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发布时间: 2023.07.29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分享12篇)。

诗人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内心一动呢?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让我们汲取民族智慧,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古诗词,它是中华文化的绮丽瑰宝,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为您准备了关于“白居易的诗词作品”的相关介绍,请马上收藏本页句子,以方便再次阅读!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1

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内园题两字,四掖赐三臣。

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惧长尸禄,仍惊数食珍。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2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全文赏析

作品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 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诗人《新乐府·海漫漫》:“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所以“漫漫”.一词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 三、四句“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二步的具体描绘。云梦泽是古代楚地七大泽之一,方圆八、九百里。洞庭春涨,既远连云梦,傍晚夕阳返照水面之处,又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同时这句话又暗用晋明帝(司马绍) “日远长安近”的典故。诗人看见夕阳返照之处,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想到自己由江州赶赴岳州,和长安又近了一步。所以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洞庭晚景的壮阔,深层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试思水阔天长,大雁且飞渡不过,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何以轻易跨越?现在我们反过来看诗的第二句“独上危楼凭曲阑”,“独”既是实写,说他一个人登楼远眺,同时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所以他看到夕阳返照之处,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长安,听到猿啼,看到雁飞就感到世事的艰难。这几句都是见景生情,情寓景中,前后照应,既描绘了洞庭的阔大不凡,又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障,张挂在豪奢的犬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风波之苦。从而含蓄地抒发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3

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点检身上衣,无馀亦无阙。

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

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

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4

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

商陵追礼教,妇出不能止。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

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

青田八九月,辽城一万里。裴回去住云,呜咽东西水。

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

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

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5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头变云鬟面变妆,

大尾曳作长红裳。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忽然一笑千万态,

见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狐假女妖害犹浅,

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6

外强火未退,中锐金方战。一夕风雨来,炎凉随数变。

徐徐炎景度,稍稍凉飙扇。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轻健。

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帘对池竹,幽寂如僧院。俯观游鱼群,仰数浮云片。

闲忙各有趣,彼此宁相见。昨日闻慕巢,召对延英殿。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7

托质依高架,攒花对小堂。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秾因天与色,丽共日争光。

剪碧排千萼,研朱染万房。烟条涂石绿,粉蕊扑雌黄。

根动彤云涌,枝摇赤羽翔。九微灯炫转,七宝帐荧煌。

淑气熏行径,清阴接步廊。照梁迷藻棁,耀壁变雕墙。

烂若丛然火,殷于叶得霜。胭脂含脸笑,苏合裛衣香。

浃洽濡晨露,玲珑漏夕阳。合罗排勘缬,醉晕浅深妆。

乍见疑回面,遥看误断肠。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

桃李惭无语,芝兰让不芳。山榴何细碎,石竹苦寻常。

蕙惨偎栏避,莲羞映浦藏。怯教蕉叶战,妒得柳花狂。

岂可轻嘲咏,应须痛比方。画屏风自展,绣伞盖谁张。

翠锦挑成字,丹砂印著行。猩猩凝血点,瑟瑟蹙金匡。

散乱萎红片,尖纤嫩紫芒。触僧飘毳褐,留妓冒罗裳。

寡和阳春曲,多情骑省郎。缘夸美颜色,引出好文章。

东顾辞仁里,西归入帝乡。假如君爱杀,留著莫移将。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8

巧拙贤愚相是非,何如一醉尽忘机。

君知天地中宽窄,雕鹗鸾皇各自飞。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丹砂见火去无迹,白发泥人来不休。

赖有酒仙相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

百岁无多时壮健,一春能几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昨日低眉问疾来,今朝收泪吊人回。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9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羲和死来职事废,

官不求贤空取艺。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耀芒动角射三台,

上台半灭中台坼。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天文时变两如斯,

九重天子不得知。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10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全文赏析

本篇选自《白居易集》。长庆二年(822)至四年,作者任杭州刺史。这篇题记即作于长庆三年(823)八月十三日。作者以杭州现任长官身分赞扬前任长官修筑胜景,旨在阐发山水佳境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美育作用,符合教化。所以他不对冷泉亭本身作具体描写,而是强调杭州、灵隐寺本属形胜,指出冷泉亭的位置选择得很好,集中抒写在冷泉亭所感受的情趣和所获得的启发。它结构简洁,层次清楚,夹叙夹议,重在议论,而论从景出,情理交融,读来富于情致和理趣。尤其是第二段从冷泉亭春日夏夜的情趣,写到它在山下水中的地位所具有的形胜和情怀,以及坐卧其上的异趣,然后归结于情操的潜移默化,有情有景,有理有致,清婉美净,娓娓动听,有条不紊,确属一种优美的游记笔墨。这篇题记虽然得体地赞扬了前任的政绩,却更富游记的情趣,而对美好的山水风景给人以健康的情操熏陶,作者的见地显然至今仍是有所教益的。

