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质量强镇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0.23

奏经济强镇之音 绘小康幸福蓝图(乡镇工作总结。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这段工作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工作又要结束了,我们需要把工作总结纳入计划,总结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你会为了写不出总结而发愁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奏经济强镇之音 绘小康幸福蓝图(乡镇工作总结”,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奏经济强镇之音 绘小康幸福蓝图

XXXX年,博兴县博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打造经济强镇”为目标,高点定位,自我加压,攻坚破难,奋勇争先,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大发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37.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155%、15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7亿元,继续在全市86个乡镇排名第一;八项指标考核继续在全市86个乡镇保持领先位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00元以上,达到4100元以上。

一、牢固树立“工业兴镇”战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双丰收

引导全镇上下牢牢抓住“工业兴镇,项目带动”战略不放松,以全市招商引资优惠年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招商引资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镇村行动,充分发挥地处县城、交通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完善优惠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兑现各项承诺等措施,努力克服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XX年,全镇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55个,协议利用县外资金近3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7亿元,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将会给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强有力的招商平台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1300余万元,完成了乐安大街南延北伸、博城一路、博北路、香驰路、博城九路的修建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外资5200余万元引进了金捷天然气工程,目前,全镇项目区内,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为项目发展搭建起了坚实的平台,进一步优化了招商引资的硬环境。

三、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收入快速增加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大力组织实施经济组织民营化战略,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突出“规划、环境、服务、科技、园区”五个工作重点,民营经济取得了质地飞跃和量地提高。目前,全镇民营业户已发展到6186户,从业人员达到28887人,实现增加值95552万元,完成营业收入417434万元,实现总产值421511万元,实交税金6000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6021万元。

四、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成绩斐然

按照商贸流通、市场先行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全镇新增市场建设面积50000多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0余万元。城东大市场功能日臻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西谷王、北关商贸城基本建成,大商贸、大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

五、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投资252万元,全面完成了西三洼的治理改造任务,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利亿嘉肉业公司的带动作用,采取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全镇的肉牛存栏量达到16000头。依托“博丰牌”绿色无公害芹菜,露地菜发展到26000亩,仅此两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超额完成了县里下达的“绿色通道”、“围村林”和高酸苹果种植任务,共栽植各类苗木20余万株;投资1600余万元,按照9米路基、7米油面的标准,在全县率先完成了80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任务;严格按照政策,全面完成粮食直补工作,补贴资金达67.1万元;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步伐,把筹资额由群众每人15元调减到12元,全镇参保人数已达40000余人,覆盖面已达85%以上;采取村建镇补的办法,高标准改扩建村老年公寓10余处,确保了老年人的幸福安康。

六、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努力为新城建设和项目建设搞好服务

认真贯彻县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扎实稳妥地推进和实施新的土地征用办法,根据新城建设和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做细做透群众的思想工作,努力为用地单位搞好服务,先后为顺天创业园、香驰工业园、丰润加工、金山联纸业等企事业单位征用土地3100多亩,既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又保证了群众利益的及时兑现。

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毫不放松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优抚安置、五保供养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开展“平安镇”创建活动;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确保了全镇的社会稳定。

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的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全镇人民的期望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缺乏大思路、大气魄和超前眼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不够大;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等。这些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XX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确保稳定,执政为民,党的领导”五个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确保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5亿元;财政总收入1XX万元,力争达到14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00至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完善好招商引资责任制,严格落实各项承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主要力量深入华侨、台商集中的区域,深入江、浙、沪、广东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主动上门,开展招商活动,突出大项目、独资项目、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力争全年协议利用外资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元以上,尽快膨胀博兴镇的经济总量。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新修订和完善经济开发区规划,逐步加以实施。年内预计投资1500万元,完成工业东路、新城二路、乐安大街南延、博城九路为主的城区道路建设,并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绿化、美化、硬化、亮化,为项目建设提供功能完备的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任务,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立足区位优势,毫不动摇的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镇的战略措施来抓,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顶天立地。全年计划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6个,全镇民营业户发展到6600户,从业人员达到30000人,实现总产值55亿元。

(四)突出抓好“三农”问题。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搞好边远地块的水利设施配套,使全镇7.2万亩耕地全部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确保旱涝保收;引导农民在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广开增收渠道,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发展建筑业,力争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扩面工作,完善试点逐步推进,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围绕县里提出的农业产业化“5188”工程,充分发挥利亿嘉肉业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年内争取存栏量达到XX0头。不断放大董高韭菜基地、“三伏”芹菜基地的带动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五)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继续实施社会保障村办为主,镇财政扶持的政策,积极探索村干部养老问题的新途径,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大对“三违”现象的惩治力度,确保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镇农村深入开展以“孝”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强化“双基”工作,坚持重心下移,搞好“平安镇”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好社会稳定。

