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研究生导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研究生学院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写好的总结范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研究生学院工作总结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认真组织申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推进学校办学层次再上新台阶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评审出一些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和后勤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批准其在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招收优秀年轻博士从事探索、开拓、创新性科研,提高该学科学术理论水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大学的科研实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也是评价一所大学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在学校领导指导下,研究生学院、人事处和地球科学学院等相关院系齐心协力,认真准备申报材料,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目标,整合学科资源,使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零的突破,成功获批设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批准设立,标志着我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将以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契机,充分发挥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作用,加速培养和造就年轻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增强学科的发展潜力,使学校办学层次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开展专业学位授权种类和授权领域申报工作,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取得突破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精神,2008年10月,研究生学院开始组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申报工作.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经研究生学院、体育学院等单位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获批,改善了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布局和结构,为进一步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提高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们申报更多的专业学位积累了经验.至此,我校已拥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等4种类型专业学位.
三、认真做好第十一批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申报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第十一批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申报准备工作,研究生学院积极开展学科布局调研,召开了申报工作动员会议,对申报材料的撰写提出明确要求,对拟申报的博士点学科和硕士点学科的申报材料进行2~3个轮次的审阅修改.结合国家学位授权审核政策的调整,确立了重点突破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多上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工作方针,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物学等3个一级学科作为争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首先目标,并专门部署了作物学学科在授权审核正式申报前的准备工作.
四、圆满完成2009年研究生招生和2010年研究生报考工作
研究生招生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环节多、周期长、事务繁杂的工作.研究生学院按照慎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实施、科学管理、高效运行的原则,圆满完成了2009年研究生招生和2010年研究生报考工作.
2009年我校共录取各类研究生774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2名,博士研究生17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5名.今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呈现以下特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增幅在省属5个博士招生单位中名列第二;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稳步上升,今年招生规模比去年增长了38.3%,增幅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大大高于全国6.8%的平均增长率,规模数在省属37个招生单位中排名第三;报考我校的外校考生增多,生源结构更趋合理,今年我校应届生报考我校占 46.9%,报考我校的其他考生占53.1%(去年 47%),使我校生源结构单一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共招收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5名,其中工程硕士88名,农业推广硕士16名.
五、构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研究生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举(承)办学术会议,有力地宣传了长江大学,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交流了最新学术成果,结交了学术界的朋友,沟通了学科建设信息,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研究生学院在举(承)办学术会议中做了大量细致的会务工作,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
1、组织举办了纳米技术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国际学术讲座.邀请美国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博士Michael S. Wong教授和湖北省楚天学者、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北京大学工学院李克文教授来校讲学.
2、承办了第八届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10月17-21日,我校承办了第八届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等22所高校的7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第四次会议精神,交流了地质工程领域工程师职业资格管理体系调研成果,重点讨论了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以及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赵林院长代表长江大学就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了专题报告.
3、2009年9月,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承办了2009年中南地区农林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年会,中南地区11所农林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专家和学科专业负责人代表5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研究生招生、就业等主题做了专题报告,并专题介绍了我校概况及农林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4、积极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活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 活动是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立项并资助的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活动的主题是创新、质量.作为湖北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此次为活动的第一阶段,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举办,邀请了省内外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指导教师交流治学与创新经验,以促进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我校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主管校领导、博士生导师代表、研究生学院领导及博士生代表共 13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根据省学位办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活动第二阶段的安排和要求,我校将结合学科特色,邀请省内外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做经验介绍,总结传授优秀博士生论文的创作、培养经验和方法,为我校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以提高我校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激发创新源动力,进一步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六、加强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了加强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生学院在广泛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9年共制订了9份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组织制定了《长江大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有利于规范和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引导重点学科产出显性成果,促进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制订了《长江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长江大学选聘博士生导师试行办法》、《长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长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等系列管理文件,确保做好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立了长江大学首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制订了《长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工作细则》、《关于实行研究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决定》等3份文件,加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培养质量监控;实行了研究生会成员值班制度,制订了《关于实行研究生会成员值日制度的决定》,使研究生会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七、开展湖北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以评估促建设
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总体工作安排,研究生学院对20个省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中期检查采取各省重点学科自我总结、校内专家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学院提前对中期检查要求和工作日程进行安排,各重点学科认真撰写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报告,总结了前一阶段取得的建设成果,包括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建设经费使用、学科建设经验等.校内专家实地仔细查看资料及相关支撑材料,对每个省重点学科作出总体评价,向各学科负责人及学院领导反馈了学科建设状况意见,包括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今后应努力的主要方向.各重点学科通过总结前一阶段取得的建设成果,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进一步明确了后期建设目标.中期检查对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与管理,提高建设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加强研究生培养改革与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1、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我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入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日益严重.为了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实施因材施教,通过对其他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调研,结合我校实际,出台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及质量监控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并从2009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实施.
2、组织制订了12个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参考全国工程硕士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组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系制定了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进一步健全了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今年,研究生学院对涉及专业和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学位课程组织了统一考试,两学期共组织课程考试25门次.课程考试对督促研究生全面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4、成立了长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聘请了马成松等12名教师为研究生教育督导员,分别在石油科学、农医、理工、人文社科等四大学科组开展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主要进行教学巡查、教案检查、课程教学检查和期中教学检查.督导组的工作强化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与培养质量的监控,确保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九、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1、认真做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优推荐和奖励工作,力推29篇硕士论文参加省第七批优秀硕士论文评选,我校10篇硕士论文榜上有名.
2、坚持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对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文跟踪、论文答辩等环节有严格明确的要求,有严格规范的学位论文开题、答辩方案、论文评阅制度和答辩程序.加强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监控工作,积极推进学位论文双盲抽查评估,
对09届399名硕士生学位论文共抽查76,双盲评审率19%.同时,积极向省学位办推荐我校专家参加全省部分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评审工作,以扩大我校研究生导师的知名度.我校30名教授被聘请为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评审专家,承担了92篇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通讯评审.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开展了09年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现任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认真做好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的更新工作,我校有185位教授符合专家库条件要求,已上报省学位办并登录专家库.
十、组织召开学校首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
为了规范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确保培养质量,组织了有博士生导师、博士生代表及相关管理人员参加的首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培养过程管理与提高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术活动与学术道德规范、培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实验室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学校将把争创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为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中长期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
十一、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深入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丰富多彩的学术及文体活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以学生党建为阵地,抓契机求实效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活动.成立研究生党支部32个,全年发展新党员90人,预备党员转正100余人,给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6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学习125人.加强组织民主生活会的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了10.24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感人事迹.
积极推进学术交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举办研究生导师讲坛2次.坚持培养院系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报告会的政策导向,全校共开展研究生学术报告会50余场次.
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以及湖北省第十五届外语翻译大赛中我院学子均取得佳绩.在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有16件作品入围学校的初赛;在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6人获奖,取得我院学生参加此项竞赛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而在湖北省第十五届外语翻译大赛中,费华东荣获笔译组一等奖.
充分发挥研究生会和社团组织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及研究生社团组织,制定研究生干部的选拔、培训、使用、管理、表彰和奖励的相关规定,为研究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团结同学、教育同学、组织同学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发挥研究生会职能,更好地为广大研究生服务,畅通信息渠道,实行了研究生会学生干部值班制度,并设立研究生意见信箱.举办了欢送毕业生男女混合排球赛、研究生中英文演讲赛,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校的第六届田径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积极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庆国庆60周年红歌会活动.
十二、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中共长江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研究生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2009年4月初开始,在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究生学院了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发动,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师生动员大会;理论学习保质保量.调研工作深入形式多样,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民主热烈;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好群众评议;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制度等关键环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开展调研,理清发展思路;以人为本,解决突出问题;坚持舆论导向,营造氛围;统筹兼顾,确保两促进.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学院全体师生党员,特别是学院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了突出质量为基、学术为本、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主题,全院师生在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科建设创新与发展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达到了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研究生院工作总结


