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羽之死》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9.06

《项羽之死》教案汇编七篇。

谈到“《项羽之死》教案”那么这篇文章一定比较值得一读,我相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您增加销售额。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遗忘重要内容。

《项羽之死》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

三、教辅工具:

黑板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二、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创造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并且动笔讲你们品味到的形象写下来。

(此情节主要是学生来做,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

示例:如第一段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是:

惊--起--饮--歌--泣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以下是学生分析(预设)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三、评议

1、请学生评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肯定的否定的都可。主要是要有一定的依据)

2、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的评论: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明确:

1.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

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

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5.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四、总结拓展迁移: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及如何利用同一素材

从这些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要有理有据;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五、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

2、预习《阿房宫赋》

六、板书设计:

故事----人物形象------语言------写法

垓下之围--多愁善感----惊、起、饮、歌、泣--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勇猛、自负----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知耻重义----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项羽之死》教案 篇2

《项羽之死》教案

目标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运用所学文章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重点

片段写作训练;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及“以读促写”,既增加学生积累,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一、导入

(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结合学案相关内容,共同讨论解决基础问题。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4.小组推荐展示,老师及时点评讲解。三.写作训练

要求:

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例如: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名言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言)士可杀,不可辱。学生练习分组展示 例句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四、小结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惊——起——饮——歌——泣)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 汉军——皆披靡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五、板书设计 项羽之死

基础知识

写作训练 反思:

《项羽之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

2、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在《史记》这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和舜一样是“重瞳子”的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师朗诵全文,学生跟读。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3、提交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三、学生小组合作,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补充答疑。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板书:

《项羽之死》教案 篇4

《项羽之死》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史传性散文。在讲解本课时,我采取了一种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讲授方式,两个课时全部自己讲解,按照最古老的方式上课,这也算是一次实验吧。

教学目标设定为2个,即:

1、诵读课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项羽的鲜明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

最后就其课堂效果来看,大部分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设定导入部分,是文学常识即什么是史传性散文,然后引入课文《项羽之死》是司马迁描写的最为悲壮的场景。教学的主体部分就是对文意的疏通,一段一段翻译讲解课文,同时提醒重点词句。值得注意的是本课分的段落分别是三个场景,所以在讲完一个段落后都会进行总结在这个场景中体现了项羽什么性格,怎样表现的,然后进行总结。最后分析项羽的性格,确定他的死有必然性。

本课是最古老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但是教师也有时间讲解更多的内容。对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结合值得自己多加尝试。

《项羽之死》教案 篇5

项羽之死 司马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重点训练学生合作探究解读人物形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品味语言解读项羽的艺术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品读课文,解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从文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司马迁对项羽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而正确评价项羽这个历史人物。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语句,解读人物性格特征。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成功的悲剧英雄,他犹如一条巨龙,翻江倒海、叱咤风云;钜鹿之战,27岁的项羽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为天下瞩目的英雄 ;鸿门宴上,项羽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四面楚歌声中,31岁的西楚霸王,又将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呢?我们来学习《项羽之死》,一起来鉴赏一代史学家精湛的表达技巧,评析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梳理情节)

太史公叙写历史的细腻生动自不待说,但如果要求只用三个短语来记录垓下之战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怎么概括?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三、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此时的项羽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们在初读文本时,一定对他有初步的认识。司马迁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景表现项羽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不同的场景着重刻画了项羽形象的不同侧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这三个场景,使心中的项羽血肉丰满起来。

讨论:任选一个场景结合文本原句,根据场景想象项羽的形象,评论其在此场景中凸显的性格特点,探讨此场景中塑造这一形象的手段方法,并尝试着感受项羽的心境。

四、教师补充

(一)场景一 四面楚歌——英雄之侠骨柔情

1.学习小组汇报讨论成果,选择同一场景的其他小组补充。2.全体齐读《垓下歌》,想象项羽的形象,感受项羽的心境。3.教师明确要点:

A.项羽在‚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时,有哪些动作、行为?表现了项羽什么思想性格?(惊—起—饮—歌—泣)

正面刻画了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

B.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垓下歌》,体味其中悲情。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可奈何‛‚奈若何‛两处运用颤音则极佳。充分利用男女性别优势,男生读前两句,读出侠骨豪情;女生读后两句,读出似水柔情。)

C.欣赏从‚声‛的角度--四面楚歌的背景音乐对人物心理的巨大冲击、‚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反复叹唱折射的无限苍凉、悲哀和疼惜,感受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的悲怆氛围及音乐的无形感发作用。

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写刘邦晚年不得立如意为太子的痛苦心态,使戚夫人‚嘘唏流涕‛;现在,他又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噙着泪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读,一读则欲罢不能。

D.欣赏‚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的侧面烘托效果,抓‚能‛字意味的理解。

《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本篇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情境?‚敢‛是对项羽的畏惧,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能‛可见项羽左右虑及自身的命运,不禁悲哀哭泣,写出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从侧面烘托了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

4、小结:本场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了项羽多情善感的末路英雄形象。

(二)场景二 东城快战——英雄之勇猛豪壮

1.学习小组汇报讨论成果,选择同一场景的其他小组补充。2.全体男生齐读第二、三节。3.教师明确要点:

A.农夫为什么要欺骗他?从中说明了什么? 农夫把项羽引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过度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项羽轻信别人,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先轻信曹无伤,后轻信项伯,而且他从来不习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体现了项羽自负直率的性格特征。【并非天要亡他,而是其残暴贪婪,刚愎自用的性格害了自己。鸿门宴当断不断,造成鸿沟为界,楚汉对立的局面,杀秦降王子婴,火烧秦宫室,收奇货美女,其贪婪无耻的行为,必然导致大失民心,与刘邦的约法三章相比,可见其政治眼光的短浅。曾经追随过他的陈平略使小计,就让他失去了智囊团队的主要人员范增。破秦后,竟对手下们说,富贵不归故里,如衣绣夜行。小人得志,终不脱沐猴而冠的笑柄,种种失误为日后的全面溃败埋下了伏笔。自古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项羽才会在逃走的时候,被一老农指路到沼泽中。终于‚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自刎而亡成全了王翳等人。一代霸王,竟被分成五块。这让我想起了李敖的那句话,凡人多不得好活,英雄多不得好死。】

B.欣赏通过语言刻画形象。‚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的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 反复言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说明他没有客观的分析用兵的过失,而是一味的归咎天命,表现了项羽极端地自负。钱钟书说:‚信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C.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骁勇善战,军事天才——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好勇斗狠,大失民心——坑秦卒,屠咸阳,火烧阿房宫

冲动轻信,沽名钓誉——出卖曹无伤

多疑好忌,刚愎自用——疑范增,走韩信、陈平、英布 任人唯亲,是非不分——重用项伯

D.‚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能否将‚快战‛改为‚决战‛?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不能。明知必死,没有退缩,愿意痛快的打一场,这反映了他勇猛刚强的大丈夫气概;‚愿为诸君快战‛表明了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的、尽情的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如果把‚快战‛改为‚决战‛,就带有了鱼死网破的味道,项羽的快意和满足感将荡然无存。)

E.欣赏动作神态的细节和敌方的再次烘托,感受项羽盖世的勇武神威。

于是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渲染势不可挡的气势,凸显项羽的勇猛。‚遂斩汉一将‛ 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如囊中探物。)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神态描写 孰是追兵,孰是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摄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项羽——驰,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再次对比渲染项羽的勇猛无敌、骁勇善战。)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这段描写成为后世写人文学的典范《三国演义》就深受其影响比较《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描写——长坂桥张飞大喝一声,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致使‚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

4.小结:本场景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对比渲染以及侧面描写等方法,刻画了项羽骄矜自负、勇猛豪壮的性格特征。

(三)场景三 乌江自刎——英雄之视死如归

1、学习小组汇报讨论成果,选择同一场景的其他小组补充。

2、分角色朗读。

3、教师明确要点。

A、从江边的慷慨陈词,语言的角度赏析。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文中‚我何渡为‛,‚为‛是句末反问语气,这里用感叹号,不用问号,有什么深意?

(这里已经无须设疑,他已坚定了自杀的决心。)后文两个问号又包含了什么感情? 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这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和忏悔 知耻重义)把这复杂的感情读出来(学生朗读)

B.从‚项王笑曰‛的‚笑‛,神态的角度解读‚笑‛的丰富内心。‚项王笑曰‛中的‚笑‛,是怎样的笑?在笑字前可以加个什么词?为什么?

悲笑 此时,英雄满腔怨愤,无力回天,托身无所,是英雄失路的悲笑,与前文的‚泣‛有异曲同工之妙

狂笑 楚地多狂人项羽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自然自负,也自然无所畏惧,无视死亡。

轻蔑地笑 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是天要亡他,他无憾于自己,面对死亡,他很镇定。

‚项王笑曰‛ 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

C、故人追之,想杀项羽邀功取赏,而项羽却慷慨赐头,这一对比又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D、剖析项羽,不能不提到刘邦,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刘邦面临这样的机会,他如何选择?

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项王)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同样是面临绝境,刘邦臵父亲与儿女于不顾,而项羽却为了江东子弟举剑自刎。

4、小结: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他骁勇善战,又自负自叹,逞匹夫之勇。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在生死抉择的关键,英雄选择了站着死。

五、结课

刘熙载《艺概》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这篇文章就刻画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多情善感,有感天怨时时的自负自叹,有东城快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此文刻画出了很多生动传神的细节,项羽诀别美人名骓时的泪水,东城突围的声威,乌江拒渡的笑谈,都令人难以忘怀。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的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铁骨柔肠的项羽死了,骁勇善战的项羽死了,义薄云天的项羽死了,他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乌江为之呜咽,苍穹为之黯然。它的死是高贵的,他的死,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与审美价值。这是英雄最完美的落幕。

六、板书设计:

垓下之围―英雄之侠骨柔情 东城快战―英雄之勇猛豪壮 乌江自刎―英雄之视死如归

GZ85.com扩展阅读

七子之歌教案汇总


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所以,关于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子之歌教案汇总”,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七子之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人在满怀丧权辱国的悲愤中呼唤母亲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感情。

2、透过背景资料,体会诗歌表达的主要资料。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归”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看黑板,齐读课题——《七子之歌》。

2、初读课文,你们明白了谁对母亲唱着歌?唱的什么歌?(板书:赤子之歌)

二、品读诗歌,掌握学法。

1、朗读《澳门》,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梦寐不忘)

预设:

(1)学生谈到“太久了”,教师就就应巧妙地指导学法,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中的“襁褓”“妈港”等词语,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前阅读的“妈港”这个名字的来历的资料,谈体会,感受每一个中国人的悲痛之情。(相机板书:悲副板书的全部资料)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感受?个性化朗读体验。

(2)学生他谈到“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教师相机追问:“掳去”的意思是什么?被侵略者掳去的究竟是什么?请大家阅读大屏幕上的资料(CAI课件出示侵略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文字资料)学生交流阅读后的理解(侵略者掳去了土地、金钱、资源……)作为一个澳门人,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被占,资源被抢走,没有做人的尊严,他会怎样?(愤怒、生气;相机板书:愤)读出你的愤怒与生气。

过渡语:是啊,虽然失去如此多的东西,但是抢不走的是我对祖国的什么?(热爱)正如诗人所写的:祖国,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句中的“依然”一词,和文中哪个词相对应?(梦寐不忘)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受?

