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韩愈古诗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29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通用(9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韩愈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典籍中的至关重要的部分。那么诗人韩愈有哪些惊艳时光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一)

韩愈《孟东野失子》原文

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二)

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原文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译文

不必再因贬官南方而垂泪千行了,今天不是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吗?

岭猿越鸟的鸣叫声,本来会使北人听了哀愁的,因为今日遇赦北归又和好友同行,似乎猿鸟声也变得可爱而使人忘掉忧愁了。

注释

⑴湘:湘水,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东北流经湖南入洞庭湖。湘中:指湖南郴州。张十一功曹:指张署,河间人,是韩愈的好友。十一:是兄弟间的排行。功曹:是州府功曹参军的省称,掌管官员考核以及文化教育卫生诸事宜。

⑵绝徼:偏僻荒远之地,此指广东省和湖南省南部韩、张两人贬官之所。绝,一作“越”。《汉书·邓通传》:“盗出徼外铸钱。”颜师古注曰:“徼,犹塞也。东北谓之塞,西南谓之徼。”

⑶一叶舟:船如一叶,极言其小。

⑷岭:五岭,具体说法不一,通常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当时以岭南为蛮荒之地。

⑸可怜:这里作可爱解。

全文赏析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作者和张署遭贬后同时遇赦,诗中有遇赦北移的愉快心情,虽也有对新任职务(江陵府参军)的不满,但总的说来,喜多于悲,心中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慨。

当初韩愈和张署二人同时遭贬,韩愈为阳山令,张署为临武令,都在极为边远荒蛮的边塞之地。前途的阴霾,环境的恶劣曾让二人壮志顿消,感慨于仕途的浮沉不定和自己的遭遇而黯然泣下。此时忽逢大赦,得以脱离偏远的蛮荒之所,于是诗人止住哭泣,“休垂绝徼千行泪”,和张署“共泛清湘一叶舟”,赶往江陵赴任。“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猿啼鸟鸣本是哀音,是孤寂、愁苦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却故写哀音而闻之不哀,反觉可爱,进一步将内心的喜悦表露出来。韩愈此为反话正说,令人觉得更有韵味。其用心不可谓不巧,其立意不可谓不绝。

全诗用湘江泛舟的乐趣来排解往昔的忧伤,用朋友情谊的温暖来慰藉当前的苦闷,用语奇崛,笔力遒劲,体现了中唐以后的绝句注重炼意的特点。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张署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公元805年(永贞元年、贞元二十一年)春,遇大赦同到郴州待命;同年秋,两人同被任命为江陵府参军。这首诗是韩愈、张署同赴江陵途中所作的。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三)

韩愈《辞唱歌》原文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

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

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

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

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君教哭古恨,不肯复吞悲。

乍可阻君意,艳歌难可为。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四)

韩愈《送杨少尹序》原文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汉代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

然而我听说扬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古人所谓“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五)

韩愈《永贞行》原文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

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

火齐磊落堆金盘。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国家功高德且厚,

天位未许庸夫干。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四门肃穆贤俊登,

数君匪亲岂其朋。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

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江氛岭祲昏若凝,

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左右使令诈难凭,

慎勿浪信常兢兢。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

嗟尔既往宜为惩。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六)

韩愈《讳辩》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全文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七)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禀告相公阁下:

前些日我曾呈上一封书信和所做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十九天了,没有得到回音。我惶恐不安不敢离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宁愿再次领受意想不到的责备,来要求陈述完我的意见,并向您请教。

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求人帮忙免除灾难,并不因为那人和自己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呼喊他、指望他。而是希望在他旁边的人,即使与自己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自己死去的,就要大声赶快呼喊,希望他施行仁义。那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的呼声和看见这种情形,也不会因为和他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保全他的生命。即使与他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他死去的人,就要拼命跑去用尽力气,弄湿手脚,烧焦毛发,救起他而不会去躲避。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那情形确实危急,他的心情确实叫人可怜。

我努力学习,并且身体力行有好些年了。我没有考虑道路的艰险和平坦,一直前行没有停止过,以至于陷于穷困饥饿的水深火热中,那种情形既危险又急迫,我已经大声赶快呼喊了,阁下大概也听见和看见了,您是前来救我呢?还是安稳地坐着不来救呢?有人向您说:“有人看见被水淹和被火烧的人,虽然有可以救人的办法却始终没有去救。”阁下您认为他是个仁义君子吗?如果不这样认为,那么像我这样的人,也就是君子应该动心同情的了。

