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9.08.12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写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就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我们书写总结时怎么样才能出彩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根据哈尔滨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精神,我社区在区社保局、街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为进一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创造和发展稳定环境。在此期间,我们社区加大力度,全面开展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圆满顺利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退休人员花名册

企业退休人员彻底从企业转为社会,我们通过社保局转发下来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卡,针对每位退休人员建立花名册,并对及时掌握退休人员的去向,关注人员,生老病死,跟踪服务。公园社区现有退休人员 434人,男性 22人,女性 412人,死亡5人,转出1人,新退8人。

二、实施微机化管理

把企业退休人员的花名册、簿、帐、关注人员名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卡,全部输入微机化管理。

三、开展社区文体娱乐健康教育活动

由于退休人员年老体弱,身体都不太好,大部分人不出家门,针对这一点,利用社区这块平台、对于能走能动的退休人员,组织部分老党员学习一些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阶段,开展大型文体活动,组织他们听健康知识讲座,丰富了他们的头脑。

四、开展对退休人员充分认识社保工作

对于一些退休人员从“企业”转为“社会”这个问题,很不理解,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怎么又推向了社会,没人管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耐心做思想工作,开导退休人员随着改革的需要,工资在银行开,统一归社保局管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改制,破产,企业越来越多,使很多退休人员失去了原来的主体,感到失落。我们倒退休人员家中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使退休人员真正理解。

五、全面开展医疗保险工作

今年自1月1日起,全社区办理医疗保险新参保48人,续保275人。以上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一年当中为退休人员所做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今后我们要加倍努力,为退休人员服务,并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x大会议精神,不断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改革创新,与时具进,引导和组织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开展各项活动,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企业退休人员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根据哈尔滨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精神,我社区,在区社保局,街工委的正确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企业承包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实施以下方案:

一、建立健全退休人员花名册

二、微机化管理。做好退休人员调查问卷,并做到真实,完整。并逐入微机化管理。

三、进行社会化保险状况调查。 WWW.gz85.CoM

四、开展社区文休娱乐健康教育活动。

五、严格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对一的做好退休人员的扶贪解困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定期慰问走访老弱病残人员。

六、开展对退休人员充分认识社保工作。

七、做好医疗保险扩面工作。

以上是公园社区全年的工作计划,我社区会在上级领导的正指导和监查下,积极进取,力争向上。弥补不足,把社区建设得更加完善,真正做到为社区百姓服务。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上半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以为指导,增强贯彻“”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管理服务范畴,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新的跨越。主要围绕中心2005年工作思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重点,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环境,积极探索适合我州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分解指标,明确责任,努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 今年以来,市退休人员管中心对各县(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并且加大了考核力度,根据省厅下达的考核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把增强退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和主动工作的意识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结合全州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实际,及时分解考核指标,责任落实到人,分别从八个方面25项指标对企业退休人员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细化和量化,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大家齐心干工作的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市中心切实把扩大管理服务范畴,提高服务水平放在工作的首位,努力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截止2005年6月底,全市五县一市退管机构共接收***户企业的管理服务对象*****人,其中退休*****人,退养****人,遗属供养及落实政策人员****人。缴入退管中心的专项资金****万元,今年共支出***万元。其中缴纳各种社会费***万元;发放退养生活费***万元;支付供养遗属及落实政策人员生活费***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州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加强宣传,积极探索,切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上半年,市中心围绕退休人员政策、管理服务情况、退休人员开展活动及退管工作中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内容及时采集,在各县(市)退管机构的支持配合下,市中心编印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简报”,及时把全市退管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通报,争取各级各部门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我们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春节工作的要求,中心高度重视,及早作出安排,春节前下发了*退字2号《关于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春节慰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退管机构、,切实做好退休人员春节慰问工作,结合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分布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慰问活动。一是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中心的名义在《**日报》上发出慰问信,向全市企业退休(养)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二是**中心经过精心组织,分别在***、**、***,***\***等改制企业和退休人员较集中的地点召开形势报告座谈会,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宣讲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座谈听取意见,了解情况,及时化解矛盾。同时,对***户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发放春节慰问金*****元。其中对**户特困退休(养)人员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给每户发放慰问金***元。通过这些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广大退休(养)人员深切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赢得了管理服务对象的称赞,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按照**省人民政府云政发**号文件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适合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新思路,市中心在今年3月,分二批对全市各县(市)退管机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研,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各县协商,提出意见及时改正,在全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退管中心把退管工作站设立在社区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引导,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内使全州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社会化管理实现新的跨越。 三、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市中心在强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与管理对象联系及沟通的同时,坚持每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把树立退管工作新形象作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切实搞好窗口服务及来信来访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接收管理的对象,基本情况清楚,档案资料齐全,资金支付规范,管理服务到位。通过有关制度的

