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综理工作总结

【www.gz85.com - 初中理综教研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综治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大服务指导思想,着力发挥司法行政组织网络、工作机制优势,切实提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基层基础建设,为全县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切实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综治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政法会议召开后党组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组织全体干警学习政法会议精神,传达综治责任书的有关内容,并将责任书的目标要求具体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制定《**县司法局社会综治工作责任制》,由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贯彻落实《**县2009年政法综治重要工作责任制》;并且综治领导小组每季召开会议,分阶段对综治工作做出部署,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全县综治通报和上级综治机构的有关刊物,了解形势,领会精神,增强为社会稳定大局服务的意识。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三访现象

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防范和减少三访现象的根本途径。在四五普法工作中,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行政许可法》、《宪法修正案》宣传工作,并在楠溪江普法网上专题介绍了《行政许可法》、《宪法修正案》,围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浙江省青少年法制网络大赛等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宪法》知识讲座,邀请华东政法学院王月明教授作《宪法从政权法到人权法》专题报告。今年我局将国务院信访条例和浙江省信访条例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了信访条例的宣传。在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等活动中,注重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坚持普法并举,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法律进社区。通过指导基层健全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把基层社会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根本上堵住不稳定因素的源头,使稳定工作由治标上升到治本,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三访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发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职能,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发挥

建立司法信访联动机制,是全面提高基层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置信访问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年来,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在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调解中心工作机制、建立乡镇(街道)调委会、开展调解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我局积极开展就建立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联合调处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健全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岗位练兵和乡镇调委会主任、所长例会活动,全面提高司法助理远、人民调解员的政治理论、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今年我局将这项工作纳入重点目标管理,积极举办乡镇司法助理员、乡镇调委会调解员业务训练、竞赛活动,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将大量的纠纷消灭在基层,每季开展定期排查,同时在各重点时段开展不定期的排查。如3月份开展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7月份,开展防旱抗旱期间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8月份,开展14号台风云娜特大洪灾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10月份,在国庆节期间以创四无为主题开展社会不安定因素和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下半年,我局把定期排查调处民间纠纷与专项排查调处涉法信访矛盾纠纷结合起来,加大对2009年以来重复上访的涉法信访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力度。对排查出的纠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三级网络调处机制进行调处,对于调解难度大、易激化,影响稳定的重大案件,由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织有关部门联合调处,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行包案制度,即由主管的成员部门对案件负责到底,抓好落实。今年各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436起,调解成功2335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5%,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平安**的创建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发挥安置帮教和管控职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归正人员重新犯罪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综治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大服务指导思想,着力发挥司法行政组织网络、工作机制优势,切实提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基层基础建设,为全县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切实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综治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政法会议召开后党组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组织全体干警学习政法会议精神,传达综治责任书的有关内容,并将责任书的目标要求具体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制定《**县司法局社会综治工作责任制》,由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贯彻落实《**县2009年政法综治重要工作责任制》;并且综治领导小组每季召开会议,分阶段对综治工作做出部署,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全县综治通报和上级综治机构的有关刊物,了解形势,领会精神,增强为社会稳定大局服务的意识。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三访现象

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防范和减少三访现象的根本途径。在四五普法工作中,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行政许可法》、《宪法修正案》宣传工作,并在楠溪江普法网上专题介绍了《行政许可法》、《宪法修正案》,围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浙江省青少年法制网络大赛等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举办《

宪法》知识讲座,邀请华东政法学院王月明教授作《宪法从政权法到人权法》专题报告。今年我局将国务院信访条例和浙江省信访条例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了信访条例的宣传。在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等活动中,注重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坚持普法并举,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法律进社区。通过指导基层健全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把基层社会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根本上堵住不稳定因素的源头,使稳定工作由治标上升到治本,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三访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发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职能,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发挥

建立司法信访联动机制,是全面提高基层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置信访问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年来,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在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调解中心工作机制、建立乡镇(街道)调委会、开展调解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我局积极开展就建立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联合调处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健全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岗位练兵和乡镇调委会主任、所长例会活动,全面提高司法助理远、人民调解员的政治理论、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今年我局将这项工作纳入重点目标管理,积极举办乡镇司法助理员、乡镇调委会调解员业务训练、竞赛活动,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将大量的纠纷消灭在基层,每季开展定期排查,同时在各重点时段开展不定期的排查。如3月份开展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7月份,开展防旱抗旱期间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8月份,开展14号台风云娜特大洪灾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10月份,在国庆节期间以创四无为主题开展社会不安定因素和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下半年,我局把定期排查调处民间纠纷与专项排查调处涉法信访矛盾纠纷结合起来,加大对2009年以来重复上访的涉法信访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力度。对排查出的纠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三级网络调处机制进行调处,对于调解难度大、易激化,影响稳定的重大案件,由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织有关部门联合调处,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行包案制度,即由主管的成员部门对案件负责到底,抓好落实。今年各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436起,调解成功2335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5%,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平安**的创建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发挥安置帮教和管控职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归正人员重新犯罪
我们认真贯彻《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努力抓好六基工程各项内容的落实。以软安置为重点,组织实施曙光工程,设置了5万元归正专项资金和13万元曙光工程专项资金,建立安置帮教责任制度,减少归正人员的重新犯罪。年初组织人员对全县上年度归正人员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排摸,并登记造册;对全县部分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站、各行政村(居)帮教小组,过渡性安置企业帮教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调整、充实,进一步健全县、乡(镇)、村(企)三级网络组织建设,完善了归正人员报到登记、建档立卡制度。在超前帮教工作中,我们组织政府帮教团到金华、杭州、衢州等地的监狱、劳教所开展超前帮教活动。为树立典型,鞭策后进归正人员,1月9日召开了全县归正人员守法创业座谈会,对有关乡镇上报的部分遵纪守法、表现良好、艰苦创业并带头致富的归正人员进行一次座谈,并给予一定奖励,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曙光工程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共发放回归基金23000元,用于部分生活有特殊困难但表现好的归正人员进行社会救济或奖励,对正在省少教所服刑的**籍人员技能培训经费给予适当补助,一年来,落实解决了6名归正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还主动配合县民政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归正人员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关部门联系出台了归正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优惠政策。对48名因父母犯罪、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儿童进行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学费救助和因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三无归正人员进行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经常开通亲情可视电话,方便了我县山区部分群众探视困难的问题,服刑人员家属通过亲情电话与正在监狱服刑的亲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通话,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社会综治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组织律师积极拓展业务,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一是参与研究政府规范性文件;二是协调解决诸永高速公路枫林段选址纠纷事件;三是指派律师参加现场法律咨询,参与县领导信访接待。成立了律师刑事辩护指导小组,指导律师依法开展刑事辩护。同时,我们将平安**创建工作与148为民提供法律咨询、接受来电来访、提供上门服务特有功能结合起来,全力投入平安**创建工作。在提供法律咨询时,积极做好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亲友的思想工作,动员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六、严格纪律,强化管理,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三年来,我们严格贯彻执行中政委四条禁令,精选三个载体,促进队伍建设,一是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科室,争做文明人,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了调查研究和作风的转变,指导和促进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三是在今年7月份开展了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高三理综工作总结