xxxx年是实施湖南大学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纲要的第三个年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依靠各学院、各职能部处的大力支持,研究生院紧密围绕学校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
组织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学科参加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对于找准学科的优势和差距,推动学科自主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步建立了博士生导师库,分析了近三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学术状况,全面总结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博士生导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加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博士论文的双盲评阅制度和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硕士论文抽查制度,强化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学位授予质量。
开展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与推荐工作,产生了良好品牌效用和样板效用。全年评选表彰了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5篇、优秀硕士论文41篇。经过学校推荐和湖南省学位委员会评审,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26篇。经过湖南省学位委员会推荐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罗旗帜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能量原理的薄壁箱梁剪力滞理论与试验研究》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化学学科杨海峰的博士学位论文《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映射分析》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完成了量大面广的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和评定工作,截止到今年9月授予博士学位162人,硕士学位1890人(其中,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31人)。今年最后一次学位申请与评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
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25名,新增硕士生导师75人,形成了一支与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相匹配、整体学术实力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组织了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获准8项。组织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获准15项。开展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立项实施教改项目12项,精品课程建设2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5项,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
完成了新一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和职业型科学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论证工作,积极推进了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
健全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保障体系,增加了257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统一排课,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处理了两起教学事故,实行了网上排课、制定培养计划和选课等系统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顺利实施了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计划,全年三次选派研究生学生92名,推动了学校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会公布的xxxx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选派情况通报,在攻读国外博士学位研究生占签约名额的百分比排序上,湖南大学在处于全国高校前列的49所大学中列22位。
全面推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变了旧的研究生分类,施行了完全学分制,健全完善了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资助制和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覆盖75%博士生和70%的硕士生,优秀博士生在学期间获得的最高奖学助学金可达10万元。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起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的热烈反响,在省内几家大报的重要版面或头版头条、经视卫视台的黄金时段均有报道,《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和新浪网等纷纷刊载了专题新闻。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
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制度,健全与完善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形成研究生招生报名、初试、复试和录取各个关键环节的程序保障,促进了我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工作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一步增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保障了在稳定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提高生源质量。学校xxxx年招收博士生386人,全日制硕士生290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37人。目前,学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5519人,全日制研究生超过10000人,其中,博士生1977人,全日制硕士生869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46人;全日制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2。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标准化保密室、考场和考点的规范化建设,建设了高标准的研究生考试保密室,配置了先进的保密技术防范设施,为保障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加大了推免生复试权重,革新了特殊人才选拔机制,开辟了校内跨学科、跨学院交流的通道,促进了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的创新。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基本做法在今年《教育部简报》第79期专题刊载,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
四、综合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研究生院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对部门结构和岗位职责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院管理职能,优化了管理队伍的结构。
制定了学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标准,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基层单位管理干部的工作规范,促进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编制了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工作计划,并将各项计划和工作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保障了研究生院工作的整体性和执行力。
定期制订了研究生院重点工作日程安排,健全完善了研究生院院务会制度,推动了研究生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大学研究生院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施湖南大学“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纲要的第三个年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依靠各学院、各职能部处的大力支持,研究生院紧密围绕学校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

