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中历史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泸州老窖历史典故。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大部份人会以此为契机写一份总结提升自我。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泸州老窖历史典故,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泸州老窖历史典故》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老窖 历史

泸州老窖 历史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

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

醇化之工艺,不仅开浓香型之先河,更是

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

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泸州老窖:泸州老窖,西凤酒,汾酒,茅台是我国的四大名酒。泸州地处巴蜀,泸州老窖的历史,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密切相关。无论是黄河文明还是长江文明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而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时间上限为4800年前,与众多巴蜀文化遗存相互印证,也为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寻到了直接的源头。另据学者研究,古代巴蜀盛行“撒满文化”,巫师以酒精性饮料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以便与天神交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巴蜀酒文化的早熟、繁荣,以及特有风姿。

巴蜀人酿酒,从来就是自成体系并富有建树。北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七·笨曲饼酒》记载了巴蜀人的酿酒方法:“蜀人做酴酒,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两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滓,但取汁三斗,谷米三斗,炊做饭,调强软合和,复密封数日,便热。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 这里的“酴酒”即醪糟酒(浊醪)。

据史料记载,泸州,上古至秦朝时属于巴国。专家考证,巴人(包括泸州人)曾参加周武王伐纣,建立奇功,得到封赏。其中尹吉甫是辅佐周宣王的重臣。作为全球尹氏华人公认的先祖第一人尹吉甫,是《诗经》的作者之一,也是古江阳人。汉初毛公著《毛诗故训传》训释诗经及西汉杨雄(前53——后18)著《琴清音》时,对其均有所言载。据明嘉靖十三年甲午(一五三四年)雷洁撰《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庙记》曰:尹吉甫者,江阳人。”中华书局2002年版《平遥古城志》第248页亦载:“尹吉甫(生淬年不详),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古蜀国江阳(今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人矣”。

夏、商时期,泸州为“梁州之域”,至周代则属“巴子之地”。正所谓“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产“巴乡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江阳人尹吉甫在《诗经.大雅》中曾云:“显父浅之,清酒百壶。”而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经注》卷33《江水(一)》中记述江阳县时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酿,故俗

称巴乡清,郡出名酒。”可见,巴乡清酒,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与泸州人尹吉甫的诗文记载。

源远流长

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与

之一脉相承的泸

州老窖集团是响誉海内外的百年中华老字号名酒,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集团。

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川酒和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唯一

代表,于2006年 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双国宝”的企业。泸州老窖特曲是中国最

古老的四大名酒,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1952年中国首届评酒会上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

表,是唯一蝉联五届获得“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其“泸州”

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国窖牌”商标在2006年获得白酒类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泸州老酒坊”牌商标又于2008年获得国家“驰名商标”。自此,泸州老窖成为行业唯一拥有三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公司荣誉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52年,新中国举行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议,评选全国名酒

1979年9月10日特曲获第三届国家名酒

1980年工农牌特曲获国家质量金奖

1980年、1984年国家质量金奖

1984年 泸州老窖特曲获国家质量金奖

1987年泰国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金奖

1988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鼎奖

1990年特曲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1年“泸州”牌商标获“首届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1992年特曲获俄罗斯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2年美国洛杉矶太平洋博览会金奖

1992年获匈牙利布达佩斯特别金奖

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3年英国第一届国际评酒会特别金奖

1994年巴拿马万国名酒特别金奖

2001年泸州老窖品牌评价证书

2002年国窖牌、泸州牌原产地保护证书

2003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4年久香牌曲药原产地证书

2004年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6年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

2006年入选中华老字号

2006年10月16日“国窖”商标入选驰名商标

2008年“泸州老酒坊”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永盛烧坊”商标获“四川省著名商标”

称号

书法巨碑《九九归一》

国家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股份公司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国窖广场,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总资产68.95亿元,生产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窖”,以其独一无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

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等。国窖·1573经国家白酒专家组鉴定,具有:“无色透明、窖香优雅、

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的特

点。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

名酒,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

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

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重大国际金牌

(来自: 爱 作文 网)17枚。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

商标之一。经国家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认定,

泸州老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近年来,企业还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500强”等荣誉称号。

泸州老窖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8位,品牌价值已达397.45亿元。慈善捐助

网易财经讯 2008年5月18日晚20:00,由国家七部委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在央视一号演播厅举行,此次赈灾募捐晚会是建国以来我国文化界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再次纷纷慷慨解囊,大规模向灾区捐助爱心,其中泸州老窖捐款2680万元。

腾讯财经讯 2010年4月20日晚,由中宣部、民政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在央视1号演播大厅举行。围绕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各路名人与

知名企业纷纷慷慨解囊,其中四川泸州老窖在先期捐款捐物

300万元的基础上,由总经理特别助理孙跃代表企业再次捐出500万元。

获得金圆桌奖

2011年5月7日,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论坛暨颁奖盛典在北京马哥孛罗大酒店举行。泸州老窖凭借科学高效的董事会治理水平,从沪深股市2264家上市公司当中脱颖而出,摘得“金圆桌奖”最佳董事会桂冠;同时,在个人奖项评选中,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成功捧得“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桂冠。两项重量级荣誉傍身,使泸州老窖成为颁奖盛典的亮点。

由《董事会》杂志主办的“金圆桌奖”被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领域的第一奖项。评审坚持遵循董事会治理评价(BGR)六大指标体系,按照分值高低遴选最佳董事会,并根据网络投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泸州老窖自上市以来,运作规范、决策科学,统筹公司发展全局。对内,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推进期权激励计划实施,有效形成一个“管宏观,抓战略,放手支持经理层日常管理,用企业文化凝聚员工”为管理风格和整体氛围的科学化董事会运营体系,确保了公司重大决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决策基础;对外,泸州老窖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兑现股改承诺,给予投资者高额回全人类共享幸福美满的生活”。

泸州老窖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1996年12月被批准为行报。自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7亿元,是融资额的2.3倍。通过高比例的现金分红,真正让投资者得到丰厚投资收益,努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践行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据悉,2010年9月,泸州老窖凭借市值管理、董事

会结构、发展战略、股东价值回报、社会责任五个一级

指标的综合评分,就曾被《理财周报》评选为“2010年中

国主板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2010年中国主板上市公司

最佳企业社会责任董事会”,此次“金圆桌奖”的两项桂冠

颁发实可谓泸州老窖荣耀的延续。

全国各地都有其代理商,而在扬州,扬州新时空商贸有限公司就是泸州酒业的代理商。

篇二:泸州老窖的历史文化

泸州老窖的历史文化

泸州牌、麦穗牌泸州老窖特曲又称泸州老窖大曲酒,是四川省沪州老窖酒厂的产品。1985年、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五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7年在泰国曼谷第二届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上获金鹰金杯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金鼎奖,1990年获法国巴黎第41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匈牙利布达佩斯和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名酒展览会特别金奖及金奖。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泸州地处巴蜀,泸州老窖的历史,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密切相关。无论是黄河文明还是长江文明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而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时间上限为4800年前,与众多巴蜀文化遗存相互印证,也为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寻到了直接的源头。另据学者研究,古代巴蜀盛行“撒满文化”,巫师以酒精性饮料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以便与天神交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巴蜀酒文化的早熟、繁荣,以及特有风姿。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泸州地区出土陶制饮酒角杯,系秦汉时期器物,可见秦汉已有酿酒。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大酒系烧酒。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酿大曲酒。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泸县志》载:“酒,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开业。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矣。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

1949年泸州有酒坊36家。1951年至1952年间,组成春和荣、温永盛、定记、曲联四个联营酒社,联合12家作坊继续生产。1952年以金川酒厂为主吸收未参加联营的17

