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播电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1

广播电视发展的一面旗帜。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写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每次写总结,都是我们思考的绝好时机:人的力量是无求无尽的,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到。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需要注意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广播电视发展的一面旗帜”,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广播电视发展的一面旗帜
——西峡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调查与启示

在海拔2212.5米的中原第一峰犄角尖山下,有一个河南省海拔最高的村落——鱼库村,距西峡县城90多公里。祖辈居住在这里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与世隔绝。今年4月以来广播电视光缆架到村里,全村142户人家有135户安上了有线电视,30个频道清晰的电视节目,使山里人一下子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村委主任王伟说:“白天干活,晚上看电视,村里人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
豫边村地处豫陕两省交界,是西峡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过去安装地面卫星电视接收锅,看到的电视图像跟飘雪花一样。去年11月县乡村光缆联网后,该村560户农家,504户装上了有线电视。人们从过去的牌场、赌场走出来,用电视上学来的技术,兴起了种植热和养殖热,让他们山挨山、地挨地的邻村——至今还没有看上有线电视的陕西省商南县桑树村农民羡慕不已。
现在,象鱼库、豫边这样普及有线电视的村,在西峡已达到271个,西峡成为河南省实现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县。今年四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会议,在发言的8个单位中,7个单位发言时间限定在10分钟以内,唯独西峡发言一个小时。今年以来,全省已有90多个地市县到该县参观考察广播电视工作。
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的深山县,是如何克服发展“瓶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广播电视发展之路?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专程到西峡县进行了调查。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概况

西峡县位于800里伏牛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境内“八山一水零点七分田”,全县18个乡镇,299个行政村,42.93万人,乡村人口占80.6%。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始于2003年。发展至今,县、乡、村、组广播电视实现光缆联网,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7.1万户,占全县居民总户数的70%,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全县2997个村民小组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78.05%,有线电视覆盖率由2002年的34%提高到现在的70%。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把无形资源变为有形资产,形成了规模经营,不仅整合优化了广电产业,两年新增用户35200家,而且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迅速地传遍千家万户,送去了党的政策,送去了科技致富信息,也送去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西峡人的观念更新了,精神风貌改观了,视野开阔了,文明程度提高了。广播电视已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三大文明建设、服务“三农”、构建的重要阵地。
“过去,一山、一水之隔,隔断了政策和科技。现在有了电视,种养办到家,先进文化送到家,科技致富发了家”。重阳乡下街村梅家峪组50多岁的农民陈玉春如是说。这个组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老陈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科技信息栏目牵线当“红娘”,从几千里外的浙江省引进优良板山羊品种30只,仅此一项今年可收入6000元。
丁河镇丁河村农民张岗,从不错过中央电视台7频道节目和西峡电视台“农民之友”节目播出的“食用菌技术讲座”。凭学到的技术,张岗用棉壳、玉米芯等作原料,培植了袋料菌2万多袋,今年已收入13000多元。在丁河村像他这样的食用菌大户已有20多家。
现在,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市场行情,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致富本领,在西峡已蔚然成风。通过广播电视的带动,西峡以食用菌、猕猴桃、中药材为主的三大产业发展迅猛,生态旅游、民营工业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
西峡广播电视现象引起了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市各级的广泛关注。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受广电总局委托,对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了专题调查,他们认为西峡作为一个山区县,能基本达到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图像清,实现县乡村组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国少见;有线电视入户率之高,县办电视节目质量之高,群众满意程度之高,在记者采访过的全国300多个县市中,西峡是第一个。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本经验

