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统计局县域经济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0.31

2021年统计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结。

工作时间是过得最快的,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结束,我们即将面临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时候静下心来写总结了,写总结是为了避免自己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现在的你是不是正在因为工作总结发愁?你也许需要"2021年统计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结"这样的内容,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根据月度报表显示,我县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一、大小春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XX年,全县共种植大小春粮食574468亩,下降0.48,粮食总产达156201吨,增长2.44。其中:种植大春粮食350299亩,增长1.36,总产127263吨,增长2.86,种植小春粮食224169亩,下降3.23,总产28938吨,增长0.64。

二、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生产情况逐步好转

1-11月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469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3;完成销售产值121729万元,增长7.72,产销率为82,同比下降8.1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食糖83118吨,增长0.2,酒精7213千升,下降5.13,原煤28.48万吨,下降13.43,精制茶8912吨,增长16.18,发电量8250.72万度,下降21.27,水泥65293吨,下降49.20,生产红砖11488万块,下降7.87,工业硅17115吨,增长38.49,机制纸及浆板10876吨,增长9.38。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796万元,增长3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22020万元,房地产投资完成14550万元,农村投资26226万元。全县施工项目103个,同比增加6个,竣工项目40个,同比增加5个。

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平稳运行

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0969万元,同比增3379万元,增长19.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715万元,增3081万元,增长31.98。完成财政总支出67072万元,增16802万元,增长33.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19487万元,比年初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达140579万元,比年初增长20.49。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非公经济不断壮大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1-11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498万元,同比增长19.52。消费品价格总水平、零售物价总水平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分别为100.2、99.6和9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跌幅较大。

截止11月底,全县个体私营户数达12487户,同比增561户,增长4.7。其中,私营企业户数达464户,同比增73户,增长18.67;个体私营上缴税金12507万元,同比增1897万元,增长17.88。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总结


今年上半年xxx经济走势继续保持积极的发展态势,整体运行良好。工农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消费需求旺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上半年整体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424万元,同比增长2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599万元,同比增长19.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29万元,同比增长59.2%;第三产业增加值11196万元,同比增长13.5%。整体经济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业企业先期投入和建设工业原料基地为切入点,带动工农业共同发展。

今年旗政府积极鼓励金马油脂、奈伦淀粉、阿大复混肥、兴农专用肥等企业以订单农业先期投入和赊销种子、化肥等方式为农民解决种粮资金5000多万元,这样即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工业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和原料的供应问题。目前我旗大豆、马铃薯、乳业等原料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不仅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也带动以农畜产品加工的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从目前看我旗今年自然条件好于上年,没有出现大的灾情,国家又出台了农业减税、种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还有工业企业的加入,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走势看好。

2、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增长。

由于旗委、旗政府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上半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292万元,同比增长4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79万元,同比增长4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8.0%,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率18.2%。上半年工业经济看好的主要原因是:规模以上企业继续扩大,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二是一些工业企业生产形势看好,如:金马油脂、奈伦淀粉、阿大复混肥、兴农专用肥等几家企业,实现增加累计与同期相比增长23.7%.

今年以来我旗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工业企业改造、移动通信基站及光缆改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顺利。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8632万元,同比增长85.4%;建筑业增加值完成7018万元,同比增长88.5%。

上半年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629万元,同比增长59.2%,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率为47.3%,拉动整体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趋旺。

随着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有所增强。上半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27万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县的零售额18853.5万元,同比增长15.3%;县以下零售额10573.5万元,同比增长8.1%。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2178万元,同比增长1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89.7元,同比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2242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32元,同比下降45.0%。

全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37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工资6764元,同比增长14.2%;企业平均工资2093元,同比增长8.9%.

三、市场物价继续上扬。

6月末全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上涨2.1%。主要是受粮油、肉、蔬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上半年粮食价格上涨32.2%;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5.7%;水产品上涨7.5%。

四、财政、金融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旗委、旗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确保政府各部门正常运作。上半年财政总收入3306万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31万元,同比增长24.8%;地方财政支出10027万元,同比增长14.4%。上半年我旗机关事业单位没有拖欠工资现象。

金融形势较为平稳,银行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03亿元和10.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分别为0.5%和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7亿元,同比下降1.9%。

五、存在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总体形势是好的,正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是我旗经济总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一产业,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26.4%和13.5%。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看,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远远低于第一产业,显示出三次产业不能均衡发展,而我旗农业又是不能稳定发展的产业,首先是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其次是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主要是依赖于自然条件,并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我旗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

二是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原料短缺,产销衔接矛盾仍然很突出,重点工业项目进展缓慢等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由于原料不足,今年全旗油脂行业生产进程比较缓慢,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造成工业生产成本提高,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

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1、要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大豆、马铃薯、白瓜籽、葵花等我旗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扩大无公害蔬菜和中草药种植面积,加快发展绿色大豆,增加甜瓜、小米、元葱等特色农产品,营造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转变原始的种植方式。

2、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副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原料基地建设,保障工业原料供应。力争形成具有区位特色,能够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原料基地。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应突出“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能力强”四个方面,通过加快农牧业基地建设步伐来劳动种植业结构调整。

4、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应从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为切入点,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拓宽工业品流通渠道,提高产品销售率,加快提高全旗工业总量。

