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庸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5.05

中庸读后感15篇。

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读后感可以很好的记录我们读书的感情,把我们和书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经过全面的调查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组成了“中庸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庸读后感 篇1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中庸读后感 篇2

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孝经》这本书教育意义很深,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习近平”,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 篇3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读后感 篇4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中庸读后感 篇5

读《中庸》心得体会《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中庸读后感 篇6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 篇7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再读《中庸》,了解到此书重点发挥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力图使封建社会等级秩序恒常不变,“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叛)”,以免出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的现象,消解阶级矛盾。《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要求贵族君子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中实行智、仁、勇三德。以此为修身、治人、治天下国家的基本。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此书虽然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中庸》的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诚心诚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好,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虚情假意,毫无诚信的人交往。只有诚心付出才会得到真心的回报。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这只是我的初浅理解,有些话好像就在嘴边,但就是不能说得到位,还是修行不够。我将继续努力研读,体会。

中庸读后感 篇8

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中庸读后感 篇9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读后感·很明显地讲“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篇10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

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中庸读后感 篇11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后经北宋二程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与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

《三字经》中有对中庸的论述:“中不偏,庸不易”,宋代程颐将中庸解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由此可见:“中”即适中,“庸”即不变化,中庸即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且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内心情感的向外表现符合礼仪法度,就是中和。也就是说,在表现内心情感之前,需要以自我审量、理性思考为前提,采取符合礼仪法度的表现方式与表现符合礼仪法度的情感。那么在该表现过程中,要求表现方式与表现内容皆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故也需表现过程、表现习惯都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面我举一例来说明我以上观点:我现在十分生气导致我很想对使我生气的那个人使用暴力,但是我得经过大脑理性思考与判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符合礼仪法度的。经过我的理性思考,我得出了“我不该生气”、“我不能这样做”、“我应该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我的情感”等结论,而后我的确没有使用暴力且表现出友善的行为--那么问题来了,我该如何保证下次同样的情况还能正确处理呢?所以重点在于培养表现习惯,使表现习惯(不表现也是一种“表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故在我看来,可将“中和”看作是中庸的内涵的一部分。

“中庸其至矣乎!”该书将中庸视作最高的德性标准,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但“中庸不可能也”,为什么中庸之境难以企及呢?因为“知者过之,愚不可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就像人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既然很难达到中庸的境界,《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目的为何?我们修养的目的在于“诚”——“诚者,天之道也;成人者,人之道也”。“诚”是上天赋予我们的道理,实行“诚”就是认为的道理。又有:“自诚明,谓之性”,事物真实存在,便是诚自身意义的体现,由“诚”而明白道理是我们的天性。

《中庸》中的“诚”具有天道性和普遍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诚者,天之道也”,《中庸》认为人与万物的本性其实都包含着“天道”,不论是普通人或者圣人都具有天命意义上的“诚”。只不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往往普通人都不知自身天理之所在,因己身原因未能察觉到存于本心的“诚”。“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对于圣人来说,“诚”不需要外在的努力和勤奋,自然存在心中,无需通过思考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也只有参透天地造化、知晓天性的圣人,才能达到“至诚”。那么常人该如何为“诚”?

一是前文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学习、修养入手,慢慢开启、发展,成就自己内在的道德良知,即“自明诚”。二是要以圣人的指点、教导为途径,从而启发一个具有道德良知的人,让本然的道德良知显现出来,成为自觉的道德良知,这就是“自明诚”。常人为“诚”,充分唤醒自身的道德良知,使之成为自觉、自然之时,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备的时候。儒家主张的通过内心德性修养,以至“知天命”、“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诚”与“明”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诚不及为伪,有意而诚为过之。《中庸》中的诚讲究出自本心、自然而为之,只要有一点有意的“诚”都不是真正的诚。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析》认为:成,是象形字,像斧铖劈斩一长形物之形,会誓盟之意,因此有“就、终、平、和解”等意。那么,“言”加“成”就可以理解为“用语言表达真实、永不变易”之意。从字源来看,“诚”具有“真且不易”之意,且“中庸”的“中”即“不易”。如此这般,可以说“诚”是中庸思想的现实体现。也可以说:诚即中庸,但中庸非诚。

如果以中庸思想为出发点去观察整个时空与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中庸之道始终贯穿或体现于其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就是强调人的原初材性与后天文饰要达到中庸调和、相得益彰之境,才能成为君子。荀子性恶论中的“化性起伪”体现的也是一种中庸调和的状态。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不加以节制就必然造成混乱、动荡。所以荀子主张变化人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教化,“性”与“伪”之间相互冲击、磨合,而后达到内生的人性本身的中正。此外,荀子主张的“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在体现礼与法、德与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同时也深刻体现了蕴于其中的中庸思想。不仅如此......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以上例子在体现中庸思想的同时也有唯物辩证法的影子。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更倾向于使旧事物灭亡,使新事物生长。而中庸是更高的哲学理念,无论一个国家的兴亡、一个世界的有无,中庸之道都是贯穿始终的,它更像是一种普遍的至理,蕴含于时空当中。

中庸读后感 篇12

在平常的古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做学问的人是熟读“四书五经”,每每听到感觉到这些书的神秘,心底不由得产生艳羡的心情,本月读到傅佩荣教授的《大学中庸》,之前的心情荡然无存,只是一种感觉,难懂。

“大学之道,去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但理解起来,就是有口说不清,全书都是这样的,不过,碰到比较熟悉的几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还有“君子慎独”,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拿起来,读不懂,放下,再拿起来・・・・・・

后来,我就突然想明白了,直接看译文,好歹能够明白了。

原来,《大学》是期望透过教育的力量,追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中庸》欲使国家走向和谐之路。

这两部书和《论语》、《孟子》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范围,因而在历史上有独特地位。所以,《四书》就像家具上的丁卯,把国家和个人钉在了一起,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我觉得,今天的中国,国家的努力方向和要求和《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是重合的,还有很多充实和创新。尤其是对比着国家层面和公民层面来看,能看出很多意思。

国家要富强,要民主,要文明,要和谐,包括国内外。

国家是谁的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公民爱国,肯定不能做对不起国家的事情,公民要敬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是为了国家的运转,公民要诚信,诚实守信,不欺诈,讲信用,公民要友善,只有公民友善相处,才有国家的和谐盛世。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全中国的公民的目标放在了一起。

没有矛盾,没有欺骗,也就没有了自私自利之心,没有了个人的贪图享受。

把自己的工作奉为自己的事业,注定做出很多努力和贡献。

这样,每个人活得平淡而有价值。

也许,古代的《大学中庸》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如何活得最平淡,如何努力到最有修养,如何让每个人的价值最大化。

最难懂的书里,有人生的价值,国家的期望。

中庸读后感 篇13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属于《礼记》,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因此我在读中庸的时候同时参考了一些学者的注释和评论,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事实上,所谓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集中反映在儒家巨作《中庸》中。

在许多人如今的理解中,中庸即平庸、折中等类似意思,这是现代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错,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也部分继承了当时认为的中庸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庸》一文以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反复强调内外的关系阐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长而为解在道德行为的中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即含而未发的中,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内心的中与外部行为的中道统一,《中庸》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在《中庸》一文中,虽然其主题思想在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很全面地理解,但其自身充分体现出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一文在极力推崇中庸思想之时,也看到了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中庸。君子能适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能适中,而自以为中,故实为反中庸。知者、贤者以中庸为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则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些都说明了中庸之难行。

