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川省星级服务区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1

赴四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报告(1)。

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有时可能会需要写总结报告。写总结可以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每次写总结,都是我们思考的绝好时机:人的力量是无求无尽的,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到。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报告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赴四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报告(1)”,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卫生部紧急派出医疗救援队,奔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受领导指派,我担任卫生部天津医疗救援队第二批第3分队的队长,带领由天津南开医院、黄河医院和医大二院2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分队,于16日乘机飞赴成都,挺进灾区,参加医疗救援工作。在灾区度过的令人难忘的10余个日日夜夜,令人终生难忘。我所带领的团队,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恪尽职守、团结协作,服从命令、各尽所能,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医疗救援任务。
此次医疗救援行动,是在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局领导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从医院收到组队指令到人员确定,仅1小时;同步进行相关物资准备约4小时,使各队队员在4小时内已经具备了出发条件。此次救援的总领队为申长虹副局长,随行卫生局王新会处长、常文清老师,加上首批出发的华勇处长等四位行政领导为各部负责人,分别下辖1-5个分队,采用分层管理模式,进行指挥,有效地保证了命令的及时发布及执行。申局长亲自带领队伍抵达最前线,各位行政领导各负其责,保证了整个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做为各队的领队,在此次救援行动中所担负的任务:一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完成医疗救援任务,二是保证全体队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保持良好。在全体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所有队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工作有序,圆满完成了此次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此次灾区情况复杂,余震频繁,救援行动规模大、范围广、难度高,只有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科学地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天津此次主要的医疗救援地区是四川广元,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地点是青川县,天津的首批医疗救援队伍是外省市第一批于14日抵达广元的,并继续向此次地震的重灾区——青川驰援,由于道路不通,受阻于剑青公路,在四川省卫生厅和当地卫生局的安排下,迅速折返广元市,投入高密度的手术和抢救。我所在的第二批医疗救援队208人于16日凌晨集结,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分乘两架飞机直飞成都,中午12:00,两批队员在成都四川卫生厅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会合;上午,大部分队员休息,我带领另外两名同志奔赴双流机场接运我们的同机医疗物资,直到16:00,我们的同机医疗物资终于装上了两辆大卡车,返回驻地,此时来自天津120急救中心的20辆救护车也全部抵达。按四川省卫生厅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的指示,申长虹局长决定队员当天即分批由成都直奔青川,且其中的1组团16日夜携带已随机抵达成都的全部医疗物资开赴青川;第二组团17日上午出发,局领导安排我们3队仅携带随身物品随局办王新会处长等待接运由天津空运成都的医疗物资。17日上午,王新会处长往返于机场与指挥中心,命令我队采购全体队员的食品和饮水,装上救护车,随第二组团9:00出发;10:00开始与四川省卫生厅指挥中心联系,安排接运医疗物资和3队全体队员赴青川的车辆,经过多次联系,在四川省交通厅的协助下,落实了接运队员的车辆——来自贵州的贵AT0668客车,16:00全体队员乘车奔赴双流机场,19:00终于接到了天津专程空运成都的医疗物资夜,又是满满的两大卡车,由于贵州司机不熟悉道路,需要由来自当地的货车司机领路,此时,王新会处长已十分疲劳,我请他在客车上带领队员,然后跳上第一辆卡车,两辆卡车和一辆客车,载着天津人民支援四川灾区的医疗物资和3队的全体队员,奔赴青川,慢慢地天黑了下来,紧接着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当地的司机经验非常丰富,一路开着紧急指示灯,以80公里的车速冒雨向青川方向疾驰,中途接到省卫生厅指令:由于余震导致到青川道路再次破坏,而且青川的堰塞湖有溃坝可能,队伍立即转道广元,与天津医疗首批队员汇合,就地开展工作。为此全队转向广元,路上,反复与广元卫生局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但当地表示安排困难,我们与先期抵达的天津首批医疗救援队伍联系,18日凌晨1:05抵达他们所在的广元第一人民医院。刚刚下车,强烈的6.0级余震就发生了,在医院大厅门口的当地群众呼啦一下子涌向院中,我们的队员仅仅稍有紧张,但并没有出现任何慌乱。余震停止后,首批天津医疗救援队领队华勇处长和分队长第一中心医院王金环院长安排在首批队员所住的招待所腾出了两个房间,让我们的部分队员入住,其他队员在医院杨院长的安排下,住进了7楼的心内科病房,地震后病人匆忙离院,病房内留下的物品还没来得及清理,床单上还留有一片片的污垢,队员们都非常疲劳,已