有人对我说:“你的话是对的,宰相是了解你的,只是时机不许可,怎么办呢?”我认为他不会讲话,实在是他的才能不值得我们贤明宰相的推荐罢了。至于所说的时机,本来就是处在上层地位的人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天安排的。前五六年时,宰相向上推荐,尚且有从平民中提拔的,那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况且现在的节度使、观察使和防御使、营田使等地位较低的官员,尚能自己选用判官,而没有区分他已经做过官还是没有做过官的。何况是宰相,我们君主所尊敬的人,却能说“不可”吗?古时候推荐人才,有的从盗贼中选取,有的从管理仓库的人中推荐。现在,我这个平民虽然地位低贱,但还是足够和这些人相比的。我的情况窘迫,言辞急切,不知道怎样斟酌才合适,只希望您稍微能施以爱惜人才的心。

韩愈再拜。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八)

韩愈《争臣论》原文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全文赏析

《争臣论》针对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身为谏官却不问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现,用问答的形式,对阳城的为人和行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为官者应当认真对待自己的官职,忠于职守,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由于文章有的放矢,确实也使阳城改变了自己的作风,此乃后话。《争臣论》又作《诤臣论》。

《争臣论》在写法上采取问答的形式。首先由对方发问,提出阳城是“有道之士”的看法,并且阐述其理由。尽管是发问,实际上是希望得到韩愈的认可。这就迫使韩愈不能不就什么是“有道之士”,什么是“争臣”作一番论证。这第一轮辩论之后,对方其实已经势屈。势屈而不服,只有用狡辩的方式来应战了。认为阳城不是不谏议,而是不愿让君主负恶名,所以他虽有谏诤而外人不知。这个狡辩应该说是很难反驳的,因为在古代君主是神圣的,臣子确有不愿让君担恶名而匿其谏诤之迹,所谓朝回焚谏草,是为世俗传为美谈。论者企图以此而使韩愈语塞。但韩愈禀承的是原始儒家的政治原则,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君主看得那样神圣。谏官之设,其前提就是君主会犯错误,所以作为谏官而隐瞒君主犯错误的事实,久而久之,就会使君主真以为自己是永远英明正确的。这种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阳城如果真像论者所说的那样,难道他是为了有意地让君主养成“恶闻其过”的危险习惯吗?第二轮辩论后,胜负已成定局。但对方仍然可笑地负隅顽抗,甚至到最后提出了与开始的观点完全相矛盾的理由,企图让韩愈最后收回对阳城的批评,但这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失去道义的立场。全文的整个论辩设计,确实颇为精彩。

历史的事实是,阳城在后来陆贽遭贬官时曾经力谏,这说明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谏官。但他一开始任谏官五年不言事,确是不对。

小学生必学的韩愈古诗节选(篇九)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原文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

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

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

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

鄙夫忝县尹,愧栗难为情。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

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GZ85.com扩展阅读

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大全(5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无法超越的诗篇,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韩愈的古诗词,它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诗人韩愈有哪些优秀的古诗词让您无法忘怀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细心准备的《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篇一】

韩愈《合江亭》原文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

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篇二】

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原文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 ——韩愈