户酒坊成立四川省专卖公司国营第一曲酒厂。1955年将四个联营酒社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酒厂,其第一曲酒厂改为地方国营酒厂。1960年两厂合并为泸州曲酒厂,1990年易为现厂名。1952年按泸州老窖大曲产品内在风格上的细微差异进行分级,分为特曲、头曲、二曲、三曲,其品级最高的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泸州老窖大曲酒。

泸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优质糯高梁,用小麦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质量标准,酿造用水为龙泉井水和沱江水,酿造工艺是传统的混蒸连续发酵法。蒸馏得酒后,再用“麻坛”贮存一、二年,最后通过细致的评尝和勾兑,达到固定的标准,方能出厂,保证了老窖特曲的品质和独特风格。

此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种。

华罗庚题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今无忧,特曲是尝;产自泸州,甘洌芬芳”

篇三:泸州老窖简介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泸州老窖,西凤酒,汾酒,茅台是我国四大名酒

行业地位 在整个白酒行业中,泸州老窖名列第四位。市值563.64亿与前三名的差距明显。前三位分别为:1、茅台2580.4亿 2、洋河1386.20亿3、五粮液1321亿。

2012年度“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中,排名第七,其品牌价值为:281.46亿元

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经“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泸州老窖酒代理商湖南恒和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其品牌价值为18.46亿元,位于中国酒类流通商第七位并荣获安徽省酒类流通商第一品牌。

股份公司 简介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国窖广场,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总资产68.95亿元,生产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

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窖”,以其独一无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

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等。国窖·1573经国家白酒专家组鉴定,具有:“无色透明、窖香优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的特点。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重大国际金牌17枚。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之一。经国家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认定,泸州老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企业还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500强”等荣誉称号。

源远流长

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与之一脉相承的泸州老窖集团是响誉海内外的百年中华老字号名酒企业,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集团。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川酒和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于2006年 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双国宝”的企业。泸州老窖特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1952年中国首届评酒会上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唯一蝉联五届获得“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国窖牌”商标在2006年获得白酒类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泸州老酒坊”牌商标又于2008年获得国家“驰名商标”。自此,泸州老窖成为行业唯一拥有三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实力雄厚

公司资源丰富。拥有老窖池10086口,其中百年以上老窖池1619口,储酒能力8万吨,包装生产能力15万吨。拥有3名“中国酿酒大师”,9名国家级白酒评委,数百名酿酒技师,实力雄厚管理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营销人才队伍,形成了“泸州老窖人才乐园”。公司组建“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白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营理念

卓越品质,源于坚持。公司以“质量是我们的最高责任”为质量理念,在产品质量上永远精益求精,生产高品质的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年份酒、泸州老窖浓香经典、泸州老窖百年老窖、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酒坊等。国窖1573是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和钓鱼台国宾馆特供酒,已经成为中国白酒超高档品牌而享誉世界。集团公司确立了2012年实现产值 400亿元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国最大的白酒工业园区”——新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酒业为核心,以传统制造业与资本运营的有机

结合实现扩张,形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型现代集团企业。

非遗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泸州市的赖高淮、沈才洪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发展规划

根据泸州老窖的发展规划,公司战略上仍旧坚持做大做强白酒产业,同时发展金融证券业。在白酒产业上,公司将继续推行“双品牌塑造,多品牌运作”战略,对国窖1573实行限产保质、量服从于价、重质量、重结构原则,对泸州老窖特曲按“出厂价200元,销售2万吨”的目标运作,对中低端品牌实施“以量为主,强化竞争”。

1573国宝窖池

“千年老窖万年糟”,老窖酿酒,格外生香。1573国宝窖池,精选了城外五渡溪优质黄泥和凤凰山下龙泉井水掺和踩揉建成。酿酒行家都知道,窖的年代越久远,越是显出其价值,越能出美酒佳酿。如果掬一捧“中国第一窖”的窖泥在阳光下细看,那显现出的五颜六色会让你惊叹不已,这便是悄然而逝的数百年岁月的神奇造化。经过几百年的连续酿酒,这些无数次经过酒液浸染、飘逸着浓郁窖香的老窖泥,已成为独有的富含各类有益微生物的庞大体系,经中科院发酵研究所检测,四口明代老窖池中含有600多种有益微生物数量,在全国各窖池中列居首位。窖泥以发酵液(黄水)为物质交换的载体,使养分、微生物在窖泥和糟中相互交换,暗暗生香,默默发酵,从而实现窖泥自身的新陈代谢。这种代谢,400多年来从未间断,使窖泥充盈着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并形成特殊的生态体系,其生命活动代谢所产生的复合窖香气就越浓郁,酿糟发酵产酒,酒质就特好。保存完好、至今仍连续使用100年以上的传世窖池有1619口之多。成为全国“老窖”最多,“窖龄”最老的惟一的老窖池群。享誉海内外的泸州老窖特曲(大曲)和国窖1573就酿造于这蕴涵着中国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老窖池中。中国第一窖,集科学、文化、历史和经济等众多价值于一体,成为中国酿酒界乃至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奇迹。

原料“三绝”

泸州老窖与人间欢乐与共,与大众劳作同行。珍贵希缺的粮、曲、水是酿造泸州老窖酒的原料“三绝”,构成了泸州老窖酿造文化的基础。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不少研究表明,高梁在所有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白酒酿造原料,更优于杂粮,而泸州特产糯红高粱更是高粱中的精品。糯红高粱皮薄红润、颗粒饱满,杆矮而粗壮结实,穗大而籽粒丰硕沉淀,属天然栽种、杂质含量低、营养成分高,淀粉含量为62.8%,其支链淀粉比例超过90%,大量的支链淀粉,特别利于出酒和糊化,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制曲是酿酒工艺中的重中之重,酒曲使醣化和酒化两个过程紧密结合,形成固态复式发酵法,比自然发酵和谷麦芽发酵更加先进和科学,酒的品质的提高也发生了巨大的飞跃。泸州老窖“久香牌”大曲药,由“制曲之父”,元代的郭怀玉大师所创,又经历代传承与创新,以其独特的品质被称为“天下第一曲”,2004年2月12日获国家检验检疫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泸州老窖酒酿造之用的龙泉井水,清冽甘甜,呈弱酸性,有利于糖化和发酵;水的硬度适宜,能促进酵母的生长和繁殖,属于优良的酿造用水。经过龙泉井水酿造的酒,格外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唇齿流香。泸州老窖集人间智慧,寓人性追求,是中华文化理念的凝结。泸州老窖博大精深的酿酒工艺谱写了人类酿造史上宝贵的文化篇

章。

酿造技艺

泸州老窖的“以糟养窖,以窖养糟”的造酒规律,巧妙地调和酿酒过程中粮、糠、水、糟、温度、窖泥的比例和关系,是泸州老窖人日积月累、代代相传的大智大慧。酿酒师眼看粮糟,鼻闻酸度,手摸湿度,几分钟就能精确判断出配料是否达到最佳效果。他们巧妙调剂酿酒过程的动态平衡,保证窖窖酿出上乘美酒,出神入化,有庖丁解牛之神奇,有匠人轮扁之巧妙。经岁月历炼,代代相传,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可歌可泣的酿造绝技:回马上甑、续糟混蒸、分层蒸馏、加回减糠、低温入窖、尝评勾调……

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是阴阳调和的智慧。阳者为可见之糟、水、糠、窖泥微生菌种等

有形之物,阴者为不可见者之理、气、神、智。阴阳鼓荡,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泸州老窖美酒在阴阳和合鼓荡交融蕴孕之中达于出神入化。泸州老窖酿酒的智慧,就是把握阴阳调和的智慧。所谓“说千道万不离阴阳。酒中阴阳,深隐厚藏。阴阳运动,因利制用。谨熟阴阳,无愧内行。”

