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庸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29

中庸读后感推荐。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庸读后感推荐”,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庸读后感【篇1】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

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

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为提高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使社会达到和平与和谐而倡道德一套世界观和方剂。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

所以很多人下意识地把中庸之道归咎于不作为,这与本意相去甚远。

中庸所说的不偏不倚和真诚,可以从下面这句话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

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跌倒,就在**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无数人才和人才自我修养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因此,我们在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着眼于整体性,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词就按照当代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篇2】

大学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读后感(一)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

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给我们这么多,让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

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中庸读后感(二)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就像一个活了几千年的人,对过去记忆犹新。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可以更好地反映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

这些事实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以身作则,心存感激,勤于学习,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感恩和勤于学习。

就像感恩一样,生活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漫长的感恩史上,有许多来自国内外古今名人的感恩故事。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小黄香在父亲睡在温暖的床上之前,用自己的体温给席子取暖。今天,伟大的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了开国典礼。朱总司令蹲下来给母亲洗脚。居里夫人还寄了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参加镭研究所的成立仪式。居里夫人还亲自把她的老师送到讲台上。

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感恩之心。

中庸读后感【篇3】

人生正道贵中庸

——学习《中庸》一书心得体会

广西浦北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

2010年8月31日

我们知道,《中庸》是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一部集中国几千年文明智慧经验和道德风范的经典精华范本之一。该书由子思原著,司马哲编著。全书分为《序言》、《中庸章句》序和《纲领》、《知人》、《正心》、《正心》、《修身》、《审问》、《明道》、《正心》、《正心》、《明道》、《正心》、《知物》、《笃行》、《修心》、《齐家》、《齐家》、《知天》、《齐家》、《齐家》、《治国》、《知性》、《诚意》、《治国》、《诚意》、《博学》、《修身》、《明道》、《明辨》、《知法》、《修身》、《诚意》、《正心》等共33章。

该书我粗略地通读了一遍,读后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和有所感受,并且在开卷有益中而得到鼓舞和鞭策:该书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的编辑、修订、学习、补充、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与扬弃中,我个人认为该书已经达到了至善至美、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和通观洞察古今的最高的艺术境界,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的海洋中,为全世界、特别是为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智慧力量源泉,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全书在高度浓缩和概括中而融会贯通了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和东方的“仁、义、礼、智、信”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道德精华。

同时,全书通过概列和简述中国古代圣人和一些的反面典型,通过导读、原文与翻译、列举和陈述古代的正反例子、理论经验升华等形式,并且加以补充完善和提炼,从而深刻地剖析和全面挖掘了中国古代和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的精华,窥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古代文化文明的源远流长,充分地凸显了出了中国古代圣人的聪明智慧和力量,在大浪淘沙和海阔天空的遴选中而找到了黄橙橙的金子,在字里行间的精美绝伦中而找到了打开理想智慧的金钥匙,在循循善诱的教诲中而找到了至善、至理、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真正本领和技能,在高屋建瓴的理论中而找到了人性修养和道德风范的真谛,在人海迷茫的困顿中而找到了洞察人性道德世界的显微镜,在思想道德的最高境界中而找到了真经典,在“古为今用”和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和去粗取精的扬弃中而找到了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

在开篇的《序》言里,通过读了之后,我们了解和掌握了究竟什么是中庸?所谓的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正之道。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只有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为实现理想境界和最高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要永远恪守中庸正确之道,努力做到诚实、勇敢、团结、拼搏,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走正确的、光明正大的金光大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努力达到为人类共同和谐幸福而谋幸福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在自我修正、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五自”中而步上人生理想的阶梯;在修心养性和至诚至善中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想境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学会中庸,掌握中庸,善于中庸,灵活地应用中庸,持之以恒地中庸,在水滴石穿和绳锯木断的中庸中敞开博大的心胸、驾起理想之帆、达到理想的彼岸;在智慧、仁义、谨慎的道德范畴内不断开拓创新行中庸;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酿蜜和提炼中学会中庸而不断开阔眼界;在崎岖险峻的人生道路上奋力攀登而努力达到光辉的顶点而形成自己的中庸的、正确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忠诚、宽恕、博爱、克制、忍耐中中庸而不断修正错误;在察看古今、横看中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庸中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不断变化与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庸中而创造出和谐中庸的理想大同世界。

在《中庸章句》序里,通贯“心的本体和心的美德”和“禅让”的思想观点,我认为该章充分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好品德和东方中国五千年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历史文明的无限的博大精深和高屋建瓴,在“人之初,性本善”的无限升华中而还原于人性的真、善、美的本来面目,在良心的道德天平上树立美好的品德而看到我们的祖先已经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禅让”的、大同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政治境界和理想境界,为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政治、理想境界而感到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民族、特别是华夏民族的领头人的无限的智慧与博大胸怀而增添无限的荣光和自豪,在“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的典故中而正确理解和能够认识宽容古人的思想倾向、眼界和知识水平的十分局限和某些偏颇。

