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6.28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9篇。

充分准备教案课件是保证老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撰写教案课件。教案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柱,编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些与“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相关的知识,建议大家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听故事,谈启发:

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四、测一测好!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到“智慧之窗”的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得了4分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

五、想一想得分高的同学不要骄傲,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仅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老师一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一组图形,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特别好听,想不想听一下。音乐好听吗?老师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看哪一组同学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生拼图,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学生拿出七巧板按小组拼)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有想象力。

4、异想天开: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展示一些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

5、全课总结: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老师为你们骄傲。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等待你们去揭开,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2

1、准备若干盒印泥

2、准备活动用图片。

3、准备一首小诗歌。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什么都瞒不过它的双眼。当然,那是神话。但是一个人的眼力却是可以锻炼出来的,眼力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观察能力强,也就是看得清晰,看得准确,看得细致,看得完整。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练练自己的观察力。

以孩子喜欢的人物——孙悟空,谈话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一)游戏

游戏方式:

准备一只印泥盒,学生每组也准备一只印泥盒,然后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尽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正确。

教师用食指蘸上印泥给学生看一下,然后快速把中指按在脸上,要求学生也照着教师的样子去做。当学生们把手指按在脸上后,教师又低下头快速重复了三次上述的动作。学生模仿。(这时很多学生的脸上出现了红印泥)

小结:

老师在按脸的时候,以将有印泥的食指换成了干净的中指。脸上按上红印的同学正是由于观察不细致,只注意到老师按脸的大动作,而没有看到换指的小动作。有些同学途中发现,为时以晚,脸上已经按上红印了,而脸上没有按红印的同学观察就比较细致。他们不仅认真看,而且注意到了老师的每一个细小动作。这才是正确的观察方法。

此活动的目的是测测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游戏,

脸上一点印泥也没有的学生说明观察最细致,脸上按了红指印的学生说明观察就不够细致了。

三、活动(二)看图,

出示奇怪的公鸡图

1、先不同别人商量,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2、再仔细看看,这幅图有那几种动物组成。答案()

3、跟同伴交流,你的答案对不对,对了几个?

4、与同伴交流得高分的原因:

A、因为看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

B、因为看的时候能集中注意力。

C、因为看的时候比较仔细。

D、因为看的时候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通过看图,再测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提高观察能力,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并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

四、活动(三)观察力训练

1、观察细致性训练

(1)说出下面图画画的是什么?各处于什么状态?

指名说

(2)说出下面各图中少了什么东西,并把缺少的部分画出来。

填表:在两分钟内,我画出了幅图中缺少的部分。

其中画对了幅,画错了幅。

奖励:教师给全对的同学戴上“红”帽子,称他们为“火眼金睛”。

小结:戴上小“红”帽的同学观察最细致。

2、观察概括性训练

(1)把下面两幅画的内容用一个成语写下来。

你写对了吗?(学生把写好的成语举起,让教师检查)。

奖励:教师给写对的学生戴上“小奖牌”。

(2)把下面三幅画的内容用一个成语说出来。

你说对了吗?说对了请你也戴上“小奖牌”。

小结:戴上“小奖牌”的同学能把观察到的东西概括出来,真能干!

3、顺序性观察训练

(1)今天是安安的生日。她请了英英、美丽、小凤和贝贝来她家吃蛋糕。她们都来了,4个人的脚印清清楚楚的印在地上。请您当一回侦探,通过观察地上的脚印,弄清4个人到达安安家的先后顺序。

填表:先来到安安家的是、接着、然后是、最后是。

你填对了吗?

奖励:教师给填对的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2)下面四幅画的顺序标号不对,请你仔细观察一下,重新排列它们的顺序。

正确的排序是、、、。

你排对了吗?排对了请你也拿出一面“小红旗”。

提高要求:

重排后,根据图中内容说一个小故事。

小结:拿到小红旗的同学,你们观察时都能按一定

5、情绪卡片

一、教学目的: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准备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五年级小学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交往过程中的纠纷、误会不善于处理,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从而影响同学关系,自己也很苦恼。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才不会感情用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今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

2.学文明理

(1)读遍课文,让学生思考。

A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B小花是怎么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B、转移法。C将心比心。D、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建议6位小品扮演者提前进行排练,尤其要挑选好女主角王小燕,以确保表演成功。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看法。

师: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生:生气容易影响同学关系。……

6、自主学习巧安排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算一道数学题:一年有365天,那么10年有几天?100年有几天?

总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活一百岁,也不过活了36500天,时间是多么宝贵。

2、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5:30~8:30这段时间里,你做了那些事情?今天早上7:30~8:00这段时间里,你做了哪些事情?(交流)

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同学收获多,有的同学收获少,所以,时间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收获多,有人收获少?所以我们从小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学习名人,明白道理

1、你知道哪些关于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2、这些名人是怎样巧用时间的?