(3)(放音乐)伴随着悠扬的乐声,试着用我们的朗读表现出我们的种种感受来。

2、看板书,总结学习《澳门》的读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同桌之间互相帮忙,自主朗读《香港》、《台湾》这两首诗,准备一会儿开展以同桌为单位的朗读竞赛。

朗读汇报,师生互动评价。评价中,教师相机板书:声声呼唤、战歌高唱

三、回顾历史,演唱表达情感。

过渡语:一次次期盼,一声声呼唤,六个孩子已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请看大屏幕(CAI课件出示香港、澳门归来的历史瞬间),回首这段历史,你们的情绪怎样?教师相机板书: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澳门回归前夕,作曲家李海鹰为《澳门》这首诗谱写了曲子,我们和着旋律,一齐唱起来吧。(CAI课件播放《七子之歌》MTV)

四、应对现实,蕴藏激情。

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我们相信台湾之回归必须会实现,让我们在分享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静静地等待着吧!(CAI课件出示《乡愁》)全体轻声朗读。

七子之歌教案 篇2

第  周  星 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时  计 划     课 题 第九课  唱给祖国的歌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唱《东方之珠》、《七子之歌》两首歌曲,抒发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 德育教育 难点 歌曲演唱 教具 钢琴、音响及磁带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 一、复习旧课 1、发声练习: 1=C-F 1 2 3 4 5| 5 4 3 2 1| 1 2 3 4 5 4 3 2|1 - || Ya Yo Ya Yo Ya Yo Ya 注意统一换气,要求学生快速将气吸到腰部,并注意Y音带a和o音。 2、复习歌曲 复习《我们多么幸福》 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声音来练唱,注意处理好连音和跳音的对比。 二、导入新课 (一)学唱歌曲《东方之珠》

七子之歌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以前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

二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样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齐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1.从你们的震撼中能够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

2.作者是透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透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透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必须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香港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必须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那里,下课!

作业设计:

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那些巨大的影响??

七子之歌教案 篇4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3册的第一单元中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欣赏并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和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初步 感受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的音乐特点,能从对比的角度去了解澳门。澳门的人文和环境学生在小学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从政治上让学生去理解,体会统一和分裂的优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新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很多,但不会远离情感和审美(虽然我喜欢用教育实用做解释),对一首歌曲的理解除旋律的听觉外,还要去理解歌词的内容,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是歌曲强生命力的保证。

4 技能目标: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择不同的唱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改变速度、力度、音域、情绪等等)来阐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让自己的歌声更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三、说重难点的解决

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情感加以融入,怎样让学生唱好>,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心情。 三、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fa与mi的半音关系。我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如:听音连线、射击打靶等练习为突破口,游戏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

四、 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等教学工具。

五、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低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六、说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PPT,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2) 学唱新歌

3) 共同探究

针对学生的聆听于七子之歌的演唱,共同讨论或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听完后有什么想法? 3]歌曲所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七、教学反馈

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七子之歌》更加深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但是学生对于音乐乐理知识了解不够,给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只有从其他方面来引导学生了解乐理知识,并深刻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七子之歌教案 篇5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七子之歌》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范唱,学生练唱及比赛,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创造力及团队合作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并有感情的演唱该歌曲,并能够为歌曲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

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该歌曲。

教学难点:

空拍的正确演唱及为歌曲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运用奥尔夫节奏练习法,通过四个节拍的练习进行组织教学。(这种组织教学的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进行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情境导入环节

上课之初,教师播放展示大陆、港澳台的视频及图片,然后,学生谈感受。教师通过视频的赏析引入课题《七子之歌》。

三、新授环节

(一)教师自弹自唱阶段

教师自弹自唱该歌曲,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进行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总结。

(二)学生练唱阶段

教师唱一句,学生练一句,进行逐句练唱。在练唱过程中,注意学生在演唱中存在困难。如歌曲中空拍的正确演唱。针对这个难点,教师通过节奏朗读法解决。

四、巩固环节

在学生学唱完之后,教师视学生人数进行分组。各小组之间进行分句比赛,巩固学生对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

五、编创环节

在学生能够准确、连贯并有感情的演唱完该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各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汇报,教师针对学生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

六、教师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请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七子之歌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七项内容,包括:我的摘录笔记词语;畅所欲言、积累和话语有关的好词佳句;填一填,说一说;短文《难忘的一句话》等。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简单,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

教学重难点:

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二) 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

出示投影:

1、 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

2、 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4、 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5、 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

6、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

7、 指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练习,集体点评,提高造句能力。

8、、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比较好,说给大家听听。

9、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板书,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三、 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继续学习《语文天地》,学习阅读《难忘的一句话》、初显身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 讲授新课:

(一)学习名人名言,进行抄写练习。

1、出示名人名言:

2、自己读一读着这几句话,说说你觉得这几句话说怎样?

3、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你能读懂几句话?指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5、自己在练习簿进行抄写练习。

(二)阅读课文《难忘的一句话》。

1、昨天大家在课下进行了预习,画出了自己读的不熟练的词语,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每一个生字的发音。

3、指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了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

4、你觉得的这故事中有什么值得你去学习的?(进行语言练习,提高表达水平)

(三)学习金钥匙――怎样做讨论主持人。

1、 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学生进行讲解。

2、 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准备好话说给同学听一听,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

最后评出:

“最会说------说得清楚,普通话讲得好.

2、 查找相关的资料,记录到资料本上,读熟练。

七子之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人在满怀丧权辱国的悲愤中呼唤母亲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感情。

2、通过背景资料,体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归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看黑板,齐读课题《七子之歌》。

2、初读课文,你们知道了谁对母亲唱着歌?唱的'什么歌?(板书:赤子之歌)

二、品读诗歌,掌握学法。

1、朗读《澳门》,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梦寐不忘)

预设:

(1)学生谈到太久了,教师就应该巧妙地指导学法,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中的襁褓妈港等词语,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前阅读的妈港这个名字的来历的资料,谈体会,感受每一个中国人的悲痛之情。(相机板书:悲副板书的全部内容)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感受?个性化朗读体验。

(2)学生他谈到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教师相机追问:掳去的意思是什么?被侵略者掳去的究竟是什么?请大家阅读大屏幕上的资料(CAI课件出示侵略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文字资料)学生交流阅读后的理解(侵略者掳去了土地、金钱、资源)作为一个澳门人,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被占,资源被抢走,没有做人的尊严,他会怎样?(愤怒、生气;相机板书:愤)读出你的愤怒与生气。

过渡语:是啊,虽然失去如此多的东西,但是抢不走的是我对祖国的什么?(热爱)正如诗人所写的:祖国,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句中的依然一词,和文中哪个词相对应?(梦寐不忘)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受?

(3)(放音乐)伴随着悠扬的乐声,试着用我们的朗读表现出我们的种种感受来。

2、看板书,总结学习《澳门》的读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自主朗读《香港》、《台湾》这两首诗,准备一会儿开展以同桌为单位的朗读竞赛。

朗读汇报,师生互动评价。评价中,教师相机板书:声声呼唤、战歌高唱

三、回顾历史,演唱表达情感。

过渡语:一次次期盼,一声声呼唤,六个孩子已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请看大屏幕(CAI课件出示香港、澳门归来的历史瞬间),回首这段历史,你们的心情怎样?教师相机板书: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澳门回归前夕,作曲家李海鹰为《澳门》这首诗谱写了曲子,我们和着旋律,一起唱起来吧。(CAI课件播放《七子之歌》MTV)

四、面对现实,蕴藏激情。

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我们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会实现,让我们在分享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静静地等待着吧!(CAI课件出示《乡愁》)全体轻声朗读。

板书设计:

梦寐不忘

七子之歌 声声呼唤 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悲愤) 战歌高唱

副板书:

联系生活实际

想象画面 品读感悟

联系背景资料

七子之歌教案 篇8

一、・     研究主题:

清晰的教学――清晰的目标、清晰的内容、清晰的过程、清晰的练习……

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主要学习任务是在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文章抓住了最具有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从对“一双手”的描写,获取了表现林业工人的最佳角度,刻画出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因此,让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开展阅读,从中体会出人物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

2、能掌握并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1、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闰土)

我们看到了一双农民的手,又看到了一双水手的手,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人物的手?

要求:放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编写人物的主要经历。(60字左右)

张迎善:林业工人。1981年至于1985年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是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导入下一环节:本文是一篇写林业工人的文章,作者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人物。接下来,我们就组合要言,点评人物。

1、请自由阅读课文,对文中有关这双手的字词句做适当的圈点勾画,做好批注。

④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手指

⑤手大无比,真是我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二)触觉⑥手坚硬耐搓。

2、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并根据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文章写了一双・・・  的手。

概括:

3、造成张迎善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张迎善要用手拣出穴里的草根、石块,栽一棵苗,手要往土里插三四次,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4、仔细阅读课文,画出人物言行的语句。

明确: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劳动者。

导入下一环节: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用自己的一双手为大地穿上绿色的衣裳。我们有何感想呢?

创设情境:假如张迎善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你借鉴下面两段颁奖词,也为他写一段颁奖词。(提示:要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100字左右。)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他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人,他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林场一株生长了数十年的树。他的手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每栽一棵树,手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现在手的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就是这样一双奇丑无比的手,却创造了绿色的宝库。

总结: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抓住林业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来写,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那么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

课后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爸爸或妈妈,选取最具特征的某一部分,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出人物形象。200字左右的短文。

七子之歌教案 篇9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

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我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

在这节课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教师激情不够,课堂气氛低沉,学生兴趣不够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去克服。

七子之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人在满怀丧权辱国的悲愤中呼唤母亲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感情。

2 、通过背景资料,体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归”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看黑板,齐读课题——《七子之歌》。

2、初读课文,你们知道了谁对母亲唱着歌?唱的什么歌?(板书:赤子之歌)

二、品读诗歌,掌握学法。

1、朗读《澳门》,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梦寐不忘)预设:

(1)学生谈到“太久了”,教师就应该巧妙地指导学法,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中的“襁褓”“妈港”等词语,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前阅读的“妈港”这个名字的来历的资料,谈体会,感受每一个中国人的悲痛之情。(相机板书:悲副板书的全部内容)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感受?个性化朗读体验。

(2)学生他谈到“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教师相机追问:“掳去”的意思是什么?被侵略者掳去的究竟是什么?请大家阅读大屏幕上的资料学生交流阅读后的理解(侵略者掳去了土地、金钱、资源„„)作为一个澳门人,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被占,资源被抢走,没有做人的尊严,他会怎样?(愤怒、生气;相机板书:愤)读出你的愤怒与生气。过渡语:是啊,虽然失去如此多的东西,但是抢不走的是我对祖国的什么?(热爱)正如诗人所写的:祖国,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句中的“依然”一词,和文中哪个词相对应?(梦寐不忘)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受?

(3)(放音乐)伴随着悠扬的乐声,试着用我们的朗读表现出我们的种种感受来。

2、看板书,总结学习《澳门》的读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自主朗读《香港》、《台湾》这两首诗,准备一会儿开展以同桌为单位的朗读竞赛。朗读汇报,师生互动评价。评价中,教师相机板书:声声呼唤、战歌高唱

三、回顾历史,演唱表达情感。

过渡语:一次次期盼,一声声呼唤,六个孩子已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请看大屏幕

回首这段历史,你们的心情怎样?教师相机板书: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澳门回归前夕,作曲家李海鹰为《澳门》这首诗谱写了曲子,我们和着旋律,一起唱起来吧。

四、面对现实,蕴藏激情。

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我们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会实现,让我们在分享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静静地等待着吧!

