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1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确保稳定--计划科工作总结。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那么,总结的相关范文要怎么去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确保稳定--计划科工作总结》,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局党委的政府领导下,产业科结合国营场所、工商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狠抓目标责任制落实的同时,因场(厂)制宜,分类指导,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速企业改制进程,巩固现有经营成果,扩大招商引资范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工作程序稳定,确保职工收入增加,确保改革改制顺利进行,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sO100
一、国营场所方面
现有国营场所系六个法人单位,有职工总人数2153人,其中在职1382人,退休453人,其他空挂、自动离职等318人,总面积为35500亩。
上半年,国营场所主长生产形势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青龙山林场所属桔园茶园、板粟园、苗圃的管理都做到了无草荒、无板结、无病虫危害,特别是130亩板粟园,经过精心管理,除草、施肥、打药等措施,目前长势特好,叶绿、花多、果盛、产量有望比去年翻一番。1万多亩马尾松纯林,全部进行了松毛虫防治,效果十分明显,没有出现松毛虫危害迹象;113亩茶园,已产茶3500斤,其中高档芽茶500斤。今年元月至5月份全场已完成产值370万元,占全年场计划420万元的88%。园艺场柑桔、茶叶都是一派丰收景象。种苗场今年大搞引进名、优、新、特小杂果,品种六大类(大五星枇杷、杏子、枣子、李子、桃子、石榴等),面积达40多亩,楠竹场今年楠竹生长旺盛。
今年上半年,产业科在国营场所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完善改制工作。根据武政办102号文件精神,要求中小型国有企业在全面放开搞活,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市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使国有资产全部退出或退出控股地位,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改革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通过过去几年的努力,国营场所应改制的五家,已改制了四家,已改制的四家都有待于完备手续。株山茶尝楠竹尝林科所差劳动仲裁认可手续,此项工作我们已与劳动仲裁部门取得了关系,目前,这三个单位正在积极筹措仲裁资金;园艺场改制对家暂未签字,目前正在清理承包土地,核对改制面积和习断金额,对照有关政策,完善各类手续,巩固改制成果。青龙山林场虽然改制工作起步晚,但今年可以圆满完成企业改制和养老统筹及医疗。截止6月中旬已召开了两次职工代表大会,近期将出台一系列改革改制方案,该场计划筹资800万元,彻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现已与改制办、统筹办、医保办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初步的运作方案。第二,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化解历史遗问题。历史遗留最大问题是债务问题,国营场所累计债务达1000多万元,其中银行债务占70%,内部债务占30%。债务问题是抑制国营场所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帮助国营场所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是我们产业科目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新任务。今年已开始启动的有青龙山林尝园艺尝楠竹常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先从清理入手:一是清理债务,审计财务,建章建制定;二是清理历年土地承包费上交额。清理自认为是开荒地的承包面积,清理不交费的承包地面积;三是把清理出的面积,重新定价承包。通过这三个清理,从而可以减轻内部债理的压力,还可以调动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积极因素。第三,主动配合场所,扩大招商引资。青龙山林场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招商引资方面,已起在了前头,也尝支甜头,见到了成效。新的招商项目也在进行。今年,园艺尝楠竹场在招商方面已开始起步,按照局党委的精神,偏运地区可以把招商条件放优厚一点的原则。一是租赁年限可以放长到50年;二年租金出让可以放低一点,根据这个原则,楠竹场已签订了30.8亩的土地承包合同,开发商已先期付款8万元,还有100多亩正在洽谈中。园艺场也有200亩面积正在洽谈。茶尝林科所也在积极找商家。我们的工作原则是:掌握情况,中会客户,积极配合,参与洽谈,通报党委。
二、工商企业方面
现有工商企业有12家,其中畅迪电线电缆厂、绒布厂、家俱公司、金属厂、综合门市部、昌林公司。能生产和经营的只有4家,对在生产的企业,我们采取一是强化管理,重点放在产值、利润、税收等几大经济指标上,督促兑现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的发放;二是强化服务,保持稳定,保持正常生产秩序,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解决历史遗留争端。对已出让、出售的企业我们主要是督促租金到位,检查租金使用范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已破产和暂未注销的工商企业,在法律上我们又负有连带关系的有关事情,我们采取的是沉着、冷静、分清是非,积极应对的方法,基本上做到了矛盾不上交,事情且办了。
三、稳定工作方面
上半年,接待来信来访案例31起,其中市级2起、区级6起,局级23起、有书面文字材料案例4起,上访人次达120人次之多,处理法院官司3起,已解决1起,还有2起正在调解中。今年的上访案例、人次、法院官司比去年日期分别增长30%、50%、30%,今年稳定工作的特点是:“三多四没有”,三多是:上访案例多、上访人次多、法院官司多,四没有是:没有发生冲突和事故、没有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没有找主要领导的麻烦、没有发生无理处闹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三占:一是党委重视,主要依据经常亲自接待来信来访者;二是具体办事人员工作做得细,做得耐心,解决问题不拖拉、不推诿;三是接待人员深入实际,多方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做到情况明、心里明,处处在主动地位。从市人大、市政府转来的两件督办案件的办理中,就是以说明问题。一件是
2月11日市人大信访办转来的《关于相成县畜牧局拖欠陈海亭同志工资的情况反映》信函,另一件是2月25日市政府市长专线电话2004年第022513号督办件,反映内容是:“楠竹场一干部为个人利益撕毁山林合同修路,在与村民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带领10多人,上门殴打村民组长一家人事件”。我们接到这两件案例后,一方面及时作出了回告,一方面深入实地,调查处理,找准备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经过5天的细致工作,这两件事都解决得到非常彻底上访者和被告者都能够签字认可。
半年来,我们产业科主要在以上三个方面做了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认为:与党委的正常领导分不开,与我们的辛勤劳动了分不开,与各科室的配合支持分不开。我们有决心,在今年的工作中,给党委交上一份完善的答卷。
四、工作不足方面
1、抓国营场所,力度不够,经济复苏步子缓慢。
2、抓招商引资,门道不够,成效很校
3、抓工商企业,精力不中,效果不明显。
4、抓稳定工作,解决老问题,办法少了一点。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计生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通知精神,现将我委2015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2015年,我委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要求,组织全委人员及时认真学习传达上级的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从思想上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认识。