在《中庸》全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对于孔子中庸之道的赞美。曾言仲尼远宗尧舜,近法文武;上法天,厂法地,故其道广大如天地,悠久如四时,光明如日月。具备圣、仁、义、礼、知五德。足以有临、有容、打执、有敬、有别。言其大,则渊博如天;言其深,则渊泉如渊;言其用,见而民莫不敬,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扬溢于中国,施及蛮貊,其德可以配天。次言仲尼之教至高至善。它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能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待责罚而民白化,以致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其化民,直如上天之化育万物,达到无声无臭的崇高境界。

《中庸》对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阐发中和之为用。认为不偏不倚是衡量一切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也论述了达到中庸之道的条什和方法,始合而开,其开也有渐。末后开而复合,其合也有渐。结构严密,体例完整,是一篇逻辑严密,表达儒家哲学思想的论文。

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有的哲学家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达到至诚则就更加不易。人有很多弱点,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是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篇14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篇15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Gz85.coM编辑推荐

中庸读后感精选


你是否在收集一些关于读后感的范文呢?在阅读作品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撰写读后感,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对人类精神的影响和启示。现在,请阅读下面我们为您收集的“中庸读后感”相关的完整内容。

中庸读后感【篇1】

这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包含着丰富的哲理。甲说,最近总是烦闷不已。乙回答说,领会中庸之道就不烦。丙说,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段对话集中体现了,中庸这个道理。到底什么是中庸呢?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中庸之道,处事之良方也。在这个世界,我们总是被各种事情所累,为名为利为人际为处事,我们总是在自己创设的圈子里微微绕绕,累身累心。在这个时候,中庸之道就显得格外重要,就像对话里说的一样,领会中庸之道就不烦。

首先,做事不应太追求完美,不应对自己有过于高的或者过于苛责的要求。这是说,我们必须给自己足够喘气的时间,不应整日的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这并不是对勤奋的否定,而是为了让自己不畏难不畏苦,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因为一时的拼尽全力只会获得一时的成果,把自己逼得太紧,就像弹簧,会有弹性限度,一旦超过了那个弹性限度,变再也回不去原来那个样子了,这和我们做事是一样的道理。

其次,用物不应太过奢华,应该量力而行,不应追求极致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遵循这一点,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追求过于高的生活标准,必定使自己所累。生活嘛,平平凡凡才是真,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在乎你的生活,活给自己看,就是中庸之道的最佳体现。

再次.待人不应太过苛责,要有包容他人的心和爱人的心。为人处世,以仁为本。要厚道,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待他人的过错应懂得包容,对待他人的讥讽,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处于快乐的心情之中。对待他人要懂得赞美,这样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嫉妒小心眼只会让你的生活充满了烦恼。

为什么现代人总是忙忙碌碌,为什么总是为各种虚无的东西而更相奔走。体会了中庸之道,就会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就会有一种淡而不争的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这样,生活就是一种享受的旅程,烦恼也会烟消云散。

中庸的生活,洒脱的生活。

中庸读后感【篇2】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中庸读后感【篇3】

晚上八点多钟,寻找女儿回家休息。

操场上,女儿和几个同龄乃至更小的伙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随着我逐渐加大喊声,女儿才回应:“明天也不上学了,我玩一会儿。”她连头都没有抬,看来是入迷了。我心头猛然一震,也就没再叫她,一路沉思往回走了。

是的,爱动喜玩是儿童天性,周末放松一会儿又何妨!自己当年不也是被父母千呼万唤才极不情愿地回家吗?一会儿,听见一位妈妈大声叫喊:“张蛋,你再不回来,我闩住门不让你睡觉啦!”穿透力极强的嗓音里饱含殷切的情愫。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之心,皆望子成龙,以自己成熟的眼光设定儿女的吃喝拉撒睡,拿自己惯有的思想铺设子女的学习、生活、就业之路,却很少洞悉它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君不见,他们稚嫩的肩膀上的书包有多重,厚厚的教材上的内容在发生什么变化,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与伙伴们交流,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完成(确切地说是应付)无休止的家庭作业… …哀哉,在下也着实顾及不多,不是无暇,更多的是无心。

自然之趣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放眼历史,起始部分皆是人们尽其手段以获取理想中的名利,一旦垂手,历尽劫难的心灵喘息片刻,原来一切的一切又都如此虚无、飘渺,继而会对拂面的春风、洁白的雪花、浓郁的树荫浮想联翩,万千思绪涌心头,一口呼吸论乾坤。

诚然,中庸之道不尽可取,若能在取的过程中渗透一点中庸之意,想必那也应该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愿爱女快乐、健康地成长!

中庸读后感【篇4】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话,而其含义就是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现的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感情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现在的我们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庸读后感【篇5】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习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中庸读后感【篇6】

读《中庸》心得体会《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中庸读后感【篇7】

《中庸》夸大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中庸》举出了另外一个典型,这就是颜回。《中庸》说:“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谓择乎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选取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颜回一生就是这样做的。这就告诉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显赫一时的,更不是人往亦云的,而应该是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

为要把握“中庸”,一则要学;二则要行;学则能知,行则能成。但知和行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委曲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在这里特别夸大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朱熹作注说:“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阐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发奋图强,则其至一也。吕氏曰:所进之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资,为不可几及;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朱熹以为,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学、行的难易有别。吕氏的论述更为深刻:假如人们只希看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学,希看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则中庸永远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中庸,而不能为人所用,所以说“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的实践,无论对己对人,无论家庭社会,其原则精神都是一致的。《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天下之达道五,是外向的,对家庭社会而言的;天下之达德三,是内向的,对自己而言的。无论内向外向,对人对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读后感【篇8】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中庸读后感【篇9】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在叙事者的推荐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读不懂,所以一直不愿读的《大学・中庸》,开始读时觉得很吃力,太难懂,后来我一字一句把原文和翻译抄写在一起,对照翻译再去读原文,一遍一遍反复读,便被经典所折服,叹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更感叹于其中文字之简练、浓缩之精华!

虽然整本书已读过,可是由于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所限,对于读通、读透里面的内容还是很难的,需要重复来读、来感悟。即使读的不是那么透彻,书中仍有一些段落和语句让我深有感触。

其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今天更新了,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保持更新。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一直保持原有的固定思想和方法,不想着更新理念、创新办法,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是难以教出创新型的学生的。

再次,“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意思是:君子自己做到某种善事,然后才去要求别人;自己不做某种恶事,然后才去责怪别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不免有些惭愧,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坚持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却很少有真正的阅读,也没有在某些事情上有过很久的坚持。还有一些家长,也会经常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一些很高的要求,但是自己却从来不会作为孩子的榜样先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不能以身作则,却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事,这大概是有违原则的吧。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并不一定要用言语去要求和强制,想让孩子做什么,我们就先行动起来,孩子就会在这种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中发生我们期待的行为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成长。

最后,“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如果真的能够使自己端正且不向他人求助,这样就不会有怨恨。对上不埋怨天,对下不埋怨他人。凡事学会从自身找原因,一切问题就好解决,如果一直怨天尤人,生活则会黯淡无光,生命也会毫无意义,记住“我变了,世界就变了”。

当然,经典带给我的绝不是这一点点感受,它让我的心灵滋润起来,更让生命充满了活力,对很多事突然有了释怀的感觉和洒脱的情怀。再次重复品读,发现书中内容都是有所联系,并非独立存在的,静下心来,读进心里,经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奇迹。

