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卫生局季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31

2019年卫生局工作总结。

年轮流转,时光飞逝,回想起来,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可以说,写总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9年卫生局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今年以来,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将20xx年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城乡卫生一体化加快步伐 

(一)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今年1月全省卫生改革与发展会现场会上,学忠书记、中伟省长等领导对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市人事局、市编办及时落实解决市、县、乡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人员的编制,为此项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全市除金牛区、高新区外(金牛区、高新区的农民全部进入城镇社保)的18个区(市)县所有乡镇全部启动新农全工作。全市应参加新农合农民人数562.11万人。实际参合人数为505.45万人,参合率为89.43%。其中,锦江区农民参合率达100%,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新都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等13个区(市)县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彭州市、邛崃市等2个市参合率达87%以上。20xx年1―10月,全市参合农民中享受报销医药费用的共有127.9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4748.78万元。(金堂县等6个县(市)214.5万参合人员于7月1日开始结算报销)。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评为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

根据去年沉淀资金较多的情况,为了提高乡级和区(市)县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深入调研、科学测算的基础上,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等措施,受到了群众欢迎。成华、温江、双流、金堂还建立了门诊慢性病大额门诊费补偿制度;青羊、都江堰、温江、新都、青白江、彭州建立了特助补偿金,加大对患重病的高费用段病人的补偿力度;都江堰、成华、温江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使合作医疗与医疗贫困救助制度有机结合,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看病就医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一是拟定《成都市农村卫生规划》、《成都市优化调整乡镇卫生资源的指导意见(送审稿)》、《成都市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送审稿)》等文件。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新都、青白江作为农村卫生改革试点区后,我局先后召开7次专题会,对两区改革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新都、青白江按照方案,对地名卫生院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彭州市的农村卫生改革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之中。同时,对全市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制作出安排部署,各区(市)县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今年全面推进了非建制乡(镇)卫生院的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首先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今年底,除个别的项目因为工程招标等原因竣工时间会跨年度结束外,其余建设项目全面竣工。其次,加强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 “为民办实事”工作目标,制定了《成都市村卫生站建设标准》,今年全面完成30个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

(三)加强城市卫生对农村卫生支援。深入推进农村卫生对口支援“七个一工程”,在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成都市关于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对口帮扶方案》,市、县级医院定期下乡、村开展巡回医疗。目前,市级14个医疗卫生单位与14个重点建设镇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工作关系。

(四)建立少儿住院互助金,实现城乡一体的少儿住院互助共济。为重点解决广大中小学生、婴幼儿医疗保障,20xx年9月,我市正式启动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成为全国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建立少儿住院互助金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开展少儿住院互助金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5.59万人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参加率为76.05%,现已结算报销5705人次,报销金额为185.7万。

二、卫生项目年工作完成较好 

(一)积极推进卫生项目年建设。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年”,加强项目计划、论证和引进,切实做好招投标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国债公共卫生项目、疾病控制项目和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的力度,全年卫生项目共完成投资3.15亿元,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农村卫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57个,其中龙泉驿区疾控中心、大邑县疾控中心等疾控体系建设项目5个,医疗救治体系传染病区建设项目5个,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33个,重点镇卫生院建设项目14个。

(三)市级卫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竣工面积36424平方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体已完工;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拆迁工作正抓紧进行;全年共完成投资26611万元。

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一)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坚持平战结合,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完善7个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组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和卫生应急队伍。与省上开展应对突发大型交通事故的联合演练、与美国心连心专家和天津市急救指挥专家开展中美城市紧急救援演练,省市领导进行了观摩。为各区(市)县乡镇卫生院培养院前急诊人员480人。