透视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有五点经验可供借鉴:
领导重视,优化发展环境。今年,西峡县委、县政府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列入全县重点办的七件大事之中,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台帐,定期督查落实。县委书记杨炳旭、县长张生起和主管县领导,多次亲临县乡村广电联网施工一线,广电职工,指导网络建设工作。
网络发展,资金是关键。从2003年起,西峡财政每年都拨专款投入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并在财政调控、贷款上给予优惠。县广电局和18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同舟共济,通过贷、借、赊、内部挖潜、增收节支等形式,共筹资1800万元,破解了资金难题。
理清思路,选准覆盖形式的突破口。为落实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发展目标,局领导班子带领专业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对全县网络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发现过去大多数有线电视只通到乡镇所在地,相当多的村群众看不到有线电视。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对安装有线电视、丰富文化生活、获得致富信息的愿望日益迫切。乡村干部也热切希望通过电视把农民从“牌场”、“赌场”解脱出来发展经济。
用那种形式发展才能满足群众需要?他们认为,搞无线电视,山区传输困难、图像不清、频道少;搞小前端,效果差,也不便网络整合和统一管理。发展有线电视,实现县乡村光缆联网,虽然大,但效果好,能实现多功能开发和集约经营,增强竞争实力,把产业做强做大。于是,他们确立了“2003年启动,2004年决战,2005年扫尾,用3年时间,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县乡村光缆联网”的总目标。
通过两年多的村村通攻坚战,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村组、自然村为辐射点,广播和电视、有线与无线多层覆盖的广播电视网络。
科学规划,提高有效覆盖率。西峡县区域面积大,山高路远,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落11000多个。山区地理环境成为制约广播电视发展的突出“瓶颈”。对此,西峡广电局从实际出发,按照“先易后难,先集镇后乡村,先区域后联片,逐步实现全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的思路,多管齐下,着力提高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
五里桥乡紧邻县城,有11000多农户,然而直到2003年底,该乡有线电视用户只有300多户。该乡网络发展三上三下,由于原来采用卫星小前端和电缆传输,节目频道少(5套),信号模糊,用户安装少,正常维护费用(电费、机修费、人员工资)无法保证,致使电视传输时断时续,群众意见大,负债30多万元,导致网络瘫痪,节目中断。为解决这一“盲点”,县广电局组织两个施工队,局班子成员带队,一轮一个月,从去年正月十八进村到现在,一直吃住在工地。广电队伍的“老八路”作风感动了群众,赢得了乡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拥护和信赖。施工所到之处,农民主动腾出房舍,提供茶水,帮助挖沟、拉线。乡村领导也多次到施工一线慰问。一年多来,已在该乡宋沟、燕岗、黄狮等18个村安装有线电视4800多户。
近两年

来,西峡县共筹资1800多万元,新架光缆线路278杆公里,撤销村级分站77个,新发展用户3万多户。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初,西峡广电局投资670多

万元,实施了广播电视“县乡村光缆联网”工程,下传节目30套,彻底结束了乡镇看不到市县节目的历史。西峡人十几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热电视,冷广播”的大气候下,西峡没有忘记广播网络建设。去年投资9万多元,建立数字化音频工作站,实现了广播节目数字化制作播出。今年又与省中波台合作,使用2台3000瓦发射机,覆盖全县人口88%以上,覆盖率扩大10倍多。
创新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通、户户通。该县对乡广播电视站人事、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对站长实行聘任制,对专职维护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签订用工合同,择优录用。有线电视线路一律按标准化施工,对以前架设的线路全部升级改造,对县乡联网光缆实行分段管理,保证了县乡干线光缆始终畅通无阻。加大广播电视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成立了稽查大队,配备执法人员和专用车辆。2003年以来,依法处理各类损毁广电设备和私拉乱接有线电视案件2600多起,净化了广播电视发展环境。
优化服务,塑造广电新形象。2003年以来,西峡广电局多方筹资257万元,购买了8套数字化摄、录、编、播设备,全部更换了陈旧的模拟设备,画面清晰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彻底告别了电视图像不清、色彩失真的历史。在县台节目制作上,实行精品化、栏目化,开设了“请您欣赏”、“电视散文”、“农民之友”、“卫生与健康”等16个专题,提升了节目品位,增强了节目深度和广度及节目的可视性、实用性。还先后推出9个片花、新闻片头和播音员背景画面,使《西峡新闻》成为全县干部群众每天最关心和必看的节目。增强了电视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为拓宽宣传形式,西峡广电局先后举办了2004年、2005年两场大型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在全市县级台开了先河。两台晚会规模之大、品位之高、特色之浓,在南阳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6月,又举办了“西峡县乡村广播电视联网开通庆典”文艺晚会,营造了浓厚的村村通发展氛围。