经顾不得这些,和衣而卧进入了梦乡,我放下背包,打开病房的电视机,一边了解广元和青川的灾情,一边打开计算机,整理这两天的工作纪录和照片,当工作完成,窗外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18日上午,王新会处长与申长虹局长联系,得知天津二批医疗救援队的第1、2组团以及全部的同机抵达物资和采购的食品已经抵达青川县城,同时传来消息,青川急需帐篷,王新会处长指示,即刻安排3人随救护车上山,给青川送去帐篷,同时尽可能将被带到青川的3队医疗物资取回。据刚从青川下来的司机描述,由于到青川的道路刚刚开通,且不断有塌方和落石阻路,估计往返大约12个小时,。听到命令,我立刻安排黄河医院的韩荣庆主任留守广元,我带领两名身强力壮的队员,带上饮水和干粮,到物资部门取到帐篷,向青川进发。从金子山出口下绵广高速,转上剑青公路,地震造成的破坏历历在目,有的房屋屋顶的瓦片全部脱落,仅留下房檩;有的墙体开裂,东倒西歪,更有的已经成为一堆堆的废墟。一群群遭受地震灾害的灾民,扶老携幼,徒步向山外走来,还有一车车的孩子,估计是撤出的学生,间或有一辆、两辆救护车鸣着警笛将伤员送出山来;同向青川方向挺进的是一辆辆的军车和满载救援物资的卡车,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落石有的已经冲断路边的护板滚到山下,有的仍堆积在路上,最大的有房屋大小,路面仅能容纳一车通过,还有的路段靠近峡谷的一侧路基已经塌陷,仅摆放着一溜石头做为提示,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被落石砸毁和掀翻的车辆,我们的车只能绕来绕去,但只要稍有可能,救护车司机仍不断地超越同行的车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早一点送上帐篷,山上的同志就能在一点有安身之地,我们也能早一点取回医疗用品,开展工作。突然,在一个山道转弯处车辆被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拦住,原来前方100米处,又一处巨大的落石滚下,堵塞了道路,公路抢修人员正在安置炸药,爆破开路,我们只好等待,20多分钟就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黄色的烟雾和石粉腾空而起,飘洒到我们的头上、车上,又过了10分钟,终于放行了,我们的车子小心通过刚才爆破形成的缺口,旁边铲车还在清理着爆破后的石渣……四个小时后,我们抵达青川。青川的破坏非常严重,街道上的房屋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医疗卫生救援指挥中心就设在青川中学的操场上,申局长正满头大汗地接着电话,我们将帐篷卸下,简单地向局长汇报了工作,局长指示迅速查找各单位带来的医疗物资,火速带回,我院出发时带齐了消毒完毕的全套手术器械和材料,并携带了大量的医疗用品和药品,一共38个大号旅行箱,加上同队的其他两家医院的物资,大约50多个箱子,堆放在一起,箱体外面沾满了大量的泥土,一辆救护车哪里装得下;加上所有运到的物品都堆放在一起,查找起来非常困难,先期抵达挤在抗震大棚中正在休息的其他队队员也加入帮忙寻找的行列,即使这样,还有两名黄河医院女队员的随身物品箱没有找到,经向申局长请示,又给我们增加了一辆救护车,就这样也只能装下20个箱子,我们将最重要的物品装上救护车,其他物品只能留给山上的其他同志安排了。由于时间紧迫,不能再等,申局长一声令下,两辆救护车又风驰电掣地向山下驶去,此时距我们抵达青川仅有1个小时。下山的路依然崎岖坎坷,加上不断有上山的车辆,很多路段只能单车同行,警察不得不实施交通管制,我们的车走走停停,向广元返回,回程的路上,让我感动的是,每一个村口已经站着两名解放军战士,而在路边,一群群的孩子高举着“叔叔好,辛苦了”,“灾区感谢您”等字样的横幅和纸牌,而最小的孩子只有2-3岁啊。几经周折,两辆救护车抵达了广元第一人民医院,迎接我们的队员们围上来,大家看着我们都笑了,原来刚才寻找物资的时候,我们的身上、脸上都沾满的泥土,汗水一冲,变成了一个个大花脸。

18日上午,当我们正在赴青川运送物资的同时,接到局领导指示,紧急抽调我队南张跃、郑玉华两名医学专用医生和手术室陈艳护士以及医大二院手术室宋宏护士增援华西,四个人二话不说,背起背包又踏上了奔向成都的征程,我只能通过电话和我的队员依依惜别。

由于我们抵达时已经是地震发生后的第6天,转运出来的伤员已明显减少,但院内还有一批的骨科和神经外科病人需要手术,该院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也是经过了多日的连续作战,体力付出极大,加上多次5-6级以上的余震,也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

力,经向华勇处长和院指挥中心请示,3队所有的医护人员全部进入各科室,参加相应科室的医疗工作,一为减轻该院医疗工作压力,二为缓解当地人员的紧张情绪。
做为3队的队长,我深感肩上担子的压力。由于我曽受医院指派参与协助起草我国首部地震医院避险规范,对震时避险的知识有较多了解,所以抵达广元后,我首先召集全队会议,向队员介绍震时避险技巧,告知大家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为了了解医院建筑的结构和震损情况,我观察了医院的所有楼层,同时向该院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结果颇感欣慰:该院是刚刚落成两年的新楼,设计抗震烈度为8级,大楼为整体框轻结构,基础深达18.5米,全部坐落于坚硬稳定的岩石层之上,大楼的在地震发生和其后的多次余震过程中,虽可看到多处大小、长短、宽窄不一的裂缝,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看到墙体开裂形成通透,但大楼的整体结构并没有遭到破坏,而且我也想方设法查询到余震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广播及时了解最新发布的震情通报,及时将这些情况告知队员,使得大家情绪稳定。在可能有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一定是站在最前沿的地方,让队员站在我的身后。

5月19日晚,收音机里传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余震震情通报,预计将有6-7级的余震在19、20日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布的震情预警。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将信息传达到在青川前线的队员和领导,以及并肩作战的其他的省市医疗队。同时命令全体队员立即紧急集合,在帐篷中待命。我代表全队向指挥中心请命,但指挥中心命令:所有医疗救援队原地待命!但是看到当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从楼内向空旷地带转移病人、搭建帐篷,我们有两个年轻队员按捺不住,主动地要求参加抢运病人,我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只能叮嘱大家:千万小心,记住我教给大家的避险技能,其他人必须在帐篷中休息待命,并安排好男队员每两小时一班,轮流执守,以保证队员休息,同时避免突发事件发生。一个小时后,全体病人已经转运到楼外。我又帮助医院和住在招待所楼上的我市首批医疗队员搭建他们的帐篷,当一切安顿好后,已经到凌晨4:00了,但当我看到我的队员都在安睡,值班人员恪尽职守,我的心里充满了甜蜜。