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 ——李正封

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韩愈

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蠚。何当铸剑戟。相与归台阁。 ——李正封

室妇叹鸣鹳,家人祝喜鹊。终朝考蓍龟,何日亲烝礿. ——韩愈

间使断津梁,潜军索林薄。红尘羽书靖,大水沙囊涸。 ——李正封

铭山子所工,插羽余何怍。未足烦刀俎,只应输管钥。 ——韩愈

雨矢逐天狼,电矛驱海若。灵诛固无纵,力战谁敢却。 ——李正封

峨峨云梯翔,赫赫火箭著。连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 ——韩愈

军门宣一令,庙算建三略。雷鼓揭千枪,浮桥交万筰. ——李正封

蹂野马云腾,映原旗火铄。疲氓坠将拯,残虏狂可缚。 ——韩愈

摧锋若貙兕,超乘如猱玃.逢掖服翻惭,缦胡缨可愕。 ——李正封

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虎豹贪犬羊,鹰鹯憎鸟雀。 ——韩愈

烧陂除积聚,灌垒失依托。凭轼谕昏迷,执殳征暴虐。 ——李正封

仓空战卒饥,月黑探兵错。凶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 ——韩愈

轴轳亘淮泗,旆旌连夏鄂。大野纵氐羌,长河浴骝骆。 ——李正封

东西竞角逐,远近施矰缴。人怨童聚谣,天殃鬼行疟。 ——韩愈

汉刑支郡黜,周制闲田削。侯社退无功,鬼薪惩不恪。 ——李正封

余虽司斧锧,情本尚丘壑。且待献俘囚,终当返耕获。 ——韩愈

藁街陈鈇钺,桃塞兴钱鎛.地理画封疆,天文扫寥廓。 ——李正封

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策勋封龙额,归兽获麟脚。 ——韩愈

诘诛敬王怒,给复哀人瘼。泽发解兜鍪,酡颜倾凿落。 ——李正封

安存惟恐晚,洗雪不论昨。暮鸟已安巢,春蚕看满箔。 ——韩愈

声明动朝阙,光宠耀京洛。旁午降丝纶,中坚拥鼓铎。 ——李正封

密坐列珠翠,高门涂粉雘.跋朝贺书飞,塞路归鞍跃。 ——韩愈

魏阙横云汉,秦关束岩崿。拜迎罗櫜鞬,问遗结囊橐。 ——李正封

江淮永清晏,宇宙重开拓。是日号升平,此年名作噩。 ——韩愈

洪赦方下究,武飙亦旁魄。南据定蛮陬,北攫空朔漠。 ——李正封

儒生惬教化,武士猛刺斫。吾相两优游,他人双落莫。 ——韩愈

印从负鼎佩,门为登坛凿。再入更显严,九迁弥謇谔。 ——李正封

宾筵尽狐赵,导骑多卫霍。国史擅芬芳,宫娃分绰约。 ——韩愈

丹掖列鹓鹭,洪炉衣狐貉。摛文挥月毫,讲剑淬霜锷。 ——李正封

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两厢铺氍毹,五鼎调勺药。 ——韩愈

带垂苍玉佩,辔蹙黄金络。诱接喻登龙,趋驰状倾藿。 ——李正封

青娥翳长袖,红颊吹鸣籥.傥不忍辛勤,何由恣欢谑。 ——韩愈

惟当早富贵,岂得暂寂寞。但掷雇笑金,仍祈却老药。 ——李正封

殁庙配尊斝,生堂合y7鑮.安行庇松篁,高卧枕莞蒻. ——韩愈

洗沐恣兰芷,割烹厌腗臄。喜颜非忸怩,达志无陨获。 ——李正封

诙谐酒席展,慷慨戎装著。斩马祭旄纛,炰羔礼芒屩。 ——韩愈

山多离隐豹,野有求伸蠖。推选阅群材,荐延搜一鹗。 ——李正封

左右供谄誉,亲交献谀噱。名声载揄扬,权势实熏灼。 ——韩愈

道旧生感激,当歌发酬酢。群孙轻绮纨,下客丰醴酪。 ——李正封

穷天贡琛异,匝海赐酺醵。作乐鼓还槌,从禽弓始彍。 ——韩愈

取欢移日饮,求胜通宵博。五白气争呼,六奇心运度。 ——李正封

恩泽诚布濩,嚚顽已箫勺。告成上云亭,考古垂矩矱. ——韩愈

前堂清夜吹,东第良晨酌。池莲拆秋房,院竹翻夏箨。 ——李正封

五狩朝恒岱,三畋宿杨柞。农书乍讨论,马法长悬格。 ——韩愈

雪下收新息,阳生过京索。尔牛时寝讹,我仆或歌咢. ——李正封

帝载弥天地,臣辞劣萤爝。为诗安能详,庶用存糟粕。 ——韩愈

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篇三】

韩愈《送僧澄观》原文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构楼架阁切星汉,

夸雄斗丽止者谁。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宁计资。清淮无波平如席,

栏柱倾扶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借问经营本何人,

道人澄观名籍籍。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后从徐州辟书至,

纷纷过客何由记。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洛阳穷秋厌穷独,

丁丁啄门疑啄木。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临淮太守初到郡,

远遣州民送音问。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篇四】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杜元颖也)》原文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夏家。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

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

礼乐追尊盛,乾坤降福遐。四真皆齿列,二圣亦肩差。

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殿阶铺水碧,庭炬坼金葩。

紫极观忘倦,青词奏不哗。噌吰宫夜辟,嘈囐鼓晨挝。

亵味陈奚取,名香荐孔嘉。垂祥纷可录,俾寿浩无涯。

贵相山瞻峻,清文玉绝瑕。代工声问远,摄事敬恭加。

皎洁当天月,葳蕤捧日霞。唱妍酬亦丽,俯仰但称嗟。

小学生必学韩愈的名著古诗【篇五】

韩愈《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原文

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群臣杂沓驰后先,

宫官穰穰来不已。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逾梁下坂笳鼓咽,

嵽嵲遂走玄宫闾。哭声訇天百鸟噪,幽坎昼闭空灵舆。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礼备无赢馀。设官置卫锁嫔妓,

