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8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总结

【www.gz85.com - 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总结】

各部门、超市

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打破常规的工作方式,主要领导亲自督战,县**局领导直接参与,公司领导亲自动手,全体员工热情高涨,积极参加创卫劳动,我公司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收效明显,成绩突出,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识明确,态度积极

1、县委、县政府“奋战08年,努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讨论研究贯彻意见,分级分批向全公司员工传达了会议精神,做出了具体安排。

2、通过动员安排,公司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是提高公民素质,倡导文明风尚,建设和谐家园,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一件大好事,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创建国卫,人人有责。均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3、我公司是批发零售为主的商业企业,在县城有5个商业网点,均处繁华闹市,属于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借助县上统一行动,对做好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十分有利。

二、成立机构,分级负责

1、成立以书记***、总经理***为领导的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一名副经理、办公室主任、客户经理组成,领导机构坚强有力。

2、各门店和住宅楼都安排专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坚决按照“门前四包”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天天打扫,不留死角。

3、建立了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任何一位员工上班后不打扫柜台和货架卫生,都会受到批评教育,而且和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把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纳入员工工作范围,作为一项职责。给住宅楼各住户提出书面要求,教育规劝大家从一家一户做起,改变不良习惯,搞好环境卫生。

三、真抓实干,投资改造

1、2005年县政府命令拆除违章建筑,我公司也有3间临街门面房被除拆除,为了能妥善安置失去门店的职工,公司投资6万多元,在办公楼院子里盖了3间门面房,于2006年初顺利竣工,职工重新开起了店,此举不仅圆满完成了违章建筑的拆除,也化解了矛盾。

2、公司办公楼年久失修,木门窗多有破损,油漆退色斑剥,楼道堆满杂物,墙壁黢黑,家具陈旧破烂,厕所又脏又臭。公司投资5万多元,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搬走杂物,清理垃圾,更换门窗,粉刷墙壁,地面砌磁,添置家具,清洗厕所,油漆护栏,使办公楼的面貌焕然一新。

3、百货商厦屋面破裂,漏雨严重,住在楼上的职工形容说:“小雨漏湿床,大雨成池塘”,我们亲眼目睹职工用脸盆向外刮水。公司投资4万多元,重新处理了屋顶,清理了堆放在楼道里的杂物,动员住在该楼的职工全部搬出,将二、三、四层楼整体向外出租,由商户投资装修,不仅增加了收入,也使百货大楼再次焕发青春,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4、对其它商业大楼、门面也都采取自投资金或招商引资的办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造维修,装饰装潢,使其旧貌换新颜。

5、按照安排,分工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各包一片,一店一策,发动专职人员和员工,店内店外,柜台货架,墙壁顶棚,门窗桌椅,进行彻底的打扫和清洗,公司领导亲自检查,确保不留死角,全部做到干净整洁,窗明几净。

6、单位厕所是整治清洗的重点。单位厕所用的人多,管的人少,虽然有专人每天打扫冲洗,但标准不高,仍然存在尿渍一片黄,污秽粘满墙的现象,大多数便池都失去了本来颜色。公司买了钢丝球,尼龙刷,洁厕净等工具和药品,每过一段时间,集中人力清洗一次,使所有器具和砌磁墙面洁净明亮,无一丝污垢。

7、冲洗外墙面或刷上涂料。公司专门买来几十米长的水管,每隔两三个月,就将楼房的外墙面和窗户窗台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并对没有砌磁片的百货商厦、办公大楼的外墙刷上了涂料,不仅干净,而且美观。

8、维修室内破损。公司又筹措了一些资金,对百货商厦门厅吊顶的破损、办公楼楼梯护栏的破损、各处墙面的破损、纱窗的破损和玻璃的缺失,进行了认真仔细地修补。对失去颜色和破损的店前广告牌进行了更换或拆除。对白天很难发现的商店卷闸门,也用水彻底地冲洗干净。

四、建立制度,重在保洁

1、针对各下属单位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卫生管理制度、门卫制度、中心户长制度,其主要职责就是两项,管理好卫生和安全。天天打扫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做好日常保洁工作。

