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济开发区年度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0.10.01

时光飞驰,一年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了。岗位的年度工作总结需要启动起来了!可以看清自己的工作情况,更好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怎么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岗位年度个人总结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经济开发区年度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感谢您的参阅。

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区按照福清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在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协调服务、社会事务和园区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推进园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据统计,20xx年融侨开发区中心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1.17亿元,比增5.05%,完成年初任务的88.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657亿元,比增52.9%,完成年初任务131.15%;实际利用外资3528万美元,比增0.8%,完成年初任务105%;合同利用外资5493万美元,比增37.3%,完成年初任务121.79%;内资实际到资16.9亿元,比增63.4%,完成年初任务163.3%。

20xx年,我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呈五个亮点。

1、骨干企业增长平稳。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我区大多骨干企业能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实现平稳增长。20xx年,捷联电子完成产值197亿元,比增-4.4%;福耀集团完成产值43亿元,比增2.3%。龙头企业平稳增长,带动了产业链中的企业持续发展,为我区的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我区列入五大战役项目有30个,年度计划总投资9.3亿元。截止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6.0559亿,完成年初任务的172.64%,有29个项目均达到或者超过序时进度,总体进展顺利。其中,天瞳光学、诺希新材料、融工光学(1#厂房)、融工海洋、南少林药业技改、乾丰纺织技改、宏宇电子、安德佳技改、盛辉物流等9个项目已投、试产,福光光电(2#号厂房)、捷创电子、融达物流等3个项目可望年底前后投试、产。

3、光电园区发展加快。光电科技园区是我区近年新规划建设的专业园区,作为承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平台。20xx年,光电科技园区工业产值突破102亿元大关,20xx年,光电科技园在产10家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27.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9亿元,比增23.36%。目前区内侨汇电子等7个项目正加紧建设,可望近期投产。随着新上项目陆续建成投产、达产,光电科技园区将成为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4、产业招商取得突破。今年我区先后成功引进了融工光学、天瞳光学、元鸿光电、嘉捷科技等一批高新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进一步垒大现有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冠捷集团新上的平板显示触控项目,主要生产4—32寸显示触控板(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一体机、显示器等显示产品,达产后年产各类触控屏1000万片,产值6.5亿美元。目前该项目已成立新公司(嘉捷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冠捷集团总部收购台北一家科研机构(约200人),并调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进驻福清,进行厂线规划、工程设计和产品规划,预计年底或明年初试投产。该项目的成功引进,标志着我区电子信息产品转型升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5、非公党建得到加强。全年发展新党员18名,办理预备党员转正14名,新吸纳入党积极分子103名,办理转接组织关系171人次,新建华顺、亿冠晶等6个党支部,重组7个党支部(现有7个党支部和9家未成立支部的企业联合共建党组织)。目前,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达7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00%,规模以下企业达53%,全面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

1、强化产业链招商。以现有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以光电科技园为主要载体,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中上游核心技术领域提升,实现垂直整合,延伸产业链。全年我区共引进新项目10项,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主要有友和胶粘的耐高温电气特种胶带、融工光学的pmma光学级亚克力光板、天瞳光学的光学镜片以及冠捷集团的平板显示触控项目等;同时跟踪洽谈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裕元传动数控机床、新成和光学以及tft-lcd偏光片等一批项目,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进一步增强我区发展后劲,筑牢电子信息产业根基。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项目征地强力推进。加强与街道及相关村的沟通与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征地拆迁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推进项目征交地。目前,新世界厨具、新金星物流、名味食品、斯泰克笔记本电池等项目地块已完成交地。二是项目建设确保进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主动靠前服务,全程协办项目用地及工程建设等相关手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三是项目服务及时跟进。按照“项目建设年”的活动要求,把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来抓。在实际工作中,既严格执行政策、又注重实事求是,既帮业主解难、又帮群众解忧,既做好管理、又搞好服务。