总结:这些人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许多人给后人留下了珍惜时间的格言。

3、全班交流惜时格言。

三、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巧妙利用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办成一些事情的例子?

2、总结方法。

(1)、完成家庭作业要专时专用,不能在写作业时干别的事情,不然,玩得不痛快,学得也不扎实。

(2)、打扫卫生时,可以一边劳动,一边背课文,做到劳动、学习两不误。

(3)、课间活动一定要积极参加,这样才能在下节课中有充足的精力,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当堂任务及时完成了,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干别的事情。

(4)、中午吃完饭可以休息一下,然后再利用课前时间看一些课外书。

3、亲身体验

给大家五分钟自习时间,自己安排学习内容,然后汇报在五分钟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4、同学们总结出了很多巧用时间的方法,但我发现,有的同学放学后几个小时的时间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有的同学早晨到校后,把半小时的课前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都来动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放学后到睡觉前这一段时间、到校后和上课前这一段时间安排一下,定一个时间安排表。

5、挑选同学展示自己的时间安排表,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四、教师小结,提升认识

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打字员一分钟可打150个字,纺织工人一分钟可打120个结,话务员一分钟可以接25个电话,护士一分钟可以给三个病人打针,教师一分钟可以改5本作业,装订员一分钟能订书20本。正是这一分一秒的时间组成了人的一生,节约了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巧妙驾驭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3

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要通过我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下面分析心理描写。

1.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够救出自己的战友。

我们知道他(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情况万分危急,如不采取措施,烈火很快就会吞掉他的生命。是没有办法吗?不是!1.文中的两句心理描写告诉我们,当时邱少云自己可以救自己,我也可以救他。但是邱少云没有那样做,我也不能那样做。

2.但是这样一来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这一心理描写,一方面说明了邱少云不去扑灭身上的火和我不能去救战友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生死关头,英雄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整个部队,整个作战计划。这体现了战士的高尚情操。

3.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或者突然叫起来。

这两句说明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担心,生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年轻一词强调了跳起来或叫起来的可能性。因为年轻,就缺少战斗经验,缺少各种风浪的磨炼,缺少忍受痛苦的意志。可见我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一心理活动,烘托出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

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火突然间熄灭了。

这一心理描写说明了我复杂、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邱少云是我的战友,烈火在吞没他活活的生命,我怎么忍心看呢?可是阶级的情、战友的爱,使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体现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

5.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我内心痛苦的程度。痛苦的原因不仅仅是邱少云是我的战友,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位严守纪律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通过对以上几处心理活动的分析,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算一道数学题:一年有365天,那么10年有几天?100年有几天?

总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活一百岁,也不过活了36500天,时间是多么宝贵。

2、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5:30~8:30这段时间里,你做了那些事情?今天早上7:30~8:00这段时间里,你做了哪些事情?(交流)

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同学收获多,有的同学收获少,所以,时间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收获多,有人收获少?所以我们从小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学习名人,明白道理

1、你知道哪些关于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2、这些名人是怎样巧用时间的?

总结:这些人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许多人给后人留下了珍惜时间的格言。

3、全班交流惜时格言。

三、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巧妙利用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办成一些事情的例子?

2、总结方法。

(1)、完成家庭作业要专时专用,不能在写作业时干别的事情,不然,玩得不痛快,学得也不扎实。

(2)、打扫卫生时,可以一边劳动,一边背课文,做到劳动、学习两不误。

(3)、课间活动一定要积极参加,这样才能在下节课中有充足的精力,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当堂任务及时完成了,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干别的事情。

(4)、中午吃完饭可以休息一下,然后再利用课前时间看一些课外书。

3、亲身体验

给大家五分钟自习时间,自己安排学习内容,然后汇报在五分钟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4、同学们总结出了很多巧用时间的方法,但我发现,有的同学放学后几个小时的时间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有的同学早晨到校后,把半小时的课前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都来动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放学后到睡觉前这一段时间、到校后和上课前这一段时间安排一下,定一个时间安排表。

5、挑选同学展示自己的时间安排表,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四、教师小结,提升认识

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打字员一分钟可打150个字,纺织工人一分钟可打120个结,话务员一分钟可以接25个电话,护士一分钟可以给三个病人打针,教师一分钟可以改5本作业,装订员一分钟能订书20本。正是这一分一秒的时间组成了人的一生,节约了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巧妙驾驭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若干盒印泥

2、准备活动用图片。

3、准备一首小诗歌。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什么都瞒不过它的双眼。当然,那是神话。但是一个人的眼力却是可以锻炼出来的,眼力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观察能力强,也就是看得清晰,看得准确,看得细致,看得完整。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练练自己的观察力。

以孩子喜欢的人物——孙悟空,谈话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一)游戏

游戏方式:

准备一只印泥盒,学生每组也准备一只印泥盒,然后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尽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正确。

