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您是否为好的范文而到处查找资料呢?我们在写作之前都可以先阅读一些范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范文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以下内容是编辑整理,主题为“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篇1
今年我校在县教委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以为统领,按照“科学发展、人才兴校”的思想,结合学校实际,以“抓科学发展,促和谐”为工作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德育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抓好德育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树立全新的育人思想。
我们坚持以德育创新,提倡全体教师关爱教育事业,提倡为人师表的形式,建立德育创新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想。
⑴抓学习促提高,树典型树榜样。利用教师学习、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
⑵抓行动促规范,促行动落实。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是搞好德育的重要措施,本学期,加强了家访,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⑷抓学习促提高,树榜样。我校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教师自学与听、评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德育处组织的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小学生守则》,并写好学习笔记,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1、加强学习促提高,以学促教。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活动,写好学习心得体会,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与经常性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二是专题辅导与专题讲座相结合。三是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抓活动促发展,以发展促成长。我校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我校在教师中大力开展“师德标兵”和“师能”建设标兵的评选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抓队伍建设,抓活动促发展
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学历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一是开展读书活动。我校制定了教师读书计划,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学校为教师配备了书柜,每位教师一周读书一本课外书。通过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教师的读书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撰写了读书笔记200篇,写出了4篇心得体会。二是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学习活动,使教师认识到读书是一种责任与义务,一种境界。在全校掀起了“人人读书”的热潮,教师的读书热情日益浓厚,教师读书蔚然成风,“爱读书,会读书,学会读书”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三、抓管理保安全,抓安全促教育。1、加强安全管理,建立一支安全、有责任心的保安队伍。2、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建设,学校与保安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3、加强门卫工作,严禁外来人员入内,校园内禁止外来人员入内,确保学校治安秩序的正常运转。4、加强值周工作,保证每天18时30分钟的校园保卫安全。5、加强校园巡视,严格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确实做到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四、抓保障建设,抓安全促管理
3、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严重忽大安全事故的,要实行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4、签订责任书。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篇2
今年我国的天气情况特别的恶劣,我们公司也是出租车最多的一个车间。今年是我们公司第一个xx年发展战略,我们也是第三个xx年不变的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从成立之初的三个大的车间到现在的十个小的车间,都是一个个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公司的各个部门在不同的时间中都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公司的发展中心,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让一个部门因为一些小的问题而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发展部负责公司的发展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我们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部的每个部门都是有发展潜力的。而每个部门都应该有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公司的发展和个人发展都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我也发现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公司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发展下去的。
我也发现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可调的,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可调的,我们的发展是不可调的,我们的发展是需要每一个员工都发自内心的去努力,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也不是为了一个人的发展,我们只能在发达部这样的部门里工作。
而我们发展部的发展就是要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来展开我们公司的发展。这就要看我们各个部的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在工作中认真了。而这个工作的好坏,也与我们部门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的积极息相关。
我们公司的发展是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实现的,所以我在今年的工作中更应该加强自己的工作态度。而不仅仅要有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更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这个过程中,公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认为自己是在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在今后,我将努力的做好这个工作。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篇3
一)、知识点
知识点:
知识点:
1、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
3、万有引力
4、万有引力
二)、知识点
5、万有引力
6、万有引力
7、万有引力
8、万有引力
9、万有引力
10、万有引力
11、万有引力
12、万有引力
13、万有引力
14、万有引力(引力和引力)
二、万有引力
15、在万有引力的指引下,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用。
16)在万有引力下,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用。
17)在万有引力下,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18)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用。
19)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20)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21)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22)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23)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三、万有引力
在万有引力的指引下,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
21、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断开创新的作用。万有引力才能发挥万有作功的作用,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在各个阶层,不断创新自己的作法。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理、合法的方法,不断创新自己的作法,改进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和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推进万有作功的作用。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作法,改进自己的作法,改进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作法,改进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作法,改进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作法,改进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改进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作法,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人格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和引领他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人们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自己的人格,创造自己的人格,创造人们的人格。万有引力就是要引领人们用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和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篇4
xx月xx日,我们公司参加了由公司举办的全国电信业务人员培训班。通过本次培训,不但使我们在业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
首先,本次培训使我们对公司的前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等等。其中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等很多,主要涉及到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业务操作流程,这些都使我们对公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其次,在此培训中我们还听取了公司领导的讲座。讲座中,公司领导用自身的讲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公司的发展概况,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在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向我们进行了热情详细的解答。特别是公司领导以及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讲座,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不仅从领导的丰富理论知识上让我们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还从一些工作经验上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了解了公司的各部门工作职责以及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最后,通过培训让我们对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
最后,培训让我们对公司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知道了公司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发展,而是整个公司的发展。公司的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是一个公司的形象,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根基。我们要树立一个发展的目标,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公司的价值,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
通过培训我们明白了公司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制度和一个完善的管理,而制度的建立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而制度和管理的建立也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使我们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明确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培训让我们了解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培训,让我们懂得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公司的发展规划。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使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将来的工作及学习指明了方向。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篇5
在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有人认为“万有引力”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的意义不大。可见,“万有引力”的作用,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的发展与成熟,不仅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而且是人类智慧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在世界上,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就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而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就要求人类智慧与力量结晶的结晶。
我们的国家现代化,人类生产的生产工艺,人类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已从以上数字逐渐扩大至整个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的科学、高新技术之一。
但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一个社会,,一个地球,一个时代,这个国家,一个地球,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时间中,一定要发展,一个地球。
这样,人类将永远地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那么,我们的国家将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将发展为什么样的人类?我们的国家将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都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那么什么是智慧?