随着20xx年高考成绩的揭晓,我们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经过全体教师三年的努力,20xx年的高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喜悦之余,我们高三的理综老师再一次坐在一起,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有许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也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始终贯穿的一条方针就是:“老师少讲精讲、学生多思考多练习”。以下就是我们高三理综老师对过去一年高考复习及教学策略的具体措施。

一.了解学生现状,定好复习基调

就整体而言,由于爱物生和宏志生的加入,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个体间差异反之却较大。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对高中必修本的内容较为熟悉,但灵活度不足,应变能力较差,学生对所学知识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有相当一部分学有明显的偏科问题,这对高考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汲取上届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在难度的把握上注意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基础,面向多数,不随意拔高,但对爱物班的学生尤其是尖子生则加大要求。同时,重视对平行班特长生文化课的落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其学习方法、情感上的关怀。努力做到导优辅差两不误,提高学生的整体实力。

二.早规划、早动员,勤督促

高三全过程我们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又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减少骄傲情绪.

第一阶段(XX年年9月—20xx年3月中旬)

扎实基础,构建合理、系统的知识体系:虽然高考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但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基础,且其本身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因此,学科基础知识是高考复习的首要任务.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所以,复习时我们特别注意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含义、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构建各章、各节或各类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便较容易地掌握.。

在复习的形式上,由于高二的会考复习中已经对课本知识进行过一次系统复习,为了避免无谓的重复,我们理综组进行了创新,改变了以往一惯所用的按照辅导书非常详细地讲解知识点的方法,直接把高中阶段常用的处理理综单科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等以“组题”的形式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同时,自己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再一次的复习,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节省时间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复习思路。我们在组题时也考虑到学生的负担,所以不要求学生把辅导书上的每一道题都做过,只是每一类题型选出对应的两到三个题目,既训练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又减少了学生因盲目做题所承受的题海压力。从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来看,我们的这种改革效果很好,得到了学生和其他各科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尽量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来复习,防止冷饭热炒,并且对重点知识适当拔高。但在复习的内容上仍牢牢把握注重基础的原则,对必修本中与选修本有关联的内容作必要的延伸联系。

第二阶段(XX年年3月——四月初期)

培养能力,抓好学科内综合,并进行一定的学科间综合训练。在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以适应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选取适量有代表性的学科内综合题进行练习、讲解,让学生融会贯通。此外,对一些社会热点及最新科研成果(如北京奥运、环境问题、转基因食品、嫦娥一号、火炬燃料等)能与高中理科知识联系上的内容,则争取尽量在题目中加以体现。

第三阶段(四月中旬—5月底):

第二学期四月中旬开始,我们每周进行一次理综考试,使学生逐渐适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必需在不同学科间穿插跳跃的要求,并把解题速度练上去。通过第二阶段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中等生,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知识回生现象。因此,这一阶段我们主要以套题的形式对往年的高考原题加以训练,但我们在选用套题、组合试卷时,并不一味的求新、求难,而是侧重于学生平时所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在练习的讲评时也不是满足于就题论题,而是通过题目再次复习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这样既能使学生觉得学有所获,信心十足,又可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

三、备课组合理计划,落实到位

立足考点,把握方向。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我们备课组每位成员都能深入钻研考纲、钻研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动态,及时捕抓有效信息,而且要求各成员间加强交流,无私奉献,合力拼搏。对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的复习要求“一步到位”。所谓“一步到位”是指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将知识学精学透.

在教学计划和复习专题确定以后,理化生三科就组成理综备课大组。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开展高考专题活动,及配套的习题编写工作。除每周一次备课会外,还进行数次碰头会。就教材分析、考点研究以及学生在这方面主要出现思维障碍和“过程分析”所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入的研讨。此外各科备课组内,加强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基本上能做到每周每人相互听课一次,并就教学环节处理、学法指导、科学思想的培养等进行探讨。

四.复习方法得当,效率高

1.注重复习质量的检测和反馈。当一系统复习即将完成,就着手检测效果的命题工作。各备课小组要求人人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大纲区试题,人人过关。命题以一人主笔,集体讨论,反复比较,最后确定样品。在检测、评卷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进而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

2.备课组长、科任教师一律采用“剪刀加浆糊”的方式,对复习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杜绝陈旧内容。凡是要学生做的题,老师必须先做;凡是学生考的,老师必须批、改、评、登分;凡是批、改、评了的,学生必须纠错;凡是大部分学生会的,坚决不练;凡是可练可不练的坚决不练;凡是学生怎样练都练不会的坚决不练。课任教师每周至少向班主任交一次测试成绩。老师教学时做到“三讲三不讲”

——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不讲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怎么学亦学不会的。总之,在备课组长和任课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学习方向更明确,学习效果更好。

3.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重视考试能力的培养

目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通过“分数” 这杆标尺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将解题方法及应试技巧的指导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使学生的学习成果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到试卷上。

4.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每周定期由班级科代表收集或通过个别谈话收集学生在复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包括对每单元知识点存在的疑问,习题中碰到的疑难,单元测试、讲评后仍解决的问题等。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让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要做到这一点,备课组教师在每周定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不断进行不定时的集体备课.

五、精诚团结,合力拼搏

在这里,值得重笔一提的是,高三理综组各成员在每人均承受着很大的教学工作量。我们的白云、牛世辕老师带三个班,我们的倪晓芬老师两个班还兼年级组长的工作,我们的刘保金,王春香老师仅和学生的谈话记录就有好几本,郭军平和李慧两个年轻人更是“哪里需要往哪搬”。大家没有怕苦畏难,而是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人人都十分敬业、十分苦干。苦干加以巧干,生物备课组的教研氛围很浓:互相听课,互相指点,毫不保留,共同提高;理化组每个人都能不计个人得失,互帮互谅,步调一致,毫无内耗。倪老师,刘老师拥有的高深专业知识,成了我们的活教参;白老师,牛老师,王老师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使我们少走了弯路;两个年轻人许多独到的做法,为我们注入了的新鲜血液。精诚团结,合力拼搏,是实力得以化作成绩的保证。

还记得六月七号的那个下午,接到领导的通知,七点给学生进行高考理综热点辅导。时间大约是在六点,虽然高考一天带队刚结束,没有来得及吃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早来了一个小时,碰头准备着一切。老师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同学,学生的感动深深的触动每一位老师,在那一刻,是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知道,面对高考,我们要告诉学生“你们不是孤军作战,我们的老师和你们在一起”。

当然,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有些许遗憾。也许我们应该再早些计划,文理分科就开始,学生会适应更早;也许我们找学生的谈话应该更深刻些,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走向我们;也许有些事情我们还没来得及做就结束了。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整理,去思考,去休整。

今天我们深知,成绩的取得与学校的科学领导是分不开的。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综合科的教学工作,多次走到我们当中,了解我们的疾苦,解决了我们的后备工作。我们非常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为进山美好的明天增光添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以此共勉。