在第一章《纲领》里,通过提炼“性”、“道”、“教”的观点和“中和和谐”的思想,特别是阐述老子的“和谐有度”的思想观点,从而使看到了我们人类“放纵是人的天性,克制是人的理性”的本来面目和本性。在无限的矛盾冲突和磨合中而看到了人类的“和谐有度”,而在“和谐有度”的人类世界里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人类世界;在明白道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不断完善、不断修正错误的基础上而达到人人“中和和谐”的理想境界;在以和为贵的人的天性与理性相结合中而创造世界和谐文明世界;在和的纲举目张中而创造出人类社会的和谐美满与幸福欢乐;在人类世界从动物世界彻底脱胎换骨过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逐中,在我们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变化发展中,在我们人类从愚昧野蛮向现代文明走来而努力达到和谐融洽、兼容并包、沟通团结、宽容恕让的科学文明的理想境界。

在第二章《知人》中,通过阐述孔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的这个观点,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君子爱中庸,君子喜欢而正确行正道,所以君子始终能够和谐有度而炉火纯青并且游刃有余;而小人则害怕中庸,厌恶中庸,反对中庸,所以做起事情来的时候都是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和盲目蛮干,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或者十分的太过分,于是便产生了南辕北辙的后果。同时,在当今社会,在处理事务和工作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举一反三,灵活自由,诚实守信,坚持公信力,做到事半功倍,事半功倍。在古今中外,大凡能够成大器者都是善于行中庸之道者,他们不倚不偏,中庸行道,融和恰当,适可而止,于是都能够得道多助并且一举成名而成为大器者。

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和谐新中国的征程中,必须克服左右倾的错误思想和简单绝对的行为,把握正确的方想和尺度,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加快前进。

在第三章《正心》里,主要强调孔子的“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行为和标准”的思想观点。并且阐明了轻重缓急、刚柔相济、循序渐进的深刻道理和方法、目的、意义。同时,通过阐述孙膑“日减锅灶”的战略战术而使敌人庞涓麻痹轻敌、骄傲狂妄而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任何的工作中,或者是做任何的事情,我们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以最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和任何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干好工作和做好任何的事情,千万不要“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同时,一定要明白良心能够移泰山石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就是说世界上知心一个确实难求,但是只要自己能够真诚挚信,也可以够赢得大家的真心,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探讨人生的奥秘。

同时通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历史典故说明只有百分之百的忍耐和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的秘诀。

在第四章《正心》里,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就是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恰如其分而不能够太偏颇和绝对化而产生两极分化和物极必反,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做到清正廉洁,千万不可以贪得无厌,因为“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这个教训是非常的惨痛和深刻的,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末期多是因为国家的十分腐败而垮台并且更新换代。

如清朝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为臣贪,必亡其身”这样的反面人物,同时,清朝的丧权辱国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丢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等,就是因为当时主贪、臣贪、你贪、我贪、大家贪,举国上下藏污奸;你腐败、我腐败、他腐败、大家腐败把国卖,于是而最终酿成的惨痛的恶果。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不偏不倚,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聪明而自以为是而物极必反。同时,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慎之又慎,反复咀嚼。我们不能把整件事都吞下去,粗心大意。比如,书中把张昭、孙权三国时期描述为一个大教训。

同时,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不要斤斤计较和鼠目寸光,或者是谨小慎微、亦步亦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定要胆大心小,大的事情十分的清楚,小的事情也不可以忽视,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甚至是挫折,都要十分的冷静果断,遇险不惊,这样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与成功,如宋朝的吕端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看古今中外,愚昧的人是永远不能够行中庸之道的。只有像书中列举的卜式等这样的为国家社稷着想而聪明过人的人才,才能够行中庸之道而实现国家的中兴和个人的理想。

在第五章《修身》里,通过扫描人的一生必须经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给了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十分扎实的基础。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最后达到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境界,修身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基础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中的关键。一个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和品行修养,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要清正廉洁,行中庸道,做中庸人,办中庸事,如书中举的例子东汉的羊祜和东晋的一代廉吏吴隐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同时,在生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空虚,或者精神财富和物质贫困,都不是真正完美和正确的中庸之人。

在第六章《审问》里,我们通过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庸思想而得到启发和感受: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宽容是美德;宽容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平台;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是实现理想的跳板;宽容是隐恶扬善的前提;宽容是形成社会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宽容是一种善举和崇高品德;宽容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宽容是博大心胸和有着崇高而远大理想的重要标志;宽容是治国安邦的良好的尚方宝剑;宽容是人生的艺术境界;宽容是得道多助的奥妙;宽容是创建现代科学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所以要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和谐融洽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的哲理中学会宽容和容忍。

要在宽容与宽容的和谐中提炼智慧和力量,在宽容与宽容中完成事业。如书中所陈述的战国时期齐国齐桓公任用管仲,西汉刘邦任用陈平郝免季布,以及晚清胡雪岩容商,远古舜尧象弟,春秋时期孔子宽容郑国弟子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不过,宽容也并不是无边无际,宽容应该有个度,绝对不能够放任自流,应该掌握宽容得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宽容有度中学会理智与清醒。

在第七章《明道》里,着重陈述了“真正的聪明其实是一种智慧”这样的理论观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牢记住而不要自作聪明,如果这样,那就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老是炫耀自己的聪明和耍小聪明,更不能够卖弄小聪明。书中陈述的东汉末年的杨修和三国里的祢衡就是因为耍小聪明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例子,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对待聪明智慧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使用聪明智慧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保持聪明的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以趾高气扬和不可一世而引来麻烦甚至是灾祸。