人类的智慧,首先要求人类具有一个强大的自我完善的人格。这个人格,就是人类的智慧,它不仅仅体现在人的身上,也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生活状态等诸方面。
我们的国家的人,不但要有人格的完善,还必须有人格的完善。一个人只有具备完善的自我完善的意识,才能真正地发挥自我的聪光。
智慧,首先要有一个强大的自我完善的人格。
这个完善的人格,是指人的智慧与人格的完善相结合。人格完善与智慧有密切关系,而智慧与精神则有密切关系。
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世界,不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吗?人的智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创造和实践,使其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我们的国家是人类的国家,而人类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它的意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其意义,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它是人们的思想,是人们的思维、是人们的观念和思想。
人类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其意义,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
人们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那么,怎样才能发展人类的智慧呢?
人类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我们的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其意义,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
人类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其意义,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是人们对某个事件产生认识和看法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我们的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其意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我们的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的思想。
人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的思想。
人的观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我们的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 vo)/2 4.末速度vt=vo 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v平t=vot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 vy2)1/2=[vo2 (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 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 h)2=m4π2(r地 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
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 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 f22 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 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 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磠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acute;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匆部梢允莔1v1 m2v2=m1v1?m2v2?/p>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 m2)v2?2m1v1/(m1 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 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
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 ep1=ek2 ep2也可以是mv12/2 mgh1=mv22/2 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06j,1ev=1.60?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处理文档已经成为现代职业生涯中的必备技能之一,专家学者们开始探究范文的重要性对学术成果的影响。学习范文可以先从文章的架构入手,让我们一起来看我们为您准备的“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吧,这些书籍和资料供你参考和使用希望它们帮助你取得成功!
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1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O2养料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2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NH2|R—CH—COO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
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3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
(1)普遍性
(2)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3)低频性
(4)多数有害性
(5)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5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
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子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得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3)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4)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5)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精选5篇
可供参考的范文有哪些呢?对于项目管理和顾问服务文档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范文可以加快你的文档撰写效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您所要的“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发您的创造力!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篇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
1、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2、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3、铁衣:铠甲。
4、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结着很厚的冰。
5、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6、惨淡:昏暗无光。
7、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饮,动词,宴饮。
8、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9、冻不翻:(红旗)被冻得怎么吹也飘不起来
【考试范围】
1、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4、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5、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拓展: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人教版高考知识点归纳
(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四)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五)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篇2
《孔雀东南飞》
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种音乐机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部分)。其特点是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杂言诗和五言诗。乐府诗的题目多用歌、行、吟、曲等字,多用比兴、铺排等表现手法。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3、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4、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5、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6、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7、五更: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8、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9、七出:不顺父母,无子,_,口舌,盗窃,妒忌,严疾。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篇3
草木皆兵(兵士)
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助词)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词,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横渡)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以为绝妙(到了极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读qiǎng,竭力,勉强)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假装)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制: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指挥)
博闻强志(见闻、知识)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伏)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
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
秦无亡矢遗鏃之费(丢失)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
河曲智叟以应(通“无”,没有)
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汝心固之,固不可彻(固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揣度)
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相当“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语气)
从:惑而不从师(跟随)所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于:师不必贤于弟子(比,引出比较对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而耻学于师(向,引出动作对象)
吾师道也(学习)不拘于时(被,引出动作主动者)
师必退(军队)其皆出于此乎(在,引出动作的处所)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篇4
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二)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三)判断句
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四)固定句
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篇5
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