总之,XX年镇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再接再厉,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力争使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我镇应有的贡献。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乡镇社会经济工作总结


20xx年,我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区、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下真功、出实招,突出项目带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增效增收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全乡共建立土地流转经营示范点9个,流转面积11017亩;完成三棵柳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296户。二是积极推广农业旱作技术,完成红瑞村膜下滴灌种植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1个5600亩;引进东北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完成王家沟村水稻机插秧示范园区1个1500亩、水稻制种园区1个3000亩。三是依托红翔沙漠甜瓜合作社大力发展瓜菜产业,完成两个移民村庭院拱棚种植西甜瓜1200座、辣椒550座、西红柿614座;完成王家沟村欧盾番茄种植园区1个180亩、红瑞村果酱番茄园区1个320亩、大葱园区1个200亩。四是红翔新村建成3750亩优质饲草基地。五是红瑞村金元家庭农场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扩大山药、生地、黄芪等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亩。六是在小群多户牛羊养殖的基础上,投资60万元扩建红翔新村肉兔养殖基地,新建养殖大棚14座;红瑞村规划建设6400亩草畜一体化养殖示范园区1个,目前正在平整土地。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争取自治区发改委“以公代赈”项目投资77万元砌护水泉子村斗渠3条,长3公里;完成“一事一议”项目砌护红崖子村斗渠3条,长4.8公里;硬化红崖子村一队村庄道路5条,长1.6公里;建设王家沟村强排站1座,总投资153万元。二是结合春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70万元,完成农渠砌护6条长7公里,新开农沟75条长38公里,清淤干、支、农沟248条,长118.4公里,新建各类建筑物125座。争取自治区发改委资金400万元对红崖子村一队干沟进行干石砌护4.5公里;争取水利厅项目资金120万元对红翔新村干渠进行砌护4公里。三是春季绿化造林沿203省道两侧种植树木4.2万棵,红瑞村农田林网建设栽植树木3.5万棵;争取区交通厅项目资金对红崖子村清真寺前1.6公里道路建设并完成了人大代表议案。四是争取县交通局完成红陶路与红翔新村主干路之间400多米道路建设。五是争取区财政厅基层政权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对办公楼及附属设施进行修缮,目前锅炉已通过政府采购,其他工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招投标,预计11月底完工。

(三)加快推进美丽村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扎实推进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面抓好“百村万户”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以“美丽村庄、最美农家”创建评选为契机,突出重点,着力打造三棵柳村、五堆子村美丽村庄示范点。通过政府补助和群众自筹,对三棵柳村一队、二队村庄、院落进行重点整治,改造房屋117户,新建围墙4公里,整修村庄绿化带4公里,植树2400余株,统一规划建设羊圈100户;五堆子村完成水泥硬化村庄巷道9条,长2.5公里,绿化带整治3公里,植树2000多株,新建砖围墙1.1公里,院落整理106户。三棵柳村、五堆子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文化广场、巷道亮化等工程正在建设。

(四)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平安红崖子”

一是完善“两个中心”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实行定岗、定则、定编、定责任,整合服务事项,简化规范办事流程、实行代办制、约办制。二是全面推行“1+4+x”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红瑞村推行“2231”工作运行机制,利用“两站两场三室一基地”扎实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劳动技能培训、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继续巩固市委统战系统“同心·红翔”基地成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引入“平安联防”项目,全力打造“平安红崖子”。在原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实行十户联防的模式,每10户为一个联防小组,一旦发生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只要拨打#0求救短号,其他联防成员就能收到求助信息,做到“一家有难、大家支援”,业务平台入网率达86%,有效促进了民众自防和互防,有利于抵制不安定因素的发生,进一步加强社会的稳定和谐。四是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事务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红翔新村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创建示范村。

乡镇经普办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根据市经普办的安排,敖平镇经济普查工作地址点采集已经完成,现将开展经济普查以来的工作作以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成立机构,为经济普查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敖平镇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我镇的经济普查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事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日常事务的开展,办公室主任由童家文兼任,各村相应的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员,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为经济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广泛宣传,为经济普查的顺利开展提供精神保障

敖平镇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经济普查的有关要求和重要意义,坚持将宣传贯穿经济普查工作全过程。全镇在各个显著位置和行政村主要道路口悬挂标语15幅,在全镇范围内的村民小组张贴公告96张,并在镇政府所在地设立宣传站点,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材料,滚动播放普查办录制的经济普查录音带等。

