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作总结 >> 资料 >> 青山不老课件 >> 导航 >>

青山不老课件

青山不老课件

青山不老课件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青山不老课件、青山不老课件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青山不老课件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以下是本文的首篇介绍“青山不老课件”。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只需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就可以了。教案编写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关键步骤。建议您收藏此页以便随时查阅!

青山不老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与方法:

⑴初读全文,探究“奇迹”是什么。

⑵再读课文,探究“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⑶审读课题,探究“奇迹”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位普通的山野老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培养植树造林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6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青山”是什么样的山?“不老”一般指人,这里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出示阅读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位老农创造了什么“奇迹”?

3、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这“奇迹”?

4、老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5、作者对他有什么看法?

6、为什么说“青山不老”?

7、你想对老农说什么?

三、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2、在文中找出老农创造的“奇迹”。出示: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⑴学生读文,找出哪些地方具体地描写了这奇迹。

⑵多种形式的读,然后谈谈感受。

教师:在我国这样的绿洲随处可见,作者为什么单单把这块绿洲称为“奇迹”?

3、交流资料。

4、教师播放多媒体:

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图片与青葱林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是啊,老农所处的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可是,他还是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天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我们对拉农仅只

查看更多>>

2024.02.29 青山不老课件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设计得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是一份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制作的“青山不老的课件”期待让您喜欢,希望这些模板有助于你更快的完成任务!

青山不老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入手,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68页,读一读链接。

师:从题目“青山不老”,你想知道什么?

生:1、青山为什么不老?

2、青山是谁种的?

3、题目暗含什么?(引导:等一下解决)

二、感知奇迹,探究原因(10分钟)

师:给大家3分钟默读课文,划一划:

(一)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二)这样的奇迹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注意有的内容需要概括)

3分钟过去了······

师:哪一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预设回答:

第一自然段

1、作者看到这样的景色,那你仿佛看到什么?(2——3min)

2、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在说明文中是打比方。

3、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了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概括性的句子)

第四自然段

1、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3、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种树时间长,贡献大

师:请找出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这个奇迹。

预设回答:

大环境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在这样干旱、降水少的地方老人却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同学们,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老人没有放弃,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读)

3、从这里,你看到了老人什么品质?

生:无私奉献、不畏困苦、保护环境的决心

4、带着对老人的赞赏,读“15年啊,······”

小环境

1、生活条件简陋:工具、人数、年龄。

2、联系自然环境,想象画面:一把锄头、一个桶、年老、独自一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在这里,你看到了

查看更多>>

2023.09.21 青山不老课件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会使用到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山不老课件收藏13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青山不老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粼粼、肆虐、盘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理解起来不难。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以及六年级学生的阶段水平和本单元的重点及本课的特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谈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2.说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所以,我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让学生大声读、认真思考、热烈讨论,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拼读语言——表达感悟——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当地环境的恶劣,这样在课文的学习中,学生更能理解老人的崇高与伟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先让学生自读“阅读提示”,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快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

查看更多>>

2023.04.13 青山不老课件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山不老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山不老读后感【篇1】

无私奉献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美好品质,但我认为那个用生命创造青山的山野老农有着这样的精神。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与山川共存。

这是中国晋西北的一条山沟,植物都因为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而死去,消失。这地方没有多少树木,可那个老人用了15年的努力,竟创造了一片绿洲。绿洲里的树木如臂如股,勇敢地顶住了山洪和泥石流,不仅保护了村庄,还回报了老人和那片好土。

无私奉献的不止老人,还有詹天佑先生。詹天佑任命修建京张铁路,以忘我的精神用4年时间完成了外国人计划7年完成的京张铁路,还不记名与利。无私奉献的人令人们骄傲,令世人称赞。小肚鸡肠的我,还以为那些都是名人该做的。《青山不老》让我知道不论是谁,就算是山野老农,也能做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老人用生命创造绿洲,造福子孙,证明自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老人开辟的青山使绿化家园的精神的证明;老人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造福子孙的情怀。

我们应该学习老人的精神去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用精神品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

青山不老读后感【篇2】

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忘不了那位山野老农的背影,也永远忘不了那节感人至深的语文公开课──《青山不老》。

“同学们,当你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有什么疑问吗?”宽敞明亮的多功能厅里,响起了语文方老师甜美的声音。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认真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课,当听到这个问题时,大家心中都升起了一股股“疑团”。

“青山不老”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迷惑不解。但当方先生让我们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时,大家突然意识到了,不禁被老农的精神感动了。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感人事迹。

学生们都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发表了意见。我也大胆地发了言,觉得青山不老含着的意思其实是讲老伯的这种坚持不懈为大山做出贡献的精神是像青山那样永远不会老去的。然后,在老

查看更多>>

2023.12.16 青山不老读后感

  • [收藏]《青山不老》的读后感(模板3篇)

    书是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通读完作品之后,往往会有忍不住吐露出来的心得感悟,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有一定的深度呢?经过搜索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现“《青山不老》的读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2023.01.14 《青山不老》的读后感

  • 黄山松课件锦集

    我们编辑了“黄山松课件”以满足您的实际需求,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是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

    2023.04.22 黄山松课件

  • 火山课件精华10篇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实现,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我们作为服务提供者编辑了“火山课件”以满足您的需求,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2023.04.22 火山课件

  • 老舍猫课件

    如果您想阅读优秀的文章,可以试试“老舍猫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动动手指将其收藏起来。每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精良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的教案和课件得到认可,也有助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

    2023.05.16 老舍课件

  • 阿里山课件(实用6篇)

    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每位老师都要费心地编写教案和课件。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份教案课件,因为它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编写教案课件呢?不妨看一看栏目小编为您搜集的“阿里山课件”相关内容,希望您能更多地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23.05.25 阿里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