我们的队员在这次地震紧急救援中的表现都是可歌可泣的,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骨科医生,医大二院景程伟和李立军以及黄河医院的张洪军医生从上午8:30就进了手术室,连台手术,当下午2点多正在实施一台肱骨干骨折手术的关键时刻,发生了5.4级余震,位于9楼的手术室的一切都在摇晃,三名医生镇定片刻,待余震之后继续工作,终于于下午3:00成功完成手术。

南开医院妇产科李萍医生,不仅为病人手术,还亲自书写病历,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一线,而且细致耐心地做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好评。夜已经深了,由于心中一直放心不下一名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李萍医生的身影又一次地出现在妇产科重症室,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黄河医院骨科的韩荣庆医生是3队中年龄最大的同志,当听说指挥中心急需一名骨科医生帮助转运病人至成都时,刚完成一台手术韩主任,急忙从9楼手术室直奔急诊120车旁等待,甚至没有来得及喝口水润一润干裂的嘴唇。老韩完成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过去的7天里召开了两次党小组会,有五名同志递交了。郭闯医生在急救中心负责接诊急诊的病人,工作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一名从灾区来的伤员头部负伤,患者神志不清且浑身沾满了呕吐物和泥土,为了完成头颅CT检查,郭医生不假思索,抱着病人的头部一起进入了CT室,根本没有考虑射线的伤害。儿科的郭红梅医生,接诊了一名从青川来的产后2天,高热39.5摄氏度。襁褓上沾满泥土的新生儿该患儿病情危重,考虑新生儿败血症,郭医生据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且彻夜观察病情,次日患儿病情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医大二院神经外科的李宏医生是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在奔赴灾区的一路上,他不断地和首批医疗队的同行们通电话,了解抢救伤员的情况,当我们抵达广元后,李医生最早进入科室,和先期抵达的同事投入手术,抢救了一个又一个的颅脑外伤的患者;20日傍晚,又一名颅脑外伤的病人送来医院,在临时搭建的帐篷手术室里,紧张的手术正在进行,李宏医生一直守候在门外,随时为手术的需要提供物品和人力支持。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伤员大多数都是来自青川地震的灾民,原来的

骨科床位不足,特别加设了50张床位的骨科急诊病房。为了补充医护人员力量,来自南开医院的四名护士被充实到骨科急诊病房。护士们工作繁忙,穿梭于各病房之间。某次,一位刚做完胫骨骨折手术的病人突发寒战,被安排在这里工作的南开医院赵培护士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做了紧急处理及对症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细心的应漪云护士,发现一名当地的志愿者肘部受了外伤,她急忙从护士站拿来药物和纱布,仔细的为志愿者包扎伤口,深受感动的志愿者送她省下的半个西瓜,可她微笑着说:“都是为了灾区人民,你们更辛苦,我们是一家人,不言谢。”在恶劣的帐篷病房环境中,大学本科毕业的陈雪护士尽最大的努力做各项护理工作,输液治疗,换药,擦洗等,不怕脏不怕累。她虽然身材比较娇小,但工作起来毫不逊色,在协助转运60名患者去外地救治工作中,顶着高温烈日,她大汗淋漓,却毫无怨言。正午的帐篷中闷热无比,她手持扇子正为一名安静入睡的7岁患童送去阵阵微风,汗水已浸透白大衣,而此时她的心里却是凉丝丝的。广元的天气多变,道路湿滑泥泞的阴雨天,新婚不久的陈颖护士不仅冒雨穿梭于各个帐篷病房之间,由于地滑水多,多次险些滑倒,她守在病房门口,严密观察着每一位病患的神情与治疗情况,并为他们翻身拍背,把牵引肢体放于正常功能位,有时病人就会因疼痛而喊叫,可她从无怨言,握住他们的手,耐心的安慰他们。治疗之余听他们倾诉地震中的恐慌,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由于强烈的余震不断发生,病人全部疏散到帐篷中,ICU也不例外,黄河医院的李红、王新、张红莉三位护士就工作在临时搭建的“帐篷ICU”中,她们都加强了对病人情况和仪器数据的观察,尽最大的可能保证病人的治疗,避免特殊环境中的意外发生;同时将原本应该由护理员承担的工作也一并包了下来。一次,当给一位极其危重的女病人翻身拍背时,发现病人月经来潮,我们的护士立即为病人更换卫生巾和中单,同时轻声安抚,使病人从惊恐和羞愧的心情中慢慢平复下来。