建立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

【20xx年卫生局工作总结】

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时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应急办接警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60次,其中重大交通事故29次,食物中毒事件12次,房屋垮塌事件3次,输入性疫情高危afp2次、炭疽1次;6人以下事件14次,6人以上10人以下大型事件7次,10人以上大型事件39次,共涉及医疗救治883人。及时处理麻疹、中毒、瓦斯爆炸等事件。在成都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发生后,全局加强领导,积极应对,齐心协力,科学防制,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扑灭。我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成都市20xx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卫生执法监督拟定《成都市卫生局重大行政审批制度》、《成都市卫生局行政审批工作程序》,全面推行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处罚案件备案制度、集体讨论制度。支部全市卫生局分管副局长、政务中心人员、监督员等参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完成涉及推进城乡一体化、项目年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清理工作;完成《成都市传染病收治管理办法》的草拟、报送,结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和完善城乡卫生执法体系建设,在新都、青白江开展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双流县在我市率先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设立片区和镇县共卫生所21个,极大地增强了基层执法力量,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落到了基层。

(三)大力开展卫生执法工作。牵头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认真履行市食安办综合协调、支部大型整治行动和查处大案要案的职责。加大食品监管力度,大力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全市9868家餐饮业实施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70%以上。在五城区,高新区32条示范街337家中小餐饮店开展了量化分级的规范管理,对评定出甲、乙、丙单位给予授牌。积极探索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积极争取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13个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城市之一。综合协调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成功处理了“问题甲鱼”、“苏丹红”食品、火锅“毛棉油”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认真做好大型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全年完成卫生监督保障任务189余项,其中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宾保障任务37项,万人以上大型卫生保障103项,监测重点食品13类505种,累计就餐人数300余万,实现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零记录。

(四)着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职权,将卫生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四个处办理全部归口由卫生窗口工作人员直接承担初审及大部份事项的终审工作。二是整合前后台力量加强衔接工作,缩减中间环节、缩短办理时限。三是将原27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减少至目前的22项。四是修改《市卫生局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加强事前告知,制作出《餐饮业事前服务告知书》。五是将食品广告证明审核、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证、医疗广告审核等六项审批事项由承诺件简化为即办件。六是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工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批事项,由原来6-15个工作日缩减为5-12个工作日;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审批、护士执业登记注册审批事项由15个工作日缩减为10个工作日。

一年来,市政务中心卫生窗口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审批受理1432件;医疗广告审核受理359件;性病诊疗执业许可证审批受理19件;食品卫生许可证受理860件;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受理55件;护士执业登记注册审批受理8238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受理484件;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审核受理70件;放射工作人员证办理受理354件,卫生许可证变更237件,合计12113件。受理的审批项目均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卫生局窗口工作人员先后收到群众赠送锦旗3面,有3人次获得政务中心通报表扬。

四、各项卫生重点工作全面推进

(一)积极开展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以霍乱、肺结核、艾滋病等防治为重点,全面开展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20xx年,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254.74/10万。

全面启动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等防治工作。制定了《成都市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方案》、《成都市20xx年艾滋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成都市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和方案。成立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门诊,已为302名吸毒者进行了替代治疗服务。对27094例有偿供血人员和20836例“两劳”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筛查,筛查出艾滋病感染者111例。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目标,狠抓病人发现和治疗两个重要环节,全面实施日本援助项目和全球基金项目。全市新登涂阳病人3311例,提前完成涂阳病人发现的目标任务,落实《成都市霍乱防治技术方案》,切实加大霍乱监测工作力度,强化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我市在近3年连续发生霍乱疫情的情况下,首次出现了全年霍乱零发病。

狠抓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五苗”基础接种率均达95%以上。切实加强了禽流感疫情监测、人员培训和演练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加强对犬伤门诊的管理,治疗犬伤8270例。开展慢性病发病和死因漏报检查,制定了成都市慢性病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了高血压、糖尿病的干预项目。

全市共计完成查螺面积8197万m2,查出钉螺面积972.68万m2,切实加强血吸虫病控制工作力度,查出面积较上年同期增加35.90万m2;完成灭螺面积934.47万m2,完成查病91.43万人次;完成扩大化疗12.73万人次。重点加强了中小学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联防联控工作,召开了“成都、乐山、眉山、德阳市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并就组建四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开展联控工作达成协议。省政府血防检查组检查我市血防工作,给予了好评。全市发病率稳定控制在0/万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病标准以内;实现了全市以区(市)县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阶段国家标

