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作总结 >> 总结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篇1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七、八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空时,多听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积极探索,把新课程标准的心思想,心理念,和数学课堂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在课前都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备课,书写教案,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知识完成情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共有九个单元,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总结如下:

第一单元:数一数,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从数小棒,数铅笔、数同学、…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并会写1到10各数,建立了数的概念。

第二单元:比一比,是建立在认识数的基础上的,首先是比多少,其次是比长短和比高矮,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来掌握这部分知识,由此建立了长短、多少、高矮的概念,学会了比较事物.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通过学生摆小棒,让学生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认识“>、

第四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本单元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和图形,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知道了它们的名称,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认识了610各数,并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熟练掌握。连加、连减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从经历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连加、连减的意义,并掌握了计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学会了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

查看更多>>

2024.05.16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

转眼假期生活过去了,新学期要开学了。下面就到了教师们写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怎么样才能把教学计划写好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

查看更多>>

2024.04.06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以下是一些涉及“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和研究。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估依据。感谢您选择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内容选择体现儿童已有生活经历,如:交叉路口红绿灯、家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拍手游戏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数学学习活动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活动中进行,在游戏中思考,在生活中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3、体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教学中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实践,去应用。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上下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确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对性。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教学难点:理解“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

(一)游戏导入,感知上、下、前、后:

大家根据教师的口令做游戏好吗?(教师发口令,学生动手做游戏,感知上、下、前、后)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问题:

(1)学习这节课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2)怎样才能正确很快区分上、下、前、后呢?

(3)学习这节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本第1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的南京大桥,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2)汽车在火车的什么面?

(3)火车在汽车的什么面?

(4)汽车在轮船的什么面?

(5)轮船在火车的什么面?

(6)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先引导学生看图,独立探究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1、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5、6),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如果合作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组织全班

查看更多>>

2023.08.2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

教师每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认真规划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必做的任务。教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否有高质量的教案课件可供参考呢?您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内容感兴趣吗?接下来请继续阅读,将本网页链接添加到收藏夹中以备下次浏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14个生字,并掌握其中6个生字。

2、教育学生遇事不慌,勇敢向前。

2、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

二、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文,画出生字反复拼读。

三、教学生字。

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

中间是一长竖。

学生进行笔顺描红练习。

3、在书本上画出生词反复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象声词不达意“哇哇、哗哗”的意思。

2、培养学生遇事不慌、勇敢向前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象声词的意思。

2、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1、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并指名口头组词。

2、听写、指名板写生字。

3、指名读文。

二、指导朗读。

1、通过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开火车读,指名轮读。

了解课文共有几句,每句写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读,理解词句。

灯片出示句子:“头上乌鸦叫”(生读)再出现句子:“头上乌鸦哇哇叫”(读)

比较一下哪句好一些,为什么突出乌鸦对熊的嘲笑把自己的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再读句子。

同样理解“桥下流水哗哗笑”。

2、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教案《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熊过桥》教案》来自网!/jiaoan/yuwenja1/99690.html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例题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5个圆片、5根小棒。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2)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 3只红汽球和1只蓝汽球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

查看更多>>

2023.12.25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经典六篇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大家在写教案课件前考虑哪些问题?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充满了深意,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产品信息!...

    2024.03.0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