在第八章《正心》里,通过树立“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和持之以恒是人生的美好品德这样的观点,从而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人而无志,不知其可。立志要立达志立长志,而不能够一曝十寒而常常丧志和常常立志,立志要立中庸之志,要行正道,志在高远,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坚忍不拔、拳拳服膺,要有滴水石穿、绳锯木断、铁棒磨针、金石可镂的精神,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与决心,不畏艰难险阻和崎岖坎坷,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成功与理想的彼岸和光辉的顶点。

如书中阐述的清代的曾国藩和远古大禹13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例子就是其中的典型风范。

在第九章《正心》中,通过阐述和树立“我们人类在对待物质的东西不可以贪得无厌而成为吃喝享受的机器,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趣”这样的观点,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生活,但是我们人类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而成为物质的奴隶和俘虏而精神空虚毫无理想志向与远大的抱负,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动物,所以我们一定要淡泊名利,分辩是非曲直,要终生持之以恒地为善修德,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志向,达到中庸和理想道德的最高的人生境界,绝对不能够物欲澎涨而无所不为甚至胆大妄为,最后掉落万丈深渊而自食其果。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物质与精神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两者互为辨证统一,而在关键和特殊的场合,一定要重义轻财,不可以见利忘义,不为物欲所诱惑迷乱而放弃自己的德行和节操,这样才能够争取大家的支持和赢得最后的胜利。

如书中所述,三国时期的鲁肃都督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第十章《明道》中,通过阐述强者与弱者的本质区别,从而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生活中的强者,怎样区别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要培养真正的强者,必须要采用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做到顺境不奢,逆境不失信仰,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例如战国时期的田单、隋朝的苏伟、春秋时期的季札,都是当时真正的强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超群智慧的真正的强者。

在第十一章《正心》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有的人喜欢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施恩不图报;而有的人做了一点小事情就当丰功伟绩来大张旗鼓地宣扬,并且因此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句名言:

“浅薄的水是爱喧哗的,而深邃的水是爱沉默的”,特别是历史和客观规律总是公平和公正的,谁做了多少的贡献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成绩不说跑不了,而问题不讲不得了,所以,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成绩与问题的辩证关系,在中庸中不欺世盗名,浅尝辄止,有始无终,要修德立业,操行正道,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工作岗位上不图名利,乐于奉献,向古代的墨子、公输盘、(鲁班)、韩信等人学习,终身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工作成绩。当然,在现代社会中,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了,适当的宣传和鼓舞鞭策仍然还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我们做什么的事情都不要太过分,必须要学深学透中庸,要恰如其分和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样才能够活学活用中庸之道和取得事业的成功。

在第十二章《知物》中,读后使我们明白了博大与精微、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克服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的缺点,必须身体力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不断探索和研究,像书中陈述的古代的魏征、范仲淹等人一样,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处心积虑,在深度和广度上苦下功夫,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坚定不移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研究探索,努力磨砺出真正的本事,努力掌握高深的学问、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

在第十三章《笃行》中,读后使我们真正了解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的辩证关系,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能离开客观实际和超出客观实际,一定要在客观实际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必然会出现曾经有过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违背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脱离客观实际的荒唐笑话而害国害民。又如现在不少发展中的国家走过去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老路而“先污染,后治理”,由此而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影响,各种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再如一些中小卫星城市养犬大部分都是“先建设,后规划”,结果现在走回头路再来重新规划建设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中庸中一定要遵循客观实际而行正道,言必行,行必果,做到德行高妙,言行一致,牙齿当黄金,善始善终。例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清代的胡雪岩、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崇儿)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相反,我们千万不可能忘乎所以、阳奉阴违地为所欲为而乱来一通,结果得出南辕北辙、祸国殃民的结果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如和珅等就是这样的反面典型。

在第十四章《修身》中,读后有这样的感想: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在安分守己的基础上“在其位,谋其事”,要向书中陈述的古代的张伯行等人学习,千万不能够心猿意马、朝秦暮楚和三心两意,更不能够铤而走险而干出荒唐至极的事情,甚至念念不忘有非分之想,整天与人勾心斗角和阳奉阴违,“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一事无成甚至掺败而望洋兴叹。如汉代的王莽改制就是得出这样的结果。

在第十五章《齐家》中,我读后有这样的感想:干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那就必须要不断地积累、借鉴、创造,再积累、借鉴、创造,然后无限地往复循环,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因为我们知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老子的《难易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养由基的百步穿杨、纪昌学射、愚公移山、孔子的诲人不倦等也是典型的例子。

在第十六章《齐家》中,读后我有这样的感想:就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心甘情愿而主动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成才和成功。

在第十七章《知天》中,读后我有这样的感觉:天道酬勤,成才的道路是公平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就看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因素如何的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周文王、姜太公、孙膑等等就是这样的成功者。

