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区卫生局2012年工作总结

【www.gz85.com - 卫生局季度工作总结】

2012年,我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有力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力推进卫生改革,加强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获得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重大疾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坚持抓早、抓主动,及时部署安排防控工作,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泰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庄镇卫生院扩大内需扩建工程已全面完成;中医二院改扩建工程规划已获批准;社区卫生服务站改貌建设15个,其中新建10个,扩建5个;村卫生所改貌建设27个,其中新建17个,改扩建10个。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新提升。在全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机构设置招投标工作,有5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取得了提供社区公共服务资格,向社会公开招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66个,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口全覆盖,其中有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为“五站”,其它站都达到了“二站”以上标准。圆满完成省卫生厅在我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了全区社区卫生信息管理互联互通。卫生职能进社区活动扎实有效,大医院专家进社区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巩固。全面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及入户健康调查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家庭健康档案,目前,已为17.6万家庭53.2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四)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大力开展妇幼保健进社区活动,实现城区围产保健服务,完善儿童系统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服务,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及《出生医学证明》办证和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计划生育职责,积极推行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婴幼儿保健三期保健,各项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共查治妇女病46510人,产妇系统管理5423人,高危妊娠专案管理275人,住院分娩率100%,母乳喂养率97.01%,无孕产妇死亡。出生5566人,0-6岁儿童系统管理59037人,体弱儿管理26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47‰,婴儿死亡率5.03‰。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新农合全市“一证通”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微机网络管理,定点医院与区、市新农合办公室实行微机专网连接,达到了村、镇(街道)、区、市级医疗机构与管理机构四级联网运作管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市区共享。2011年,参合率达到了99.8%。截止10月底,全区共计报销医药费1025.65万元,其中报销门诊医药费300.25万元,受益40.8万人次,报销住院医药费725.42万元,补偿6279人次。报销万元以上的35人。免费为参合农民健康查体10.7万人。
(六)卫生监督工作扎实推进。以迎接全运会、泰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执法的力度。与相关部门配合,先后开展了“春节”、“五一”、“十一运”及中高考期间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和医疗机构专项检查等一系列监督执法活动,2月14日,全省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卫生监督机构的200余名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区卫生监督力量下沉的现场。
(七)中医药工作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特色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在去年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基础上,今年将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列为全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对照标准,狠抓各项指标的落实,切实取得了以创建促工作,以工作保创建的效果。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八)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单位以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为总抓手,着力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开展便民、利民、惠民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卫生宣传、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客观分析和把握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事业高度重视,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区委、区政府将各项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张志华书记、宋洪银区长多次对卫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处镇也积极落实扶持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卫生事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力度不够大,医疗专家少,特色优势不明显;三是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执法、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依然薄弱,与群众的期望值,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超前谋划,及早部署,争取明年工作的主动权
2011年是改革年,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年。全区卫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服务好、质量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两大工程”(卫生基础设施改貌工程、卫生行业形象提升工程),完善“三个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创建“四项机制”(工作一线机制、内部科学管理机制、督查工作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切实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中医药),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基础设施改貌建设。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大事、实事项目,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基础设施改貌建设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完善全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开工建设中医二院改扩建工程,完成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以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卫生所的改貌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全区卫生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和设备更新,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二)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管理。巩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以规范服务、强化管理为重点,在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基础上,实现社区卫生信息共享,对重点管理人群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在5个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一体化管理。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完善“新农合一证通”和“即时结算报销”制度,方便群众报销;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用药和收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新农合四级联网微机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100%,农业人口覆盖率达100%。
(四)提升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继续抓好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按照市里部署,做好与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做好与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调整与衔接,完善基层监督执法体系。
(五)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区、处镇、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规范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多种形式互惠合作,完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六)创新妇幼卫生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保健(三期保健)的综合系统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泰安市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继续推进加快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积极开展“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八)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提升作风建设水平。着力开展服务与质量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务求实效,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集中、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扎实深入地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任务目标;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另外,还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和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搭建宣传载体,灵活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把卫生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宣传出去,把卫生系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出去,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卫生、关注卫生、支持卫生,为卫生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局班子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带领船山卫生人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船山”的工作主题,按照“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总要求和“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四项任务以及“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宏伟目标,抓住“惠民行动年”和“项目产业年”这一有利契机,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行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年、惠民行动年、卫生改革、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和谐船山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一、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2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五个体系,一支队伍”的要求,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新建村卫生室5个(重点在永兴、仁里、西宁片区),新增甲级村卫生室50个,全区村卫生室已达到355家,甲级村卫生室达75家,建立了以区直医疗卫生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危重疾病得到及时救治;在城区,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遂船府发[xx年]19号),申报了南强、灵泉、凯旋和广德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市卫生局配合,建立了以城市医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城市新型卫生服务体系,达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社区卫生工作和护理业务知识等8个短期培训班,培训xx余人次,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开展了实践技术比武和应急实战演练,提高了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实施了新桥山体滑坡伤人的紧急救援,及时扑灭了保升中学不明原因腹泻疫情,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惠民行动有序推进