文中所说五亭1.虚白亭是 相里君 造的 2.候仙亭是 韩皋 造的 3.观风亭是 裴棠棣 造的 4.见山亭是 卢元辅 造的 5.冷泉亭是 元藇(xu)造的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11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

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

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

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白居易的诗词作品 篇12

夜色尚苍苍,槐阴夹路长。听钟出长乐,传鼓到新昌。

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马骄欺地软,人健得天凉。

待漏排阊阖,停珂拥建章。尔随黄閤老,吾次紫微郎。

并入连称籍,齐趋对折方。斗班花接萼,绰立雁分行。

近职诚为美,微才岂合当。纶言难下笔,谏纸易盈箱。

老去何侥幸,时来不料量。唯求杀身地,相誓答恩光。

Gz85.com编辑推荐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分享十九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中华文化的绮丽瑰宝,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那么您知道有哪些有名的白居易的古诗词吗?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一】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二】

托质依高架,攒花对小堂。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秾因天与色,丽共日争光。

剪碧排千萼,研朱染万房。烟条涂石绿,粉蕊扑雌黄。

根动彤云涌,枝摇赤羽翔。九微灯炫转,七宝帐荧煌。

淑气熏行径,清阴接步廊。照梁迷藻棁,耀壁变雕墙。

烂若丛然火,殷于叶得霜。胭脂含脸笑,苏合裛衣香。

浃洽濡晨露,玲珑漏夕阳。合罗排勘缬,醉晕浅深妆。

乍见疑回面,遥看误断肠。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

桃李惭无语,芝兰让不芳。山榴何细碎,石竹苦寻常。

蕙惨偎栏避,莲羞映浦藏。怯教蕉叶战,妒得柳花狂。

岂可轻嘲咏,应须痛比方。画屏风自展,绣伞盖谁张。

翠锦挑成字,丹砂印著行。猩猩凝血点,瑟瑟蹙金匡。

散乱萎红片,尖纤嫩紫芒。触僧飘毳褐,留妓冒罗裳。

寡和阳春曲,多情骑省郎。缘夸美颜色,引出好文章。

东顾辞仁里,西归入帝乡。假如君爱杀,留著莫移将。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三】

我病卧渭北,君老谪巴东。相悲一长叹,薄命与君同。

既叹还自哂,哂叹两未终。后心诮前意,所见何迷蒙。

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

衮服相天下,倘来非我通。布衣委草莽,偶去非吾穷。

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四】

一饱百情足,一酣万事休。何人不衰老,我老心无忧。

仕者拘职役,农者劳田畴。何人不苦热,我热身自由。

卧风北窗下,坐月南池头。脑凉脱乌帽,足热濯清流。

慵发昼高枕,兴来夜泛舟。何乃有馀适,只缘无过求。

或问诸亲友,乐天是与不。亦无别言语,多道天悠悠。

悠悠君不知,此味深且幽。但恐君知后,亦来从我游。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五】

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别来未开颜,尘埃满尊杓。

蕙风晚香尽,槐雨馀花落。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寂寞。

况随白日老,共负青山约。谁识相念心,鞲鹰与笼鹤。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六】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七】

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寄名朝士籍,寓兴少年场。

老岂无谈笑,贫犹有酒浆。随时来伴侣,逐日用风光。

数数游何爽,些些病未妨。天教荣启乐,人恕接舆狂。

改业为逋客,移家住醉乡。不论招梦得,兼拟诱奇章。

要路风波险,权门市井忙。世间无可恋,不是不思量。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八】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九】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全文赏析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

紧接着便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

诗中江州之贬在诗人心灵所造成的阴影时刻折磨着他,即使临水垂钓时也挥之不去。“忽思”一语正这种心理状态的真切表现。

此诗颔联“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是诗人对前期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情景的追溯,也是对贬谪所受精神创伤的反衬。

那时,他既利用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往往使权贵们闻声变色。这自然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惜好景不长,逝者如流,这种回忆也带有浓浓的苦涩味了。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可以看出,白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出世思想。全诗以“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透露也几分达观。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一】

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廉察安江甸,澄清肃海夷。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