七子之歌教案 篇11

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引言:

音乐是一门非常魔幻的艺术,通过和声、旋律、节奏等元素的组合,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引发各种情感的共鸣。而在音乐教育领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音乐七子之歌教案”。本文将详细阐述音乐七子之歌教案的设计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期能够为音乐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音乐七子之歌教案的设计内容

1. 第一子: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元素,有着独特的力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模仿和创造,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比如,通过教学游戏和身体动作,让学生模仿打击乐器的节奏,并进行合奏,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节奏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第二子:旋律感

旋律是音乐中最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元素之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唱歌、模仿、编写简单的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听音乐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不同曲调的旋律,进而培养学生独特的旋律感。

3. 第三子:和声感

和声是指不同音符的同时发声,通过不同的音程和和弦的组合,创造出音乐中的和谐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合唱和合奏活动,让他们感受和声的美妙,并逐渐理解和掌握和声的规律和技巧。

4. 第四子:情感表达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通过音乐,人们可以释放情感,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倾听和分析音乐中表达的情感,然后通过唱歌、演奏和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5. 第五子:音域感

音域是音乐声音能够达到的高低范围,在音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游戏,通过声音的上下移动,让他们感受和理解音域的概念和特点。

6. 第六子:音色感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音的独特音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听不同乐器的声音,感受和分辨不同音色,从而培养他们对音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乐器的音色,演奏乐器,或者利用声音合成软件进行音色创作,使学生深入了解音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7. 第七子:创造能力

音乐创作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即兴演奏、创作填词、编曲和作曲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的实施方法

1. 组织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和集体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合唱、乐队演奏等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2.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

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是设计音乐七子之歌教案的重要环节。教材应该具有丰富多样的曲目,涵盖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多样的音乐作品,感受和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

3. 合理运用技术手段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合理运用技术手段,比如音乐播放器、录音设备、电子琴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表达音乐。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创作和交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思维。

结语:

音乐七子之歌教案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系统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实施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然而,教师在实施教案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创造力。通过音乐七子之歌教案的实施,相信能够培养出更多有音乐天赋和艺术才能的学生,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年级生物教案汇编13篇


工作总结之家编辑费尽心力,精心打磨出“七年级生物教案”,为您带来终身收益。教师在授课前不可或缺的是充足的教案和课件,因为他们紧密相连,共同影响着教学水平和课程品质。在此恭候您的阅读与收藏,同时也欢迎您把精彩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并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散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美好。【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

本节课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动、植物挂图及学生自带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教法学法打算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要注意观察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评

联系实际在三十亿年前我们的地球一片

引导学生荒漠,寸草不生。而今天我们讨论交流

思考,唤起导入新课的星球如此美丽,你知道是什

学生对生

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的如此美

命的热爱。

丽吗?

一.什么是生物

在你的周围有很多生物,你能

教师组织和引导

新授知识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观察,分组讨论、意图、点评引导学生新授知识

1、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实

物,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

非生物。2、结合自己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区分生物

和非生物。

小结: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老师答疑: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细胞不能算作一个生物体。当然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除外。

2、像一片树叶、一个苹果是组成果树这一生物体的一部分,不能算作一个生物体。

交流总结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

1、细胞是生物

吗?

2、一片树叶、

一个苹果能算作一个生物体吗?

初步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以及观察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二.生物的主要特征

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

问题1:①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关于光合作用可学生活动

观察书上的图片1—3,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并总结:意图、点评

通过观察新授知识

新授知识考虑掌握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有机物不断积累体现出植物由小到大的生长)②动物如何获得营养?问题2:动物能呼吸,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例如:在晚上卧室内不能摆放过多的绿色植物)

问题3:①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②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问题4:①图4---5说明了什么问题?②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

问题5:①图8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问题6:生物还有其他的特征吗?

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特征2:生物能进行呼吸;

观察书上的图片4—5,讨论总结:

特征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特征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观察书上的图片6--7,分析归纳:特征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特征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彩图和联系实际,让学生归纳生物的六大特征。

前五大特征巧记忆:一需四能。

补充第六大特征。

学习内容

小结

教师组织和引导

问题7: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

问题: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②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③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会怎样回答呢?

学生活动

表达交流、记忆:生物的6大特征。并使学生们认识到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意图、点评

把重点知识系统化,加深学生印象。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板书设计】:

一、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二、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材分析】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能力方面: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时安排】

本节课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录像、调查范例等,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并设计调查表。【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

1.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出1.学生根据经验举例,

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分析什么是调查。以小

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明确什么

是调查及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

身边的生物的方案,最

调查的一上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

一、调查的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般方法法及注意事项一般方法

2.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同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通过实

及注意事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意事项例)项(如何进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2.根据学生经验,分析行调查)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

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项。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4.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5.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重点主要不是知识目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组织好调查、设计和课外实践这三个学生活动。这三个活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组织实施。还要特别关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章是这册教材的最后,时近期末。所列调查和设计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提供了方便。因此,应把评价一并考虑在教学实施之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学有关植被类型的知识。例如,通过录像和幻灯片等媒体,让学生了解各种植被类型,描述各种植被类型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演示我国(或某地区、或家乡)植被的变化情况,为学生提供其他资料,便于学生讨论我国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通过观察各国的植被分布地图,让学生粗略计算,并列表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或者我国不同地区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也可以纵向比较(通过计算、列表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或者组织学生撰写、宣读小论文,开小辩论会,了解我国植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唤起学生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结合经验互相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创设问题情景,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作为一员参与交流,对交流做引导、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

4人小组合作粗略计算,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各国森林面积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或纵向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出示表格(如各国植被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组织交流,并作出评价。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

先看一看,想一想,然后4人小组议一议,之后以“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想说……”为题进行角色模拟,进一步表达感情。

播放一段森林受到破坏的录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角色模拟,激发学生情感。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加强资源保护,例如:《森林法》、〈草原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

4人小组合作调查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讲述有关国家采取的策略,课前引导学生调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2、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作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结合时事(如xx年奥运会主题),4人小组合作讨论准备为奥运会做点什么。

引导讨论,组织交流,激发学生情感。

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绿化校园”设计活动

课前4人为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表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的园艺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方案,指导学生办专刊,进行展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如何观察却不知道,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并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归纳整合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依据:学生初次接触细胞实验,不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装片观察,而且学生也从未看到过细胞。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依据:能否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并绘制出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前提。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设疑质疑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3、观察老师准备好的玻片标本,挑起学生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

二、制作临时装片阅读教材p42,了解玻片种类。(临时的,永久的,装片、切片、涂片)进一步明确显微镜观察物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防止气泡产生)。

(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复习巩固记忆步骤。直到能在脑中回放出各步为止。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学生练习,老师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取材,多做几组)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学生观察,老师指导)。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师生互动: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让学生明确: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师生互动:讨论:如何给细胞下定义?

明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它们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四、技能训练:绘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明暗要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较暗处点较密)要规矩;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标注要尽量在左侧,标注要对齐。)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

挂图(示桃花、果实)。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叫做传粉,传粉有什么意义?

二、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出示挂图(示桃花、果实)。教师指出:桃花经过传粉后,还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受精过程

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受精作用。那么什么是受精作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又是怎样呢?

出示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然后教师边看图边讲解(图略):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胚珠着生在子房内壁上,它的外层叫做珠被,顶端有一个小孔,叫做珠孔。在胚珠里面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胚珠的中央有两个极核。

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成熟后,花药里有花粉。传粉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在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从珠孔处伸进去,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在生物学上,把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而把上述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完成上述讲述后,教师演示双受精过程影片,并让学生复习巩固双受精过程,总结双受精的概念。最后结合课本上的图解提一下多胚珠受精问题。再结合前几节的内容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几个步骤交待一下。

当双受精完成后,胚珠、子房才开始发育,这时花又发生什么变化呢?(提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花萼、花冠、雄蕊、花柱都逐渐萎缩凋落(也有的存留),只有胚珠和子房逐渐发育,最后形成了果实和种子,最后归纳如下:(幻灯片展示)

花萼凋落(如桃)或存留(如茄子)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最后指出,为什么有的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里无胚乳,原因是胚乳中的有机物被胚吸收,贮存在子叶里。

在农业生产上,人们种植农作物、栽培果树,都是为了获得果实和种子,供人类需要。你能举出几种食用的农产品中,哪些是属于果实,哪些属于种子。(实例略)详细记忆课本上的列举的例子。

三、课堂练习

1.花粉落到_____上后,就开始了___过程。以后,_____和_____就逐渐形成。

2.受精是_____,双受精是指_____,双受精现象是_____。

3.子房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胚珠的外层是______,它的一端有个开口叫做________。

4.伸长的花粉管中具有()

A一个受精卵B两个精子C受精极核D卵细胞和极核

5.受精卵将来会发育成为()

A果实中的果皮B果实中的种子

C种子中的种皮和胚D种子中的胚

6.下列结构中,受精后一般会存留的是()

A花萼B花冠C雄蕊D子房

7.一朵桃花在传粉、受精,发育成桃子的过程中,不会凋落的是()

A.花瓣B.雄蕊的花药C.萼片D.雌蕊的子房

8.果皮指的是()

A.果实中最外面的一层皮B.果实中包在种子外的部分

C.果实中有子房壁发育而成的部分D.果实中容易剥开的部分

9.桃的可食部分是桃的______。

10.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胚珠的____发育而成的。

A卵细胞B受精卵C极核D受精极核

11.能发育成玉米种子胚乳的结构

A受精卵B子房C受精极核D胚珠

12.下列食物和农产品:杏、葡萄蚕豆、苹果、绿豆、芝麻、梨、向日葵、小麦、豆角、花生仁、西瓜籽、玉米、番茄。其中属于果实的是(),属于种子的是()。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填空题1-5、判断题、简答题)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在讲述种子形成的时候,应该注意呼应前面讲过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前面曾经讲过的种皮、胚、胚乳都要在这节课里找到来源。到这里为止,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这一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来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什么是传粉?

2、传粉的方式有几种?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完成后,花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受精的过程: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过程)

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

2、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

3、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提问:1、子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2、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总结种子的结构。

播放录像:介绍果实的结构。

提问:请对比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推测果实的各部分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三、反馈、巩固:

请举些日常食用的农产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部分?

组织学生回答,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受精的过程: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2、观察新摘下来的一些豌豆、蚕豆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豆荚,并挑出不十分饱满的豆荚。然后,打开这些豆荚并与饱满豆荚进行比较。发育不完全的种子,是未被花粉受精的胚珠。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建议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

科学家

实验过程或结果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648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

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

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

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

水是原料

萨克斯 1864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1)选叶遮光应先暗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接受光照的叶片,经过遮光处理后,再放入暗处2~3天。暗处理条件下,叶肉组织不能合成淀粉,细胞内积累的淀粉大部分被呼吸消耗或以蔗糖形式运出叶片。由于叶片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

(2)对遮光——暗处理材料的光照时间应视光强度而定。实验当天的上午,强光照射3~4小时,下午实验效果显著;若上午使用实验材料,则必须在夜间用灯光照射处理材料,光线不强应延长光照时间。

(3)酒精脱色过程一定要采取隔水加热法(水浴)。当叶片在酒精里呈黄白色时,应先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事先准备好湿抹布,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慌乱。

(4)酒精脱色处理的叶片脆而硬,用热水漂洗的作用主要是使叶片经过水化处理而变软,并为碘与淀粉的反应创造条件。

(5)滴加碘液的同时,注意观察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

(6)处理好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并仔细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两个演示实验要力争演示成功,这两个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总结可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另外在进行演示之前要简要介绍实验装置和基本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有关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实际上是对光合作用假设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检验证明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设是成立的,从而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因此,教学时在每完成一个探索性实验之后,都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每个实验揭示的问题。当一组探索性实验完成后,应指导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问题。

第3课时在上述实验基础之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加以总结,让学生尝试用关系式的形式描述光合作用,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这样就得到了光合作用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光合作用概念形成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启发学生运用知识来说明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和说明问题过程中领悟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产物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引言: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有着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还得从柳苗生长之迷说起。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一定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一株大树那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丰硕的果实,都是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变化来的。果真是这样吗?怎样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科学家是通过探究过程寻求有关自然界各种问题的答案的,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也是如此。

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请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海尔蒙特的实验。

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重量增加74.5kg,土壤重量仅减少了0.057kg!(配合投影图)同学们,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板书:海尔蒙特 柳苗生长之迷 说明柳苗的增重来自水)

提问: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讨论发言:可提到阳光、空气。看来,海尔蒙特的实验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研究助燃空气时,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扮演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和太阳,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表演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配合投影图)。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板书:普利斯特利 钟罩内的实验 说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讨论回答引出下一个实验:阅读材料"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光的重要作用。(板书: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说明光的重要性)

提问: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

讲述:那么,在光照下绿色植物究竟释放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是否与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关呢?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阅读材料:"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此基础上,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对光合作用首次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的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因此他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也与海尔蒙特的结论相吻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只有淀粉遇碘呈现蓝色,淀粉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种有机物。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提问: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板书:谢尼伯 发现光照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产物是氧;索热尔 植物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萨克斯 发现光照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阳光;产物是淀粉和氧;场所是叶绿体。

(第二课时)探索光合作用

引言: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我们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做出了初步的解释。怎样检验我们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做一组探索性实验。(板书:二、探索光合作用)

萨克斯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发现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能够制造淀粉?