2、实行考核评比,环境卫生是考核内容之一,列入基层单位负责人职责范围之内,公司主要领导经常强调,一个单位稿不好环境卫生,做不到干净整洁,就不是称职的领导。

3、公司领导下企业检查指导工作,首先检查卫生是否搞好。若发现问题,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并立即命令全体员工停止工作,突击打扫卫生。

4、公司每周一次的领导会议小结和安排工作时,每次都有环境卫生整治打扫的内容,表扬做好的,批评差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详尽的安排。

五、仍有缺憾,尚需努力

1、新贸公司的前身是商业零售公司,在县城主街道的建筑物均年代久远,失修严重,今年竭尽公司财力,对重点部位进行了维修改造,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维修。

2、个别职工对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认识仍有差距,表现在行动上不够积极,习惯上无明显改善,给卫生保洁工作带来副面影响,造成一定阻力。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领导应坚定信心,采取措施,不懈努力,扎实工作,彻底予以纠正。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总结


天津市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总结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大港历史上曾是退海之地,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石化工业的兴起,其战略地位与经济地位日趋凸现。197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大港区。辖五街三镇,总面积1113.83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19.03平方公里。大港建区至今已走过了25年的创业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建区头16年,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全国重要石化工业区的转变;“九五”期间,实现了由厂矿生活区向花园式城区的历史性跨越;“xx”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区属国内生产总值和区级财政收入分别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初步形成了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现代化雏形的滨海城市。XX年完成区域国内生产总值153.6亿元,区属国内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34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亿元,城区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2平方米。经过全区人民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相继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XX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主要工作进展

大港区对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高度重视,自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区委、区政府以此为契机,坚持从大港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创卫工作的先进经验,大力开展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市容环境、加强卫生防病、健全管理机制等一系列创建活动。1992年12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

(1993年-1995年)》。1994年1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12月被命名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验达标区,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并在全国爱卫会、市爱卫会组织的历次卫生城市检查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XX年全国爱卫会印发《国家卫生区标准》后,我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奋斗目标,区委、区政府将创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决心举全区之力,力争用4年的时间把大港区建设成为国家卫生区,并在XX年通过了市爱卫会的考核,被命名为天津市第一个市级卫生区。

几年来,我区瞄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申报国家卫生区的五项基本条件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和城区除四害指标基本达到了《国家卫生区标准》。今年4月上旬,全国爱卫办专家组来大港区对创卫工作进行帮助指导,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薄弱环节,逐项改进落实,创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回顾近几年我区创卫工作历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整体环境不断优化

大港城区是由厂矿生活区演变而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打破先天不足的“瓶颈”,我们近几年累计投入89亿元,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重点,年年有变化。目前,我区城市交通基本形成了内部畅达、外部环绕的“三纵三横”城区道路网,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47平方米;采取bot方式筹集资金建设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运用集合式信托投资方式募集资金9000万元进行城区雨、污排管网建设;投入53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建成108公里环港通讯光缆和3条对外通讯光缆;改造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居民天然气人户率、供暖率均达到100%。对城市设施的适度超前建设,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区为契机,以城区创卫带动农村创卫,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农村城市化工程,即从XX年开始到XX年,把我区农村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3个中心镇和24个中心居住区,让10万农民住进环境整洁、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居住舒适的公寓式、别墅式现代化住宅小区。

(二)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积极探索盐碱滩涂绿化新路子

大港区由于是退海之地,城区土壤含盐量达到3‰,绿化难度较大,据测算,每种1平方米草坪或种植1棵树,需要投入100元。为此,我们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积极实施“绿色行动”。邀请植物学家、土壤学家到大港,攻克在盐碱地上搞绿化的关键性难题。以世纪大道绿化为突破口,改造后的世纪大道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6%,成为天津市最宽最绿最美的文明示范路;积极构建“以改善环境为根本,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以单位绿化、居民区绿化为基础,以防护林为屏障,以官港森林公园为基地”的绿化体系;在地势低洼,土地盐碱的自然条件下,采取挖渠换土、暗管排碱、建隔离层等方法搞绿化,逐步摸索出了盐碱滩上搞绿化的有效方法;坚持绿化与新辟拓宽道路、新建改造居民区、市容景观建设三同步,形成了以街头绿色小品为点,道路两侧绿化带为线,小区庭院式绿化和绿地广场为面的绿化格局;大力实施绿色工程,投入8000万建设占地1000亩,绿化面积占46%的示范生活小区;新建100米宽,40米绿化隔离带的城区北环路,对城区10条道路进行改造;进行l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天津大港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经过不懈努力,1999年大港区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称号。近年来,我们又投入3亿元,新建绿地300余万平方米,植大树100余万株,截至XX年上半年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5.91%和38.72平方米。