1、项目年工作成效显著。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重视卫生工作,加大对卫生投入这一有利时机,不等不靠,集思广益,想方设法找路子、探途径,不失时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向上争取并到位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水毁工程建设项目、县(区)医院医疗救治能力建设项目、社区卫生建设项目、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侨心工程项目、香港万志仁慈善基金等共35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0%,项目年工作成效显著。

2、卫生惠民有序推进

区委、区政府将乡镇卫生院改造、社区卫生和甲级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惠民行动行列,我局高度重视,以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创建甲级村卫生室为基础,坚持惠民利民、服务社区、服务百姓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副职蹲点、目标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实施方案等办法,强力推进卫生惠民工程快速推进,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全覆盖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和惠民服务。

一是乡镇卫生院改扩迁建工程。投资595万元,迁建了南强、保升、河沙、老池、西宁等5个卫生院,建设面积3689m2;改扩建了永兴、桂花、仁里、唐家、新桥、复桥等6个卫生院,建设面积3009m2,均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至此,全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已全面完成,提前两年完成了目标任务,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二是社区卫生建设。投资10余万元,装修了高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了社区卫生工作会;选派了6名全科医生到成都培训学习。南强、仁里、西宁3个卫生院和区医院凯旋路门诊待市卫生局批复同意后,即可转型为南强、灵泉、广德和凯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展“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三是甲级村卫生室建设。投资1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强创建甲级村卫生室的积极性,全面完成了东山村、余建村和黄莲沱村等50个甲极卫生室建设目标。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卫生改革达到预期成效

1、运行机制改革。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恢复实行“四统一”运营的基础上,我局继续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办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盘活卫生存量,充分发挥有限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有效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新桥镇、河沙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经营权分别交由社会人员和永兴镇中心卫生院领办,领办者负责全部使用在编人员,既安置了在职职工,又保障了公共卫生,还吸纳了民间资金30余万元,实现了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全部村卫生室实行了公办民营化管理,政府向其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达到了所有者有其责,管理者有其权,经营者有其利这一互利三赢的结局。

2、人事制度改革。交流了2名纪委书记,调整了2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双向选择了10名大中专毕业生,考聘了19名专业技术人员,上派3人,下派5人;区直医疗卫生单位中层干部实行了竞聘上岗,全面推行人事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实现了人事管理由身份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畅通了人员进出渠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改革了分配体制,卫生系统职工薪级和岗位工资全部调整到位;探索在工资总额包干下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新的分配制度,切断了医务人员收入和医疗收入、化验收入、检查收入挂钩的作法,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技术革新水平、医德医风、工作年限、服务质量和工作数量挂钩,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生为轴心,向高技术、高风险、关键岗位倾斜,向优秀技术人才倾斜的原则,真正体现出一流岗位、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享受一流报酬。