小组讨论: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能够设计出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为什么?然后用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思考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

发给每组一片经上述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请参与上述实验过程的同学进行说明。

但是如何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存在,直接用碘液滴在叶片上行不行?还很难回答。

指出:叶绿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用隔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操作:将叶片上的黑纸片取下,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将这一套装置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讨论:能否将装有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不能,酒精容易燃烧)

观察:加热过程中,酒精颜色的变化和叶片颜色的变化。直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分析说明:绿叶变成黄白色及酒精变成绿色的原因。

操作:将酒精灯熄灭,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将漂洗干净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几滴碘液。放置片刻。(此时将实验台收拾整理)

观察: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得出结论: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叶片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深蓝色,表明有淀粉产生;遮光部分不变色,表明没有淀粉产生。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由此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那么,光合作用还有其他产物吗?

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介绍实验装置,并让同学看到试管中上升的小气泡,解释排水集气法。然后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请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气体?

总结: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

我们蒸馒头要有面粉、水和发酵粉作为原料,那么,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需要什么原料呢?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说明两套实验装置的不同在于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一个盛有清水,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分别取两枚叶片,进行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的处理后,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说明原因。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往水里吹气,能产生淀粉吗?可见,光合作用除了需要光以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

演示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实验,根据现象说明问题,得出结论。

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对光合作用的解释是正确的。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

引言:有人把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比作工厂的生产活动。你能说出绿叶这个"绿色工厂"中的机器设备、原料、动力和产物各是什么吗?

启发学生回答

提问: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把"绿色工厂"的生产过程表示出来吗?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光合作用的公式: (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公式)

思考:在光合作用的公式中,物质和能量都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板书: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引导学生回忆种子的成分中有哪两大类物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淀粉等),并且释放出氧气。

提问:在物质变化的同时,还有什么变化发生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根据公式及实质用语言表述什么是光合作用。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书上光合作用概念的有关内容,并做出标记。(板书: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对绿色植物本身、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板书: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提问:人和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那样,把从外界摄入到体内的各种无机物在体内转化成有机物吗?那么,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是哪来的呢?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板书:(一)食物来源)

提问:我们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哪来的呢?食物中的能量又是从哪来的呢?

讨论回答后总结:不仅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贮存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光能,我们用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都是现在或过去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太阳能。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板书:(二)能量来源)

提问:人和动物及其他生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分析总结:生物呼吸时消耗了很多氧气,产生了很多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燃烧同样要消耗很多氧气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中可达1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板书:

(三)氧气的来源)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和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板书: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有机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二、光合作用的公式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食物来源

(二)能量来源

(三)氧气的来源

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记住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二)、制作临时装片。

1、教师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6)液泡:存在于细胞质里,有细胞液。

(四)、技能训练:绘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真实;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名称标注齐全。

(五)、课堂小结:

1、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要求标注功能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8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设计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

2.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3.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情况可能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介绍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学生明确: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练习: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学生畅所欲言。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1、通过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实验,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真情实感。

2、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学。

2、解读实验数据的教学。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多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计算器、水彩笔、多种图片资料。课前查阅水与植物生活和分布有关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准备:测干小麦种子含水实验装置、多种图片资料、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讲生物圈时,大家收集过各大星球的资料,那么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吗?

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各抒己见。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别的星球上是否有水,来作为判断是否有生命的依据,这是因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它进入一粒粒种子,使大地上出现点点新绿,流入片片农田,使农民脸上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讲授新课]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对植物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这是干燥的试管和干燥的小麦,我们用试管夹夹住装有干燥种子的试管在酒精灯上烘烤,注意,开始时,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要不断移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试管上半部有什么现象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种子是干燥的,怎么还有水呢?

生:水已成为种子的组成成分。

出示课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通过对这组数据的解读,质疑水与植物的构成有什么关系?生从中感悟到:水在植物体内无处不在,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让生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水能使植物体变得挺拔。进而启发,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农民为什么要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施肥?通过前面知识的回顾得知: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回忆小学自然课的知识,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还用来干什么?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江河纵横,因而气候湿润。这对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课本的图片资料并完成讨论题1、2,总结得出水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物,哪里的雨量充沛,哪里的植物种类多,数量也多。

课件呈现表1,设计问题:年降水量与绿色植物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可见,水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那么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惟一因素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明确影响植物分布还有阳光、温度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解读实验数据

师:水对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这样我们就要测定它们的需水量。下面我们就来看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解读实验数据,还可以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表和图,并动手动脑计算表中各时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全班交流讨论,让生从自己做的图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找出小麦需水量的规律,谈谈从题中所受的启发。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员,你将怎样合理安排小麦灌溉,既节约用水又能获得较高产量?

小结:

你从本节课中获得哪些收获?又得到哪些启发?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让学生对课本P51练习中李白的诗句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使学生对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动、永不停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环的,这是否意味着水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悟水对生命的可贵,从而发出节水倡议。

作业:

写一篇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呼吁的论文。

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离不水

1、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2、水可使植物保持姿态

3、水有利于光合作用

4、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二、水影响植物分布

三、解读实验数据

表1: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地点

植被情况

年降水量(mm/年)

年均温(℃)

安徽

阔叶

1140

15、8

海南

热带雨林

2410

23、3

陕西

森林

820

13、5

甘肃

草地

510

7、0

都兰

草地

250

2、1

民丰(新疆)

沙漠

40

11、2

且末(西藏)

戈壁

40

10、6

教后记: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但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难点: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三、教学准备:

1、 男、女生殖系统的挂图。

2、FLASH: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3、视频文件:

(1)精子的形成;

(2)女性的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

4、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问: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

人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朗读]:书P1页的绪言。

[讲述]:人类只有在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才可能真正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提问]:课前让大家做了两个访问题(1)人是怎样形成的?(2)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你们对父母的访问结果是什么?

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认同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饶有兴趣地发言。

结合已有的认知,说出人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知道自己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讲述]:大家说得很地,人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预示着新一代生命的诞生,由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人体,需经历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

[提问]: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以是怎样产生的?让我们带着问题先来认识一下男女性生殖系统。

[讲述]:男女生殖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生殖器官组成的,在这些生殖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人的生殖过程。

[观察]: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认识生殖系统分别是怎样组成的?说出产生精子和卵子的部位,以及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填表]: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表。

名称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组成

产生精子

卵子部位

排出路线

主要器官

[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小结]:对,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细胞,分泌的激素则可以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

[播放视频]:

(1)精子的形成;

(2)女性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并用笔在图上画出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填写表格。熟悉男性、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

回答:因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观看,进一步了解男、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产生精子和卵子的器官以及它们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布置课后访问]:同学们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已经非常了解了,回去以后,再做2个访问,

(1)你们的母亲在怀你们时,身体有什么感受?

(2)当母亲怀孕时,父亲都做了些什么?

[阅读]:课外阅读“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该章内容对科学用药、保障健康进行了探讨。本章涉及的内容有家庭药箱建立的原则,大众用药存在的问题,重点是科学用药的方式、等。这些内容与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经历过的事例进行探讨如何科学用药,可以激发学的,通过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药品标签并引发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学的同时获得一些终身的。通过科学用药的常识性,让学生了解和改进卫生方面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学生分析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已经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 础,通过的适当引导,对药箱 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某些不良做法(如超剂量服用)、某些药的用药时间、用药方式,学生是可以通过思考找到答案的,而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到药理知识,学生对此接触较少 初一,因此需要的进一步讲解,如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不起作用;药物联合使用会有不良反应;用果汁或茶水服药为什么不科学等。

设计理念

(一)

A.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1)基于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安排了图片、分析多个探究活动,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自己构建知识。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3)创设开放性,尝试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变“释疑解惑”为“起疑生惑”。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

(4)通过大量课件展示、问题讨论,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突出重点。

(二)教法

A.综合启发式教学:应用个性化处理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B.引导发现式教学: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尽可能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去,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法

A.自主探究法:课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收集药品标签和了解标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

B.交流讨论法:依据学生的特点、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就 “科学用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 ?”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勇于陈述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一些常用药的名称和作用 。

2.举例说出常用药的正确服药方法。

3.概述安全用药的知识及急救方法。

技能性目标:尝试收集、处理资料。

情感性目标:认同协同配合的团体协作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指导学生收集家庭常备药的标签,保留有参考价值的,以备课上与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准备课上用的课件,包括:导入(方案一)、家庭常备药、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种种做法、服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想一想、错误的服药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方案一):

动 画展示(幻灯片一)

观看画片,联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进入学习情境。 所有课件附在最后

导入(方案二):

生病吃药,这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然而药物能治病,也能产生不良后果。有资料显示,我国有逾3亿人滥用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脑卒 之后的第四大杀手,全球死亡病例中,1/3属滥用药物造成的,由此可见,科学用药以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由此引出本节课题“科学用药,保障健康”。 领悟资料内容,进入学习情境。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好的常备药 标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对收集的药品标签进行分类,统计出家庭常备药的名称,并将自己的统计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根据不同组统计出的不同结果,教师总结,并用(幻灯片二)展示一般家庭常备药。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 分组讨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推荐出小组发言人在班内交流,阐述本组的看法。各组之间相互评议。

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并用(幻灯片课件三)动画展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提议建立自己家庭药箱贮存的常备药。 依据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及自己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拟定家庭药箱常备药并呈现自己的拟定结果。 对课件三的补充: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时令性疾病的 药物为主;急救药放在易拿到的地方;药箱要定期检查。

问题探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得病,不同的人得病之后有不同的做法,请大家分析以下治疗感冒的做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 理。(幻灯片四)展示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对教师给的例子进行分析,并呈现结论。 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但有些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之不起作用,还会引起药物性发热,合并真菌感染。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使病情加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用药呢?就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服药方式等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阐述自己的观点。

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小结,并用(幻灯片五)、(幻灯片六)展示。 注重观察画面,积极思索,领会相应的道理。 某些药物之所以饭后服,是因为胃中食物可减轻药物的刺激性。

药物嚼碎可增大与胃的接触面积,润喉片含化可发挥对咽部的止痛、消炎作用,硝酸甘油含化1—3分钟缓解心绞痛。

讲述:除了需 要注意以上这些正确的服药方法外,药物在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科学性。研究表明:同时接受1~5种药物的患者中,18%受到药物 毒副作用的危害,同时服用5种以上的药品的患者,发生药毒反应者高达80%以上。因此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降低药效,甚至发生意外,因此不要认为服药越多、时间越长就越好。

提出议题:(幻灯片七)展示(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议题) 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七中将议题与举例分成两部分,等学生讨 论之后,举例以动画效果出现。

对议题进行阐述并列举事例。

小结:药物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除了有益的治疗外,往往伴有各种副作用。这就充分证实了“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的道理”。

组织学生总结“科学用药”包括哪些方面,实际用药应注意些什么? 各组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各自的生活体验,小结出本组的意见,然后在班内交流, 同时要相互评议,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

想一想:(幻灯片八)(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问题)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答案设成动画。

布置作业:很多人平时这样服药(幻灯片九),你认为正确吗?组织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原因。 对课件九中这些错误的服药方法的解释设成动画,待下节课展示。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图片:

①蚂蚁:好多好吃的哦!