由于大量的病人被送到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手术量急遽上升,卫生部紧急抽调我队南开医院医学专用科张跃、郑玉华两名医生和手术室陈艳护士以及医大二院手术室宋宏护士增援华西,华西医院的手术任务繁重,病人特殊的病情为医学专用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医学专用科医生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完成任务5月21日,一名12岁灾区女童突发尺动脉破裂,需紧急手术急救,病人的白蛋白极低,血色素只有9克,患者极度哀弱。医学专用医生郑玉华、张跃积极参与心肺复苏并电除颤抢救治疗。奋战到凌晨4点,终于将小女孩从生死线上拉回来,并成功实施全麻并完成了手术。华西繁重的手术任务,使得手术护士不得不持续连台做战,每天持续工作至少12小时以上,最多的一天,两人各上了四台大手术,回到驻地,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根据中央的安排,广元的伤员也要逐步转送到其他省市,转运的任务是紧张而繁重的。提前一天,要对伤员进行甄别登记,做好登记,填写标记牌,转运日的上午9:00,就要将病人移出到等待区,逐一检查,贴标记,逐一准备转运病历和物品。烈日下,温度高达35、6度,我们的医护人员为病人打着伞遮阳,扇着扇子降温,将一瓶瓶的矿泉水送到病员和家属手中,没有被安排担任转运任务的医护人员陪着病人,一遍遍地叮嘱,一声声的鼓励:“坚持,再坚持一下!到了大城市,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你们一定会战胜伤病,家乡等着你们回来重建,四川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12:00,成队的救护车呼啸而至,这些车辆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陕西等不同城市,多数是奔驰、福特、依维柯等高档救护车,车子一到,等候在这里的人们一起动手,搬的搬,抬的抬,常常是7、8双手臂托举着一个病人,这些手臂中,有医护人员,有警察,有干部,有志愿者,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轻一点、快一点,让伤员赶紧上车,快一点登上救援飞机或列车,快一点得到更好的治疗!

我不仅是3队的队长,还是一名外科医生,我们来灾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灾区人民解决病痛,是为了把党中央、卫生部和天津人民对灾区的援助送到灾民身旁。所以当把队里的工作安排好后,我会准时赶到病房,出现在病人的身旁,逐座帐篷地为病人诊查、治疗,即使在驻地也常常有病人带着资料来找我诊疗,这时不管多累,我都会详细地了解病史,认真地为病人检查,仔细地阅读检查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尽最大可能为病人解决问题。

一名来自青川的摔伤后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由于恐惧不敢住在院内,和家人一起住在院外马路边的卡车上,我每天都要到她的床前,跪在病人的床前进行诊疗。24日深夜,一名来自青川县的病人被送到了医院,值班医生打来电话请求会诊,我立刻赶到病房,经过认真检查,我考虑这是个高位阑尾炎急性发作,应该立即手术,但值班医生面露难色,原来由于连续的余震,位于9楼的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些惧怕,我说:“没关系,我和你一起上手术,我这个人命大,有我在你们就放心吧!”我和当地医院的医生在凌晨2点为这个来自灾区的病人完成了高位阑尾切除26日傍晚,又一名外县转来的病人被送进医院,该院外科的董主任觉得病情复杂,请天津和陕西医疗队的外科医生会诊,经过研究考虑病人有肠绞窄可能,应该即刻手术,我和一中心的候鹏医生与董主任一起上台,迅速完成了绞窄肠襻切除、肠吻合的手术,家属激动地握着我们手说:“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27日,一小时内两次5.4、5.7级的较大余震连续发生,同时社会上流传着余震震中已经转移到位于川陕甘边界的广元地区且还要发生7-8级的大余震的流言,加上市政府发布指令所有的网吧一律停止营业,一时社会上发生了较大的恐慌,4天前日刚刚搬回楼内的病人发生了极大的恐慌,纷纷跑到楼外,医护人员也不得不再次将病房迁到帐篷中。28日中午11:00,我接到医院指挥中心的电话:速带脑外和妇科医生召开紧急会议,原来医院收治了两名危重病人,一名是脑外伤,另一名是妇科的腹痛待查腹腔内出血可疑宫外孕病人,均应该紧急手术,但由于医院大楼已经成为一座空城,该院医务人员不敢回到手术室工作,指挥中心只好召开有各医疗队专家组参加的紧急会议,寻求对策,会场的气氛十分紧张,杨院长三次询问该院医务人员,但均未得到任何回应,此时我们天津医疗队的华勇处长站出来表态,由我们的医务人员来帮助你们完成手术,其他医疗队也纷纷表示支持。经过多个医疗队的共同会诊,确定了方案,脑外的病人由天津和陕西的医生共同手术,妇科的病人先由李萍和当地医院妇科的医生手术探查,若必要,由黑龙江和天津的医生进行外科探查。经过紧张的准备,两个病人被推进了手术室,天津、黑龙江、陕西三队的领队和医院的院长全部都在手术室陪同。手术室的气氛非常紧张,脑外的手术还算顺利,半个小时即告完成;但妇科的手术遇到了难题,开腹后发现腹腔内有400ml鲜血,但妇科探查没发现出血的部位,上腹部也有血液积存,到底是什么原因?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就是命令,我和黑龙江队的领队立即刷手上台,延长切口,探查全腹:肝脏、脾脏、肠系膜根部、腹膜后、大网膜均未见出血部位,冲洗腹腔后仍可见盆腔里有血液渗出,我们将子宫牵开,仔细检查,终于发现原来出血部位在宫体后方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自发性破裂口,找到了出血部位,大家稍稍送了口气,妇科医生接手完成了子宫次全切除。当病人的手术完成后,我们才发现,李萍和我的袜子都溅上了冲洗的血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元的伤员基本上被转运到其他省市,医疗救援任务有所缓解。虽然余震仍时有发生,但频度和震级已经开始较前减少了。入夜的广元所有的楼房都没有灯光,并非电力供应不足,而是由于对于地震的恐惧,当地的居民仍然不敢回屋睡觉,全部露宿街头,这让我回想起当年唐山大地震后天津的情景。并且不断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更是让人们恐慌,医院里的病人不敢回到楼内,医护人员也害怕在楼内停留。28日夜,一场瓢泼大雨让住在医院后院的帐篷病房区变成了一片泥塘,出发前医院为我带了两上网卡,一块GpRS移动通,一块CDMA,但由于地震的原因,手机信号并不稳定,一旦有较多人同时使用手机,常常出现网络拥塞,无线上网就更加困难,常常是到深夜时分才能通过移动网络登录互联网。但每天的四川省防震减灾信息网http://,但地质结构显示,这里还是相对安全的,而且大楼的结构也是相对安全的。当队员们留在楼内时,我住在帐篷里,为大家看守物资,当队员有些害怕时,我留在楼内,等待他们上来取物,洗漱,让队员保持镇静、感到安全,才能不辜负领导和队员家人对我的期望啊。我的口袋里一直带着一个小饰品,那是我的女儿在得知我要出发去灾区救援时,在十分钟内亲手为我制作的吉祥物;我的包里一直珍藏着李冬华老师出发前送给我们的平安结。