(三)注重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石化基地可持续发展

大港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一方面丰富的石油和石化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石油和石化产业的高污染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大港区特殊的区情和产业特点,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发展思路,生态环境建设为题中之义,并提出了建设全市乃至全国最绿、最美、最洁净城区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区制定科学的环保规划,实施了“蓝天、碧水、宁静”工程”,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狠抓驻区大企业污染源治理;投巨资对200余个污染项目实施整治,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大港电厂等一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现已成为花园式的厂区。在巩固现有工业污水处理率100%的基础上,为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日处理10万吨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目前一期3万吨已投入使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95%以上,进一步巩固我区各项环保指标的领先地位。以空气质量、噪声治理、水质治理为重点,对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并网,加强 “三堆”和粉煤灰运输的执法监督管理,加强了城区湖泊河渠水质的治理。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大港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称号。

近年来,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治理城区煤烟型污染工作,对锅炉、茶炉、餐饮大灶等各种燃烧设备进行了集中整治,撤消4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取暖锅炉,对大吨位锅炉实行除尘脱殖双重治理。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了大面积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城区规划出1500亩土地,搞环保型绿化,建设城中生态环保林,成为阻隔城市污染的一道绿色屏障。创造了在全国评比中连续多年大气环境质量始终稳定在国家二级水平,其它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功能区标准。全国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团、国家环保总局等多次到大港检查环保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区域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国家决定投资近500亿元,把100万吨乙烯、1250万吨炼油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电力项目放在大港,石化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和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四)开展城市综合治理,城市管理方式和规律日趋清晰

城市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手段,建立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港区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疏堵结合,把综合治理作为探索城市管理规律,强化城市环境建设的重点。我区建立健全了区、街、居委会三级市容环境管理网络,城市管理实施综合执法,市容环境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在天津市率先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确保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良性互动。坚持疏堵结合,是新形势下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几年来,全区统一规划、建设各类商业设施104个,其中新建市场22个,新增经营摊位5300个,使占路商贩全部退路进厅,改变了以往城市管理“打游击”的状况。同时,积极启动“农改超”工程,在提高商业设施档次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洁。严格查处运输洒漏造成的道路污染,净化城区道路环境;对原有机扫车辆进行改造,并购进先进的机扫车辆,道路机扫率达到了30%以上;建设10个垃圾收集间,对居民楼的垃圾道进行封堵,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对垃圾集中密闭转运,确保城市环境的整洁;采取政府投资、引资和社会兴建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维修27座公厕、新建10座公厕。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全区各级政府和卫生防疫机构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充实和加强传染病管理监督队伍,制定切实有效措施,抓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特别是非典防治报告网络,依法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斗争中,全民动员,紧紧抓住大港区地域广阔、企业跨地区经营且流动性大的特点,全面防控,以街为战、以镇为战、以企为战,取得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零报告的可喜成绩。XX年,我区加快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建设新的大港医院;重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医院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步伐;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非典等重大疾病的防控;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

(六)狠抓除害工作,“四害”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大港是城乡混合型的滨海城区,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251毫米,由于气候特点,加上湿地面积分布城区周边地区,蚊蝇鼠蟑易于繁殖,给除“四害”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除“四害”工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区领导包片,业务部门指导,基层单位为主体的除“四害”机制;建立健全了区、街、社区三级除“四害”网络,设专(兼)职除“四害”工作人员,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各尽其职,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大港区消毒除害服务中心,目前有7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5名为除“四害”执法人员;制定年度除“四害”单项工作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各街道办事处和条口单位有章可循,阶段性工作环环相扣,使除四害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日常化管理模式;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爱卫系统领导及除“四害”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加大除“四害”经费投入,从XX年至今全区除四害累计投入达147.5万元;驻区大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有力地保障了除“四害”工作的开展。几年来鼠蟑蚊蝇密度有效地控制在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今年6月通过了市爱卫会对全区灭鼠、灭蝇、灭蟑成果的复查考核。