【20xx年卫生局工作总结】

准。蒲江、邛崃按期实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大邑提前完成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工作目标。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促进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促进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相关政策。下发《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工作,作为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二是加强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进程,有16家各级医疗机构已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部分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城市医院与社区两级构架的雏形。三是深化社区“六位一体”功能,实施“五大健康促进工作”进社区。大力推进慢病防治、骨质疏松防治、均衡营养、残疾康复、中医药服务进社区活动。四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定了《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与职责》,已被省卫生厅向全省推荐。五是以创建国家(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心)为载体,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上新台阶。18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已被省卫生厅批准。六是依托中英项目和创建国家示范优势,健全和完善贫困医疗救助体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近两年贫困救助经费达890余万。七是实施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三减两免”的措施,已实施优惠近200多万元;开展8家综合医院和15家中医机构对口辅导3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

2、强化妇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强化内涵建设。不断加强产科执业机构的执业规范,全市产科执业机构由原来434家调整为299家。二是严把人员准入关,强化产儿科队伍建设。将新进入人员准入和执业人员产科岗位培训(含校验换证)考试考核由三年改为每年一次,实施产科执业人员动态管理,严把岗位质量关。三是狠抓制度建设,强化产科质量管理。制定了《成都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管理规范》,建立了孕产妇死亡报告、现场取证、分级评审、共享资源“,在农村实施了计划生育站与乡镇卫生院合并,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与社区机构合并。五是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网络健全,我市相继建立了570个三网监测点,整体推进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建设。

20xx年全市全年接产总数71601人次,孕产妇死亡率为21/10万,婴儿死亡率为13.40‰;出生缺陷发生率10.31‰;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80.58%,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88.42%,妇女病查治986561人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232890人次。

3、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启动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少儿住院金互助系统建设,实现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的数据传输、处理、分析、统计,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提供数据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新农合管理系统”和“药品管理系统”了进行验收。

(三)加强药品招标、物价管理工作。一是大力推行药品“阳光”采购政策,采购信息及时反映在网上,接受社会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将评分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督促相关医疗机构规范采购行为。二是落实“三网合一”,不再区分招标、挂网、备案的药品分类,将以上三个目录的药品合成在一个目录中,供各招、跟标医疗机构采购。三是要求所有跟标医疗机构必须上网采购。我市招、跟标医疗机构共采购药品70084万元,其中网上采购55922万元,占采购总金额的79.8%,超额完成了省药招办规定的网上采购金额不低于70%的要求。我市接受省检查组对 “药招”工作的检查,受到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配合市物价局进一步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规范调整,下发《关于修订成都市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二)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收费行为。

(四)严格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全市共出动执法监督人员7692人次,出动车辆2301台次,共督查医疗机构6483家次,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医疗机构、计生机构951户,清理出租承包科室医疗机构2户,查处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机构5户,查处虚假广告20起,立案调查603起,没收违法所得9.69万元,罚款44.51万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户,取缔无证行医1531户次,没收器械、药品2145箱。向工商部门移交案件10起。

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各级医院进行了评价、复查。坚持每季度对省、市级二十五所医院的医疗质量、工作量及费用情况进行医疗信息发布。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医院成份输血比例达68%;对设备技术不足、管理较为薄弱的邛崃基层血站,温江、新津、彭州三个采血点实施了撤消关闭;在全市二甲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了输血科(血库)。继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做好大型会议、赛事医疗保障工作120余件。积极推进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卫生下乡服务工作,安排邛崃、金堂医院10个专业20名医师到我市三甲医院进行培训,提高了县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积极开展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制定《成都市惠民医院医疗服务优惠实施方案(试行)》,5月25日惠民医院正式启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成为成都市第一批惠民医院。支部市级医疗单位6名老专家参加成都市首届“银龄行动”服务团,赴革命老区仪陇县支医;同时支部市级医疗单位对仪陇县进行对口支援,共援助医疗设备价值17万余元。