区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区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区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我区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决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转变和促进工作作风,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今年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农业生产,使春播生产取得良好开端,为全年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区春播总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经济作物万亩。
一、理清工作思路,抓好三个环节,建设四大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号文件出台后,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抓好三个环节,建设四大基地,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实处出招下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理清一个思路。去年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面对榆次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区确立了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并把建设绿色农业作为三大特色经济之一。我区由分管农业的区级领导带队,深入各乡镇、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等地进行广泛的座谈、研讨,组织乡镇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经过充分研讨交流,逐步形成了统一明晰的思路,即把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宏观战略与榆次区农业和农村发展这个微观战略紧密结合,落到全面推进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据此提出了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即以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元,增长以上。这个思路已以文件形式下发,成为指导我区农村工作的总方针。
抓好三个环节。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第一前提,夯实投入基础是关键环节,实施工程牵动是主要措施,我们就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
第一是做大特色产业,抓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环节。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通过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实现特色产品的集聚和优势产品的整合。原创:××××年我们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突破万亩,总产量亿公斤,完成万亩丘陵延秋茄果类蔬菜布局区、万亩平川结球叶类蔬菜布局区、万亩根茎类蔬菜布局区、万亩设施蔬菜布局区建设,重点推广大田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和温室大棚六种栽培模式。红枣面积巩固万亩规模,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推广“四个一”模式(一套实用技术、一座烤房、一座保鲜库、一座沼气池),补植补种万亩,酸枣接大枣万株,总产量达到万公斤,比上年增。养殖业突出以修文奶牛、郭家堡瘦肉型猪、张庆禽蛋、长凝肉羊优势区等为主的“四区”建设,使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万吨,比上年增长;奶牛存栏突破头,争取达万头。粮食面积稳定在万亩,总产量亿公斤。水果面积稳定万亩,淘劣换优亩,推广果实套袋万个,总产亿公斤,比上年增长。
截至月底,全区蔬菜春播面积万亩,完成全年计划的;地膜覆盖、早春拱棚、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万亩,占到春播面积的;蔬菜总产量亿公斤。红枣面积已达万亩,今年补栽面积万亩。全区肉蛋奶总产量吨;奶牛饲养量达到头,奶产量吨;生猪饲养量万头,出栏量万头,肉产量吨;羊饲养量万只,出栏量万只,肉产量吨;蛋鸡饲养量万只,蛋产量吨;开工新建养殖小区个,挤奶站座,人工授精站座。粮食种植面积万亩,受市场价格、粮食直补等因素影响种植结构有局部调整,主要体现在玉米、小麦和谷子三方面:玉米从去年的万亩,下降到今年的万亩;谷子由去年的万亩,增长到今年的万亩;小麦从去年的万亩,增长到今年的万亩。全区蔬菜优势区域实施面积万亩,优势蔬菜品种面积万亩,其中茄果类蔬菜万亩,结球类蔬菜万亩,根茎类蔬菜万亩,设施类蔬菜万亩。红枣优势区域面积达到万亩,占红枣总面积的,今年新栽面积万亩。全区优势互区肉蛋奶总产量吨,占全区肉蛋奶总产量的;优势区奶牛饲养量头,奶产量吨;生猪优势区饲养量万头,出栏量万头,肉产量吨;羊优势区饲养量万只,出栏量万只,肉产量吨;蛋鸡优势区饲养量万只,蛋产量吨;奶牛养殖小区开工新建个,配套挤奶站座,新建人工授精站座;羊规模养殖小区开工新建个,胚胎移植只,新建人工授精站座;猪规模养殖小区开工新建个,引种头;蛋鸡规模养殖小区开工新建个。玉米优势区面积万亩,专用面积万亩,地膜覆盖面积万亩;谷子优势区面积万亩,优