三、继续加大宣传,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敖平镇将继续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加大经济普查的宣传力度,现目前,在市经普办的指导下,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经过镇、村和辖区各单位的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我镇已经完成地址点的采集工作以及正式入户登记的前期准备工作。随着经济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我镇将及时把握宣传工作的态势,不断进行思想鼓动,提高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和群众的参与性,把经济普查工作做好做实。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主题教育为载体,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学有良教”自觉方向,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四风”,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三是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改革发展环境。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共话中国梦”主题交流、千名学生家乡游、“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投身‘五区’放梦想,立足本职做贡献”主题讨论等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凝聚推进“教育三化”发展、实现“学有良教”目标的强大正能量。

切实维护系统安全稳定和谐。一是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实践教育,精简文风会风,深化政务公开,做好教育宣传,树立青白江教育良好形象。二是狠抓矛盾纠纷化解,受理各级各类信访240余件,办结率100%。三是狠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保障体系,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做好敏感时段安全稳定工作。

(二)以促进公平为前提,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

加大基础项目建设力度。一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75万元。实施教育“三化”建设项目,完成人和学校教师周转房、城厢学校综合楼、特殊教育学校校舍软化和校园美化改造工程,启动清泉学校学生宿舍楼、福洪中学扩建工程和大弯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二是全力推进标准化运动场改造工程,完成清泉学校、蜀星中学等13所学校17个标准化运动场改造工程。三是新增公益性幼儿园9所,全区公益性幼儿园覆盖率达69.56%。

全面实施教育资助政策。20xx年,我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受益学生29744人,已拨付补助资金2212.04万元,同时对7464名住校生免除住宿费,补助资金214.53万元;20xx年中职免学费受助学生3376人,补助资金623.8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10111人次,拨付资助资金151.67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受助学生24573人次,资助资金368.05万元。20xx-20xx学年教育资助受助学生3093人,补助资金385.11万元(含义教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为143名在校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71.5万元。

大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一是着力培育“新优质学校”。制定《XX区20xx年“新优质学校”培育方案》,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通过XX市专家组“新优质学校”评估。二是推进圈层融合与集团办学。确立了2所跨区域委托管理学校;开展“双青”教育互动交流活动27次,参与干部老师达3500人次,学生达12000人次;区内市级名校教育集团通过市教育局专项考评。三是9月我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

(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加快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一是深化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举办“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校长专题论坛,清泉学校成功申报为全市10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校之一。二是加快实现青白江智慧教育。完成3728万元教育技术标准化装备项目建设,年底前将完成60%的装备任务。启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等项目。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大力提升素质教育。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展XX市川剧进校园、校园心理剧大赛、“写经典、画经典”,国学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二是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狠抓“内涵特色发展,聚焦课程课堂”,印发《关于各中小学校构建生动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开展“生动高效”样板课专家评议等活动。三是高考再创佳绩。20xx年高考本科上线1274人(含艺术、体育类考生),上线率49.0%,比20xx年增长0.2个百分点。

全面推进各类教育发展。一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工程职业学校批准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各3个;成功承办了全市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大赛,建立全市首个通用技术培训基地。二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增等级幼儿园13所,等级园覆盖率达66.7%;加强游戏及环境创设工作。三是加强区社区教育学院机构建设,配备20名社区教育专职人员;成功举办XX区20xx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大同镇社区教育学校、红阳街道青江路社区教育工作站接受市级规范化(示范)社区教育学校(工作站)验收。

(四)以扩大开放为路径,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

提升队伍国际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步伐,选派71名干部教师出国(境)培训交流,较20xx年增长144.83%。二是深入实施外教进校园工程,组织实验小学、外国语小学、城厢学校、大弯至佳实验学校、川化中学、XX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办理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质许可证,并于9月聘请4名外籍老师进入校园开展口语教学。

推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大弯中学与加拿大约翰.艾伯特学院商定关于“学生使者”活动细节及合作事项;香港基督教青年会副总裁郁德芬博士带领5名香港和外籍专家一行来到我区联合开展初中英语教师深造培训活动;加拿大mei学校国际部教师norm先生一行到北大附中与高一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开展冬夏令营游学活动学生达41人;千余名学生参与各类外事接待、学术交流等国际化活动。

推进课程资源国际化。中德诺浩公司和XX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签定《紧缺技能型汽车人才中德合作项目意向书》,于9月联合开设“中德”汽车机电班国际班;台湾元智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与外国语小学签订《元智科学科技创新课程合作协议》;大弯中学与川大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开设国际创新mega goal课程和advanced美国高中课程,以及985高校拔尖选拔课程;北大附中开设汤姆森国际课程体系。