(五)编制“xxx”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按照“专家编规划、开门编规划、科学编规划”的原则,在理清成都市卫生事业“xxx”发展规划思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规划的编制起草工作。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座谈会,征求他们对规划的意见。目前,该规划已三易其稿,完成修改,提交局党组会讨论通过后,在年底前上报市政府。

五、学科和网络建设的力度加大

(一)支部医学重点学科申报、评审工作,并召开加强全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对5个重点学科、10个列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学科授牌颁证,签订周期建设目标责任书;市儿童医院“儿科”和市妇幼保院“妇女更年期综合专科”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和专科。

(二)做好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一是评出41项课题作为20xx-XX年度局科研课题计划。二是扩大科研项目计划范围。中标省级科研项目54项;中标市科技局科研项目3项。三是加强在研课题管理。完成科技成果鉴定7项,获市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四是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培训和推广工作,推广实用技术项目4项。五是举办为期两天的科研培训班。

(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对1338名县乡卫生机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对494人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举办各类学科的短期培训班11个,共有3000余人参加,支部1000余人参加“现代临床”刊授教育,3000余人参加

【20xx年卫生局工作总结】

远程医学继续教育。

(四)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1、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通知》,有10个区(市)县、11个市卫生医疗单位建设了网页,与《成都卫生信息网》实现链接。2、启动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是对《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演示。二是研制完毕《成都市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对《成都市卫生局视频会议系统》配置硬件。四是完成了《少儿住院互助金系统》软件,定点医疗机构已使用系统进行报帐。3、完成了已立项的《成都市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和分析系统(二期工程)》和《成都市卫生执法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4、继续完善XX年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后序工作。5、增强和完善了“成都卫生信息网”的功能建设。

六、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全市119名县级中医机构的人员参加了全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急诊急救能力得到强化。广泛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市县两级中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精品中医医院建设。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王静安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被列入科技部“十五”公关课题并已正式启动。新增市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

(二)巩固和发展农村及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市场。积极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鼓励引导参合农民选择中医药服务。郫县、彭州市达到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标准。开展中医进社区活动,16家省、市中医医疗机构对口辅导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工作初见成效。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四川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三)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成都中医名医馆的服务功能,建立了“国医大师王静安工作室”,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整理和保护工作,培养造就新一代名中医;新增特色专科9个,在馆名中医已达59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继续推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支部开展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的学习活动。举办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班。完成乡村医生中医学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年度招生计划,新增学员300名。

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成都中医药应邀赴奥地利林茨市参加首届中国中医药展获得圆满成功。成都中医名医馆参加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的展出受到一致赞誉。

七、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深入

(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健康意识、共建和谐成都”为主题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共出动了3万余人次,清除积存垃圾4.5万余吨,清除不卫生死角1.5千余处,清理违章乱摆乱放、乱设摊点上万余起。整治农贸市场78个,使市容环境得到改善。同时,大力开展除四害防病工作,治理“四害”兹生场所3.2万余处,投放各类消毒药物150吨,使“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国爱卫会支部对我市的爱国卫生工作检查中受到好评。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卫生防病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在电视台开辟了“健康成都”栏目,全年共播出节目180期,全年还支部医务人员和健康教育工作者148人,深入20个区(市)县的35个镇乡,开展送健康知识下乡活动。在我市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离流感疫情期间,及时印制了宣传折页200万份、健康教育壁板2万套、防治知识光盘100张,发放到乡镇、村、社,使广大老百姓及时掌握了防制知识,有效控制了疫情。

(三)全面展开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以血防地区为重点,在邛崃、蒲江、大邑开展改厕项目试点工作。共完成项目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培训13万人次,完成卫生户厕建设8200户,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围绕重点集镇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市级卫生集镇建设,从抓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抓镇安全整治、抓规范管理入手,全年共建成7个市级卫生集镇。

