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质量强国如何实现的作文

发布时间: 2023.02.13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实现质量强国建设,就离不开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质量强国如何实现的作文素材,以供借鉴!

质量强国如何实现的作文【一】

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百业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也要看到,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推进创新突破,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建设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靠的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创新力、竞争力不断增强。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推动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面向未来,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华丽转身”,必须持续推进创新突破。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质量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策源地,推进技术、管理、制度协同创新。

遵循发展规律,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的准确判断,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当量累积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跃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

培树精品意识,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创建品牌,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培树精品意识,实施中国精品培育行动,建立中国精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认证制度,培育一批设计精良、生产精细、服务精心的高端品牌。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加大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积极参与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制定。

质量强国建设为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夯基固本,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一定能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支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注入不竭动力。

质量强国如何实现的作文【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品牌信誉的建立及生死存亡;同时也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等理念都已深深的扎根于每个企业,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无情的考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用合格的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断的扩大市场的份额,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现在我们的公司已经通过了ISO9001、ISO22000等一系列的管理体系认证,我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早已视质量为公司竞争的工具和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优势。

当今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的企业,都走出了一条抓住产品质量——赢得用户——扩大市场——树立品牌——再度做强做大企业。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扎扎实实地做好质量基础工作,是企业迎接挑战的重要任务,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要全面落实“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实质,树立“质量靠人人,质量为人人”的主人公意识,实行以“质量意识强,品质有保障”的管理机制。以人为本,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的教育,注重培养“人人负责人人讲责任”的员工,这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石。

2、必须强调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各工序严格质量控制,健全和完善检测手段,加强企业质量检验工作,做到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合格,不合格产品不出厂。以此赢得用户,扩大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3、大力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工作。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积极采取新技术。了解市场信息,寻找市场空白点与本企业的结合点。增加质量投入,从而发挥优势,促使产品的性能和档次的提高,进而加速资金的积累。

4.大力营造争名牌的氛围。

我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应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员工进行质量知识教育和培训,营造人人关注质量和产品创名牌的氛围。坚持持续的质量改进工作,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改进工具不断提高产品、过程或体系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在应用SPC 管理方法的同时,逐步应用了6 s 管理方法新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各生产车间还将每名员工在创品牌方面发自内心的口号、格言、警句等词语,利用内部刊物、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举办图片展等多种形式进行品牌意识教育;每年举办质量知识答题、优秀QC 小组评比和质量先进班组、个人评选等活动,对优秀的质量文章、QC 小组和先进班组、个人给予奖励。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使品牌意识在全公司上下深入人心

5、培养员工的负责人的工作态度

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产品质量之所以最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

质量是对工作的态度。同一条生产线、同样的一批员工,由于工作时候的态度不同,会生产出品质不同的产品。态度对生产至关重要,近期通过小改小革、提合理化建议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动员广大员工增强质量意识,集思广益主动参与全厂提高质量、改进工作的活动,努力使全厂形成上下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崇尚质量和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所有人员对工作态度的转变。

质量是对产品的态度。“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把各种质量工作融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减少最终环节不合格品比例,把质量控制在过程当中。全厂应该安排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跟踪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同时明确“再高技术的设备也要由人去操作”这一观念,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在质量提升中重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为生产提供可靠的设备运行保证。不合格产品暴露出的不仅是产品质量问题,更是操作人员的态度问题,各种针对质量提高的措施离不开全员质量态度的转变,全厂不仅加强过程控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考核,更重要的是依靠员工自主自觉、对生产对产品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产品质量观念的提高,“人心齐才能泰山移”。

质量是对细节的态度。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盯着所谓的大事,而小瞧细节。尤其在质量问题上,“小问题”往往被轻视,甚至被忽略。“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是许多人的骄傲自解。事实上,多数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太多的小缺陷引起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目前所抓的劳动纪律以及6S 现场管理,看起来很细很小,但效果显著不仅坚实了基础管理,促进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促进大家丢掉浮躁沉下心来解决深层次问题的心境,细微之处见真章。

综上所述,要使企业产品走向世界,建设世界质量强国,应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应用各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体系,才能成为世界卓越企业。

质量强国如何实现的作文【一】

自古以来,中国都以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闻名于世;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善良勇敢;中华民族文明礼仪,诚信之邦。数千年来都是世界各国顶礼膜拜的富庶上国,技艺精湛、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引无数外国人士来中国参观学习,天朝大国风范载入世界史册。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依然地大物博,制造的产品依然品种多样、数量巨大,但大多数的生产和商品是低水平质量的重复制作,产品质量不仅不能满足人们从基本需求向品质需求转变的需要,更与我国堂堂第二大贸易大国的身份不匹配,因此,中国要由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就必须从数量时代转向质量时代。

有人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置身于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长时期内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主要是因为其发展基本停留在资源消耗型和来料加工型阶段,而鲜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产品质量的先例。没有产品质量,就没有竞争力,随着低成本、人口红利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在中高端市场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导致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世界贸易的末端。

另一方面,生活中不乏有人十分热衷于洋货,2016年中国出境游客达1.35亿人次,游客境外消费总额约合1.8万亿元人民币,观察中国游客在境外购买的物品,大部分是生活日用品,如指甲刀、衣服、马桶盖、电饭锅等。其实,国内并不缺乏同类产品,而是消费者尤其是中间阶层追求更高的产品质量和品位。也就是说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经济体,但产品的质量却不能满足国人对品质的需求,这是值的反思的,也是亟待转变的。其实中国也在不断摸索着如何改善自身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精造进而追求中国创造,最终达到制造强国的目标,这个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中质量互变的规律,低水平的中国制造过多的注重产品的数量,反而日益丧失了竞争力,所以必须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的质量文化源远流长,新形势下,加强产品质量建设,就是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融入到一个个具体产品之中,同时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精神雕琢品牌价值;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一代代追求完美的工匠;秉承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鼓励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最终凝聚成一批质量响当当的产品,成为中华民族新的象征。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曾说过,“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打造制造强国,必须以质量为翼,让每一件产品都如同工艺品一般,承载着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和风范。

知识拓展:

2025年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

《纲要》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五大看点:

1、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

2、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

3、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

4、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

5、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

"如何实现质量强国作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