(五)以提升素质为抓手,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强化师德建设。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修订稿)的通知》(青教发〔20xx〕18号)和《关于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青教发〔20xx〕18号),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培训提高。一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完成培训2836人。二是开展学历提升培训,完成学历提升培训15人,在培131人。三是开展新教师培训、名师培训,完善名师工作室建设,促进新教师、名优教师成长;四是开展校长研修班培训共5期;开展骨干教师培训2期,参培率达100%,8所学校建立骨干教师工作室;评选区级骨干教师409人。

强化管理考评。一是开展学校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学校完成中层干部竞聘工作。二是开展职工年度考核。完成系统20xx年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三是开展教师交流考评。完成8名赴甘孜州支教骨干教师、3名到双流挂职锻炼干部、区内12名交流干部及227人交流教师考评工作。

二、工作思路

一是要实现办学条件更优。继续深入实施教育“三化”建设项目,完成福洪中学扩建工程、大弯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清泉学校小学部综合楼建设工程、弥牟小学等7所学校校舍外立面风貌改造工程、福洪小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和日新小学办公综合楼工程,启动大弯小学改扩建和老教学楼风貌改造及维修工程、XX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体育馆和学生宿舍楼工程建设工程、红旗学校扩建工程、大弯中学体育馆建设工程;完成龙王学校等6所学校9个标准化运动场改造。

二是要实现师资队伍更强。创新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夯实校长研修培训。纵深推进“双青”合作干部教师交流,区内交流干部教师达到应交流干部教师的18%。稳步推进“区管校用”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进入、退出机制。

三是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更高。继续以“内涵特色发展,聚焦课程课堂”为中心,全面推行 “生动高效课堂”构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继续开展阳光锻炼一小时、学生社团等活动。

四是要实现智慧教育技术体系更完善。深入推进开展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全国中小学动漫课程实验研究试点、电子书包互动教学试点和青少年机器人培训项目。促进我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五是要实现教育国际化水平更高。邀请国外教育专家前来我区举办学术讲座交流,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国际化通识性培训;指导川化中学、至佳学校等条件较成熟的学校寻求国际课程项目;进一步发展国际友好学校,为外国语小学、实验小学寻求台湾意向合作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国(境)外夏令营游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鉴赏全球文化,开拓国际化视野。

六是要实现教育资助更全。实施教育资助工程,做到“应助尽助”、“应帮应帮”、“不重不漏全覆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七是要促进各类教育发展更协调。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视公办幼儿园建设,逐步将小学附属幼儿园办成公办园分园。推进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国示校项目建设,做特做亮“普职融通”试点工作。完善社区教育考核制度,开展一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完善民办学校评优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者给予表彰,表现不合格者年检不予通过,进一步优化我区年检制度,完善我区民办学校退出机制。

今年,在市统计局的领导下,我镇统计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的工作重心,以强化统计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完善统计基础工作为目的,求真务实,与时惧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一、高度重视,明确机构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办公室主任由分管统计工作的副镇长童家文兼任,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所承担目标任务的完成。镇主要领导每季度听取1次统计工作汇报,配备有从事综合、农业、农经、工业、投资、商贸、建筑、房地产、劳动工资、计生等专业的专(兼)职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全部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并定期参加市统计局组织的统计人员继续教育。

二、制度完善,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

我镇建立有统计工作管理、统计数据上报审核等制度,建立了统计台账,开展了2次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三、按时完成统计报表任务

1、做好本辖区内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维护和更新工作;2、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工作,按月报送投资统计所需要的项目入库资料和统计数据,完成了投资目标任务;3、做好临时性统计报表任务;4、做好专项统计调查工作,及时完成调查任务。5、按要求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完成地址点的采集工作。

四、统计管理方面

按时参加各种统计工作会,按照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统计工作,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开展各项临时性调查;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配合统计局在本辖区内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积极征订《四川省情》等相关统计资料。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沙溪镇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和镇两代会提出的年度目标,围绕特色镇建设,强化“以项目为抓手,以实绩论英雄”的绩效理念,突出工作重点,攻克工作难点,争创工作亮点,做强特色,做足优势,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推进经济转型,镇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截止10月份,镇地方财政收入444万元,完成进度216.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4%。

1、边贸工业加快发展。一是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技改全年总任务1.8亿元,前10个月完成技改1.6亿元,同比增长15%;千万元6只,完成1.2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数1亿元的120%。二是规上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今年新发展规上企业两家,全镇规上企业总数达8家。前10个月,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39亿元;应交税金808万元,同比增长30%。三是新区平台建设成效显现。入园企业达12家,6家已建成投产;3家完成厂房建设可以投产;3家正在建设,其中立豪机械厂房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冷皇地块正在建设;新柴地块一侧挡墙工程已完成建设。