组织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学科参加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对于找准学科的优势和差距,推动学科自主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步建立了博士生导师库,分析了近三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学术状况,全面总结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博士生导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加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博士论文的双盲评阅制度和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硕士论文抽查制度,强化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学位授予质量。

开展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与推荐工作,产生了良好品牌效用和样板效用。全年评选表彰了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5篇、优秀硕士论文41篇。经过学校推荐和湖南省学位委员会评审,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26篇。经过湖南省学位委员会推荐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罗旗帜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能量原理的薄壁箱梁剪力滞理论与试验研究》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化学学科杨海峰的博士学位论文《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映射分析》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完成了量大面广的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和评定工作,截止到今年9月授予博士学位162人,硕士学位1890人(其中,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31人)。今年最后一次学位申请与评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

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25名,新增硕士生导师75人,形成了一支与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相匹配、整体学术实力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组织了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获准8项。组织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获准15项。开展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立项实施教改项目12项,精品课程建设2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5项,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

完成了新一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和职业型科学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论证工作,积极推进了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

健全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保障体系,增加了257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统一排课,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处理了两起教学事故,实行了网上排课、制定培养计划和选课等系统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顺利实施了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计划,全年三次选派研究生学生92名,推动了学校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会公布的201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选派情况通报,在攻读国外博士学位研究生占签约名额的百分比排序上,湖南大学在处于全国高校前列的49所大学中列22位。

全面推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变了旧的研究生分类,施行了完全学分制,健全完善了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资助制和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覆盖75%博士生和70%的硕士生,优秀博士生在学期间获得的最高奖学助学金可达10万元。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起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的热烈反响,在省内几家大报的重要版面或头版头条、经视卫视台的黄金时段均有报道,《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和新浪网等纷纷刊载了专题新闻。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