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是五行共生的智慧。泸州老窖窖池是阴阳五行共生、共长、共济、共促、共成的宇宙缩影。阴阳相将,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精华。陶炼五行,火之道;流行无穷,水之道;八卦环转,天地之道;神物乃生,变化之道。泸州老窖人造酒就是秉五行之道,无中生有,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造酒之道达于精深。泸州老窖酿酒的智慧,就是把握五行共生的智慧。泸州老窖美酒凝结了泸州老窖人共生的理念,共生的理念指导泸州老窖人造出了千年美酒。正是“说千道万,不离共生。酒中五行,深隐厚藏,调和鼓荡,共生绵长。谨熟共生,无愧内行”。

饮泸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华文化之智慧,得中华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企业理念 理念维度

企业哲学:天地同酿 人间共生

企业哲学口号:与社会同行 与环境相依 与人类共存

企业精神:敬人敬业 创新卓越

企业使命:凡华人之所到 品味泸州老窖

企业愿景:做中华酒业巨子 成中华酒文化旗手

核心价值观:传承文化 持续创新 专注客户 创造财富

经营维度

泸州老窖的“一二三四经营原则”:

一个坚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双轮驱动(酒业生产和资本运作)、

三个手段(控制力扩张、产业链布局、差异化竞争)、

四大内容(经营品牌、经营人才、经营文化、经营管理)

管理维度

公司管理原则:人本化管理与数字化管理相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观:人才是资本 有为必有位

营销管理观:客户中心论

研发管理观:以市场为导向 构建四个一流 塑造四种力量实现一个转变 生产管理观:传承祖法 酿酒大家

质量管理观: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

环保管理观:幸福生活源于绿色生产

安全管理观:安全 健康 快乐

社会责任观:文化创造价值 和谐促进发展

公司荣誉 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52年在新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议上被评选为全国名酒 1979年9月10日特曲获第三届国家名酒

1980年工农牌特曲获国家质量金奖

1980年、1984年获国家质量金奖

1984年 泸州老窖特曲获国家质量金奖

1987年获泰国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金奖

1988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鼎奖

1990年特曲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1年“泸州”牌商标获“首届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1992年特曲获俄罗斯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2年获美国洛杉矶太平洋博览会金奖

1992年获匈牙利布达佩斯特别金奖

以上就是《泸州老窖历史典故》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泸州、中国、酿酒、白酒、企业、国家、公司、品牌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严以律己的历史典故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严以律己的历史典故》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严以

严以律己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在“严以律己”教育研讨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研读了《“三严三实”党员干部读本》。通过学习领会,认识到:一个党员干部必须格守党纪党规,始终做到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中央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现结合专题教育要求,就如何严以律已谈几点体会。

一、对“严以律己”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严肃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强意志。我们要认清周永康等反面典型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对党的形象带来的严重损害,给党和林业事业造成的重大损失。要从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深刻认识到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必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形象,坚决维护党的团结。

二、“严以律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专题教育学习研讨,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的要求,逐一检查,在纪律上也存在对自己要求不严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纪律意识不强。总认为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给上面的大领导说的,是给党委政府机关的领导说的,自己在林业基层单位工作,没有决策权,只有履职的义务,与自己关系不大,错误地认为设计队涉及社会性事务少,既没有机会贪污也没有机会腐败,不会出现大问题,因此总是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耳旁风,缺乏严肃对待的思想认识;二是学习不求精解。老是认为学政治理论是务虚,学业务才是务实,甚至错误地认为过多的政治学习是在浪费光阴,读报纸还不如自己看报,因此对单位组织的学习只满足于走走形式,应付式的完成学习任务,平时撰写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体会文章少,不能很好地把学习作为解决设计队工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述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主要是自己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纪律观念淡化,我一定要在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认真改正“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自身作风整改,严格律己,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强化政治意识,在政治上严以律己。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只有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学习不只是一般知识的积累,而是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改造的大问题,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大非上头脑清醒,在林业工作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得起风险挑战考验。

2、强化党员干部意识,在工作上严以律己。作为林业基层普通干部,要树立为民思想,把维护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做好一切设计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要多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深入服务对象中调查研究,切实履行设计队生产职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单位职工和社会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3、强化自律意识,在廉洁上严以律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一定要深化对反腐倡廉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抵制和防止各种不良影响和诱惑,守住纪律和法律的底线;一定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防止在政治信仰、思想认识、遵章守纪上滑坡、懈怠和疏忽;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为遏止腐败、反对“四风”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明财经纪律,不搞利益输送,不滥用权力,不以权谋私,努力做到廉洁从政、秉公建言,为林业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二:严以律己 自觉做政治上的

工作上严以律己,做到敬业。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朝秦暮楚,不得陇望蜀,不得过且过。要勤勉敬业,脚踏实地、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敢于担当,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善于应对复杂严峻局面,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不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生活上严以律己,做到敬独。敬独的意思就是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在独处一室、无人

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和时刻检点自己,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要慎微,从小事严起,从细微做起。要切实管好每个小节,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要慎始,把好第一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开始就要慎重小心,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始终保持警钟长鸣,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坚守道德底线,严守党纪国法红线,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慎情,防止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为情所误。要正确对待亲情,教育引导亲属和亲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正确对待友情,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和朋友圈,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小团伙”

严以律己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2015.8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严以律己是立身之本,更是为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是对严以律己的深刻诠释。严以律己,是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新的历史时期监狱机关领导干部面临的考验和诱惑十分复杂,面临的任务又十分艰巨,领导者自身能否常怀律己之心,是其永葆政治本色的内在保障。

一、深刻理解“严以律己”的丰富内涵和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于修身”即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没有“严以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就成为无源之水,“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成无本之木,就难以落到实处。为官先修身,律人先律己不仅是古人对从政者要求的起点,更是共产党人执政的底线思维,是党员干部用权创业谋事的行为准则。

为官先修身,律人先律己是对从政者的底线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作风建设上始终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元素

并结合实际加以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强调的仍是党员干部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严于修身”是顺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的现实需要。市场经济趋利性的特点易滋生一切向钱看,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各种道德失范、自我行为失当的现象给廉洁修身带来了负面影响,高官腐败与小官巨贪的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修身的自觉性;多元文化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及人们交往方式网络化、交往目标趋利化、交往对象复杂化、交往选择多样化等个性特点,使“独善其身”需要更大决心与毅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总要求,呼唤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法治思维,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这次我们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中,“三严”是内在要求,讲的是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修身是根本、用权是核心、律己是关键,“三严”标清了党员干部修身进德的操守规范

和努力方向。顾名思义,严以律己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自己的某种身份而放松要求,这是一个人能不断进取的先决条件。加强修养,严以律己,这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特别是面对“疾风”和“烈火”考验监狱领导干部都应强化内练的基本功。

严以律己就是要严守国家法律、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之下没有特殊公民。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贵在自觉自愿,贵在坚持不懈。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把法治的扣子扣好,彻底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决不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切实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严以律己就是要做到高度自觉。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

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遵循组织程序,深刻反省“自由主义”对党带来的重大危害,,重大问题还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超越权限办事,不搞先斩后奏。

二、深入查找自身在“严以律己”方面存在的问题

专题教育中,我进一步明确解决自身在突出问题,是开展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

八大以来,我通过分局党委和监狱党委开展的各项教育实践等活动,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自身和民警队伍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

到,这些年来,在党性修养上放松了,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松弛了。对照严以律己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工作作风和八小时之外的个人生活上。有时抓落实民警考勤制度不严格等。在省局、分局明察暗访中,部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上班期间违反规定而被通报,相关责任人被通报,虽然通报中没有出现我们监狱民警的名字,但上述问题在我们民警中也存在,所以说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心存侥幸,对自己没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还需增强。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领导干部是否严以律己,可以是政府公信建立的桥梁,也可能是社会信任崩塌的链条。领导干部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严三实”,才能一直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一直不断拥有更大的舞台为民服务,也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