中庸读后感【篇10】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篇11】

我选读的《中庸》是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中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习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习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 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诚是什么?诚的意思与慎独相近,是一种精诚的精神状态。书中认为,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他人的天性,万物的天性,最终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人要是能够达到“诚”的境界,就能“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制定天下纲纪,确立天下的根本。儒家重诚,认为“不诚无物”。根据《中庸》,“诚”被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书中,“诚”有7种解释:1.诚者,天之道。2.诚之者,人之道也。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4.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7.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实际上是天道与人道共通的一种精神。诚就是“道”,做到了诚,就是掌握了遵行本性的方法,就是“率性之谓道”了。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这不正是遵循了事物的本性吗?所以,我觉得中庸与中和,以及“诚”一样,都是为了遵循事物本性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怎样治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主张“德政”,认为“为政在人”,而获取人才的途径还是要落实到修身养性的方法上来。

讨论:1.中庸与仁爱,诚的的关系。孔子的这些君子必为的道德品质,是紧紧镶嵌在一起的。是一个原,说不清谁是第一位的。比如孔子注重自身修养,但是怎么修养呢,修养当然要“孝”,要“仁爱”,要“诚”,要“中庸”,可是怎么样才能具备这些呢,在这里,孔子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论了,为了具备这些品质,“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就要努力成为“君子”,而君子的表现就是“坦荡荡”,就是恪守“中庸”。

2.中庸与国民性格。在哲学层面上,中庸主张“过犹不及”,主张适度。这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它要求人们时时刻刻要注意“反省”,“反求诸己”,不怨天尤人。换句话说,就是时时刻刻同自己做斗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人们不断用中庸所维护的那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八面玲珑,明哲保身,毫无个性可言。

中庸读后感推荐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庸读后感推荐”,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庸读后感【篇1】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

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

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为提高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使社会达到和平与和谐而倡道德一套世界观和方剂。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

所以很多人下意识地把中庸之道归咎于不作为,这与本意相去甚远。

中庸所说的不偏不倚和真诚,可以从下面这句话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

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跌倒,就在**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无数人才和人才自我修养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因此,我们在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着眼于整体性,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词就按照当代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篇2】

大学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读后感(一)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

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给我们这么多,让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

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中庸读后感(二)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就像一个活了几千年的人,对过去记忆犹新。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可以更好地反映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

这些事实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以身作则,心存感激,勤于学习,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感恩和勤于学习。

就像感恩一样,生活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漫长的感恩史上,有许多来自国内外古今名人的感恩故事。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小黄香在父亲睡在温暖的床上之前,用自己的体温给席子取暖。今天,伟大的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了开国典礼。朱总司令蹲下来给母亲洗脚。居里夫人还寄了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参加镭研究所的成立仪式。居里夫人还亲自把她的老师送到讲台上。

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感恩之心。

中庸读后感【篇3】

人生正道贵中庸

——学习《中庸》一书心得体会

广西浦北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

2010年8月31日

我们知道,《中庸》是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一部集中国几千年文明智慧经验和道德风范的经典精华范本之一。该书由子思原著,司马哲编著。全书分为《序言》、《中庸章句》序和《纲领》、《知人》、《正心》、《正心》、《修身》、《审问》、《明道》、《正心》、《正心》、《明道》、《正心》、《知物》、《笃行》、《修心》、《齐家》、《齐家》、《知天》、《齐家》、《齐家》、《治国》、《知性》、《诚意》、《治国》、《诚意》、《博学》、《修身》、《明道》、《明辨》、《知法》、《修身》、《诚意》、《正心》等共33章。

该书我粗略地通读了一遍,读后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和有所感受,并且在开卷有益中而得到鼓舞和鞭策:该书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的编辑、修订、学习、补充、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与扬弃中,我个人认为该书已经达到了至善至美、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和通观洞察古今的最高的艺术境界,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的海洋中,为全世界、特别是为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智慧力量源泉,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全书在高度浓缩和概括中而融会贯通了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和东方的“仁、义、礼、智、信”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道德精华。

同时,全书通过概列和简述中国古代圣人和一些的反面典型,通过导读、原文与翻译、列举和陈述古代的正反例子、理论经验升华等形式,并且加以补充完善和提炼,从而深刻地剖析和全面挖掘了中国古代和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的精华,窥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古代文化文明的源远流长,充分地凸显了出了中国古代圣人的聪明智慧和力量,在大浪淘沙和海阔天空的遴选中而找到了黄橙橙的金子,在字里行间的精美绝伦中而找到了打开理想智慧的金钥匙,在循循善诱的教诲中而找到了至善、至理、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真正本领和技能,在高屋建瓴的理论中而找到了人性修养和道德风范的真谛,在人海迷茫的困顿中而找到了洞察人性道德世界的显微镜,在思想道德的最高境界中而找到了真经典,在“古为今用”和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和去粗取精的扬弃中而找到了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

在开篇的《序》言里,通过读了之后,我们了解和掌握了究竟什么是中庸?所谓的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正之道。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只有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为实现理想境界和最高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要永远恪守中庸正确之道,努力做到诚实、勇敢、团结、拼搏,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走正确的、光明正大的金光大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努力达到为人类共同和谐幸福而谋幸福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在自我修正、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五自”中而步上人生理想的阶梯;在修心养性和至诚至善中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想境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学会中庸,掌握中庸,善于中庸,灵活地应用中庸,持之以恒地中庸,在水滴石穿和绳锯木断的中庸中敞开博大的心胸、驾起理想之帆、达到理想的彼岸;在智慧、仁义、谨慎的道德范畴内不断开拓创新行中庸;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酿蜜和提炼中学会中庸而不断开阔眼界;在崎岖险峻的人生道路上奋力攀登而努力达到光辉的顶点而形成自己的中庸的、正确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忠诚、宽恕、博爱、克制、忍耐中中庸而不断修正错误;在察看古今、横看中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庸中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不断变化与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庸中而创造出和谐中庸的理想大同世界。

在《中庸章句》序里,通贯“心的本体和心的美德”和“禅让”的思想观点,我认为该章充分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好品德和东方中国五千年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历史文明的无限的博大精深和高屋建瓴,在“人之初,性本善”的无限升华中而还原于人性的真、善、美的本来面目,在良心的道德天平上树立美好的品德而看到我们的祖先已经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禅让”的、大同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政治境界和理想境界,为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政治、理想境界而感到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民族、特别是华夏民族的领头人的无限的智慧与博大胸怀而增添无限的荣光和自豪,在“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的典故中而正确理解和能够认识宽容古人的思想倾向、眼界和知识水平的十分局限和某些偏颇。

在第一章《纲领》里,通过提炼“性”、“道”、“教”的观点和“中和和谐”的思想,特别是阐述老子的“和谐有度”的思想观点,从而使看到了我们人类“放纵是人的天性,克制是人的理性”的本来面目和本性。在无限的矛盾冲突和磨合中而看到了人类的“和谐有度”,而在“和谐有度”的人类世界里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人类世界;在明白道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不断完善、不断修正错误的基础上而达到人人“中和和谐”的理想境界;在以和为贵的人的天性与理性相结合中而创造世界和谐文明世界;在和的纲举目张中而创造出人类社会的和谐美满与幸福欢乐;在人类世界从动物世界彻底脱胎换骨过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逐中,在我们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变化发展中,在我们人类从愚昧野蛮向现代文明走来而努力达到和谐融洽、兼容并包、沟通团结、宽容恕让的科学文明的理想境界。

在第二章《知人》中,通过阐述孔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的这个观点,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君子爱中庸,君子喜欢而正确行正道,所以君子始终能够和谐有度而炉火纯青并且游刃有余;而小人则害怕中庸,厌恶中庸,反对中庸,所以做起事情来的时候都是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和盲目蛮干,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或者十分的太过分,于是便产生了南辕北辙的后果。同时,在当今社会,在处理事务和工作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举一反三,灵活自由,诚实守信,坚持公信力,做到事半功倍,事半功倍。在古今中外,大凡能够成大器者都是善于行中庸之道者,他们不倚不偏,中庸行道,融和恰当,适可而止,于是都能够得道多助并且一举成名而成为大器者。

