱
在年度预测中指出:“春旱比常年偏重”,春播期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前大部区域有中等强度的春旱发生。”。实况是:4月上旬到中旬有轻度春旱。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4月18日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49.542万亩(其中:轻旱39.957万亩,重旱9.585万亩),因旱造成水田缺水1.92万亩,旱地缺墒14.685万亩,造成29.385万人、8.8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紧接着的4月下旬多雨,其中25日、27日出现区域性的中雨到大雨过程,大部区域春旱得以及时缓解。趋势基本正确。
4、春夏连旱
全年均未预测有春夏连旱,实况也无。预测正确。
5、水稻“抽扬期”低温
在年度、汛期、主汛期预报中,都提的是“8月上旬到中旬前期二半山以上地区有轻度低温阴雨天气”。在8月短期气候预测中订正为:“8月中旬二半山以上地区有轻度‘抽扬期低温’”。实况是:无明显抽扬期低温(未达到省局统一规定的标准),但昭鲁坝区(昭阳、鲁甸站为代表)10~11日日平气温、25~27日3天平均气温低于17℃,出现轻度低温天气,加上8月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对水稻有一定影响。趋势预报基本正确。
6、其它特殊项目
对倒春寒预报的时段误差较大,预测有秋季连阴雨,实况无。
截止10月6日,共发布定期(月、季、年)气候预测10期,针对防汛、电力、水电工程等制作专题气候预测产品(不定期)8期。
二、水电站短期气候预测
针对溪洛渡坝区发布月、季气候预测10期,对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
三、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按规定要求认真制作和发布
**市气象台气候影响评价业务按规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要求认真执行,制作格式统一、用语规范标准、评价方法较为客观。不仅详细反映了对当月(季、年)的气象要素时空分布,还可获得本地大气主要影响系统、主要气候事件和气候对主要行业(农业、交通、林业、畜牧业、能源)的影响等重要气象信息,并提供气候预测和展望性评价建议等参考,而且对每个月出现的灾情有较全面的反映。
每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影响评价产品制作完毕后,均立即以最短的时间通过邮寄或文件交换的方式到达地方各部门和各级领导手中、通过省农经网上传到互联网、通过notes上传省局业务发展处和省气候中心、通过地县气象局域网服务器专用目录对县局开展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和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96121声讯答询系统将展望性气候影响评价和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为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决策服务依据。
截止10月6日,共发布定期气候影响评价产品13期。
2017年短期气候预测工作今工作总结范文
xx年,我们国家的大气环流较为异常,表现为:出现了50年未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脊线位置、西伸脊点位置变化大,1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显著西伸,脊线位置偏北,2月到5月副高显著东退,脊线位置偏北到正常,面积偏小,强度偏弱,6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接近常年同期,西伸脊点偏东,7月到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脊线位置偏南、偏西;xx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于xx年5月结束,事件过程持续了9个月(xx年8月至xx年4月),并在xx年11月达到最强。主汛期7~8月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北,东风波动影响我市的时间段偏长。
**市全年月气温波动大。1~2月偏低到特低;3~5月偏高;6~7月北部正常稍高到偏高,南部正常稍低到偏低;8月全市偏低;9月全市偏高到特高;主汛期全市大部正常稍低到偏低。除9月降雨量全市大部偏少、4月南部偏少、6月北部偏少外,全年降水量以正常到偏多为主要特征;主汛期降雨量全市正常到偏多,大部偏多1~3成。
xx年自1月到10月5日,全市共出现大雨62站(次),比多年平均偏多5站(次),出现暴雨25站次,比多年平均偏多10站(次),是常年的1.7倍。洪涝灾害严重。
在今年气候较为异常的情况下,**市气象台在短期气候预测工作中,对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全年(截止9月)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3%和77%,其中5~9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0%和73%,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达到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并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制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气候影响评价产品。
一、雨季开始期、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趋势等的趋势预报正确 雨季开始期
在年度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到偏迟,于5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在春播期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于5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在4月26日发布的“汛期短期气候预测”中订正为:“雨季开始期大部正常到偏早,大部于5月中旬左右开始。”实况是:全市雨季开始期正常到偏早,于5月中旬以前全部开始。订正后,趋势预报正确。
2、洪涝趋势
在年度预测中指出:“主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 汛期预测中指出:“汛期(5~10月)降水属平偏丰年成。主汛期6~8月降雨量大部正常到偏多,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主汛期预测中指出:“主汛期6~8月降雨量大部正常到偏多,主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单点性的大雨、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突出,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实况是:汛期大雨次数偏多5站(次),暴雨次数多达常年的1.7倍,除区域性强降水外,8月6-10日北部、东部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汛期和主汛期降水均为正常到偏多。预测与实况相符。
3、春旱在年度预测中指出:“春旱比常年偏重”,春播期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测:“雨季开始前大部区域有中等强度的春旱发生。”。实况是:4月上旬到中旬有轻度春旱。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4月18日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49.542万亩(其中:轻旱39.957万亩,
重旱9.585万亩),因旱造成水田缺水1.92万亩,旱地缺墒14.685万亩,造成29.385万人、8.8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紧接着的4月下旬多雨,其中25日、27日出现区域性的中雨到大雨过程,大部区域春旱得以及时缓解。趋势基本正确。