3、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在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了科技孵化器,引进了福州大学福清研究院,设立了海洋生物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和平板显示技术等三大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二是推进产学研结合。深化诺希靶材与清华大学、捷联电子与福州大学、宏宇电子与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学院等校企合作关系,组织15家企业19个科技项目、5个技术需求参加“6.18”科技成果对接。三是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组织申报福清市科技计划项目11项,捷星科技成功开发了3d显示器、usb显示器和超薄显示器。四是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组织新金星等3家企业申报省著名商标、福州市知名商标认定,福融辉等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五是推动企业规范管理。开展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管理调查,申报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组织36家企业78位标准化人员参加岗位培训班。六是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复核评审。

4、紧抓安全生产建设。认真落实各级政府有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我区一项中心工作抓好抓实。一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分解工作目标,与区内企业逐个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加大日常安全检查。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打非治违”专项活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和在建工程大排查等活动。共出动检查205人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220处,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51份,并跟踪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三是推进企业安全工作标准化建设。根据实际,认真制定推行园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案,顺利通过省级安全园区验收。目前,全区共有103家(含洪宽工业村)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取得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117家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取得市级达标证书。9家企业已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的现场评审验收。

5、抓好环境质量保护。以“三城同创”为契机,积极推进园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运行,努力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水平。一是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跟踪督促新上项目做到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督促企业办理环评、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等手续;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对区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排放和水、电、气等能耗情况的日常监管力度,将节能减排责任逐个落实到重点企业和具体项目上;三是加强日常督查。发挥执法队的职能作用,加强园区执法巡察,协调配合相关街道、部门做好区内道路的卫生清洁、绿化管理、路灯维护等工作。四是推进环保设施配套。适时反应呼吁,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推进园区环保设施不断完善。目前,中心区污水已实现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市第二污水厂正筹建中。宏路、石竹街道垃圾中转站已完成改造扩建,区内企业垃圾已实现统一处置、统一管理。

6、加强在产企业服务。以服务企业全覆盖和讲实效为目标,努力营造“亲商、扶商、助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对在产企业将园区细分五个片区,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建立干部一对一联系企业的工作制度,通过定期走访和随叫随访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企业沟通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传递反馈企业政策、科技、资金、人才、审批等诉求,协助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困难,当好政策信息宣传员、企业情况调研员、经营管理服务员。一年来,协调解决冠捷集团配套厂商用水用电、南方铝业资金紧缺等问题,积极推进福耀集团、捷星科技员工公寓等建设前期工作,帮助捷星公司等企业兑现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各类劳动纠纷案件15起,帮助企业安排员工子女就学200多名,为区内企业输送劳务人员7000多人次。

7、完善园区配套建设。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启动了南部片区福前路南段道路工程建设,力争春节前完成主车道及桥梁施工;推进园区道路维护保养,完成区内道路路面修补工作;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做好南部片水、电规划建设,推进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落地。目前南部片区金印关溪河段改造工程已完成,冠辉段关溪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中,高二支渠关溪东岭段改造工程已完成工程招投标。

8、推进基层组织党建。一是因企制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市委组织部非公党建“百日攻坚”工作部署,坚持“一企一策”,采取单独式、联合式、挂靠式、选派式等方式进行灵活组建党支部,推进党在非公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二是严格把关,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大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优秀人才培养考察力度。三是创新载体,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开展“做合格共产党员,当企业发展贴心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专题讲座,组织园区系列“十佳”评选表彰,推荐企业和员工参与 “福清好人”等评选,举办 “凝聚梦想—我与融侨共成长”主题征文,开展困难员工、困难党员、一线员工关爱帮扶慰问等。

9、加强廉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建设,增强干部职工廉政勤政意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全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推动开发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一是强化教育,转变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践行“四进万家”主题活动,区内有9名科级领导干部到9个村(社区)任“兼职委员”。做好日常学习教育,坚持每月刊发《学习通讯》、每周五向全体干部职工发送廉政勤政短信。二是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持续推进机关内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不断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三是强化绩效,狠抓落实。以绩效为导向,进一步强化领导、部门及工作人员职责和责任,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细化分解每个人身上。四是依法公开,接受监督。通过园区门户网站,适时更新园区服务指南、办事流程、招商政策、优惠措施等;通过区内政务公开栏,每月定期依法公开当前政务、“三公经费”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回顾20xx年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意识到,当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骨干龙头企业增速放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产面较大;主导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度还不够高;产业大都处在链条较低端,部分企业对创新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繁重;现有规划工业用地已基本开发建设完毕,承载大项目、新项目的能力严重不足;人才引进难、企业缺工问题仍然存在;非公企业类型较复杂,党建、工建、团建工作难度较大;企业劳动关系出现新问题、新难点,劳资纠纷协调难度变大。针对这些问题,我区将结合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应对能力并加以改进。