2、特色农业效益提升。今年以来,沙溪镇强化规划,做好效益农业与生态保护的结合文章,有序发展亩产万元效益农业,加强林地生态修复。亩产万元效益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完成万元亩产行动1860亩,特色基地600亩,土地流转600亩;安全生产技术推广900亩;三新技术推广600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今年以来全镇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4家,现共有各类农业企业3家、合作社42家,家庭农场21家。

3、休闲经济蓬勃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休闲”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乡村休闲项目建设,至目前,大雾山生态农庄管理用房、配套道路等基本建设已完成,并完成投资108万元的百亩观光果园建设。完成小黄山峡谷漂流漂道整理工作;董村民宿居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建成床位80多张,整体内部装修基本完成,其中两个点的60张床位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注重品牌提升,运用报纸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牌、宣传墙等渠道强化对外宣传,三井龙潭等生态观光游、蓝莓鲜果采摘休闲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观光采摘。

(二)大力推进“五水共治”,镇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围绕“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大目标,以“治水”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实施项目捆绑制,出台《沙溪镇清洁家园、清理河道工作考核办法》,明确责任落实,细化考核细则,加大资金投入,量化资金保障,相继开展清洁家园、“三河”整治、畜禽养殖场整治以及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清水工程示范乡镇创建等系列行动。

1、“三河”整治行动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在全镇范围内共树各类责任公示牌50块,“垃圾入池”提示牌32块,“禁止倾倒”警示牌42块。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组织近5100多人次进行河道专项整治,全镇河道基本达到了无杂物漂浮、无违章建设、无护岸坍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的“五无”目标,水质明显改善、水面更加清洁,在全县河道“一月一考评”中多次排名第一,四条垃圾河经整治顺利通过省、市、县“清三河”验收。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展顺利。综合分析各村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及村干部干事创业实际情况,今年沙溪镇安排了首批7个村及集镇纳污扩面工程,总投资约1350万元,涉及23个自然村,惠及农户3066户,占全镇人口60%。至目前,集镇纳污扩面工程已完工,完成主管铺设1200米,纳户450户;7个项目实施村的工程建设均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在11月底前全面完工等待验收。

3、“清洁家园”行动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沙溪镇将河道清理与清洁家园工作齐抓并进,对考核机制进行细化刚化、对资金补助进行量化亮化。借鉴公路养护的方式,对河道进行包干管理,分段落实责任,建立河长、河段长、分段长、执行河长及保洁员五级责任人,在全镇范围的每个责任包干河段树责任公示牌。推行项目捆绑制和责任区养护制,对全镇河道划分成17个区域,落实四级养护责任,实现无空隙养护。注重督查落实常态化,建立督查组和视察评议小组,专门设立由机关工作人员和村主职干部组成的巡查小组,每月组织对各村进行卫生检查并打分上栏,形成了镇村联动治水、清洁家园的浓厚氛围,并连续三个季度夺得全县考核测评第一名。

4、畜禽养殖场整治和洗砂场关停工作有序推进。根据《XX县20xx年畜禽养殖场关停整治工作方案》我镇共涉及9个行政村20个养殖场需要关停整治,其中限期关停的涉及4个行政村11个养殖场,存栏量1003头,占地面积2667平方米;限期整治的涉及5个行政村9个养殖场。截止11月底我镇已全面完成11个养殖场的腾空拆除及9个养殖场的整治工作。按照县里统一部署,辖区8个洗砂场已全部关停作业,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

5、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今年以来,相继完成孙家田、真诏2个村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并先后完成生田的砩坝、上蔡岙的溢洪道、下蔡岙的里宅坂渠道、合溪的护堤、真诏的大坑渠道等水毁工程修复,董村村庵岭头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等待验收。突出抓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列入20xx年度“一事一议”农村饮用水建设的新宅、生田、唐家坪、沙溪、孙家田等5个行政村均已完工。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镇区发展平台不断优化

1、全力抓好新区配套工程建设。投资70万元完成新区一期经一路、纬一路、剡溪路等绿化工程,自来水厂续建工程建设完工,一期道路完成审计验收。投资120万元,完成二期道路桩号k0+240-k0+614段毛路及挡墙工程。

2、政府投资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集镇配套工程和集镇污水处理户纳扩面提升工程是今年沙溪镇的两个政府性投资项目,根据年初制定的项目推进计划,我们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工,力争提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至目前,已投入50多万元进行集镇配套工程建设,相继完成集镇(沙溪村)垃圾集中池改造及周边硬化、绿化工程,王家年垃圾中转站完成建设,孙家田村垃圾池完成改造,沙溪江北岸立面改造正在施工中,将于12月底前完工。集镇污水处理户纳扩面提升工程已完工。