<1> <2>
区卫生局2012年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医院工作总结


区卫生局2019年卫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局班子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带领船山卫生人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船山”的工作主题,按照“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总要求和“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四项任务以及“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宏伟目标,抓住“惠民行动年”和“项目产业年”这一有利契机,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行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年、惠民行动年、卫生改革、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和谐船山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一、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2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五个体系,一支队伍”的要求,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新建村卫生室5个(重点在永兴、仁里、西宁片区),新增甲级村卫生室50个,全区村卫生室已达到355家,甲级村卫生室达75家,建立了以区直医疗卫生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危重疾病得到及时救治;在城区,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遂船府发[XX年]19号),申报了南强、灵泉、凯旋和广德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市卫生局配合,建立了以城市医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城市新型卫生服务体系,达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社区卫生工作和护理业务知识等8个短期培训班,培训XX余人次,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开展了实践技术比武和应急实战演练,提高了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实施了新桥山体滑坡伤人的紧急救援,及时扑灭了保升中学不明原因腹泻疫情,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惠民行动有序推进

1、项目年工作成效显著。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重视卫生工作,加大对卫生投入这一有利时机,不等不靠,集思广益,想方设法找路子、探途径,不失时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向上争取并到位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水毁工程建设项目、县(区)医院医疗救治能力建设项目、社区卫生建设项目、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侨心工程项目、香港万志仁慈善基金等共35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0%,项目年工作成效显著。

2、卫生惠民有序推进

区委、区政府将乡镇卫生院改造、社区卫生和甲级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惠民行动行列,我局高度重视,以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创建甲级村卫生室为基础,坚持惠民利民、服务社区、服务百姓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副职蹲点、目标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实施方案等办法,强力推进卫生惠民工程快速推进,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全覆盖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和惠民服务。

一是乡镇卫生院改扩迁建工程。投资595万元,迁建了南强、保升、河沙、老池、西宁等5个卫生院,建设面积3689m2;改扩建了永兴、桂花、仁里、唐家、新桥、复桥等6个卫生院,建设面积3009m2,均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至此,全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已全面完成,提前两年完成了目标任务,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二是社区卫生建设。投资10余万元,装修了高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了社区卫生工作会;选派了6名全科医生到成都培训学习。南强、仁里、西宁3个卫生院和区医院凯旋路门诊待市卫生局批复同意后,即可转型为南强、灵泉、广德和凯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展“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三是甲级村卫生室建设。投资1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强创建甲级村卫生室的积极性,全面完成了东山村、余建村和黄莲沱村等50个甲极卫生室建设目标。

四是惠民接种。按照“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原则,对全区8月龄-15岁儿童共3万余人进行麻-腮二联疫苗接种,降低接种费用8元/人,此举惠民达24万元。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卫生改革达到预期成效

1、运行机制改革。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恢复实行“四统一”运营的基础上,我局继续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办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盘活卫生存量,充分发挥有限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有效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新桥镇、河沙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经营权分别交由社会人员和永兴镇中心卫生院领办,领办者负责全部使用在编人员,既安置了在职职工,又保障了公共卫生,还吸纳了民间资金30余万元,实现了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全部村卫生室实行了公办民营化管理,政府向其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达到了所有者有其责,管理者有其权,经营者有其利这一互利三赢的结局。

2、人事制度改革。交流了2名纪委书记,调整了2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双向选择了10名大中专毕业生,考聘了19名专业技术人员,上派3人,下派5人;区直医疗卫生单位中层干部实行了竞聘上岗,全面推行人事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实现了人事管理由身份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畅通了人员进出渠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改革了分配体制,卫生系统职工薪级和岗位工资全部调整到位;探索在工资总额包干下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新的分配制度,切断了医务人员收入和医疗收入、化验收入、检查收入挂钩的作法,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技术革新水平、医德医风、工作年限、服务质量和工作数量挂钩,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生为轴心,向高技术、高风险、关键岗位倾斜,向优秀技术人才倾斜的原则,真正体现出一流岗位、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享受一流报酬。

3、财务管理改革。新增保升、河沙、唐家、新桥、仁里等乡镇卫生院门诊、药房、收费、查询、财务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南强、老池、复桥、保升、西宁、新桥、唐家、河沙等8个卫生院会计财务统一由卫生局实行统管核算制改革,在卫生院内不设会计,仅设出纳,财务工作统一由计财股做帐管理,既规范了财务运行,又堵塞了漏洞,保障资金运行安全,此举走在了全市前列。