教师用食指蘸上印泥给学生看一下,然后快速把中指按在脸上,要求学生也照着教师的样子去做。当学生们把手指按在脸上后,教师又低下头快速重复了三次上述的动作。学生模仿。(这时很多学生的脸上出现了红印泥)

小结:

老师在按脸的时候,以将有印泥的食指换成了干净的中指。脸上按上红印的同学正是由于观察不细致,只注意到老师按脸的大动作,而没有看到换指的小动作。有些同学途中发现,为时以晚,脸上已经按上红印了,而脸上没有按红印的同学观察就比较细致。他们不仅认真看,而且注意到了老师的每一个细小动作。这才是正确的观察方法。

此活动的目的是测测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游戏,

脸上一点印泥也没有的学生说明观察最细致,脸上按了红指印的学生说明观察就不够细致了。

三、活动(二)看图,

出示奇怪的公鸡图

1、先不同别人商量,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2、再仔细看看,这幅图有那几种动物组成。答案()

3、跟同伴交流,你的答案对不对,对了几个?

4、与同伴交流得高分的原因:

A、因为看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

B、因为看的时候能集中注意力。

C、因为看的时候比较仔细。

D、因为看的时候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通过看图,再测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提高观察能力,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并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

四、活动(三)观察力训练

1、观察细致性训练

(1)说出下面图画画的是什么?各处于什么状态?

指名说

(2)说出下面各图中少了什么东西,并把缺少的部分画出来。

填表:在两分钟内,我画出了幅图中缺少的部分。

其中画对了幅,画错了幅。

奖励:教师给全对的同学戴上“红”帽子,称他们为“火眼金睛”。

小结:戴上小“红”帽的同学观察最细致。

2、观察概括性训练

(1)把下面两幅画的内容用一个成语写下来。

你写对了吗?(学生把写好的成语举起,让教师检查)。

奖励:教师给写对的学生戴上“小奖牌”。

(2)把下面三幅画的内容用一个成语说出来。

你说对了吗?说对了请你也戴上“小奖牌”。

小结:戴上“小奖牌”的同学能把观察到的东西概括出来,真能干!

3、顺序性观察训练

(1)今天是安安的生日。她请了英英、美丽、小凤和贝贝来她家吃蛋糕。她们都来了,4个人的脚印清清楚楚的印在地上。请您当一回侦探,通过观察地上的脚印,弄清4个人到达安安家的先后顺序。

填表:先来到安安家的是、接着、然后是、最后是。

你填对了吗?(合同范本网 www.jHT868.coM)

奖励:教师给填对的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2)下面四幅画的顺序标号不对,请你仔细观察一下,重新排列它们的顺序。

正确的排序是、、、。

你排对了吗?排对了请你也拿出一面“小红旗”。

提高要求:

重排后,根据图中内容说一个小故事。

小结:拿到小红旗的同学,你们观察时都能按一定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6

一、指导_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具体目标

培养学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首先: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再次: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方面做出合适的决定。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大类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在学生中极少出现;发展性问题是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扩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焦虑、紧张、厌学情绪;自我感觉、体验和评价失当等。

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生由于学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苦恼

学生经历着许多变化,如环境、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角色的转化等变化,有了变化就要适应而学习适应不良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2、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这种不良情绪大致有以下情况:对前途和未来过分担忧,自信心下降;出现消极情绪不知如何宣泄,导致自己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人际交往。

3、与同学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出现的困惑。

4、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四、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面向全体,通过普遍的活动教育,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差异性原则

注意个性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主动性原则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帮助学习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四)活动性原则

以活动为主,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五)尊重与理解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还要遵循保密性和助人自助原则。

五、教学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常识。

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择业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六、途径和方法

(一)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采用团队活动、故事、心理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个别咨询与辅导

采用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排解困扰。

(三)发挥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改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7

心理健康教案

1.揭短会(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

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2.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教学目的:

1、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听故事,谈启发:

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著名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各抒己见,老师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三、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几生表演《如此创新》)

时间:一个早上 地点:校园 人物:学生和老师

情景:„„

你们看了表演,明白了什么叫创新,该怎样创新了吧!

四、测一测

好!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到“智慧之窗”的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

得了4分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

五、想一想

得分高的同学不要骄傲,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仅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老师一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一组图形,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

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特别好听,想不想听一下。音乐好听吗?老师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看哪一组同学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生拼图,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学生拿出七巧板按小组拼)

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好,最有想象力。

4、异想天开:

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

展示一些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

5、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老

师为你们骄傲。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等待你们去揭开,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3.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

(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设计意图:让孩子知道小花就是我自己,我是美丽的。同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形成自我欣赏和期待意识。】

故事:如何战胜挫折(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到启发)课件:图片话语话 师:闭上眼睛,你现在就是海伦,好好地想一想,你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你的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你的眼前是什么?睁开你的眼睛

请学生回答。那海伦看到了什么?