3、加强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今年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涉及7个村的9个项目,至目前,上蔡岙村农民公园在施工中,公厕已完工,拆旧已完成72%(占地7300平米,建筑12600平米),剩余部分正在做政策处理工作,同时拆旧安置正在设计中;真诏村环村道路建设已全部完工;董村村护栏工程进度已完成90%,生田村道路硬化工程在招投标准备中,上徐村、孙家田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沙溪村栏杆工程正在施工中。结合项目建设,今年已开展剡界岭村、上蔡岙村市级空心村、剡界岭村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已完成设计)等系列创建活动。“三改一拆”工作扎实推进,以“无违建”创建为抓手,至目前全镇已拆除违章建筑210户,共计27666.57平方米,完成拆违考核任务数15000平方米的184.4%,下一阶段,将重点做好新增违章的查处、一户多宅的清理和拆违工作台账的建设工作,确保“无违建镇(村)”创建成功。

(四)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1、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来共举办农业专业技能、转移就业技能等培训班9期,累计参加培训近500人,完成计划任务数(450人)的111%。加强低收入农户的就业援助,开发清洁环保、森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安置低收入农户结业。实施欠发达村帮扶结对工程,共有11个村与市级、县级和企业建立帮扶结对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举行“七彩童年”困难儿童慰问活动,对8名困难儿童进行了慰问。完成董村、沙溪、新宅三个村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创建验收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0万元;重点抓好固房工程建设,完成7个村12户困难家庭的住房改造任务。

2、科教文卫事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顺利举办沙溪镇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和第八届农民文化节,积极开展体育强镇创建工作。人口计生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展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强化流动人口动态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今年确定了33名奖励扶助对象,1名特扶对象,享受中考加分15人。完成孙家田文化礼堂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实现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汇报
挖掘自身优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乡镇
我们界牌镇位于天长市东面高邮湖畔,与江苏省菱塘回族乡毗邻。距县城25公里。三面环水,水资源非常丰富。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其中南尖村是全市唯一的回民村,1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94人。辖区内总面积63.6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达3万亩,可水产养殖面积1.3万多亩。全乡境内有5个自然形成的小湖泊和2个人工小水库,总蓄水面积1800亩,容量500万立方米。
全镇水资源丰富,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土质肥沃,尤其是水资源在全市28个乡镇中条件得天独厚,适应鱼、虾、蟹、田螺等各类水产养殖以及粮食、制种、蔬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我们利用自身优势,水陆一起来,搞两栖作战,党委政府主要起到了引导、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以专业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村级集体积累和乡级财政收入为目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了我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探索,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一级机关要继续按照依法行政、精简、效能的要求,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做好政府该做的事。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区划调整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乡镇区划,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事业职能运作模式创新、所有制形式创新和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对于那些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要坚决稳住,政府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重点保障;对那些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社会力量承担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要坚决放开,促使其与财政脱钩,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决不能再走全部由政府包揽的老路。通过机构改革,我觉得我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创新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理顺职责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机关、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一是机构交叉重叠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部门职能界定明晰、工作职责明确。二是实现了精兵简政,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了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竞争上岗磨练,乡镇机关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上下一致的服务意识、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蔚然成风。三是乡镇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改革后,乡镇行政机关和事业站所减人不减事,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一人身兼数职,每人每岗都有明确的职责、严格的考核,容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从而加快了工作节奏,提高了工作效能。
2、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有调查材料显示,我国目前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但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占了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1%,乡镇平均每68个农民就要供养一名机关干部或事业人员,农民负担由此可见一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减少支出超过20万元。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调整优化了干部队伍,激发增强了乡镇发展活力
长期以来,乡镇机构设置过多过滥、领导职数设置过多过滥、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过滥,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全市发展的快慢。本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队伍的基础上,建立充满活力的乡镇行政、事业管理运行体系,使得乡镇行政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使得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乡镇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强了,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拼博的干劲更足了,乡镇统筹协调、快速发展的势头更猛了。
二、强化村民自治,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相继推出了诸如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推行村民自治、实行税费改革等重大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中,村民自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村级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村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以什么组织形式为基础,针对哪些事务,由谁来主导。但在国家《村委会组织法》修改之前,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领导与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第2页