5月29日傍晚,接到上级的通知:30日凌晨,医疗救援队返回成都,乘机返津,新派出的队员将接替我们的工作。我立刻前往当地卫生局安排车辆,当一切都安排好后已经是晚上9点了。当得知我们的队员即将轮换,其他省市的医疗救援队员一定要大家一起联欢。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专业,但是,大家住在同一个帐篷营地,十多天的并肩战斗,一同手术,一同会诊,一同转运病人……,共同面对危险,共同肩负重担,让大家一起放松一下吧!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我对大家提了一个要求,不要惊动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悄悄地收拾行囊,整理好帐篷,清晨登车启程!我们是天津派出的医疗救援队,代表天津人民尽我们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虽然我们愿意看到欢送的鲜花、听到热烈的掌声、留下难忘的摄影,但那会给当地同行带来额外的负担,也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分离的伤痛。当我们登上汽车,即将发动,我拨通了该院杨晋平院长的手机:“老杨,我们走了,别怪我们昨晚没有告诉您,是我让大家保守的秘密,怕的是让您们在连续十几天的辛劳之外,再添劳累,再动感情。虽然这样告别有些不妥,但我想您会理解我们的想法,明白我们心情!”我们约定:保持联系,期待重逢!

30日中午,我们乘车抵达成都,和在成都华西医院工作的同事在双流机场会合,乘坐中国民航的A330大型客机,飞返北京。市卫生局派了5辆大客车到首都机场接大家。当我们下了高速,警车导引,直奔天津大礼堂,广场上灯火通明,欢迎的人群、一束束的鲜花、闪成一片的镁光灯……张俊芳副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合影、握手、拥抱,激动的感情冲破了矜持的闸门,宣泄、沸腾!

汶川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人们在灾害面前的表现出的坚毅、镇静、团结、协作也是空前的,无论是成都还是广元,无论是机场还是医院,都可以看到大批的志愿者无偿地提供着服务,当地医护人员的坚忍、顽强、无私奉献更是给全体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奔赴灾区工作的所有队员,用我们的无私无畏和辛劳汗水,实现了我们的心愿,大家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只要灾区人民需要,我们克尽所能,奉献出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完成了卫生部和天津人民交给我们的医疗救援任务,将天津人民的爱心奉献给灾区人民,我们——不辱使命。