同时,高尚的品德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意志与毅力也是成才的基础和动因。

在第十八章《齐家》中,读后使我感觉到,一个人要成功事业,懂礼貌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孔子说的“克己复礼”,说的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伦常礼、社会法制等三个方面。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所以守礼懂节、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汉代刘邦、东汉的贾琮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因此,在当今社会,在中庸行正道、行正礼、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义气是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守礼懂节,才能够创出一个和谐温馨的文明科学的新世界;只有守礼懂节,才能够让世界更好地和平与发展;只有守礼懂节,才能为建设和平、小康、文明、科学、和谐、幸福、快乐的新中国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第十九章《齐家》中,读了之后的感觉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懂得孝道的国家,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的时候我们中国就有二十四孝的经典传奇。如书中所述的欧阳玉光、曾国藩、陆续等就是孝道的典型。

事实证明,只有忠孝道义,才能够承先启后和继往开来;只有忠孝道义,才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提高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忠孝道义,百孝善为先,才能够在中庸的金光大道上阔步前进,为创建和谐、文明、尊老爱幼的幸福、小康、快乐、祥和的美好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十章《治国》中,读后我最大的感想和收获就是:古今中外,说到治国安邦,无论是帝皇将相,还是芝麻绿豆小品官,要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小的地方,除了有良好的政策,大家清正廉洁、勤于政事、团结协作,用人得当、领导方法科学和有一班得力的文臣武将以及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最大的一点需要的就是真诚。俗话说:

心诚则灵,而要做到这点,那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亲戚之道”等五项伦常和“智慧、仁爱、勇敢”等三种德行的关系,通晓治理国家的“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抚远客、安抚诸侯”等九条原则,在诚实勇敢、团结互助、奋力拼搏、周密完善、科学发展中完成整治理国家大业的任务和中兴。

在第二十一章《知性》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是:为人处世贵在真诚和有诚意。内心真诚是人的天性,而接受教育而后明白道理是人的理性,天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真诚和诚意。

我们知道,在当得社会现实中,内心的真诚胜黄金,真诚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真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真诚是维系社会和谐文明与发展进步的桥梁与纽带;只有有了真正的真诚和诚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才能够不断地和平与发展、文明与进步。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只有真诚,才能够不怕艰难险阻而始终不渝、持之以恒地奋勇攀登而最终于达到成功和希望的顶点。心诚则灵,只有明白真诚的道理,心里才能够真正的真诚;只有真正的真诚,才能够中庸行正道,古代中国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故事和胡雪岩诚信经商、质量第

一、买卖公平、讲究信誉等就是真诚、诚信而为人所感动的典型例子;只有真正的真诚,才能够使每个家庭融洽,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和睦相处与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患难与共、肝胆相照、亲密无间;只有人人都一样的真诚,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蒸蒸日上、繁荣富强;也只有真正的真诚与文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才会更加的美好。

在第二十二章《诚意》中,我读后最大的感觉和感受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真诚、诚意、诚信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和最美好的道德行为和规范;真诚诚意、诚信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和最难能可贵之处;真诚、诚意、诚信就像一块金子,它到那里都是金子,它到那里都会发光。

一个人只有有了真正的诚意和真诚、诚信之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智慧聪明和培养炼就能力,才能够英雄有用武之地,才能够最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喝光辉的顶点。如宋代的胡铨就是忠贞报国、真诚而赤胆忠心这样的典型例子,同时,古代的荀子也是一个讲究真诚和诚信动机良好的典型,又如:三国演义里的吕布,如果他能够听信谋臣陈宫的真诚劝简和正确的出谋划策,那他就不至于被曹操活捉而被万千乱箭射死的了;所以,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和谐、文明、快乐、幸福、小康、发展、进步;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得更快,高新科技的发展迎头赶上欧美和科教兴国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出现“唯才是举”而不是“唯钱是举”、“唯财是举”的良好局面,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内外的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向我们国家靠拢和看齐,人才兴国才不至于是一句大话和假话;只有真诚和真心实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世界才能够和睦相处、团结友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平共处、平等相待、科学发展。

在第二十三章《诚意》中,我读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善于抓住主要的矛盾,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把握住主旋律,才能够把握住大局和大的方向,才能够为取得工作的胜利和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吃上定心丸;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正确行中庸,在中庸中走上正本清源的金光大道;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巅峰和顶点。但是,在工作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绝对不能够忽视次要矛盾,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忽以善小而不为,天下间是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的,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也是由滴滴心泉汇聚而成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事情的细小而不为之,有的时候细节也可以决定成功与失败,这就叫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在现实生活中那古今中外的教训都是非常的深刻的。

因此,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地、实事求是地打好基础,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够不断地创新、提高与发展,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抓好次要矛盾。

在第二十四章《治国》中,我读后的感受是:心诚则灵,心诚可以达天,心诚可以融洽四海,真诚可以使天下无敌;真诚可以通达天下;真诚可以志存高远;真诚可以和谐融洽全世界,心诚可以装下整个宇宙。所以,真诚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境界和崇高的理想与幸福的标准。

只有真诚和内心充满诚意,才能够真正能够治国安邦;只有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才能够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和谐快乐文明的今天和明天,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的幸福与美好、欢乐与祥和。所以,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可以预知未来,可以如愚公移山一样真诚而感动上帝而金石为开,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可以树立“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人类的共同事业而谋幸福的崇高志向和远大理想,可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茅塞顿开,可以在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基础上而熠熠生辉。如近、当代的孙中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就是这样的典型。

在第二十五章《诚意》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只要人人都能够内心的真正真诚和诚意、诚信,那我们整个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多美好幸福。我们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从愚昧野蛮中而不断向文明进步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而我们人类只有内心的真正的真诚和诚意,才能够获得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