二、对照排查,狠抓落实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委工作职能实际,及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职能科室、每一个具体人,强化职责、明确责任。对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事项,认真组织排查梳理,严格按行政效能建设要求,能下放的下放、能简化的简化,在全县积极推行实施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一点通项目,按照就近办、来就办的原则,实行县、镇、村三级联运,极力打造在全县任何一个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点都能办成事的工作运行平台,最大化服务群众,解群众所急。

三、项目推动,惠及群众

深入推进人口计生点金富家和暖家帮扶行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1、积极实施点金富家项目。2014年,我委按照创新人口计生生育关怀工作机制要求,自筹资金,计划分三年时间,为全县100户有主动创办种植、养殖等致富项目并先行自筹资金搭起项目框架的计生困难家庭无偿提供0.5-1万元政策资金帮扶。2014年帮扶23户计生困难家庭,共发放帮扶资金14.1万元;2015年帮扶38户计生困难家庭,计划发放帮扶资金13万元,第一批已发8.4万元。一是存在问题。该项目所需资金目前是计划生育公益金中一部分,我委自筹一部分,尚未完全纳入县财政预算,因资金有限致帮扶面不大、帮扶度不够,2016年可能因资金的问题导致这项工作不能如期实现。二是建议。县政府要将该项目帮扶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拨给项目所需专项资金,确保点金富家行动深入持久的开展;各镇党委、政府要积极做好项目户跟踪服务工作,县农委等相关部门要在技术上给予项目户最大政策支持,确保项目户实现致富的目标。三是下半年工作安排。继续做好项目户的跟踪服务指导,加大资金使用评估,筹集并落实第二批项目资金。