区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第2页

种面积万亩,订单万亩。苹果优势区面积万亩;酥梨优势区面积万亩。核桃优势区面积万亩。
第二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抓好财政投入环节。今年以来,我区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主动意识,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八项措施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支持“三农”事业:一是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全部免除农业税共计万元,将区级配套的部分列入预算;二是加大农业投入,支农资金预算比上年增长以上,总额达到万元,绝对额增长万元;三是落实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直补政策,及时足额将粮食直补资金补到农户;四是整合财政和部门农业资金,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进行整合使用,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五是保证农村剩余农民力转移培训资金的落实;六是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步伐,扩大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七是积极筹措资金对农村中小校危房进行改造;八是继续加大对农村人畜吃水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今年我区计划投资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区里还积极筹集资金,解决了农民征地款万元、各种工程款多万元,农民工工资全部到位,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世行贷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在积极申报中。加大农业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第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环节。我区今年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项,总投资亿元,今年完成投资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红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等。温室大棚工程今年新建温室大棚万亩,总量累积达到万亩;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新建逯村、源涡个奶牛园区,加快万头奶牛工程的步伐;抓紧实施东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水、机、电、田、林、路、科技七大改造任务。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结合世行水保建设工程、涂河土地开发治理工程、砖窑整顿等,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万亩;实施“”节水项目,新增节水面积万亩,总量达到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亩,辐射推广亩,新增机旱田万亩,总量达到万亩。通过上述措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建设四大基地。蔬菜产业,今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与去年持平。红枣产业,在去年“四个一”模式的基础上,今年实施“八个百”增收措施:即培训村,扶持技术骨干名,组织参观批次,提升加工能力万斤,烘枣万斤,保鲜万斤,协会外销万斤,各乡镇助销万斤。畜牧产业,全区肉类总产量要达到吨,禽蛋总产量达到吨,奶类总产量达到吨,奶牛存栏达到头。龙头企业,今年重点支持和培育辐射基地范围广、带动农户作用大、加工转化能力强的博瑞乳品、福大蔬菜、海玉饼干、怀仁醋业、德御小米等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榆次博瑞乳品公司去年年底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今年重点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力争奶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福大蔬菜投资万元续建蔬菜配送中心;海玉食品计划总投资万元,新上条流水生产线,加工能力将达到万吨,带动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怀仁醋业投资万元新建条生产线;德御小米目前市场前景良好,已占领太原市场,今年进一步扩张生产,带动谷子订单万亩;工业园区重点落实娃哈哈果饮料项目和古船面粉月产吨项目,借助已引进的娃哈哈、白象、古船、金龙鱼、恒顺等企业的品牌优势,再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的集团优势。我区华玉荣香椿、金贝植物、博瑞乳业、福大蔬菜、民信屠宰等个建设工程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亿余元。
二、建设三大体系,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今年我区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指导,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一)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抓三点:一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今年新认证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认证面积达到万亩。由于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最近,榆次区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成为我省个试点县之一。区里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领导组,制订了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省万元,市、区各配套万元,涉及个乡镇、个村、个品种、认定面积万亩。示范推广农业病虫害物理防治、农药残留检测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项目实施后,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可年产无公害蔬菜亿公斤、优质水果亿公斤、优质粮食亿公斤。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预计万亩可增加收入万元,平均每亩增收元。红枣今年还计划认证无公害面积乡村亩。红枣标准化生产在去年制定规程的基础上,今年先在家大户中推广,推广面积亩。
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产业化的支点,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卖点。今年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除加大对现有“魏榆”、“北田”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外,通过盘活长凝大蒜、后沟果品等传统品牌资源,力争再创出一批如什贴小米、华玉香椿、涂河鲜枣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继续加大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德御农贸等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使全区绿色认证企业总数达到家。丰元枣业目前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今年建设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蔬菜个,红枣个,养殖个,粮食作物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在北田镇张胡村建成亩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红枣建成乌金山镇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亩、北田镇杜堡中昌农业示范园区亩、北田镇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亩、长凝仙枣果品公司基地亩。养殖建成陈侃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扩建二期工程,新建户;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是完善园区内的公共设施;演武蛋鸡养殖园区,今年重点是鸡舍的续建以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今年主要推广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长凝众旺肉羊养殖园区,今年推广的技术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乌金山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建设建人工授精站。粮食,张庆玉米示范园区已种植饲用玉米亩。此外,我区设立果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个:郭家堡源涡果树示范园(亩)、东赵乡小壁果树示范园(亩)、庄子乡紫坑果树示范园(亩)、北田北流果树示范园(亩),试验项目为高光效树型改造,示范项目为果实套袋、新红星果型剂应用,供试品种为新红星、红富士、酥梨。同时,我区确定金威航天育种公司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立了合作项目协调建设领导组,确定了协作单位的实施项目和技术合作意向,已开始全面实施建设。
(二)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从市场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营销体系入手。一是建设三个农产品市场。没有市场,产业规模就不可能进一步扩张,就榆次的区位、交通和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经过努力,目前进展顺利。市场选址在原榆次区苗圃,一期工程占地亩。下一阶段,我们要加大力度,积极运作,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在东外环投资万元建设近万平方米的粮油批发市场,吸纳余户经营户入驻。张庆乡演武禽蛋交易市场也在积极酝酿之中。
二是指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随着我区农业产业化推进中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据农经部门统计,围绕蔬菜、红枣、奶牛养殖、醋业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已达个。今年年初,在榆次供销社、余名农民经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区农民经纪人协会也正式成立并启动运行。为了推进我区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规范农资经纪人队伍,通过大力组织农资代理员(农资经纪人,下同)服务队伍,原创: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晋中分公司于×月×日至×月×日在我区开展招聘农资代理员(农资经纪人)活动。面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我区今年力求高标准规范个,规范发展个,总规模达到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将为我区农业产业化推进甚至产业化龙头崛起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是完善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去年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个连锁店和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今年我区投资万元,建设普家乐超市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个农村连锁超市、个村级农资服务站,初步形成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
(三)服务体系建设。从现代农业化的要求出发,首先抓信息服务建设。三电合一,实施“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我们出台了《××××年榆次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册(单)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关注信息、运用信息的良好氛围。结合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在修文镇东长寿村、庄子乡庄子村搞了次大型的信息宣传培训活动,晋中市王雅安书记、高建民副书记及农业局局长韩国昌等领导亲临现场进行了指导。近期,又与晋中市农业局信息科联合开展了为期天的“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全区又有个乡镇、个企业(德御、海玉、丰元)注册了“一站通”,全区累计注册总数达到个,新申请认定乡镇服务点个,并对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了申报认证。举办信息培训活动近次,发放资料余份。在示范园区、经营大户中重点推广了宽带、电视、电话的三电合一网络延伸模式,上网农户已达到户。乌金山镇海底岭村、施家洼村和北田镇张胡村等电视上网示范村建设正在实施中。
其次,抓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加快进城入镇务工就业和跨区域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区认真总结去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阳光工程”培训人的任务。以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为定点培训单位,实施“定单”输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业。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拓宽农民转移渠道。目前已组织“阳光工程”培训余人。区阳光工程办与劳动保障局、市区职介中心合作,组建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今年×月×日,我区举办了“百企千岗招聘洽谈会”,提供各种就业岗位个,涉及保安、酒店服务、营销等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余个,占总数的,实现劳动力转移余人。