GZ85.Com扩展阅读

供销社年度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


20xx年,xx市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社提出的新要求,团结带领系统干部职工,面对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服务“三农”,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总经营收入72.73亿元,同比增长8.02%;实现利润2521万元,汇总所有者权益21.1亿元。

一、大力推进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启动建设。积极与宁波晨客创诚电子有限公司(易购吧)合作, 11月8日开通了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有26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入驻农产品网上超市,涵盖水果、水产等35大类2000多类特色农产品。该电子商务平台专设一天两次市域范围内的实物配送,实行“网上下单、配送到家”服务,已发展注册用户1.85万户,月销售额200多万元。

(二)生鲜农产品直销开端良好。一是与晨客隆超市合作,在城区开设生鲜直销店,并成为市供销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直销点,在省内外建立36个优鲜商品直采基地,着力打造“专精特”型生鲜超市。首家生鲜直销点——晨客隆优鲜金桥店已在12月20日开张。二是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到社区设摊开店,宝绿蔬菜6月份在宁波xx区联丰小区开设首家社区农产品直销店,9月份又开设了xx区洪塘店,两店累计销售250万元;惠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实施“平价果蔬菜进社区”,进入慈溪城区4个社区设摊销售;众品等杨梅专业合作社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设立了杨梅直销点。

(三)品牌建设卓有成效。积极鼓励所属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社、经纪人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发展。高科葡萄专业合作社建成1100平方米的大型葡萄收购平台,帮助果农实现销售7000多万元,其中自主品牌“三北田野”销量占一半以上。目前市供销社所属企业、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商标20余只,其中中国著名商标2只,省级著名商标4只。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安农”商标获评为“20xx年度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

(四)信息培训不断强化。围绕农产品产销合作工作,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信息、培训、技术、资金等服务。建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手机信息平台,到目前为止,共编发手机信息118期,各会员普遍反映较好。承办了xx市供销社农产品经纪人第26期培训班,为期3天,吸引了来自xx市93名、xx区15名农民报名参加,全年培训农民支出近10万元。全市经供销社培训已有365人、81人分别获得由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社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初级、中高级资格证书,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余期,受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建成全国新兴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二、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加快综合服务体等经营服务组织建设。以高科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首家经营服务综合体——新浦为农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进入实质性运作;其他3家经营服务综合体(周巷、逍林、龙山)已组建完成。全年参办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总计达到45家,参股资金累计达420万元;完成了胜山胜南村、一灶村2家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总计达到56家;参建农贸市场1家,总数5家。

(二)加强专业合作社和协会规范化建设。一是新建xx市供销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市供销社控股42%,注册资本50万元,全市19家龙头型专业合作社和晨客隆超市参股,强化产销合作、资金互助、拓展市场等抱团联合,努力搭建上联政府、外联市场、下联农户、内联成员的合作网络。二是组织引导规范化建设。完善了强社服务专项资金考核办法,经严格考核,本年度专项资金奖励额达到33.3万元。通过政策激励以及财务管理等规范化培训,合作社内部管理不断规范,“农超对接”工作有效推进。三是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先后在周巷、逍林、新浦镇建立3家分会,共吸收会员72名,并荣获“全国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特等奖”。

三、规范推进再生资源新型回收体系建设

(一)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集中整治。9月底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挂帅,市府办牵头,在全市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集中整治,通过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整治责任、加大整治力度、强化督查管理等举措,扎实推进整治工作且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全市基本完成了无证无照“清零”,累计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1046家,规范整改233家,清运废品1492吨。

(二)加快推进全市回收网络体系布局。编制了全市回收网络体系五年规划,构建市、区、点三级联动的规范化回收体系,成立了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6大区域公司已召开股东会,每家注册资本200万元,市公司入股10%;并着手推行标识、着装、衡器、管理、培训“五统一”规范管理,已完成标识等设计制作。全年组织回收企业备案登记219家。