八、党员“先教”活动成效明显 

(一)党员“先教”活动收到实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针对自查和群众提出的六个方面不足,局领导班子3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把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作为市委、市政府先进性教育活动公开承诺整改目标,在成都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着力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城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从业行为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民主评议,局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96%。

(二)以“先教”活动促进行风建设。狠抓软环境治理,塑造文明窗口形象,针对投资软环境调查测评、“万人评风”中对卫生工作反映出的问题,局党组6次专题研究,认真反思,积极整改,向市政府报送了《成都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的情况报告》。为了控制医药费的不合理增长,制定了《关于规范诊疗服务和医药收费行为的实施意见》,对合理用药、检查、规范收费行为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完善和落实医德医风查巡制度。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诚信示范医院”活动,提升了卫生行业形象。

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共接受信访举报115件次。受理46件,办结43件,办结率 93.5 %。完成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4项。加强对卫生项目建设的监管工作。

(三)扎实开展 “党员进万家”活动。坚持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践行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支部党员到邛崃、金堂、西御河沿街社区、西华门社区等地慰问、看望了帮扶对象和贫困低保户,送去年货和慰问金。走访农户,调查摸底,着力在发展思路、家庭具体困难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对特困村民实行帮扶。

围绕卫生局中心工作,以“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为重要载体,开展团员青年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和“争效益、当能手”等活动,荣获成都市“双争双创”支部奖。支部“天府红丝带”、预防控制艾滋病志愿者招募活动,招募宣传志愿者240名。卫生系统青年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20xx年卫生局工作总结】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区卫生局2019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有力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力推进卫生改革,加强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获得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重大疾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坚持抓早、抓主动,及时部署安排防控工作,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泰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庄镇卫生院扩大内需扩建工程已全面完成;中医二院改扩建工程规划已获批准;社区卫生服务站改貌建设15个,其中新建10个,扩建5个;村卫生所改貌建设27个,其中新建17个,改扩建10个。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新提升。在全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机构设置招投标工作,有5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取得了提供社区公共服务资格,向社会公开招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66个,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口全覆盖,其中有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为“五星级站”,其它站都达到了“二星级站”以上标准。圆满完成省卫生厅在我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了全区社区卫生信息管理互联互通。卫生职能进社区活动扎实有效,大医院专家进社区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巩固。全面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及入户健康调查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家庭健康档案,目前,已为17.6万家庭53.2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四)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大力开展妇幼保健进社区活动,实现城区围产保健服务,完善儿童系统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服务,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及《出生医学证明》办证和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计划生育职责,积极推行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婴幼儿保健三期保健,各项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共查治妇女病46510人,产妇系统管理5423人,高危妊娠专案管理275人,住院分娩率100%,母乳喂养率97.01%,无孕产妇死亡。出生5566人,0-6岁儿童系统管理59037人,体弱儿管理26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47‰,婴儿死亡率5.03‰。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新农合全市“一证通”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微机网络管理,定点医院与区、市新农合办公室实行微机专网连接,达到了村、镇(街道)、区、市级医疗机构与管理机构四级联网运作管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市区共享。20xx年,参合率达到了99.8%。截止10月底,全区共计报销医药费1025.65万元,其中报销门诊医药费300.25万元,受益40.8万人次,报销住院医药费725.42万元,补偿6279人次。报销万元以上的35人。免费为参合农民健康查体10.7万人。

(六)卫生监督工作扎实推进。以迎接全运会、泰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执法的力度。与相关部门配合,先后开展了“春节”、“五一”、“十一运”及中高考期间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和医疗机构专项检查等一系列监督执法活动, 2月14日,全省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卫生监督机构的200余名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区卫生监督力量下沉的现场。

(七)中医药工作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特色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在去年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基础上,今年将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列为全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对照标准,狠抓各项指标的落实,切实取得了以创建促工作,以工作保创建的效果。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八)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单位以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为总抓手,着力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开展便民、利民、惠民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卫生宣传、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客观分析和把握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事业高度重视,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区委、区政府将各项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张志华书记、宋洪银区长多次对卫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处镇也积极落实扶持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卫生事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力度不够大,医疗专家少,特色优势不明显;三是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执法、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依然薄弱,与群众的期望值,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超前谋划,及早部署,争取明年工作的主动权