第三,建设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站。根据省、市要求,××××年我区重点建设张庆畜牧兽医中心站,同时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配套设施,每站建筑面积平方米,化验室平方米,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在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乡镇疫情测报点,形成完整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
(四)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根据省里把我区列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的要求,今年我们的城镇化水平要达到。在重点抓好乌金山镇、修文镇的集镇建设的同时,确定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确定王湖、郭家堡、南关等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做到“三个兴镇”。
一是聚集产业兴镇。发展城镇,首务在兴业。我区经济走廊一线的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已经具备了集群经济的产业基础,今年力争实现率先发展,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共同繁荣。目前修文民营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已开工。东阳、东赵、乌金山等有旅游资源的乡镇,把旅游产业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旅游集镇。后沟古村是榆次旅游开发的四篇文章之一,继常家庄园、榆次老城之后,后沟古村建设被列为今年我区重点工程之一,现在公里的旅游专线已开工建设,农业采摘园区、绿化带等也已着手实施,建成后将形成山头松柏盖顶、山坡花灌缠腰、山底干鲜水果遍地的古村秀美风光。乌金山的五龙沟滑雪场项目也已完工。
二是改善设施兴镇。榆次北外环路的开通和北出口二期工程的续建,特别是榆次北部新城建设规划的实施和太原南部新区建设规划的正式启动,为乌金山镇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区计划用—年时间,把北外环建成为集商贸服务、农贸市场、科教文卫、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设施为一体的十里长街,打造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又一亮点。
三是全面发展兴镇。今年我区计划投资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乌金山镇投资万元,兴建晋中一流的乡镇计生服务所。郭家堡乡投资万元建设育才新校、源涡寄宿制小学等学校。修文镇积极筹划郭村—东长寿旧国道的拓宽改造工程。
三、科技下乡,重拳打假,典型带动,营造服务“三农”良好氛围
一是两不误、两促进,重落实、求实效,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当前农村工作。在全面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落实,求实效,在服务“三农”的实际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折不扣执行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把边学边改、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首先,针对春耕春播,农民急需农技培训的状况,不违农时,深入乡村开展蔬菜、红枣、畜牧等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掀起了春季培训高潮,全区共培训场次、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外出学习参观次、人次。畜牧业培训以农资打假活动为契机,组织科技下乡次,请省市专家培训奶牛、肉牛饲养技术次,培训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余份(种草技术资料份、动物防疫资料份,养牛培训手册本)。东赵乡聘请山西农大的蔬菜专家和博士生导师为农民解决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长凝镇采取“农民点菜,政府组织,专家办灶”的形式,聘请专家入村培训。其次是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的“进百村、入千户”大型服务活动,重点在修文镇和庄子乡举行了集中活动。省市区余个涉农部门为农民提供了农业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省内外家农资生产企业直接面对农民,把最低价格的农资直销给农民;聘请专家进行了培训;区农机局展销了新型农机具;市、区农业局和中国网通为农民现场进行了农业信息网络和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演示。市委书记王雅安、副书记高建民等领导亲临现场进行了指导,全区近两万名农民和乡村干部参加了这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农民得到致富信息余条,余人参加了蔬菜、红枣、养殖和信息网络技术培训,万余份宣传资料、张农资优惠卡发放到农民手中,现场销售平价化肥余吨、优质种籽万公斤、农膜万公斤、菜籽公斤。现场农资销售额达到余万元,至少可为农民让利余元。第三是集中力量抢墒下种保春播。—月份是我区春耕备耕、春播生产的重要时期,历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而今年的降水量仅为毫米(含月预计降水),减少,全区至少万亩农田因旱不能下种,严重影响今年的春播生产。我区采取协调供电、机井浇水、利用小水源等措施,积极抗旱保春播,抓紧×月×日全区降雨毫米的契机,采取调配机具、电力等措施,保墒抢种万亩,确保了春播任务的完成。区人大联合农业局、供销社等七部门深入到个丘陵乡镇偏僻村庄进行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信贷资金“三下乡”活动,仅在庄子乡白田村当日销售种子斤,化肥吨,协议小额贷款户计万余元,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二是农资打假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合行动,集中整顿农资市场。×月×日至×月×日为全国“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在一年一度的春耕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之际,榆次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活动,重点检查农资产品生产企业、乡镇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和其它批零市场,通过环环相扣,实施全方位监管。区农业局与质监局稽查队深入城区农资销售市场、网点进行检查,与物价局联合对农资价格进行专项检查,有效地平抑了农资价格。区工商局也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对家不符合“一主两辅”生产经营资格的,依法予以取缔。共对个经销单位进行了化肥专项抽检,抽取样品个,代表磷肥、复混肥总数量吨,抽检了个生产企业的种牌号规格的化肥,其中种牌号合格,种牌号不合格。检查中发现当前农资主渠道销售市场货源充足,基本无假冒伪劣现象。
三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走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路子。在去年的万亩温室大棚工程建设中,我区因地制宜,在“李坊效应”的带动下,创造了东赵乡石羊坂“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等新模式,为丘陵山区建设温室大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了一条新路。今年我区继续抓典型带动,积极创新建棚模式。×月×日在东赵乡召开了旱垣地温室大棚积雨工程园区现场会,决定把石羊坂村建成山西省旱垣山区节水设施生产示范园区。目前,该工程已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组,整个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它的号召下,村民建棚、创新意识高涨。东赵乡村民郝文玉,在去年建起一棚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万元建成米长的温室两套,形成了一个占地近亩,面积达平方米的农家庄园。他还在温室内尝试养猪,在猪圈里建起一座立方米的沼汽池,仅沼气一项,就可节约燃料及肥料元。他的这种集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区发展新型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全区温室大棚工程建设按照“七早七到位”的办法,早安排,早部署,现在已调整土地近亩,为完成今年万亩温室大棚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是转移工作重心,形成全区围绕农业和农村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我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来,既有事权划分的客观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区委、区政府工作思路转变的结果。“指挥棒”的转向,为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形成了各部门围绕农业和农村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区财政局在农村一线调研时,得知山西威特核桃加工厂需要找合作加工企业时,及时与榆次华玉荣香椿有限公司联系,促成了合作意向。仅此一项,就吸收什贴镇农村闲散劳力多人,每个劳力年收入达余元。
总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一号文件精神的深入人心,极大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各项工作正扎实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建设发展缓慢。庞大的生产基地与较弱的市场建设之间的矛盾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大量蔬菜等农产品仍停留在原始堆积和马路地头销售的初级农产品阶段,价格低、集散地功能弱。尤其是综合性农业市场缺乏,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仍在筹建中。
二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围绕菜、枣、果、肉、蛋、奶的加工龙头企业滞后,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较弱。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三是当前的动物疫病形势仍然严峻。禽流感、口啼疫、布病等动物重大疫病在我区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周边市县时有疫情发生,对我区畜牧业生产产生威胁和不利影响。养殖小区经营管理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健全,缺乏动物防疫、治疗、配种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在养殖业配套土地和粪便等环保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五、下半年打算
一是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规划。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
二是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下半年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土地整理开发,结合砖窑整顿、中低产田改造等,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水利设施:节水面积达到万亩,饮用氟改水的人口达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亩,辐射推广亩;新增机旱田万亩,总量达到万亩。土地开发工程重点建设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亩,总投资万元,可新增水浇地亩,年均增加农民收入近千万元,将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齐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三是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今后一段时间,要进一步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重视贮藏龙头避旺补淡、增值上市的重要作用。我区已有北田镇张胡和庄子乡杨坊的西红柿贮藏、东阳镇彭村青椒和上丁里的葱头贮藏、庄子乡黄彩的苹果贮藏、东赵乡训峪的梨贮藏、张庆乡郝庄的大葱贮藏等一批专业贮藏基地,今年的果品、蔬菜贮藏量要突破亿公斤,增加效益万元以上。
四是继续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和执法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原创: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在华玉香椿、老醋坊等龙头企业中建立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继续推广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户。培训农村信息员,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及时发布企业和农民急需的政策、技术、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选拔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尽快建成我区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做好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下半年要充分发挥“阳光工程”的示范带动效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人、“阳光工程”培训人、转移人的任务。