4、药品流通改革。区直医疗单位继续实行药品挂网招标采购,乡镇卫生院跟标使用药品,扩大采购面和用药比例,招标品种356个,占75%,用药量占70%;3个中心卫生院跟标使用药品,用药量占55%,;5月11日,全市上网药品阳光采购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在老池乡继续试行药品集中配送,配送药品120余万元,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保证药品质量,降低价格15万余元,减轻农民负担15万余元。

5、健康保障方式改革。继续扩大健康档案覆盖面,在仁里、老池、唐家三乡镇新建农民动态健康档案XX份,免费体检XX人,深受党政、村民和社会各界一致称道。同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了带病返乡复员退伍军人的社会医药减免,减免和报销医药费用10万余元;实施医疗救助1641人,救助金额70.4万元。

6、医疗安全保险。3个中心卫生院和2个区直医疗部门全面加入了医疗安全责任保险,有效降低和转移了医疗风险,保存了综合实力。

四、实施科技兴卫战略,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坚持“面向未来,科技办医,人才兴卫”的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上狠下功夫,在医疗设备、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在新科技项目上大做文章,全年申报并获得市级科研项目1项,转化和运用医学科技成果1项,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4项,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新购救护车2辆,进一步完善了120急救体系;投资100余万元,乡镇卫生院按“新五件”标准添置了一批先进诊疗设备20台(件);开展继教、上派、下派、支医、进修、函授、远程教育、学历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培训人员XX余人次,增强了科技含金量,促进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按照卫生部深化和扩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把整顿和改善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今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点。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管理,建立了以质量为重点的医疗服务评价系统、信息公示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制度,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加大院感监管力度;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提高医疗技术,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全年无一起经鉴定的医疗事故和一起被起诉的医疗纠纷。同时以医疗服务、急诊抢救、医疗纠纷处理、医疗责任保险、医院综合治理、平安医院建设等6个方面作为改进和整顿的重点。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着力强化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流程,落实利民、便民措施,确保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五、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初步建立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今年全市确立的五大和谐关系的重要内容,我们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船山”的要求,按照卫生部提出的“调整、充实、整顿、提高”的八字要求,制定并出台了10条措施。一是完善了卫生服务体系;二是积极筹备“新农合”;三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四是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五是落实卫生惠民行动;六是转变服务理念;七是谋求全社会的理解与信任;八是转变行业作风;九增强医疗服务透明度;十是标本兼治,重拳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按照“反省过去、规范现在、保障未来”的总体思路,狠刹收受贿赂、回扣、红包、私收费、乱收费、分解收费、开单提成、搭车开药等不正之风;设立举报信箱和邮箱(sncswsj@163.com)、开通举报电话(2638621)和投