20xx年是改革年,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年。全区卫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服务好、质量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两大工程”(卫生基础设施改貌工程、卫生行业形象提升工程),完善“三个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创建“四项机制”(工作一线机制、内部科学管理机制、督查工作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切实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中医药),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基础设施改貌建设。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大事、实事项目,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基础设施改貌建设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完善全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开工建设中医二院改扩建工程,完成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以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卫生所的改貌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全区卫生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和设备更新,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二)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管理。巩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以规范服务、强化管理为重点,在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基础上,实现社区卫生信息共享,对重点管理人群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在5个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一体化管理。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完善“新农合一证通”和“即时结算报销”制度,方便群众报销;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用药和收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新农合四级联网微机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100%,农业人口覆盖率达100%。

(四)提升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继续抓好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按照市里部署,做好与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做好与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调整与衔接,完善基层监督执法体系。

(五)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区、处镇、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规范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多种形式互惠合作,完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六)创新妇幼卫生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保健(三期保健)的综合系统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泰安市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继续推进加快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积极开展“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八)深化“两好一满意”活动,提升作风建设水平。着力开展服务与质量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务求实效,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集中、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扎实深入地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任务目标;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另外,还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和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搭建宣传载体,灵活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把卫生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宣传出去,把卫生系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出去,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卫生、关注卫生、支持卫生,为卫生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2019年市卫生局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xx大、xx大精神,坚持以城乡卫生一体化战略为核心,加强卫生行业监管,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促进了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工作。

一、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建立了统筹城乡卫生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24个子方案。按照一个制度、四项分开、四个体系的思路,推进医疗体制、医保体制、医药流通体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四个联动,提出了大卫生、医学中心、医学城、市级医疗机构东西南北中发展目标、县级医疗机构资源整合发展意见。

(二)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223所乡镇公立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目前,乡镇公立卫生院新增床位XX张,固定资产总值新增78%,门诊人次平均增加32%,住院人次平均增加23%以上,而每门诊人次费用、住院人均费用下降了12%以上。

(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四个体系、三个机制、二个模式,即政策支撑、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网络、服务机构八统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体系;创新了六大健康社区行健康促进和服务模式。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德医风规范化建设。启动卫生支农快车行动。12家市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30家重点乡镇卫生院和10家县级医疗机构。确定成都市惠民医院、市级医院和14家县级综合医院为见义勇为特约定点医院。健全产科三级急救网络,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孕产妇死亡率为19.34/10万,婴儿死亡率为7.28。

(四)建立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建成《成都市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和分析处理系统》。狠抓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等重大疾病防治;连续三年全市霍乱零发病;提前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三大目标,免疫接种率10年保持在95%以上,流动儿童纳入常驻儿童免疫规划系统管理;蒲江、邛崃、大邑提前实现了国家、省、市下达的血防、疟疾工作任务,全市实现了疟疾基本消灭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五)中医工作得到加强。制定《成都中医药发展规划(XX-20xx)》和《成都市中医药发展xxx规划》,召开了全市中医药发展工作会议;100%的乡镇公立卫生院和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量达30%以上。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4个,培育省市级名中医87人。

(六)深化了爱国卫生工作。创建市级卫生村28个。全年新建农房无害化卫生厕所达100%。建成市级农村改厕示范村6个、建成社区健康教育示范区2个。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建设。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75.60%,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2.07%。

(七)深化了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600多人次。对3项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实施与蒙比利埃市医学院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共获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113项,市级17项,局级90项。鉴定成果7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47项,省医学科技奖6项。

(八)深化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对卫生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探索,形成调研报告4篇。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力度,系统文明单位达95%,文明行业达40%。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存在问题