4、春夏连旱
全年均未预测有春夏连旱,实况也无。预测正确。
5、水稻“抽扬期”低温
在年度、汛期、主汛期预报中,都提的是“8月上旬到中旬前期二半山以上地区有轻度低温阴雨天气”。在8月短期气候预测中订正为:“8月中旬二半山以上地区有轻度‘抽扬期低温’”。实况是:无明显抽扬期低温(未达到省局统一规定的标准),但昭鲁坝区(昭阳、鲁甸站为代表)10~11日日平气温、25~27日3天平均气温低于17℃,出现轻度低温天气,加上8月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对水稻有一定影响。趋势预报基本正确。
6、其它特殊项目
对倒春寒预报的时段误差较大,预测有秋季连阴雨,实况无。
截止10月6日,共发布定期(月、季、年)气候预测10期,针对防汛、电力、水电工程等制作专题气候预测产品(不定期)8期。
二、水电站短期气候预测
针对溪洛渡坝区发布月、季气候预测10期,对坝区月降水的预测准确率为82.5%。
三、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按规定要求认真制作和发布
**市气象台气候影响评价业务按规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要求认真执行,制作格式统一、用语规范标准、评价方法较为客观。不仅详细反映了对当月(季、年)的气象要素时空分布,还可获得本地大气主要影响系统、主要气候事件和气候对主要行业(农业、交通、林业、畜牧业、能源)的影响等重要气象信息,并提供气候预测和展望性评价建议等参考,而且对每个月出现的灾情有较全面的反映。
每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影响评价产品制作完毕后,均立即以最短的时间通过邮寄或文件交换的方式到达地方各部门和各级领导手中、通过省农经网上传到互联网、通过notes上传省局业务发展处和省气候中心、通过地县气象局域网服务器专用目录对县局开展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和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96121声讯答询系统将展望性气候影响评价和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为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决策服务依据。
截止10月6日,共发布定期气候影响评价产品13期
气象部门年终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今年以来,我局的各项工作在州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科室的帮助指导下,全局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州局“强基础、调结构、提素质、树形象、抓服务、促效益”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不断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狠抓基础业务工作,全力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基础业务工作稳中有升
(一)地面测报成绩喜人
狠抓基础业务不放松,年内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共完成气象测报工作基数12699.7个,质量为0.0‰,达优秀指标,报表全部合格。报表上报及时,各类仪器运转正常,区域站、自动站数据传输及时率达到上级业务部门规定要求。7个百班通过州局验收,3人3个250班无错通过省局检查组验收。
(二)气象服务成效显著
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的敏感性、及时性和针对性。
决策气象服务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为县上党政部门提供《春播期天气趋势预测》、《植树造林天气预报》、《主汛期天气趋势展望》、《**县重大气象信息专报》等决策服务,为党、政领导科学指挥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依据。
公共气象服务准确及时。通过电视、手机短信、12121电话自动答讯台、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力求做到准确及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业气象服务保障有力。与州气象台联动,提前一个礼拜为“**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提供逐日滚动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气象科普宣传力度加大。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12.4”普法日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使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力度加强。积极为油菜、啤特果等特色农业生产提供专题专项服务,有效保障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防灾减灾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防雹减灾工作效益显著
积极开展人工防雹减灾工作,全力为全县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加强人影管理人员和全体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教育,始终牢记州局和县上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以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经过县人影办和全体作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的防雹减灾任务,未发生各种责任性事故。省、州人影办领导,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亲临炮点检查指导工作、进行慰问,对人工防雹减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全年共计消雹作业55点(次),耗弹540发,多次避免了冰雹灾害的侵袭,作业效果十分显著。
(二)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自6月3日州政府组织召开了**州气象为农服务会议后,积极向县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汇报,落实会议精神,促使将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工作纳入到当地政府目标任务考核;加强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在8月4日的局地大雨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前哨作用;与县应急办一同完成了1个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认证;本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正在编制当中;乡镇自动站、电子显示屏得到有效维护,运行平稳,在今年的防汛抗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全县中小学校舍防雷检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条例》《**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规定,与州防雷管理局联合展开了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防雷装置设计文件审核、防雷装置竣工验收、防雷装置年度安全检测、防雷产品检验等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改、扩建中小学教学楼、住宿楼的防雷安全检测,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消除安全隐患。