区卫生局工作总结


xxxx年,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创卫生新天地,塑造卫生新形象,实现卫生新跨越为目标,努力打造特色亮点工作,改善卫生发展现状,全面推进我区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衡化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升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体实力惠及全区群众
(一)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xxxx年,我区以卫生项目建设为龙头,抓住重大历史机遇,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了建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利用国家发改委拉动内需资金和区政府配套经费,共计投入5000余万元,启动了青龙、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和保和、圣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争取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55万元灾后重建资金,加上配套共计投入400万元对八里庄医院进行维修改造;争取了贵州省红十字会160万元援建资金,自筹资金40万元,对龙潭同乐、桂林等9个村卫生站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改造。通过抓项目,大大改变了卫生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面貌,为加快全区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力。
(二)探索办医体制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我区按照积极支持、规范引导、公平竞争、扶优扶强的思路,坚持三结合(盘活存量和发展增量相结合,促进发展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实现办医主体多元化。经过努力,今年陆续引进品牌专科医院1家(西囡妇科医院),全国知名连锁专业医学检验机构1家(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龙潭中型医院建设项目经过前期的项目包装及大力宣传,已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投资管理公司前来考察洽谈。
(三)强化服务营造环境,促进区内现有医疗资源提档升级。
xxxx年以来,市政府副市长傅勇林、区委书记何立斌同志、市卫生局局长杨伟同志先后来到市六医院、石油管理局医院等驻区医疗机构调研,为这些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出谋划策、解决困难,多次针对市六医院、誉美医院、新华医院提出的发展诉求给予协调指导。良好的经营环境为驻区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六医院、四一六医院陆续启动了升三级医院工作,誉美医院启动了升二甲医院工作,同时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市六医院晋升三级乙等医院已顺利通过省卫生厅考核验收,改变了xxxx区范围内没有三级医院的历史;誉美医院顺利加入成都市120应急救援系统;建设、保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被省卫生厅授予四川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示范机构和达标机构,圣灯、龙潭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市卫生局授予成都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各类医疗机构的等级晋升,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四)着眼全域成都理念,加强跨区域医疗合作惠及百姓。
针对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层次人才匮乏、医疗资源不丰富、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在前期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二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的基础上,将眼光投向区外的三甲医疗机构。9月18日,区卫生局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签订了共建全域医疗服务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保和、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牌冠名。同时积极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陆军总医院、市二人民医院洽谈合作事宜。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构建新型的1+2+3医疗协同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三甲医院向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单向输出的管理移植、技术扶持、设备共享等跨区域的纵向医疗资源整合,真正使人民群众在社区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
(五)实施三名品牌战略,促进人才汇聚xxxx服务群众。
xxxx年,我区继续实施科教兴卫、人才强卫、项目促卫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采取激励机制,打造品牌医院,建设省、市级重点学科,宣传知名专家,加强中高级人才引进,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区属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引进博士、硕士、具有高级职称人才、学科带头人及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建立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在岗培训制度。今年共引进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公招大学毕业生15人,从全区43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中抽取300名组成我区的专家人才库。完成26名全科医师及26名社区护士转岗培训。同时,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全区建成1个省级重点专科,区妇幼保健院等3家医疗机构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四一六医院承办了2个省级科研课题。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
(一)政府掏钱,为城乡居民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今年我区继续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为全区城乡常住人口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含流动人口)均能享受到居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9大类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全区重点人群建档率达87.14%,规范化管理率达78.17%,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化。今年我区全面实行城乡公共卫生六免费服务,共免费建立健康档案40余万份,免费为0-7岁儿童接种国家I类疫苗5.83万人次,免费为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基本体检4477人次,免费开展孕产妇访视4493人次,免费进行0-3岁儿童保健2710人次,免费开展义诊、宣传活动70余次,举办健康讲座7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5万余份。同时,卫生、民政、计生、残联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健康社区行民生工程系列活动,通过六大健康进社区、重性精神疾病关锁患者阳光救助、孕产妇分娩阳光补助、免费为部分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免费为全区90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免费发放避孕药具、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区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应急预防,为全区人民提供健康安全保障。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政府印发了《xx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xx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设立了应急办公室,组建了卫生应急专家库,建立了38支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4家医疗机构陆续加入成都市120应急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应急管理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使全区的卫生应急实战水平显著提高。在65公交车事件、小龙桥社区煤气爆炸、石室中学工地板房垮塌等突发事件中,我区应急救援队伍均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保了伤员的及时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和社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和处置力度,严格执行学校等重点部位体温晨检午检制度、缺勤追溯制度、疫情日报告制度等,共有效处置了学校聚集性疫情22起,其他聚集性发热疫情10余起,确诊84例甲型H1N1流感,接种甲流疫苗5678人次,实现了无重症患者及零死亡目标。在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西博会、四川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暨艺术教育活动、惠民拆迁、xxxx区庆祝建国60周年游园等大型活动中,专门成立了医疗卫生保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预案,组建医疗救护队,配备人员,调遣车辆,备足物品,实现了无一例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事件的目标,圆满完成了40余次重大活动累计10万余人的卫生保障任务。
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展与流行是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工作。今年我区对8-15岁儿童开展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已完成54939人的摸底登记。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政策措施,1-10月,儿童免疫建卡率达100%,四苗接种率均在98%以上,未发生疫苗针对性疾病。结核病控制项目严格执行归口管理,共发现涂阳结核病患者119例,结核病防治五率均达到目标任务。中英、中法艾滋病项目运转良好,青龙健康咨询中心和5个健康咨询点共为857名访问者建立个人档案,美沙酮门诊入组人数、月平均在治人数、年保持率均达到指标要求。为有效控制地方病的发生,积极开展了春秋季查灭螺工作,查螺总面积32.28万平方米,灭螺5.711万平方米;完成了400人的血吸虫病检测任务;开展了2034名三热病人的血检工作;经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调查,我区碘缺乏病监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1-10月,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为204.62/10万;及时处理了4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事件和疑似食品卫生事件处理率达100%,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0,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发生率0。
(三)提升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卫生监管环境。
全面实施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取信于民。牢固树立监督执法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积极配合街道共同做好护税协税工作。为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保驾护航,在卫生行政许可中开设绿色通道,针对伊藤洋华堂、必胜客等项目前期主动介入,提供指导服务。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重点,全面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目前,全区共有食品卫生A级单位7家,B级单位113家,C级单位2593家,量化分级实施率达100%。通过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餐饮业和学校食堂基本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卫生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杜绝了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先后开展了24次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缔非法行医58户次,收缴非法行医药品、器械17箱,使全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在卫生行政执法中,以人性化的理念营造和谐的执法氛围,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严格行政审批,把好许可准入关,全年共办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3029件,医疗机构校验335件,规定时限办结率达100%。