区农业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省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xx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十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及时破解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超过20xx年年初预期。主要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效益好、动力增强。全年生产总值实现70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超过预期1.1个百分点,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粮食生产克服严重旱灾的影响,夺得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粮食总产达到793.1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近2871.9亿元,增长15.8%,超过预期0.8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0.2亿元,增长13.9%,超过预期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实现利润131.7亿元,增长3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4.2亿元,增长28.1%,超过预期3.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73亿美元,增长34.5%,超过预期14.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1.1亿元,增长16.7%,超过预期3.7个百分点,增幅为近五年最高。

二是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大、措施实、成效显现。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途径,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超过26%。优势主导产业稳步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12.7%和24.9%。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新增风力发电装机规模18万千瓦。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关停了共计50.8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火电机组,依法关闭小煤矿193处。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部分项目开工建设。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化学需氧量减排重点项目55项,新增减排能力2.38万吨。生态省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实际下降2%,均达到了年初预期目标;预计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左右,超过预期3个百分点。

三是改革开放抓重点、破难题、进程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全面展开,企业重组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部完成,16户企业破产终结或基本终结,东北轻合金等企业实现重组。省直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有序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地方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逐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实现增加值2808亿元,增长2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6%。对外开放领域拓宽、质量提高,对俄进出口总额增长60.4%。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7.8%。成功举办了哈洽会等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分别增长24%和45.2%。