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和谐新中国的征程中,必须克服左右倾的错误思想和简单绝对的行为,把握正确的方想和尺度,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加快前进。

在第三章《正心》里,主要强调孔子的“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行为和标准”的思想观点。并且阐明了轻重缓急、刚柔相济、循序渐进的深刻道理和方法、目的、意义。同时,通过阐述孙膑“日减锅灶”的战略战术而使敌人庞涓麻痹轻敌、骄傲狂妄而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任何的工作中,或者是做任何的事情,我们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以最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和任何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干好工作和做好任何的事情,千万不要“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同时,一定要明白良心能够移泰山石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就是说世界上知心一个确实难求,但是只要自己能够真诚挚信,也可以够赢得大家的真心,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探讨人生的奥秘。

同时通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历史典故说明只有百分之百的忍耐和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的秘诀。

在第四章《正心》里,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就是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恰如其分而不能够太偏颇和绝对化而产生两极分化和物极必反,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做到清正廉洁,千万不可以贪得无厌,因为“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这个教训是非常的惨痛和深刻的,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末期多是因为国家的十分腐败而垮台并且更新换代。

如清朝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为臣贪,必亡其身”这样的反面人物,同时,清朝的丧权辱国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丢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等,就是因为当时主贪、臣贪、你贪、我贪、大家贪,举国上下藏污奸;你腐败、我腐败、他腐败、大家腐败把国卖,于是而最终酿成的惨痛的恶果。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不偏不倚,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聪明而自以为是而物极必反。同时,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慎之又慎,反复咀嚼。我们不能把整件事都吞下去,粗心大意。比如,书中把张昭、孙权三国时期描述为一个大教训。

同时,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不要斤斤计较和鼠目寸光,或者是谨小慎微、亦步亦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定要胆大心小,大的事情十分的清楚,小的事情也不可以忽视,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甚至是挫折,都要十分的冷静果断,遇险不惊,这样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与成功,如宋朝的吕端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看古今中外,愚昧的人是永远不能够行中庸之道的。只有像书中列举的卜式等这样的为国家社稷着想而聪明过人的人才,才能够行中庸之道而实现国家的中兴和个人的理想。

在第五章《修身》里,通过扫描人的一生必须经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给了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十分扎实的基础。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最后达到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境界,修身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基础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中的关键。一个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和品行修养,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要清正廉洁,行中庸道,做中庸人,办中庸事,如书中举的例子东汉的羊祜和东晋的一代廉吏吴隐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同时,在生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空虚,或者精神财富和物质贫困,都不是真正完美和正确的中庸之人。

在第六章《审问》里,我们通过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庸思想而得到启发和感受: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宽容是美德;宽容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平台;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是实现理想的跳板;宽容是隐恶扬善的前提;宽容是形成社会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宽容是一种善举和崇高品德;宽容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宽容是博大心胸和有着崇高而远大理想的重要标志;宽容是治国安邦的良好的尚方宝剑;宽容是人生的艺术境界;宽容是得道多助的奥妙;宽容是创建现代科学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所以要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和谐融洽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的哲理中学会宽容和容忍。

要在宽容与宽容的和谐中提炼智慧和力量,在宽容与宽容中完成事业。如书中所陈述的战国时期齐国齐桓公任用管仲,西汉刘邦任用陈平郝免季布,以及晚清胡雪岩容商,远古舜尧象弟,春秋时期孔子宽容郑国弟子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不过,宽容也并不是无边无际,宽容应该有个度,绝对不能够放任自流,应该掌握宽容得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宽容有度中学会理智与清醒。

在第七章《明道》里,着重陈述了“真正的聪明其实是一种智慧”这样的理论观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牢记住而不要自作聪明,如果这样,那就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老是炫耀自己的聪明和耍小聪明,更不能够卖弄小聪明。书中陈述的东汉末年的杨修和三国里的祢衡就是因为耍小聪明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例子,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对待聪明智慧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使用聪明智慧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保持聪明的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以趾高气扬和不可一世而引来麻烦甚至是灾祸。

在第八章《正心》里,通过树立“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和持之以恒是人生的美好品德这样的观点,从而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人而无志,不知其可。立志要立达志立长志,而不能够一曝十寒而常常丧志和常常立志,立志要立中庸之志,要行正道,志在高远,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坚忍不拔、拳拳服膺,要有滴水石穿、绳锯木断、铁棒磨针、金石可镂的精神,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与决心,不畏艰难险阻和崎岖坎坷,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成功与理想的彼岸和光辉的顶点。

如书中阐述的清代的曾国藩和远古大禹13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例子就是其中的典型风范。

在第九章《正心》中,通过阐述和树立“我们人类在对待物质的东西不可以贪得无厌而成为吃喝享受的机器,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趣”这样的观点,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生活,但是我们人类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而成为物质的奴隶和俘虏而精神空虚毫无理想志向与远大的抱负,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动物,所以我们一定要淡泊名利,分辩是非曲直,要终生持之以恒地为善修德,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志向,达到中庸和理想道德的最高的人生境界,绝对不能够物欲澎涨而无所不为甚至胆大妄为,最后掉落万丈深渊而自食其果。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物质与精神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两者互为辨证统一,而在关键和特殊的场合,一定要重义轻财,不可以见利忘义,不为物欲所诱惑迷乱而放弃自己的德行和节操,这样才能够争取大家的支持和赢得最后的胜利。

如书中所述,三国时期的鲁肃都督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第十章《明道》中,通过阐述强者与弱者的本质区别,从而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生活中的强者,怎样区别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要培养真正的强者,必须要采用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做到顺境不奢,逆境不失信仰,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例如战国时期的田单、隋朝的苏伟、春秋时期的季札,都是当时真正的强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超群智慧的真正的强者。

在第十一章《正心》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有的人喜欢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施恩不图报;而有的人做了一点小事情就当丰功伟绩来大张旗鼓地宣扬,并且因此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句名言:

“浅薄的水是爱喧哗的,而深邃的水是爱沉默的”,特别是历史和客观规律总是公平和公正的,谁做了多少的贡献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成绩不说跑不了,而问题不讲不得了,所以,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成绩与问题的辩证关系,在中庸中不欺世盗名,浅尝辄止,有始无终,要修德立业,操行正道,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工作岗位上不图名利,乐于奉献,向古代的墨子、公输盘、(鲁班)、韩信等人学习,终身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工作成绩。当然,在现代社会中,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了,适当的宣传和鼓舞鞭策仍然还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我们做什么的事情都不要太过分,必须要学深学透中庸,要恰如其分和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样才能够活学活用中庸之道和取得事业的成功。

在第十二章《知物》中,读后使我们明白了博大与精微、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克服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的缺点,必须身体力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不断探索和研究,像书中陈述的古代的魏征、范仲淹等人一样,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处心积虑,在深度和广度上苦下功夫,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坚定不移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研究探索,努力磨砺出真正的本事,努力掌握高深的学问、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

在第十三章《笃行》中,读后使我们真正了解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的辩证关系,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能离开客观实际和超出客观实际,一定要在客观实际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必然会出现曾经有过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违背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脱离客观实际的荒唐笑话而害国害民。又如现在不少发展中的国家走过去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老路而“先污染,后治理”,由此而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影响,各种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再如一些中小卫星城市养犬大部分都是“先建设,后规划”,结果现在走回头路再来重新规划建设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中庸中一定要遵循客观实际而行正道,言必行,行必果,做到德行高妙,言行一致,牙齿当黄金,善始善终。例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清代的胡雪岩、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崇儿)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相反,我们千万不可能忘乎所以、阳奉阴违地为所欲为而乱来一通,结果得出南辕北辙、祸国殃民的结果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如和珅等就是这样的反面典型。