【理综组教研工作总结】6月理综组工作总结


《【理综组教研工作总结】2011年6月理综组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2011年6月理综组工作总结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义教部2010---2011学年第二

义教部理综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理综组在义教部教研室总体工作计划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教学和教育能力,教师们通过互助互帮,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本学期主要工作如下:

1、教学体现了较高质量

在教学方面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课程,以为中心进行备课,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因此在备课中们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理、化、生各学科老师都能非常敬业的对待教学工作,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有目共睹,各学科、各年级都很好的完成了各自的教学任务,教学成绩优秀。理化学科在今年中考中达A率达到百分之三十,是所有学科中最好的。

2、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

本学期我们理综组参加了由师大挑头的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子课题工作,我们搞的是课题是《关于精品课堂的研究》,现在课题已报上去待批。

3、辅导力度空前

本学期能认真指导学生竞赛辅导,对初一、初二生物竞赛、初三物理竞赛、初三化学竞赛,闫老师、杨老师、郭老师、霍老师等对参加竞赛的同学进行了认真有序的辅导。最后生物竞赛成绩比较好。由于多方面原因,物理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分析总结。

(来自: 工作总结之家)

4、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总而言之,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的高质量和课堂的高效率。本学期理综组达到了和谐发展的目标,并能较好地完成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各位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作中认真、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加强。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义教部理综组 2011年6月29日

《【理综组教研工作总结】2011年6月理综组工作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讲的是关于学期、老师、竞赛、学生、认真、我们、教学、学科等方面的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转型综改工作总结


【第一篇】:综改汇报材料(定1)1,转型综改工作总结

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2012 年 2 月 13 日)去年以来,岚县紧紧把握我省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 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政策机遇,本着先行先试、快行 快试、敢行敢试、能行能试的原则,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 路,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 如下。

一、2011 年转型综改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抢抓机遇,积极申报设立试点县 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区 ,给我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县作为全省 典型的资源型欠发达地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解放思想, 统一认识,提出了设立试点县的初步构想,成立了专门的工作 班子,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邀请省、市著名专家 学者来岚县调研论证,并发动各级干部集思广益。县四大班子 反复研究,确定了改革主题,组织编制了《岚县资源型经济转 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点规划》 邀请省、 , 市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1 县委、县政府 3 月份向市委、市政府申请将岚县设立为吕梁 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 9 月份得到了市委、 后, 政府的批复,并上报省发改委备案。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 的原则,制定了《2011-2012 年两年综改专项行动方案》 。综改 工作全面启动。

(二)先行先试,扎实推进试点县建设 围绕省、市《综改总体方案》 ,立足于岚县资源型欠发达县 份的定位,根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配套改革两大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大 项目、大生态、大教育、大民生、大环境五大建设 积极在 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思想观念、社会管理等为主 要内容的资源型经济转型上探索创新,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是规划先行。按照《岚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试点县》的思路和要求,坚持全域规划、城乡同步、区域共 建的规划理念,先后编制完成了《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岚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 试点县规划》等总体规划,开展了城乡一体的城乡建设、产业 发展、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 资源开发、城乡统筹、有序衔接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为改革 发展、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

二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树立今天的投资速度就是明天2 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这一理念, 实施工业新型化战略,着力提升资源转化率,延伸产业链,发 展循环经济。煤焦、冶炼、铸造、建材等传统产业实现改造升 级,规模效益日显。太钢 750 万吨精矿粉项目以具备生产条件, 200 万吨球团项目年内投产,新型线材和钢铁项目正在加紧筹 划,金隅日产 2500 吨熟料干法水泥项目建成投产;以佳昌、继 亨、盛华为标志性的生铁冶炼、炉前铸造、装备制造项目效益 明显;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焦煤 150 万吨矿井进入试 生产,昌恒 90 万吨矿井年内投入生产,龙达和同安 2 座 90 万 吨煤矿项目正在进行矿井建设。初步形成了采掘、选矿、冶金 铸造、钢材、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链。以煤为基,皖北3052 联产项目、 31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 省煤运和华运 180 万吨 甲醇一期 60 万吨项目前期工作即将完成, 2100 万千瓦坑口发 电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为我县转型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特别是依托我县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以资源换项目,变招商 引资为招产业引项目,利用中博会和农博会与皖北煤电、澳洲 银丰、继亨、华电等大型集团签订了资源开发、煤电一体化、 煤化工、新材料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资源型项目和产业延 伸项目同步规划,一步到位,铺开了总投资 1000 亿元以上的摊 子,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结构 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以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特色的 、3 产业培育成效初现,马铃薯种薯、育苗产业等主导产业实现规 模扩张。服务业发展提速,商贸流通业态不断创新,房地产、 保险业、金融、通讯、旅游业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方兴未 艾,呈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资源型经济转型步 伐明显加快。

三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不断加强。以环境整 治、街景装饰、交通秩序为重点的三项整治活动为契机, 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城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得 到有效解决,天然气顺利入户,城中村改造和新区建设初见成 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全面完成旧的五个全覆 盖工程的基础上,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店、农村文 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 的五个全覆盖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社会医疗卫生体制改 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落实。率先启动了国家级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后,建立起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最 低生活保障、企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府救助为主的多层次、 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倾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教育 投入力度,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县教育水平和质量稳 步提升。

四是生态岚县建设迈出可喜步伐。以建设省级林业生态县 为目标, 全面铺开了十大造林绿化工程, 2011 年造林 8.6 万亩,4 新增育苗面积 1.34 万亩, 连续两年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3 个百分 点,被省政府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严格落实节能减 排政策,计划内 6 个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与 2010 年相比化学 需氧量削减率为 11.6%、 二氧化硫 6% 、 氮氧化物 5%、 烟尘 2.46% 粉尘 2.86%。

全年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 7.1 万亩, 启动了汾河 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和岚河流域涉水 企业分类处置工作,狠抓城区烟尘、扬尘两尘整治,全年 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气达到 348 天, 其中一级天气 121 天, 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五是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深入。我们对建立与资源型经济转 型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城乡 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推进农 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县集中开 展了城乡违规用地、违规建设、违规经营的新三项整治 活动,对农民土地房屋等进行了确权发证试点工作,为实现城 乡住房同证同权、农村资产资本化,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二是建立健全 了投入保障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考核奖惩机制,落实招商经 费,兑现奖励标准,严格惩罚措施,激发了招商活力。三是建 立了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单位土地 GDp 产出值、财政贡献 率等作为考核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指标。四是建立了政企联5 席会议制度,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县级领导干部包联重点 项目和企业的协调推进,每月召开一次协调推进会,研究和解 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五是将五个一工程作为推 进转型跨越,产业均衡发展模式的平台,坚定不移地实施一 矿一企拉长一条产业链、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一矿一企兴 办一事一业、一矿一企帮扶一个新农村、一矿一企建立一个安 全保障网 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 。