四是和谐社会建设重民生、促稳定、扎实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2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132元,增幅分别达到11.6%和16.3%,超过预期3.6个和10.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加,登记失业率低于控制指标。城镇参加五大保险的人数平稳增长,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1%。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并延伸到城镇低保家庭学生,各级教育助学体系基本形成。大冬会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一批新建的乡镇文化站和卫生院投入使用。新农村“百乡千村”试点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四煤城沉陷区开竣工居民住宅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2.5万户居民已经或即将搬入新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5%和15.8%。

总体看,20xx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结构趋于优化、效益不断提升、民生明显改善的良好势头,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的结果。这表明,全省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全面振兴的思路更加清晰,各项工作举措更富有成效。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非公经济亟待发育壮大,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地方工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新兴产业发展较慢;实现节能减排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第2页

标的难度依然很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银行信贷资金增长缓慢、金融生态环境亟待优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物价上涨过快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省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全面振兴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解决困难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努力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主要预期目标

(一)面临的环境

20xx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良好。从国际环境看,20xx年世界经济虽然面临国际金融市场潜在风险增大、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走高、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等挑战,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更趋多元,跨国投资并购活动更加活跃,双边多边合作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对话明显增多,将支撑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仍可能达到4%左右。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将为老工业基地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的签署和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为我省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机遇。由于粮食加工业发展加快,原油价格走高,全球粮食库存水平下降,将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为我省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市场机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有利于我省发挥劳动力素质较高和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20xx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其重点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趋紧,对我省这样一个贷款规模偏小、信贷增速偏低的省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对中西部地区继续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我省重点发展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的范畴,有望获得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只要我们措施得当、狠抓落实,就能把压力变成动力,挑战变成机遇,在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将促进我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统筹考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并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如下:

经济增长指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进出口总额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

结构调整指标: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到43%,第三产业提高到35%;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提高5个百分点,制造业提高3个百分点。地方工业速度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节能减排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2%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略有下降。

改善民生指标: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0%;城乡社会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物价调控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左右。

20xx年生产总值预期目标确定为增长11%,是本着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在深入分析经济发展环境、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和制约因素提出来的。对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就业、推进各项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突出矛盾。只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是可以超额实现的。

三、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一)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精神,以自主创新为引领,调动中直骨干企业和地方工业两个积极性,用现代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理念,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突破。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研发中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科技专项,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建设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三大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重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信息化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自主专利和国内外领先的技术标准的创新型企业。以产业园区和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建设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在**松北区辟建国家级生物产业园区,争取生物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6%以上。

不断增强产业主体的竞争能力。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打造新型工业化的实施主体。充分发挥中直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支持在龙江的中直企业扩大规模、提档升级,争取省外的中直企业来我省投资或建设加工基地,壮大产业主体。注重开发高端产品和系列产品,加快建设国家重大装备、能源、石化和食品加工基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把核心企业做强做大。依托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开发,把配套企业做专做精。

不断增强地方工业发展能力。以制造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地方工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壮大食品加工、煤炭化工、装备制造配套、石化吃配、医药等产业。促进国防科工产业技术和研发能力外溢,带动民品开发。推动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森工、轻纺等传统产业。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住市场需求趋旺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做优粮食产业,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优质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做大畜牧业,落实支持生猪和奶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精绿色特色产业,狠抓总量扩张、强化监管和市场开发等重点环节,推动绿色特色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抓龙头、抓基地、抓联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推动农民由进城务工向就业转变,鼓励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农民返乡创业,把农民增收的重点向非农产业转移。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水利化,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开工建设“两江一湖”水稻基地部分项目,继续实施20处在建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续建和新建一批节水灌溉、供水、防洪工程。推进机械化,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新建标准化农机合作社250个。推进标准化,使标准化生产向覆盖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加速推进。推进规模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信息化,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信息“村村通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对全省行政村实现基本覆盖。加快良种繁育、疫病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建和续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垦区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挥丰富的农畜林产品、矿产品和劳动力等优势,引资金、建项目,推进中小企业与生产要素集中集聚,突出特色和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按照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模式,深入开展场县共建,扩大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整合科技资源,联手培育龙头企业和基地,进一步推进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向林区、矿区、油区推广场县共建经验,多方位、多领域开展合作共建,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区域共同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着力推进农村社会建设。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2万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00处,解决8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新能源建设在覆盖面和发展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增加农村沼气8万户。实施“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农民及时就医和基本用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农村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总结推广“百乡千村”三年试点经验,继续扩大试点,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新林区,全省地方林业三分之一的林场达到新林区标准。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和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切实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尽快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态。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优先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中介等重点领域,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全面落实服务外包业发展规划及各项优惠政策,扩大规模,培育品牌,加快建设大庆产业园和黑龙江软件园两个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尽快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快**平房动漫基地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建设“诚信龙江”,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扩大信贷规模,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开展银团贷款。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支持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推动**银行择机上市,并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发展。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积极稳妥有序地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推进大件江海联运、牡丹江陆海联运和沿边对俄贸易物流带建设,尽快形成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大力发展旅游和会展业。运用新理念新机制,开发集生态、人文与休闲为一体的夏季避暑休闲和冬季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和高端产品。发掘区域特色文化,围绕主要景点景区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旅游等产品,提高旅游集中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24届大冬会为契机,推进亚布力国际滑雪度假区升级改造。加强东北区域旅游联动协作,加大境内外主要旅游客源地的促销力度。办好滑雪节、冰雪节、养生度假节等旅游节会赛事。继续深入开展“诚信旅游”建设活动,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哈洽会、绿博会、木博会等重要会展在规模和档次上再上新台阶,争取承办更多的国内外大型会展,创建北方会展品牌,为全面振兴聚集人气。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和务工农民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制定和完善各类扩大消费政策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规范各类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收费标准,促进居民增加服务性消费。大力发展适应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社区商业和服务业,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严格各类产品特别是食品和药品的卫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