(七)紧紧抓住创卫契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创建国家卫生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委、区政府围绕创卫工作,注重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注重夯实基础,不断推进城市精神文明进程;注重设计载体,不断提高全区整体文明水平。以创卫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六进社区”活动(科教、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和法律),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建设了一批文明小区和文明楼院;开展“万名市民环境大清整”,先后组织7次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组织社区环境志愿者队伍70多支,在“文明护绿”、“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四个一”活动机制,即紧贴创卫工作,每个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住一个重点部位、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行一次全面通报;坚持每周五早晨义务劳动制度,划定责任区,统一行动,现场点评,消除城区卫生死角,治理城市“三乱”。精心设计载体,激发群众参与创卫的热情。开展“楼道革命”,动员居民走出小家,净化楼道,净化阳台,改变“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以“自家门前净起来”为重点,改陋习、树新风;以小区楼院为重点,下力量净化、亮化、美化;以市场内外环境卫生为重点,开展“文明市场”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卫的热情,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开展,推动了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把创卫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认为,创建国家卫生区符合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造居民生活环境与地区发展环境的最佳结合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群众得实惠、企业受益的民心工程;创建国家卫生区是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国家卫生区标准》的10个方面62项量化指标的全部落到实处,将极大地改变城市面貌,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创建国家卫生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对大港区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区来说,意义更加深远重大。大港区“因油而生”,随着石化基地规模的扩大,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扎扎实实地落实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及有关部门,务必提高对创建国家卫生区的认识,紧密结合各部门的职能,确定目标,明确职责,广泛发动,确保创卫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求全区各部门在创卫工作中必须确保做到“三个结合”,即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创卫目标相结合,确保创卫工作整体安排、分步实施;加大投入与创卫达标相结合,创卫工作是区域环境上水平的标准化工作,没有资金量的投入,就没有环境质的提高,必须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加大投入,依靠借地生财、兴商聚财、让利引财的市场运作方式,筹措创卫资金,为创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部门工作与创卫整体工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做到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形成了创卫一盘棋思想。

(二)加强领导,建立严密有序的创卫组织推动体系

创卫工作是一项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确保令则行、行必果。为此,区委、区政府注重对创卫的组织领导,多次在区委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上作专题研究,把创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XX年区委、区政府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决定后,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和驻区企业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卫的日常工作。创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为更好地指挥协调创卫工作,成立了创卫指挥部。指挥部在创卫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全区的创卫工作。指挥部下设10个职能组,其中秘书组、宣传组、效能督查组,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根据创卫工作的深入推进,及时制定年度和阶段推动方案,加强了指挥协调力度,使创卫工作进一步得到了深化。严格落实每周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创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全区创卫工作协调有序健康发展。区属各单位、驻区企业、驻区部队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推动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此基础上,创卫指挥部建立完善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与责任单位签订了《创建国家卫生区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区委综合目标考核挂钩,从而使创卫工作做到有计划、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广泛发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卫的生动局面

创建国家卫生区是改善城市环境,为群众健康谋福利的民心工程,理应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的全民工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民心、汇集民智、调动民力,形成浓厚的创卫氛围。为此,我们以宣传工作为先导,通过动员会、推动会、培训班、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区级新闻单位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开设专题专栏,对创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全区主要街道、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都设有卫生宣传窗、黑板报,定期进行创卫宣传;区级机关、各单位按照要求,坚持开设创卫宣传栏。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创建国家卫生区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目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创卫工作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由政府推动向社会推动、群众自发方向发展。