②大雁:南方也是我的家!

③春芽:我也想长高哦!

④蜜蜂:花蜜是我的最爱!

⑤向日葵:我的笑脸总是迎向太阳!

⑥织布鸟:家的感觉真好!

世界是如此的神奇和美妙!在自然界里,我们可以观察到蚂蚁觅食、大雁南飞、春芽吐绿、蜜蜂采蜜、葵花向阳、小鸟的筑巢和觅食等等,这些都属于生命现象。

你能举例说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命现象吗?

一、生物的概念

什么是生物?你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物的概念吗?

小结: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思考:熊猫玩具是生物吗?机器人是生物吗?

活动:火眼金睛辨识生物和非生物

多媒体展示图片:白头叶猴、手上的细菌、水蚤、蘑菇、落叶、蝉蜕后的壳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大多都有细胞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树叶上

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树叶上,虽然它们看起来那么的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特征。观察图片,说一说动物和植物相似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生物体大多都是由细胞组成。

2.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一颗小小的檞果经过一段时间能长成一棵大橡树,想一想幼苗是如何长成橡树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

多媒体展示图片:葵花籽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

生物的另一特征是生长和发育。生长是变大的过程,如一粒向日葵种子萌发、生长,长出幼嫩的小叶,这就是生长。

同样,动物也要生长发育。如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长成胎儿。

小结: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3。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细胞要完成生长和发育等生命活动必须消耗能量,如此时的你正坐在教室里学习,不仅你的眼睛和大脑的细胞在工作,你的胃肠细胞在消化食物,血细胞在体内运输。若此时你受伤了,则会有一些细胞来“修补”这个创口。

生物完成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捕食

小结: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4.生物都能繁殖

多媒体展示图片:我要飘到远方播种喽!

多媒体展示图片:①两只鹿蛾在南天竺的叶子上交尾;②猴子:是妈妈哺育我长大!

小结: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5.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说明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什么现象呢?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小结: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6.生物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小结: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如蚂蚁搬家、燕子衔泥、孔雀开屏等。

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说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说出机器人和熊猫玩具都不是生物。

观察图片,思考、说出白头叶猴、手上的细菌、水蚤、蘑菇是生物;落叶和蝉蜕的壳是非生物。

观察图片,从图片上获取信息,动物由动物细胞组成,植物由植物细胞组成。

说出生物体大多是由细胞组成。

观察图片,说出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观察葵花籽的萌发生长

观察图片,说出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观察图片,说出植物能够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说出动物也要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7.生物也要呼吸

多媒体展示图片:

①伸伸懒腰,喘口气;

②树:我也需要新鲜空气;

小结:生物都能呼吸。

生物除了以上的特征还有哪些特征呢?

师生共同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大多都由细胞组成;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生物都能繁殖后代;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能够呼吸、排泄废物等。

多媒体展示视频:生物的基本特征

说出还有排泄废物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 ,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后回答。

2.新授

(1)什么是生物

教师:你能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你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⑵生物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1—5,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问题1:①每幅图说明了什么含义?②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③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④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⑤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

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

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不了解的,教师可简单解释一下其概念,以加深学生对其问题的理解。

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不太准确,教师要加以指导。

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6—10,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2:①图6---7说明了什么问题?②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些都属于应激性,并补充说明含羞草叶片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在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

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

问题3:①图8—10 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小组同学回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出:狗、猫等动物可以产仔,有的植物可用种子繁殖、有的可用根、茎、叶来繁殖,有的还可用细胞来繁殖。还可补充说明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等。完成开放性作业3、4题。

问题4: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

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

问题5: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②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③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怎样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3)练习:

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再提出问题:刚才你们描述的生物特征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与基本要求。

3、教学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 ⑴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⑵怎样判断一个生物是否具有生命 ⑶ 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4、拓展

针对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5、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什么叫生物

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三、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汇编13篇


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方面的资料,欢迎来访我们的网站阅读我们的内容获取新的灵感。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工具。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1

七年级下册完形填空专项训练

On Sundays, Li Lei gets up at six thirty.He hasthe housework(家务劳动).At ten o’clock he leaves18and goes shopping19bike.At about eleven o’clock he comes20home.He likes()25.A.say B.think C.don’t think D.thinking

I have a good friend.Her name is Kate.She is American girl.She is eleven.She with her family in China.There are people in her family.They’re her father, her mother, her brother and herself(她自己).very much.He helps his mother with the cooking.Theylunch at twelve.In the afternoon he often games with his friends.They haveat six thirty.In the evening he does his homework.Sometimes, he TV.He goes to bed at nine.()16.A.foodB.breakfastC.lunchD.supper()17.A.inB.onC.withD.from()18.A.homeB.houseC.roomD.classroom()19.A.byB.onC.inD.at()20.A.forB.toC.backD.from()21.okingC.the cookD.the cooking()22.A.to haveB.havingC.haveD.has()23.A.playsB.is playingC.takesD.is taking()24.B.homeworkC.houseworkD.dinner()25.A.seesB.looksC.is watchingD.watches

It is raining outside.A bus at a small bus stop.A man out of the window.He sees a woman.She is sellinga cake.But he doesn’t want to go out because it is raining.The man sees a boy.The boy isthe window.“Come here, boy, ” the man says, “Do you know the cake is?” “Twenty fen.” the boy says.The manthe boy forty fen and asks him to buy two cakes.“One is for you andis for me, ” he says to the boy.Afterminutes, the boy comes back.He a cake.He gives the man twenty fen and says, “Sorry, there is only one cake left.”()16.A.stop B.is stopping C.stopping D.stops()17.A.looks B.look C.is looking D.are looking()18.A.cake B.bread C.cakes D.flowers()19.A.buy B.buys C.to buy D.buying()20.A.near B.on C.in D.of()21.A.how much B.how many C.whose D.what()22.A.buys B.borrows C.sells D.gives()23.A.another B.the others C.one D.the other()24.A.much B.a C.a few D.a little()25.A.have B.is having C.having D.has

This is our school.There is a very nice in our school.It is big and bright(明亮的).It has allof books and newspapers in it.We canstory books, picture books, English books and manybooks there.We cando some reading there.Maria likes reading very much.She goes to the library every day.Look, she and reading by the window(窗口).Li Ming borrows some books and reads them in it.He likes books.I’m going to borrow an story book.Our English teacher often us to do more speaking and reading.I like English very much.II can do well in English.What about your school?()16.A.dining room B.classroom C.library D.playground()17.A.kind B.kinds C.many D.lots()18.A.borrow B.buy C.look D.see()19.A.others B.another C.the other D.other()20.A.both B.also C.not D.too()21.A.is sitting B.sits C.to sit D.sitting()22.A.never B.seldom C.can’t D.usually()23.A.interesting B.English C.Chinese D.American()24.A.says B.speaks C.tells D.talks

She has a cat.name is Mimi.It’s Sunday today.Theyat home.Look!Kate with Mimi.Her father is reading newspapers.Her mother is cleaning the house.Where is her brother Jim? He is doing homework in his study.Kate’t it very well.Jim likes soccer.He can play it very well.()21.A.a B.an C.the D./()22. B.living C.to live s()23.A.five B.four C.six D.three()24.A.It B.It’s C.Its D.It is()25.A.are all B.are not C.all are D.not are()26.A.play B.plays C.playing D.is playing()27.A.he B.his C.her D.my()28.A.like B.to like C.likes D.liking()29.A.speak B.tell C.say D.talk()30.A.play B.plays C.to play D.playing

Hi!My name is Li Weikang.I’m fourteen years old.I’m Class 4, Grade I’d like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classroom.Wea big and bright(明亮的)classroom.There are twenty-four boys and twenty-two girls in our class.So there are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There are two blackboards in it,desk.Some flowers are on it.There are two maps the wall.One is a map of China, andis a map of the world(世界).There is a book shelf24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We have lessons here and we our classroom every day.Our classroom is very nice and I like it very much.()16.A.atB.on C.in D.out()17.A.to tell B.telling C.there are D.tell()18.A.there is B.has C.there are D.have()19.A.forty-five B.fifty-six C.forty-eight D.forty-six()20.A.also B.too C.near D.early()21.A.teacher’s B.teacher C.teachers D.teachers’()22.A.on B.in C.under D.behind()23.A.other B.others C.the other D.the others()24.A.in B.on C.at D./()25.A.are cleaning B.clean C.cleaning D.to clean

Different people live in different kinds of houses.Li Lei is a student.He in an apartment.He thinks the apartmentwonderful.Jane’s home isfrom her school.So she lives in the dormitory(宿舍)her classmates and friends.The Greens have a big farm in the countryside.They live in a They think it’s quiet andthere. lives in a townhouse.She lives with her She thinks it’s convenient(方便的).kind of house do you live in? What do you it? Please me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you!()16.s es C.studies D.walks()17.A.are B.is C.am D.be()18.A.go B.behind C.near D.far()19.A.at B.on C.with D.in()20.A.apartment B.farmhouse C.townhouse D.dormitory()21.A.beautiful B.quiet C.clean D.careful()22.A.father B.family C.mother D.brother()23.A.Why B.When C.What D.Where

()24.A.like to B.like C.think D.think of()25.A.give B.gives C.giving D.to give

Mrs.Green lives in the country, and she doesn’t know London very well.One day, she goes to London, but she can’t find hera man near the bus stop.“ I can ask him the way,” she,“ Excuse me, will you please

me the way to King Street?”’t say anything.He is ’t speak for a and writes something on it.Then he it to Mrs.Green,“Sorry, I can’t speak English.”()16.A.street B.way C.room D.house()17.A.looks at B.watches C.sees D.looks()18.A.thinks B.to think C.is thinking D.think()19.A.speak B.say C.talk D.tell()20.A.And B.So C.But D.Because()21.A.on B.from C.in D.at()22.A.English B.Japanese C.Chinese D.French()23.A.walk B.swim C.visit D.look()24.A.pencil B.wallet C.book D.glass()25.s B.gives C.gets D.takes

Li Ming comes out of the train station.He wants to see his friend, Lin Tao.Lin Tao is a He works in Zhongshan Hospital in this city.But Li Ming the way to the hospital.This is his Li Ming walks on the street out of the school gate.He comes over and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Zhongshan?”

“Yes, I live near here.27uncle works in that hospital, too.It’s not28here.Go along this road to the end, and you’ll find theon your right.You can’t it,”a boy says,“It’s about 500 meters from here.”

“Thank you very much!”()21.A.student B.friend C.teacher D.doctor()22.A.knows B.know C.don’t know D.doesn’t know()23.A.first B.one C.two D.last()24.A.early B.late C.alone D.only()25.A.walks B.to walk C.are walking D.walk()26.A.tells B.asks C.speaks D.talks()27.A.Mine B.Me C.My D.I()28.A.far B.away from C.far away D.far from()29.A.school B.hospital C.station D.bank()30.A.miss B.get C.take D.give

It’s November 6th today.Ben and Lisa want to buy a birthday.It’s their birthday.“What does she ?” Ben asks Lisa.“I don’t know.” Lisa says, “We bought(买)her some chocolates last time.” “Yes, ” Ben says, “and we ate(吃)them!We mustn’t do that.” “Let’s buy her a book.She likes“What kind of books would she like?” Ben asks.“I don’t know.” Lisa says, “Let’s go ask her.”