在第十四章《修身》中,读后有这样的感想: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在安分守己的基础上“在其位,谋其事”,要向书中陈述的古代的张伯行等人学习,千万不能够心猿意马、朝秦暮楚和三心两意,更不能够铤而走险而干出荒唐至极的事情,甚至念念不忘有非分之想,整天与人勾心斗角和阳奉阴违,“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一事无成甚至掺败而望洋兴叹。如汉代的王莽改制就是得出这样的结果。

在第十五章《齐家》中,我读后有这样的感想:干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那就必须要不断地积累、借鉴、创造,再积累、借鉴、创造,然后无限地往复循环,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因为我们知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老子的《难易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养由基的百步穿杨、纪昌学射、愚公移山、孔子的诲人不倦等也是典型的例子。

在第十六章《齐家》中,读后我有这样的感想:就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心甘情愿而主动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成才和成功。

在第十七章《知天》中,读后我有这样的感觉:天道酬勤,成才的道路是公平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就看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因素如何的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周文王、姜太公、孙膑等等就是这样的成功者。

同时,高尚的品德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意志与毅力也是成才的基础和动因。

在第十八章《齐家》中,读后使我感觉到,一个人要成功事业,懂礼貌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孔子说的“克己复礼”,说的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伦常礼、社会法制等三个方面。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所以守礼懂节、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汉代刘邦、东汉的贾琮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因此,在当今社会,在中庸行正道、行正礼、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义气是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守礼懂节,才能够创出一个和谐温馨的文明科学的新世界;只有守礼懂节,才能够让世界更好地和平与发展;只有守礼懂节,才能为建设和平、小康、文明、科学、和谐、幸福、快乐的新中国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第十九章《齐家》中,读了之后的感觉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懂得孝道的国家,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的时候我们中国就有二十四孝的经典传奇。如书中所述的欧阳玉光、曾国藩、陆续等就是孝道的典型。

事实证明,只有忠孝道义,才能够承先启后和继往开来;只有忠孝道义,才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提高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忠孝道义,百孝善为先,才能够在中庸的金光大道上阔步前进,为创建和谐、文明、尊老爱幼的幸福、小康、快乐、祥和的美好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十章《治国》中,读后我最大的感想和收获就是:古今中外,说到治国安邦,无论是帝皇将相,还是芝麻绿豆小品官,要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小的地方,除了有良好的政策,大家清正廉洁、勤于政事、团结协作,用人得当、领导方法科学和有一班得力的文臣武将以及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最大的一点需要的就是真诚。俗话说:

心诚则灵,而要做到这点,那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亲戚之道”等五项伦常和“智慧、仁爱、勇敢”等三种德行的关系,通晓治理国家的“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抚远客、安抚诸侯”等九条原则,在诚实勇敢、团结互助、奋力拼搏、周密完善、科学发展中完成整治理国家大业的任务和中兴。

在第二十一章《知性》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是:为人处世贵在真诚和有诚意。内心真诚是人的天性,而接受教育而后明白道理是人的理性,天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真诚和诚意。

我们知道,在当得社会现实中,内心的真诚胜黄金,真诚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真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真诚是维系社会和谐文明与发展进步的桥梁与纽带;只有有了真正的真诚和诚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才能够不断地和平与发展、文明与进步。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只有真诚,才能够不怕艰难险阻而始终不渝、持之以恒地奋勇攀登而最终于达到成功和希望的顶点。心诚则灵,只有明白真诚的道理,心里才能够真正的真诚;只有真正的真诚,才能够中庸行正道,古代中国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故事和胡雪岩诚信经商、质量第

一、买卖公平、讲究信誉等就是真诚、诚信而为人所感动的典型例子;只有真正的真诚,才能够使每个家庭融洽,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和睦相处与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患难与共、肝胆相照、亲密无间;只有人人都一样的真诚,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蒸蒸日上、繁荣富强;也只有真正的真诚与文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才会更加的美好。

在第二十二章《诚意》中,我读后最大的感觉和感受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真诚、诚意、诚信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和最美好的道德行为和规范;真诚诚意、诚信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和最难能可贵之处;真诚、诚意、诚信就像一块金子,它到那里都是金子,它到那里都会发光。

一个人只有有了真正的诚意和真诚、诚信之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智慧聪明和培养炼就能力,才能够英雄有用武之地,才能够最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喝光辉的顶点。如宋代的胡铨就是忠贞报国、真诚而赤胆忠心这样的典型例子,同时,古代的荀子也是一个讲究真诚和诚信动机良好的典型,又如:三国演义里的吕布,如果他能够听信谋臣陈宫的真诚劝简和正确的出谋划策,那他就不至于被曹操活捉而被万千乱箭射死的了;所以,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和谐、文明、快乐、幸福、小康、发展、进步;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得更快,高新科技的发展迎头赶上欧美和科教兴国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出现“唯才是举”而不是“唯钱是举”、“唯财是举”的良好局面,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内外的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向我们国家靠拢和看齐,人才兴国才不至于是一句大话和假话;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世界才能够和睦相处、团结友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平共处、平等相待、科学发展。

在第二十三章《诚意》中,我读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善于抓住主要的矛盾,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把握住主旋律,才能够把握住大局和大的方向,才能够为取得工作的胜利和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吃上定心丸;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正确行中庸,在中庸中走上正本清源的金光大道;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巅峰和顶点。但是,在工作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绝对不能够忽视次要矛盾,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忽以善小而不为,天下间是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的,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也是由滴滴心泉汇聚而成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事情的细小而不为之,有的时候细节也可以决定成功与失败,这就叫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在现实生活中那古今中外的教训都是非常的深刻的。

因此,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地、实事求是地打好基础,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够不断地创新、提高与发展,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抓好次要矛盾。

在第二十四章《治国》中,我读后的感受是:心诚则灵,心诚可以达天,心诚可以融洽四海,真诚可以使天下无敌;真诚可以通达天下;真诚可以志存高远;真诚可以和谐融洽全世界,心诚可以装下整个宇宙。所以,真诚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境界和崇高的理想与幸福的标准。

只有真诚和内心充满诚意,才能够真正能够治国安邦;只有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才能够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和谐快乐文明的今天和明天,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的幸福与美好、欢乐与祥和。所以,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可以预知未来,可以如愚公移山一样真诚而感动上帝而金石为开,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可以树立“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人类的共同事业而谋幸福的崇高志向和远大理想,可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茅塞顿开,可以在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基础上而熠熠生辉。如近、当代的孙中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就是这样的典型。

在第二十五章《诚意》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只要人人都能够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诚信,那我们整个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多美好幸福。我们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从愚昧野蛮中而不断向文明进步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而我们人类只有内心的真正的真诚和诚意,才能够获得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

所以,我们人类也应该责无旁贷地进行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修正错误,在不断地修炼和不断的完善中而达到中庸真诚、诚意行正道。在中庸真诚、诚意行正道中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融洽、文明、发展与进步;在中庸真诚诚意行正道中而最大限度地获得仁、义、礼、智、信和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在第二十六章《博学》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智慧,在获得智慧中而能够坚忍不拔地、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璧联珠灿耀群芳、博学多才而成为真正的博学者;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真金不怕烈火炼;也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修炼出真正的黄金;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持之以恒地战斗不息,博学步止;也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广博深厚、悠远长久和高大光明,才能够涉深潭,见蛟龙;也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心怀世界,极目宇宙和光明正大地行中庸之道。相反,如果心存奸诈,互相勾心斗角而割席断交,那就一定会受到真诚的惩罚,最后机关算尽而自食其果而成为历史上的千古罪人,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珅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第二十七章《修身》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具体的科学的行动,立志、工作、成功是登堂入室的三大因素。在充满崎岖险阻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善于避实击虚和在曲折中前进,在走投无路或者无路可走的时候有的时候明哲保身、见风使舵和改变策略而实现“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标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但是这个绝对是不在丧权辱国和奴颜媚骨的前提下进行,要不然,那就大相径庭和南辕北辙的了。同时,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与修行,必须要在公正廉明的基础上,要不然,那这样的明哲保身即是损公肥私、龌龊不堪的历史罪人了。

