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发布时间: 2019.08.11

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07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历史试卷,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课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07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gZ85.COm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中学高三历史备考工作总结


一、成绩汇报

我担任xxxx届xxxx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既感到自豪,也感到压力。特别是作为xxxx市的龙头学校,除了确保考生的平均分优势以外,培养尖子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所幸的是,我们历史备课组很好的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特别是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1)班在xxxx年高考中无论是总分还是历史单科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1、历史学科成绩喜人:

年级的四个历史班学生(202人)平均分115.5,130分以上的有10人,120分以上共78人,高分层非常明显。我任班主任的高三(11)班成绩更突出:全班历史平均分122.82 分;其中姚璐、尹玉容两人136分,两人共同摘取了全市历史单科状元;120分以上的有36人;绝对高分段130以上的就有9人,据了解今年历史学科这种高分密集的情况在省内也是罕有的。

2、高考总分成绩骄人:

①在高考中,全班总平均分620.93,比重点线570高出将近51分。全班56人中上重点52人。全校650分以上共16人,其中我所教的高三(11)班就占8人。②在历史类考生中,全市总分前10名我班占9人,全市前20名我班占17人。③一个班出现了五个状元:王越玥、姚璐两人663分,并列市文科总分第一,省列12名;尹玉容662分,市第3名,省17名;赵淑仪、张潇潇657分,省32名,即全省文科前32名中我一个班占了5人。陈雯还获得了全市文科基础科的第一名(148分)。这个班也被媒体誉为明星班、状元班、威水班。

3、一大批同学被名校录取:

王越玥、尹玉容被北京大学录取;姚璐、李璧歧被香港大学录取;张潇潇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同时获得50万元全额奖学金。罗雅楠考取了美国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该校教授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另外,还有南京大学3人;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各1人;中山大学18人;暨南大学9人。全班多数同学被名牌大学录取。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有xxxx中学这样好的校园氛围和好领导以外,也与我们历史备课组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我的体会是:高中三年一盘棋,每一年都为高考作贡献。因此,这个高考备考总结,也是从高一说起。

二、生源的吸引、历史兴趣的培养是取得高考胜利的重要基础

高考成绩的竞争,实质也是考生素质的竞争。考生素质包括生源素质、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应考能力、心理素质等众多方面。这些因素中,很多是学生在高二分科学习前就已经具备(并且在高二、高三学习中不断强化的)。如果能够把一批优质生源吸引进历史班学习,高考出佳绩就有了重要的保障。我的做法是:

1、高一时利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地方史调查《追寻xxxx历史的遗迹》。

这个乡土历史调查由罗廷轩等五十多个学生参加,调查范围牵涉到xxxx城区和各个镇区,包括:《南社古民居》《南城苏氏宗祠》《中堂镇黎氏宗祠、曹氏宗祠、胜起宗祠、袁氏宗祠》《江边村古建筑群》《万福庵遗址》《石碣镇袁崇焕公园》《石龙镇举重之乡》《石龙镇李文甫纪念碑》《虎门镇林则徐纪念馆、威远岛炮台群》等众多的调查研究。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历史的观察、分工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还对本土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历史这一概念和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

2、坚持开展以图片为主要资料的学科专题讲座,扩大历史学科在学校的影响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校的校本课程成为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科能力和兴趣的有效途径。我在高一、高二年级连续开设三个多学期、每周一节的历史专题讲座。具体包括:《新中国历次对外战争》、《大跃进的历史与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反思》。

这些专题讲座全部都是我个人收集资料、个人编写教学内容,然后整理成课件或视频等教辅材料进行讲授。由于所用资料以图片为主(每一次讲座都要准备五六十幅图片),讲解生动,涉及的专题都是中学生特别想了解的,结果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每周到历史专题讲座时间就要到时,大量学生争先恐后的冲向讲座地点阶梯教室,因为学校阶梯教室只有200余个座位,而每次听讲座的有二百二三十人,很多人不得不到旁边的生物实验室借小圆凳来座。这几个学期的系列讲座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其它学科,学生争抢座位也成为学校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开展历史学科专题讲座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①我本身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拓展和提高。②扩大了历史学科在学校的影响力。③吸引了一批优秀学生在高二分科时进入历史班学习,为创造今年莞中的历史辉煌奠定重要基础。