在创优发展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成功探索实践了产业发展协调 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社会事业投入机制、新农村帮扶机 制、生产安全机制和劳动用工保障机制,有效推动了全县五 大建设 。

(三)认识和体会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推进综改建设的重要前提。

岚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综改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专门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和部署安 排。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形成共识,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综改 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明显增强,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放胆 前行的良好氛围己经形成。

规划先行,统筹发展,是推进综改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们按照《综改规划》的要求,坚持规划为龙头,分步骤率先 就综改建设进待了科学规划,做到了主要规划全覆盖、详细6 规划、专项规划全面衔接协调,实现了规划的全面性、科学性, 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明显提高、保障和促进了综 合配套改革的各项土作有序开展。

上级支持,部门联动,是推进综改建设的关键所在。

省、市对岚县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安排调研、规划评审、科学 指导、出台重要指示和具体推进举措,在体制、政策、资金等 方面予以强力支持,相关部门实行部门协调联动制度,密切配 合、及时衡接、协调沟通、形成合力、联动推进,这些支持是 综改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可喜成绩的关键所在。

善破善立,敢想敢为,是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强劲动力。

我们积极探索资源型欠发达县份转型跨越的体制机制,创 新建立了五个一工程 ,有效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一些尖锐矛盾和问题,为转型综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 撑。

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是推进综改建设的有效途径。

综合配套改革是一场崭新的实践,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我们 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将综合配套改革这 项系统工程,逐条细化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财税制度、户 籍制度、土地增减挂钩制度、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若干项, 抓住切入点、突破口,成熟一个做一个,突破一个带一片,以 点带面,逐步向纵深推进。7 二、2012 年综改工作 总体思路 按照山西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综改试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 方式和深化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两大任务,以改善民生为 目标,全力实施大项目、大生态、大教育、大民生、大环境五 大建设 ,促进产业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管理转型、体 制机制转型,针对制约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四大 领域抓重点,体制机制上求创新,在统筹产业协调发展上出亮 点,努力将岚县建设成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示范 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样板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试点工作的先行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先导区。

总体目标 力争到 2012 年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 改善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5335标杆项目启动实施;传 统产业新型化率达到 60%以上; 非煤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 50%以 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下降 4 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年 提高 3 个百分点,达到 30%;城镇化率达到 42%以上;在资源转 化、创新土地管理利用、金融服务、环境容量调节、扩大县级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等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明显突破。8 主要任务 岚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 量 41 亿吨,铁矿储量 20 亿吨,水资源总量 8578 万立方米,文 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特。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 势和产业发展优势,创新探索五个一工程新机制,攻难点, 出亮点,依托现有太钢、皖煤等资源型项目建设主体,铺开项 目总投资 1000 亿元以上的摊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生态建设 成效显著,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社会民生得到进一步加强, 综改先行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综改试点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改试点 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综改办,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任由县 发改局局长兼任,配备正科级专职副主任 1 人,成员 2 人,具 体负责综改各项工作。

试点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重点项目实行法人负 责制;企业和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负直接责任;实行县级领导 包联责任制,每个项目建立一个项目组,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 到人,明确任务、时限、分工、奖惩,确保项目如期实施,如 期完成。

建立综改试点工作监督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加强日常督9 促检查和阶段考核评比,对工作完成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任 务完成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问责;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 不称职的干部予以免职,甚至追究责任。

2、改进作风,为工业新型化创造高效宽松的环境 鼓励各部门、各乡镇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勇于担当、大胆探索,不断提出具有本部门特色的能够促 进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办法。

县行政审批主管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对招商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新建项目实行 联合审批制,对在建项目实行驻企服务制。凡在审批服务工作 中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坚决从严从快处 理。

县纪检、组织、监察、发改、经信、国土、环保、财政、 建设等有关部门要主动为综改试点工作保驾护航、创造环境。

建立允许犯错误、不害怕犯错误的宽松环境和对所犯错误能够 进行科学、公正评价的制度,凡是有利于推进综改试验的探索 和尝试都应提倡、鼓励、支持和保护;对敢闯敢干且干得出色 的领导干部要给予表彰,优先提拔使用。

3、多方联动,形成推进综改试点的合力 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方式强化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 参与综改试验积极性。加强与县外、市外、省外先进地区的全10 方位联系与沟通,形成更广泛的区域性合作发展机制。主动加 强与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及时汇报、有效沟通、推动解决。

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主动投入改革、真心拥 护改革的社会大环境,形成良好的推动综改试点的社会氛围、 舆论环境和工作合力。11

【第二篇】:《山西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资料汇编,转型综改工作总结

改总体方案》资料汇编山西转型综改大事记 ...............................................................................................................

2 2009 年大事记 ....................................................................................................................

2 2010 大事记 ........................................................................................................................

3 2011 年大事记 ....................................................................................................................

4 2012 年大事记 ....................................................................................................................

6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新闻发布会背景材料 7 一、山西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7 二、山西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

8 三、《总体方案》获批历程及重要意义 ...........................................................................

9 四、《总体方案》的整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0 五、先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

11 六、深入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 .................................................................

13 七、下一阶段主要工作 .....................................................................................................

14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

15 一、总体要求 .....................................................................................................................

16 二、资源型经济转型主要任务 .........................................................................................

17 三、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主要措施 .................................................................

21 四、工作保障措施 .............................................................................................................

26 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认定办法(试行) .........................................................................

27 支持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的若干优惠政策 .....................................................................

30 第一批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名单 .....................................................................................

31 支持一市两园的若干优惠政策 .........................................................................................

32 一市两园名单 .....................................................................................................................

34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一市两县名单的通知 .............................................

35 一市两县名单 .....................................................................................................................

35 转什么向哪转 怎么转专家学者热议转型综改试验《总体方案》 ...........................

37 山西转型综改大事记2009 年大事记5 月 24 日-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视察山西, 对山西在资源型经济转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中 财办、国家发改委对此进行专题调研。

6 月,中财办、国家发改委两次来山西调研。为配合中财办调研工作,山西 成立了以牛仁亮副省长牵头的资源型经济转型调研组, 共同对山西省转型发展进 行调研。

7 月 27 日,中财办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关于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 初步研究(送审稿)》,上报中央有关领导审定,建议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 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 给予体制机制上的先行先试, 并辅之财税、 金融、 环保等政策支持。

8 月下旬,中央领导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山西经济转型。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将山西 省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议的汇报。

10 月 31 日,山西成立了由牛仁亮副省长任组长的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 方案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并组织开展对我省转 型综改试验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等的研究。

11 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带领体改司相关同志,围绕转型 综改试验区的设立,来山西进行专题调研。 12 月 27 日-30 日,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由国家发改委 副主任彭森率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 境保护部、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来山西 开展了专题调研,就试验区的设立进行了总体评估。2010 大事记2 月 8 日, 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 《关于将山西设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请示》 以及《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框架方案》(以下简称《框架方案》)。

3 月 10 日,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领导就争取国家在山西设立资 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问题向国家发改委领导作了进一步沟通汇 报。