在第二十八章《明道》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是取得事业和工作成功的桥梁和纽带,是登堂入室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形成科学理论和智慧的基石。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而自以为是,最后一定会失败或者身败名裂。如西楚霸王项羽、前秦皇帝苻坚等就是深刻的教训的反面典型。

在第二十九章《明辩》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辨是非,有实际的、具体的行动,有良好的信誉和德性,尊守承诺是使人信服和立德、立功、立言的基础和关键。

如历史上的商鞅就是一个取信于民和用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来说话和言必信、行必果的例子。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历史上的“两兄弟射雁”和“刻舟求剑”的典故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所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少说多干,多实践、多行动,多体验,多动脑,多兑现,千万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是纸上谈兵,只讲不做,夸夸其谈,徒有虚名,掩过饰非,空口无凭,说话不算数。

在第三十章《知法》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知法也就是榜样,火车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早在六七十年代,雷锋、焦裕禄、苏宁等一批先进的典型榜样曾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象而极大地鼓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而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和源泉,为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天,孔繁森、任长霞、冯理达、吴大观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在社会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激励着人们纯洁心灵、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光辉榜样而不断前进。

在第三十一章《修身》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并且具备“圣、仁、义、礼、知等五德是修身养性和树立威信、赢得人们的普遍赞誉和信任和形成光辉榜样的关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诚诚信,才能够为实现人生的座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三十二章《诚意》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一个人如果好高楘远、眼高手低、不切边际,那他始终实现不了理想与抱负,只有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天赋秉性的高低,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由表及里而真诚地树立起理想和目标,通过具体的行动,树立良好的品德信誉和修养,这样才能够达到目标和实现理想,在中庸行正道中最后取得成功和胜利,如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典型例子。

在第三十二章《正心》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是取得成功与胜利的关键。只有有了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高屋建瓴、事半功倍、捷足先登地达到目的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有了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够胸有成竹、义无反顾地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中庸鸣彩凤,国学赋诗心。读完《中庸》一书,我觉得它是一部厚重的精神文化宝典,是我国古代精神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启迪人们心灵和获取智慧的重要发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奋力拼搏和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的平台,是修身立德、培养美好情操和品德的基石。正如诗云:

(一)常行正道得中庸,道德品行宽恕容。

世界和谐高境界,中华国粹九州融。

(二)修身养性得中庸,美德心扬国粹弘。

博大精深明理义,古为今用日今红。

(三)天人合一话中庸,仁义宽心扬国忠。

国学今兴吟正韵,神州盛世正航风。

(四)中庸之道正人生,国学弘扬旭日蒸。

盛世中华和玉韵,东方狮醒奋长征。

中庸读后感【篇4】

当然,很多人和我一样,开始认为中庸是不进取的。那么你就错了。中庸是一种乐观的哲学。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保持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但我们不应该失去理想和抱负。

中庸是教会你怎么去分别什么是愿望,什么是妄想。年轻人最容易头脑发热,很多时候他们不喜欢中庸的观念。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傻。

在《中庸的智慧》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学习的五个层次,也就是说,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当我们积累数量时,我们必须以温和的态度面对,以和平的态度处理。

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从而达到书本所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事实上,我认为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努力,生活就会给你回报。别人一次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一百分努力就能做到。别人能用一千分的努力做什么,我们能用一千分的努力做什么。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我们再穷再笨,我们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变的更强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不公,而不是反省自己。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实行五个层次的学习,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就是魔鬼。面对困难,我们必须保持和平的态度。别急,慢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p>

中庸读后感【篇5】

从初中开始就已经接触一些中庸的观点,高中的语文填空题也经常出现四书五经,工作后,也经常听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学校下发了阅读小册子,我借此机会认真对《中庸》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对照自己的生活,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什么叫中庸?要给其下个定义太难,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朱熹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者,平常也。”《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在行为准则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内心的“诚”,怀着“诚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

在修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心”的勤奋精神,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个人的禀赋。任何人的禀赋都是自然形成的,那么知道这个真理就会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这就是道。在修行道时,强调“教化”。

在教化过程中,强调“慎独”,谨慎的修养自己,并强调“中和”。什么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发出来要有节制。

在天命之节,作者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善性,通过修养达成我们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笔者认为,人生的本意是善的,人生的真谛是:

纯净、透明、和谐。当我们了解生活的本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决定我们的言行,形成一种人格。在生活实践中,随着人的成长,人们应该了解世界,学会待人,善待他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行走在命运之路上时,面对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乐,当痛苦时,要学会节制自己的哀伤,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快乐时,也不能过度。为人处世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自私。做事要遵从规律,用道来规范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呢?“道也者,不可须臾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此句中,非常强调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

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者,自知也”。

在强调慎独时,作者也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慎重,三思而后说,说话办事时,一定要看场合,区分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与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上天之大德,在于宽厚,在于包容。中庸便是博大与包容。

中,“把东西放在中”“中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不苛求、在厌弃、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认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这是我读完前三章,《天命》、《时中》、《鲜能》中的一小点感悟。但你读得越多,你就越感到无知。有很多东西还没有被渗透。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庸读后感【篇6】

会昌小学五(7)班余佳韵

中国是个千年古国。在时界上四个古代国家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且文化遗产没有分离的国家。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也数不胜数:《论语》、《大学》、《中庸》……可谓是夫源远者流长,根生者枝茂!

《礼记·中庸》是一部儒学家经典书,它在经学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学家学术**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这部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回味无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事先做好准备,你就能成功。否则,你会失败的。正是如此,也确实不错。明代的“土木之变”后,明朝皇帝明英宗被俘虏,群龙无首,整个北京城上空弥漫着恐怖的氛围,许多大臣都要迁都以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

这时,于谦站了出来,说:“我们不该丢下京城,我们要齐心保卫北京城!”于是,于谦就着手整治军队、收敛败军、招募民兵、打造器械盔甲、聚集兵粮……在于谦有条不紊的指挥与准备下,军队士气上升,兵粮充足,北京城城防加固,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后,主动出击,打败了瓦刺军,一雪前耻!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文中在大臣们提出迁都的建议之后,于谦站出来反对,也细心的准备好了一切,最终打败了敌人。相反,于谦虽然站出来反对,但他并没有做好行动准备,而是在纸上谈了起来。明朝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准备不好,整个的命运就有可能被你毁掉。比如,在一次接力赛中,你的队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到你那里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准备好,给大家拖了后腿。这时你会都么得懊悔啊!

大家的努力就这样毁于一旦,留在自己心中的却只是后悔!你可能会想:如果我准备好了,结果会逆转吗?