楚老歌来暮,秦人咏去思。望如时雨至,福是岁星移。

政静民无讼,刑行吏不欺。撝谦惊主宠,阴德畏人知。

白玉惭温色,朱绳让直辞。行为时领袖,言作世蓍龟。

盛幕招贤士,连营训锐师。光华下鹓鹭,气色动熊罴。

出入麾幢引,登临剑戟随。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晴野霞飞绮,春郊柳宛丝。城乌惊画角,江雁避红旗。

藉草朱轮驻,攀花紫绶垂。山宜谢公屐,洲称柳家诗。

酒气和芳杜,弦声乱子规。分球齐马首,列舞匝蛾眉。

醉惜年光晚,欢怜日影迟。回塘排玉棹,归路拥金羁。

自顾龙钟者,尝蒙噢咻之。仰山尘不让,涉海水难为。

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推。提携增善价,拂拭长妍姿。

射策端心术,迁乔整羽仪。幸穿杨远叶,谬折桂高枝。

佩德潜书带,铭仁暗勒肌。饬躬趋馆舍,拜手挹阶墀。

霄汉程虽在,风尘迹尚卑。敝衣羞布素,败屋厌茅茨。

养乏晨昏膳,居无伏腊资。盛时贫可耻,壮岁病堪嗤。

擢第名方立,耽书力未疲。磨铅重剸割,策蹇再奔驰。

相马须怜瘦,呼鹰正及饥。扶摇重即事,会有答恩时。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二】

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纵贫长有酒,虽老未抛诗。

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饭粗餐亦饱,被暖起常迟。

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

王尹贳将马,田家卖与池。开门闲坐日,绕水独行时。

懒慢交游许,衰羸相府知。官寮幸无事,可惜不分司。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三】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四】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或饮茶一醆,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五】

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

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

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

应为时所笑,苦惜分司阙。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六】

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

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

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七】

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阴德自然宜有庆,

皇天可得道无知。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

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一珠甚小还惭蚌,

八子虽多不羡鸦。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新长紫兰芽。

持杯祝愿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八】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全文赏析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平铺”。“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然而,它们一个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个虽然舌涩但也禁不住歌唱呜叫,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刚刚到来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们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

前人云“刻画早春,有色泽,腹联尤警”(《唐宋诗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联的关键作用。有了这一联,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图才宣告完成。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春天,诗人尚且缺乏兴致,无心情可言,则其内心必有巨大的隐痛。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怎么会有兴致欣赏美妙的春色呢?同时,春色愈美,国家河山愈可爱,就愈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时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节,也有别于仲春、暮春。诗人选取了傍晚时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这一特定角度,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鹏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一下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水苹新生,叶子平铺水面,“平”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惟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写了看似静止的景物,诗人又转而接笔描绘了湖上的雁影莺声,静与动、景与声相映成趣。严冬刚过,大雁尚未从冬天的慵懒状态中恢复过来,还不善高飞,在湖上飞得低而缓慢,诗人以一“重”字活现出了它此时慵懒、笨拙的神态。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禁锢,黄鹂在初展歌喉时也难免舌涩口拙,不能婉转高歌。白雁翅低、黄鹏舌涩,莫不带有早春时节它们自身的特征,也别具情趣。它们不惟使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有了动感,且有了声音,也让人感到它们不久即会振翅高飞,舒喉长鸣。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早春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诗文的艰深晦涩,他的诗家弦户诵,流传中外,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与他诗歌的通俗易懂分不开。若以此以为白居易不注重诗歌的推敲锻炼,则与他的创作实际大相径庭,有时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让人不易觉察他创作的苦心。这首《南湖早春》,适可见出他诗歌创作的功力与匠心。

诗人切人诗题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起笔便向人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首联两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画它们的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轻捷地将诗境展开之后,诗人便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平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平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说黄鹏“语未成”尚属常见,谓白雁“飞仍重”则是诗人的创造,一“重”字活画出了早春白雁难以奋翅高飞的情态,不知诗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终选定了这足以让人折服,让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飞仍重”尚可意会,黄鹏“语未成”则简直无法在画中表现,惟可于诗中传出。春光明媚,诗人绘影图形,也不忘着色。山杏与水苹的“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鹏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画面添了动感,传出声音。诗人所描绘的鄱阳早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视觉、有听觉,还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整体感受,让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这实也离不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锻炼,对谋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毕竟属于外在、表面的东西,深入品味不难发现,这首《南湖早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精神、情感实灌注在笔下的景物中。风回云断,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风似也可吹去人心头的阴翳,让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时明朗起来。湖上安详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山杏、水苹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值此早春时节,诗人当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温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在此之前不久,诗人刚经历过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与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的阴云毕竟还未散尽,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远离京城的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原先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总观全诗,诗人对江南春色是由衷喜爱,掩饰不住的,他虽自叹“年年衰病减心情”,可随着春光转浓加深,心情想也会日益开朗起来。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词【篇十九】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写作背景