人大、政协参与创卫。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听取创卫工作阶段性汇报,联合视察环境治理工作,并及时把意见和建议向区委、区政府反馈意见,便于区委、区政府及时掌握群众对创卫的认识,及时掌握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全区创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区企联手推动创卫。大港区驻区企业众多,企业在创卫工作中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多年来,区政府加强与驻区企业的协调,充分发挥区企关系密切的优势,注重挖掘企业自身潜力,驻区企业不仅在创卫工作中不拖后腿,而且积极主动地承担重任,为政府作劲。几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绿化,按照全区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及时完成创卫整改任务。同时,区政府定期召开有驻区企业领导参加的创卫联席会,统一区企创卫步调,对涉及驻区企业的创卫难题进行专门高层协调,研究解决方案,确保创卫工作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四)明确责任,把创卫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创卫工作既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工程,也是各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要求必须做到条块联动,部门配合,协调推进。为了明确部门职责,区创卫指挥部结合创卫的整体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纳入各部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建立完善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下发了《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职能组职责分工》、《关于印发创卫宣传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统一领导、以块为主、条块齐抓共管的责任分工机制,将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扣减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年终目标管理奖。加大督查力度,由创卫指挥部效能督查组或会同区委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以督查专报的形式在每周例会上给予通报,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我区创卫工作从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开始,至今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特别是近4年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创卫活动,逐步探索和积累了北方城市创卫的一些经验,但是与我国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五小”问题上,卫生条件改进难度较大,有治而复返的现象;二是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状况与城区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三是部分农贸市场的环境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农改超”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四是部分市民的文明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为了加快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进程,巩固已取得的创卫成果,近期区创卫指挥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大“五小”问题的整治力度,借鉴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寻求规范化、制度化的新路子。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实现环境卫生保洁经常化。加快集贸市场“农改超”进度,提高商业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整体环境卫生状况。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早日把大港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卫生区。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总结


天津市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大港历史上曾是退海之地,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石化工业的兴起,其战略地位与经济地位日趋凸现。197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大港区。辖五街三镇,总面积1113.83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19.03平方公里。大港建区至今已走过了25年的创业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建区头16年,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全国重要石化工业区的转变;“九五”期间,实现了由厂矿生活区向花园式城区的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区属国内生产总值和区级财政收入分别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初步形成了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现代化雏形的滨海城市。2003年完成区域国内生产总值153.6亿元,区属国内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34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亿元,城区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2平方米。经过全区人民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相继获得了国家模范城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主要工作进展
大港区对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高度重视,自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区委、区政府以此为契机,坚持从大港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创卫工作的先进经验,大力开展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市容环境、加强卫生防并健全管理机制等一系列创建活动。1992年12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1993年-1995年)》。1994年1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12月被命名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验达标区,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并在全国爱卫会、市爱卫会组织的历次卫生城市检查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2000年全国爱卫会印发《国家卫生区标准》后,我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奋斗目标,区委、区政府将创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决心举全区之力,力争用4年的时间把大港区建设成为国家卫生区,并在2001年通过了市爱卫会的考核,被命名为天津市第一个市级卫生区。
几年来,我区瞄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申报国家卫生区的五项基本条件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和城区除四害指标基本达到了《国家卫生区标准》。今年4月上旬,全国爱卫办专家组来大港区对创卫工作进行帮助指导,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薄弱环节,逐项改进落实,创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回顾近几年我区创卫工作历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整体环境不断优化
大港城区是由厂矿生活区演变而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打破先天不足的“瓶颈”,我们近几年累计投入89亿元,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重点,年年有变化。目前,我区城市交通基本形成了内部畅达、外部环绕的“三纵三横”城区道路网,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47平方米;采取BOT方式筹集资金建设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运用集合式信托方式募集资金9000万元进行城区雨、污排管网建设;投入53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建成108公里环港通讯光缆和3条对外通讯光缆;改造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居民天然气人户率、供暖率均达到100%。对城市设施的适度超前建设,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区为契机,以城区创卫带动农村创卫,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农村城市化工程,即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把我区农村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3个中心镇和24个中心居住区,让10万农民住进环境整洁、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居住舒适的公寓式、别墅式现代化住宅小区。
(二)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积极探索盐碱滩涂绿化新路子
大港区由于是退海之地,城区土壤含盐量达到3‰,绿化难度较大,据测算,每种1平方米草坪或种植1棵树,需要投入100元。为此,我们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积极实施“绿色行动”。邀请植物学家、土壤学家到大港,攻克