为服务好用户,西峡县广电局和18个乡站分别成立了安装维修服务中心和维修站,制订了《服务承诺》,公示了服务、举报电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城区2小时服务到位,乡村12小时服务到位。县局还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执纪部门、社会知名人士中聘请了10名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西峡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带来的启示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全市、全省广电系统产业发展的参照,带给我们的是理性的启迪。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是加快发展的根本。该县克服山区面积广、联网战线长、人口分散施工难、投资大的诸多困难,千方百计谋发展,没有钱,自己想办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节约资金,凡是自己能干的活,一律自己干。在设备购置上,做到货比三家“阳光采购”,县乡村联网工程,原测算工程投资830万元,通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义务劳动,实际投资675万元,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了开支,又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实力,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拉动了村村通工程,全县新增用户3万多户。实践证明,只有发展才是出路,只有发展才能克服困难,只有发展才能凝聚人心。
高标准规划,高标准施工,是搞好事业的基础。提升广电竞争力,网络建设是关键。西峡县广电局对联网工程高标准一步规划到位,分期分批实施,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在施工中,局班子成员轮流值班,白天黑夜连轴转,做到指导在工地,督查在工地,开通一个村,见效一个村,图像清晰一个村,确保每项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和“民心工程”。
强化管理,激活内力,是做好事业的保障。西峡广电局引进现代理念,明确提出“网络建设没位次,干部使用没位置,能干会干给位置”。推行规范化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广电兴衰,我的责任”、“广电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和机关化、军事化、企业化“三化”管理及广电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员工素质;给职工加入医疗,给线务维护员办理人身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全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饱满,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奔头。
出成绩,出效益,有为就有位。西峡广电局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快有线电视发展,实现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使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凝聚了人心,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两年来,凡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表彰和奖励,都有广电局。去年,在全县万人行风评议活动中,广电局名列十佳优质服务单位。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列为全县七件大事之一,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也积极配合,为西峡广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未雨绸缪,超前应对,是发挥喉舌作用、做大做强产业的关键。广播电视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既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同时又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行业竞争的加剧,整合广播电视资源优势特别是网络优势,实施集团化、一体化战略,已成为广电行业提升竞争实力、迅速膨胀自身的重要选择。西峡县实施县乡村广电光缆联网,正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践证明,只有广播电视网络畅通了,电视节目办好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电视用户才能不断增加,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真正传遍千家万户,网络发展的后劲才能凸现,群众才会真切感受到广播电视带给他们的诸多实惠,广播电视才能拥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广播电视台电视部工作总结