四、全力推进农资主渠道供应服务

(一)确保主渠道供应。完成6600吨尿素储备,开展春备耕农资展销和新品推介、“双夏”优质服务月活动,全年实现农资销售2.65亿元,其中化肥90027吨、农膜195吨、农药2658万元。新建农资供应连锁店20家,共有农资连锁店170家。

(二)抓好“统防统治”服务.泽农植保专业合作社配备了150家机动喷雾机,服务总面积超过2万亩。

(三)规范提升经营水平。对6家经营效益良好、服务水平优良、信用好的连锁门店进行示范点建设,其中2家作为优质示范店,重点进行了形象提升、经营规范和服务优化,达到了门面、柜身、制度、培训“四一致”标准。完成从业人员培训4次,培训人数达320人次。会同农业局对农资店开展信用评级,申报a级13家,b级13家。

(四)做好防汛物资供应和救灾工作。在“菲特”台风水灾发生时,及时调运至灾区编织袋15400只,支援救灾物资价值13万元。

五、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一)宁波英特药业物流项目。本年共投资8000万元,完成项目总建筑面积28136平方米的施工和设备安装,建成仓储大楼、办公大楼各两幢,年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于20xx年1月投用,成为宁波英特医药商品集散地和宁波地区一流医药物流中心。

(二)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年产750吨优质蔬菜基地扩建项目。列入了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计划投资390万元,争取到了中央、宁波和本市三级财政资金补助195万元,占投资额50%。计划建成蔬菜种植基地350亩,主要建设温室及大棚15920平方米,购置农化设备2万余台(套)。

(三)做好项目配合及招商前期工作。一是配合省再生资源集团、桥头镇政府推进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本年基建投资2080万元,有2万平方米标准加工生产厂房主体结构顺利结顶,项目基本完工。二是配合市里做好城东商业综合体区块煤气公司、兴合农资公司搬迁前期工作,选址已基本确定。

六、不断推进和谐建设

(一)不断提升供销社形象。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组织开展了系统团委换届工作。组织开展了“供销情中国梦”文艺汇演、爱心捐款、无偿献血等活动,共捐款105025元。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以“读一本好书、看一部优秀影片、做一次志愿服务、进行一次基层调研”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整体素质。扎实推进社务公开工作,加强市社网站建设和信息宣传,不断提升全市供销社社会形象。由我社推荐,市益大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建宏5月中旬荣获中国合作经济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中国合作经济年度十大人物”称号,为浙江省唯一上榜人物。海通食品集团《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加强资产管理工作。一是制订出台了社有资产出租管理试行办法,对社有资产出租做到“三规范”即:合同规范、出租流程规范、监督管理规范,提高社有资产效益及工作透明度。二是组织审计组对慈溪大酒店、兴合农资等全资、控股企业目标管理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确保社有企业规范运营和社有资产安全。

(三)加强系统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在重要节假日和高温期等重点时段的安全检查,组织各类安全生产检查26次,全员安全培训7000多人次,全社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做好精减退职人员补助政策解释以及来访人员接待,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企和困难户慰问工作。

(四)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思三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四条禁令”、“正风肃纪”十项规定等效能建设有关制度,制订出台了《市供销社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从严控制管理公务接待;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工作;进一步增强勤政廉政意识,努力创造跨越发展、风清气正的机关工作氛围。

残联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20xx年,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和创建市扶残助残爱心街道为抓手,全面开展残疾人劳动就业、扶贫帮困、康复服务、宣传文体、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

一、加强残联基层组织建设

今年省残联确定我区为浙江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试点区,区残联将此作为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工作、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契机来把握。制定了《xx区开展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市级扶残助残爱心街道、爱心社区创建标准,全方位加以推动。

根据杭残工委《关于印发xx市扶残助残爱心乡镇(街道)创建办法的通知》(杭残工委[20xx]7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区10个街道全部申报了市扶残助残爱心街道的创建,并在区残联指导下,按各阶段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二、出台优惠政策实施细则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残联去年12月及今年初出台的一系列残疾人优惠政策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xx区结合本区实际,配套出台了《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拱政发〔20xx〕9号)文件,以进一步提升辖区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有效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