2、扎实推进暖家帮扶行动。重点解决我县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简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及时兑现省特别扶助政策,对年满60周岁人群提供养老政策保障服务,为农村、城市无业的扶助对象缴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保额500元的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及家庭财产损失综合保险,对有再生育意愿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联合住建局提供城镇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联合教育局为残疾独生子女提供免除高中阶段学杂费、入院校就读补贴50%学费及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的保障,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政策扶助家庭。一是存在问题。目前部门联动、综合实施扶助保障不够。二是建议。要以县政府牵头,对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救助保障范围进行梳理整合,统一出台文件进行规范运作。三是下半年工作安排。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政策人群调查核实,切实把各项保障有效落实到位。

新华书店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新华书店集团顺应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推出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案,非常符合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广大新华员工的大力支持,对激发企业活力,调动员工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店深化改革自今年6月份启动以来,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干部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效果明显,成绩显著,取得了实质上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企业改革的各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一)改革前企业机构情况

××市分公司在岗的领导、员工有××人,承包门市有*人,停薪留职有*人,离退休人员有*人。经理室成员*人,支部委员*人。原下设机构为“三部两公司”,“三部”即综合事务部、资产财务部、产业发展部;“两公司”即教材公司和图书公司。

(二)改革后企业机构情况

按照集团总部、××市公司的改革文件精神,通过竞聘上岗演讲大会,我店于2006年7月27日完成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人员情况:在岗的领导、员工有××人,调离本店的1*人,停薪留职的*人,申请办理病退的*人,申请内部退养的*人,达到离岗休息条件的*人,离退休人员有*人。经理室成员*人,支部委员*人。

岗位设置情况:下设机构为“三部”,××管理部、××业务部、××业务部。

××管理部

有工作人员*人,下设办公室主办、财务室主办和后勤室主办。其中:部长兼办公室主办;支部委员××*兼任后勤室主办、综治办主任,享受部长级待遇;财务室主办由××市公司财务部副部长××*兼;××同志担任××××××,兼××和女工委员,享受部长级待遇。

××业务部

有工作人员*人,下设信息室主办、业务室主办、门市营销主办和配送中心主办各1人,门市部另设柜组长*人,其它四级岗位员工*人。

××业务部

有工作人员*人,下设发行部主办和业务室主办各*人,仓库保管员2人。其中:李红雨同志任教材业务部部长兼工会主席,享受副经理待遇。

二、改革措施

1、坚持改革和稳定并重的原则,确保推行改革稳步进行。改革和稳定并举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在对待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这项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我店经理室从改革发展和企业稳定的高度出发,一方面作深作细思想工作,通过召开店务扩大会、职工大会,与员工进行思想沟通等形式,在干部职工中宣传改革的形势和深远意义,运用“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到干部职工中了解情况,开展调研活动,促使我店出台的改革方案在符合上级改革方案精神的情况下,也符合我店实际,更具有科学合理性。为使广大职工的思想与改革同步,我店闵经理以企业面临的困境作教材,采取算“三笔账”的办法,即算经济亏损账、算资产消耗账和算改革效益账,从而使广大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到改革上来,使企业干部职工认识到深化书店改革,转换经营体制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死路一条”,营造了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内在动力。

2、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确保改革有条不紊。6月9日,我店根据市公司改革文件精神,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经理层、职工代表组成。组长:××*,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资料员:××,组员:××、张亚。在对内部岗位设置上,我们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告示、竞争上岗”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由经理室研究、全体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后通过的《××*分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得到全体员工的拥护。

3、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一支精简、高效的员工队伍,进一步调动全员的工作能动性,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7月27日,我店举行了二、三级岗位竞聘上岗演讲大会。此次竞聘岗位演讲大会经过充分准备、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了由竞聘领导小组和员工代表组成

的评委会。竞聘实行“三公开”,即公开竞聘演说,公开测评打分,公开最终结果。竞争上岗程序按照张榜公布岗位、职数、职责、工作目标、上岗条件及薪酬标准事项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打分现场公布结果聘任上岗等环节进行,共有××位员工竞聘*个部门部长和*个主办岗位。为接受群众的监督,经理室聘请职工代表进行现场算分统计,并将测评打分结果现场公布。在这次竞聘演讲中,出现了一个既显公平又戏剧性的结果,两位同志在竞聘图书业务部营销主办一职时出现了相同的分数。最后采取即兴演讲“当上××主办后的工作思路”进行现场“pk”,这实属少有的情况更进一步增加了这次竞聘上岗位演讲的公正性,在员工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三、改革成效