4 月,国家发改委就《框架方案》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 22 个国家部委 和国家发改委内部 16 个司局征求了意见,对《框架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6 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争取国家在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向国务院领导进行了汇报。

9 月 1 日, 省委、 省政府主要领导赴京与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及相关司局就 在我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会谈。

9 月 16 日, 国家发改委以发改经体[2010]2110 号文报请国务院批准设立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1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署《关于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的 合作协议》。

12 月 1 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 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区。

12 月 13 日,国务院新闻办就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区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2011 年大事记1 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召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 《总体方案》)编制专题研究会议,就《总体方案》 的基本思路、编制原则、主要任务、政策支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2 月 1013 日,省委、省政府组织举办十二五规划暨转型综改试验区领 导干部研讨班。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在总结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就积极 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3 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来山西开展煤炭工作可持续发展 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结评价调研。

试点成效为山西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奠定 重要基础。

4 月 19 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组正 式成立,省长王君任组长,副省长牛仁亮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 月 25 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合作加强山西文化遗产保 护工作框架协议》。

5 月 30 日,省人大召开《总体方案》汇报座谈会。副省长牛仁亮代表省政 府汇报了《总体方案》研究编制有关情况。

6 月 14 日,山西省政协十届二十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资源型 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6 月 17 日,省政府召开第 87 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总体方案》的框架 和具体内容。

6 月 23 日,省政府组织召开《总体方案》专家座谈会,邀请中央政策研究 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相关司局领导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把脉献策, 《总体方案》 并就 征求专家学者、 部委领导的意见。

7 月 22 日,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总体方案》,袁纯清书记要求尽快 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发改委。

7 月 28 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 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8 月 18 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署《共同推进山西 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改 革备忘录》。

8 月 26 日,省长王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市县转型综改试验 先行试点工作,明确在全省 11 个市各确定一个省级试点县和一个市级试点县开 展先行试点。

9 月 13 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关于支持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 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9 月 2628 日, 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太原隆重召开。

作为中 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发改委主办,山西省发改委和山西省转型综改办 承办,在太原举办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论坛。

12 月 8 日,省政府在吕梁孝义市召开全省转型综改试点县工作会议。 2012 年大事记1 月 30 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推进大会。省委 书记袁纯清主持大会并讲话,省长王君进行工作部署。

34 月,山西省转型综改办组织对各市、省级试点县(市、区)、省直有 关部门转型综改试验 2012 年度专项行动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并报省转型综改试 验区工作领导组审定,完成行动方案批复工作。

5 月 28 日,经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组 审定,省发展改革委、省转型综改办正式印发出台《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认定 办法(试行)》。

6 月 4 日, 省长王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第一批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和 一市两园相关工作。

6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总体方案》正式上报国务院。

7 月 16 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环保部签署《共同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 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

8 月 7 日, 国务院印发 《国务院关于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2〕98 号)。

8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家资 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 (发改经体[2012]2558 号) , 要求我省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认真落实《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积极推 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加快建立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的体制机制, 为全国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 带动作用。 9 月 11 日, 省长王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 111 次常务会议, 听取全省资源型 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转型综改试 验工作。

9 月 13 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获批新闻发布会,就国务院批复《总 体方案》,省政府出台一市两县、一市两园、第一批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 及相关优惠政策进行新闻发布。《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获批 新闻发布会背景材料一、山西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长期肩负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的历史使命。

建国以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 130 亿吨,外调出省量 90 亿吨,在为全国经济社 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形成了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经济结构。2009 年, 山西采矿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 38%(增加值比重高达 60%),高居全 国之首,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32 个百分点。煤、焦、冶、电与煤炭高度相关的 四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工业的 86.2%,占 GDp 的 38.8%。

山西的资源禀赋优势非但没有成为工业化的福音,反而成为经济发展 的诅咒,产生了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突出、安全事故多发、民生改善 不快、创新能力滞后、市场风险巨大等一系列矛盾与问题。生态环境方面:山 西每挖 1 吨煤损失 2.48 吨水资源,每年破坏水资源 10 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 测算,采煤对山西水资源的破坏面积达 20352 平方公里。煤炭开采还造成了严 重的土地塌陷和水土流失, 山西的采空区面积 2 万多平方公里, 相当于山西 1/8 的国土面积, 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 60%以上。

安全事故方面

2005 年~ 2007 年,平均每年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 155 起、死亡 376 人,其中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重特大事故 9 起、死亡 242 人。煤炭资源整合后,2009 年全省煤矿累 计发生事故 71 起, 死亡 202 人, 百万吨死亡率降为 0.328, 比全国平均水平 (0.892) 低 63%,但死亡人数绝对值仍然居高,安全生产面临巨大压力。民生改善方面

2000 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5.2%,2009 年提 高到 81.5%,上升了 6.3 个百分点,全国排位由第 31 位升至第 23 位,但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却由全国平均水平的 84.6%下降到 82.4%,全国排位由第 20 位 退至第 22 位。市场风险方面: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年 GDp 增速降 为全国倒数第一。2009 年上半年负增长 4.4%,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负增长省份。

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和依赖区域外市场,高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的经济发展 模式,导致山西资源型经济形成了主导产业初级化、产业结构单一化和工业过 度重型化的主要特征。在资源红利的诱导下,资源型产业过度扩张,就象抽 水机一样吸纳了大量要素向资源型产业汇聚,造成了对其它产业巨大的挤 出效应。如何摆脱资源诅咒的命运,如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山西省 必须全力破解的首要命题。

二、山西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 人民坚持不懈、矢志不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 级、改善基础设施面貌、治理修复生态环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资源 型经济转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2004 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新 型能源和工业基地。2006 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 越。2008 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2010 年 7 月,山西省委、省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转型发展是山西的根本出 路,要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重点,加快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先后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生态省建设试点、循 环经济省试点,在改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建立煤炭开 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促进煤炭企业转产、 煤炭城市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加快资源型 经济转型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践经验。

特别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山西工业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罕见的负 增长, 全省经济遇到了多年不遇的严重困难。

省委、 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在全国率先作出了推进煤炭资源整合重组的重大战略决策,山西煤炭整合风 暴震动全国。山西由小煤窑时代跨入大矿时代。通过煤炭资源整合, 全省煤炭工业的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全省矿井总数减少到 1053 座, 煤矿主体由 2200 多家减少为 130 家, 形成了 4 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 3 个 5000 万吨级以上的煤矿企业,单井平均规模达到 120 万吨以上,资源回收率由平均 不足 20%提高到 80%以上,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有 24.8%提升到 81%,百万吨死 亡率由 2008 年的 0.47 下降到 2011 年的 0.085。

山西省多年来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认 可。

2009 年以来, 中财办、 国家发改委、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实地调研, 向中央提出了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相 关方案。