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

巨繁重,反腐败斗争面临严峻复杂形势。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为准绳,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篇三:浅谈小语文学习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是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转 载 于: 爱作文网)、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节,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

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数日就养成习惯了。要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四、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促使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

友。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

五、培养学生背诵的习惯

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熟悉即可。

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

从小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从最基本处着手,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让学生学习一点书法,不是为了让他去参加书法比赛,而是让他懂得什么样的字是漂亮、美观、大方的。让学生买一些字帖。把大字帖挂在学生的房间里。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不要只注意内容的对否,还要检查他们的字写得是否工整、漂亮。我县近几年的语文期末考试题的“卷面分”就很有效地突出了学生写字质量。学生读书、看

报时,指导学生不要只注意欣赏书报文字的内容,还要注意审视字体、书法是否美观。上街时注意欣赏街市牌匾上漂亮的字。并且带学生去参观书法展览。

七、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学科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为契机,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常言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火烧云》一文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时瞬息万变的壮丽奇景。女作家萧红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了美好的意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并让多媒体进入课堂,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重现火烧云变幻莫测的奇观。在体会大自然奇光异彩、千姿百态的同时,要让学生明

白,作者之所以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些稍纵即逝的镜头,是因为她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挚爱。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情趣,感受艺术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当学生具备了对生活的感悟力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从而使学生心灵净化、情趣高尚。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这样写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生活的乐趣不也如此吗?学了这篇文章,我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写写自己的爱好。学生们兴致盎然;有的写集邮的苦与乐,有的写做模型的不易与欢喜,有的写看书,有的写看电视,甚至有学生写起了学习的乐趣。当学生找到了一向被他们认为苦不堪言的学习、考试的乐趣时,他们能不热爱生活吗?

二、体会人物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情绪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胜利与失败机会参半,每个人都时时面临着生活的考验。小学生正处于健康心理形成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应会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对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加以锤炼。大家知道,健康稳定的情绪是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宜的重要条件。小语教材中选编了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的故事。这些文章大多通过刻画人物,来展现他们健康稳定的情绪。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教材深入引导学生剖析、挖掘其深层内涵,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懂得今后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学生、律己、习惯、学习、自己、政治、纪律、问题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洛阳水席中蕴含的历史典故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洛阳水席中蕴含的历史典故》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关于水席的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洛阳水席的调查报告

组长:李波

成员:于志华邵文军 刘李

系 (部): 中文系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刘巧莉 张丽娜

2012年 4 月 23 日

关于洛阳水席的调查报告

摘 要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它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口感舒适爽利,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 的淀粉、莲菜、山药、、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关键词:洛阳三绝 洛阳水席 内涵特点 状况建议

前言………………………………………………………………………………1

一、洛阳水席的形成背景及其内涵……………………………………………5

(一) 形成背景…………………………………………………………………..

(二)文化、历史内涵…………………………………………………………

二、洛阳水席菜式、特点的简介………………………………………………10

(一) 菜式简介………………………………………………………………….

(二)特点简介………………………………………………………………….

三、洛阳水席在洛阳饮食文化中的地位……………………………………12

(一) 洛阳水席—“洛阳三绝”之一…………………………………………

四、洛阳水席的发展现状………………………………………………………13

(一)发展现状…………………………………………………………………….

(二)关于水席的不同意见…………………………………………………….

(三)水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五、关于促进水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5

(一)对策与建议……………………………………………………………..参考文献……………………………… …………………………………………..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旅游资源丰富。有龙门石窟、古代都城遗址、出土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水席、洛阳牡丹、龙门石窟被誉为“洛阳三绝”。龙门石窟、洛阳牡丹,由于政府的大力宣传等因素,已被大家所熟知。而作为洛阳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洛阳水席知名度远比龙门石窟、洛阳牡丹低,未充分得到重视。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水席”作为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口感舒适爽利,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是中国迄今所保留下来的历史久远的名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开始追究高质量的饮食,强调味色美俱全及其营养价值。而洛阳水席作为洛阳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正符合目前大众的饮食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而我们就洛阳水席的形成原因、特点、地位及其它的发展现状等进行调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到老城进行实地问卷调查,以期获得大量的真实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众多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洛阳水席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针对洛阳水席发展现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供有关人士参考。以期让人们获得对洛阳水席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洛阳水席的知名度,促进洛阳水席的发展和繁荣,为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一、洛阳水席的形成背景及其内涵

(一)洛阳水席形成背景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它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口感舒适爽利,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 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关于其形成有两个传说:其一是相传是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其二,传说隋唐时期,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僧尼们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吃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觉清爽,味道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和制作方法被带入宫中,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廷和官场的大雅之堂。随后一些讲究排场,摆阔气的庶民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筳席上,这就是洛阳水席的起源和雏形。

篇二:洛阳水席的讲解

洛阳水席的讲解

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有中国第一座十方禅院,洛阳白马寺,这里有全国上万座关帝庙中地位最高的——洛阳关林:这里有禅与武的发祥地——嵩山少林寺,这里有娇艳欲滴、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这里有驰名中外的“洛阳唐三彩”等等说不尽数不清的好东西,很多人一直都认为河南只不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他方面就拿不出手了,比如说吃的方面,河南菜没有特点,没有两湖、四川的辣;没有两广,海南的鲜;没有山东、江淮的讲究。其实不然。

漫步在洛阳的街头,你会看见路边大大小小的汤馆。

洛阳人天生就喜爱喝汤,对各种汤食有着特殊的偏爱,无论城乡,人们早晨起来不愿做早点的都上各种汤馆就餐,故又有“洛阳十大汤”之说:杂肝汤、豆腐汤、骨头汤、粉条汤、鸡蛋汤、丸子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和不翻汤。注:孟津铁谢羊肉汤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不翻汤有120年的历史,以市区老城“旧府门”(今老集菜场南)为佳,旧时称“旧府门不翻汤”。

早晨,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羊肉汤;傍晚,则喝上一碗清爽利口的不翻汤。洛阳人对汤的喜爱一直也不亚于以喝汤而著称的广州,那满街的汤馆和喝汤的人,是中国北方其他城市绝无仅有的现象!

洛阳地处我过的中部,河南省的西部,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段,由于其四面环山,气候干燥,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而洛阳有没有什么特产水果,所以说洛阳人从古就养成了爱喝汤的习俗来补充水分!

洛阳人爱喝汤,在洛阳生活的人也爱喝汤!在洛阳历史上,最爱喝汤的人就数女皇武则天了,据说她非常爱喝汤,而且早晚喝汤还不够,硬是把宫廷里的宴会办成了“喝汤大会”,后来,这种喝汤大会被唐代的礼部定为国宴。

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种筵席流传了下来,它就是洛阳三绝(洛阳牡丹、洛阳水席、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一绝——洛阳水席,是迄今为止我国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为久远的历史文化名宴之一,被誉为“中国宫廷筵席的活化石”!