根据《实施意见》精神,已发放各类补助6843人,计739万元,具体如下:

-- 全区残疾人津贴发放6843人,计411万元;

-- 困难重度残疾人津贴发放627人,计225万元;

-- 残疾车主燃油费补贴发放345人,计33万元;

-- 按人均100元/年的标准,为全区残疾人统一购买商业保险,计70万元。

三、提升康复服务水平

加强业务培训。继续开展“百场万人康复知识进社区”活动,今年四月份举办了10场600余人参加的“康复知识进社区”讲座,使更多的残疾人了解康复知识,享受康复服务;6月,为适应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需要,组织辖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3名全科医生进行了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课程的培训。10月,对街道、社区的45名专职委员进行了社区康复工作模式和康复服务能力的培训。

提升康复水平。今年区残联建立了一套统一的申请、筛查、初审、复审工作机制,并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对辖区内的200余名下肢截肢、听力损失、视力损失的残疾人进行筛查,使有适应指征的贫困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等康复需求得到真正的解决。经统计:有3名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17名残疾儿童得到了抢救性康复,38人得到了免费验配助听器,18人得到了免费验配助视器,5人得到了免费安装假肢,10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了无障碍设施通道,486人得到了免费辅助用品用具,2800人得到了免费健康体检,1945名精神病患者得到监护和治疗,共计138余万元。同时我们还同步完成了四个数据库数据的输入工作。

强化工疗站管理。我区现有10个街道工疗站,实行了信息化管理,做到了一人一档;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了岗位守则、工疗员守则、教学计划、日常工作记录、安全责任、绩效考核、家长联系、财务管理等制度;完成了今年事业单位年检年审工作。

四、强化残疾人就业工作

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一是安置残疾人40人,其中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1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4人,残疾人个体就业4人,非正规就业1人;二是对个体创业进行扶持,为4名个体工商户提供补助2万元,为1户个体工商户贴息1万元;三是开展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开展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期间登记失业残疾人13户,帮助其中的8名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另外5人符合残保政策,引导他们到社区申请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

进一步促进盲摩管理规范化。上半年在全区7家开展了盲人保健按摩机构星级评比活动,最终评出二星级盲人保健按摩机构3家,一星级盲人保健按摩机构4家,下半年将根据市残联要求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并予以统一授牌。

五、加大扶残助残力度

实现持证残疾人帮扶全覆盖,累计发放补助金额1105万元。其中依托“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办结残疾人生活补助费补贴给付5668件、对本区户籍787名住院残疾人给予医疗援助、对122名生活不能自理且常年卧床不起的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护理费、临时困难补助397人次、元旦、春节、高温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700户、走访看望住院残疾人438人、残疾车主临时困难补助227人次。

六、搞好信访维稳工作

一是区残联依托“残联法律工作站”,认真做好残疾人的来信、来访处理接待、今年共受理来信、来访、省(市)残联维权部、12345,民情热线等转办件共78件,接待来访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107人(次)、电话政策咨询服务279人次,回告率达100%、办结率达100%、满意率(基本满意率)98%以上,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二是配合 “两非”整治工作,做好维稳工作,我区共有持牌、持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345辆,其中重型车67辆、轻型车278辆。今年以来由于市、区政府加大对“两非”车辆的整治力度,造成残疾车主信访量激增,区残联及时兑现新出台的优惠扶助政策,并协调各部门、街道帮助4名残疾车主安置了公益性岗位,为227人次车主发放了临时困难救助,为345位残疾车主发放了残疾车燃油补助费33万多元,为345位残疾车主集体购买了残疾车保险,有效遏制了残疾人(家属)、残疾车主集体信访的势头,促进了我区的社会稳定。