白居易的古诗词(汇集12篇)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它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诗人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古诗词呢?“白居易的古诗词”是编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赶快来看看吧,感谢您阅读本文句子!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1)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白居易

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 ——刘禹锡

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 ——王起

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白居易

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 ——刘禹锡

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 ——王起

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 ——白居易

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 ——刘禹锡

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 ——王起

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 ——白居易

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 ——刘禹锡

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 ——王起

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白居易

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 ——刘禹锡

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王起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2)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

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

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廉棱露锋刃,清越扣琼瑰。

岌嶪形将动,巍峨势欲摧。奇应潜鬼怪,灵合蓄云雷。

黛润沾新雨,斑明点古苔。未曾栖鸟雀,不肯染尘埃。

尖削琅玕笋,洼剜玛瑙罍。海神移碣石,画障簇天台。

在世为尤物,如人负逸才。渡江一苇载,入洛五丁推。

出处虽无意,升沉亦有媒。拔从水府底,置向相庭隈。

对称吟诗句,看宜把酒杯。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

疏傅心偏爱,园公眼屡回。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3)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

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

仍教小楼上,对唱柳枝歌。

更想五年后,千千条麹尘。路傍深映月,楼上暗藏春。

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4)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全文赏析

白居易主张诗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又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白居易自谦称)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这两句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也可视为他希望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这是古代正直的、欲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

作品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爱情怀都是一致的。宋代黄澈在《巩溪诗话》中曾对两诗的优劣进行了论述。其实这大可不必区分优劣。两人都是面对自我处境的一种超越,只不过老杜并未愁苦于个人饥寒、白氏并未沉溺于个人饱暖而已,皆为难能可贵。无论自身寒暖,诗人心中念念不忘、重重忧虑的都是天下百姓。

作品艺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稳暖”,实质写的是“仁政”。或者说,“稳暖”只是其写实,“仁政”才是其虚拟,即意象创造。白居易在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被任命为河南尹,辖区就是洛阳城。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内容相近的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中写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样表达了他的爱民激情,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仁政”理想。他在《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中说得异常明确:“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此裘非缯(古代丝织品总名)亦非纩(细丝绵),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唐制:经五次考绩才可转官。意谓任满),与君展覆杭州人。”显然,白氏所谓“裘”,实乃“法度”、“仁政”的一种象征。不管是“盖裹周四垠”,还是“都盖洛阳城”,均要实施“法度”、推行“仁政”。作为封建官吏,他要维护的当然是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一定益处。

写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元和元年(806年),是年冬天,作者新制布裘,一时有感,写了这首关怀人民生活、表现政治抱负的诗;另一说此诗约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八年(813年)之间,当时作者为母守孝居渭河北岸的渭村,经常与劳动人民接近,严冬时,由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想到广大人民的无衣无食,产生同情而作此诗。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5)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

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

青史功名在何处。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贤愚贵贱同归尽,

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酣歌。

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功名富贵须待命,

命若不来知奈何。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6)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头变云鬟面变妆,

大尾曳作长红裳。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忽然一笑千万态,

见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狐假女妖害犹浅,

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7)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8)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翦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9)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

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

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

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

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

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

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

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

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质,

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

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君言此舞难得人,

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

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

亦拟随宜且教取。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10)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或饮茶一醆,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11)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白居易的古诗词(篇12)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歧。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白居易古诗大全(分享17篇)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诗人有哪些曾经惊艳到您的古诗词呢?编辑为你收集了一些有关“白居易古诗大全”的资料供你参考,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句子!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