所以,我们人类也应该责无旁贷地进行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修正错误,在不断地修炼和不断的完善中而达到中庸真诚、诚意行正道。在中庸真诚、诚意行正道中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融洽、文明、发展与进步;在中庸真诚诚意行正道中而最大限度地获得仁、义、礼、智、信和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在第二十六章《博学》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智慧,在获得智慧中而能够坚忍不拔地、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璧联珠灿耀群芳、博学多才而成为真正的博学者;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真金不怕烈火炼;也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修炼出真正的黄金;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持之以恒地战斗不息,博学步止;也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广博深厚、悠远长久和高大光明,才能够涉深潭,见蛟龙;也只有内心真正的真诚,才能够心怀世界,极目宇宙和光明正大地行中庸之道。相反,如果心存奸诈,互相勾心斗角而割席断交,那就一定会受到真诚的惩罚,最后机关算尽而自食其果而成为历史上的千古罪人,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珅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第二十七章《修身》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具体的科学的行动,立志、工作、成功是登堂入室的三大因素。在充满崎岖险阻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善于避实击虚和在曲折中前进,在走投无路或者无路可走的时候有的时候明哲保身、见风使舵和改变策略而实现“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标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但是这个绝对是不在丧权辱国和奴颜媚骨的前提下进行,要不然,那就大相径庭和南辕北辙的了。同时,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与修行,必须要在公正廉明的基础上,要不然,那这样的明哲保身即是损公肥私、龌龊不堪的历史罪人了。

在第二十八章《明道》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是取得事业和工作成功的桥梁和纽带,是登堂入室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形成科学理论和智慧的基石。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而自以为是,最后一定会失败或者身败名裂。如西楚霸王项羽、前秦皇帝苻坚等就是深刻的教训的反面典型。

在第二十九章《明辩》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辨是非,有实际的、具体的行动,有良好的信誉和德性,尊守承诺是使人信服和立德、立功、立言的基础和关键。

如历史上的商鞅就是一个取信于民和用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来说话和言必信、行必果的例子。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历史上的“两兄弟射雁”和“刻舟求剑”的典故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所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少说多干,多实践、多行动,多体验,多动脑,多兑现,千万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是纸上谈兵,只讲不做,夸夸其谈,徒有虚名,掩过饰非,空口无凭,说话不算数。

在第三十章《知法》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知法也就是榜样,火车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早在六七十年代,雷锋、焦裕禄、苏宁等一批先进的典型榜样曾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象而极大地鼓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而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和源泉,为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天,孔繁森、任长霞、冯理达、吴大观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在社会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激励着人们纯洁心灵、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光辉榜样而不断前进。

在第三十一章《修身》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并且具备“圣、仁、义、礼、知等五德是修身养性和树立威信、赢得人们的普遍赞誉和信任和形成光辉榜样的关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诚诚信,才能够为实现人生的座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三十二章《诚意》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一个人如果好高楘远、眼高手低、不切边际,那他始终实现不了理想与抱负,只有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天赋秉性的高低,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由表及里而真诚地树立起理想和目标,通过具体的行动,树立良好的品德信誉和修养,这样才能够达到目标和实现理想,在中庸行正道中最后取得成功和胜利,如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典型例子。

在第三十二章《正心》中,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是取得成功与胜利的关键。只有有了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高屋建瓴、事半功倍、捷足先登地达到目的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有了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够胸有成竹、义无反顾地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中庸鸣彩凤,国学赋诗心。读完《中庸》一书,我觉得它是一部厚重的精神文化宝典,是我国古代精神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启迪人们心灵和获取智慧的重要发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奋力拼搏和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的平台,是修身立德、培养美好情操和品德的基石。正如诗云:

(一)常行正道得中庸,道德品行宽恕容。

世界和谐高境界,中华国粹九州融。

(二)修身养性得中庸,美德心扬国粹弘。

博大精深明理义,古为今用日今红。

(三)天人合一话中庸,仁义宽心扬国忠。

国学今兴吟正韵,神州盛世正航风。

(四)中庸之道正人生,国学弘扬旭日蒸。

盛世中华和玉韵,东方狮醒奋长征。

中庸读后感【篇4】

当然,很多人和我一样,开始认为中庸是不进取的。那么你就错了。中庸是一种乐观的哲学。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保持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但我们不应该失去理想和抱负。

中庸是教会你怎么去分别什么是愿望,什么是妄想。年轻人最容易头脑发热,很多时候他们不喜欢中庸的观念。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傻。

在《中庸的智慧》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学习的五个层次,也就是说,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当我们积累数量时,我们必须以温和的态度面对,以和平的态度处理。

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从而达到书本所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事实上,我认为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努力,生活就会给你回报。别人一次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一百分努力就能做到。别人能用一千分的努力做什么,我们能用一千分的努力做什么。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我们再穷再笨,我们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变的更强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不公,而不是反省自己。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实行五个层次的学习,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就是魔鬼。面对困难,我们必须保持和平的态度。别急,慢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p>