(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改善开放环境,壮大开放型产业,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全方位开放步伐。在巩固和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向北美、欧盟、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拓展。站在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高度,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规避风险,推进我省与俄罗斯开展更密切、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合作。抓住实施《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等机遇,积极推进同江黑龙江铁路大桥、前进至抚远地方铁路等对俄大通道项目,充分发挥对俄“一城、两园、十一个中心”平台功能,推进对俄科技合作项目和重大引智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建设韩国产业园区,开拓韩国市场,扩大对韩贸易规模。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外包、智力引进、高端制造与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原材料和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合作,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拓宽贸易渠道,开发多元市场。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类商品的进口;依托我省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哈飞汽车、哈电站成套设备、it产品、光机电一体化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加快培育出口型产业,不断提高支柱产业的外向度;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出口加工产业,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并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新增15家境外商标注册企业,新增50家国际标准认证企业。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和扩大同俄、蒙等国家的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一批境外合作项目开工建设。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并购,承揽境外电站、道路、桥梁、房地产、农业开发、资源勘探等工程和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和劳务输出。

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好产业招商、园区配套招商。深入研究招商对象的发展愿景和投资战略,聘请国际知名招商中介机构策划包装项目,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精心组织冬投会、哈洽会和国内外的大型招商活动,争取在引资规模和项目质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深化龙港合作,发挥香港的平台作用,拓展招商引资的渠道。进一步加强南联合作,不断扩大利用内资规模。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分别增长22%和40%。

(五)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实现合理较快增长。

建立项目生成机制。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趋势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来源,增加项目储备。以主导产业升级为重点,积极面向世界500强“招项目”;为抢占产业前沿和制高点,把前期工作延伸到实验室,参与小试、中试“抢项目”;立足省情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围绕资源“开发项目”;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抢前抓早乘势而上,向国家“争取项目”。

辟建项目资金保障机制。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和建设条件,争取国家在粮食主产区、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技术产业化、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为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银团贷款,实现银企战略性合作。抓紧启动实施中国银行与一重、农业银行与省农垦签订的授信协议,加快推进国家开发银行与我省六大平台融资合作的项目建设。采取现代建设经营模式,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组织专门力量,抓紧落实与铁道部、民航总局、中粮、中石油、中煤、中铝、国家电网公司、国家五大电力集团等投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工作力度,争取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设立产业基金等方面取得突破。

引导投资向重点领域倾斜。要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引导投资向民生工程、社会建设、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倾斜,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初步安排,20xx年亿元以上建设项目要达到750个。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300亿元,增长15%;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600亿元,增长25%;制造业和加工类项目投资630亿元,增长2.5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项目投资50亿元,实现翻两番;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类社会事业项目投资130亿元,增长15%;直接涉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条件的项目投资550亿元,增长30%。以上各类投资约占全年投资计划的62.7%。

(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从源头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和验收的节能环保审批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关停小火电、小水泥、小煤矿、小焦炭的年度计划。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和电力、石化等行业脱硫设施改造工程,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减排工程技术能力。在重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对标达标活动,列入全国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27家重点企业实现节能66万吨标准煤。推进建筑节能,20xx年年底前,各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国家级5个循环经济试点,开展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用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一批风电、生物质、煤矸石发电等清洁能源和煤层气、矿井水综合利用等项目。

加快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快森林生态、草地生态、水生态等各生态要素的保护与建设,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化”草原改良、三北防护林四期、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80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40万亩,组织开展生态农户建设167万户。

建立和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加大地方财政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环境治理工程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尽快出台节能管理条例。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初步建成省级和部分地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省市联网、动态管理。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加强统计、监测和考核三个体系建设,强化问责制,兑现奖惩,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保障。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力争在深化国企改革、发展非公经济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实现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创造条件。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积极推进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战略重组,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集中力量推进政策性破产工作,抓好**市和庆华工具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农村金融、农牧业保险、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等专项改革,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

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和民营科技企业“巨星”计划,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促使一大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大、做强。建设专业化园区,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担保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八)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区域发展主体功能,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产业布局科学合理,加快建设四大经济板块,带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尽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框架。按照国家要求,组织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合理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以及位置、范围,明确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目标和开发时序,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步入快车道。采取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政府投入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在重点园区建设比较完备的生产生活设施,营造优良投资环境。

围绕产业核心企业,实行产业链整体招商,形成上下游企业间、产品间配套共生的产业生态环境,促使区域内项目引得来、留得住。探索建立既能够打破行政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又能合理分割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管理体制。