2008.6.1于天津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个人总结


XX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四川大地震打破了昔日的沉寂,一时间地动山摇,恍如世界末日般。人们面对这场灾难,从起初的恐惧、绝望到之后的镇定、勇敢,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离重灾区90多公里的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履行着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在剧烈的震动持续了几分钟后,人们纷纷摸出手机给亲朋好友拨打电话,可是通信一度中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不得而知,于是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当时我在家中备课,在震动稍停过后,非常担心学校的情况。这里新修的电梯公寓都摇摇欲坠,那学校的情况如何?教学楼还安全无恙吗?我的妻子正在学校,她还好吗?同事们和学生们还好吗?顾不得多想,我驾车飞速开往学校。
在路上,慌恐的汽车四处飞奔。从电台里得知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并波及到北京。噩耗让我的心情无比沉重。然而到达学校,我看到教学楼并未倒塌,心中稍感欣慰。然后向老师一打听,得知所有师生都安然无恙,我心中长舒一口气。在操场上,所有的学生都井然有序地待在安全地带,学院领导、教师和辅导员老师都在维持秩序、安抚学生,我的爱人也在当中。
老师们都在焦急地与亲戚朋友联系,可是几乎无法拨通任何电话。大家都很羡慕我们,说至少我们知道彼此都安全,而且能够陪伴在一起,这比什么都好。是啊,在当时经历了劫后余生的情形下,相爱的人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是我心中却又升起了另外的忧虑:上午才陪同妻子到医院看病,医生开了药并反复叮嘱要好好修养一个月。但是现在的情况,我们都不知道下一刻会怎样,不知道学院有什么工作部署,又怎么顾得上自己呢?所以我们只能默默地相伴。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一起去面对,一起去克服。
二、恪尽职守,共度难关
学院在操场上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贺院长对这次地震的情况做了初步的通报,并对总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余震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对我们学院所有的师生都将是最严峻的考验。之后,各系部也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我们系的教师都被要求在当晚留下来陪同学生。
看着大量的学生在刚才的地震后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重。特别是刚才有一个女同学怯生生的问我:“老师,你们是说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吗?”我立刻察觉到她可能会是灾区的同学,于是就安慰她说“是的,你家是汶川的吗?不过党和政府会处理好的,你安心待在学校就好了。”学生强忍着眼泪点了点头。我心里一阵刺痛,因为刚从我电台里得知重灾区汶川几乎是一片废墟,她家人能够生还的可能性太小了,希望上天保佑这个女孩。所以,这时我们必须留下来和学生一起,心理受伤的学生需要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去关心,教师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定时到操场、食堂等地方巡视一番,看看学生的状况。除此之外,在收音机里获取最新的消息,并不断拨打到绵阳父母家中的电话。晚饭时间,好多同学都向我们的汽车靠来,端着盒饭和老师们一起共进晚餐。此时,我们感觉到和学生的距离是最近的,就像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聊天。
夜晚,同学们将棕垫、棉絮、被套等搬到食堂、篮球场、操场打地铺。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我们又进行了巡视,询问学生冷不冷,怕不怕。这一夜,我们三名教师挤在一辆汽车上过夜。晚上,车内的温度升高汗湿了衣衫,蚊子不断骚扰,几乎到了凌晨4点钟过才睡着。
第二天,我系领导召集部分教师成立了“应急工作小组”,我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小组成员。我们的任务就是白天黑夜轮流值班,看护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然而,天公不作美,13日夜晚,操场上吹起了阵阵寒风,雨点也“啪啪”地落了。我们巡视在操场上,看到学生用棉被裹在身上,甚至穿上冬装来抵御寒冷,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学生,心中感到非常酸楚。这一晚我们在车上也几乎没能入睡,因为到了后半夜温度陡降,而车上没有准备任何抵御寒冷的被褥,只能在哆嗦中挨到天亮。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非常时期,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来共度难关。
后来回想起来,从5.12日到5.23日宣布正式复课,我和爱人只有4个晚上是在家中度过,其它时间都是到学校值班,虽然不一定是学院和系上安排的。在这期间,共发生了多少次余震,谁也数不清楚。学院的操场、食堂、篮球场、宿管中心值班室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夜晚有时在值班室度过,有时在车上度过,有时找块塑料布搭在草地上睡。我常常遗憾自己不能像愿者那样奔赴一线,抢救伤员,为受灾的人们多做一些,只能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们所做的却是有意义的事情,是这一生都不能忘却的。
三、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5.26日,我校正式恢复行课。虽然余震仍

然有可能随时袭来,但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有一种责任,有一份情感。在讲台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继续履行着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用行动来追回逝去的时间,用行动来抚平心中的创伤,用行动来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天不助人人自助”,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来重拾信心,来重建家园。
抗震救灾中那个在废墟中打电筒看书学习的小女孩时时刻刻在鼓舞我们,我也经常把这个故事告诉我的学生。我们中国人都要有这样一种精神,众志成城、共同努力,灾难必将被战胜!家园必能得到重建!
周江
工商管理系
二○○八年五月三十一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总结:抓大事,顾大局,担大任



四川汶川地震总结:抓大事,顾大局,担大任

2008年以来,我们国家大事频频。既有让人期待的北京奥运会,也有令人心痛的汶川大地震,还有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不利因素。这些大事,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和民生问题的改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全力应对、妥善处置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重点已由前一阶段的抢救生命逐步过渡到灾后恢复重建。中国在地震发生后的快速反应、紧急动员、高效救援取得了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赢得了国内民众的高度评价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而接下来更加繁重更加复杂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则是对我们的又一次长期全面的考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及时颁布实施,把恢复重建从一开始就纳入法制轨道,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持稳定等重要工作科学调度、统筹安排,从而为灾后重建工作平稳有序有效开展创造了条件。
上半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也一路攀升,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以及越南爆发的经济危机,都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因素在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但同时,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加大稳健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各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百年奥运,北京圆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也是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虽然地震灾害使我们损失惨重,但灾难也使我们更坚强、更团结。抗震救灾中激发和凝聚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和精神力量,让我们有更强的决心和信心克服种种困难,把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做好,确保本届奥运会给世界留下精彩而美好的记忆。
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如何抓住大事办好大事,关键还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能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顾大局,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不松懈,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既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要从全国一盘棋出发,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能否顾全大局、办好大事,是对干部能否履行职责、担当大任的现实考


验。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多样化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增多,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加大。如何驾驭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局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而且有的解决起来还很棘手。面对新挑战、新考验,是因循守旧、遇事退缩、畏难不前,还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是各级干部无法回避的问题。
大任之大,更在一个“难”字上。这决不是简单地运用以前的老经验、老办法就可以解决的。办难事、破难题、渡难关,更需要我们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需要我们加强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灵活的思维、乐观的态度和昂扬的斗志,用开拓创新的思维、求真务实的举措、扎实稳健的作风沉着应对前进路上的各种挑战。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情系百姓,为民谋利,为民执政,才能不断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担当起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任。

对四川抗灾的总结


在灾难面前

5月13日,我和温冶顺、柴红芳、周玉受栏目指派,赶往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我们先后深入到都江堰、什邡、北川等灾情非常严重的一线,亲身感受到在灾难面前,我们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所迸发出来的抗灾救灾热情,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奉献和感动,

5月13日[(挺进汶川)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奔向灾区,目标是震中汶川,由于成都机场关闭,我们只好先飞往重庆,然后再向灾区进发。

晚上7点多一点,我们的飞机到达重庆,我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山城,但是现在却没有欣赏的心情,重庆距离震中很远,受到地震影响很小,刚下飞机,我就感觉到了地震灾区的气味,巧得很,武警总队宣传中心的孙延东主任也正好赶往灾区,我们正好同行。