被领导的关系,村民自治组织没有摆脱政府附属的性质,国家仍可直接具体管理、控制自治组织的活动。在这种体制下搞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目的当然是保障和维护这种体制。1998年修订了《村委会组织法》,把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关系改为"指导"关系,政府不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彻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自治组织民主决定自治范围内的各项事务。这一修改肯定了广大农民的自治实践,为推动新型的村民自治提供了政治体制上的条件和法律上的保障。至此,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途径就找到了,即建立于村民自治这一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建立自治性质的民主组织形式,主体是全体村民,重点是关于自治的制度建设,主要任务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目标是扩大农民的直接民主权利,为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广大农民的自治实践,需要特别强调两个问题。第一,民主组织形式是个关键。虽然土地承包关系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农民的承包化经营,为农民自我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特点,特别是乡镇一级习惯于任免村干部、下达各种指令干预农民承包关系和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以个人力量保障其经济利益是十分困难的。我国农村的生产力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而农民的民主权利则更落后一些。他们不仅离参与国家管理尚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没有真正达到管理自己事务的程度。之所以如此,关键就是没有建立起实现农民民主权利的组织形式,版权所有使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无法具体落实。因此,应当依照法律把村民自治组织建立起来,把素质高、能力强、有水平、有威信的人推选进村委会,这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第二,强化直接民主是个核心。虽然有自治组织形式,但不能实现村民的直接民主权利,也是徒有其名,没有民主的作用。例如有些村委会还是个别人说了算,甚至理解成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自治或村委会自治,这就偏离了自治的性质。必须把"四民主两公开"作为实现村民自治的基本标准,让农民通过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自治的形式下统一起来,克服分散性,积聚群众的力量,切实管理自己的事务。有了村民自治这个基础,才能为农民进一步介入管理国家事务提供政治条件,发挥农民在国家政治和决策中的作用。这就是村民自治在国家整体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伟大意义。以上说明,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途径,而且搞好村民自治对于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村民自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几年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农村经过20多年改革,确立了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等伟大成果。为了保障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控制政府过度干预农民的权利,防止退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抵制少数农村干部违背党的政策的官僚主义和违法行为,必须强化农民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另外,因共同的土地和经济关系而联系起来的农民,受深厚的农村文化和社会传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更容易接受社区自治所形成的权威,也更倾向于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稳定。由于这两个因素,农民有自发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共同保护其经济利益。这种背景使村民自治必须要把农村一些最重要的权利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权利;自行决定其市场活动的权利;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民主管理的权利;作为农村社区成员有管理本社区事务的权利。显而易见,村民自治是农民要求在市场经济中身份独立的一个明显标志。村民自治保障了农民的这种独立,也就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民追求民主权利的活动,而且还是把民主权利作为保障其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一旦经济权利成为村民在自治组织中的基本权利,村民自治的框架就基本建立起来了,因为自治组织统一承担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有条件使农村实现协调发展。
根据这些情况,评价一个村的村民自治搞得是否成功,不是只看其制定了多少规章制度,关键要看它对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这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否巩固了农村改革的成果、稳定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理顺了农村的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次,是否巩固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度、保障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保证了农民的市场主体的权利、分散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深化了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第三,是否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鼓励农民为发展农村生产力创造新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看,实行村民自治的最重要意义是为改变政府以各种形式直接管理农民的传统模式提供了新的经验。我国两千多年以来,这个传统模式基本上处于一个超稳定状态,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即使最近20年农村实行经济改革,人们已经发现这个传统模式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却仍在普遍沿用,这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树立了一个严格法律实施或把法律作为治理工具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在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应当指出,搞依法治村是把实行村民自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和主要标准之一。在这个特定实践范围内,依法治村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手段,是通过依法建立村民自治为农民的直接民主创设一种组织形式。由这个视角观察,依法治村显然比依法治县或依法治省的口号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因为后两者没有为社会提供新的民主组织形式,也没有改变组织法所设定的国家管理体制,主要是强调国家行为以法律为依据,其重点对象是国家行为的规则和方式,如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等等。可见,它们与村民自治基础上的依法治村模式有明显区别。一种是国家行为方式及其观念的转变,一种是农民民主组织形式的转变。前者属于国家管理体制问题,后者是社会政治基础建设问题。总之,村民自治顺应了我国农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代要求,农村基层由国家管理向社会自我管理转变已成必然趋势,村民自治将成为农村基层社会自我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这种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出现是农村社会形态已处在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农村家庭承包制在我国农村将作为基本经济关系长期存在,它为实行村民自治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在农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村民自治型社会管理模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村民自治的实践为正确处理农村中国家管理模式与自我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三、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引导农民入市场版权所有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最终使农产品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服务为合作基础的,要起好步,开好头,强筋壮骨,加快发展。