供养朝夕象平居。臣闻神道尚清净,三代旧制存诸书。

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

小学韩愈的古诗词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韩愈的古诗词,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诗人韩愈有哪些曾经惊艳到您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韩愈的古诗词”,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韩愈的古诗词【篇一】

韩愈《纳凉联句》原文

递啸取遥风,微微近秋朔。 ——孟郊

金柔气尚低,火老候愈浊。 ——韩愈

熙熙炎光流,竦竦高云擢。 ——韩愈

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目林恐焚烧,耳井忆瀺灂。 ——孟郊

仰惧失交泰,非时结冰雹。化邓渴且多,奔河诚已悫。 ——孟郊

暍道者谁子,叩商者何乐。洗矣得滂沱,感然鸣鸑鷟. ——孟郊

嘉愿苟未从,前心空缅邈。清砌千回坐,冷环再三握。 ——孟郊

烦怀却星星,高意还卓卓。 ——孟郊

龙沈剧煮鳞,牛喘甚焚角。蝉烦鸣转喝,乌噪饥不啄。 ——韩愈

昼蝇食案繁,宵蚋肌血渥。单絺厌已褫,长wM倦还捉。 ——韩愈

幸兹得佳朋,于此荫华桷。青荧文簟施,淡澉甘瓜濯。 ——韩愈

大壁旷凝净,古画奇駮荦。凄如羾寒门,皓若攒玉璞。 ——韩愈

扫宽延鲜飙,汲冷渍香穱。篚实摘林珍,盘殽馈禽ob. ——韩愈

空堂喜淹留,贫馔羞龌龊。 ——韩愈

殷勤相劝勉,左右加砻斫。贾勇发霜硎,争前曜冰槊。 ——孟郊

微然草根响,先被诗情觉。感衰悲旧改,工异逞新貌。 ——孟郊

谁言摈朋老,犹自将心学。危檐不敢凭,朽机惧倾扑。 ——孟郊

青云路难近,黄鹤足仍鋜.未能饮渊泉,立滞叫芳药。 ——孟郊

与子昔睽离,嗟余苦屯剥。直道败邪径,拙谋伤巧诼。 ——韩愈

炎湖度氛氲,热石行荦硞。痟肌夏尤甚,疟渴秋更数。 ——韩愈

君颜不可觌,君手无由搦。今来沐新恩,庶见返鸿朴。 ——韩愈

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榷。危行无低徊,正言免咿喔。 ——韩愈

车马获同驱,酒醪欣共欶.惟忧弃菅蒯,敢望侍帷幄。 ——韩愈

此志且何如,希君为追琢。 ——韩愈

小学韩愈的古诗词【篇二】

韩愈《汴州乱二首》原文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

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

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小学韩愈的古诗词【篇三】

韩愈《李花二首》原文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

颜色惨惨似含嗟。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奈何趁酒不省录,

不见玉枝攒霜葩。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冰盘夏荐碧实脆,

斥去不御惭其花。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

剪刻作此连天花。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长姬香御四罗列,

缟裙练帨无等差。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小学韩愈的古诗词【篇四】

韩愈《与于襄阳书》原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译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把信呈给尚书阁下: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前辈替他引荐的。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没有人给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作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曾不是互相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难道是居于上位的人中没有可以攀援的人,居于下位的人中没有值得举荐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互相等待那样殷切,而相逢的机会却那样少呢?其原因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华不肯巴结地位高的人请求引荐,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肯照顾地位低的人。所以才学很高的人很多都为不得志而忧愁,地位高的人没有显耀的声誉。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去求取,就不能说上面没有引荐人;没有向下寻找,就不能说下面没有可以举荐的人。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没有敢把这句话说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行为方正做事实际,进退有度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难道您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吗?然而没有听说过后辈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难道是您寻求而没能得到吗?还是您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也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呢?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推荐人才的事却久久没有听到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要求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将要寻求的人才还没能找到吗?古人说过:“请从我郭隗开始。”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费用着急,这些不过费阁下一顿早饭的费用就足够了。如果您说:“我志在建功立业,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还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那就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世间那些拘谨小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们告诉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运很坏了!