七、宣传工作全面推进

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为契机,围绕“帮扶贫困残疾人”助残日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广大残障朋友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一是组织登半山、游运河等户外活动,有120余人参加,让久不出门的残疾人,触摸城市天然氧吧,享受山涧田园风光,感受生活的无限美好。二是区残联党员走百家送温暖,各部门党员干部对本区1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向每户送上200元超市卡。三是举办第三期初级手语免费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社区工作者、派出所民警等40余人,经培训考试合格的,由市残联核发《中国手语》初级证书。此外,各街道残联结合本街道残疾人特点设计、制作公益性墙体广告,进一步扩大残疾人事业宣传,社区残协也通过悬挂横幅、出黑板报、宣传橱窗、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手段,向社会各界宣扬扶残助残的美德,提高全民助残意识。

八、专门协会工作精彩纷呈

区肢残人协会:连续七年组织“重度残疾人游西湖”活动、 连续五年组织了“xx区肢残人爱生活、秀才艺、展厨艺——厨艺比赛”;同时,区肢残人协会还发挥自身优势,配合残联、交警、运管部门做好残疾车非法营运、非法上路的劝导教育、上门做好残疾车主的矛盾化解、政策解说及维稳等工作。组建成立了xx区残疾人柔力球队、合唱团,为残疾人热爱生活、唱响快乐搭建平台。

区盲人协会:发挥盲人按摩师的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和公益活动,为回报社会,盲人协会坚持每年在法定节假日、残疾人节日等时机,组织盲人志愿者、盲摩师深入企业、机关、部队单位及广场等,免费为职工、军人、过往群众进行免费按摩服务。

区聋人协会:举办xx区聋人集邮知识培训班;编排舞蹈节目参加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好评。

区智(精)残亲友会:成功举办协会第二届文艺汇演,为我区智精残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并一直坚持以湖墅学校为基地和平台;利用参与学校公开课、结业式、展能节、文艺演出等活动的机会,与残疾儿童亲友进行沟通和交流,持续关注残疾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区残疾人无障碍促进会:积极把向有关部门反映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需求和建议作为协会工作的要务,主动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残疾人的呼声,营造“有爱无碍”人文环境。

住建委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XX市委市政府实施“十大举措”的部署,以“提高新型城市化质量,加快推进大都市建设”为首要任务,注重城乡统筹、注重生态建设、注重改善民生,积极谋划事关温州城市转型的“大项目”,全力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环境、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投资增长,为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一是住房保障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3288套,为任务数的110.7%,竣工8199套,为任务数的102.5%,其中开工公共租赁住房3151套,为任务数的315%。不断创新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关于完善XX市区人才住房政策的实施意见》和《XX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租金补助预申请工作,为实施“市场提供房源、政府补贴租金”的住房保障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增廉租住房补贴510户。

二是市区“安置提速”任务圆满完成。制订出台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规程、国有土地上工业厂房征收补偿办法和公营单位营业用房安置意见等7个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的配套政策,为加快安置进度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安置提速”专项行动督查协调工作,推进安置房建设,加快认购和交钥匙的组织实施工作。市区开工安置房项目77.26万平方米,为任务数154.52%;竣工75.2万平方米,为任务数150.3%;完成安置房交钥匙4480户,为任务数的112%;完成营业房安置1821间;完成安置房权证办理16924套,为任务数的133%。

三是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稳步推进。以农房改造示范村项目建设为引导,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全市开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590个、88156套、1187万平方米,新增农房改造集聚率5.12%;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14708户,获得省专项补助资金1.72亿元;实施农房改造示范村工程37项,获得省专项补助资金4332万元。

四是公积金管理扩面增效加快推进。不断加大公积金扩面工作力度,全市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27150人,为年度计划的119.2%。通过科学管理、稳健运作,公积金效用继续提高,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61.52亿元,为计划数的105.8%;归集余额218.1亿元;完成全年各类提取33.66亿元,为计划数的122.2%,发放贷款8975笔共57.98亿元,为计划数的182.61%,存贷比达到78.56%,全市平均逾期率为百万分之十。实现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3.54亿元,为计划数的110.28%。拨付廉租住房建设资金9581万元。

五是直管公房管理制度改革有序实施。组织力量对直管公房底数进行清查,共排摸直管公房7161户、36万平方米。积极推进直管公房管理职责分工调整,强化对相关国资集团和区级管理部门直管公房经营行为的监管,规范直管公房经营方式,稳步推进直管公房市场化经营,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全年完成直管公房经营收入5000万元。