重庆正在下雨,一辆中型依维柯载着我们一行9人,冒着风雨,奔向成都,颇有些悲壮。

我们计划达到成都之后,经过成都直达都江堰,然后再向汶川挺进,此时地震已经发生30时个小时,通向汶川的道路遭遇山体滑坡,全部被毁,能不能进入汶川,谁也不知道,正是这样,我们谁都想迫切知道目前最前线的情况,所以我们没有设定最终到达的地点,总之能走多近就走多近。

过了成都之后,地震的迹象开始映入眼帘,特别是到达都江堰之后,这座旅游城市一片漆黑,透过车灯,我们首次感到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桥梁上的路灯歪歪扭扭,路两旁的建筑有不少倒塌,停在路边的车辆,要么被毁,要么挤满了躲避的人,没有车的人们只好躲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而这时的雨越来越大,此时此景,大家兴奋的表情得被凝重代替,凌晨两点左右,我们的车被一队武警拦下,地震一发生,武警第一交通总队总队长徐茂带领官兵第一时间赶到这里坚守,他们的任务是拦截进入车辆和人员通行,防止造成更大的伤亡,徐茂队长给我们介绍说,这里距离汶川大约只有40公里,从这里开始,道路就被山体滑坡的碎石掩埋或者破坏,前方不远,四川省交通部门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抢修。

来之前,电视中播出,温家宝总理承诺14号0点打通通往汶川的公路,而所指的公路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警戒线外停靠着大量的社会车辆,而且每辆车上都有人不停地向这里张望,他们的家人都和被围的汶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也是听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承诺而等在这里,可是,0点过去了,1点过去了,3点过去了,公路还是没有打通。

徐茂总队长和他的官兵冒雨在这里职守,和他们一起守候的还有这些在外地工作的汶川籍乡亲,地震发生后他们就与家里的亲人失去了联系,我们接触的四个年轻人是兄妹三人和老大的妻子,他们的父母在汶川的一个小镇居住,地震一发生,他们就从成都往回赶,他们已经在这里整整在雨中站了6个多小时,短短40公里的路程,但在此时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那边的亲人到底如何,他们不得而知,他们只能等待,我们也只能默默祈祷,希望他们的亲人平安。

5月14日(感动都江堰)

【一】

早上八点,我被同事唤醒,凌晨4点多我们从都江堰返回成都,好多宾馆已经客满,我们随便找了路边的一家洗脚城投宿,一人一个洗脚用的椅子,大家就这样进入了睡眠。

我们随行的武警孙主任连夜去了北川,而进入汶川的道路一时也修不通,我们决定先在都江堰周围采访,道路一旦有进展就立即进入汶川。从成都到都江堰大约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过都江堰灾情严重,由于余震不断,而且雨还在下,进入那里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出租车司机不愿去那里,我们在大街上足足拦了半个小时,最终才有一位中年司机答应载我们去,不过要赶在下午五点返回,先去再说,我们立即赶往都江堰。
>

都江堰,传闻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而进入我眼帘的却是嘈杂、混乱,大批从汶川方向逃出来的灾民,扶老携幼走在路上,有的还背着几件从家里抢救出来的铺盖,由于政府也没有摸清具体的情况,也没有发布任何消息,恐惧弥漫着所有的灾民,什么传闻都有,有说水库要决口了,有说更大的余震就要来了。

好不容易,我们打听到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所在,在一座没有完工的体育馆的场地上,矗立着一片帐篷,有军队、武警、政府、通信等等,大家各忙各的,而在指挥部出口不远,有一排没有来得及处理的尸体,用塑料简单的覆盖着,浮肿的脚和手露在外面。

我们商量之后,决定留下柴红芳大姐利用武警的通讯车传送昨晚的素材,剩余我、温冶顺、周玉三人立即随武警继续深入灾区一线。

【二】

这条从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紧靠着大山,只有两个车道的宽度,山上的石块不时往下掉,而在公路的另一侧,是一条深有百米左右的山沟,是专门为上游水库泻洪使用的河道。温家宝总理指示要在14日凌点打通到汶川的公路指的就是这条公路,从目前看这一愿望落空了,不是官兵们不努力,也不是工程人员怕死,那里的塌方实在太严重,而且道路狭窄,只能容得下一台机器作业,许多赶来支援的大机器都只能停在路旁。

这时已经距离地震有40个小时,震中汶川到底如何,大家没法得知,而此时距离总理要求的打通公路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整整6个小时,怎么办。抗灾指挥部临时作出决定,抢修道路的任务由武警第一交通总队接管,继续抢修道路,另外,早上六点武警四川总队派出小分队,在附近的水库开辟水路挺进汶川。

一条冲锋舟只能坐6个人,而且船只还十分有限,我们不忍心占用他们的资源,毕竟当前最重要的是救人,虽然我们知道新闻同行都在竞争头条,但是我们还是放弃了,因为报道在哪里都能进行。在武警设置的警戒线附近,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是从外地准备赶回去的人们,他们在焦急地等待亲人的消息,不时也有一些从汶川逃出来的人们,中午1点左右,一个中年夫妇背着一个满脸血迹的小女孩跌跌撞撞走近我们,他们已经走了两天,没有吃喝,而小女孩头部肿大,眼睛都被挤成一条线,头上缠着的绷带渗着红色的血痕,武警交通一总队总队长徐茂立即拿来矿泉水和饼干,一边安慰他们一边询问里面的情况,女孩的父亲显然没有心思回答,他关心的是他们的女儿的安危,但是这里距离最近的医疗点还有40多公里的路程,武警的车辆都出去了,正好陪同我们的车辆闲着,我们和司机商量之后,司机二话没说,载着女孩奔向医院,那个时候,我们也因为间接帮助他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等车的时候,陆续又有一些灾民从汶川方向走来,个个都很疲惫,一对50多岁的老夫妇,直接到路边的空地上就瘫坐下来,老人告诉我们他们的三个儿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下面,说着老人就滔滔大哭起来,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们,只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身上带的吃的塞在老人手里。

