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元宵的花灯作文集锦(10篇)

发布时间: 2023.02.05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咚咚”的锣鼓声响起来了;喜庆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那些被称赞的初中生元宵作文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下面的“元宵的花灯作文”正合你意!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1】

元宵节到了,我约了我们小组的同学去我姥姥家做糟羹。

早一天前,我就打电话给姥姥,跟她说了这事,姥姥听了,可能是不放心这么多人,忙说:“行,但得听我的。”

下午,组员们到了,姥姥召集大家,给我们做示范。“先将胡萝卜洗净,削皮,再切,切的时候要注意,小心不要切到手,要切成小颗粒,就这样,对,你来切。”徐警妍乖乖地接过刀,小心翼翼地切着。“哦,不错不错。”“姥姥,是所有的菜都切成小颗粒吗?”“对!”我选择了笋。其它两位同学也选好菜开始切了,“笃,笃,笃。”菜刀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挺像音乐节拍嘛。

“油泡、芥菜、芋头、胡萝卜、笋、蘑菇、川豆、豆腐干,切完毕,姥姥大人。”“齐心协力,好快,拿来拿来。若中,你去灌水。”

姥姥把切好的菜放入锅中,用铲子翻过来,翻过去。锅底“滋啦滋啦”响,厨房交响乐,开始了。“啪啪”,油时而蹦出来,时而平静。

“炒好了,加水!”我急忙把准备好的水倒入锅中。“等五分钟吧,等水烧开。”过一会儿,姥姥叫我们过去,“同学们,接下来要放面筋啦!”只见姥姥一手拿出国面筋,一手拿锅铲,用锅铲拨面筋,动作娴熟,她手把手教我们,让我们感受一下。我们轮流搅拌,最后一样菜进入锅里后,姥姥宣布可以开吃。

元宵节这一天,和一群同学尝着自已做的糟羹,体验着临海的民俗,这种感觉真幸福!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2】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元宵节是我过的最特别、最难忘的一个元宵节。

“哈哈哈!”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传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我们班的同学们在家长与老师的组织下一块过元宵节呢!

首先,家长们给我们每个小组各发了几个面团,有紫色、黄色、白色等颜色。同学们看到都特别兴奋,迫不及待地开始捏汤圆了。我和我的朋友们边说笑边捏汤圆,不一会儿,我们组的汤圆就全部捏好了,又过了一会儿,全班都捏好了。

然后,家长们把同学们捏的可爱的小汤圆放入锅里煮,煮熟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很快就拿到了各自捏的汤圆,每人十个,寓意是:团团圆圆、阖家美满!除此之外,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水果。最后,我们还照了张大合照!真的是太开心了!

我还知道元宵节的传说故事呢!传说很久以前,人间经常有猛兽出没。天上的玉皇大帝看不下去了,就派出了一只神鸟去帮助人间。可是,神鸟不幸被猎人射死了,玉皇大帝非常生气,就派天兵天将在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放火烧毁人间。玉皇大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她不忍心人间就这么被毁灭,于是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人们想啊想啊,终于,有一位老人家想到了办法,他说:“到了正月十五,咱们一起放烟花、放花灯。玉皇大帝一看,就会以为人们被烧死了。”果然像那位老人家说的那样,玉皇大帝以为人们被烧死了,就没让天兵天将放火。人们为了庆祝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看花灯、放烟花、吃元宵。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太喜欢元宵节了!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的耳边不断响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两眼笑得都快眯成一道细缝儿。

晚上,我和姐姐买了许多烟花,一起来闹元宵。我们先点燃“手持瀑布”,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因为我从来没有放过“手持瀑布”这种烟花,尽管姐姐一直劝我别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个不停。“手持烟花”开始出花了!朵朵烟花就像天上飘着数不清的片片雪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又好像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还像淅淅沥沥地毛毛细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烟花是那样的多,那样的长,那样的美,难怪商家取名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很快就用完了。我们又开始玩“地妞炮”,姐姐点燃后,“地牛炮”飞快地转起来,飞出来的烟花又圆又小,我想:“圆”和“小”合起来叫,不正是“元宵”两字的谐音吗?不知道是不是设计者专门这样做得,还是碰巧?

我们放完了自己买得烟花,觉得还不够过瘾,于是,我们直奔姑奶家看放烟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经摆好烟花,正等着我们呢。开始放烟花了,只见先是冒着小火星,马上,变成了白色菊花的样子,中间还不停的闪动着绿色的小点,然后,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忽然,全体腾空而起,速变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伞,时不时冒出许多星星点点,有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从天而降,真是壮观极了,漂亮极了!随后,我们几个小孩又玩起了“七彩电火花”,一点燃,“七彩电火花”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形状像飞溅起来的小水滴,四处乱飞。我一手拿着一个,高兴的跳起舞来,还不停地在空中写着“元宵节快乐”这几个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连院里的几只小狗也被这美丽的场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样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着美丽的烟花。

这个元宵节我们可是闹得够开心的,这一天,我可真高兴啊!