我的收获不是充满了骄傲和喜悦吗?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一次的期中考试期间,我明明知道了要考试,可是心里就想:这些考试的基本题目我都掌握好了,不用复习也可以,作文也写的挺好的,不用再度去复习,反正考的都是书上的,而且只要我用上好词好句、把开头和结尾写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去看作文书,至于数学嘛,只要细心不要把题目算错,把公式背好,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英语只要背就行了,不要太复杂。想到这里,我拿起一本漫画书看了好几天。

直到期中考试那天,题目才让我大吃一惊,有些题都没接触过,怎么做啊!我心里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自己觉得可靠的答案就行了。

做完了艰难的第一题后,作文可是也让我吃惊,是一个根本没有写过的,我心里就慌了,只好跟着要求胡乱写了一通。最后,我把试卷发了出去,发现自己不如预期的好。我非常抱歉。 希望时间倒流!

可惜,一切都挽救不回来了,都怪我没有准备好!

我反复的去琢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谛,才发现,其实只要你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去努力奋斗,成功保准是十拿九稳!

指导老师:潘莹)

中庸读后感【篇7】

《中庸》读后感范文推荐

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人生滋味。

阅读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的启蒙。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不过,我坚持早上看书,查阅一些资料帮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中庸之道以诚实和中庸为基本概念,叙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形而上学。

因此,第一章是指天命之性、率性之性、道之修养。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相互比较,相互理解,互相关心,互不伤害,忠诚,宽容,仁爱,平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品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读后感【篇8】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高效人士的“中庸”

事实上,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书名很反感。我觉得街上到处都是成功的习惯,某个人的方法有点俗气。在阅读之前,我检查了这本书的介绍。这是一本美国企业员工手册。我很喜欢看“手册”类的书,因为不仅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也是**规律的总结。

刚看完了各国的“士兵手册”,我发现,在这些“手册”类的经验书籍中,往往蕴含着某些哲理,我们可以选择一直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我相信每一本好书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我怀着极大的期望开始读它。

其实以前也曾看过史蒂芬·柯维的《给年轻人的15条准则》,现在再来读《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然后忽然感觉到了他重复最多的就是两个问题:原则与自我。看完了忽然发现:

他想说的其实与中国的“吝啬”不谋而合!

第一要成为高效人士,就先管理好自己

按照他的划分,我们开始设计人生规划的"初级阶段"应该先是这几个步骤:认识自己,自我修养,完善自己并找到方向。这忽然让我想到了儒学中的“中庸”,这不仅仅是道德的标准,也是提高修养的准则。

《中庸》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自身的管理,于是开篇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你应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学会管理自己,不要沉溺于你的本性。

(这是否与“人之初性本善”违背呢?是否承认了西方的观点,如“x”理论:人性本恶,需要管理督促才能达成目标呢?

)就像史蒂芬·柯维书中写的一样,临时抱佛脚始终是无法精通,耍小聪明的人不会长久。柯维认为人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就相当于中国的一句古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像中庸里的“君子慎其独也。”也正是再说自我的管理与控制,会自己反省,不要以为没人监督了就自欺欺人,要有能力约束自己。

第二处理好内外关系

书上说:1。依靠他人实现愿望的人;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这说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能力的变化要能在依赖于独立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关系,也就是在个人与人际上掌握好分寸,也是说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一种能力。就如中庸之道所说一种“折中”的处世方法。

2在建立业务关系或企业之初,这种不能双赢、简单放弃的模式式最实际可行的。

中庸里说要“因时制宜”,就是告诉我们要会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人,妥协,实现和谐,追求正义、中和、稳定与和谐。也就是书中所提到的:无法达成共识,就好聚好散。

三。在谈判中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决定时不要情绪化。中庸之道就是遵守中庸之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

第三让“理智与情感”调合

说实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是候,我觉得很矛盾。我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说着坚持原则,思想有时又很“唯心”。看到最后我发现(按我自己的理解),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在“理智与情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就像在集中营里试着想象未来一样。其实每当我觉得熬不过去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 :"一切都会好起来,明天的我一定会嘲笑自己怎么这个小坎都迈不过!

"。忽然间莫名的感动。我认为这种心理暗示是非常有效的。

还有一点就是看待事物的态度。事实上,每个人都想成为领导者。谁想被别人控制?之所以成为“治于人”的劳力者,不仅是能力有限,我一直觉得总是受别人“管理”的人是因为:

他们自己都没能领导自己!至少应该先做自己的主人!

于是柯维在书中叫我们换一种心态看事情。不要说“我做不到”“我就是这样”等等。要把“不得不”变成“应该”。

就像是英文的“被动句”变成“主动句”,我们的心态应该从消极到积极,掌握主动权:这是我乐意做的,应该做的!(而不是被要求去做)。

我认为这种积极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就像写这读书笔记,对于我来说就不是“完成作业”。这是关于能够通过阅读表达我的观点,这对我来说真的很享受这个过程。

书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柯维说:没有人伤害你,除非你愿意。带着唯心的气息!就当我正在被这句话鼓舞的时候,他确笔锋一**

“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任由情绪控制行为,才会真的被感觉左右!”他告诉我们要讲究原则,要理性,不能让感情左右我们的行为,不要让感觉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因为那只是好莱坞电影。这里又提到了“原则”和“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这次让我们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

不要感情用事!要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原则。

前面的篇章一直以为柯维是用“唯心”和“心理暗示”来鼓舞和控制自己,现在忽然从感性转变成了理性,让我觉得有点矛盾。但当我把书看完的时候,我知道了,柯维其实要说的就像是中庸里的“阴阳”调合,他让我们学着去把握和运用自己理性与感性的一面,去把“理智”与“情感”调整到最佳状态。(宗教的思想)这里就像是中庸里的“天人合一”,讲究把喜怒哀乐这些自然属性和与社会环境的融合(自我控制,改变,去融入社会);注意内外、客观和主观的调整。

与是他举了很多的例子,让我们在困境中用想象力给自己找希望,又让我们做事前精细的思考与计划,例如事物重要性的分类。我觉得他描绘的“理智与情感”其实就是:感性的生活,理性的处事!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让我很感动,因为忽然发现,其实东方的思维里,那些看似感性(或者说玄乎)占多数的思想其实包含着理性。最近刚开始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有点为这种极端感到莫名的愤怒。而现在柯维算是让我安心了不少,看了即使在西方的国家,也并不是极端的“是”与“否”的思维与标准。

当然又很感慨,伟大和经典的理论无论用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什么事物上,都可以为我们所用,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价值观,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它来解释,就像“中庸”。

有时候凭自己的第一印象会错失很多东西:就像如果只看书名,无论别人怎么说好,我都不会去看那些自己觉得“不怎么样”的书。所以非常感谢老师推荐这本书,让我又可以再前人的“肩膀”上站高一点。

当然我也会像书里所说的那样,用一些原则改掉这个印象判断力的感性思维。

中庸读后感【篇9】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庸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庸读后感篇一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

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篇二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

因为有了这些****,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阅读中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并从中找到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庸读后感【篇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中庸”

——读《中庸》有感

上饶市实验小学龚射祥

题记:中庸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糟粕,认为中庸思想让人保守不前,庸碌无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事实是如此吗?

相反,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间是世界的正道,庸是世界的定理。

”也就是中庸是至诚至性,中正不偏,坚定理想,不改初心。中庸之道,虽逾两千多年,然对于今人,仍不失“为人处事”之道也!

中庸是什么?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开篇就告诉我们,中庸是天下之大本,要不偏不倚,不变不更;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要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其中尤以“慎独”最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该中规中矩,慎独自律,这才是“君子所为”。

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会沦落到“小人行径”。是故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人性的本质回归。然而,现实世界的战争依然频繁,而在职场生活中追求名利、中庸之道已经改变,还是很难找到。所以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话对当下人来讲,一言中的。

因此,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倡中间道路!

第一:中庸说容易也难。

中庸是所有人,甚至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比如《礼记》里面讲:“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

”“出必面,反必告。”你们说以上事情做得到吗?如果可以的话,难道您不只是照顾和尊重父母吗?