企业改革乃大势所趋、形势所迫。通过这次机构改革,干部职工出现了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焕然一新,对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大家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改革后的企业充满活力、面貌一新,概括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通过改革,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了。长期以来,企业多年来的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已经在部分职工心中根深蒂固,认为进了国有企业就有了铁饭碗,就是国家的人,只要企业存在就有自己的一份,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些与市场经济要求格格不入的旧观念,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在企业改革中,经理室与干部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思想,引导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干部员工都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大家在观念上行动上真正转到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上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参与工作的热情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部门都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

(二)通过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了。改革前,各部门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大事小事均需向经理室汇报或请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通过改革,建立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制度,精简机构和人员,理顺了组织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旧有观念,实行能者上,平者让的择优上岗制度,把那些身体好、文化高、技术精、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员工安排到技术要求高的重要岗位,这进一步优化了劳动组织结构,公司在岗人数大幅度降低,而劳动生产率却大大提高了。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改变了传统的薪酬制度和分配模式,新的薪酬标准由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员工的收入与公司的效益、个人的业绩挂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区域联动,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着力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综合施力,多方保障,形成医改工作合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破解医改难题,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医改工作,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进一步树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公共产品的理念,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责任,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改重点工作。

1.加强医改组织领导。国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与省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医改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各地医改机构和人员调整逐步到位,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加大了对医改工作的协调推进力度。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将医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健全领导决策、统筹协调、督查督办等机制,层层分解任务,传导责任和压力,保障了医改扎实有序推进。

2.加大规划引导和投入力度。国家高度重视医改资金保障工作,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卫生领域重点工程专项建设任务和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医改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各项卫生投入政策。2014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含计划生育)支出预算安排1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9.62%,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0.4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3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4%,比同期中央财政支出增幅高出5.74个百分点。

3.强化体制机制改革。把建机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强调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补偿机制和公益性运行机制;着重强调进一步深化基层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积极性;着重强调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4.注重宣传引导。中央和各地新闻媒体把握主旋律,增强主动性,继续把医改宣传作为重要任务,结合医改重要政策文件发布等时机,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宣传各地在医改重点领域探索出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坚定社会各界推进医改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加强对医改舆情的分析研判,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医改顺利推进营造平稳、有序的社会氛围。

(二)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各项改革任务有效推进。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社会办医、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等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1.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建立运行新机制。突出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召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配套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实施方案》。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县(市)扩大到1300多个,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青海12个省份实现改革全覆盖。卫生计生委举办24期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培训班,各地4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在各地自查基础上,2014年底,国务院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组成12个督查组,对29个省份进行了现场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各地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更加有力,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政府责任进一步落实,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开始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试点地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以上。截至2014年底,全国66%的县(市)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理顺,医院收支结构得到优化,经济运行正在步入良性轨道。问卷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改革的认同度达到82%,群众对医改和就诊体验的满意度达到96%。

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实现每个省份(西藏除外)至少有1个试点城市。研究制定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实施方案。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2014年67月,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及专家对第一批17个试点城市和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情况进行了评估。从评估情况看,改革试点总体方向正确,各地对推动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日趋合理,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试点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次均诊疗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分别从改革前的9.14%和12.71%下降到5.34%和3.95%,群众医疗费用自付比较改革前降低了10个百分点左右。