The children go into the living room.Mrs.Wilson is watching TV.“We want to buy a bookyou, Mom.” Lisa says.“What book do you want?” “money do you have?” Their mother asks them.“We have twenty-five yuan.” Ben says.“Good.That’s enough(足够的)for the book I want.It is Quick and Easy Cooking.”

The children buy their mother the book for her birthday.They her present this time, but they often eat the food she cooksit.They are very happy.()16.A.book B.cake C.cards D.present()17.A.Ben B.Lisa’s C.mother D.mother’s()18.A.need B.needs C.to need D.needing()19.A.before B.when C.again D.after()20.A.read B.is reading C.to read D.reading()21.A.or B.and C.so D.but()22.A.to B.on C.about D.for()23.A.How much B.How often C.How many D.What()24.A.not eat B.eat C.don’t eat D.eats()25.A.from B.about C.with D.for

Han Meimei is a beautiful Chinese girl.She is 14 years old.She is a.She is

Class 4,Grade 7.Music is her favorite at school.In hertime, Meimei likes singing and dancing.She sings and dances at home.And she also likes playing

piano.She can play it very.She wants a musician(音乐家).Tomorrow she will go to birthday party.She’d like to dance and sing at the()16.A.girl B.student C.nurse D.teacher()17.A.at B.on C.in D.out()18.A.subject B.class C.star D.lesson()19. B.study C.rest D.free()20.A.never B.seldom C.often D.too()21.A./B.the C.a D.an()22.A.well B.good C.much D.little()23.A.to B.be C.to be D.being()24.A.Kang kangs’ B.Kangkangs C.Kangkang D.Kangkang’s()25.A.house B.party C.hall D.yard

Junjun wanted to buy a birthday present for his mother.But hemuch money.He was not happy.He thought and thought.Then he had.He could make aa beautiful picture of birds and flowers.And on the back he ,“To my dear mother, I love you very much.Happy birthday!”

his mother’s birthday, Junjun gave her the present.After she saw the , tears(眼泪)fell down her face.“are you crying(哭),Mom?”Junjun asked, “You don’t like it, right?”“”She said, “I love it very much.I’m the happiest(最幸福的)25

because I have a great son like you.”()16.A.didn’t have B.not have C.has D.had()17.A.a problem B.an idea C.a wish D.an office()18.A.present B.plane C.dinner D.book()19.A.draws B.draw C.drew D.drawing()20.A.said B.writes C.wrote D.says()21.A.At B.In C.Out D.On()22.A.bag B.cake C.book D.card()23.A.when B.why C.what D.Where()24.A.Of course B.Of course not C.Yes, it is D.No, it isn’t()25.A.people B.one C.mother D.father

Dear Alice,Yesterday was my thirteenth birthday.I a wonderful day.In the morning my parents

with me.They bought a beautiful dressme.It’s yellow.I like it very much.Then theyme to a restaurant.We had lunch there.The food was After lunch we went to a pet shop.My mother me a little dog.It has big black eyes.It’s very cute.In the evening, I had a birthday with my friends.They bought me a birthday cake.They also me a lot of presents.We sang, danced and played games.All the shows were very and I was so happy.Wish youmy birthday party one day.Write to me soon!

Yours, Lisa

()26.A.have B.has C.am havingD.had

()27.A.went shopping B.go shopping C.goes shoppingD.going shopping()28.A.to B.for C.atD.of()29.A.take B.takes C.tookD.to take()30.A.delicious B.good C.sunnyD.well()31.A.found B.got C.wantedD.put()32.A.cake B.present C.partyD.meeting()33.A.brings B.to bring C.broughtD.bring()34.A.interesting B.late C.earlyD.difficult()35.e to ing to C.to comeD.to come to

Dear Kangkang,How is it going? I have to tell you.Last Sunday, my family went to Beidaihecar.We got there at about 9:30 a.m.It was fine.There were many people in the water.We changed clothes,to the water and swam in it.After an hour, we had a rest andsome water.Then Mom, Kate and I the sand(沙子)to build some beautiful houses.Dad went back to swim again.At noon, the sun and it was very hot.We ate some food a big umbrella.After lunch, we walked on the sand and some photos.Suddenly(突然), it windy and cloudy.We had to go home at once.But when we got back home, it was sunny in Beijing.I had a wonderful day.Yours,Michael

()16.A.everything interesting B.anything interestingC.something interesting D.nothing interesting()17.A.drive B.by C.inD.on()18.A.to swim B.swam C.swimD.swimming()19.A.walk C.ranD.walking()20.A.drank B.ate C.haveD.drink()21.A.use B.used C.makeD.made

()22.A.shines brightly B.shining brightly C.shone brightlyD.shine brightly()23.A.under B.in C.onD.at()24.A.had B.took C.gotD.brought()25.A.changed B.changes C.turnedD.gets

May Day is coming.We are makingfor traveling.We’ll go on a to Hainan.It’s a good for holidays and my aunt lives there, too.I hope with her.My mother also this holiday will come very soon.Sanya is a beautiful city in Hainan.It’s

in May.When we get there, we’ll see flowers everywhere(到处).I canskirts there.We can see the sea(大海)there and swim in the sea.We’lla lot of photos.We also want to visit some other places of.Oh, I think the food there is differentours.It must be very delicious.It’s wonderful!()16.A.cards B.plans C.foodD.clothes()17.A.trip B.picnic C.planD.holiday()18.A.way B.place C.seasonD.time

()19.A.traveled B.traveling C.travelD.to travel

()20.A.hoping B.hopes C.hopeD.hoped()21.A.hot B.warm ()22.A.put on B.puts on C.wearD.wears()23.A.carry B.get C.bringD.take()24.A.interesting B.interested C.interestsD.interest()25.A.from B.of C.forD.a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our Chinese people’s special festival.Itin January or February.There are twelve different animal nameseach Chinese year.They are mouse, tiger, rabbit, chicken, dragon 蛇).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are busy shopping and cleaning their houses.Every family

many kinds of food and drinks.On the eve of the festival, there isa big family dinner.People like eating jiaozi—dumplings.It reunion(团聚)”and“good luck.”After dinner all the family stay up the New Year.They often watch TV and play games.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peopletheir new clothes and go to visit relatives(亲戚)and friends.They say“Happy New Year”and give the best wishes to25.Everyone has a great time.()16.A.will come es C.came D.is coming()17.A.for B.in C.on D.to()18.A.later on B.right away C.and so on D.as well()19.A.After B.On C.When D.Before()20.A.prepares B.are preparing C.prepare for D.prepared()21.A.never B.seldom C.sometimes D.always()22.A.meant B.means C.like D.likes()23.A.welcome B.stop C.to welcome D.to stop()24.A.wear in B.put on C.dress D.be in()25.A.every other B.the others C.each other D.one other

People celebrate Mother’s Day in the USA.It’s also a holiday in somecountries.It is onSunday in May.It’s a daymothers.On this day mothers usually get flowers and cardstheir children.On the cards children will “Thanks, Mom”,“To my dearest mother”,“Best wishes for Mother’s Day”and so on.How does the for this holidays come? It was from Miss Anna M.Jarris.She in Virginia(弗吉尼亚).Her mother loved her very much.And she loved her mother very much, too.But her mother died(死)she was young.After that, she wrote letters to some important people.In her letters she asked them a day for all mothers.Then the first Mother’s Dayon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1913 in the USA.()21.A.else B.other C.others D.the other()22.A.second B.two C.the second D.twice()23.A.to thank B.for thanks C.for thank D.to miss()24.A.toB.for C.from D.with()25.A.say B.write C.talk D.speak()26.A.sound B.area C.service D.idea()27.A.is born B.were born C.born D.was born()28.A.because B.before C.when D.after()29.A.to decide B.decided C.decide D.deciding()30.A.falls B.fallingC.fell D.fall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2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Learn the usage of “have/has”.

2. Learn the adjectives:

big, small, long, short, round, wide, right

3. Learn to describe people’s appearances:

head, hair, face, eye, nose, mouth, ear, neck

Main activities: 1a, 2a and 3a.

Teaching tools: a recorder, multimedia, a doll, flashcards, teaching pictures, pieces of color chalk, etc.

Teaching periods: 1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Review

Review the functional items in Unit 1 by us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teaching pictures (e.g some pictures of the famous men).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

Who is he/she?

Then change the personal pronouns in each sentence.

Step 2------Presentation

1). Use real objects to lead into the new lesson. Show the school things to the class and say,

I have a/an …

Write down the stru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and teach them,

I/We/You/They have …

Use the same way to teach “has”,

He/She/It has …

2). Use a stick figure and multimedia to teach the parts of one’s body.

Add the right adjectives in front of these words, e.g a round face, a wide mouth, a long neck, two big eyes, two small ears, long/short hair

3). Ask a girl student to stand up and help her answer,

T: Do you have a round face?

S: Yes, I do.

T: Do you have short hair?

S: No, I don’t. I have long hair.

Ask different students the above questions and learn the sentences:

Do you have … ?

Yes, I do./No, I don’t. I have …

D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s:

He/She/It has …

4). Using flashcards and multimedia to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boy, girl, guess, know, You’re right.

Help two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A: I know the girl, but I don’t know that boy. Who is he?

B: Please guess. He has short hair. He has a round face and a wide mouth. He is on my right.

A: Oh, I guess he is Li Tao.

B: Yes, you’re right.

5). Listen to 1a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 Is the boy Michael?

b. What does Kangkang look like?(康康的相貌怎样?)

Practice in pairs. Finish 1a and 1b.

Step 3------Practice

1). Showing a doll to the class and point to one part of its body. Ask and answer like this,

T: Excuse me,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Ss:It’s a mouth.

T: Do you have a wide mouth?

Ss:Yes, I/we do.

T: How do you spell the word “mouth”?

Ss:M-O-U-T-H, mouth.

T: Yes, you’re right.

2). Listen to 2a and point out the relevant parts of your body.

3). Touching games---Listen to your partner and touch the parts of your body he/she says. Finish 2b.

Step 4------Consolidation

1). Ask students to read 3a by themselves and summarize the usage of “have/has”. Then teacher explain it.

I/We/You/They have …

Do you/they have … ?

Yes, I/we/they do. // No, I/we/they don’t.

He/She/It has …

2). Listen to 3a and follow it.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3). Work alone. Finish 3b,then check the answers.

Step 5------Project

Read 4A and draw the picture. Look at the picture in 4B and fill in the blanks. Finish 4.

Step 6------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of 40 words to describe yourself. You may begin like this:

Guess! Who am I? Oh, I …

Writing Planning(板书设计):

Topic 1 I have a small nose

Section A

head hair face ear eye nose mouth neck

big

small long

short round

long big

small big

small big

small wide

small long

short

have has boy girl know guess You’re right.

I/We/You/They have …

Do you/they have … ?

Yes, I/we/they do. // No, I/we/they don’t.

He/She/It has …

Notes after teaching(教后记):

我惊奇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思考,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加之教师之间积极的创造性协作教研备课,配以围绕新课程标准编撰的教科书,是刺激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进而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取得满意教学效果,为学生一生生命质量负责的科学之路。本节课正是着眼于“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和灵活扩展,实现各种教学手段的立体交叉实施”,把该学科对学生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于学习的主体!这是成功的方面。不足之处:在有限的45分钟内,内容安排稍多,个别后进生的词语听写未能达标,生生互动评价后,教师评价略显匆忙,使得完美之中稍留缺憾。

二〇一二年十月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3

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下面为了大家分享了八年级上的英语课件,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描述健康问题的词汇,及如何根据别人的健康问题提建议。技能目标:能听懂谈论健康问题的对话材料;能根据别人的健康问题提建议;能写出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并能描述怎样对待健康问题。情感目标:通过开展扮演病人等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身体健康的品质。

通过本课的阅读,培养学生处理紧急事件的基本能力,树立紧急事件时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shouldn’t.的用法

学习have的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and new words

1.Look at a picture and learn the parts of the body.2.New words and phrases.Step 2 Presentation

1a Look at the picture.Write the correct letter [a-m] for each part of the body.___arm ___ back ___ ear ___ eye ___ foot

___hand ___ head ___ leg ___ mouth

___ neck ___nose ___ stomach ___ tooth

Step 3 Listening

1b Listen and look at the picture.Then number the names 1-5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gain and fill in the nversation 1

Nurse: What’s the matter, Sarah?