三、《总体方案》获批历程及重要意义 2010 年 12 月 1 日, 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山西成为 我国第一个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中央要求,山西省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研 究制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省委、省政府对《总体方案》的起草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 对《总体方案》的起草给予悉心指导。山西省认真准确把握国家改革方向和战 略意图,站在国家全局层面组织制定《总体方案》,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分析经 济社会面临的问题;开展对省内资源型市县的调查研究;对转型面临的深层次 矛盾和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国家级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好举措、好做法;认真研究国际上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成功经 验;广泛征求各部门、各市县、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总结近年来山 西在转型和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经验,形成了《总体方案》的初稿。经山西省 政府常务会和山西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 2011 年 7 月底正式上报国家发展 于 改革委。

在国家发改委的积极推动下,中央有关部门从国家战略层面和山西省实际 情况出发,针对《总体方案》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山西省有关 方面对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梳理和逐条甄别研究,与国家相关部委进行了衔 接沟通,最大限度反映山西诉求,尽最大可能进行政策争取,最大范围形成共 识,修改完善了《总体方案》。2012 年 6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修改后 的《总体方案》上报国务院。2012 年 8 月 7 日,国务院在征求中央各有关部门 的意见后正式批复《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是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总体方 案》的获批标志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 阶段,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 资源型经济转型阶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对山西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道 路的殷切期望。

《总体方案》的获批使山西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 更多的支持,争取到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山西资源型经 济转型的改革方向更加明确,破解资源型经济深层次矛盾的路径更加清晰,改 革创新的动力更加强劲,必将进一步激发全省干部群众的改革热情,增强责任 感、使命感,掀起改革发展的新高潮。 四、《总体方案》的整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总体方案》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一主题,立足前瞻性、操作性与科学 性的有机统一,深入研究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国 家战略全局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从实际出发进行开创探索,科学规划了到 2020 年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的整体思路。一是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 秉持特色、实际、管用原则,与十二五规划进行了紧密的衔接;二是 统筹改革与发展,以创新谋改革,以改革促转型、以转型求发展。突出为什 么转、向哪里转、怎么转三个中心问题;三是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和理念。

选准突破口,提出若干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做到既能准确把握国家战略意图又 立足于山西实际,既创新突破又严谨规范,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四是注重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改革试验推进机制,注重改革风险防控和纠偏,保障山西 转型综改试验顺利推进。

《总体方案》由总体要求、转型主要任务、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工作保障 措施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突 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主要目标共分两个阶 段,提出了到 2015 年十二五阶段的近期目标和到 2020 年的中期目标,力 争通过 2030 年的努力,综合配套改革效应持续显现,基本实现资源型经济转 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基本原则突出了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

第二部分转型主要任务主要回答了向哪里转的问题。转型主要任务主 要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领域。一是通过提高煤 炭资源开采回采率、就地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 重组,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措施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通过加快生态治 理修复和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 保护来全面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三是通过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国土空间布 局统筹推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通过积极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安全发展长效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来促进民生改善 和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部分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回答怎么转的问题。主要包括十方面体制 机制改革内容。一是创新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主要通过理顺煤炭等资源开 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建立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机制,健全接续 替代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优化企业所有制结构来促进 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资源环境税收制度和加大对 转型的财政支持;三是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 用地制度改革为转型综改试验区提供坚实的用地保障;四是健全科技创新体制 机制。提出要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强化创新人才 支撑;五是加强金融创新和改革。努力探索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金 融体系,打造金融创新高地,发展晋商金融;六是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机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矿山环境 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补偿机制, 健全资源节约机制, 创新完善节能降耗、 减排治污机制;七是改革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 度,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八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通过进一 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九是推进行政 管理和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转型项目审批机制;十是加大 我省对外开放力度。

通过深化国内区域合作, 推进贸易便利化, 引进来 采取 、 走出去措施,提高我省外开放水平。

第四部分提出了工作保障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密切 部省合作机制、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确保转型综改试验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五、先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从 2010 年山西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至今,在《总体方案》 尚未批复的情况下,山西省委、省政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突出 抓好产业转型这个核心、企业发展这个主体、园区建设这个载体、项目落地这 个关键,全面推动各项改革,全力推动转型综改先行先试工作,在生产力层面 优化经济结构, 在生产关系层面创新体制机制, 一批先行先试试点已率先铺开, 重大标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初见成效,有力地带动了全 省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转型项目成为投资重点,新兴产业、非煤产业和循 环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山西模式初见雏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狠抓传统产业的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煤炭 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完美收官,启动实施非煤矿山、焦化、冶金、建材 等行业整合重组;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 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文化旅游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 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服务业 18 个领域的1+10重点项目。

(二)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大力推进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协同发 展,不断夯实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微观基础。发挥大型企业在转型跨越中的 主力军作用,确定了焦煤、同煤、太钢、太重、国际电力等大型国有企业作为 省级先行试点企业,启动实施了一县一企试点工作。发挥中型企业在转型 跨越发展中生力军的作用,支持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大力支持 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发挥其产业配套和促进就业创业的作用。

(三)各类园区逐步成为转型载体。充分发挥园区要素集聚、用地集约、 资源共享的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培育各类园区发展;在全省 11 个地市部署启 动了一市两园先行试点工作,从拓展发展空间、优先供地、环评简化、政 府资金贴息补助、信贷支持、目标责任考核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使园区真正 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平台。

(四)标杆项目顺利推进。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 要抓手,出台《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认定办法(试行)》,按照产业定位准、 技术水平高、节能减排多、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行业带动强的标准和原 则,筛选提出了第一批 20 个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同时,制定了《关于支持 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的若干优惠政策》,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启动生态大修复工程,加强重点流域和重 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 和节能减排力度;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 构建城乡绿色生态体系和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全过程节约,全省生 态环境效益已经开始凸现。

(六)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积极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进程,增强省域 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镇群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离柳中、忻定原、介 孝汾、长治上党 1+6 城镇群、临汾百公里汾河城镇经济走廊等城镇群建设;重 点实施大县城扩容提质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 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 了新的变化。

(七)社会民生全面改善。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初步建立 了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工作开始进入了宽领域、可持续、大发展 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医改工作、新农合、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等多项民生 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八)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深入推进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调动 了基层政府积极性。二是完善煤炭工业可持续政策措施试点。深化煤炭资源管 理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性资源初始矿业权配置机 制;深化煤炭开采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现了部分外部成本内部化;完善安全 生产长效机制,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三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积极采取政府投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吸引民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 筹集建设资金;规范投资管理,建立了山西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加大了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流程再造, 探索一站式审批、 并联式审批等新模式。

四是推进建设用地供应模式创新。有序展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露天 采矿用地改革试点、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工作。五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社 会保障体制创新。推进了社会保障一卡通,建成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卡管 理应用平台和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平台。

(九)积极构建省部合作机制。我省先后与人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 水利部、海关总署、文物局等部委,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 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等企业,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分别签署了转型综改 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科技部建立了省部工作会商制度。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 支持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的意见。与其他有关部委(单位)的合作机制正在加 快构建。