师:你读到了海伦的内心世界里了,这就是海伦心中看到的世界。一个盲人眼中的世界。让人心动,让人感动。

名人的故事激励我们积极向上,让我们再次认识了海伦姐姐,你一定感受很深,讲出来与大家共享。

师引导:海伦面对人生挫折,没有自暴自弃,选择了与命运抗争,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如此(点击课件出示话)

6、教师小结:海伦姐姐,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海伦的书 师:接下来这个故事是老师听来的,听后,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这是个关于帽子的故事。(点击课件)

7、听老师讲故事:苏珊的帽子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苏珊在担心什么呢? 苏珊为何轻松自如了呢?

你想对苏珊或他的老师或他的同学说些什么吗?

师:当别人遇到挫折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战胜挫折。

8、师:小组讨论,假如你的同学遇到挫折,你会教他一招战胜挫折的方法吗?(点击课件)

战胜挫折解决的办法有:A、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

B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事„„ C、换位法:别人遇到此事,会怎样做„„ D、安慰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E、求助法:找人倾诉,寻找办法„„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应点,并引申拓展。

师:战胜挫折有那么多方法,如果你遇到了挫折,就可以用上这一招半势。【设计意图:用正反事例引导学生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对学生授之以渔。在此环节中,我们采用了榜样学习法,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视。】

(四)彩虹篇

1、师:如果每次你都能战胜挫折,那挫折将成为你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看!

2、(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三个阶段)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靠的是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一次次不怕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听说陈忠和教练和女排姑娘们最喜欢唱一首歌!师:对!《阳光总在风雨后》(五)升华篇

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1、点击课件: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学生朗读。读给自己,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到了你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为自己鼓掌!

2、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 你能创作一句吗?送与好朋友共勉。拿出你的小花,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举一例后,互赠名言!

3、总结(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勇敢面对生活,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共同面对。

(点击课件)听,熟悉的旋律又充盈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5、师:同学们、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张开双臂,挥动手中的小花,一起哼唱这首歌吧!笑着拥抱挫折吧!(点击课件)

(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做动作,屏幕上出现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设计意图:情感共鸣,树立战胜挫折信心和集体互助意识。】

4.控制情绪 教学目标:

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调节情绪,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2、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教学方法:游戏法,表演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步骤

一、课前谈话:今天对老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马上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

(高兴、紧张、害怕、快乐„„)

步骤

二、游戏导入,体会情绪

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吧!——“击鼓传花”。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音乐停轮到谁谁就得表演节目。(采访:表演了节目和没表演节目的同学分别感觉如何)

(学生得到了失望、兴奋、喜悦等各种情绪体验)

步骤

三、认识情绪

1、采访:访问此刻的学生的心情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板书:情绪)

2、情绪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老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烦恼

他的情绪怎样?(高兴)

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

想象一下,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逐一出示图片,再辨情绪,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绪?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

步骤

四、体验、表现情绪

1、游戏一:摸礼物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盒子。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

(盒子一:小鸭盒子二:空的)

体验情绪: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待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

边进行教师边采访,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步骤

五、情景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示内容,排演心理情景剧。

课件出示提示内容: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你会有怎样的情绪?会怎么做?

(1)当你的妈妈来学校看你的时候

(2)当你想去同学家玩,妈妈却没有同意的时候

(3)当你考试拿到好的成绩的时候

(4)当你考试考砸了,父母批评你的时候

(5)当你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没带钱的时候

操练五分钟左右时间,让二至三组同学上台表演,表演完后,老师对同学们进一步引导,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快乐的情绪,抛弃不好的情绪。

步骤六:引导

情绪原来有许许多多,那么,哪一种情绪你希望经常拥有它呢?(快乐、高兴等)我们也来谈一谈快乐的事吧!

老师先举例自己的一些快乐事情:如收到小礼物,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买了一本好书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讲出自己生活中值得高兴的事情

步骤

七、小结: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对,如何让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只垃圾桶,知道是用来干嘛的吗?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所有的坏情绪都扔到垃圾桶里,把好情绪留在心中。最后,我们齐唱一首歌曲:《我们都是快乐的人》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8

心理健康教案

1.揭短会(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

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2.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教学目的:

1、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听故事,谈启发:

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著名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各抒己见,老师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三、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几生表演《如此创新》)

时间:一个早上 地点:校园 人物:学生和老师

情景:„„

你们看了表演,明白了什么叫创新,该怎样创新了吧!