建立、完善和规范,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了加强,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心为退休人员所想,急为退休人员所急,切实为管理服务对象排忧解难,年初,按照省厅和局党组的要求,对改制和破产企业退休教师进行了调查摸底,摸清了基本情况,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组织管理服务对象开展各种活动***次;探视住院病人***人(次);协办退休人员死亡丧事44起;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养老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补充保险的申报及基数核定工作;根据市总工会《关于**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全市退管中心为所管理范围内的****名退休(养)人员(其中市中心办理***人)办理了参加职工互助医疗活动的各项手续;完成了***名遗属供养、落实政策人员一年一次的生存认证工作,确保了生活费的准确发放。结合***电子政务劳动保障系统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简称“金保”工程),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安排,把做好全市退休人员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认真整合退休人员各项工作及业务需求的同时,精心组织,梳理出了退管工作信息建设平台的总需求。大胆提出,金保工程建成后,不仅满足市、县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需要,网络信息还应延伸至社区,逐步实现退休人员以社区管理为依托,劳动保障为渠道,计算机网络体系为手段的新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之路。四、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切实做好社会化管理专项资金工作中心严格按照接收人员与管理服务同步、资金先于接收人员进中心的原则,确保进入中心的退休、退养人员资金到位率100%,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人民政府77号文件的要求,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合规使用和充分发挥效益,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使其保值增值。今年2月,通过对部分县(市)退管机构财务工作实地检查,指出县(市)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并要求限期整改,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了财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五、增强党性,坚定信念,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中央要求,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及布署,我中心是第一批启动单位,自元月底开展活动以来,中心55名共产党员严格按照局党组的要求,从动员、分析评议到整改提高阶段都认真对待,把提高党性锻炼,增强理想信念作为先教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记学习理论、检查思想、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学风,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撰写学习文章、读书笔记、材料及个人整改措施,通过民主评议、支部谈心、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党员同志查摆问题准,制定措施实,努力方向明,从中心主任到一般党员干部都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参与到整个先教活动中来,从而使中心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中心领导注重以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落实,切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通过积极主动和扎实有效工作,上半年,市中心各项工作已圆满完成,做到了时间过半,工作任务过半的目标。六、存在问题和不足:1、各级退管机构退休人员接收管理率低,时有欠费现象发生;2、对各县(市)及基层工作检查指导少,部份县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七、下半年工作重点:1、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尽快建立退休人员党组织,理顺企业退休人员党组织关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加强对各县(市)退管中心的业务指导,检查、规范、监督社会化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力争管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3、进一步加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宣传的力度,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政策的宣传,积极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4、积极探索适合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社会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法。

网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总结


陆杨网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总结

陆杨网点在周市劳动保障所、陆杨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为了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管理服务内容,确保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认真做好退休人员社区采集工作

自11月开始,我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细致准确地填写《昆山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采集表》,共采集人员265名,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政治面貌、兴趣爱好、身体状况进行了及时掌握,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二、 对退休人员的档案进行认真整理

今年我社区到目前为止共整理了108名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并顺利交付市退管中心进行存档管理。