恭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如蒙您过目,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注释

⑴贞元十八年春,韩愈为四门博士。国子,即国子监,唐代最高学府,下分七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四门博士,即四门馆教授。将仕郎,官阶,唐属从九品。守,任的意思。

⑵负:仗侍。

⑶休光:盛美的光辉,光华。

⑷后进之士:后通显的人。为之后焉:做他们的歌颂者。

⑸虽盛而不传:即使成就卓越却不会流传。

⑹是二人:这两种人。相须:相待。这里是互相依赖的意思。

⑺援:攀援。推:推举。

⑻殷多、盛。这里引申作密切解。相遇:互相遇合。

⑼负:仗恃。谄:讨好。

⑽顾:照顾关怀。

⑾戚戚:忧虑的样子。赫赫:威显的样子。

⑿干之:求他。干,干谒。

⒀闻于人:听说。⒁侧闻:从旁边听说,表示谦恭。

⒂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工作讲求实际。

⒃卷舒:卷缩舒展,这里是进退的意思。文武:具有文、武的才能的人。唯其所用:只在您来使用。其,你,第二人称。

⒄遇知:受到赏识。获礼:得到尊敬。

⒅恒:平常,普通。

⒆:隗kuí,郭隗,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招贤纳士,欲报齐国之仇,往见郭隗,郭隗说:“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⒇刍:读音chú,喂牲口的草。

小学韩愈的古诗词【篇五】

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原文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诗人即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后两句点明地点,这是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人去攀折损害他的花枝,殷红的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苔上,红青相衬,画面十分优美,使人觉得几多可爱和惋惜。其实诗人正是爱其无游人来赏,爱其满地“青苔”“绛英”,倘有人来赏,则车辙马蹄践踏得不堪了,还不如任其花开花落、果熟果烂,来得自然。委婉表达俩诗人孤独的心境。

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做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被贬谪,诗人有感作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作者并不直接来写景,而是通过人的感觉,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但花开的再美又能如何,还不是寂寞无声落,诗人叹息花开无人来赏,亦即暗喻朋友满腹才华,却被统治者贬谪于穷乡僻壤,无法施展,“颠倒”二字更是有力批判了统治者的不识人才以及诗人和作者都怀才不遇的愤懑。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十篇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韩愈的古诗词,它承载了民族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您还记得诗人韩愈有哪些古诗词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敬请阅读,希望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一】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禀告相公阁下:

前些日我曾呈上一封书信和所做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十九天了,没有得到回音。我惶恐不安不敢离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宁愿再次领受意想不到的责备,来要求陈述完我的意见,并向您请教。

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求人帮忙免除灾难,并不因为那人和自己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呼喊他、指望他。而是希望在他旁边的人,即使与自己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自己死去的,就要大声赶快呼喊,希望他施行仁义。那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的呼声和看见这种情形,也不会因为和他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保全他的生命。即使与他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他死去的人,就要拼命跑去用尽力气,弄湿手脚,烧焦毛发,救起他而不会去躲避。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那情形确实危急,他的心情确实叫人可怜。

我努力学习,并且身体力行有好些年了。我没有考虑道路的艰险和平坦,一直前行没有停止过,以至于陷于穷困饥饿的水深火热中,那种情形既危险又急迫,我已经大声赶快呼喊了,阁下大概也听见和看见了,您是前来救我呢?还是安稳地坐着不来救呢?有人向您说:“有人看见被水淹和被火烧的人,虽然有可以救人的办法却始终没有去救。”阁下您认为他是个仁义君子吗?如果不这样认为,那么像我这样的人,也就是君子应该动心同情的了。

有人对我说:“你的话是对的,宰相是了解你的,只是时机不许可,怎么办呢?”我认为他不会讲话,实在是他的才能不值得我们贤明宰相的推荐罢了。至于所说的时机,本来就是处在上层地位的人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天安排的。前五六年时,宰相向上推荐,尚且有从平民中提拔的,那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况且现在的节度使、观察使和防御使、营田使等地位较低的官员,尚能自己选用判官,而没有区分他已经做过官还是没有做过官的。何况是宰相,我们君主所尊敬的人,却能说“不可”吗?古时候推荐人才,有的从盗贼中选取,有的从管理仓库的人中推荐。现在,我这个平民虽然地位低贱,但还是足够和这些人相比的。我的情况窘迫,言辞急切,不知道怎样斟酌才合适,只希望您稍微能施以爱惜人才的心。