三、高三备考采用三轮复习策略

根据学校教导处的要求和部署,我们高三备考复习采用三轮次复习的策略。

第一轮复习:xxxx.8-xxxx.3。以xxxx年高考考纲为主要线索,进行纵向复习。单元过关与小专题复习相结合,全面解读教材,夯实基础,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配以单元测试,提升应用能力。复习资料使用《点题金手指》和汕头教研室编的复习指导用书。这一轮复习,我们特别强调两点:

①复习的系统性。新课标背景下,很多老师认为历史考题问法非常灵活,应用性强,很多题目在书本中根本没有直接对应的知识点,因此感觉在教学中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详细的复习。但我的观点却相反,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会有过人的能力。没有对教材知识系统的掌握,就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稳定的高分。很多尖子成绩不稳定,原因就是基础不牢,因此,强调复习的系统性、强化基础,是夺取历史高考胜利的重要一环。

②加强选择题训练。

选择题牵涉到的知识面特别广,非常适合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也非常适合训练学生各种思维能力。

第二轮复习:xxxx.4-xxxx.5。以阶段性历史时期、横向复习为主。⑴在复习线索上参考《现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历史二轮复习》,分别以中国史、世界史的阶段性特征和核心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横向联系)为主干,辅之以一些比一轮复习深化的内容。以线索引导为主,强调与一轮复习知识系统结合。⑵在训练方面,进行专题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重点专题与热点专题结合,突破难点。

这一轮复习,我们特别注意:①强调阶段性特征、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的总结,让学生形成规律性、总体的认识,,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把历史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②强调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大题训练。

例如:对于民族工业及新中国工业化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材料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引自《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引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⑶根据材料三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四: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⑷材料四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材料五: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⑸指出材料五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

材料六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0.6%。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1.2倍。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八: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⑹根据材料六七八,指出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⑺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这样的一道大题,它包括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原因,也包括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与特点,还有五十年代末我国工业的畸形发展、甚至包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题目内容庞杂,跨度大,设问多达七问。在高考中绝对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多问的题目的。但是它却囊括了近代民族工业和新中国工业两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与特点。学生只要把这道题完成了,对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就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设问中大多都有概括性特点,学生完成这道题后就对民族工业和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这种题目就是我说的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在专题复习中意义重大。

第三轮复习:xxxx年5月即一个月的时间,回归教材与综合模拟测试相结合,检验复习效果、查漏补缺、强化记忆。自选模拟题,按高考要求自考,训练高考状态。

考前训练注意:①题型具有代表性、广泛性。选题时既要关注广东省内各地的模拟题,也要关注省外的特殊题型,让学生接触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②问题的综合性、总结性;③难度具有挑战性。很多人认为考前的训练适当降低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但我还是坚持了较大难度的考前训练。我认为:考前的训练难度较大,虽然部分学生可能会有畏难心理,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适应了较难的题目面对高考中的各种难度的题目都会有更大的心理优势。xxxx年历史高考题目的难度在近几年来看应该是最难的,我们很多学生考完以后都说心理没底,但都认为难度与考前训练差不多,因此在心理上反而占了优势。

四、尖子培养

1、发现学生的学科优势,落实尖子培养对象

今年高考历史单科中,姚璐(136分)、尹玉容(136分)、何翠玲(134分)成绩居于xxxx市前三名,其实这些同学从xxxx年3月开始就被定为我班历史单科尖子的培养对象。

历史高考尖子,除了平时成绩拔尖以外,更主要是考虑其学习习惯、历史兴趣、历史思维、归纳概括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挑选尖子时,我把平时成绩(高二分专业班以来6次大考 历史平均名次)与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例如何翠玲同学,其历史平均名次只排班的16.8名,单纯从既往成绩看并不是特别优秀,但她的历史思维特别好,对历史特别有兴趣,也特别爱好与老师讨论历史问题,具有培养的潜质。又如姚璐同学,她在当时历史平均名次排名中只排28名,这样的成绩在我们高三(11)班56个人中刚好处于中等位置,但我还是把她放进了我班12个历史尖子培养目标名单中。姚璐的特点是由于上课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听课效果不理想、选择题的准确性不好、基础知识有待加强;但她答卷思维清晰、条理,语文特别是写作功底好,第二卷表达能力很强,文字表达条理、有层次,我认为很有培养前途。