中庸读后感【篇5】

从初中开始就已经接触一些中庸的观点,高中的语文填空题也经常出现四书五经,工作后,也经常听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学校下发了阅读小册子,我借此机会认真对《中庸》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对照自己的生活,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什么叫中庸?要给其下个定义太难,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朱熹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者,平常也。”《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在行为准则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内心的“诚”,怀着“诚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

在修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心”的勤奋精神,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个人的禀赋。任何人的禀赋都是自然形成的,那么知道这个真理就会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这就是道。在修行道时,强调“教化”。

在教化过程中,强调“慎独”,谨慎的修养自己,并强调“中和”。什么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发出来要有节制。

在天命之节,作者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善性,通过修养达成我们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笔者认为,人生的本意是善的,人生的真谛是:

纯净、透明、和谐。当我们了解生活的本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决定我们的言行,形成一种人格。在生活实践中,随着人的成长,人们应该了解世界,学会待人,善待他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行走在命运之路上时,面对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乐,当痛苦时,要学会节制自己的哀伤,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快乐时,也不能过度。为人处世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自私。做事要遵从规律,用道来规范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呢?“道也者,不可须臾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此句中,非常强调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

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者,自知也”。

在强调慎独时,作者也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慎重,三思而后说,说话办事时,一定要看场合,区分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与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上天之大德,在于宽厚,在于包容。中庸便是博大与包容。

中,“把东西放在中”“中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不苛求、在厌弃、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认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这是我读完前三章,《天命》、《时中》、《鲜能》中的一小点感悟。但你读得越多,你就越感到无知。有很多东西还没有被渗透。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庸读后感【篇6】

会昌小学五(7)班余佳韵

中国是个千年古国。在时界上四个古代国家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且文化遗产没有分离的国家。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也数不胜数:《论语》、《大学》、《中庸》……可谓是夫源远者流长,根生者枝茂!

《礼记·中庸》是一部儒学家经典书,它在经学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学家学术**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这部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回味无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事先做好准备,你就能成功。否则,你会失败的。正是如此,也确实不错。明代的“土木之变”后,明朝皇帝明英宗被俘虏,群龙无首,整个北京城上空弥漫着恐怖的氛围,许多大臣都要迁都以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

这时,于谦站了出来,说:“我们不该丢下京城,我们要齐心保卫北京城!”于是,于谦就着手整治军队、收敛败军、招募民兵、打造器械盔甲、聚集兵粮……在于谦有条不紊的指挥与准备下,军队士气上升,兵粮充足,北京城城防加固,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后,主动出击,打败了瓦刺军,一雪前耻!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文中在大臣们提出迁都的建议之后,于谦站出来反对,也细心的准备好了一切,最终打败了敌人。相反,于谦虽然站出来反对,但他并没有做好行动准备,而是在纸上谈了起来。明朝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准备不好,整个的命运就有可能被你毁掉。比如,在一次接力赛中,你的队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到你那里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准备好,给大家拖了后腿。这时你会都么得懊悔啊!

大家的努力就这样毁于一旦,留在自己心中的却只是后悔!你可能会想:如果我准备好了,结果会逆转吗?

我的收获不是充满了骄傲和喜悦吗?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一次的期中考试期间,我明明知道了要考试,可是心里就想:这些考试的基本题目我都掌握好了,不用复习也可以,作文也写的挺好的,不用再度去复习,反正考的都是书上的,而且只要我用上好词好句、把开头和结尾写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去看作文书,至于数学嘛,只要细心不要把题目算错,把公式背好,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英语只要背就行了,不要太复杂。想到这里,我拿起一本漫画书看了好几天。

直到期中考试那天,题目才让我大吃一惊,有些题都没接触过,怎么做啊!我心里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自己觉得可靠的答案就行了。

做完了艰难的第一题后,作文可是也让我吃惊,是一个根本没有写过的,我心里就慌了,只好跟着要求胡乱写了一通。最后,我把试卷发了出去,发现自己不如预期的好。我非常抱歉。 希望时间倒流!

可惜,一切都挽救不回来了,都怪我没有准备好!

我反复的去琢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谛,才发现,其实只要你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去努力奋斗,成功保准是十拿九稳!

指导老师:潘莹)

中庸读后感【篇7】

《中庸》读后感范文推荐

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人生滋味。

阅读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的启蒙。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不过,我坚持早上看书,查阅一些资料帮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中庸之道以诚实和中庸为基本概念,叙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形而上学。

因此,第一章是指天命之性、率性之性、道之修养。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相互比较,相互理解,互相关心,互不伤害,忠诚,宽容,仁爱,平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品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读后感【篇8】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高效人士的“中庸”

事实上,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书名很反感。我觉得街上到处都是成功的习惯,某个人的方法有点俗气。在阅读之前,我检查了这本书的介绍。这是一本美国企业员工手册。我很喜欢看“手册”类的书,因为不仅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也是**规律的总结。

刚看完了各国的“士兵手册”,我发现,在这些“手册”类的经验书籍中,往往蕴含着某些哲理,我们可以选择一直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我相信每一本好书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我怀着极大的期望开始读它。

其实以前也曾看过史蒂芬·柯维的《给年轻人的15条准则》,现在再来读《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然后忽然感觉到了他重复最多的就是两个问题:原则与自我。看完了忽然发现:

他想说的其实与中国的“吝啬”不谋而合!