韩愈再拜。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二】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全文赏析

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如,他在《争臣论》一文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在《答李秀才书》中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第二段形象的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要写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寻找一盒能让东施变西施的外用美丽霜,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教高的道德水准,诗之树、文之灯才根深叶茂、光焰万丈!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就有了经济苍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悯难怜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则鸣,有愤激则书,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为一切正义和真理摇旗呐喊、奔走呼号。金银财色不能动其心,酷刑利刃不能钳其口。想不说话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呀,何需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冥搜虚饰以敷缀其文呢?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三】

韩愈《招杨之罘》原文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

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

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馆置使读书,日有求归声。

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

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

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嚣哗所不及,何异山中闲。

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先王遗文章,缀缉实在余。

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渴。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四】

韩愈《叉鱼招张功曹(署)》原文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幂幂,拂棹影寥寥。獭去愁无食,龙移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五】

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原文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 ——韩愈

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 ——李正封

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韩愈

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蠚。何当铸剑戟。相与归台阁。 ——李正封

室妇叹鸣鹳,家人祝喜鹊。终朝考蓍龟,何日亲烝礿. ——韩愈

间使断津梁,潜军索林薄。红尘羽书靖,大水沙囊涸。 ——李正封

铭山子所工,插羽余何怍。未足烦刀俎,只应输管钥。 ——韩愈

雨矢逐天狼,电矛驱海若。灵诛固无纵,力战谁敢却。 ——李正封

峨峨云梯翔,赫赫火箭著。连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 ——韩愈

军门宣一令,庙算建三略。雷鼓揭千枪,浮桥交万筰. ——李正封

蹂野马云腾,映原旗火铄。疲氓坠将拯,残虏狂可缚。 ——韩愈

摧锋若貙兕,超乘如猱玃.逢掖服翻惭,缦胡缨可愕。 ——李正封

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虎豹贪犬羊,鹰鹯憎鸟雀。 ——韩愈

烧陂除积聚,灌垒失依托。凭轼谕昏迷,执殳征暴虐。 ——李正封

仓空战卒饥,月黑探兵错。凶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 ——韩愈

轴轳亘淮泗,旆旌连夏鄂。大野纵氐羌,长河浴骝骆。 ——李正封

东西竞角逐,远近施矰缴。人怨童聚谣,天殃鬼行疟。 ——韩愈

汉刑支郡黜,周制闲田削。侯社退无功,鬼薪惩不恪。 ——李正封

余虽司斧锧,情本尚丘壑。且待献俘囚,终当返耕获。 ——韩愈

藁街陈鈇钺,桃塞兴钱鎛.地理画封疆,天文扫寥廓。 ——李正封

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策勋封龙额,归兽获麟脚。 ——韩愈

诘诛敬王怒,给复哀人瘼。泽发解兜鍪,酡颜倾凿落。 ——李正封

安存惟恐晚,洗雪不论昨。暮鸟已安巢,春蚕看满箔。 ——韩愈

声明动朝阙,光宠耀京洛。旁午降丝纶,中坚拥鼓铎。 ——李正封

密坐列珠翠,高门涂粉雘.跋朝贺书飞,塞路归鞍跃。 ——韩愈

魏阙横云汉,秦关束岩崿。拜迎罗櫜鞬,问遗结囊橐。 ——李正封

江淮永清晏,宇宙重开拓。是日号升平,此年名作噩。 ——韩愈

洪赦方下究,武飙亦旁魄。南据定蛮陬,北攫空朔漠。 ——李正封

儒生惬教化,武士猛刺斫。吾相两优游,他人双落莫。 ——韩愈

印从负鼎佩,门为登坛凿。再入更显严,九迁弥謇谔。 ——李正封

宾筵尽狐赵,导骑多卫霍。国史擅芬芳,宫娃分绰约。 ——韩愈

丹掖列鹓鹭,洪炉衣狐貉。摛文挥月毫,讲剑淬霜锷。 ——李正封

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两厢铺氍毹,五鼎调勺药。 ——韩愈

带垂苍玉佩,辔蹙黄金络。诱接喻登龙,趋驰状倾藿。 ——李正封

青娥翳长袖,红颊吹鸣籥.傥不忍辛勤,何由恣欢谑。 ——韩愈

惟当早富贵,岂得暂寂寞。但掷雇笑金,仍祈却老药。 ——李正封

殁庙配尊斝,生堂合y7鑮.安行庇松篁,高卧枕莞蒻. ——韩愈

洗沐恣兰芷,割烹厌腗臄。喜颜非忸怩,达志无陨获。 ——李正封

诙谐酒席展,慷慨戎装著。斩马祭旄纛,炰羔礼芒屩。 ——韩愈

山多离隐豹,野有求伸蠖。推选阅群材,荐延搜一鹗。 ——李正封

左右供谄誉,亲交献谀噱。名声载揄扬,权势实熏灼。 ——韩愈

道旧生感激,当歌发酬酢。群孙轻绮纨,下客丰醴酪。 ——李正封

穷天贡琛异,匝海赐酺醵。作乐鼓还槌,从禽弓始彍。 ——韩愈

取欢移日饮,求胜通宵博。五白气争呼,六奇心运度。 ——李正封

恩泽诚布濩,嚚顽已箫勺。告成上云亭,考古垂矩矱. ——韩愈

前堂清夜吹,东第良晨酌。池莲拆秋房,院竹翻夏箨。 ——李正封

五狩朝恒岱,三畋宿杨柞。农书乍讨论,马法长悬格。 ——韩愈

雪下收新息,阳生过京索。尔牛时寝讹,我仆或歌咢. ——李正封

帝载弥天地,臣辞劣萤爝。为诗安能详,庶用存糟粕。 ——韩愈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六】