四、测一测

好!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到“智慧之窗”的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

得了4分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

五、想一想

得分高的同学不要骄傲,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仅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老师一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一组图形,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

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特别好听,想不想听一下。音乐好听吗?老师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看哪一组同学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生拼图,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学生拿出七巧板按小组拼)

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好,最有想象力。

4、异想天开:

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

展示一些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

5、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老

师为你们骄傲。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等待你们去揭开,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3.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

(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设计意图:让孩子知道小花就是我自己,我是美丽的。同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形成自我欣赏和期待意识。】

故事:如何战胜挫折(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到启发)课件:图片话语话 师:闭上眼睛,你现在就是海伦,好好地想一想,你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你的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你的眼前是什么?睁开你的眼睛

请学生回答。那海伦看到了什么?

师:你读到了海伦的内心世界里了,这就是海伦心中看到的世界。一个盲人眼中的世界。让人心动,让人感动。

名人的故事激励我们积极向上,让我们再次认识了海伦姐姐,你一定感受很深,讲出来与大家共享。

师引导:海伦面对人生挫折,没有自暴自弃,选择了与命运抗争,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如此(点击课件出示话)

6、教师小结:海伦姐姐,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海伦的书 师:接下来这个故事是老师听来的,听后,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这是个关于帽子的故事。(点击课件)

7、听老师讲故事:苏珊的帽子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苏珊在担心什么呢? 苏珊为何轻松自如了呢?

你想对苏珊或他的老师或他的同学说些什么吗?

师:当别人遇到挫折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战胜挫折。

8、师:小组讨论,假如你的同学遇到挫折,你会教他一招战胜挫折的方法吗?(点击课件)

战胜挫折解决的办法有:A、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

B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事„„ C、换位法:别人遇到此事,会怎样做„„ D、安慰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E、求助法:找人倾诉,寻找办法„„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应点,并引申拓展。

师:战胜挫折有那么多方法,如果你遇到了挫折,就可以用上这一招半势。【设计意图:用正反事例引导学生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对学生授之以渔。在此环节中,我们采用了榜样学习法,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视。】

(四)彩虹篇

1、师:如果每次你都能战胜挫折,那挫折将成为你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看!

2、(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三个阶段)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靠的是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一次次不怕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听说陈忠和教练和女排姑娘们最喜欢唱一首歌!师:对!《阳光总在风雨后》(五)升华篇

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1、点击课件: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学生朗读。读给自己,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到了你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为自己鼓掌!

2、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 你能创作一句吗?送与好朋友共勉。拿出你的小花,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举一例后,互赠名言!

3、总结(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勇敢面对生活,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共同面对。

(点击课件)听,熟悉的旋律又充盈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5、师:同学们、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张开双臂,挥动手中的小花,一起哼唱这首歌吧!笑着拥抱挫折吧!(点击课件)

(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做动作,屏幕上出现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设计意图:情感共鸣,树立战胜挫折信心和集体互助意识。】

4.控制情绪 教学目标:

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调节情绪,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2、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教学方法:游戏法,表演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步骤

一、课前谈话:今天对老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马上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

(高兴、紧张、害怕、快乐„„)

步骤

二、游戏导入,体会情绪

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吧!——“击鼓传花”。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音乐停轮到谁谁就得表演节目。(采访:表演了节目和没表演节目的同学分别感觉如何)

(学生得到了失望、兴奋、喜悦等各种情绪体验)

步骤

三、认识情绪

1、采访:访问此刻的学生的心情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板书:情绪)

2、情绪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老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烦恼

他的情绪怎样?(高兴)

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

想象一下,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逐一出示图片,再辨情绪,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绪?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

步骤

四、体验、表现情绪

1、游戏一:摸礼物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盒子。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

(盒子一:小鸭盒子二:空的)

体验情绪: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待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

边进行教师边采访,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步骤

五、情景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示内容,排演心理情景剧。

课件出示提示内容: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你会有怎样的情绪?会怎么做?

(1)当你的妈妈来学校看你的时候

(2)当你想去同学家玩,妈妈却没有同意的时候

(3)当你考试拿到好的成绩的时候

(4)当你考试考砸了,父母批评你的时候

(5)当你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没带钱的时候

操练五分钟左右时间,让二至三组同学上台表演,表演完后,老师对同学们进一步引导,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快乐的情绪,抛弃不好的情绪。

步骤六:引导

情绪原来有许许多多,那么,哪一种情绪你希望经常拥有它呢?(快乐、高兴等)我们也来谈一谈快乐的事吧!

老师先举例自己的一些快乐事情:如收到小礼物,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买了一本好书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讲出自己生活中值得高兴的事情

步骤

七、小结: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对,如何让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只垃圾桶,知道是用来干嘛的吗?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所有的坏情绪都扔到垃圾桶里,把好情绪留在心中。最后,我们齐唱一首歌曲:《我们都是快乐的人》

数学教学中探究性问题设计的思考

[摘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为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深钻教材及精心设计外,教师应该用心捕捉与重组课堂的信息与资源,机智地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一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对探究性问题进行设计。

[关键词]探究性;有效性 ;问题设计

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探究学习的开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学习设计成学生愿意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迫不及待地获取知识的快乐旅程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设计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呢?