(二)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加快温州大都市区建设

一是组团城市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开展温州大都市建设课题研究,加快推进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瓯洞一体化新区和各县(市)新区建设,滨江商务区30幢大楼建设不断加快,展现温州历史文化风貌的“印象南塘”正式开街。全面落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和 “三改一拆”专项行动目标任务,指导各地完成城中村改造规划修编,加大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力度,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全市完成城中村改造1835万平方米,排名全省第二;完成旧住宅区改造404万平方米。组织实施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 与住建部和省建设厅签订试点任务书,协同市经信委完成“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智慧住建”专项概要设计文本编制,加快智慧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二是交通治堵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牵头组织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专项行动,制定《XX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的实施意见》“1+5”文件,组织实施“建环线、接断路、打卡口”工作,着力破解“征拆难、审批难、筹资难”等问题,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全力推进城市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开工瓯江路东延、温州大道东延、环山北路、双南线、广化路南延等城市主干道项目13条,新建、改建黄屿大道、滨海园区经二路与经三路等城市道路28条、37.3公里,打通江滨a线等断头路5条,整治温州大道-温瑞大道交叉口、百里路-解放街交叉口等拥堵点12处,新增专用停车位24267个。完成市区停车位普查,整治机动停车库50余处、恢复停车泊位480个,基本建成市区公共停车位信息管理系统。

三是地下空间开发快速推进。研究制定《XX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管理实施意见》“1+x”文件,完成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召开全省现场会为契机,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实施,开发项目实施数量、面积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开工地下空间开发项目358.2万平米,为任务数的199%,停车设施占新增开发量的50%以上。

四是“治水”生态工程建设稳步实施。按照环卫设施全覆盖目标,督促各地加快污水、污泥和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建成瑞安江南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置设施12个(其中建制镇污水处置项目7个)、开工22个;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80公里;建成永嘉垃圾处置中心等生活垃圾处置设施3个,开工6个;污水、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民资利用率达85%以上。西向水厂及其配套供水隧洞、石鼓山水厂一期工程建设进度稳步推进,自来水生产调度管理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建成城市供水管网15.1公里,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2.6亿元。

五是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不断加强。加快推进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完成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11个。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支持,加快推进雁荡山、楠溪江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工作。20xx年,我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3342.76万人次,同比增长24.7%;实现旅游总收入227.67亿元,同比增长29.07%;完成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11个,通过省厅审批3个;加大景区违章建筑拆除力度,开展拆违行动143次,拆除违章25万平方米;投入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5.4亿元,同比增长17.7%,用于“景中村”改造、生态修复、水体治理等项目建设,景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开展景区自然和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积极整合周边历史文化村落资源,丰富景区人文资源,拓展景区旅游内容,风景名胜区品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切实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建设各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建筑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召开建筑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深化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矿山井巷企业资质审批办法,积极帮助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保持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全市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建筑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印发《关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若干事项的通知》,督促各地破除对本市企业的进入壁垒,推行随机抽取评标基准价下浮率办法,实行招标代理比选项目公告制度,加强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市场秩序规范工作不断深化。建立招标控制价、竣工结算价报送信息系统,强化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项目概算审查,贯彻实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0xx版)》,实行施工合同备案网上预审和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审查制度,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防范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高频率、大范围开展质量安全巡查和检查,检查各类工程2000余个。出台《XX市工程领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XX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实施办法》,开展建筑企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举办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论坛,强化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出台《XX市预拌混凝土用砂质量管理规定》,对全市32家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用砂情况进行检查,全面加强建筑用砂管理。培训建筑业从业人员34000人次。着力打造技术创新公共平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创优质工程“瓯江杯”40项、“钱江杯”8项、“华东杯”2项。全面实施“标化工地”创建活动,实行企业负责人创标化公开承诺办法,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扬尘、噪音防治,减轻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创市级以上标化工地42项。