第一要成为高效人士,就先管理好自己

按照他的划分,我们开始设计人生规划的"初级阶段"应该先是这几个步骤:认识自己,自我修养,完善自己并找到方向。这忽然让我想到了儒学中的“中庸”,这不仅仅是道德的标准,也是提高修养的准则。

《中庸》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自身的管理,于是开篇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你应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学会管理自己,不要沉溺于你的本性。

(这是否与“人之初性本善”违背呢?是否承认了西方的观点,如“x”理论:人性本恶,需要管理督促才能达成目标呢?

)就像史蒂芬·柯维书中写的一样,临时抱佛脚始终是无法精通,耍小聪明的人不会长久。柯维认为人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就相当于中国的一句古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像中庸里的“君子慎其独也。”也正是再说自我的管理与控制,会自己反省,不要以为没人监督了就自欺欺人,要有能力约束自己。

第二处理好内外关系

书上说:1。依靠他人实现愿望的人;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这说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能力的变化要能在依赖于独立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关系,也就是在个人与人际上掌握好分寸,也是说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一种能力。就如中庸之道所说一种“折中”的处世方法。

2在建立业务关系或企业之初,这种不能双赢、简单放弃的模式式最实际可行的。

中庸里说要“因时制宜”,就是告诉我们要会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人,妥协,实现和谐,追求正义、中和、稳定与和谐。也就是书中所提到的:无法达成共识,就好聚好散。

三。在谈判中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决定时不要情绪化。中庸之道就是遵守中庸之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

第三让“理智与情感”调合

说实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是候,我觉得很矛盾。我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说着坚持原则,思想有时又很“唯心”。看到最后我发现(按我自己的理解),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在“理智与情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就像在集中营里试着想象未来一样。其实每当我觉得熬不过去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 :"一切都会好起来,明天的我一定会嘲笑自己怎么这个小坎都迈不过!

"。忽然间莫名的感动。我认为这种心理暗示是非常有效的。

还有一点就是看待事物的态度。事实上,每个人都想成为领导者。谁想被别人控制?之所以成为“治于人”的劳力者,不仅是能力有限,我一直觉得总是受别人“管理”的人是因为:

他们自己都没能领导自己!至少应该先做自己的主人!

于是柯维在书中叫我们换一种心态看事情。不要说“我做不到”“我就是这样”等等。要把“不得不”变成“应该”。

就像是英文的“被动句”变成“主动句”,我们的心态应该从消极到积极,掌握主动权:这是我乐意做的,应该做的!(而不是被要求去做)。

我认为这种积极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就像写这读书笔记,对于我来说就不是“完成作业”。这是关于能够通过阅读表达我的观点,这对我来说真的很享受这个过程。

书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柯维说:没有人伤害你,除非你愿意。带着唯心的气息!就当我正在被这句话鼓舞的时候,他确笔锋一**

“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任由情绪控制行为,才会真的被感觉左右!”他告诉我们要讲究原则,要理性,不能让感情左右我们的行为,不要让感觉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因为那只是好莱坞电影。这里又提到了“原则”和“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这次让我们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

不要感情用事!要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原则。

前面的篇章一直以为柯维是用“唯心”和“心理暗示”来鼓舞和控制自己,现在忽然从感性转变成了理性,让我觉得有点矛盾。但当我把书看完的时候,我知道了,柯维其实要说的就像是中庸里的“阴阳”调合,他让我们学着去把握和运用自己理性与感性的一面,去把“理智”与“情感”调整到最佳状态。(宗教的思想)这里就像是中庸里的“天人合一”,讲究把喜怒哀乐这些自然属性和与社会环境的融合(自我控制,改变,去融入社会);注意内外、客观和主观的调整。

与是他举了很多的例子,让我们在困境中用想象力给自己找希望,又让我们做事前精细的思考与计划,例如事物重要性的分类。我觉得他描绘的“理智与情感”其实就是:感性的生活,理性的处事!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让我很感动,因为忽然发现,其实东方的思维里,那些看似感性(或者说玄乎)占多数的思想其实包含着理性。最近刚开始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有点为这种极端感到莫名的愤怒。而现在柯维算是让我安心了不少,看了即使在西方的国家,也并不是极端的“是”与“否”的思维与标准。

当然又很感慨,伟大和经典的理论无论用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什么事物上,都可以为我们所用,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价值观,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它来解释,就像“中庸”。

有时候凭自己的第一印象会错失很多东西:就像如果只看书名,无论别人怎么说好,我都不会去看那些自己觉得“不怎么样”的书。所以非常感谢老师推荐这本书,让我又可以再前人的“肩膀”上站高一点。

当然我也会像书里所说的那样,用一些原则改掉这个印象判断力的感性思维。

中庸读后感【篇9】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庸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庸读后感篇一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

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篇二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

因为有了这些****,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阅读中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并从中找到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庸读后感【篇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中庸”

——读《中庸》有感

上饶市实验小学龚射祥

题记:中庸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糟粕,认为中庸思想让人保守不前,庸碌无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事实是如此吗?

相反,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间是世界的正道,庸是世界的定理。

”也就是中庸是至诚至性,中正不偏,坚定理想,不改初心。中庸之道,虽逾两千多年,然对于今人,仍不失“为人处事”之道也!