在盐碱地上搞绿化的关键性难题。以世纪大道绿化为突破口,改造后的世纪大道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6%,成为天津市最宽最绿最美的文明示范路;积极构建“以改善环境为根本,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以单位绿化、居民区绿化为基础,以防护林为屏障,以官港森林公园为基地”的绿化体系;在地势低洼,土地盐碱的自然条件下,采取挖渠换土、暗管排碱、建隔离层等方法搞绿化,逐步摸索出了盐碱滩上搞绿化的有效方法;坚持绿化与新辟拓宽道路、新建改造居民区、市容景观建设三同步,形成了以街头绿色小品为点,道路两侧绿化带为线,小区庭院式绿化和绿地广场为面的绿化格局;大力实施绿色工程,投入8000万建设占地1000亩,绿化面积占46%的示范生活小区;新建100米宽,40米绿化隔离带的城区北环路,对城区10条道路进行改造;进行l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天津大港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经过不懈努力,1999年大港区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称号。近年来,我们又投入3亿元,新建绿地300余万平方米,植大树100余万株,截至2004年上半年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5.91%和38.72平方米。
(三)注重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石化基地可持续发展
大港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一方面丰富的石油和石化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石油和石化产业的高污染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大港区特殊的区情和产业特点,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发展思路,生态环境建设为题中之义,并提出了建设全市乃至全国最绿、最美、最洁净城区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区制定科学的环保规划,实施了“蓝天、碧水、宁静”工程”,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狠抓驻区大企业污染源治理;投巨资对200余个污染项目实施整治,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大港电厂等一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现已成为花园式的厂区。在巩固现有工业污水处理率100%的基础上,为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日处理10万吨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目前一期3万吨已投入使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95%以上,进一步巩固我区各项环保指标的领先地位。以空气质量、噪声治理、水质治理为重点,对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并网,加强“三堆”和粉煤灰运输的执法监督管理,加强了城区湖泊河渠水质的治理。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大港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称号。
近年来,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治理城区煤烟型污染工作,对锅炉、茶炉、餐饮大灶等各种燃烧设备进行了集中整治,撤消4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取暖锅炉,对大吨位锅炉实行除尘脱殖双重治理。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了大面积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城区规划出1500亩土地,搞环保型绿化,建设城中生态环保林,成为阻隔城市污染的一道绿色屏障。创造了在全国评比中连续多年大气环境质量始终稳定在国家二级水平,其它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功能区标准。全国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团、国家环保总局等多次到大港检查环保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区域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国家决定投资近500亿元,把100万吨乙烯、1250万吨炼油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电力项目放在大港,石化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和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四)开展城市综合治理,城市管理方式和规律日趋清晰
城市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手段,建立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港区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疏堵结合,把综合治理作为探索城市管理规律,强化城市环境建设的重点。我区建立健全了区、街、居委会三级市容环境管理网络,城市管理实施综合执法,市容环境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在天津市率先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确保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良性互动。坚持疏堵结合,是新形势下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几年来,全区统一规划、建设各类商业设施104个,其中新建市场22个,新增经营摊位5300个,使占路商贩全部退路进厅,改变了以往城市管理“打游击”的状况。同时,积极启动“农改超”工程,在提高商业设施档次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洁。严格查处运输洒漏造成的道路污染,净化城区道路环境;对原有机扫车辆进行改造,并购进先进的机扫车辆,道路机扫率达到了30%以上;建设10个垃圾收集间,对居民楼的垃圾道进行封堵,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对垃圾集中密闭转运,确保城市环境的整洁;采取政府投资、引资和社会兴建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维修27座公厕、新建10座公厕。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全区各级政府和卫生防疫机构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充实和加强传染病管理监督队伍,制定切实有效措施,抓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特别是非典防治报告网络,依法报告甲、乙类传染玻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斗争中,全民动员,紧紧抓住大港区地域广阔、企业跨地区经营且流动性大的特点,全面防控,以街为战、以镇为战、以企为战,取得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零报告的可喜成绩。2004年,我区加快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建设新的大港医院;重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医院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步伐;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非典等重大疾病的防控;积极引进国