广播电视台电视部工作总结

这份总结主要报告电视台的第二学期工作历程。
寒假期间,电视部高一成员组织了一次为时三天的自我培训,在这次活动中,大家相互交流了经验,指出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月中旬,即电视台成立一周年时,全体高二届的成员退出电视部,并选出了以周绍盛为负责人的第三届工作人员。新一届成员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其后几周内,我们为高三⑵班、高二⑵班拍摄了专辑,内容涉及较多,从课堂上到寝室里,从打篮球到种花等等,但由于剪辑设备原因,未能录制成功,最后被迫放弃。全体工作人员花了大量时间在电视节目上却未能看到劳动成果,积极性受到强烈挫伤,导致紧接着的几周电视部毫无动静。
四月中旬,电视部播出了以高一杜鹃山春游,高二前童拉练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节目,但由于信号输出问题,能接收到的班级只占半数。看到新闻节目的同学普遍反应较好,并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节目。
期中考试过后,针对电视部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低落,工作不够协调,分工不够明确等尖锐问题,电视部进行了改组,大致上是将人员分组,建立值班制度,强制每组人员每天准时值班,并保证每天出一个节目,试行了一般时间之后,就新出现的问题(如每组要干的范围太广等),做出了必要改正,将原有的组以节目种类为依据重新分组,像新闻组、热点组、专题组等。也就是小组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热情,且至今仍在执行,那其间做出的成绩主要是反映同学生活深处没太留意的方向。
六月上旬,电视部就学校第二届科技节做了专题报导。内容涉及科技节的方方面面,为同学们献上了一次全、新、深的节目。播出后受到好评(我们每次节目播出后都进行民意调查),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高一教学楼能接收到电视信号的班级很少,而高二虽然多,图像却偏暗,趋于黑白色。由以前的"做不出,播不出"演变到了"做得出,播不出"的这样一种新问题。
总之,电视部的工作刚刚起步,工作人员的经验也十分有限,但我们会不断摸索,不断发现新规律。争取创造美好的明天!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小结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小结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农民“有钱赚、有事做、有室进”的建设思路,加大规划建设力度。一是搭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东风,推进农村文化场地建设。2011年,全镇共投入×余万元,建成农家书屋×个,二是进一点完善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正常运转。
(二)文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镇是全县的经济人口大镇,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土地流转和集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刺激了农村文化需求的增长,政府文化部门有限的工作人员对文化年度工作的管理已不能满足农村物质文化增长的需求。为此,镇人民政府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变管理为指导和服务,变单由职能部门完成全年文化工作为全民参与完成全年文化工作,变培养专业文化工作者为培养业余文化爱好者。深入农村挖掘文化能人,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智力服务,不断壮大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一方面是文艺表演队伍不断壮大,全镇现有从事花灯小戏表演队×支,演员近×人;有龙狮表演队×支,龙狮表演已普及全民,男女老少皆可参与“舞龙耍狮”活动;组建苗族合唱团×个,演职人员×人;其次是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物质文化增长的需求,各村委会结合当地实际,依托群众自发组建的业余表演队,积极开展以歌颂党的惠民政策、宏扬正气、新农村建等为主题的花灯小品创作,2011年,创作花灯小品×个。三是团体健身队伍不断壮大。以自娱自乐为出发点,以“健体促和谐”为中心,以开展团体广场健身操、健身舞为手段,邀请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健身操、健身舞骨干培训工作,现全镇有从事健身操、健身舞活动人员×余人。
(三)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镇人民政府坚持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为载体,结合全镇文化工作实际,一方面是突出重大节日的文化体育活动。春节期间,全镇共投入×.×万余元,组织开展“龙狮闹新春”文化活动×场次、组织开展卡拉OK赛活动×次,参与群众达×.×万余人次,广大群众节日期间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其次是突出“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送电影、送图书活动,丰富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2011年,共送电影下乡×余场次。
(四)文化市场发展不断规范
目前,我镇共有电子游戏、歌舞娱乐、网吧、音像制品、图等文化经营单位×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多年来,镇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2010年,积极配合公安及市、县文化部门,采取日常稽查和突击清查相结合、打击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对全镇的文化娱乐经营场所进行综合检查×次,出动人员×余人次。依法规范文化市场,促进全镇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市、县主管部门,切实做好文物调查工作,为文物保护提供依据。
(五)有线电视管理得到加强
一是加强维护管理工作;二是加大局部改造力度,一年来,全镇共投入近×万元,完成秧田、本纳克、保旺等村委会光缆进村改造工作;三是全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区内光缆迁改工作,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11年,投入资金×万元,完成工业务园区、安置房建设区内有线电视光缆迁改。
成绩已属过去,对取得的成绩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廷伸。对工作中存在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市场不够繁荣、文化专业人员断层、农村文化活动组织和管理、奖励等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等诸多不足,我们将扬长避短,多方征求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方法,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全镇文广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打牢发展根基。投入资金,以集镇总规为依据,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规划,规范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有利于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广播电视台实习总结


xx是xx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的一档发生在每天十二点到十二点半的,融娱乐与社教与一体以网络社会新闻专题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比较时尚年轻,可听性很强。xx由news茶座。音乐听吧,网罗天下,易娱乐,雷闻天下,博文选读等环节构成。其中news茶座每期都有,是节目的主题,其它从余下的当中选取,每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news茶座,一般从最新发生的网络社会新闻中的热点话题选取,有事件回顾,背景叙述,网友观点撞击,冲泡过滤,一锤定音构成。

在广播台实习,带我的老师叫小雪(当然这是她的艺名,不错吧,听起来就是一个温婉的女子),她曾经来烟大给08级的新闻系做过一个座谈会,因此觉得还是很有缘分滴。小雪姐是一个资深的微博用户,她会把每天的节目的话题发在微博里,供大家讨论然后在节目里把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播出来。我以“青椒小女子”之名申请了微博(我们的主任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玩微博的)并开始写我那荒废了很久很久的博客(用了我好多脑细胞才想起来申请密码滴),随后我便以“青椒小女子”之名在微博和博客上发表自己对新闻话题的观点,除了小雪姐没有人知道“青椒小女子”为何许人也,没想到第一次发表观点竟然就得到了小雪姐和主任的认可,有评论曰“此青椒小女子不可小觑也”。这给我的实习开了一个好头儿,我备受鼓励,让我有信心坚持写下去。每当整理话题之后,我就开始在博客上写观点。因为写的比较随意有点麻辣讽刺,我想在传统报纸是不可能发表的,我问小雪姐“我是不是改一下风格,变得稳重和中庸一些呢”她说,你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有风格就是好的。我觉得是对的。微博是个好东西,给人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促进了我与小雪姐的沟通,因为我不是一个擅长用嘴巴讲话的人,但用文字就不一样。