Girl: I ___________.Conversation 2

Nurse: What’s the matter, David?

Boy: I _________________.Conversation 3

Nurse: What’s the matter, Ben?

Boy: I _________________.Conversation 4

Nurse: What’s the matter, Nancy?

Girl: I _________________.Conversation 5

Betty: What’s the matter, Judy?

Ann: She __________________.Step 4 Speaking

1c 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are the students’ problems? Make conversations.Examples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Judy?

B: She talked too much yesterday and didn’t drink enough water.She has a very sore throat now.A: What’s the matter with Sarah?

B: She didn’t take care of herself on the weekend.She was playing with her friends at the park yesterday.Then it got windy, but she didn’t put on her jacket.Now she has a cold.Step 5 Guessing games

Guess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students by using the important sentences.Step 6 Listening

2a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1-5] in the order you hear them.2b Listen again.Match the problems with the advice.Step 7 Speaking

2c Mak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2a and 2b

A: What’s the matter?

B: My head feels very hot.A: Maybe you have a fever.B: What should I do?

A: You should take your temperature.Step 8 Role–play

Imagine you are the school doctor.A few students have health problems.Role-play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doctor and the students.2d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Step 9 Language points and summary

1.What’s the matter?

这是人们特别是医生和护士询问病人病情时最常用的问句, 意思是“怎么了?”其后通常与介词with连用。类似的问句还有:

What’s wrong? 怎么啦?

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了?

What’s your trouble? 你怎么了?

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你怎么了?

What’s up? 你怎么了?

2.have a cold伤风, 感冒, 是固定词组

表示身体不适的常用词组还有:

have a bad cold 重感冒

have a fever 发烧

have a headache 头痛

have a stomachache 肚子痛, 胃痛

have a toothache 牙痛

Summary

1.牙疼 have a toothache

2.胃疼 have a stomachache

3.背疼 have a backache

4.头疼 have a headache

5.喉咙疼 have a sore throat

6.发烧 have a fever

7.感冒 have a cold

8.躺下并且休息 lie down and rest

9.喝热蜂蜜茶 drink hot tea with honey

10.喝大量水 drink lots of water

11.看牙医 see a dentist

12.量体温 take one’s temperature

13.看医生 go to a doctor

Step 10 Exercises

根据上下文意思填空。

Mandy: Lisa, are you OK?

Lisa: I _____ a headache and I can’t move my neck.What ______ I do? Should I

_____ my temperature?

Mandy: No, it doesn’t sound like you have a fever.What _____ you do on the

weekend?

Lisa: I played computer _____ all weekend.Mandy: That’s probably why.You need to take breaks _____ from the computer.Lisa: Yeah, I think I sat in the _____ way for too long without moving.Mandy: I think you should ____ down and rest.If your head and neck still hurt tomorrow, then go to a _______.Lisa: OK.Thanks, Mandy.翻译下列句子。

1.你怎么了?我头痛。

2.他怎么了?他发烧

3.李雷怎么了?他喉咙痛。他应该多喝水。

4.如果你的头和脖子明天仍然疼的话,请去看医生。

Homework

Make up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doctor and a patient.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4

七年级英语(仁爱版)下册复习教案

Unit 5 Our School Life

任务形学习目标: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表达交通方式的句型。

掌握频度副词的表达方式。

掌握一般现在是的用法。

Topic 1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

二.重点短语:

1. on foot go …on foot = walk ( to )…

2. by + 交通工具 “乘坐…” by bus / bike / plane / train / subway / ship / boat / car

3.take the bus = go …by bus ride a bike = go …by bike take the subway = go …by subway

4. on weekdays 在平日5. after school 放学后after class 下课后 after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早餐 / 午餐 / 晚餐后 6. in their free time 在空闲时间 7. have a rest 休息一下8. read books 读书11. go swimming 去游泳 12. listen to music 听音乐 12. watch TV 看电视 13. do(one’s) homework 做作业 14. go to the zoo / park 去动物园 / 公园 15. once a week 一周一次16. every day 每天 17. have classes 上课18. for a little while 一会儿 19. go to bed 上床睡觉 20. have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dinner)吃早餐 / 午餐 / 晚餐 22. at the school gate 在校门口 23. come on 快点 、加油24. get up 起床 25. talk with / to sb.与某人谈话 26. at school 在学校、在上课 27. go to school 去上学 28. and so on ……等等

三.语法:表时间频率的副词:never 从来不 seldom 极少 sometimes 有时 often 经常 usually 常常 always 总是

1. I never go to school by subway. 2. I seldom walk to school.

3. Maria sometimes takes the subway home. 4. Li Xiang often rides a bike to school.

5. W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on foot. 6. They always go to the zoo by bus.

7. How often do you come to the library ? Very often / Twice a week / Once a week / Every day.

四. 重要句型1. Happy New Year! The same to you.

2. Your new bike looks very nice. Thank you.

3.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 By bus / car / bike. On foot.

4. It’s time for class. = It’s time to have class. 该是上课的时候了。

5.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笨鸟先飞。/ 捷足先登。

6. We have no more time. 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7. I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and two in the afternoon.我早上上四节课,下午上两节。

8. She goes to bed at about a quarter to ten. 她九点四十五分睡觉。

Topic 2 He i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

二.重点短语:1. make cards 制作卡片 2. on the playground 在操场上 3. in the library 在图书馆

4. in the gym在体育馆 5. on the shelf在书架上(shelves 复数) 6. at the Lost and Found 在失物招领处 7.clean the room打扫房间 8.have a soccer game 举行足球比赛 9. have an English class 上英语课 10. write a letter 写信 11. some of his photos= some photos of his 他的一些照片 12. on time 准时/in time及时 14. do better in sth 在某方面做得较好 15.put on 穿、戴上、上演(代词it / them放在中间,名词中间或后面,put it / them on ) 16. show sb. around… 令某人参观……

三.语法:

现在进行时态 主语+ be(is / am / are )+ 动词ing + 其他 。表示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常与now = at the moment 现在 、look看 、listen听 等连用。

1. I’m looking for my purse. 2. They aren’t sleeping at the moment.

3.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 Yes, I am. No, I’m not.

4. Is he / she singing now ? Yes, he / she is. No, he / she isn’t.

5. What is your brother doing ? He is running in the gym.

四. 重要句型

1.Excuse me, may I borrow your story book ? Of course. = Sure. (borrow sth from…从……借回某物……)

2. How Long may I keep the book ? Two weeks. ( keep 借用,后面常跟一段时间连用)

3.You must return them on time. ( return 归还,return sth to …把……归还给……)

4. Thank you. It’s a pleasure. = A pleasure = My pleasure. 别客气。

5. Sorry, I don’t have any.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仍然感谢你。

6. See you soon. 回头见. 7. What else ? 还有别的什么?( else 其他的、别的,常放在疑问词what/ where / who…和不定代词something/ somebody等的后面)

Topic 3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重点短语:1. outdoor activity 课外活动 2. easy and interesting 容易又有趣3. difficult and boring 又难又乏味 4. be friendly to sb. =be kind to sb. 对某人友好 5.between…and… 在……之间… 6. learn…from… 向……学习……/ 从…中学…… 7. from…to… 从……到…… 8. i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在早上/ 下午/ 晚上9.on Monday 在星期一 on Monday morning在星期一的早上 11. tell sb. about sth告诉某人关于某事

三.语法:

一般现在时 主语+ 动词原形/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s/es + 其他。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频率副词:never 从来不 seldom 极少 sometimes 有时 often 经常 usually 常常 always 总是或every day 每天、i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在早上/ 下午/ 晚上 等连用。例如:

I often do my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I don’t often go shopping on Sunday.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car? Yes, I do. No, I don’t.

Sometimes she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 She doesn’t like Chinese.

Does she often take a bus to school ? Yes, she does. No, she doesn’t.

四. 重要句型

1.What day is it today?It’s Sunday /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在英语国家每周的第一天是星期天而不是星期一)

2. 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 ? They are having a music class.

3.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 At ten o’clock.

4. What do you think of math? = How do you like math ? 你认为数学怎么样? It’s difficult and boring.

5. Why (为什么)do you like English ? Because(因为)it’s easy and interesting.

7.What subject (学科)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history best.

8. At school,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re very friendly to me.

9. I study Chinese, English, politics, geography and some other subjects.(other泛指其他的,别的+ 名词复数)

10.English is my favorite (最喜欢的)subject. I also like P.E and music.= I like P.E and music , too. (也)

11.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

五.词语辨析

a few 几个,一些 + 名词复数 a little 一点儿 +不可数名词 many 许多+名词复数 few几乎没有 little 几乎没有 much许多、大量的+不可数名词

other泛指其他的,别的+ 名词复数 another 泛指又一个、再一个、另一个+ 名词单数 the other 两者中的另一个

Unit 6 Our Local Area

Topic1 Is there a sofa in your study?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单词和重点词组

2、掌握there be的各种形式及用法

3、能熟练用英语描写房间、家庭、学校等建筑

4、熟练掌握方位介词in, on, behind, under, near, next to, in front of

二、重点词组

On the first floor 美式英语一楼floor地板,此处指“楼房的层”。英式英语用the ground floor 表示一楼

Why not =Why don’t you 复习其他提建议的方式

Go upstairs上楼 Go downstairs 下楼

A moment later 一会以后

You have a nice study。 study名词:书房 动词:学习与learn的区别

In the front of the house 在屋子(里面的)前面 In front of the house在屋子(外面的)前面

Talk about谈论 talk with sb.和某人谈论

Put them away 把他们收拾好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看管

In the tree(非树本身的东西)在树上 On the tree(树本身的东西)

On the river浮在水面上 over the river 在河上(悬空)

On the wall在墙上 in the wall 在墙里

Get a letter from sb= hear from sb 注意hear from宾语是人不是信,her of听说某人(物),hear听到,听见,侧重听的结果。常用 hear sb doing sth/do sth

Tell sb about sth Tell sb to do sth Tell sb sth

want sb to do sth/want to do sth

三、语法知识: There be 句型的用法

There be句型是英语中常见的特殊句型,用以表示某物某事存在或不存在。句中的there只起引导作用,并无实际意义,句子的真正主语是谓语动词be后面的名词。

1、在there be 句型中,谓语动词be要与主语(某人或某物)的数保持一致。当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时,谓语动词要与跟它最近的那个名词一致。

eg. ① 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② There is a teacher and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

③ There are two boys and a girl under the tree.

2、There be句型与have的区别:

There be 句型和have都表示“有”的含义。区别如下:There be表示“某处存在某物或某人”;have表示“某人拥有某物/某人”,它表示所有、拥有关系。 eg.①He has two sons.

②There are two men in the office.

当have表示“包括”、“存在”的含义时,There be 句型与其可互换。

eg. A week has seven days.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3、否定句

There be句型的否定式的构成和含有be动词的其它句型一样,在be后加上not或no即可。注意not和no的不同:not是副词,no为形容词,not a/an/any + n. 相当于no+ n.。例如: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n't any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 no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is a bike behind the tree. → There isn't a bike behind the tree. =There is no bike behind the tree.