在去俱乐部广场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妈妈淹没了。大路两边高高地挂起一串串的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广场上真是人山人海,主席台上锣鼓声阵阵,俱乐部正门上方是“开泰三羊留吉去,闹春灵猴送福来”的春联,正中挂着金猴托“福”。广场东半边是小朋友们表演的歌舞,西半边老年人正在扭秧歌,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赢得片片掌声,老爷爷老奶奶夸张幽默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从天而降,原来是广场上空倒挂的烟花被点燃了,接着地上的火树也开出了五彩夺目的花。半空中是“银河落九天”,地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间仙境一样!忽然不远处又传来“咚”的一声巨响,一个礼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开一大朵五颜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礼花弹一个接一个地飞上天,又在天空中变幻成各种形状:有的是杨柳垂下万丝绦,有的是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礼花弹在空中变出了一串串红灯笼,然后随风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4】

眼看就要到元宵节了,姥姥又开始琢磨吃什么了,出了次元宵以外应该再吃点儿东西呀,姥姥对我说:“你给你爸爸打一个电话,说今天晚上要包大包子,买两斤羊肉来。”我马上对爸爸说了一声。

随着一声“叮咚”的门铃响声,爸爸回来了,他说:“今天晚上我们吃羊肉胡萝卜大包子和炸汤圆儿!”我对炸汤圆儿特别感兴趣,爸爸先把汤圆放在盘子里,拿了一根牙签,往上扎孔,我也照着爸爸的样子做,不一会,一大盘子的元宵就扎好了。

我到爸爸身边看,爸爸正在切胡萝卜,没几分钟,一大袋子的胡萝卜就切完了,只见爸爸又开始弄馅,调好了一大盆的肉馅,我看见下面有人放礼花,就下去看,真是太美了,礼花最初还没有打开“花苞”,最后长得越来越高然后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我心想:这不就是开花的快速过程吗?接着,又上去了两三个,有红的、绿的、蓝的、橙色的,数不胜数,晚上灯火通明,估计观看灯展的已经观者如堵了。

这时,我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牙,哎呀,掉了掉了,终于掉了!这颗牙让我吃饭的时候特别难受,现在它可能也知道今天是元宵佳节,不拖累我,就掉下来了,呵呵,终于可以开开心心的吃饭了。

爸爸叫道:“吃饭了!吃饭了!”我急急忙忙的洗了洗手,吃上了大包子,真好吃呀!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5】

我今年11岁了,算起来已经过了11个元宵节,但最难忘的还是今年这个元宵节了。

一贯注重传统节日的爷爷一大早便带回来四袋元宵;妈妈知道爸爸最爱吃元宵,也买了两袋;外公将自己家里的三袋元宵全给了我们。这下子,我们都傻了眼,我们家总共有九袋元宵。这该怎么办?妈妈和爸爸商量了好久,才下定决心“吃。”。于是我就少吃了午饭,早早地做完了作业,坐在餐桌前,等待着大厨们的“虐待”。

“上菜喽。”妈妈端上了三碗元宵。没办法,吃呗。我装出一种视死如归的样子,带头吃起了元宵。爸爸与爷爷对视了一下,也无可奈何地吃起了元宵。眼看我吃完了,刚准备溜走,却被妈妈一把拉住了:“来,再吃一碗。”我只好坐了下来。一旁的爷爷也呻呤着:“嗝。我这碗起码有三十个,是不是太多了?”“妈,我吃不下了。”没用,妈妈正忙煮第四锅呢。时间在一点点流逝,等到8点元宵节晚会开始时,我们终于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厠所。不用说,肯定是吃坏了胃。

当我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妈妈忽然极温柔地问:“今晚吃的还行吧?”“行,行。”我们小鸡啄米般地回答。“那,一定很难忘吧。”“嗯,难忘极了。”我苦笑着,心中却想:“这么吃,能忘得了吗?”最后,妈妈甩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那我再烧点元宵作宵夜吧。”我们三人顿时“晕”了过去。

天哪,元宵买多了可以放到第二天再吃,为什么一定要一天吃光呢?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6】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欢腾。 纸糊的金鱼吐泡泡, 纱做的猴子眨眼睛。走马灯里猫追鼠,荷花灯上立蜻蜓。各种彩灯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灯。良宵月夜,人声鼎沸。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做“上元节”,古代叫做“灯节” 。今年的元宵节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去观灯。

今天虽然不是元宵夜,但刚好是星期六,应我的要求,我们一家去夫子庙看花灯。上林灯火辉煌,南苑笙歌杂作……再没有比南京夫子庙更繁华的地方了!夜晚的南京夫子庙,真是城市辉煌的一角。走在老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古老的老街挤得水泄不通,个个喜笑颜开,手里拿着花灯;有鲜艳的荷花灯、老虎灯、兔子灯、走马灯、菠萝灯,还有今年龙年的龙形灯,真可谓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啊!