中庸是什么?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开篇就告诉我们,中庸是天下之大本,要不偏不倚,不变不更;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要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其中尤以“慎独”最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该中规中矩,慎独自律,这才是“君子所为”。

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会沦落到“小人行径”。是故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人性的本质回归。然而,现实世界的战争依然频繁,而在职场生活中追求名利、中庸之道已经改变,还是很难找到。所以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话对当下人来讲,一言中的。

因此,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倡中间道路!

第一:中庸说容易也难。

中庸是所有人,甚至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比如《礼记》里面讲:“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

”“出必面,反必告。”你们说以上事情做得到吗?如果可以的话,难道您不只是照顾和尊重父母吗?

只要你想做,真得很容易。给父母装一台空调,你不久解决了“冬温而夏清”吗?每天早晚跟父母打个招呼应该不难吧?

外出和回家给父母讲一下,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子说,中庸之道很难实行,原因是聪明的人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善良的人做得太多,善良的人根本做不到。从中可见,只有贤明品高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放眼当下,聪明者多如牛毛,愚蠢者不乏其人,贤智者比比皆是,不肖者不见减少,此四者都实行不了中庸之道。其实孔子早就准备了做到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按照以上五种方法去做,坚持到底,必定会圆满功成。

可是孔子后来又不想传道了。他认为要做到这五法,难在持之以恒,难在恰到好处。这就需要人们以极大的毅力和品格来达到中庸之道。

古之周公如是,近代孙文亦如是。然如此翘楚人物,只能是高山仰止。

第二:教育可以来点中庸。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告诉我们,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如,当一个教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学生,由浅入深,由浅入深,由浅入深。

不要因为盲目比较学习效果而擅自增加作业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想拔苗助长,一蹴而就,你们说可行吗?汉语学习也是如此,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我们只有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才是教育教学的中道。

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课吵闹的学生,不做作业的学生,打架相骂的学生,对此发火、责罚和告家长往往收效甚微,我们不妨找孩子们谈心,查找其中原因(切记教师要做到心情平和,怀揣恕人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其回归正途。这也就是教育学上常说的“正面教育”。学生之所以会犯错,不是天生的,而是懵懂所致,教师的职责不就是“教书育人”吗?

育人,采用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发而中节”,则一切皆可释然,也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三:中庸是安心良药。

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一些无奈、悲伤的事情,比如家庭事故、工作烦恼、金钱损失等事件。处理这些事情,需要采用中庸之道,达成“当下心安”。如亲人离世、职称不动、遭遇诈骗等不幸事情,委实让人心痛不已、愤懑不平,如果一时想不开,就会抑郁难却,甚至会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我们不妨采用“中庸**法”,喜怒哀乐之未发,即暂时隐藏起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中”,结束之后,再调理情绪,寻求最佳应对策略,也就做到“和”。致中和,自然就心结顿开,“南山”可见了。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偏不倚,坚守而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世人皆浊我独醒。

”三闾大夫汨罗江之绝唱,你说强不强?两千多年过去,余音仍是绕梁不衰。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湍流险滩、污人浊事,如何应对?

是随波逐流,还是不偏不倚?是坚持操守,还是改变志向?取乎前者,或许风调雨顺,前途荣光;取乎后者,可能荆棘满途,前景黯淡。

我认为应对良药还是中庸之道。遇到挫折就跟着它走,中立它,坚持它,挫折就会平顺。

当今社会,陷阱太多,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更有太多杂乱纷争,会让我们烦恼。为人处事,我们最好采用中庸之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地位,都能随遇而安,悠然自得,不作非分的期待。

如此一来,**陷阱和杂乱纷争不也就烟消云散了吗?活在当下,不可须臾离道,取乎“中”,发于“和”,中立不偏,不改初心,你必将找到最明朗的为人处事之道!采菊东篱,不经意间,“南山”已经走进你的心里了!

中庸读后感【篇11】

观壁画,学《中庸》

本周三的思品课,班主任带我们到一楼观壁画,学《中庸》

观完《中庸》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含义,我首先回家是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思想基础、地位、主要思想等相关信息。《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是子思,孔子后裔,后经秦代学者修订。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天地参”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是圣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真正意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还是它那富有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是自我管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不是现代人普遍理解的中立和平庸。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

包括学习方法:博学、审问、慎思、辨析、实践。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即: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即:智、仁、勇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所追求的最高修养是真诚或美德。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就是我这次观壁画,学《中庸》的感受。

观壁画,学《中庸》

《中庸》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观过《中庸》之后,无论是对我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虽说,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它以一个个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句式成文,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的文字,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它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是经过细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它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无论好似对于古人还是今天的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我们遵循的。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中庸” 之法值得我们当今众多学子进行仿效和借鉴,“博学之”是说学者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世界的眼光以宽广的胸襟来学习,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后,学习就是没有根的木头和没有水源的水。“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追问到底,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学习,不迷信权威。

问过之后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不能为自己所用,这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问往往是越辩越明的,不辨,则我们所谓的“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指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完美主义”与“行动主义”的体现。

总之,观完《中庸》之后我有一个总体的感受那就是:中庸是一种心态,一种文化,一种素质,一种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把两个极端的意见进行机械的折中!其实,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处世,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这一方面一定是可以做到十分出色的。

"中庸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