大家可能到过不少的地方,也品尝过各路南北大菜,西辣东甜。但洛阳水席特别的风味和它丰厚的文化内涵却是独有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烹饪更是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礼》一书“天官家宰”专门记载烹饪史料,那时,我国就有了“八珍”“三羹”等名菜。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受阴阳五行说影响很深,饮食必须阴(蔬菜凉性)阳(肉类热性)配伍,又把食物分成五畜、五谷、五味、五香等。中国洛阳古代饮食文化又受儒家“中和”思想影响很深。《中庸》说:“

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如:五味调和便可成美味。到(转 载于: 爱作文 网)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洛阳已有了食品的雕刻,如“画卵”、“雕鸡子”。2,中国形成了孔子和吕不韦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口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南北菜系。同时,人们对菜肴的色、香、味开始有了一定的质量要求。到了隋、唐、宋三朝,我国烹饪技术日益精良,创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元、明、清经四次民族大融合,我国食谱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解放后我国大江南北形成了各具地区特点的14类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阳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沪菜、京菜、豫菜、陕菜、鄂菜、东北菜)。这些菜系以地域为中心,在烹饪技术上形成独有风格、草药商带有某些不同文化、习惯、风俗、生产特点的浓厚风味。

洛阳水席到了唐代,当时仅作宫廷国宴之用,唐后此筵席离开宫廷,官府及商绅也可享用此筵。到了宋以后洛阳风流散失,此筵传入了民间,洛阳水席方得保留至今。这是中国迄今所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筵之一。

洛阳水席原本不叫洛阳水席,而叫武后宴席。因生发在洛阳,后人即叫洛阳水席。还有说是在宋以前叫武后宴席,到了宋,程朱理学在洛阳形成,理承儒宗,倡天理,灭人欲。自此对所谓颠倒阴阳,又乱无常的武则天大加鞭挞,这武后宴席就不让再叫,此后改叫洛阳水席。此筵何以叫水席?一是这个大筵有别于现代南北各路菜系,是一道一道的往桌子上端,吃完了这盘撤下去再上另一盘如行云流水状,故叫水席;二是大凡名菜,在汤上最为讲究。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事厨的大师傅们,能不能把汤做好这是衡量他们厨艺技术的主要标准,厨上有“不怕烹熘万变,就怕汤水重现”之说。意思是说炒菜有多少花样都不怕,怕就怕不重样地让上汤。也有“事厨者无不怕汤”之说。可洛阳水席就偏在汤上大做文章,每道菜之后都有一道汤,干稀有致,汤随菜走,因汤多了即显得汤汤水水,故叫水席。

实习的产生是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关。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少,空气干燥,冬天天气寒冷,水果产量少,所以民间膳食多用汤类,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喝汤”的习俗。

洛阳水席以序分——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八八四四二十四道主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总揽朝政大权,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病逝在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相传是袁天罡早年夜观星相,算出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又天机不可泄露,就想出此法,设计出这个大筵,喻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喻示指武氏天下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示武氏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所指。

洛阳水席因历史久远,流变难免。它原本是个整体的大筵席,源于宫廷国宴,工多人享用。旧时,洛阳席面有三种,人们习惯以每种席面的头道菜为评定国宴的标准。以海参档次最高,烧白菜头宴席次之,燕菜头宴档次最低。后人统称这三种宴席为洛阳水席。后来发展成豫菜的主体。

洛阳水席在宋以后流入了市井和民间,因百姓们知道这样的筵席,原本不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们可以享用的,是来自宫廷官场,所以就叫洛阳水席为“官场儿”。现在在洛阳城乡民间仍把洛阳水席叫“官场儿”。

洛阳城中最正宗的水席当属真不同水席楼的水席,真不同水席是个百年老店,有许多名家大师都来此品尝过洛阳水席,被誉为中国非文化物质遗产的称号。洛阳当地有句话:“不到真不同,不识洛阳城。”这句话真切的道出了水席与这座古城的历史联系。今天你们将要品尝的就是真不同水席楼的全套的洛阳水席,也就是说是当年武则天享用的宴席规格。现在水席的“前八品”已经端上来了。大家可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八个凉菜。凉菜在洛阳水席上是有讲究的。这叫前八品,也叫前八礼。这八个凉菜决不是随意拼凑就可端上桌的。这八个拼盘象征的是武则天“服”、“礼”、“韬”、“欲”、“艺”、“文”、“禅”、“政”的八大喜好,亦为八大善(膳)绩。

我先说这盘“服”菜。服即衣服的服。武则天时期,大唐经过了贞观之治,经济文化空前发达,因武则天在本人的向美,服饰文化一度达到了鼎盛,万国效仿。这个凉盘旨在通过服饰的服,显示武周的荣耀。这是用蛋黄作成蛋衣敷于菜上,蛋衣薄如透纸,金黄无杂,食用红绿丝在蛋衣上缀成龙凤图案,此也示帝王黄袍加身。

这一盘是“礼”。礼是礼貌的礼,即大道之礼。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文化企内涵颇为博深,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借助稳定社会的主要工具之一,武则天亦不例外。但唐朝,特别到了武周时期,社会倡之礼更注重了人性和相对自然,宽松了许多,而不像宋以后的“礼”成了人们的精神桎梏。这是取鹿筋濯白成勾,似躬状,(也有取其它料代替的)观感洁白晶莹,在盘中置放有序,体现出彬彬之礼。这盘是“韬”。韬即韬略的意思。是用五香腐张卷起香馅(以雨后洛河堤岸上香艾中生出的土耳,菌类。土语叫“土圈儿”最佳。)外不知其内,内不知其味,吃进嘴里方有难以言喻之鲜美感。

这盘是“欲”。即欲望的欲。欲乃人欲之道。孔老夫子言“食、色、性也”,讲的即是人欲。取三岁狗外腰花切成片,中开口,嵌岁满公鸡内腰作形,点缀以枸杞子,用冬虫夏草围盘,看去峥嵘艳艳,食之壮阳补虚。

这盘是“艺”。艺即文艺的艺,喻示的是武则天的歌艺之好。这道菜过去是用脆莲雀舌成菜。指莲花画,雀鸣春,乃喻如画江山,歌舞升平的意思。当然我们现在要保护鸟类,雀舌已被取代。

这盘是“文”。文章的文。它喻示武则天文才卓著,武则天长书画,善诗赋,功经理,颇有文采。这是用青笋调鲤须成菜。笋为竹魂,竹为文友,文成天下之理(鲤)。

这盘是“禅”,即禅学的禅。武则天曾是出家之人,算是与佛禅有缘。这盘是清素不沾油荤的。

这个菜是“政”。即政治的政。是指武则天勤事朝政,且功绩卓著。此菜是用雁脯、鹅掌作成。雁知寒暖而迁徙,鹅掌载身而浮水。喻政权者当知天下冷暖,民意载覆之道。今天雁脯已被鸭腑所替代。

八个凉菜介绍完了,下边又端上来的这道菜叫燕菜,这道菜是热菜中先上桌的“四大镇桌”中的第一道菜。

燕菜原来并不叫此名,而叫“义菜”。义是义气,节义的义。武则天当年在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仍遭异党加害,皇后特派人到感业寺送毒酒赐死。她想起与皇帝父子的一场情义,而到头来竟落得如此下场,便感心灰意冷,接过毒酒毅然吞下。她的尸体被抛于寺外荒野,夜里被露水打醒,此时才悟到天不绝她。但冷月下四野茫茫,她腹痛难忍,正在此时,忽然月光下看见了一片萝卜地,一颗颗大萝卜肥肥嫩嫩像是在为她而生,她便不顾一切地拔出萝卜就啃着吃。萝卜有生津解毒之功效,就是那些脆甜的萝卜救了她的性命。日后她坐了龙位号令天下,恰好洛阳城郊菜地里生长出个特大萝卜,长约三尺,重三十六斤九两,菜农视为奇物,就把它当做吉祥物进贡宫廷。女皇见物大悦,更没忘了萝卜的义举,随命人送御膳房让厨师们做成这道菜,女皇便加封萝卜为“义菜”。为了自省其身,尊萝卜为上,要求御膳坊即是做国宴大菜,也必须有萝卜在先。每见萝卜好提醒她不忘过去。所以在水席中萝卜心是热菜中的第一道菜,至今沿袭不乱。