(四)人人动手,爱卫工作筑起减少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今年,我区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狠抓居民院落整治、健康教育、除四害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共对全区6760余个居民院落进行了全面整治,清运垃圾4036.75吨,清理乱堆放7720处,清理乱涂画16048处,整治乱摆摊点7018处,评出五星级院落56个、四星级院落238个、三星级院落364个,整治达标率达84.47%。继续采取市、区、街办三级补助的方式,免费向居民发放除四害药物的方式开展除害防病工作,今年全区共发放鼠药17420公斤、蟑螂毒饵8400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直通车进社区、健康教育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活动及世界爱卫日、世界无烟日、国际禁毒日等主题日宣传活动,举办健康咨询及义诊活动。xxxx年5月,成都市人人动手 清洁家园 减少疾病 促进文明行动启动仪式在我区举行,春城书记及红林市长等市、区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今年共发放健康资料20余万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30余次,义诊9000余人次。
(五)跟踪管理,有效控制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不断完善妇幼卫生工作网络,积极实施各类妇幼卫生项目,全面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妇幼保健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共有妇幼卫生人员252人,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200人,持证上岗率达100%。重点加强孕期保健知识宣传,加强产科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加强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及追踪,做好三网质控、产后访视、早教等工作,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今年开始,对本区户籍,在大成都范围内的产科医院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城市居民贫困孕产妇、因重大事件导致贫困的城市居民孕产妇实施分娩阳光补助,并实行基本服务限价。目前已有388名孕产妇受益,补助金额达15.48万元。1-10月,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均在控制指标之内。
(六)关注弱势,重性精神病患者全部纳入阳光救助。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xxxx年我区将贫困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列为为民办实事八项民生工程目标之一。积极向居民宣传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开展线索调查和启动门诊救治,全区共对182名精神疾病患者摸底调查,建立重性精神疾病健康档案178份,确定142名精神疾病阳光救助对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
38月,在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和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我局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力实施1413产业发展战略、推动xxxx跨越发展为主题,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活动中,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统筹,探索创新自选动作,努力形成具有创新特色和推广意义的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学习实践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活动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10月中旬开始,卫生系统各单位加入全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卫生为主题,坚持五个更加注重,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积极推进医疗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诊疗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学习,初步确定了夯实基层网底,确保母婴安全、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革疾控运行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等调研课题。
四、党风廉政建设助推卫生事业发展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遵守《廉政准则》,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区属7家医院全部按要求参加了全省药品跟标采购,1-10月共集中招标药品金额1428.188万元,集中采购医用设备46台,价值金额285万元。采取定期组织病人家属和聘请的社会行风监督员进行座谈、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行风评议。系统各单位住院病人、门诊病人、社会监督征求意见满意率达95%。
五、xxxx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xxxx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卫生局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xxxx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卫生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医疗资源档次。
抓好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八里庄红十字博爱医院及保和、圣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争取xxxx年6月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配合抓好西囡妇科医院、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等品牌专科医疗机构的打造及龙潭中型医院新建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区域医疗资源整体水平。积极促进成都誉美医院改扩建工程、攀钢集团成都医院门急诊医技楼改造项目及新华人民医院改扩建住院部项目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二)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卫生均衡发展。
合理调整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专业性规划。加大城乡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力度,加快推进村卫生站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转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卫生均衡化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推行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方式。在与省人民医院及陆军总医院签署共建全域医疗服务系统框架协议,实行七个一体化协作试点成功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以全域成都为核心理念的医疗联合体合作模式,逐步实现管理移植、技术扶持、设备共享等跨区域的纵向医疗资源整合。按照积极支持、规范引导、公平竞争、扶优扶强的思路,发挥市场调节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发展卫生事业,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实现办医主体多元化。
(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健康保护神。
保障每人每年20元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落实到位。城乡居民统一建立健康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xxxx年全区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率力争达到80%以上。全面启动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结核病患者治疗、35-59岁农村妇女常见病检查等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重性精神病患者全部纳入阳光救助。继续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阳光补助。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
(四)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突显卫生安全监管职能。
切实加强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建立疾病防控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综合全面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继续加强甲流防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控制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深入推进中英、中法艾滋病项目工作,力争开设拓展点,努力争创国家级优秀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完善各级结核病防治监控体系和药品管理系统。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干部和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疾控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继续保持常规免疫高免疫接种率,提高扩大国家免疫相关疫苗接种率,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五)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塑卫生新形象。
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试行院长负责制,实行院长年薪制,建立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推进区属医疗机构改制重组,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壮大医疗机构实力,促进区属医疗机构做大做强。抓好区中医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优化整合,引进社会资金,打造一所具有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在保证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积极推进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服务对象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民主监督与评议机制,并将评议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探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破解看病贵难题。
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配送,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xxxx年,政府举办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将按照一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
(七)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
实施科教兴卫、人才强卫、项目促卫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加快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引进博士、硕士、具有高级职称人才、学科带头人及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重点充实公共卫生一线工作人员。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加快公共卫生、全科医师和涉农地区卫生人员队伍的培训。同时,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研究。

