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中教师课改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9.19

初中课改工作总结。

随着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转眼间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即将过去了。要开始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总结了。能够更好地从容面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那么工作总结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中课改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贯彻朝阳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课改试验工作,促进干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依照课改方案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认真贯彻成功教育的理念的同时,加大了管理力度,在初中课改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参加课改的初中一年级基本情况

我校初一有两个班,共 78名同学,有近半数是外省借读生,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没有上过正规学校,有18个人没有学过外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有的学生对小数、分数运算,不知道运算的法则,在入学的考试中,名列全区第71名。但是本届学生确实是“新课改后入学的”他们有明显的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例如:他们有学习热情,上课爱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喜欢动手,喜欢自己收集信息,提供给大家共同享用。如何结合他们的实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达到成功。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改的新观念,学习课改先进单位的好经验,找出新的对策,解决现实中的新的问题,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得到发展。

二、以新的教育观念引领课改起步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开学初我们成立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王亚伟校长任组长,张风媛校长任副组长,吸收干部、骨干教师参加,形成了有效管理机制,根据区教委对样本校的要求,我们每月总结一次工作,每月对课改工作进行一次研讨,使工作进展顺利。

2、建立完善的课改制度,积极开展活动,使新理念深入人心

①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新进展:

每位初中教师都必须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参加校本培训的各项学习,完成培训后的每一项学习任务。gZ85.COm

本学期共完成四项教研活动:

9月份:开学初,对全体初中教师进行初中课改通识培训,发放培训资料,由王校长讲解三维目标的要求,并统一思想,每人准备一节课作为研究三维目标落实的典型范例,并邀请老师、领导听课。

10月份:开展公开课活动,对各备课组上报上来的公开课加以筛选,选出三节作为校级公开课,请老师们听课、评课。初一历史“领先世界的秦汉科学技术”、初一政治“让生命更精彩”、初一劳技(综合实践课)“自己动手组合地板”。

11月份:针对教师们提出,什么是课堂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课堂资源的问题。请张风媛校长结合课改实例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些情况,开展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新课改环境下的课程资源”讲完后大家座谈。会后,每人结合本学期教学工作,写一篇反思型的新课改案例,总结今年来参加新课改的收获。

1月份:在全校研讨会上,初中一、二年级有四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他们都以反思型的新课改案例与全校交流,受到与会的赞扬。

初一语文《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初一数学《“欣赏 ”引发的思考》

初一历史《一节历史课的教学分析》

初二语文《观〈可可西里〉激发学生爱心,增强生态平衡意识》

初二语文是一节探究型学习方式的课,他结合影片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悲惨命运,呼唤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学们对地球的热爱、对人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在这一节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写进了他们的文章之中,感人肺腑,让人为下一代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② 课堂教学中的新变化

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上不断的出现新的高潮、新的亮点学生们由不想学,到不学不行了,到现在慢慢地爱学了,这已经成为课改年级的普遍现象。

a、师生情感的变化:

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使师生间的距离接近了,教师从单纯关注知识的传授,到比较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语文课上“兴奋”的兴字如何读,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怎么办”学生答“查字典”教师说“是我错,还是你们错,查一查”,“我等着宣判了”每个人都快速的查,结果老师读对了,老师说:“这次老师更清楚了自己读对了,你们和我共同进步了,”孩子们笑声一片。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科学课改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真地去品味它,的确是如此。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学生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的。