萝卜本是粗菜,一般是难上大筵贵席的,惟洛阳水席因有此讲而破例。经过厨子们一代代千年不绝的想方设法,萝卜菜在洛阳水席上到了今天已不再像萝卜菜了。大家可以品尝,如果我不说是萝卜,你们能知道是萝卜吗?大家要问这是怎么做成的,我可以简单的告诉大家。先选上好萝卜‘制成长丝,细如龙须,然后用去油的高汤浸泡入味,虑干了水再包以燕窝,再与配好的料汤文火轻焖出味。做的好的能吃出满口的利爽香滑,且香而不腻,滑而不淡,脆中有韧,清爽如素,馥厚似荤。特别是现在人们厌腻了大鱼大肉的荤腥之气,品尝一下这道“义菜”就会更感可口。

“义菜”的名字随着武后水席的名字一直从唐到五代,到了宋理学盛,武则天被贬,连救过武则天的萝卜,也被株连,义也就不成义了

。可不让叫“义菜”又不能从此就不让人吃萝卜啊,只好把菜名换了,因菜形似燕窝,燕和义又是谐音,自宋后就把这道菜由“义菜”改叫成了“燕菜”。直到今日所有敢称洛阳水席的,若分优劣,燕菜一上便可定论。此道菜做的好坏就能看得出这个洛阳水席是否正宗。所以吃洛阳水席,这第一道燕菜无不至关重要。到了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游览洛阳,洛阳市领导用水席招待。名厨用鸡蛋精心制作了一朵牡丹花放在燕菜上。周总理看了非常高兴,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开出牡丹花”。从此,燕菜便改称“牡丹燕菜”了。

接下来依次上端是“葱扒虎头鲤”(后来也有改作鸡的);“云罩腐乳肉”;“海米生百彩”。这与燕菜并称“四大镇桌”。

“葱扒虎头鲤”是取鲤鱼的“鲤”与姓李的“李”的谐音。鲤鱼以孟津黄河所产的长须鲤鱼(据说只有孟津的鲤鱼才长长须)为上品,装盘作张口昂首上扑状。据说这道菜当初上桌必鱼嘴对着武则天,武则天便毫不手软地举筷子把鱼头按下,威风凛凛的虎头鲤便一下子没有了威风。这道菜实际喻指永隆元年(680年)李唐贵族集团,联合太子李贤带头潜谋宫廷政变,意欲一举从武氏手中夺回李家朝权,谁知事情败露,反倒被武则天一举击溃了唐贵族的反攻势力,把领头的太子流放到了巴州,为她日后面南称孤铺平了道路。此菜传到了后人,鱼头所向必是上座的尊长、长者、亦或贵朋,有坐在上座的人先动筷子,表示了一种尊敬和礼貌。

永隆元年武则天狠下了心要作皇帝,到后来扫清一切障碍,把睿宗皇帝逼退别殿,有她正式裁定天下整整过了四年,便有了这四件镇桌的大菜先上。

洛阳水席的讲究,除做法讲究,掌故颇多外,吃法也有讲究。燕菜实为素菜,在荤腥的肉菜之前先上,人们吃了实为利口以便对付下边的荤菜。这道菜上了大家尽可动手吃,然后各尽评说。而第二道菜实际上是尊敬长者、贵者;到了第三道菜“云罩腐乳肉”就要坐在下座的人先动筷子。武则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满,惟独对太平公主颇为赏心。后来太平公主嫁薛绍为妻,送女儿出嫁时武氏以自己的乳汁涂于肉上叫女儿吃下,让女儿莫忘了老娘的一片心。相传这就是腐乳肉的由来。后来武则天称帝后,也把腐乳肉赐予她栽培起来的近臣,让他们也像忠于老娘一样忠于了她武氏。这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到今天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尽管开心的吃就是了。

第四道菜叫“海米生百彩”。武则天意欲裁定天下,旧臣作阻,新进喝彩。当时曾有老臣换素服(白衣)上朝,为李唐悲,有人奏请武则天要求治罪。武则天不但没有制那个老臣的罪,而是说:服有百彩之象为丽。爱卿何罪之有。群臣闻听,皆击掌喝彩。“百彩”乃“白菜”的谐音,实是海米炖白菜,叫“百彩”为图一个吉利悦心。白菜又是素菜,实是为前边的两道荤菜利口之用。

四大镇桌上过,接着端上来的是“八大件”。八大件又分前五后三。

前五为“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这道菜都自有说法。

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执政,先快刀斩乱麻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飞废了中宗,然后立李旦为皇帝到后殿闲呆着去;第二件是当时令天下人颇多猜测、人心不稳的高宗李治之死,武后毅然把李治的灵驾西移,葬于远离洛阳的奉天,好让人们尽快永远忘掉他这个死鬼;第三件是速战速决平定了扬州之乱。这就是八大件中的“快三样”;这又端上来的是“五柳鱼”。“五”是指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改旗帜,改服饰,改官职,改官名五改;这又上的是“鱼

仁”,实为鱼仁丸,圆而光滑通体皆白,喻和尚薛怀义的光头;“鸡丁”是喻垂拱二年,武则天铸铜匦于朝廷,凡有上朝告密者虽农丁樵人皆得召见。鸡丁即取丁俗鸡犬一视同仁之意;又端上来的是“爆鹤脯”,“爆鹤脯”乃是“拜河图”的谐音。垂拱四年武则天在洛阳拜洛受图,图上有上天告喻让她做皇帝。有了此凭证,朝中百官,天下黎民百姓无人敢不拥戴。这五道菜暂告段落,这应是武则天从公元684年执掌朝政,到公元690年改唐为周的五年。

现在让服务员把大家的餐具收起,重新给大家换新餐具。接下来要上三道甜食了,一般有蜜汁八宝饭。甜拔丝、糖醋里脊。这叫“换糖(唐)”,糖即唐朝唐的谐音。这三道甜食加上前边的五道,这是八大件。接下来又端上来的就是四扫尾了。四扫尾依次是“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伞丸”。这四道菜是分别喻指武则天当了皇帝后,自己给自己的四次加封,第一次是“大周皇帝”;第二次是“金轮圣神皇帝”;第三次是“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第四次是“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到了第四次她也就完了。

本来洛阳水席吃到此时,干干稀稀二十四道主菜都已上完,该是尽兴的时候了,然而此时又似完未完。当年武则天吃了多年的水席大菜,并不知道这水席喻示的是她自己,直到她临死之前病卧上阳宫,感到百味不适其口,仍念着要吃水席大菜。等到第二十四道大菜上完之后,她问最后一道菜是何菜,有人禀告她是丸子。因丸子的丸与完了的完是谐音,丸子的子与之乎者也的之也是谐音,武则天本就在病中,把“丸子“听成了”完之“。她颓然长叹一声,此时方悟,但一切都晚了。便大叫道,水席我也。。。。。一命呜呼。有了这个原因,以后的水席人们吃到最后一道菜”碧波伞丸“时,心中都未免或多或少有些扫兴。吃饭本来是一件大家都很高兴的事,又何必为一道菜再去联想到一个女人的死,这实是有伤人们的胃口。据说从北宋起,便在这最后一道菜改成了一碗酸爽利口的蛋衣汤。一为清一清食者满口荤腥油腻;二来这蛋衣专取蛋黄搅匀了撒滴锅中,黄灿灿浮于碗上,一说这又黄袍加身之吉祥;二说是黄金有加之利兆。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说,喝了这碗黄金汤,大家都能升官发财!是宋宰相吕蒙正赶考前要子做的一道鸡蛋汤,说他”飞黄腾达,早日荣归“。后被很多人送别时效仿。