推动东部煤电化基地资源优势尽快转变成竞争优势。尽快出台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强引导,避免重复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模式。与投资者共同树立环境友好、永续利用的理念,坚持环保先行,为争取国家支持创造条件。重点引进规模大、实力强、技术先进、具备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沿边对外开放带加快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绥芬河、东宁、同江、黑河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出口园区,发展机电、轻纺、食品、建材、木材加工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积极开发利用境外能源、原材料,拓展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空间。

推动大小兴安岭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和谐发展。积极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加快生态功能的恢复。坚持林上林下综合立体开发,重点发展木材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北药、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坚持保护优先、点状开发、集聚发展的方针,对资源开发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加快资源勘探,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施适度有序开发,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九)坚持民生为本,实施十大惠民工程。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提高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快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费率、广覆盖、能转移、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办法。城镇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从业人员。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重点提高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整合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实施实训基地和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公益性要求,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满足城乡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抓好民生工程十件实事。一是抓好就业再就业工程,解决10万名困难人员就业。启动旅游促进就业试点,推广大庆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经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在动态条件下为零。二是抓好扶贫工程,解决20万贫困人口脱贫。落实以工代赈资金1亿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改善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生产生活条件;启动第4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改造农村土坯茅草房9.8万户、820万平方米。三是抓好住房解困工程,解决7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在设区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县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新建廉租住房面积1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20万平方米。四是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解决8万户居民住房条件改善问题。改造棚户区面积总计400万平方米,其中,四煤城改造棚户区200万平方米;争取启动伊春林区棚户区改造,改造面积20万平方米。五是加快建设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工程,解决冬季取暖问题。新增热电联产供热面积2100万平方米。六是实施城乡居民基本收入保障工程,解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之忧问题。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对象及其他特困群体的保障水平;继续抓好助残工作,启动儿童福利院及未成年流浪人员救助设施建设工程;研究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历史拖欠工资问题。七是加快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工程,解决看病难问题。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从业人员;在**、齐齐哈尔、鸡西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将试点扩大到全省50%的市县;改造乡镇卫生院3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75%。八是实施公平化教育工程,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按照国家建设标准,投资8371万元,对延寿、泰来、甘南、饶河等10个县农村初中校舍进行改造;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九是积极推进文体繁荣工程,解决人民群众娱乐需求和提高文化素质问题。投资1229万元,建设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工建设省博物馆新馆;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成20xx年大冬会47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任务。十是积极推进“平安龙江”创建工程,解决安全和谐问题。深化煤矿、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投资1.36亿元,新建防火道路158公里,续建新建一批重点火险区、森防物资储备、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暴力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广大群众安全感大幅提高。

乡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结


对照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一年来,我乡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通过“服务企业促投产,帮扶企业促发展”等手段,实现工业经济强势崛起。

20xx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攀升

1-10月份,工业经济总量呈稳步发展态势。据快报数据,1-10月份,规上企业完成产值89669万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年计划的84.6%;完成利润6551万元,同比增长28%,完成年计划的94.9%;完成销售83010万元,同比增长21.6%;工业固定资产投入906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75.5%。另据9月份报表显示,增加值完成12857万元,同比增长13%,完成年计划的73.5%;注册内资3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33.3%,实到内资2.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70.6%;外贸进出口累计74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39.62%;新产品率更是占95.5%以上。各项工业指标完成率居全县前茅,从整体数据及10月份增幅分析,到年底,均能顺利完成指标任务。

二、工作重点目标明确

1、扩量提质增实力。一是领军企业突出,规上企业发力。日星铸业10月份产值达到7093万元,全年累计已达50775万元,已顺利完成五亿元上台阶目标,年底冲刺“冲六”的目标。在日星本部发力的同时,大中庄地块精加工车间已部分试产,部分厂房已投入试运行,年底能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同时,行地汽配作为新上规模企业,在亿元以下规上企业梯队中,异军突起,暂时领跑该梯队,预计年底实现产值4000万元。其他规上企业除金泰塑胶基本持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二是发展后劲充足,总量增效明显。主要体现在大林工业区块的亿特诺机械、易锻机械等企业陆续发力,预计年底将实现同比增长50%的目标,此外甬菲特科技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月底投入试生产,计划当年产值2000万元。该区块已经初步形成低能耗、高产出的机械电子行业的企业集聚。三是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土地亩产。行地汽车、亿特诺等企业积极实施“空间换地”战略,开展技术改造,实现扩产增量,1月份,谢家地块实现“腾笼换鸟”,新引进泛洋保温材料等三家企业,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目前,已有两家企业投产。

2、一线解难促发展。一是重点解决急难问题。借助深入学习实践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平台,“一把手”带头开展“联企连心”工作,协同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落实日星铸业新增1.5万吨铸件环评工作和海川饲料的资金链紧张等问题的协调,破除了企业顺利运行的瓶颈。二是集中解决遗留问题。年初顺利完成行地汽配的土地证办理工作,并着手完成该企业的环评验收。服务亿特诺工程机械实施技术改造,协助开展项目沟通,实现节能、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竞争力。协助沟通谢家地块4家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三是跟踪解决燃眉之急。对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在走访服务中,及时完成62万元的政策扶助资金的兑现,帮助解决部分企业的用工难题,并通过对企业当前或不久将来将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与提前化解,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统计局局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