一、建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和学生们建立融恰的师生关系,学生就容易和你接近,并且是从心理上愿意,也自然而然地愿意上你所教的学科,课上就能积极配合你的教学,积极思考,勇跃发言。我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在平时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挖苦讽刺、批评学生。避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还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难题,生活中的情况,家中的经济状况等,课下也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做些手工制作,下下棋等等。把爱心带到学生中去,对待每一名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都加以精心爱护。学生们知道老师的呵护,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温暖,也就产生对我的亲合。他们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活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感受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了成绩,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并伴有愉快的心情,也就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如果失败了,就有一种失落感,会出现不愉快心情,对学习丧失兴趣。有的对上学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我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使每位学生时常体验到成就感。拿班级的学困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就应不时时机地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遇,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宏亮,主动发言了都可以加以鼓励,考试有成绩提高,作业没有了错误,都可以对他加以肯定,让他体验到成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只要让学生们知道自己比过去强了,就是成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并非所有的科学课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那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愉快的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时,教师的作用就相当的重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恰当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引起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水浒传上。这样,学生才能爱学,乐学,并且增长知识和认识。在科学教学中,设计的情境,应入情入理,情境与科学问题之间相互融合。学生学习起来,也才会心情舒畅。兴致浓厚。我在教《洗衣服的学问》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穿 了一件旧的衣服,拿一个半瓶的墨水,走到教室门口,把墨水弄到了衣服上,这时问学生,这怎么办呢?让学生们帮助想个办法,学生就积极想起办法来,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正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的内容包括很多内容,如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它们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抽象的意识、思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遇到过不明的现象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徒手往车上装大油桶怎样省力,油桶为什么是圆的,衣物上的污物用什么样的洗涤剂才能洗净等等。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好学习科学,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经验,并把抽象的逻辑知识也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经验。使学到的科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努力发掘科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科学更具现实性,与现实世界联系得更紧密,学以致用,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活动是受兴趣的支配的,因此,在课堂上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心理,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电化教学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改变以往的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得胜远程教育资源,让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这样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教学气氛,打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探索宇宙》课时,就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动静结合,让学生了解到宇宙里的知识是无穷的。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俗望,开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探求,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六、加强观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课具有以观察和实验作为重要教学手段的特点,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就要求老师精心的设计,创设实验条件,并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实验。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老师实验。通过实验,都要引导激发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兴奋之中,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们感兴趣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就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自己得出结论,经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才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还有许多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实际来进行教学,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科学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贴于

语文课改总结


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放语文课程、改变学习方式、关注课程评价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一段实践,我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以前在学法指导上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现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会探索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2019年课改工作总结


20xx年课改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随着全县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县、片区、校三级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在这一年中,我校共有一、二年级共15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23人,学生654人。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程改革办公室、学科指导组及专家指导组。实行“三个一、三有、三保证”的新课程管理办法。“三个一”:教师每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三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会议记录;“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本年度,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县课改办要求所有课改年级教师必须“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基于这一点,我校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 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二是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 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们和教科员们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分析总结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我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因此,学校以一年级为实验点。先由点上的教师上研讨课,组织其他一年级教师来听课、评课。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其他年级教师上研讨课,大家评课,最后深入村小,这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要求其他年级对教材重新进行组合,使他们的课堂做到:老教材、新理念。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州日报·校园周刊》对我校素质教育进行过宣传报道。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学校现涌现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10人,镇级优秀教师15人,校学科带头人6人。教师获区级以上奖100余人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喜人的成绩。二年来,学校获多项集体奖,学生获区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人次,学生作文在各级报刊发表10篇。 五、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4)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重点课题研究,确保取得成效。


2020年课改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和片区教研室20xx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主要以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展开,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开展“三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在9月下旬组织了为期近三周的“三课活动”,学校成立了九个学科评价组(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电脑和幼儿组)负责对“三课”课堂进行全面剖析,客观、公正、准确的进行了定性评价。

本次三课活动,学校共排了51堂课,其中小学语文7节,数学3节;初中语文10节,数学8节,英语8节,物理2节,化学2节,政治1节,历史3节,生物1节,地理1节;音乐2节,电脑3节。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在三课活动中务必听完本学科的课,再选听至少10节跨学科的课。通过检查发现全校不少教师不仅听课数量多,而且记录认真详细,分析到位,建议合理。学校把教师参与三课活动的情况纳入第一学月六认真工作考核和期末考核。当然,这次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紧,老师们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之余,克服了不少困难,尽可能挤出时间参与“三课活动”,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

二、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运用水平。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学年开设基础上,学校全员参与,开发出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特征的校本课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课程形成了体系。

三、改进了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

在过去实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为了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本期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年级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四、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成果评选活动。本期有14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在有关刊物发表。

2、16位教师参加本年度省教科所优秀信息技术论文评审,其撰写的优秀论文已送省教科所参评。

3、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评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月均应撰写至少一篇优秀案例评析,各教研组每一学月交一篇到学校教科室,学校全体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评析的热情高涨。在11月进行的年度教研成果评选中,学校一共评选出48篇份优秀成果送片区教研室。

五、其它相关工作

1、承办了片区教研室组织的校本教研现场会。

2、承担了片区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华和小学语文专题教研活动的部分研究课、教材教法讲座及专题讲座。

3、认真组织了学校领导干部赛课活动,我校有三位领导由片区教研室推荐到县参赛。

4、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对教师进行为期三周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走进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

5、积极筹备《课改笔记》再版工作。

6、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校本教研研讨会”、“射洪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实验教学现场会”,并在大会上分别作了经验交流。

6、与兄弟学校举行教育教学联谊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