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
(六)狠抓除害工作,“四害”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大港是城乡混合型的滨海城区,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251毫米,由于气候特点,加上湿地面积分布城区周边地区,蚊蝇鼠蟑易于繁殖,给除“四害”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除“四害”工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区领导包片,业务部门指导,基层单位为主体的除“四害”机制;建立健全了区、街、社区三级除“四害”网络,设专(兼)职除“四害”工作人员,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各尽其职,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大港区消毒除害服务中心,目前有7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5名为除“四害”执法人员;制定年度除“四害”单项,下达任务,明确责任,各街道办事处和条口单位有章可循,阶段性工作环环相扣,使除四害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日常化管理模式;每年举办各类班,组织爱卫系统领导及除“四害”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加大除“四害”经费投入,从2002年至今全区除四害累计投入达147.5万元;驻区大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有力地保障了除“四害”工作的开展。几年来鼠蟑蚊蝇密度有效地控制在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今年6月通过了市爱卫会对全区灭鼠、灭蝇、灭蟑成果的复查考核。
(七)紧紧抓住创卫契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创建国家卫生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委、区政府围绕创卫工作,注重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注重夯实基础,不断推进城市精神文明进程;注重设计载体,不断提高全区整体文明水平。以创卫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六进社区”活动(科教、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和法律),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建设了一批文明小区和文明楼院;开展“万名市民环境大清整”,先后组织7次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组织社区环境志愿者队伍70多支,在“文明护绿”、“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四个一”活动机制,即紧贴创卫工作,每个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住一个重点部位、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行一次全面通报;坚持每周五早晨义务劳动制度,划定责任区,统一行动,现场点评,消除城区卫生死角,治理城市“三乱”。精心设计载体,激发群众参与创卫的热情。开展“楼道革命”,动员居民走出小家,净化楼道,净化阳台,改变“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以“自家门前净起来”为重点,改陋习、树新风;以小区楼院为重点,下力量净化、亮化、美化;以市场内外环境卫生为重点,开展“文明市潮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卫的热情,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开展,推动了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把创卫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认为,创建国家卫生区符合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造居民生活环境与地区发展环境的最佳结合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群众得实惠、企业受益的民心工程;创建国家卫生区是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国家卫生区标准》的10个方面62项量化指标的全部落到实处,将极大地改变城市面貌,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创建国家卫生区是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对大港区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区来说,意义更加深远重大。大港区“因油而生”,随着石化基地规模的扩大,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扎扎实实地落实了“”重要思想。因此,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及有关部门,务必提高对创建国家卫生区的认识,紧密结合各部门的职能,确定目标,明确职责,广泛发动,确保创卫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求全区各部门在创卫工作中必须确保做到“三个结合”,即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创卫目标相结合,确保创卫工作整体安排、分步实施;加大投入与创卫达标相结合,创卫工作是区域环境上水平的标准化工作,没有资金量的投入,就没有环境质的提高,必须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加大投入,依靠借地生财、兴商聚财、让利引财的市场运作方式,筹措创卫资金,为创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部门工作与创卫整体工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做到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形成了创卫一盘棋思想。
(二)加强领导,建立严密有序的创卫组织推动体系
创卫工作是一项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确保令则行、行必果。为此,区委