【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需要大量的水和食品,需要帐篷,需要救援工具。

政府顾不上动员,也没有强人所难,但是仅仅两天时间,在都江堰一家药厂的广场上,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救灾物资,有矿泉水、方便面饼干,有帐篷棉衣、照明工具,还有黄瓜、西葫芦、圆白菜等新鲜蔬菜,大车小车,一辆接着一辆,一队解放军战士充当搬运工,刚卸下这辆车又去卸那辆车,忙的不可开交。

在众多的支援车辆中,我们发现了两辆大卡车,他们来自陕西兴平县,捐助者是一对农民夫妇,男的曾经在都江堰打过短工,地震刚一发生,女主人就和家里人商量,拿出自己所有积蓄5万元,购买了两大车的食品,日夜兼程整整行驶30多个小时,我们赶到的时候,他们刚刚把食品卸载完,准备返回家乡。

面队我们的镜头,女主人连忙摆手,只说了一句话,没啥,遇上这样的事,大家都会这样做,之后,就上了驾驶仓,一会就消失在众多的捐助人群中。

整个民族的情绪在媒体三天来的报道中被推升到顶点,一场由汶川引发,全体中国人参与的爱心接力,在整个中国大地上演。汶川地震疼痛了四川,而它直接导致了中国人这个多灾多难民

族的人心的空前凝聚。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强大到无以阻挡。

晚七点,在返回成都的路上,老周终于坚持不住,呕吐不止,脸色惨白。不单是连续的高强度的劳累,更加承受不了的是生与死对心灵的震撼。

写稿,编片,回传,躺在床上已经是15号的凌晨3点,也不知过了多久,床上沉睡的我们突然被一阵明显的余震摇醒,意识到是余震后,我和老温对视一眼,继续沉沉睡去。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是我们进入灾区来经历的第几次余震。

5月15日(什邡亲情)

一早打开电视,正好是关于什邡的消息:空降兵所属黄继光生前所在的团600名官兵,徒步行进7公里山路,首批抵达什邡市北部伤亡最重的红白镇开始救援

什邡和汶川同属龙门山的两翼,边界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也是本次四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随行的什邡农业经济作物站站长戴怀斌介绍,什邡市灾情最为严重的是山区和沿山区各镇,其中红白、蓥华、八角三个镇80%房屋倒塌,几乎夷为平地,那里的7所中小学校全部垮塌,千余师生被埋废墟,总理前天来视察的龙居中心小学就在那一带,死了100多个孩子,惨极了。

什邡城里并没有明显感到地震破坏的痕迹,但是出城不久,触目惊心的场景越来越多,到处是惨垣断壁,在不少地方,整个村庄没有一间完好的房子,一路看下来,有的村民在自家的废墟上搜寻一些能用的家当,有的村民在路边开始搭建一些简易的帐篷。在师古镇,一位老大爷坐在倒塌的房梁上面,房梁下面是他在一个月前才买的崭新的三轮车,逢人就指着那压扁的车说,2680元,为了这辆车他整整攒了一年的钱。

戴站长告诉我们,这里的黄被木耳是老百姓主要的收入,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黄被木耳种植基地,每年创造的价值都在10亿元以上,如果没有这场灾难,现在应该是黄被木耳第一茬的采摘时候,但是一场地震,90以上的木耳大棚跨塌了,即使不倒的大棚,也因为水、电中断,只好眼睁睁看着木耳干死掉。但是,政府还顾及不到这些,现在摆在第一位的依然是救人,截止当日下午5时,什邡确认死亡人数已超过3000人,受伤30000余人,失踪2591人,被埋1838人,倒塌房屋320000间。

天灾面前,人们也许无能为力,但是灾难中迸发出来人最深处善的光辉,却时时令人感动,在倒塌的镇政府大院里,一些干部还在监守阵地,蹲在地上接受各地捐赠的物资,而另外一些外来的人,则开着车拉着自己买来的矿泉水、方便面无偿地给村民分发,尽管有些乱,但是却充满了亲情,充满了感动。

5月16日(天使折翅)

在几天的采访中,一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困惑。

我是应该继续采访还是该放下手里的话筒去救人?我是该履行一个新闻人的职责还是应该履行一个自然人应尽的义务?在大灾面前,在生死面前,我们所有的报道难道比实实在在地抢救一个人更有意义吗?

这样的问题不时在我脑海中重复闪现,不停地考验着我的价值观,但是的本能还是要不挺的打听新闻线索。

抗震救灾进入第四天,政府工作已经从开始的搜救到救援的第一个阶段,向救援到救治的第二个阶段转移。虽然,生命的奇迹在不断的上演,他鼓舞着、感动着救援队伍和广大民众寻找新的生命奇迹,可是,职业的敏感告诉我,今天以后,医疗人员将取代救援的官兵成为抗震救灾的中坚,进而成为新的新闻点。

"保安工作报告计划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