三、 对纳入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联系制度

退休人员的档案交付市退管中心后,我社区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上门走访联系,发放了联系卡和有关宣传资料,与退休人员建立联系制度,今年共发放联系卡108张。而且还建立了退休人员自管小组,更方便了联系和管理。每周定时通过上门走访和电话联系那些年长的退休人员,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困难,到目前为止已联系了130人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和反映退休人员的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解决退休人员的实际困难。

四、 组织部分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今年市退管中心决定对12月31日前纳入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我社区工作人员向退休人员发放《免费体检通知卡》,告知体检时有关事项和注意事项,并于5月22日至25日带领108名企业退休人员到周市卫生院进行免费健康检查。这次检查项目多、分类细,受到了退休人员的一致欢迎,让纳入社区管理的退休人员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和温暖。检查完后我们把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全部输入电脑,对退休人员身体状况实现了一目了然。并且于6月15日请周市卫生院的医生来对检查结果为每一位退休人员进行细致而详细的讲解。

五、 帮助企业退休人员尽快纳入社区管理

为了帮助企业退休人员尽快地进入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我社区人员上门告知退休人员实行社会管理的意义和内容,做好宣传工作,共与退休人员签定协议书108份,这108名退休人员经过档案移交、缴纳管理费后顺利地纳入了社区管理。

六、 积极开展退休人员文娱活动

随着陆杨市民活动中心的建成和开放,街道组织了书场活动、老年门球队以及舞龙队,深受广大退休人员的欢迎,此外还有露天舞场、室内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和羽毛球场都赢得了他们的喜爱。

七、 做好死亡退休人员抚恤金和慰问金的申领工作

今年我社区共有三名退休人员死亡,我社区得知后进行了上门慰问并送了花圈和慰问金,另外还告知其家属办理抚恤金需要的材料,为了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及时申领抚恤金,我都全程陪同他们的家属进行办理。这样不仅加快了他们的办理速度也使我了解了更多的业务知识增加了更多的工作经验。

八、 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积极配合街道的工作

今年10月17日是昆山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开始的日子,由于街道办事处人手不够,吕书记就把第三选区第十一选举站的一切选举工作交给了我。通过镇领导的培训使我了解了选举工作的内容以及要领,并且在吕书记的指导下通过一个半月的认真工作顺利的完成了此次选举工作,并受到了镇领导和街道领导的一致肯定,也使我增长了许多工作经验。

此外今年市退管中心还还安排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12月31日之前退休人员进行资格认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已经死亡的退休人员仍在领退休工资。其中主要有两部分:1、全社区的征土人员,有222名;2、企业退休人员以及遗属,有144名。经过近两个月的工作,我社区还有74名没有认证,现在正在做增补认证工作。随着年底的到来,现在正在对全社区的困难家庭进行统计,并随之做好慰问金的发放工作。

今后,我们将加强学习,再接再厉,扎实工作,把陆杨网点的工作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昆山市周市镇陆杨网点

年十二月十五日

社会化运作 事业化发展工作总结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等地。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团组织以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根据当地青年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推动共青团工作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办公厅赴广东调研组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作的探索,从思路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特点