、区政府注重对创卫的组织领导,多次在区委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上作专题研究,把创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2000年区委、区政府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决定后,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和驻区企业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卫的日常工作。创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为更好地指挥协调创卫工作,成立了创卫指挥部。指挥部在创卫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全区的创卫工作。指挥部下设10个职能组,其中秘书组、宣传组、效能督查组,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根据创卫工作的深入推进,及时制定年度和阶段推动方案,加强了指挥协调力度,使创卫工作进一步得到了深化。严格落实每周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创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全区创卫工作协调有序健康发展。区属各单位、驻区企业、驻区部队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推动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此基础上,创卫指挥部建立完善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与责任单位签订了《创建国家卫生区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区委综合目标考核挂钩,从而使创卫工作做到有计划、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广泛发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卫的生动局面
创建国家卫生区是改善城市环境,为群众健康谋福利的民心工程,理应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的全民工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民心、汇集民智、调动民力,形成浓厚的创卫氛围。为此,我们以宣传工作为先导,通过动员会、推动会、培训班、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区级新闻单位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开设专题专栏,对创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全区主要街道、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都设有卫生宣传窗、黑板报,定期进行创卫宣传;区级机关、各单位按照要求,坚持开设创卫宣传栏。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创建国家卫生区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目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创卫工作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由政府推动向社会推动、群众自发方向发展。
人大、政协参与创卫。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听取创卫工作阶段性汇报,联合视察环境治理工作,并及时把意见和建议向区委、区政府反馈意见,便于区委、区政府及时掌握群众对创卫的认识,及时掌握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全区创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区企联手推动创卫。大港区驻区企业众多,企业在创卫工作中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多年来,区政府加强与驻区企业的协调,充分发挥区企关系密切的优势,注重挖掘企业自身潜力,驻区企业不仅在创卫工作中不拖后腿,而且积极主动地承担重任,为政府作劲。几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绿化,按照全区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及时完成创卫整改任务。同时,区政府定期召开有驻区企业领导参加的创卫联席会,统一区企创卫步调,对涉及驻区企业的创卫难题进行专门高层协调,研究解决方案,确保创卫工作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四)明确责任,把创卫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创卫工作既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工程,也是各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要求必须做到条块联动,部门配合,协调推进。为了明确部门职责,区创卫指挥部结合创卫的整体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纳入各部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建立完善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下发了《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职能组职责分工》、《关于印发创卫宣传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统一领导、以块为主、条块齐抓共管的责任分工机制,将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扣减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年终目标管理奖。加大督查力度,由创卫指挥部效能督查组或会同区委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以督查专报的形式在每周例会上给予通报,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我区创卫工作从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开始,至今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特别是近4年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创卫活动,逐步探索和积累了北方城市创卫的一些经验,但是与我国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五斜问题上,卫生条件改进难度较大,有治而复返的现象;二是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状况与城区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三是部分农贸市场的环境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农改超”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四是部分市民的文明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为了加快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进程,巩固已取得的创卫成果,近期区创卫指挥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大“五斜问题的整治力度,借鉴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寻求规范化、制度化的新路子。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实现环境卫生保洁经常化。加快集贸市嘲农改超”进度,提高商业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整体环境卫生状况。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早日把大港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卫生区。
>

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XX年以来,青杠镇在卫生工作及城镇管理等方面,先后获得璧山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璧山县市政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璧山县非典防治先进集体、璧山县“妇女、科技、环保”先进集体、璧山县食品安全先进单位、璧山县城镇化工作一等奖、重庆市卫生单位、重庆市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文明村镇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特别是去年10月全国文明村镇的创建成功,对国家卫生镇的创建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创建国家卫生镇已成为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共同要求和自觉行动,通过随机民意调查,民众对创卫工作的满意度很高。现将我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有关

一、加强领导,为创国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镇党委、政府对创卫工作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始终把创卫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党政领导亲自负责创卫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镇党委书记封文福同志为指挥长,三位分管副主任为副指挥长,有关二级班子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青杠创建国家卫生镇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10个职能组,并抽调相应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全镇创卫工作,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指挥部经常不定期召开专题会、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创卫工作中的热难点问题,并针对创卫工作的突出问题,采用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加以解决,不走过场,务求实效。镇政府把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均将创卫的有关项目列入镇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镇党政办公会每年至少听取3次以上创卫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创卫的进展情况。镇人大积极支持关心创卫工作,每年安排专题视察活动,听取汇报,指导督促创卫工作,并积极为创卫工作献计献策。

二、强化宣传,为创国卫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广泛宣传,加强舆论引导

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和创卫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把爱卫、创卫思想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把创卫工作寓教于学校、渗透于家庭、传播于社会。县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我镇爱卫和创卫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及时报道创卫工作中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卫生死角予以大力曝光,加大了社会舆论的支持与力度,为创卫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卫的热情。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创卫宣传与“讲文明、树新风”、“改善发展环境等活动紧密结合,先后10余次组织开展了“全民宣传日”、“全民动手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6.5世界环境日等群众性创卫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专项整治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在城区主要路段设置了大型创卫宣传广告5块,在车站、市场、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大型创卫标语口号。在创卫工作中,为了解决群众投诉问题,我们还特别设立了创卫公开电话和群众投诉接待室,及时处理群众和社会单位的来电、来信、来访和新闻媒体曝光所反映的创卫问题,整改落实达100%。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创卫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卫的积极性,推动了创卫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创建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