城市建设发展缺少卫生建设规划,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卫生投入仍需加大,卫生执法监督网络还未完全覆盖到乡镇、村组等广大农村地区,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亟待加强。

2019年县卫生局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XX年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县各医疗保健单位的通力协作和全县各级妇幼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根据国家,省,市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精神要求,为了保持与国家监测的一致性,今年的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执行了3+1模式,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县委,县政府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卫生局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xx县妇幼卫生监测方案,方案中确定了详细的监测对象;拟定了统一的资料收集办法和运转程序;制定了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检查奖惩办法;县卫生局监督所人员每年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指导和帮助:县妇幼保健院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定期不定期的深入乡村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保证了妇幼卫生监测的顺利进行.十多年来,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屡屡受到国家,省,市检查人员的高度评价.

二抓好培训,提高素质

今年是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改为3+1模式的第三年,以后妇幼卫生监测工作运行顺利与否,抓好本年度的妇幼卫生监测培训工作是关键.首先我们就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参加省级师资培训班的同志精心准备,认真备课,10月中旬县乡村从事妇幼卫生工作专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在培训班上,她们就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及评审,5岁以下儿童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渥报调查方法和相关表的填写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讲解.培训结束后,举行了书面考试,保健院院长申芝凤对培训进行了总结.此次培训得到了县卫生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卫生局副局长臧庆玲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臧副局长强调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此次培训班的重要性,要求参加培训的同志一定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要用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效性,杜绝虚报,瞒报,减少错报,渥报.通过学习交流,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认识,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理解和掌握了妇幼卫生监测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培训对完善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制度,促进妇幼卫生信息利用率,提高了妇幼卫生监测的质量,促使我县妇幼卫生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推进我县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质控到位,数据准确

按照培训要求,各监测乡镇在收集到村级上报的监测信息后,在十一月上旬深入各村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为确保数据上报的真实性打下基础;十二月下旬,在各监测乡镇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县妇幼保健院又随机抽取了五个乡镇二十四个行政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指导,充分保证了上报数据的准确性.XX年xx县基层上报活产数2048人,质控后为2069人,漏报率1%。5岁以下儿童死亡上报57人,死亡率为27.83。漏报2人,漏报率0.9。婴儿死亡上报37人,婴儿死亡率为14.51。漏报2人,漏报率0.9。新生儿死亡上报19人。死亡率9.3。漏报2人,漏报率0.9。全县住院分娩率已由XX年的53.87%提高至XX年75.1%;孕产妇死亡4人,死亡率为10万分之195.3。全县无孕产妇死亡漏报。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部分乡镇两个系统管理率低,监测工作有待提高。乡镇妇幼保健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本乡镇的儿童出生数,可能存在活产和死亡的渥报.建议各医疗保健单位要加强两个系统的管理的建立和健全,为提高妇女儿童生命监测提供保障.

2质量控制要常抓不懈:个别医疗机构人员对监测工作末引起重视,发生登记不全面,对医院可能死亡的高危儿童的随访找不到地方,也可能存在渥报现象.建议各医疗单位要健全登记,并做到产妇姓名.地点真实可靠性,以减少渥报发生.

3监测经费匮乏,不利于监测工作的进行: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妇幼经费匮乏,希望增加监测经费.尤其监测工作难度大.基层人员报酬低,影响临测工作顺利进行.

4监测人员更换频繁,素质不高:由于临测人员的更换频繁,新上任的监测人员对监测工作不了解,不主动学习.而影响了监测工作的进行.

5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亟待加强: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普及和农民生育观念的进步,到乡镇卫生院分娩的人越来越多.但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产科技术力量薄弱,产科设施原始.落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温馨的住院环境,可能加大了新生儿的危险因素.

6.重视城镇人中的保健管理工作: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人中的保健管理无疑会形成一个巨大压力,我县城镇居民委员会建立不全,影响了城镇出生死亡的规范上报.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建城镇居民三级保健网络,增加人员.设备.经费.使城镇人口得到相应的保健服务.

"卫生局财务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