韩愈《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原文

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群臣杂沓驰后先,

宫官穰穰来不已。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逾梁下坂笳鼓咽,

嵽嵲遂走玄宫闾。哭声訇天百鸟噪,幽坎昼闭空灵舆。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礼备无赢馀。设官置卫锁嫔妓,

供养朝夕象平居。臣闻神道尚清净,三代旧制存诸书。

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七】

韩愈《与于襄阳书》原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译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把信呈给尚书阁下: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前辈替他引荐的。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没有人给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作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曾不是互相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难道是居于上位的人中没有可以攀援的人,居于下位的人中没有值得举荐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互相等待那样殷切,而相逢的机会却那样少呢?其原因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华不肯巴结地位高的人请求引荐,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肯照顾地位低的人。所以才学很高的人很多都为不得志而忧愁,地位高的人没有显耀的声誉。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去求取,就不能说上面没有引荐人;没有向下寻找,就不能说下面没有可以举荐的人。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没有敢把这句话说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行为方正做事实际,进退有度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难道您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吗?然而没有听说过后辈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难道是您寻求而没能得到吗?还是您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也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呢?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推荐人才的事却久久没有听到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要求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将要寻求的人才还没能找到吗?古人说过:“请从我郭隗开始。”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费用着急,这些不过费阁下一顿早饭的费用就足够了。如果您说:“我志在建功立业,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还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那就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世间那些拘谨小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们告诉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运很坏了!

恭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如蒙您过目,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注释

⑴贞元十八年春,韩愈为四门博士。国子,即国子监,唐代最高学府,下分七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四门博士,即四门馆教授。将仕郎,官阶,唐属从九品。守,任的意思。

⑵负:仗侍。

⑶休光:盛美的光辉,光华。

⑷后进之士:后通显的人。为之后焉:做他们的歌颂者。

⑸虽盛而不传:即使成就卓越却不会流传。

⑹是二人:这两种人。相须:相待。这里是互相依赖的意思。

⑺援:攀援。推:推举。

⑻殷多、盛。这里引申作密切解。相遇:互相遇合。

⑼负:仗恃。谄:讨好。

⑽顾:照顾关怀。

⑾戚戚:忧虑的样子。赫赫:威显的样子。

⑿干之:求他。干,干谒。

⒀闻于人:听说。⒁侧闻:从旁边听说,表示谦恭。

⒂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工作讲求实际。

⒃卷舒:卷缩舒展,这里是进退的意思。文武:具有文、武的才能的人。唯其所用:只在您来使用。其,你,第二人称。

⒄遇知:受到赏识。获礼:得到尊敬。

⒅恒:平常,普通。

⒆:隗kuí,郭隗,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招贤纳士,欲报齐国之仇,往见郭隗,郭隗说:“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⒇刍:读音chú,喂牲口的草。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八】

韩愈《琴操十首。履霜操》原文

(尹吉甫子伯奇无罪,为后母谮而见逐,自伤作。

本词云:朝履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谗言。

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

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能流顾兮知我冤)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九】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原文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二年)。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作者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则抒发胜利豪情,一则通知对方准备犒军。所以诗题“先寄”。“十二”是张贾行第;张贾曾做属门下省的给事中。当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又因汉代尊称州刺史为“使君”,唐人沿用。此诗曾被称为韩愈“平生第一首快诗”(蒋抱玄),艺术上显著特色是一反绝句含蓄婉曲之法,以劲笔写小诗,于短小篇幅见波澜壮阔,是唐绝句中富有个性的佳作。