二是房地产业保持平稳运行。根据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适时将我市严格的调控政策回调到与国务院的政策一致。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监测,通过温州网和温州政务信息定期发布房地产市场运行信息。积极推进存量房交易网上备案,加强房地产中介机构管理,指导成立XX市房地产估价师与经纪人协会,组织对全市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检查,不断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行为。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解决发展出现的困难。20xx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1.89亿元,同比下降0.8%;商品房供应和销售保持“放量”态势,发放商品住房预售许可213宗,批准可售商品住房40692套,同比上升63.91%;销售商品房31522套,同比上升81.67%;商品住房交易金额611.84亿元,商品住房销售平均价格1577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11%,商品房价格呈现合理回归并趋于稳定。全市二手房交易活跃,完成交易36763套,同比上升40.63%。全市房屋抵押登记24万余宗,抵押房屋面积4026万平方米,抵押贷款金额2887亿元,年末抵押登记余额7743亿元。

三是勘察设计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完成地源(水源)热泵建筑应用14.58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2项,全市新增节能建筑1936万平方米,形成年节约50.8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工作,实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示范工程5项,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2项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1万平方米。以废弃资源再利用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墙材,利废180万吨,保护土地3630亩。进一步完善勘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人员、项目、信用和规范数据库,优化施工图审查流程,实行即时备案,受到住建部的高度肯定。开展全市勘察设计质量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强化勘察设计质量责任落实。大力推进勘察设计企业“创优夺杯”,创“钱江杯”6项、“瓯江杯”37项。鼓励建设行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2家。新增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项。制定《XX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鼓励设计人员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文化品位。积极推进市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出台《关于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区组织实施加装电梯试点项目。

四是物业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加强对现代物业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鼓励物业服务业企业重组兼并,着力发展一批现代物业服务业集成商。推进现代物业服务从住宅物业服务向办公楼、工业企业、医院、学校、市政设施、城市综合体、农居点的多种物业服务延伸拓展。全市物业管理项目1231个、5684万平方米,物业服务总收入73936.01万元。归集物业维修资金9343万元,使用1391万元,期末累计余额13.38亿元,实现增值收益319万元。归集物业保修金3515万元,退还845万元,期末累计余额2.12亿,实现增值收益546万元。开展各类房屋鉴定307户、 13.68万平方米,受理审批后300平方米以上非住宅装饰装修施工工程监管186宗、25.0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市级23家机关事业单位的84幢房屋历史遗留产权登记安全鉴定任务。全年签订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合同164件、587.48万平方米,免收预防费227.48万元;新建预防工程施药414次、406.48万平方米。

(四)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机关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兴求真务实的文风、会风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牵头实施交通治堵等破难攻坚行动,对重点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加大对领导批示、重要政务和委重点工作办理的督查力度,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充分利用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严肃处理影响效能的不良作风问题,保持政令畅通,狠抓工作落实。加强行政工作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全面使用“oa”系统办文、发文,简化办事程序,有效地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能。建立驻企服务工作专项组,制定驻企服务建筑业企业专项组工作方案,以行业突出问题化解为重点全面推进驻企服务和难题化解工作,难题化解率达到67%。认真组织开展“菲特”超强台风的防御和灾后房屋重建工作,委领导带队分赴灾区一线,掌握房屋、市政工程受灾情况,积极争取省建设厅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全面推进各类危旧房屋的修缮和改造工作。

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申报工作,列入市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库8件。对委机关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保留54件,修改2件,废止26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下放审批事权40项,推进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审批办法,为促进有效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编制行政许可裁量权事项目录,制定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流程和不良行为公示管理流程,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运作。严格开展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立案25件,罚款200万元。积极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工作,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受理行政复议3件、维持2件,行政诉讼76件。切实加强信访化解工作,办理投诉举报、市长专线等各类信访事项1269件。办理党代表询问、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05件。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000多条次,召开新闻发布会21次,印发《温州建设报》17期,市级媒体专题报道200余篇次,系统性地对相关政策及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宣传引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全面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一岗双责”,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的落实。在开展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排查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内容评级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综合信息库,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以开展“纠风惠民”和“万人评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站所”活动为主要载体,“先查、先学、先改”,不断提升机关处室和委属单位的服务水平,切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工作。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党内监督各项规定,加强对财务管理、基建工程、项目招标、物资采购等权力运行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实现“三公经费”负增长。推行阳光工程建设项目,不断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探索反腐倡廉新思路、新方法,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