2、做好试卷分析,从试卷的得失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及时提出要求

例如:尹玉容同学的基础较扎实,特别是第二卷的答题能力很不错,但做选择题时也会错一些涉及历史概念类题目,反应出对课本知识存在漏洞,因此第二学期指导她特别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姚璐的第二卷答题能力特别强,但存在答题时贪多、求全的倾向,所写答案往往文字太多,要点无法突出,这类考卷在现在的改卷模式下容易掉分。因此我特别训练她答题是抓题眼,围绕题目的核心去作答,既要答全,更要答准,答案要精练。另外,姚璐在多次考试中选择题分数仅处于班的平均水平,因此后阶段对她增加了选择题的训练和单独讲评。

3、做好心理辅导:实事求是的评价与鼓励相结合,找准努力方向与发力点。

关于尖子生的心理辅导,我的体会是:①尖子生的心理辅导的核心工作是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同时不断的强化自信。②考试后利用试卷分析的机会进行辅导效果最好;③对尖子不能单纯鼓励、回避问题,而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与鼓励相结合,同时以鼓励为主;④心理辅导与方法辅导密不可分,让学生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认清方向,抓准发力点,抓到新突破点。

例如:何翠玲在高二分专业班以来6次大考中历史平均名次为16.8名。她的特点是历史思维好,好学好问爱好历史,有自己的见解;不足的是第二卷表达欠缺深度、答题思路欠缺广度。这类学生要成为尖子的难度特别大,因为第二卷牵涉到的知识与能力实在太多。于是,我就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学习潜力的同时,在审题、答题的角度上明确其不足之处,让其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发力点。

4、适当推荐一些备考资料,扩大阅读面、开阔视野、提高应考能力。

我对尖子生推荐的课外资料包括《现代教育报.历史二轮复习》、《试题调研》等。尖子生比一般同学具有更强的消化能力,引导他们使用一些课外资料,可以有效的打破老师复习时的固有思路,达到开阔视野、发展能力的目的,对提高尖子生的应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点遗憾: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直到3月底才完成一轮复习,由于在第一轮复习中耗时太多,造成第二轮、第三轮的复习时间不足,对后期训练后的评讲不够。到临考时我自己有一种火候未够的感觉。如果第一轮复习能够在2月底完成,后面的复习时间会更合理;如果后面的复习火候更足,相信我们的历史更辉煌!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过去了,今年我担任高三文3班、文6班历史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薛主任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本学期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教研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2班又有数个音体美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1班作为实验班又需要单独教学和训练。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已将要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四、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五、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和新课改理论,以及历史专业理论知识,购买了大量书籍,充分利用备课剩余时间来学习。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参加了县市省三级课堂教学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比赛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自己和最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确了下一阶段努力和提高的目标与方向。工作因此更加充实和快乐,生命因此而更有意义。
反思我的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上大学继续深造,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沈霞南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在XX—XX学年度下学期,本人担任高一(1)、(2)、(8)、(9)、(10)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五个班中,除了(8)班系重点班之外,都是普通班,其中(1)、(2)、(10)三个班的历史基础很差,在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均排在最靠近尾数,(9班)为中上,(1)班排在第25名,(2)班排在第26名,(10)班则为倒数第一。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科整体基础都不是很好,良莠参差。教学中,既要让普通班的学生能听明白,又要让重点班的学生能吃的饱,这给备课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现对整个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俗话说的好: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须有一桶水。在当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论理念也要不断的跟进,才能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求。本人深知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观念以及史学研究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主动积极的订购相关科目的书刊,并充分利用,借鉴、吸取名师大家的清华,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研讨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争取每一节课都是自己上的的一节课。

二、虚心请教。

教师须有一桶水,这桶水应该是取之不完的一桶水,是源泉!教师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虚心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互相交流上课的思路,互换教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

三、备好课!

因为教的班既有重点班又有普通班,而且普通班的层次又不一样,备课时,就必须得照顾到全体,备教案备教法更得备学生!认真的写好教案,并主动与同行切磋,交流教案!课前先对该课的思路作出总结分析,明确重难点,课后及时写好后记,总结优点及不足,争取下一节有所改进!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如作图 、采用讨论作出答案等。授之以渔的同时,也有意识的慢慢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历史实践能力。
不足: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基本上还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不能真正的调合好普通班与重点班教学的差异,基本还是使用同一个教案。

思想工作缺乏耐性,尤其对睡觉、不听课的学生,态度还是比较粗暴,要求太高,缺乏对学生的宽容!

也不够虚心向同行学习,交流的少!听课的少!

这些不足都是往后得细细的纠正的!也是往后努力方向之一!

"历史期中教学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