一、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在新知生长之初;

小学生好奇心强,在数学课的新知引入阶段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其学习的热情。数学新知是旧知的引申和发展,或有几个旧知重新组合转化而成,也可能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完成新的任务是,必然产生探究的欲望。所以,在学生新知生长之初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启迪学生的思维。

如: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分苹果的过程。师:两人平均分一个苹果,每个人分到多少个?生:半个。师:对,是半个。那么同学们,我们学过的数可不可以表示半个?生(沉思):没有。师:那么怎样表示1个苹果的一半呢?生自由发言、设计自己理解的半个表示方法。半个的表示方法,达成了教师和学生都想问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自然而然成了这堂课新知探究活动的主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由自己创造分数符号的过程,充分体验了“二分之一”这个分数概念形成的思考活动。

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创造的符号共同点是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建构了分数的意义,而且也获得了数学思考与探究活动的经验。经历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体验到自己思维的力量,而且也感受到创造数学的乐趣。在新知成长之初设计探究问题,能较好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自觉参与数学化的过程,达到有效建构的效果。

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在学习矛盾之中;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数学充满着矛盾,已知与未知、现在与需求、正确与错误的联系和交替不时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可适当的创设一些矛盾问题,矛盾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诱导性,巧妙让学生在矛盾探讨中突破难点,同样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数初步认识》这一课,以前的教学中分数概念中“平均分”知识点苦口婆心的强调却屡不见效。后来在教学中,我在讲完分数的产生及概念后,设计了一道判断题“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占二分之一,对不对?”学生产生了分歧,这时我没有简单地指出谁对谁错,而是创设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赛。在辩论中,学生必定要用一定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见解,去指出对方的矛盾,这无疑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锻炼。学生通过这个探究辩论赛,对问题“是不是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真理越辩越明”,辩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平均分”的理解有了深刻的认知。

三、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在学生思维定势之处;

课堂中学生往往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产生负迁移,此时设计探究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冲破旧的思维束缚,从新的角度和方向,深化对教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可起到调节学生的情绪作用。

如:教学《什么是面积》这一课,学生通过初步认识学习了面积,教师再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提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这时一部分学生认为长方形高,面积比较大,一部分学生觉得正方形胖,应该比较大,几个学生说好像一样大。学生之间的结论有了矛盾,有了争论,他们就有了探究出正确答案的兴趣。但这时候学生受直观思维牵制,学生思维定势在用感官判断。到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用使用方法来进行比较,而不是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怎样用方法比较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学生这时踊跃参与,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共同努力探究,运用了重叠法、格子法等比较出它们是一样大的。经历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对面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在概括规律之处;

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要经过从直观感知再到抽象概括,而小学生处于具体抽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不容易完整地抽象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在此,教师可以精心地设计探究问题,使学生一步一步生成概括的能力。

比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师从年龄入手,师:老师来猜猜你们几岁了?生答略。师:我以同学们的年龄10为标准,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你们能马上猜出老师的岁数,老师的年龄大37岁,老师今年几岁?生:47。师:现在我们进入时光隧道,同学们可以回忆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推算出你几岁?老师那年几岁?生汇报,师板书:

同学们的年龄

老师的岁数

1+37 8

8+37 10

10+37 20

20+37 50

50+37 ?

①独立思考,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接着写几个结果。②得到结果观察,我们之间年龄关系有什么共同点?

③这些结果,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

学生有的利用符号如:()表示学生年龄,()+37表示教师的年龄,有的用文字说明,还有的用字母表示,通过探究教师让学生概括出可以用一个字母a来表示学生年龄,老师比同学大37岁不变,所以用a+37表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顺其自然的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五、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在课堂的收尾之时;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喜欢刨根问底的特点,倘若课堂结束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妙”之处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里探究新知能力。探究性问题设在课尾,也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有继续学习的热情。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米、毫米”这一教学,在课的结尾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我们学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单位,用它们如果我们计算从江山到上海参观世搏会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生:“太远了,不好量。”此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计量单位呢?”这个的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后去探索,为后面学习千米做了铺垫。这样,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总之,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要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育家第多斯惠也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教师机智提出问题积极引导,使全体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参与,互动互助,动脑动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自主与创新中形成发展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设计》 2008年第4期 《创造有效探究机会—提升课堂教

效率》 王庆明 李冲

[2]《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5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高兰华

[3]《小学数学教育》 2008年第3期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张茹华主编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 2003年12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斯苗儿著

让“估算之珠”自转起来

——浅谈小学估算感想

内容摘要:估算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估测数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探讨,旨在希望学生能掌握估算技巧,形成估算的良好习惯,并能学有所用。关键词:估算;个性思维;综合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估算能力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不仅在计算中强调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再计算;就连在计量长度、体积、面积等知识的教学中也特别提示我们,要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实际的测算!估算的学习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从思维角度来讲,培养孩子的快速判断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好处,对于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十

分重要的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不能准确的理解估算意义。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估算教学,让学生从意识上重视起来,从方法上运用起来,从习惯上培养起来呢?