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

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

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

清浊两声谁得知。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2】

昔君梦游春,梦游仙山曲。怳若有所遇,似惬平生欲。

因寻菖蒲水,渐入桃花谷。到一红楼家,爱之看不足。

池流渡清泚,草嫩蹋绿蓐。门柳暗全低,檐樱红半熟。

转行深深院,过尽重重屋。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

渐闻玉珮响,始辨珠履躅。遥见窗下人,娉婷十五六。

霞光抱明月,莲艳开初旭。缥缈云雨仙,氛氲兰麝馥。

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

裙腰银线压,梳掌金筐蹙。带襭紫蒲萄,袴花红石竹。

凝情都未语,付意微相瞩。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

帐牵翡翠带,被解鸳鸯襆.秀色似堪餐,秾华如可掬。

半卷锦头席,斜铺绣腰褥。朱唇素指匀,粉汗红绵扑。

心惊睡易觉,梦断魂难续。笼委独栖禽,剑分连理木。

存诚期有感,誓志贞无黩。京洛八九春,未曾花里宿。

壮年徒自弃,佳会应无复。鸾歌不重闻,凤兆从兹卜。

韦门女清贵,裴氏甥贤淑。罗扇夹花灯,金鞍攒绣毂。

既倾南国貌,遂坦东床腹。刘阮心渐忘,潘杨意方睦。

新修履信第,初食尚书禄。九酝备圣贤,八珍穷水陆。

秦家重萧史,彦辅怜卫叔。朝馔馈独盘,夜醪倾百斛。

亲宾盛辉赫,妓乐纷晔煜。宿醉才解酲,朝欢俄枕麹.

饮过君子争,令甚将军酷。酩酊歌鹧鸪,颠狂舞鸲鹆。

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谢傅隙过驹,萧娘风过烛。

全凋蕣花折,半死梧桐秃。暗镜对孤鸾,哀弦留寡鹄。

凄凄隔幽显,冉冉移寒燠。万事此时休,百身何处赎。

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再入朱门行,一傍青楼哭。

枥空无厩马,水涸失池鹜。摇落废井梧,荒凉故篱菊。

莓苔上几阁,尘土生琴筑。舞榭缀蟏蛸,歌梁聚蝙蝠。

嫁分红粉妾,卖散苍头仆。门客思彷徨,家人泣咿噢。

心期正萧索,宦序仍拘跼.怀策入崤函,驱车辞郏鄏.

逢时念既济,聚学思大畜。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镞。

始从雠校职,首中贤良目。一拔侍瑶墀,再升纡绣服。

誓酬君王宠,愿使朝廷肃。密勿奏封章,清明操宪牍。

鹰鞲中病下,豸角当邪触。纠谬静东周,申冤动南蜀。

危言诋阍寺,直气忤钧轴。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

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只要明是非,何曾虞祸福。

车摧太行路,剑落酆城狱。襄汉问修途,荆蛮指殊俗。

谪为江府掾,遣事荆州牧。趋走谒麾幢,喧烦视鞭朴。

簿书常自领,缧囚每亲鞫。竟日坐官曹,经旬旷休沐。

宅荒渚宫草,马瘦畬田粟。薄俸等涓毫,微官同桎梏。

月中照形影,天际辞骨肉。鹤病翅羽垂,兽穷爪牙缩。

行看须间白,谁劝杯中绿。时伤大野麟,命问长沙鵩.

夏梅山雨渍,秋瘴江云毒。巴水白茫茫,楚山青簇簇。

吟君七十韵,是我心所蓄。既去诚莫追,将来幸前勖。

欲除忧恼病,当取禅经读。须悟事皆空,无令念将属。

请思游春梦,此梦何闪倏。艳色即空花,浮生乃焦谷。

良姻在嘉偶,顷克为单独。入仕欲荣身,须臾成黜辱。

合者离之始,乐兮忧所伏。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

觉悟因傍喻,迷执由当局。膏明诱暗蛾,阳焱奔痴鹿。

贪为苦聚落,爱是悲林麓。水荡无明波,轮回死生辐。

尘应甘露洒,垢待醍醐浴。障要智灯烧,魔须慧刀戮。

外熏性易染,内战心难衄。法句与心王,期君日三复。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3】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4】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5】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全文赏析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写作背景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6】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

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

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

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

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7】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8】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

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

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馀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

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

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

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9】

嘉鱼荐宗庙,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

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

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

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喧哗。

岂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

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0】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1】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全文赏析

表面看来写的是诗人在外地为官,境遇艰苦,其实写景即是抒情,作者的心情就像这岚雾、滩声、峡气、正所谓,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想要回到京城,但事不如人愿,古来材大难为用,将登太行雪满山。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2】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

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

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

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3】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想忘也忘不了,想离去也没有理由。

身上长不出翅膀,黑白相间的头发长满了头。

因为看新落的树叶,我上了最高的楼。

傍晚的颜色没有边际,两眼茫茫然充满了愁绪。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4】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5】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6】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白居易古诗大全【篇17】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

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一物苟可适,万缘都若遗。设如宅门外,有事吾不知。

"白居易古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