头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 荆山”一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二百余里。华山在潼关西面,巍峨耸峙,俯瞰秦川,辽远无际;倾听黄河,波涛澎湃,景象异常壮阔。第一句从荆山写到华山,仿佛凯旋大军在旋踵间便跨过了广阔的地域,开笔极有气魄,为全诗定下了雄壮的基调。清人施补华说它简劲有力,足与杜甫“齐鲁青未了”的名句媲美,是并不过分的。对比一下作者稍前所作的同一主题的《过襄城》第一句“郾城辞罢辞襄城”,它与“荆山”句句式相似处是都使用了“句中排”(“郾城——襄城”;“荆山——华山”)重叠形式。然而“郾城”与“襄城”只是路过的两个地名而已;而“荆山”、“华山”却带有感情色彩,在凯旋者心目中,雄伟的山岳,仿佛也为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争相奔来表示庆贺。拟人化的手法显得生动有致。相形之下,“郾城”一句就起得平平了。

在第二句里,作者抓住几个突出形象来描写迎师凯旋的壮丽情景,气象宏大。当时隆冬多雪,已显得“冬日可爱”。“日出”被采入诗中和具体历史内容相结合,形象的意蕴便更为深厚了。太阳东升,冰雪消融,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一时扭转,“元和中兴”由此实现。“潼关”古塞,在明丽的阳光下焕发了光彩,此刻四扇大开,由“狭窄不容车”的险隘一变而为庄严宏伟的“凯旋门”。虽未直接写人,壮观的图景却蕴含在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军旗猎猎,鼓角齐鸣,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潼关;地方官吏远出关门相迎接;百姓箪食壶浆,载欣载奔,夹道慰劳王师。“写歌舞入关,不着一字,尽于言外传之,所以为妙”(程学恂《韩诗臆说》)。关于潼关城门是“四扇”还是两扇,清代诗评家曾有争论,其实诗歌不比地理志,是不必拘泥于实际的。试把“四扇”改为“两扇”,那就怎么读也不够味了。加倍言之,气象、境界全出。所以,单从艺术处理角度讲,这样写也有必要。何况出奇制胜,本来就是韩诗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换用第二人称语气,以抒情笔调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犒军。潼关离华州尚有一百二十里地,故说“远”。远迎凯旋的将士,本应不辞劳苦。不过这话得由出迎一方道来,才近乎人情之常。而这里“莫辞迎侯远”,却是接受欢迎一方的语气,完全抛开客气常套,却更能表达得意自豪的情态、主人翁的襟怀,故显得极为合理合情。《过襄城》中相应有一句“家山不用远来迎”,虽辞不同而意近。然前者语涉幽默,轻松风趣,切合喜庆环境中的实际情况,读来倍觉有味。而后者拘于常理,反而难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充分。

第四句“相公”指平淮大军实际统帅——宰相裴度,淮西大捷与他运筹帷幄之功分不开。“蔡州”原是淮西强藩吴元济巢穴。公元816年(元和十二年)十月,唐将李愬雪夜攻破蔡州,生擒吴元济。这是平淮关键战役,所以诗中以“破蔡州”借代淮西大捷。“新”一作“亲”,但“新”字尤妙,它不但包含“亲”意在内,而且表示决战刚刚结束。当时朝廷上“一时重叠赏元功”,而人们“自趁新年贺太平”那是胜利、自豪气氛到达高潮的时刻。诗中对裴度由衷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统一战争的态度。以直赋作结,将全诗一语收拢,山岳为何奔走,阳光为何高照,潼关为何大开,刺史远出迎候何人,这里有了总的答复,成为全诗点眼结穴之所在。前三句中均未直接写凯旋的人,在此句予以直点。这种手法,好比传统剧中重要人物的亮相,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综观全诗,一、二句一路写去,三句直呼,四句直点,可称是用劲笔,抒豪情。由于它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刚中见韧,直而不平,“卷波澜入小诗”(查慎行),饶有韵味。一首政治抒情诗,采用犒军通知的方式写出,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激情,非一般应酬之作所望尘莫及的了。

学生必会的韩愈简易古诗词【篇十】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原文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喧哗。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

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夸。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韩愈诗词大全"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