"卫生局财务工作总结"延伸阅读
卫生局财务工作总结 卫生局财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卫生局财务科工作总结 卫生局财务人员工作总结 卫生局规划财务科工作总结 卫生局财务科季度工作总结 县卫生局财务科工作总结 卫生局工作计划 卫生局季度工作总结 卫生局残疾工作总结 卫生局创建卫生强工作总结 卫生局纪检工作总结 卫生局综治工作计划 卫生局团委工作计划 卫生局卫生管理工作总结 卫生局党支部工作总结 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 卫生局疾控工作总结 县卫生局公共卫生工作总结 卫生局人事股工作总结 卫生局基建科工作总结 卫生局信用建设工作总结 卫生局科教工作总结 卫生局3年工作总结 卫生局民兵工作总结 卫生局妇女工作总结 卫生局保密工作总结 卫生局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卫生局保密工作计划 卫生局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卫生局共青团工作总结 卫生局综合处工作总结 县卫生局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卫生局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卫生局窗口工作总结及计划 卫生局会计工作总结 卫生局规划审计科工作总结 卫生监督局财务工作总结 卫生局女职委主任工作总结 县卫生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卫生局5年工作总结和规划 卫生局挂职副院长工作总结 卫生局会计人员工作总结 卫生局妇女儿童工作总结 卫生局三好一满意工作总结 局财务工作总结 卫生财务工作总结 局财务工作计划 执行局财务工作总结 医保局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