小雪姐,从事广播事业近二十年的资历,经验丰富,xx是她独立栏目,集,采编播于一体,曾主持《乐色撩人》等栏目。我实习前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从网上热点新闻中选取话题并整理成news茶座,每周一到周六,发给老师。老师再进行修改,播出。我会每天中午听老师的节目,看老师作了那些改动,怎样进行的观点提炼,总结等。在整理话题的时候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因此会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自己的博客和微波当中发表观点和短评。小雪姐会提前把每天的话题发在自己的微波上,有网友进行讨论。我的短评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这是一件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一件事,也让我有自信坚持写下去。

从五月份的开始,小雪姐休假后来嗓子哑了,我跟代班的主持媛媛姐继续做这个节目。从这时起开始参与节目的录音和制作。因为媛媛姐有自己的节目比较忙,因此xx节目的大部分内容都我来编排包括茶座之外的其他环节。这让我感觉我对这个节目负有责任,因此也更加认真,这个过程让我收获很多。媛媛姐比我大不了多少也更加的接近,也了解更多广播台工作环境的内部消息。

广播台一直是我的一个向往之地,总是在迷恋那些或磁性或甜美的声音。直到进入广播台实习才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美好的声音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呢,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的声音那么美妙吧。

有些人是真的热爱广播事业,可以为之付出青春不计报酬,这固然很好,但我也在想。广播是一个已经没落的媒体像一个过气的明星,像一个蹒跚的老人,或者更年轻一点的一个更年期的妇女,问题颇多。除了广播圈的人之外,还有多少人在听广播呢。(更可恨的是大部分做广播的人都不听广播)为这样的事业付出自己的青春值得吗?可能自己费时费力精心准备的节目,听众寥寥无几甚至没有。有些人可能会说只要一个人在听那就值得。可连自己都觉得这话都有点自欺欺人。在我狭小的视野里,我觉得可能还有那些人在听广播,出租车司机,(音乐台的广播到底是音乐里插播广告还是广告里插播的音乐呢,因此也更多的人倾向于播放自己喜欢的唱片吧)老年人(不喜欢上网又有点情趣追求的,他们可能喜欢那些养生医药保健的节目)民工(这是因为有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主要兴趣可能是娱乐放松)

家庭主妇(喜欢一些美食的美容的家居的教育的)儿童(应该益智类睡前故事等)另外民生的节目应该还是农民朋友及普通市民的关注吧。

广播台唯一的优势就是相对其他媒体不是那么严肃,更加的亲民,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发表一些稍微犀利和麻辣的观点。经常的举办一些活动可以很好的提高广播台的知名度但是广播台往往人手不足,大型活动肯定忙不过来。

更重要的信息是,在广播台工作的人他们的工资都不高,很资深的加奖金也不过三千块左右,而且门槛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进的。其中一个老师就明确的告诉我,“留下来是没有可能的,这种单位都是有关系的人才能进的,比我们有才的人多了去了。即使进去了也没有编制。”像我这样平民子弟中的贫民子弟,这种门槛确实是个坎,而且我是需要钱来生存的,不是可以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

还有广播台这种地方的上升空间很小很漫长,一般都是论资历的,并不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地方啊。但在广播台工作可能名誉比较好,比较体面,也会有些外快,比如主持个婚礼啊什么的。长久工作起来也是比较枯燥的,为了这些虚头吧脑的东西工作不值。

综上所述,除了喜欢别无理由选择广播。

我觉得我还欠缺的锻炼,作为一个新闻的人至今没有很正式的采访过别人,这是一个短板。尽管未来的方向不是记者但是“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与人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无论做主持,网站,宣传,广播电视等都是必须的。

播音是我特别喜欢的和想培养自己的,也跟老师做了交流,老师说“与其学播音不如学播报”。我是非常的认同的,现在播报类的节目正流行,播报比播音更加有深度有难度,幽默亲近,麻辣点评一针见血,这种风格是我想要的,也是可以通过锻炼修炼达到的,是我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这学期的实习对广播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广播节目的制作初步的掌握,每天都阅读大量的新闻,写写自己看法评论,对各大网站都比较熟悉,学会了做专题了,如何全面的辩证的有深度的看待的问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我想有些东西何须说,时间自会把一些印象刻在脑海里。无所谓严格的教亦无所谓严格学,人在哪里,一个人的所做所为,自然就是一个课程。

"广播电视工作总结开头"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