今天的洛阳水席经过历代名厨的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一是荤素兼顾,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冷热搭配;二是有汤有水,味道多样,酸、甜、咸、辣、鲜,口味适中,南北皆宜;三是菜肴档次有高中低,可粗可细,丰俭由人;四是上菜顺序严格,搭配合理,层次鲜明,已成规矩;五是隆重典雅,吃法因时革新。民间以前用筷、勺自取。官场由侍者分菜。现民间已有每道菜中放公用勺,各自去用。吃碟有小换大(6寸)。菜名、用料也因季节生产情况等适当调节,还出现了伊斯兰教水席,加入许多吉祥祝福语词。招待境外游客可选其中几道有代表的菜肴,中餐西做等革新菜,不必上够二十四道。这称为改良水席。中间加三道精点,也有加上一小碗洛阳风味浆面条。菜谱也有多种搭配。

篇三: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

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

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现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水席特点

洛阳水席的特点:一是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天上的飞禽、

地下的走兽,海中 的游鱼,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据设席者的经济状况,可简可繁,丰俭由人。二是有 汤有水,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的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故深受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长盛不衰。

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

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

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水席八品

洛阳水席,久闻其名,不知其味,此次洛阳之行,记者走进洛阳真不同,品尝到了名扬天下的洛阳宫廷水席,在一道道汤水之间,饱含着洛阳千年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不由让人深深叹服。

“水席”是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它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口感舒适爽利,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是中国迄今所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

传说隋唐时期,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僧尼们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吃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觉清爽,味道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和制作方法被带入宫中,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廷和官场的大雅之堂。随后一些讲究排场,摆阔气的庶民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筳席上,这就是洛阳水席的起源和雏形。

所谓“水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

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压桌菜、八个大件、四个扫尾菜。其上菜顺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

“真命天子假燕窝”,这指的是水席的另一特点——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唯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绝。

在水席上,爱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凉菜,爱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让你辣的冒汗,酸的生津。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组菜足以让人吃得可口。水席独到之处是汤水多,赴宴人菜汤交替食用,能使人感到肠胃舒适,菜虽多胃口不腻。看到鸡蛋汤上桌,了解当地风俗的人都知道,24道菜已全部上完,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宾主皆大欢喜,纷纷起身离席。

有人说洛阳水席的汤,就像一段舒缓有致的音乐,开始时味道淡淡的,然后加进点麻辣,再加糖变成甜咸味,再来醋的酸??几碗之后只能用“爽快”来形容。

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文化积淀而引起轰动,被称作有洛阳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水席现状

今日的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四个压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真命天子假燕窝水席的另一特点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绝。说起洛阳燕菜,它是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为水席中的上肴。此菜制作精细,口味酸辣香郁,鲜嫩清爽。传说唐朝武则天时,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重约近15000克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丰年之兆,于是将它进贡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萝卜原只是一种平民食物,宫廷厨师并无做萝卜的经验,但慑于皇命,终于做出一道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萝卜丝汤。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从此,这道民间的普通菜肴一夜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皇亲大臣、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所以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香郁,十分可口。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辛勤研制,经过创新和发展,使“假燕窝”日臻完善。因它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洛阳燕菜

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是“牡丹燕菜”,原称为“假燕菜”。所谓“假燕菜”,就是以它物假充燕窝而制成的菜肴。这个作假的源头也发生在武则天身上。

传说武则天称帝以后,天下倒也太平,民间发现了不少的“祥瑞”,如什么麦生三头,谷长三穗之类,武则天对这些太平盛事当然是满心高兴,十分感兴趣。一年秋天,洛阳东关外地里长出了一个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这个异常庞大的白萝卜,理所当然被当成吉祥之物敬献给了女皇。武则天很是欢喜遂命皇宫御厨将之做菜,来 一尝异味。萝卜能做什么好菜呢,但女皇之命又不敢不遵,御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对萝卜进行了多道加工,并掺入山珍海味,烹制成羹。武则天品尝之后,感觉香美爽口,很有燕窝汤的味道,就赐名为“假燕菜”。从此,武则天的菜单上就加了“假燕菜”,成为武则天经常品尝的一道菜肴。女皇的喜好,影响了一大批贵族、官僚,大家在设宴时都要赶这个时髦,把“假燕菜”

作为宴席头道菜,即使在没有萝卜的季节,也想法用其他蔬菜来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廷和官场的喜好,极大地影响了民间的食欲,人们不论婚丧嫁娶,还是待客娱友,都把“假燕菜”作为桌上首菜,来开始整个宴席。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武则天的赐名逐渐湮没,人们将之称为“洛阳燕菜”,或简称为“燕菜”。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袭衣”,洛阳是著名的牡丹城,人们又将富有神奇传说,娇艳华贵的牡丹和燕菜结合了起来,使之更富有鲜明的洛阳特色。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洛阳的名厨为他们做了一道清香别致的“洛阳燕菜”只见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菜香花鲜,赢得贵宾们的拍手叫绝,周总理也风趣地说道:“菜里开花了”。所以人们后来又把燕菜称为“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花以菜传,两者相得益彰,名声更大了。水席档次

洛阳水席有高、中、低档之分。如今高档水席有海参席、鱼翅席、广肚席;中档水席有鸡席、鱼席、肉席;低档水席为大众席,以肉、粉条、蔬菜为主。由于洛阳水席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咸甜酸辣,一菜一味;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粉条、萝卜,都能做出一席菜,可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洛阳水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西辣鱼片”、“油炒八宝饭”、“甜酒山渣涝”、“生氽丸子”等菜肴,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使水席在档次上有了很大提高。洛阳宾馆对水席进行大胆改良,在二十四道菜中挑选出“牡丹燕菜”、“连汤肉片”等代表菜,做出了十六道菜的改良水席。洛阳旋宫大厦推出牡丹水席宴,冷菜“国色天香”由六个冷盘组成,红、绿、黄、白的颜色,逼真的牡丹花造型,犹如朵朵牡丹在餐桌上盛开。热菜也以牡丹花造型,汤里面漂浮着各色“牡丹花”。如果正逢牡丹花开的季节,你还能亲口品尝到厨师用牡丹花烹制的水席。

以上就是《洛阳水席中蕴含的历史典故》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洛阳、武则天、道菜、萝卜、中国、形成、历史、人们等方面,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扬州名人故事


《扬州名人故事》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艺术家成长故事_怪才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出身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相当贫困。在他3岁时他的母亲就生病去世了。后来父亲又续娶了郝氏。继母是个善良的人,对他很好。可是,在他14岁的时候,继母又病逝了,板桥又一次失去了母爱。万幸的是,他的养母一直陪伴着他,给他以母爱。

郑板桥的少年时代,在家里受过了启蒙教育。17岁时,离家到真州去读书。20岁时,跟随本乡先辈陆种国学习填词,同时结交了许多喜欢诗画的朋友。

1712年,郑板桥考取了秀才。23岁时,郑板桥结了婚,生有两男一女。的日益困苦,迫使郑板桥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谋生。起初,郑板桥在真州教馆,即私塾当起了教书先生。但他对教馆生活十分不满;感到痛苦和羞辱。的确,这是一个低贱的、傍人门户的、像坐牢一样的差事,而且收入很少。郑板桥就这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有时郑板桥满怀热情地出去借债,但刚走到中途就已觉气馁,等真正见到对方,往往遭遇冷言冷语,借钱的话则没法出口,只好打道回府。妻子拿出自己旧日的钗簪衣物,送进当铺,换回一点点粮食。就在全家最窘迫的时候,郑板桥最心爱的儿子死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郑板桥3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家中生活更加困苦,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不断有人上门讨债。为了生存,郑板桥不得不决定辞馆出游,以卖画谋生。这一时期,长达十年。他游历了庐山、长安、洛阳、北京等地方,创作了不少诗文。特别是在书法和绘画上有了自己的独创。