2.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非营利性非公立医疗机构,着力构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各地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空间。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试点地区设立外资独资医院。目前,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43.9万所,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45%,非公立医疗机构门诊量占全国门诊总量的22.3%。进一步放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要求,2014年批准9家非公立医院配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将港澳台投资者在内地设置独资医院的审批权下放至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外国医疗团体来华短期行医的审批权下放至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由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二是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印发《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非公立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非公立医疗机构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三是清理取消不合理规定。梳理妨碍社会办医的不合理规定,提出了清理清单和建议,推动有关部门按时限完成清理工作。地方出台了一批专项配套文件和细化措施,在土地使用规划、大型设备购置、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方面保障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四是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医师多点执业的资格条件、注册管理、人事(劳动)管理和医疗责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据统计,已有累计近17万名城市医院医生到县乡医疗机构执业。五是推进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地方开展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对13个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所在省份进行抽查。卫生计生委会同国资委积极研究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疗机构改制试点。六是按照中央有关改革部署要求,发展改革委加快研究起草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3.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筑牢群众看病就医保障网。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人均90元。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5%。一是推进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国务院医改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启动试点工作。截至2014年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有16家保险公司在27个省份承办大病保险,覆盖约7亿人口,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患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基本医保制度的保障效应进一步放大。国务院办公厅组织有关部门对部分省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卫生计生委分别对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大病保险作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加快研究制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指导性文件。二是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医疗保险监督管理,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指导各地在加强基金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工作,普遍开展按人头、按病种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付费方式改革。推进医保实时监控,确定45个地区开展医疗服务监控试点,有效遏制了不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欺诈骗保案件的发生。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西藏6个省份实现了省级统筹,28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或利用省级大集中系统支持省内异地就医结算;90%的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文件,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三是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30个省份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设立了救助基金,全年已有33万人获得救助。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14个省份已全面推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四是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制定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0号),明确了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发展和参与医改的系列政策措施。保险公司积极开展重大疾病保险,探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2014年,商业健康保险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1587.2亿元,同比增长41.3%;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备案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共有2300多种。

4.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一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30个省份(西藏除外)和军队系统建立了省级(全军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落实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制度,完成了以省(区、市)、军队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生产和质量监督,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二是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已完成第一批4个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的定点生产招标工作。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保障常用低价药品供应。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政府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由控制最高零售限价改为控制日平均使用费用上限标准,具体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鼓励低价药品的生产供应;发布了530种低价药品清单。在国家公布的低价药品清单的基础上,已有30个省份公布了省级低价药品清单,平均每个省份新增213个品种。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三是进一步深化基层综合改革。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确定17个省份34个县(区)为基层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推进完善绩效工资和考核制度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推动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逐步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灵活用人机制。四是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国务院医改办组织开展了对12个省份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导,推动地方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开展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转变服务模式和执业方式。

5.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一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借鉴国际药品采购通行做法,充分吸收基本药物采购经验,研究制订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二是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价格改革和深化医改的部署要求,研究制订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三是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对8个省份10个药品批发企业开展飞行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四是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努力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和连锁经营发展。提升药品流通行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6.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一是积极推进卫生立法工作。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启动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工作。国务院修订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积极推进中医药法立法进程。二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组织编制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三是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0亿元全部下拨至地方。研究制订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后的服务内容和相关效果保障措施。推动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全国所有县(市)全覆盖。以乡(镇)为单位,全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8503万和2466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65%以上。艾滋病防治、妇幼卫生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四是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促进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和综合管理6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制定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措施。五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完善免费医学生就业政策,为2015年第一届免费医学生毕业就业做好准备。推进落实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组织遴选了559个培训基地,招收5万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中央财政投入33亿元予以支持,基本形成5+3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六是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启动修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研究制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指导性文件。七是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社会办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八是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了一批跨学科、跨地域的新型协同研究网络,攻克了一批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继续强化新药创制和医疗器械国产化科技投入,研究促进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开发项目,有力支撑医疗信息化建设。九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十二五医改规划中期评估和医改监测,研究第三方参与医改评估机制。在推进落实各项医改任务的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在地方主动申请的基础上,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决定选择江苏、安徽、福建、青海4省开展综合医改试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全国医改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总的看,2014年深化医改形势是好的。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医改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强化。如,一些地方的改革仅聚焦于医保扩面提标、医院内部管理和发展等方面,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未建立,基层卫生人才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改革有待拓展深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改革的制约较为突出;有序的就诊秩序尚未建立,医疗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二是改革协调联动需进一步增强。如,一些地方公立医院改革仅取消了药品加成,其他方面改革推进缓慢;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形成无缝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药价虚高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施策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机制尚待建立。三是改革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些地方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缓慢,没有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次督导检查,发现仍有些政策停留在文件上,没有落地。四是改革的外部因素对深化医改带来深刻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不断凸显,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深化改革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