一是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长期以来,农产品卖难始终是农民群众头疼和担扰的一个问题,农民开发市场的能力低,农户分散经营,抵御商场风险的能力差,也始终是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可能形成强大的市场开发,产品推销,价格协调能力,让千家万户的农产品集合成大批量市场畅销货源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获取较高的利润。“农合会”要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的浪潮中做好“舵手”和“航标”。强化销售手段,不断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培育起一支实力强大的农民经纪人队伍,担负起及时销售农产品的责任,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航母效应”,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二是实现企业和农户的有效对接。发展行业经济和特色区域性产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在联合会与有实力龙头企业对接的同时,注重农民企业家的培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由于经营条件不同,经营内容不同,经营的方式也不同;至于什么样的经营规则能把双方的博弈关系处理好;全凭企业家,特别是农民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与农民在多次的市场交易中磨合确定的。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出现的特点之一是,很多龙头企业由过去带动千家万户,逐渐变成带动大户、优势农户、企业与大户之间分工分业,许多大户在这种分工与协作中成长为企业家。在农业产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强大的优势力量,知道怎样和农民打交道。合作经济组织在培养农民企业家的过程中,便能逐步形成行业发展的壮大。使农民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中获得利润,促进农民增收。
建好一个“桥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合等的市场主体,成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造成新的市场主体,一靠市场,二靠政策。靠市场就是靠利益机制。只要有利可图,农民就会在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自发地合作起来。而靠政策就是要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农民和企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有效地把这些组织融入到这个阵营里最好时机。也是政府和农民沟通、协商的“桥梁”性组织,它们都是代表农民的利益的,而在我国正是缺乏这样一个好的“桥梁”。为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心声与利益的代言人,与政府一道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业产业化的各个行业都融会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不断壮大行业发展的队伍,开创出一条形之效的,真正有内容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大市场的对接之路。
四、从当前乡镇角度看存在的几个问题
1、乡级财政基础薄弱,运行极度困难。
在财政运行方面,由于受地理区域限制,我镇乡镇企业发展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历年陈欠债务给乡镇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乡镇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虽然得到了精简,但是文教口仍然存在人员过多、人头费用基数大,加之近年来逐步提高工资、补贴,乡镇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涉农收费,农业税逐步降低以致全面取消,对乡镇财力影响很大。乡镇财政赤字增多,有的乡镇负债重重,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县市补贴长期拖欠,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2、优化乡镇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与投入。
目前,我国乡镇初级卫生保健条件得到了基本的改善,乡镇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而计划生育服务设施的建设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现象,96年我省开始建立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了迎接各级考核检查,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每年要花好几万的投入,有的几乎成了一所小医院,与现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不配套,每个乡镇只有两至三名计育员,又要人流、上环,还要承担大量的生殖健康检查及孕环检工作任务,试想,一所医院只有两名医生,工作又能如何循环?县级要求乡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乡镇计生服务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要求,并纳入年终乡镇人口目标考核,致使乡镇每年在计生投入上达到了乡镇财政无法承担的程度。我们认为此类重复建设的现象完全可以避免,乡镇应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在医院开展生殖健康及育龄妇女的生殖技术服务,避免乡镇服务所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
强化功能,推动改革。本着“少花钱、多办事,重管理、求实效”的原则,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克服过去项目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实现运行效益最大化。以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积极探索提高体系运转效能和支撑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径,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理顺相互关系,提高运行效率。
3、建立和完善与村民自治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为规范国家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应尽快通过立法建立并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例如,乡镇政府指导村民委员会的方式有哪些,"指导"的非强制性应如何规范,对超范围的指导行为如何确定,村委会对不属于其"协助"范围之内的事情可否拒绝,应当协助而未协助的是否导致强制性的法律后果,自治组织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完善和强化社会自我管理所形成的非国家强制性规范,让自治性规范成为调整村民行为的主要手段。考虑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农村的许多纠纷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打官司,多数纠纷都可在自治规则的范围内解决。自治规范应当重视并吸收本地优良的且被普遍遵守的风俗人情,以此教化民众,则事半功倍。因此,应当把依法治村同运用自治规范管理统一起来,不可偏废。依法治村能否在广大农村推行,关键就要看村民自我管理的规范能否形成符合本地实际且比较完整的体系。这应当是依法治村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各地各村风俗不同,其自治规范难免会有明显差别,对相互之间的冲突及不良风俗如何调整,需要引起注意。如何正确对待具有不良风俗的村规民约,不仅涉及到村民的权利义务,而且会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可是,目前调整自治规范的法律规定相当贫乏,尚无系统的完善的法律规定以应急需。为此,建议政府负责指导村规民约的制定,以示范和说服教育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行修改不适当的自治规范,树立合法文明的新风尚。同时,应考虑及早制定处理上述问题的地方性法规。

"乡镇经济办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