郑板桥的书法以隶、篆两种书体参合行书、楷书,其中以隶书和楷书为主而成的一种新书体,自称为“六分半书”。“分书”,即隶书,又称“八分书”。“六分半”即是使书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而且隶书多于楷书,这样就不足八分,因此,就叫“六分半书”。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而惊人的变化,对于书法史,也是一种难得的自我创新。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纵横错落,瘦硬奇峭,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画笔入诗,恰到好处地将绘画用笔的高度成就吸收到书法中去;二是他的行款布局特异。字常常不是直写到底,而是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浓浓淡淡,一眼望去如马路上乱铺的石子,但(来自:W 爱作文 网)细玩之下,却又发现有着音乐一般的节奏和韵律感。

郑板桥的画以兰、竹、石、松、菊、梅等为主要描绘对象,而尤工于兰、竹,将墨竹推向极致。

郑板桥的竹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竹子千姿百态,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笔力劲峭,体貌疏朗,是他坚忍倔强的人格的写照。郑板桥善于通过简洁生动的线条,勾勒展现出竹枝的坚韧和勃勃生机。他的画纯用水墨,没有采用彩晕色染的画法,在酣畅淋漓的墨色中传达出竹子的青翠或饱经风霜,韵味隽永,意境美妙,令人回味无穷。

郑板桥与妻子徐氏二人相濡以沫,共同过了十几年艰难辛酸又真挚情深的生活。徐夫人去世后,郑板桥又续娶了饶氏,两人互敬互慕,情投意合,生活非常幸福。

郑板桥49岁时被选为七品县令。

声名大震,世人争先向他索要字画。但他非常自重,非重金不与。有一次江西张真人来了,商人们争着想巴结他,就想得到郑板桥的书联献给他。张真人定做了一张大纸,一丈多长,六尺多宽,派人求他的字,并请他撰写词句。派来的人问郑板桥要多少钱,郑板桥说“一千金”,派来的人嫌贵,只出五百。郑板桥欣然同意,奋笔直书,很快就写成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派来的人要求写下联,郑板桥笑着说:“说好是一千金,你只出五百,我也只给你一半。”派来的人只好回去告诉商人们,商人不得已,只得如数给他,他即刻书写了下联“麒麟阁上活神仙”。人人都赞叹工妙绝伦。

据《潍县志稿》载,郑板桥调职潍县的第二年,潍县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加上前两年的瘟疫、蝗灾等灾难,百姓无以为食,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残酷情况。面对如此惨状,郑板桥忧心如焚,赶忙向上司报告,请求赈济灾民。但事关紧急,他又决定立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按照大清律例,开仓赈灾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方可实施。于是有人劝他不要急于开仓,免得得罪上司。但一心想救灾民的郑板桥如何肯听,他激动地说:“现在什么时候了,等到上级的批准,老百姓已经饿死了,若有处分,我承担。”他开仓拨出一批谷子,叫百姓写借条来领。此举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晚年的郑板桥,以在扬州居住为主,与汪士慎等人游历聚会,吟诗作画,形成了著名的扬州画派。他们的画风和当时所谓“正统”画风有所不同,被当时的人视为画坛的“怪物”,于是有“扬州八怪”之称。传世作品有《竹石图》、《九畹兰花图》、《修竹新篁图》等,后人辑有《郑板桥全集》、《郑板桥先生印集》。

1765年,郑板桥去世,享年73岁。

篇二:扬州名人

扬州第一修脚高手——陆琴

自古扬州三把刀:厨刀、理发刀、修脚刀。陆琴堪称扬州从事修脚行业的第一位女工。在练习修脚功夫时,首先手感要好。陆琴先用竹筷竖着一层层地削,越削刀工越细,削下来的筷子就越薄。一年下来,她削掉的筷子整整有一箩筐。经过刻苦钻研,平刀、片刀、条刀、刮刀、枪刀,各有各的招,刀刀有绝招,陆琴把“修、片、剥、挖、捏”等技巧掌握得相当娴熟。陆琴本人陆续获得了“全国高级技师”、“全国优秀服务员”等称号。陆琴也因此成为扬州第一代女子修脚大师,被誉为“脚上雕花”能手。

当日本朝日新闻电视台专程来扬州拍摄《中国修脚大师陆琴》专题片时,陆琴道出了心声:“并不是所有出名后的中国人都要跑到国外才有所作为。中国是有将近13亿人的泱泱大国,如果按百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修脚的市场又有多大?更何况我手中的修脚刀打上的烙印是?中国·扬州?”。

陆琴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社会对修脚行业的偏见,她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开始寻求把“扬州脚艺”做强、做大的方法。首先,她在扬州商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全国第一个修脚专业,自编教材,开始培养修脚专业人才。受南京市相关部门的邀请,这位年仅34岁却已经拥有20多万服务人次的修脚大师正式前来南京创业。此外,陆琴还吸纳了十几名大学本科生进店,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后,陆琴开始走出扬州、发展连锁,目前已经在扬州、北京、深圳、南京等地

开设出了10家以“陆琴”命名的连锁店。对于修脚市场,陆琴乐观地认为:全国有13亿人口,这个市场大得做不完。陆琴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篇三:扬州名人和扬州

“扬州八怪”之“怪”与扬州现代发展的创新

扬州,自古以来的一座历史名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向证明了扬州的巨大魅力。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古至今,在扬州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诞生了不少名人,有唐代高僧鉴真、宋代词人秦少游、清代学者李涵秋、现代学者任中敏、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以及以郑板桥和罗聘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等等。

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和扬州天宁寺内陈列着扬州八怪的一系列书画作品,初看似乎和其他书画展览无异,而我对于书画展览一向是排斥的,一来我对书画并不精通,也就很难在其中品出趣味来,二来既然并不是真的能看懂还硬要装出深谙其道的样子在我看来实在滑稽——太做作。可当我和同行的小伙伴穿过展览室的时候,我却被吸引了,这些书画作品很有特色,并没有那股陈腐晦涩的味道,而且题材大都是渔人柴夫、鸡犬飞鸟这些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与“正统”文人一味的追求抽象高雅的层次而让人无法欣赏的距离感显现出明显的不同。

在金农身上,我看到了离经叛道这四个字,他首创漆书,并和郑燮在“帖学”一统天下的书法界树起叛逆的大旗,成为清代书道的领风骚者;在罗聘身上,个性色彩得以张扬,他的《鬼趣图》在讽刺世事的同时让人眼前一亮;在汪士慎身上,顽强的生命力喷涌而出,到了晚年,即使双目失明,还坚持书法创作······这在当世人看来是不和正统、难以理解之举,因此被称为“怪”,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是他们对传统的突破,对创新的追求,这对我们现代的扬州文化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文化的优势所在——创新,并把这种文化融入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中去。像扬州这样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扬名天下的城市并不多见,因此我们要倍感珍惜,要将文化底蕴的发扬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经济只是外在的繁荣,文化才是真正的希望。

自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以来,一哄而上的旧城改造却造成了对古城和古建筑难以修复的破坏,让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从我们的世界里永远的消失。当然,这并能用来当做反对城市规划发展的理由,只希望我们在向前奔跑的同时不要忘了拉上传统文化的手,否则,就算第一个到达终点,我们拿什么来做胜利的花冠?

在扬州地标性建筑文昌阁附近的一块地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江泽民主席送给故乡的一句话:将扬州建设成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我想,这就是扬州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

以上就是《扬州名人故事》的范文全部内容,主要描述郑板桥、扬州、文化、发展、生活、我们、书法、第一,希望对网友有用。

"历史老师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