一学会估算技巧

1、估算需要寻找合适的参照物

估算可以有误差,但误差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一定范围的,有根据地推算。有这样一个课堂实例: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有位教师从讲台上拿起一把小棒,问学生:“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手上大约有几根小棒?看谁猜的准!”一个“猜”字,让学生十分踊跃的参与了进来,课堂上热闹极了,一发而不可收,学生们毫无顾忌、随口不停地说着自己猜的数,老师是就在黑板上一一写出这些数。最后这位老师用数数的方法宣布了最后的结果。那些猜的数因接近准确答案而受到赞扬的孩子兴高采烈,而那些没有猜对的孩子有的不以为然,有的则一脸惘然。接着,这位老师又重新拿了一把小棒继续让孩子们猜一猜,继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不善于用方法去把握物体的数量,他们的估计能力几乎是一张白纸。而这位教师在教学时,面对学生在估计小棒数量中出现悬殊答案的结果,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充分暴露思考的过程,说出自己估算的方法,理由或依据,给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走出“瞎猜”、“乱猜”的死胡同,只将“估计”二字流于形式。如果在这里我们再拿一把确定数目的小棒做下比较,看下那里是比这多呢还是比这少,我想这样猜测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还有比如“猜年龄”,如果凭空想象,难免偏离比较大。但是如果结合自己熟悉的人的年龄来参照估计,结果就会比较准确。再者就是一年级里猜测的比较多的物体的长度,只有充分感知体验1厘米,一米,学生才能根据根据熟悉的事物去做比较接近的猜测。

其实在学生估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给与他们一定的指导,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方法,去身边寻找一些合适的参照物。从而引导他们的思维从无序转向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估计,从中体会估计的真正意义,提高估计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决定估大还是估小

估算应采用口算的形式,也就是在允许的范围内算法越简单越好。估算要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要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分析误差时必须以理解运算意义为前提,估算与计算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被除数估大还是估小的问题。例如:一共有260张卡纸,每4张做一个灯笼,大约能做装多少个灯笼?学生在估算练习时,出现了预设中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马上列出算式:260÷4。学生们答案不少,但比较多的集中在“60、70、65”。

学生中很可能出现的做法是把260看成240,240÷4=60,大约能做60个灯笼。还有就是把260看成了280,280÷4=70,大约可以做70个灯笼。这时主要要引导孩子发现如果做70个,就需要280张卡纸,题目中说只有260张卡纸,做70个是不够的,所以大约做60张更符合实际情况。在这里,孩子可以理解做灯笼估小更为合理。如果在这里再穿插一个例子:如果煤场有260吨煤,每车只能运4吨,大约需要运多少车?在这里如果把260看成280,答案还是70,如果看成240,答案就是运60车,实际上60车是不够的,因为一共有260吨煤,60车只能运240吨煤。如果估计少了,到时候车不够用可麻烦了!”因为有问题一的铺垫,很多学生不在盲目的猜测,而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到底该估大还是估小。

我深信:只要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的交流空间、精彩的探究素材,学生一定能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对这个估算会有进一步加深了解。

3、化大向小,以小估大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认为学生直接估测较大数量的物体,缺乏经验和知识储备,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个性思维的作用,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解决估测问题。依照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景,化大为小、以小做大,以合理多样的思路进行探索。

例如:四年级6个班学生要进行黄豆发芽实验,每人发100粒,大约一共需要30000粒黄豆,学校买了10千克黄豆,够不够?”

面对老师摆在桌子上的一大袋黄豆,同学们马上就放弃了全部数一数的念头。想出各种办法估测10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有的用秤称一称从质量进行估测;有的用手抓一抓,从体积入手进行估测。“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是先估少的,再算多的。”“先1千克估出来,再估计10千克有多少粒?”这种先估少的、再算多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为化大为小、以小估大。

教学实践表明,富有挑战性的开发式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和解决方式的多样性。学生面对“10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的问题,找到“以小估大”的策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估算方案,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蕴藏着丰富的估测潜能,我们用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的、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创造平台,学生定能显示出旺盛的学习活力。