1.青年群体的构成为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由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部分组成。据1997年底的统计,广东省青年总数为1589万,全省外来务工青年有5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外来务工青年与当地青年的数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镇或行政村,外来务工青年已经超过当地青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如,广州市东山区有外来务工青年6000多人,占全区青年就业人数的65%。又如,深圳宝安区有外来务工青年90多万,是当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区皇岗村有外来务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龙岗区爱联村有外来务工青年近3万,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青年群体分化明显。总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分为当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个基本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联络的日益广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整合与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两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三高”青年是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青年。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行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四不”青年是一个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这部分青年不学习、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业生活,具有明显的寄生性。根据当地团组织的调查分析,从职业分类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稳定,青年职员一般向往体面和荣耀的生活,公务员则更希望前途顺利,知识分子重在谋求发展机会。其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新型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青年职员群体迅速壮大。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青年中的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明显不同。总之,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利益要求与精神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青年群体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中基于共同爱好与兴趣而自发成立的专业社团比较发达,其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
青年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力量。在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新经济组织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经济组织中工作的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青年,现在和将来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青年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中山市能够被遴选为全国30个“科技兴市”的先进城市之一,与该市有一支力量强大的青年科研队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职业选择注重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般把能否给自己带来发展机遇看得比较重。据当地团组织调查,珠海、番禺两市分别有50.4%和37.3%的青年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长远发展前景及个人兴趣特长。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社会能够为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统一。
注重社会生活。在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把“八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看作是自己整个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社会看作是自己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会生活的领域十分广泛,跨单位、跨团体、跨区域的社会行为,在青年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青年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社会公共场所。传统的走亲访友,闲聊度日,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该地区,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种亚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潮流。

三、社会化运作

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团组织所使用的“社会化”概念,有不同的含义。从运作方式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面向社会设计活动。珠江三角洲团组织设计的活动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面向全社会的青年及群众,便于人们在“八小时”以外自愿参与,从而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面。而团组织一般只负责活动的设计和宣传,很少进行直接组织。如,广东团省委推出的“青年文化广场”,深圳团市委创立的“大家乐”舞台,都是这样。每周末在广州市著名的商业网点天河城广场开展的“青年文化市场”活动,舞台露天,出入自由,观者如潮。现在,青年文化广场活动已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推开。在深圳,以青年为主体,以“自愿、自荐、自演、同乐”为原则的“大家乐”舞台,自1986年7月第一次开办以来,仅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舞台就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000多场,参加表演者4万多人次,观众达450多万人次。全市有不同规模的“大家乐”舞台100多个。对“大家乐”,社会各界有口皆碑,誉之为“特区平民夜总会”、“打工族心中一片蔚蓝的天”。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期间,深圳团市委设计的“营造回归纪念林”和“回归的足迹接力跑”活动,也是面向社会开展的。
面向社会设置组织。团的组织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难点。在这方面,珠江三角洲团组织可以说在探索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和“一厂一支部”的格局,通过设置企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及兴趣建团、员工宿舍区域建团、活动中心建团等途径,探索国有企业建团的新途径。通过依托工会建团、社区建团、行业挂靠建团等灵活形式,使新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取得了突破。在农村,形成了以村建团委为核心,以支部进厂和厂外建团为网点的以村带厂设置模式。实现了农村团组织的良性运行。特别是注重调整和改革社区共青团工作体制,加强社区与行业、学校等不同战线团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团组织的区域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面向社会寻求资源。在立足自身力量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是全团推动工作发展的普遍做法。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对此的理解则更为深入,操作上则更为系统。首先,他们注重向社会寻求人力资源,以发展和壮大共青团的工作队伍,形成以团干部为骨干,团聚各界人士的青年工作队伍。如,在深圳,团的许多具体工作是义工在做。同时,他们还努力向社会寻求财力资源,形成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和实业创收三结合的经费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把党政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也看作是一种社会资源。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同样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持来获得法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说,过去靠文件,现在靠立法。

珠江三角洲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意义,从根本上看,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是一种打破行政隶属、地域区划和系统封闭的开放式经济。共青团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把视野由所隶属和依托的党政组织系统扩大到全社会,善于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努力做到:力求使工作内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和青年需求的变化相一致,把为需求服务作为工作导向;力求使组织设置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和青年构成的变化相一致,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活动和影响;力求使获取资源的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相一致,以服务市场的方式开发社会资源。

四、事业化发展

据当地团干部讲,“事业化”是各级团组织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从“办实业”到“办事业”,团组织有过曲折的探索,深刻的教训。现在他们所形成的共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必须以办事业为主,以办实业为辅。而且,无论是办事业,还是办实业,都要围绕青少年需求来办,都要以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统一。