【第三篇】:关于朔州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的对策建议,转型综改工作总结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的对策建议转载日期:2012-7-17 22:56:00 来源:互联网 = 今年是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起步之年。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是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型综改试验,贵在抢占先机,先行先试。那么,朔州先行先试应该在哪些方面求得突破?按照市委李根 田秘书长安排,市委政研室和市发改委联合组成课题组,就这个问题,深入部分县区和市直单位进行了调 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明确转型目标,选准主攻方向 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核心是转型,主题是改革。省长王君指出,转型综改试 验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改革,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围绕全省工作部署,结合 朔州实际,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就是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路径,着力解决产业 结构单一问题,生态环境脆弱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公共服务不完善、民生欠账多等问题,破解资 源性经济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中谋转型,在转型中求跨越,着力打造新基地,拓展新优势,建设新朔 州,努力把朔州建设成为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二、大胆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求突破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灵魂是先行先试,最大的政策也是先行先试。现在,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出 台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不能等待观望,要大胆探索实践,在思想上树立法不禁则行,令不止则行, 纪不责则行的理念,勇于开拓,敢闯敢试,不等不靠,先行先试。从朔州实际出发,当前要努力在以下 几个方面取得突破。(一)在企业转型促产业转型上突破 就我市而言,产业转型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现有的煤电企业转型促进产业转型,属于小转型。

二是大力引进非煤非电项目,以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属于大转型。因为在朔州,企业主要集中于煤电 行业,其增加值几乎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尤其是煤炭企业,经过资源整合重组,生产能力大大 增强,2010 年煤炭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到全市 GDp 的 46.2%。因此,朔州产业要转型,煤电企业必须率 先转型。要立足煤电,延伸煤电,超越煤电,鼓励企业把产业向下游发展,把产品向高端延伸;向循环发 展要产值,从多元发展求利润,努力实现卖煤向用煤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

1、限制煤炭企业高强度开发,抑制产能过快扩张。煤炭企业高强度开采,不仅不符合转型发展的现实 需要,而且不符合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严禁超设计、超能力开采,控制 原煤生产增长速度,并少批或停批煤炭开采项目,把生产要素挤入到煤炭深加工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上来。2、 实行煤炭资源配置和煤炭深加工项目、 新兴产业项目相挂钩的政策, 以资源促转型。

优化资源配置, 把人力物力财力和煤炭资源,综合运用到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上来。对于已经取得采矿权的煤炭 企业,要求其必须自办或联办、合办煤炭深加工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对有意来我市投资建设煤炭加工项 目的企业,则要给予配置一定数量的煤炭资源。

3、实行新建火电项目与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相挂钩的政策,实现企业循环化发展。凡新上火电项目, 必须相应建设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开工、同步见效。 (二)在破解用地难题上突破十二五期间,朔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对土地的需求呈刚性上升趋势。必 须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改革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基 础上,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 筹考虑,做到有机衔接,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

2、建立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对零星分散已整合关闭的煤矿企业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复垦规划指标,并将 这一部分指标与整合后的煤矿企业新增建设用地相抵置换,不足部分由企业造地解决占补平衡。按现状确 权,按工业用地出让给现保留煤矿。

3、创新露天矿采掘场用地管理机制。借鉴广西苹果铝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做法,对企业生产用地采取 租赁用地、造地还农的办法解决用地需求。

4、鼓励社会力量投资造地。充分利用朔州广阔的盐碱地资源,鼓励社会力量投资造地,解决耕地占补 平衡指标不足的问题。

5、推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新办法。为有效缓解用地需求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节约用地 水平,朔城区探索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新办法:即将依法取得的零星分散等不宜利用的建设用地, 经过复垦,与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进行置换,取得很好的效果。要在全市范围内予以推广,解决旧城 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用地问题。

6、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抓住省国土厅将怀仁县确定为增减挂钩试点县的有利时机,积极 支持怀仁县先行先试,并注意加强引导,及时总结,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积累经验。

7、推广朔城区供地新模式。朔城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供地新模式,即:政府对拟拆迁地段向社会 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将资金打入区财政,由政府组织拆迁安置。腾出的土地由土地部门组织招拍挂,原中 标企业在招拍挂中享受一定优惠。如果原中标企业在招拍挂中没有中标,政府将给予一定补偿。这个模式 在全省领先,既不违反国家政策,又拓宽了政府融资渠道,极具推广价值。(三)在解决资金问题上突破 实现转型发展,重点在项目,资金是保证。据市发改委提供的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市筛选出储备 项目 961 个,总投资 8170 亿元。筹集足够的资金,是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在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多渠道筹措、盘活资金,拓宽资金渠道。

1、设立政府转型发展资金。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中,有吨煤收取 5 元的煤炭企业自身转产基金, 还有吨煤平均收取 20 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其中 30%专门用于转产转型,以及吨煤收取 10 元的煤 炭企业矿山环境治理金。要把这三块资金统筹起来,与财政资金整合,设立转型发展基金集中使用,推进 转型发展。

2、 建立政银合作、 银企合作机制。

截止 2010 年底,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764.12 亿元,贷款余额只有 197.68 亿元,存贷比仅为 25.87%。面对十二五时期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不 断加强政府与银行、银行与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在朔州吸收的存款尽量多地用 于当地发展。要积极开展政府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建立政策互动、信息共享、定期交流等机制,建立起长 久的、互利互信的政银合作关系。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构建政府协调引导、部门联系扶持、金融机构主动 服务、企业诚信发展的对接联动机制,促进银企合作。

3、完善金融体系结构。对一个地区来说,金融机构越多,服务品种就越全,服务领域就越广,总体信 贷投放能力就越强。因此要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组织,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结构。积极引进股份制 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入驻朔州开展业务,扶持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信用合作机构、 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提高市区担保公司和各县担保公司的经济实力和担保能力,进一步发展小 额贷款公司,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结构。

4、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有意向的企业,要提供 相关服务,做好上市辅导,促进企业上市直接融资。

5、激活民间资本。要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投资领域,释放民间资本潜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转 型跨越中来。特别要紧紧瞄准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后退出煤炭产业领域的 200 亿元左右资金,引导其投入新 兴产业。(四)在实施农村改革试验区上突破 经过近两年的争取,朔州建设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已上报 农业部待批,这将为朔州农业和农村发展创造新的机遇,搭建新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进 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按照135555规划,构建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特别是要通过扩 权强镇,增强小城镇带动能力。

2、构建以煤补农长效机制。对全市所有煤炭企业按吨煤产量 5 元收取以煤补农资金,主要用于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3、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对全市所有耕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颁证,鼓励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 经营承包权;选择试点,对农户经批准的现有房屋由国土部门发给宅基地使用证,房管部门发给房屋产权 证,比照现行城市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交易的办法,统一进入国土市场交易。