只要你想做,真得很容易。给父母装一台空调,你不久解决了“冬温而夏清”吗?每天早晚跟父母打个招呼应该不难吧?

外出和回家给父母讲一下,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子说,中庸之道很难实行,原因是聪明的人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善良的人做得太多,善良的人根本做不到。从中可见,只有贤明品高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放眼当下,聪明者多如牛毛,愚蠢者不乏其人,贤智者比比皆是,不肖者不见减少,此四者都实行不了中庸之道。其实孔子早就准备了做到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按照以上五种方法去做,坚持到底,必定会圆满功成。

可是孔子后来又不想传道了。他认为要做到这五法,难在持之以恒,难在恰到好处。这就需要人们以极大的毅力和品格来达到中庸之道。

古之周公如是,近代孙文亦如是。然如此翘楚人物,只能是高山仰止。

第二:教育可以来点中庸。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告诉我们,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如,当一个教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学生,由浅入深,由浅入深,由浅入深。

不要因为盲目比较学习效果而擅自增加作业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想拔苗助长,一蹴而就,你们说可行吗?汉语学习也是如此,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我们只有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才是教育教学的中道。

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课吵闹的学生,不做作业的学生,打架相骂的学生,对此发火、责罚和告家长往往收效甚微,我们不妨找孩子们谈心,查找其中原因(切记教师要做到心情平和,怀揣恕人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其回归正途。这也就是教育学上常说的“正面教育”。学生之所以会犯错,不是天生的,而是懵懂所致,教师的职责不就是“教书育人”吗?

育人,采用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发而中节”,则一切皆可释然,也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三:中庸是安心良药。

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一些无奈、悲伤的事情,比如家庭事故、工作烦恼、金钱损失等事件。处理这些事情,需要采用中庸之道,达成“当下心安”。如亲人离世、职称不动、遭遇诈骗等不幸事情,委实让人心痛不已、愤懑不平,如果一时想不开,就会抑郁难却,甚至会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我们不妨采用“中庸**法”,喜怒哀乐之未发,即暂时隐藏起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中”,结束之后,再调理情绪,寻求最佳应对策略,也就做到“和”。致中和,自然就心结顿开,“南山”可见了。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偏不倚,坚守而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世人皆浊我独醒。

”三闾大夫汨罗江之绝唱,你说强不强?两千多年过去,余音仍是绕梁不衰。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湍流险滩、污人浊事,如何应对?

是随波逐流,还是不偏不倚?是坚持操守,还是改变志向?取乎前者,或许风调雨顺,前途荣光;取乎后者,可能荆棘满途,前景黯淡。

我认为应对良药还是中庸之道。遇到挫折就跟着它走,中立它,坚持它,挫折就会平顺。

当今社会,陷阱太多,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更有太多杂乱纷争,会让我们烦恼。为人处事,我们最好采用中庸之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地位,都能随遇而安,悠然自得,不作非分的期待。

如此一来,**陷阱和杂乱纷争不也就烟消云散了吗?活在当下,不可须臾离道,取乎“中”,发于“和”,中立不偏,不改初心,你必将找到最明朗的为人处事之道!采菊东篱,不经意间,“南山”已经走进你的心里了!

中庸读后感【篇11】

观壁画,学《中庸》

本周三的思品课,班主任带我们到一楼观壁画,学《中庸》

观完《中庸》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含义,我首先回家是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思想基础、地位、主要思想等相关信息。《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是子思,孔子后裔,后经秦代学者修订。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天地参”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是圣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真正意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还是它那富有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是自我管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不是现代人普遍理解的中立和平庸。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

包括学习方法:博学、审问、慎思、辨析、实践。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即: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即:智、仁、勇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所追求的最高修养是真诚或美德。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就是我这次观壁画,学《中庸》的感受。

观壁画,学《中庸》

《中庸》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观过《中庸》之后,无论是对我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虽说,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它以一个个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句式成文,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的文字,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它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是经过细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它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无论好似对于古人还是今天的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我们遵循的。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中庸” 之法值得我们当今众多学子进行仿效和借鉴,“博学之”是说学者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世界的眼光以宽广的胸襟来学习,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后,学习就是没有根的木头和没有水源的水。“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追问到底,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学习,不迷信权威。

问过之后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不能为自己所用,这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问往往是越辩越明的,不辨,则我们所谓的“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指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完美主义”与“行动主义”的体现。

总之,观完《中庸》之后我有一个总体的感受那就是:中庸是一种心态,一种文化,一种素质,一种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把两个极端的意见进行机械的折中!其实,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处世,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这一方面一定是可以做到十分出色的。

《中庸》读后感1000字系列


读书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读后感里,仔细阅读过作者写的作品之后,脑中有了许多新的想法,趁热打铁,趁着我们刚刚读完作品,我们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写下来。您一定也想写好一份读后感吧!或许你需要"《中庸》读后感"这样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庸》读后感 篇1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立场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立场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惟,,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正人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正人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正人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好比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糊口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良多人在诉苦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糊口不公平。实在,我觉得,糊口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糊口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糊口水平进步,一定会变的刚烈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布满了人们的糊口,人们开始诉苦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熟悉问题的基础上,不中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严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收留,才能兼收留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收留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终极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立场,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难题,终极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 篇2

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 篇3

从初中开始就已经接触一些中庸的观点,高中的语文填空题也经常出现四书五经,工作后,也经常听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学校下发了阅读小册子,我借此机会认真对《中庸》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对照自己的生活,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什么叫中庸?要给其下个定义太难,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朱熹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在行为准则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内心的“诚”,怀着“诚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在修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心”的勤奋精神,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个人的禀赋。任何一个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那么明白此道理便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是道。在修行道时,强调“教化”。在教化过程中,强调“慎独”,谨慎的修养自己,并强调“中和”。什么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发出来要有节制。在天命之节,作者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善性,通过修养达成我们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作者在文中认为,人生命的本意是善的,生命的本真之义:纯净、透明、和谐。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本性后,家庭的熏陶与教养以及社会的影响,确定了我们的言行,形成了人格。在生活的实践中,随着人的成长,人要懂人情世故、学会待人处世、与人为善,并且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当我们行走在命运之路上时,面对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乐,当痛苦时,要学会节制自己的哀伤,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快乐时,也不能过度。为人处世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自私。做事要遵从规律,用道来规范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呢?“道也者,不可须臾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此句中,非常强调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者,自知也”。在强调慎独时,作者也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慎重,三思而后说,说话办事时,一定要看场合,区分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与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上天之大德,在于宽厚,在于包容。中庸便是博大与包容。中,“把东西放在中”“中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不苛求、在厌弃、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认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这是我读完前三章,《天命》、《时中》、《鲜能》中的一小点感悟。但是越读越感觉自己无知,有很多东西还没有参透。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庸》读后感 篇4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中庸》读后感 篇5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聪明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天生败的聪明根本、诚于中,信于外、正人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惟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由于字难认,相反字很收留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良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收留易理解。但是,我仍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成仍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中庸之道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尺度。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收留是不偏不倚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收留、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惟,如中庸之道、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正人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晋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平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惊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把握不偏不倚,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正人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正人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涵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需有的。无论碰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楚,点评得当,寄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口语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糊口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收留,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惟,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聪明、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收留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道是有良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道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满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篇6

《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习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 篇7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中庸》读后感 篇8

《中庸》读后感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王福荣

这个学期我们老师的晨诵经典篇目是《中庸》,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后感 篇9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中庸》读后感 篇10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 篇11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上一篇:炒股名言

下一篇:安全教案(汇总6篇)

"中庸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