从珠江三角洲团组织的实践看,共青团组织兴办的事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青少年活动阵地。其中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可以说已经成规模,上档次,是共青团工作事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深圳团市委直接领导下的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干部职工160人。他们坚持从事业带实业,以实业补事业,发展事业,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争创一流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市青少年宫,是深圳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总建设面积为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大小教室、饭厅70多间,拟设培训项目80多个,娱乐项目20多个,可以同时接待5000人学习、参观和娱乐。又如,江门市现已有一座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行状况良好。一座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青少年宫将很快动工修建。广州市青少年宫的占地面积也达3万多平方米。
文化产业。与青少年有关的文化产业,如报刊、杂志、艺术团,是事业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文化水平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广州、深圳两市团组织创办的青少年报刊和杂志,能够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可以辐射到临近省份,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基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相应各级团组织筹建基金的工作也十分活跃。如,列入《广东团工作五大体系构建规划要点》中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的基金达11项之多。广州团市委提出,要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依托,建立和拓展各类青少年发展基金。这些基金在支持团工作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由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出资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专为青少年提供扶助服务的非营利性辅导机构——广州市手拉手越秀辅导中心,其工作对象是情绪起伏不定、发展有困难及经常在公共场所流连和集聚且易受不良影响的青少年,其工作内容有11项之多。中心为青少年所提供的帮助,是一般团组织难以做到的。

从珠江三角洲共青团的实践看,事业化发展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解决的是依托问题。有了与青少年有关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等实实在在的依托,团的组织就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团的工作就可以开展得扎扎实实。第二,解决的是机制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作为一种工作机制,可以长期使用,长期发挥作用,推动工作持续向前发展。第三,解决的是工作覆盖面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所难以替代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所产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难以相比的。

五、几点启示和思考

在调研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给我们许多具有全局意义的启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的观点。小平同志所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同样适用于共青团工作。共青团事业是一项不断发展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更需要发展。可以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没前途。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实现发展,应当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敢试敢闯的劲头。
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应从共青团如何发挥好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可以说,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社会是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的具体化。共青团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发挥的如何,主要取决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弱。近年来,共青团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很大拓展,但与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对社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
形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共青团组织体系依托党政机构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在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势的同时,应努力推动团属青年社团面向基层、面向新的领域、面向新兴青年群体调整和完善组织机构,密切与非团属青年社团的联系,推动经济部门和企业设置青年工作机构,培育和发展团属社会中介组织,以此形成一个对共青团原组织体系具有补充作用的新的开放多元的社会化组织网络,从而覆盖到那些原组织体系涉及不到的新体制下的新领域和新兴青年群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上与青年进行联系和沟通。原有的组织体系和新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共同构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
把社区作为新的工作生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场所,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宽广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应当成为共青团工作一个新的重点领域。全团有必要以整体推进的态势来加大社区团工作的力度。实现团的有关重点工作和建设在社区的平衡发展,以推动新的工作领域的开拓。
在团的工作中加大有关青年事务的内容。青年事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适应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主动地承担和参与有关青年的社会事务,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占领阵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联合国第50届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对我们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富有启示意义。应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有关做法的基础上,推动这方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6.争取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作为重要的人民团体,其工作职能、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都有必要更多地得到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以此进一步明确共青团的社会职能和政府中的青年工作职能,把团的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目标之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保证团的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努力,而且收获不小。同时,希望上级团组织在这方面予以支持的呼声也比较高。各级团组织都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7.转变机关职能。在机构改革中,共青团组织同样面临着转变职能的问题。广州团市委提出的“小机关、大事业”的思路颇具启示意义。“小机关”的作用在于加强宏观指导,“大事业”的作用在于能够更多地承担与青少年工作有关的社会事务。对各级团组织在机构改革中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确定问题,团中央有必要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8.注重研究和探索共青团工作的区域性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征。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团组织的工作,会有诸多共同特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更好推动共青团工作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一致。
社会化运作 事业化发展

"半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