继续向前走,哇!秦淮河的夜晚在各种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美丽,二龙戏珠组灯挂在河对岸的墙上,给秦淮河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来到一组大型灯展前,我看见这组灯展叫《画龙点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畔。故事是这样的,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瑶,善于画龙,但每次画龙都不点睛。一日,众人又见他画龙不点睛,都让他把龙的眼睛点上,他说:“要是我把睛点上,龙就会腾空而去。”众人不信,非让他把睛点上不可,谁知,他刚点上睛,龙就吐雾雷鸣,真的腾空而去了。我们提着购买的小花灯,行走在人群里,沉醉在这璀璨的花灯世界和花灯所讲述的美好故事中。

今夜,风丝全无,群灯伴着群星,点缀在秦淮河两岸,秦淮河夫子庙顿时成了灿烂辉煌的灯海。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7】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看灯会、猜灯谜好啦,废话不多说,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是怎么过元宵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吧!元宵,元宵,当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汤圆,元宵节这天,我们家有一项重大任务——包汤圆。

这个重大任务当然是交给我、妈妈、奶奶这三个家中手最巧的人来完成。不过,然后这次包汤圆,可是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全过程,还不知道我会包成什么样呢?呀,瞧,奶奶已经将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这儿放着两个盘子,一个盛着黑芝麻馅儿,乌黑发亮的芝麻馅儿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个盘子里则满满的全是被手巧的妈妈擀好了的皮。只见奶奶将皮放在左手,右手则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馅儿,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仿佛有魔力一样,变成了充满灵性的精灵,左手一捏,然后右手一揉,双手一掐,两手一搓,不一会儿,一个又白又圆的汤圆就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跃跃欲试。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张皮,轻轻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馅,香味立即蹿进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学着奶奶的动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将馅裹好,双手再来回搓,一个圆圆的汤圆就成形了,丝毫不比奶奶和妈妈包的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汤圆终于包完了。开始煮汤圆了,锅子里的汤圆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开饭喽!随着一声洪亮的喊声,终于可以吃汤圆了!舀起汤圆,一口咬下去,香浓的芝麻馅儿蔓延了我整个口腔,轻轻咽下,留得一阵余香。吃完汤圆,我们全家出发去看灯会。花灯有红的,有绿的,有彩色的;然后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动物,还有一些印上了诗画。总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什么!猜灯谜?我疾步走到了猜灯谜的地方,细细端详着那一个个印着谜面的灯笼,不禁皱起了眉头:好难啊经过一番奋战,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灯谜,拿着兑换的小奖品,我心里乐滋滋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元宵节!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8】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9】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构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向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十分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这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向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之后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之后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十分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元宵的花灯作文【篇10】

我的家乡在开化县苏庄镇横中村。村里不仅住着我可亲可敬的爷爷奶奶,还有让人可盼可念的一年一度的闹元宵。

每当正月十五那天一大早,爷爷奶奶就把家里最珍贵的果品拿到了祠堂的供桌上,并把果品名字写上。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是祠堂,祠堂的中央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大花灯,里面的小白兔栩栩如生。供桌上的果品色彩斑澜,各种各样。全村的小朋友围着供桌,双眼直钩钩的盯着,咽着口水认读着果品上的名字,相互推选着今年的果品王。

到了中午时分,村里的竹马队就会登上祠堂的戏台,为晚上的演出而排练。竹马队员由抽签产生,他们化上装,拿着道具,排练可认真了。

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红红的大灯笼,烟花礼炮一式二份准备好。一份放在自家门口,一份搬到祠堂燃放。家中的八仙桌上放满了糖果,杯子里盛满了糖水,果盘下放了红包。天黑时,竹马队开始在戏台上表演,台下的烟花一个接一个燃放,色彩一个比一个艳丽,声音一个比一个震耳。祠堂里的烟花燃放完,竹马队开始家家户户上门祈福。当竹马队进家门前,门前必然要燃放烟花礼炮。进门后绕正厅一圈,队员们与主人相互说着吉祥的话,来祝福新年的好运气,管事的队员还接过主人的红包,作为来年元宵节的活动经费。

村里的元宵,一直要闹到深夜才结束,人们怀着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祝福进入梦乡。

"元宵节作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