4、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引导商业银行牵头成立村镇银行,鼓励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农村资 金互助合作社,面向社员开展存贷款等金融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允许农民利用土地经营承包 权、荒山和水面经营承包权、林权、合作社股权、农业机械等进行抵押质押贷款;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 度,开展粮、油、菜和猪、牛、羊等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农业和农村小额保险及产品质量 保险,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5、有序推进户籍管理改革。降低准入条件,切实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五)在推进城镇化上突破 1、尽快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是城镇化的方向标。按照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新要求,与全省一核一 圈三群新的城镇空间布局相对接,去年年底,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启动。修编工作一要科学 谋划,加快进度,尽快用新规划指导全市城镇建设发展;二要把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 规划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三规合一;三要统筹规划中心城市、县城、城镇、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做 到四位一体互相衔接;四要体现朔州特色,凸显自然风情、突出生态特色、体现现代品位、彰显宜居 魅力。 2、发挥好园区的承载带动作用。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要素集聚的过程。要把园区作为重要载体,集聚城 乡要素,承载城镇化发展。要全力加快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 依托园区集聚人口,集聚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增加农民就业。要把循环经济理念植入园区建设,在园区 内形成上下游产业互相关联,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

3、以城镇化为龙头,做到市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四化同步推进。认真总 结推广平鲁区一城十镇百村的经验,把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扶贫移民搬迁、农村五 个全覆盖等统筹考虑,把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社会保障、民生改善等统筹考虑。着力 推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坚实基础;着力推进城乡生态 化,为城镇化提供生态保障。(六)在生态建设上突破 1、完善以煤补绿生态建设机制。近年来,我市在生态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产一吨煤 栽一棵树的以煤补绿新机制。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平衡、不规范的问题。今后要进一步 完善,健全程序,规范运作。

2、建立市县(区)联动协调机制。对于跨县域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如山河治理工程),需要相邻县区 共同组织实施。市级要统一协调,制定规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市县上下协作,县区互相联动,共同组 织实施。(七)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突破我市煤炭产量位居全省第一,与煤炭生产伴生的煤矸石,以及发电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 废排放和堆存量巨大。

预计 十二五 期末年排放煤矸石达 5000 万吨, 粉煤灰 1800 万吨, 脱硫石膏 300 万吨,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朔州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 得一定成效。全市培育起产业相互依存、循环发展、关联耦合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0 个。其中,金海洋 工业园区成为全省首批十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粉煤灰综合利用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从粉煤 灰提取白炭黑和氧化铝技术完成实验进入成果应用阶段。今年,朔州已列入全国十二个固废综合利用示范 基地之一。省委省政府对朔州发展循环经济寄予厚望,省委书记袁纯清明确要求,朔州要成为全省循环经 济集聚区。因此,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既有基础又有条件,既符合省委省政府要求,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要围绕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加大循环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按照煤电 化、煤化工的方向,重点发展并做大做强以煤为龙头的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煤矸石电,煤 电粉煤灰氧化铝及氧化硅铝和铝制品,煤煤矸石以及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新型墙体材料,煤 煤制气、煤制醇醚燃料、煤基合成油等现代煤化工),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吃干榨尽。要以高端产品 为引领,以产品带产业,实现循环化发展。当前,要尽快实现提取白炭黑和氧化铝技术的产业化,推进粉 煤灰综合利用。三、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转型综改试验区是建国以来中央赋予山西最大的综合性政策,是一个大品牌、大平台。我们要充分用 好这个品牌和平台,在先行先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对接,积极 争取上级支持,帮助我们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我们认为朔州应围绕以下 几个方面争取上级支持。

1、 在审批权限方面:现行审批权限的划分, 是 2006 年省发改委制定的。

按照这一规定, 投资额在 3000 万元以下的由县级审批,3000 万元1 亿元的市级审批,1 亿元以上的由省级审批。随着项目资金密集 程度的提高和工料等成本费用上涨,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申办的项目,投资少则几千万,动辄上 亿元,县级基本无项目可批。而在审批过程中,省级部门审批时限最长的需要 60 个工作日办结,一定程 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因此应建议重新制定标准,下放权限,扩大市县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规模和 范围,提高项目审批、落地效率。

2、在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方面:按现行环保政策,环境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指标控制,即按 2005 年全市排放总量为基数, 只准减少, 不准增加。

新建项目每新增 1 吨排放量, 就必须完成 1.2 吨 ( 十 二五时期可能增加为 1.5 吨)的减排量,增减指标互相进行置换。在这项政策的硬性约束下、一些项目 由于无减排指标进行置换而不得不告吹。朔州是能源大市,产煤发电是服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朔州发 展煤电,不仅是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但煤电产业本身又是排放大户,尽管近年来朔州 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与其他产业相比,仍然居高。因此提出:应充分考虑朔州为全 国做出的贡献和朔州产业结构特征,在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及置换方面给予倾斜,适当放宽控制。

其次,朔州在近几年的城镇建设中,通过居民区改造减少了相当数量的民用燃煤排放,但一直没能计入减 排量,不能作为减排指标进行置换。因此提出:应将民用燃煤减排量计入地方减排总量,以此作为置换环 境污染物排放指标。

3、 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分配比例方面

《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入库与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规定,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省市县三级按比例分成。对省属以上大矿缴纳的基金,省市县三级按 8:1:1 的比例分成;对其他煤炭开采企业的基金收入,省市县三级按 6:2:2 的比例分成。朔州是产煤大市,经济 转型、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任务重,所以建议提高市县分成比例。

4、在企业用电方面:我市是重要的电力基地,为整个华北电力能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沉重 代价。但现在我们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实行的是先上网后回购的政策,低价卖出,高价买进,企业负担沉 重。因此应抓住国家对重点冶金企业逐步扩大直购电试点的机遇,积极争取多边电力交易或网前直购的电 力优惠政策及电力负荷的倾斜,降低生产成本,盘活冶化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5、在能耗指标统计方面:如天然气、铁路等跨区域运营公司,所产生的 GDp 只有一小部分按分配份 额计入朔州,但作为用电大户,在朔所用能耗电量全部计入朔州,给朔州完成节能降耗指标带来很大压力。

所以应争取在用电能耗统计中,将跨区域运营公司能耗从朔州统计指标中剥离出去,或者最起码做到 GDp 分配与用电量指标分配相匹配。

6、在税收方面:参照国家在其它地区和试验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比照新疆等省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煤炭资源税。这样不仅有利于抑制 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有效保护国家战略资源,而且有利于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地方财政 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

二是比照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对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减按 15%的税率征收 企业所得税。三是比照东北工业基地振兴优惠政策,对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可在现行规定折 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 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 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 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

四是比照上海浦东新区优惠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 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 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延伸阅读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工作计划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范文 工行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证券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优秀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内容 贵宾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不足 理财经理年度总结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3000字 理财经理计划范文 理财经理工作总结1500字 银行理财经理半年总结 银行优秀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年终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业绩总结 银行渠道理财经理工作总结 高级理财经理工作总结3000字 理财经理半年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高级理财经理工作总结1500字 理财经理月度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年度考核总结 个人理财经理年中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年度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年底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日常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转正个人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个人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岗位个人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银行个人工作总结 信托财富中心理财经理工作总结1500字 信托财富中心理财经理工作总结3000字 理财经理试用期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年度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一天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一季度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经理半年度工作总结 理财经理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经理财务工作计划 理财客户经理年终总结 单位财经管理工作总结 财务经理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