二、体验估算的价值

1、估算可以加速解题速度。

如在教学比较11/16与14/35的大小时,有些学生看到比较大小,又是异分母,就想到通分。其实这道题完全可以不用通分,只要进行估算:11/16>1/

2、14/35

2.估算可以检验计算的对与错。

计算前的估算,如:计算3264÷32=(),学生在计算时容易漏掉商中间的0而得到错误的答案“12”。如果我们在计算前先对商的位数进行估计,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所以商肯定是三位数,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所以估算的运用就可以把错误提前在计算前加以预防,而且花的时间相对较少,效果也是相当理想的。当然,估算也可在计算后用于检验。如小明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28个,原来有几个?学生很容易列出这样的算式28-5=23(个)。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利用一下估算,让孩子理解原来的个数肯定比28个多,就可以很快判断出23是错的,进而想到应该用加法进行计算。把“估算”和“验算”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运用,这样既避免了计算的错误,又培养了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3.估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让学生用画一画、比一比再一次观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后,让学生估算一下1平方米能站几位同学,一间教室有63平方米,如果用边长是80厘米的方砖来铺,估计用多少块方砖,这间教室大约能站多少位同学。让学生估一估,再让学生在1平方米大的地方站一站进行验证。还有在对计算题、应用题中,也经常用到估算。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我们想组织500名同学看电影,坐得下吗?”类似的题型,就常要先用到估算。这样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使估算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强化估算行为,养成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在计算时,随时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估算,以确定解决问题的大致范围,用来估计计算的结果。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要在每一课时中适时地运用估算,使之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1、活动激趣——使乐意用估算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都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估算。如套圈游戏的教学:昨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套圈游戏玩得非常开心,我们的“老朋友”笑笑和淘气也玩了套圈游戏,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笑笑:“小朋友们,你们好呀!你知道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吗?我要和淘气进行套圈比赛,你们想看吗?)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淘气能赢吗?”

(1)当裁判,观看比赛,记录分数。(学生边看动画边记录)(2)反馈记录情况并自评。

2、估算

同学们,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想想你刚才的猜测对吗? 请你再来估计一下谁会赢?

(1)你是怎么估计的?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学生自由表达,同桌交流)

(2)反馈

生1: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多1,第二次笑笑比淘气多1,而第三次淘气多, 所以淘气赢了.(同学评价: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生2:从30里借1给23前两次淘气和笑笑就一样多了,再看第三次淘气比笑笑多3,所以淘气赢了。

„„

同学们说得都真不错!但是你的估计真的对了吗?让我们一起算出他们的总分来验证一下吧!

通过研究和不断挖掘有趣的教学资源,利用有效的学习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也做估算的有心人。这样不仅提高了估算兴趣,又运用了估算的方法。

2、计算引导—使抢着用估算

运用估算去检验解决问题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是经常要采用的方法。如学生练习时出现的,房子高约2厘米;毛巾长约60米,四年级一班人数为50.4人等等。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估计和判断,这样的结果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又如运用计算知识的规律进行结果的估算:下列式题计算后,你能迅速估计结果是否正确吗?56-28=85错误(将减法看作加法进行计算了),356+249=505错误(356+200就等于556,结果肯定错误)。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善于发现和掌握一些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审视计算结果。再如运用估算确定商的位数:直接说出下列计算的商是几位数,288÷24、234÷26、118÷16等等。通过估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和规律,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3、训练经常化 ——使习惯用估算

估算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所以估算教学要贯穿于数学各学习领域之中,切实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反思的估算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渗透估算。比如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哥哥姐姐矮一点,比弟弟妹妹高一点,比爸爸妈妈矮得多,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如:春游时,同学们想坐游船玩,每条游船限乘5人,12人需要租几条船?每条船要租金20元,带50元够不够?农村中一堆稻谷有多重,根据市场情况大概能卖多少钱等等。这样的练习类型,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更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像这样,从低

年级开始,不失良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

4、评价效应——使高效用估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顺木之天性,激情启疑使之乐学”,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一次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在估算教学中,只要估算的合理,教师就可采用评分数,配合奖励五角星、小贴图、口头夸奖、全班鼓掌,甚至以微笑、点头等,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当然,对于估计方法不对头的,也应以关心、诚恳、帮助的态度来对待,这样学生就会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大家都会引以为戒,防止类似的错误发生,从而促使孩子提高估算能力。同时还可以教育大家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很自然地树立起民主、和谐、互助的学习气氛,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待人处事的品德。

总之,估算,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凝结与浓缩,其优点是简捷、迅速、流畅。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教学估算策略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学生能轻松接受的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努力创设和捕捉一切可利用的估算教学的课程资源,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掌握科学的估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

作者:钱希有

[2]《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作者 : 张万祥

万玮 [3 ]《

标准》

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 2001.7

小学五年级心理教案 篇9

一、教学目的: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准备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五年级小学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交往过程中的纠纷、误会不善于处理,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从而影响同学关系,自己也很苦恼。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才不会感情用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今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

2.学文明理

(1)读遍课文,让学生思考。

A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B小花是怎么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B、转移法。C将心比心。D、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建议6位小品扮演者提前进行排练,尤其要挑选好女主角王小燕,以确保表演成功。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看法。

师: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生:生气容易影响同学关系。……

"小学五年级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