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制度,健全与完善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形成研究生招生报名、初试、复试和录取各个关键环节的程序保障,促进了我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工作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一步增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保障了在稳定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提高生源质量。学校2011年招收博士生386人,全日制硕士生290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37人。目前,学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5519人,全日制研究生超过10000人,其中,博士生1977人,全日制硕士生869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46人;全日制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2。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标准化保密室、考场和考点的规范化建设,建设了高标准的研究生考试保密室,配置了先进的保密技术防范设施,为保障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加大了推免生复试权重,革新了特殊人才选拔机制,开辟了校内跨学科、跨学院交流的通道,促进了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的创新。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基本做法在今年《教育部简报》第79期专题刊载,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

四、综合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研究生院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对部门结构和岗位职责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院管理职能,优化了管理队伍的结构。

制定了学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标准,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基层单位管理干部的工作规范,促进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编制了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工作计划,并将各项计划和工作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保障了研究生院工作的整体性和执行力。

定期制订了研究生院重点工作日程安排,健全完善了研究生院院务会制度,推动了研究生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施湖南大学“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纲要的第三个年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依靠各学院、各职能部处的大力支持,研究生院紧密围绕学校目标,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

组织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学科参加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对于找准学科的优势和差距,推动学科自主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步建立了博士生导师库,分析了近三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学术状况,全面总结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博士生导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加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博士论文的双盲评阅制度和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硕士论文抽查制度,强化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学位授予质量。

开展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与推荐工作,产生了良好品牌效用和样板效用。全年评选表彰了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5篇、优秀硕士论文41篇。经过学校推荐和湖南省学位委员会评审,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26篇。经过湖南省学位委员会推荐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罗旗帜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能量原理的薄壁箱梁剪力滞理论与试验研究》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化学学科杨海峰的博士学位论文《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映射分析》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完成了量大面广的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和评定工作,截止到今年9月授予博士学位162人,硕士学位1890人(其中,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31人)。今年最后一次学位申请与评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

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25名,新增硕士生导师75人,形成了一支与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相匹配、整体学术实力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组织了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获准8项。组织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获准15项。开展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立项实施教改项目12项,精品课程建设2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5项,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

完成了新一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和职业型科学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论证工作,积极推进了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

健全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保障体系,增加了257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统一排课,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处理了两起教学事故,实行了网上排课、制定培养计划和选课等系统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顺利实施了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计划,全年三次选派研究生学生92名,推动了学校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会公布的201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选派情况通报,在攻读国外博士学位研究生占签约名额的百分比排序上,湖南大学在处于全国高校前列的49所大学中列22位。

全面推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变了旧的研究生分类,施行了完全学分制,健全完善了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资助制和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覆盖75%博士生和70%的硕士生,优秀博士生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学助学金可达10万元。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起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的热烈反响,在省内几家大报的重要版面或头版头条、经视卫视台的黄金时段均有报道,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和新浪网等纷纷刊载了专题新闻。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

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制度,健全与完善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形成研究生招生报名、初试、复试和录取各个关键环节的程序保障,促进了我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工作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一步增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保障了在稳定生源数量的基础上提高生源质量。学校2011年招收博士生386人,全日制硕士生290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37人。目前,学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5519人,全日制研究生超过10000人,其中,博士生1977人,全日制硕士生869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46人;全日制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2。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标准化保密室、考场和考点的规范化建设,建设了高标准的研究生考试保密室,配置了先进的保密技术防范设施,为保障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加大了推免生复试权重,革新了特殊人才选拔机制,开辟了校内跨学科、跨学院交流的通道,促进了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的创新。学校推免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基本做法在今年《教育部简报》第79期专题刊载,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并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

四、综合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研究生院管理岗位的聘任工作,对部门结构和岗位职责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院管理职能,优化了管理队伍的结构。

制定了学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标准,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基层单位管理干部的工作规范,促进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编制了研究生院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工作计划,并将各项计划和工作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保障了研究生院工作的整体性和执行力。

定期制订了研究生院重点工作日程安排,健全完善了研究生院院务会制度,推动了研究生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研究生科研实践工作总结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