三、党风廉**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进一步推进局(政)务公开,全力做好稳定工作;加强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法制教育,推进民主管理进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组织职工参加“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全省气象文化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发扬讴歌气象人精神,1人参加了全州演讲比赛并获优胜奖,3人征文作品收录在征文集中;认真执行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工作,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完成了本年度交叉责任审计;千方百计加大气象宣传力度,强化社会舆论氛围,树立气象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1、职工知识结构普遍老化,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最直接的反映在两次业务竞赛当中排名比较靠后。
2、**住家,**上班人员较多,给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五、明年工作打算
1、一如既往抓好基础业务工作,全力做好气象服务。特别要做好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素质,胜任本职工作。
2、继续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防雹减灾工作,努力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3、加强党风廉**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4、不断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和水平。
篇二
一、1~11月天气气候特点
1、平均气温偏低,气温变化幅度大;
年初出现异常低温天气过程,1月的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的最低记录,低温天数亦创下历史同期的最多记录;6月和8月气温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
2、总降雨量略偏多,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1~11月,我市平均降雨量2002mm比历年同期(1916mm)略偏多;但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其中4月偏少1成多、5月大部正常,局部严重偏多、6月偏少5成,7月偏少1成、8、9月分别偏多9成和4成。
降雨量总体为北部偏多,南部及西南偏少,且在降水集中期内(5月中旬和8月中旬)北部山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局部性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其中吕田新联自动站录得降雨量为全市最多2619mm,龙潭录得最少为1569mm。
3、开汛早,“龙舟水”属偏轻年景;强对流天气、热带气旋频繁影响我市,并给我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xx年强对流天气频繁,先后经历了4.2大风、冰雹天气、4.5局地强降水天气、4.25雷雨大风天气、5.15吕田、良口大暴雨、5.20强降水、5.25暴雨,以及8.16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全年共出现8场暴雨。热带气旋“温比亚”、“苏力”、“飞燕”、“尤特”、“潭美”、“天兔”对我市影响大,尤其是台风“尤特”给北部山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
1、严格管理,重视学习培训,地面测报、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等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2、加强值守,严密监测,及时预警,主动服务——气象服务工作效益显著。
我局严格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个过程不放过”的要求,加强24小时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责任,严密监测,及时预警,主动服务,切实做好公众服务、决策服务、各种大型户外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准确的预报和主动热情的服务受到相关部门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1~11月我局共制作各类气象服务产品数近300份,发布预警信号70次,决策预警短信覆盖到各村(居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共计人数约8000人,共发布预报预警短信530条共计400多万人次。
三、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步伐率先实现我市气象现代化的意见》(穗府函〔2013〕31号),从化市政府已报送“广州气象现代化联席会议成员名单”,孙石康副市长为联席会议的成员,谭伙明督导员为联络人。
1、我局成立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和气象现代化考评小组,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
2、局领导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到阳江市气象局的考察学习;也组织了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骨干到新丰气象局进行调研。
3、将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建议、成立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按照《2013年广东省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实施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做好普查工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镇建设等,形成报告已上报从化市政府。
四、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为提高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广州市气象局落实了10套自动站设备,从化市政府配套20万元建设资金,我局已于8月底前完成了10个自动气象监测站建设,现已投入业务运行,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得到增强。
2、改造升级了2005年以前建设的自动气象站5个;完成气象局观测站新型自动站的建设;安装了1套生物舒适度仪。
3、在广州市气象局的支持下,到目前为止,我局在各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和村(居委),共建成气象信息服务站15个,安装气象信息显示屏16个;今年市政府共配套经费5万元。
4、与从化市环保局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灰霾等观测、研究和预警服务。
5、“从化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6、继续抓紧落实从化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管理的各项工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建设,力争年底前将良口镇做为试点。
7、按地方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防雷所成为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