4、特殊疑问句

There be句型的特殊疑问句形式有以下三种变化:

① 对主语提问:当主语是人时,用\“Who\'s+介词短语?\”;当主语是物时,用\“What\'s + 介词短语?\”。注意:无论原句的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对之提问时一般都用be的单数形式(回答时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

There are many things over there. →What's over there?

There is a little girl in the room.→Who is in the room?

② 对地点状语提问:提问地点当然用“Where is / are+主语?\”啦!例如:

There is a computer on the desk. → Where is the computer?

There are four children on the playground. →Where are the four children?

③ 对数量提问:一般有两种句型结构:

How many+复数名词+are there+介词短语?

How much+不可数名词+is there+介词短语?

used to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

例句: I used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过去我常常在放学后踢球.

be used to do的意思是被用来做某事;be used to doing的意思是习惯于做某事.

used to + do:“过去常常”表示过去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但如今已不存在。

Mother used not to be so forgetful.

Scarf used to take a walk. (过去常常散步)

be used to + doing: 对……已感到习惯,或“习惯于”,to是介词,后需加名词或动名词。

He is used to a vegetarian diet.

Scarf is used to taking a walk.(现在习惯于散步)

Topic 2 What’s your home like?

重点语法:There be 句型

There be句型的否定句

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

③ There be句型的就近原则

④ There be句型的反意疑问句

⑤There be句型与have/has的区分

重点短语:

be like / an apartment building/ a town house /in the surburbs/

on the street corner/ rent a house with furniture to others / keep money

重点句型 :

①What’s your home like?

②What’s the matter ……?

③I hear you playing the piano.

④I can’t hear you ,the line is bad.

⑤I’ll get someone to check it right now .

⑥The traffic is heavy and the cost of living is high.

⑦There are many old people and many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living there .

点拨:

㈠What’s your home like?

Like 动词“喜欢”,介词“像”。be like像和look like看起来像。be like 主要用来询问人的性格、外貌和事物特征。Look like 主要用来询问外貌。

㈡for rent 出租。wanted求租.rent sth to sb把某物租给某人rent sth from sb 从某人处租某物。

㈢call sb at + 号码。请打......电话与某人联系。

㈣I hear you playing the piano.

hear sb doing sth听见某人正在做某事(强调动作进行)

hear sb do sth (强调全过程)

㈤Many shops and restaurants are close to my home .

be close to 离……近。close 与near 都有“靠近”的意思,但close 比near 更近。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重点语法:

祈使句

①肯定、否定形式。

②特例。

重点短语:

a ticket for speeding 超速罚单 at the end of the road在路的尽头 go across走过 turn left/right向左转/向右转 on the corner of 在。。。转角/拐弯处 across from 在。。。对面 between……and 在。。。之间 take the No. 718 bus乘坐718路公共汽车 change to变成no parking禁止停车 get hurt受伤 obey the traffic rules 遵守交通规则 keep on the right of the road 保持在路的右边 at the foot of 在。。。的脚下 hold sth in one’s hand抓住某人的手

重点句型:

一.问路语

Where is ……?

Is there a……near here?

Which is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二.指路

①Go along/down this road until……

②Turn left at the first turning﹦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

③Go straight ahead and you will see……

④It’s about 15 kilometres away from here.

三.Thank you all the same .﹦Thanks anyway.

四.You can’t miss it.

五.You need to take bus No.718……

六.How far is it from here?

七.Everybody must be careful and obey the traffic.

八.We must stop and look both ways before we cross the road.

语法讲解: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禁止、劝告或建议的句子,特点是省略了主语。

祈使句无主语, 主语you常省去;

动词原形谓语当, 句首加don't否定变;

朗读应当用降调, 句末常标感叹号。

●肯定结构:

1. Do型(即:动词原形(+宾语)+其它成分)。如:Please have a seat here. 请这边坐。

有的祈使句在意思明确的情况下,动词可省略。如:This way, please. = Go this way, please. 请这边走。

2. Be型(即:Be + 表语(名词或形容词)+其它成分)。如:Be a good boy! 要做一个好孩子!

3. Let型(即:Let + 宾语 + 动词原形 + 其它成分)。如:Let me help you. 让我来帮你。

●否定结构:

1. Do型和Be型的否定式都是在句首加don't构成。如:Don't forget me! 不要忘记我!

Don't be late for school! 上学不要迟到!

2. Let型的否定式有两种:“Don't + let + 宾语 + 动词原形 + 其它成分”和“Let + 宾语 + not + 动词原形 + 其它成分”。如:Don't let him go. / Let him not go. 别让他走。

3. 有些可用no开头,用来表示禁止性的祈使句。如:No smoking! 禁止吸烟!No fishing! 禁止钓鱼!

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

Topic1 When were you born ?

任务型学习目标:掌握序数词的表达法

掌握系动词be的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掌握日期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词组:

Plan to do sth have a birthday party be born be like

use sth to do sth must be buy sb sth=buy sth for sb

重点句型

Whe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in June,1970

Were you born in He bei? Yes,I was, No,I wasn’t.

3. Where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 /Henan.

4. When was your daughter born? She was born on october 22 .

5. What’s the date today? It’s may 8.

6. What’s the shape of your present? It’s round.

7. What shape is it? It’s rectangle.

8. How long/wide/tall/high/deep+is it?

9. What do we use it for? We use it to study English.

10.It must be an English learning machine.

11.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

重点语法:系动词be的一般过去时

1. I was born in June,1970. 2. I was not born in He bei.

3. Were you born in Hebei? Yes,I was, No,Iwasn’t.

When was you daughter born? She was born on October 22nd,1996.

Where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in Hebei.

Was it like a flower just now? Yes,it was, No,it wasn’t.

重要知识点:

时间介词in/on/at用法

介词in/on/at可以用于表示时间的名词前,有“在”的意思,用法如下:

1)at用于钟点时刻前,意思为“在--- 时(刻)”,如at three O’clock

at a quarter to six at noon at night

at midnight at this time of day

2)in 用于泛指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等,也用于某个较长的时间,如年,月,季节等,如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in , in the day/daytime.

In还可以表示“从现在起一段时间以后”in a week

3)on用于表示在具体的某一天以及某天的某段时间,如on Sunday

on Children’s day , on the night of new year,on the morning\afternoon\ evening of , on Sunday morning

中考链结:

( )1.My uncle was born____June,1960.

A in B on C at D for

( )2.(08河南)We will never forget what happened___the afternoon of May 12. A in B by C at D on

( )3. (08苏州)Chinese climbers carried the Olympic Flame(奥运圣火)to the top of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___8th May,2008

A on B at C in D from

( )4.Mike will go to the town____December28

Unit7 Top2复习教案

知识网络梳理

1.重点词组:at the birthday party在生日聚会上 perform ballet跳芭蕾舞 dance to disco 跳迪斯科 take these flowers to 把这些花带去。。。 work out math problems 解出数学题 read books 读书fly a klite放风筝 be good at / do well in doing擅长做。。。 have a good time /enjoy oneself玩得开心with one’s help / with the help of 在某人的帮助下

2.重点句型:

Can you dance ?

Yes,I can /Yes ,a little /Yes,very well

No,Ican’t /No,not at all。

She can fly kites very well now. But one year ago , she couldn’t do it at all

Kangkang is good at playing soccer ,while Michael does well in basketball

Six years ago,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eyes

With her mother’s help ,Jenny could write many words

3.易混点点拨:

1>play the guilar(piano /violin……)

Play football (soccer /basket……)

Play with the basketball (football /soccer…… )

球类运动前不用 the ,乐器名称前用 the

2>Take ,bring ,fetch 和 carry

Bring“带来,拿来”表示 “拿到靠近说话着的地方”;take “拿走,带走”表示“拿到远离说话着的地方”:carry“拉,搬”表示“用力移动,没有方向”;fetch“去取,去拿”,表示“往返拿物”。

Please take th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Remember to your homework to school tomorrow

The bag is too heavy,please it to my office。

Don’t worry ,I can the key.

3>Read, see ,look and watch

See 看见,表结果;look看,表动作,不及物动词,后面需加介词at才能跟宾语;watch看比赛、电视;read看书、报,表示阅读

I can an apple on the table

I want to the film with you

,there is a kite flying in the sky

Please the blackboard carefully

Tv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health

He’s on tonight

4>work和job work可以作动词work out / at / on / for / as计算出/在……方面工作/致力于/为……而工作/作为……而工作,It doesn’t work .The pills that the doctor gave me aren’t working.可以作不可数名词:工作at work / out o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5

2 give sb sth = give sth to sb 给某人某物 / 把某物给某人

3 help sb do sth 帮助某人作某事 Eg: I want to help my mother do some housework at home.

4 help sb with sth 帮助某人谋事 Eg: I want to help my mother with some housework at home

8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Eg: He is busy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① What + is / are + sb?

② What + does/ do + sb + do?

③ What + is/ are + 名词所有格/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 job?

2 People give me their money or get their money from me.

3 Sometimes I work in the day and sometimes at night.

4 I like talking to people.

5 I work late. I’m very busy when people go out to dinners.

6 Where does your sister work?

7 then we have a job for you as a waiter.

8 Do you want to work for a magazine? Then come and work for us as a reporter.

9 Do you like to work evenings and weekends?

10 We are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children of 5-12.

1 policeman- policemen 2 woman doctor- women doctors 3 thief-thieves

注意:

◎ policeman和policewoman的复数形式是policemen和policewo-men,postman 和post woman也是如此

◎如waiter和waitress、actor和actress是有男女区别的,在形容女士时要注意

原句:I want to be an actor.

Eg: He wants a book.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Eg: She wants to go out. want sb to do sth 想让某人做某事

want to be …想成为……

Eg:I want to be an actor.

work for sb as a/an…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今天要说的是初中牛津英语7A第一单元(This is me)中的第四课时的语法这一部分。该单元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和别人,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教材《牛津初中英语》以任务性教学为主导,十分重视语法教学。语法部分是整个单元六个板块中的第四板块,主要是梳理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语言现象,对前面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同时也为本单元后面几个板块中新词汇的运用,尤其是后面的Task写作课奠定基础。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本课学习内容,be动词与各种主语人称的搭配用法以及be动词在一般现在时态中的肯定句,否定句以及一般疑问句形式。其次,设置be动词运用的真实语境。第三,综合运用,循序渐进的使学生对be动词的使用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这种安排方法虽然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但是直接把语法内容不经修饰呈现出来难免使学生觉得枯燥。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be动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部分学生掌握的比较好,还有部分学生you’re和第三人称单、复数分不清。而本课正好起到一个巩固和扩展延伸的作用。结合教材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正确听说读写本课四会单词和短语。如:classroom和overthere

2).能理解be动词一般现在时态中的用法.3).掌握be动词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的构成和一般用法。

2、能力目标:学生会正确完成本科时的相关练习和能流利地用be动词以及所学句型结合本单元话题进行情景会话。

3、情感目标: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讨论发现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be动词的相关内容和用法,能够正确使用be动词的三种句型,能较好完成be动词的相关练习题目。

难点:运用be动词结合本单元话题进行简单的情景对话。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如果直接展示语法规则,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师生共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以及不断鼓励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对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情景教学式、导入式和归纳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分别体现为图片演示以及小组对话两种形式。而“归纳法”主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语法会加深他们对语法的理解,更易于记忆,又使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选用了一些图片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通过新旧知识比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任务型操练法,从而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员参与,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 1.Lead in

通过复习Reading部分与be动词有关的重点句子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be动词。并通过语言描述向学生呈现一般现在时和本课的学习目标。

2、Presentation 利用多媒体上的例句和图片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一般现在时中be动词的各种形式和用法。尤其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人称代词和be动词的正确搭配,缩写形式,以及与名词的正确使用。接下来我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be动词的用法。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利用出示图片或英文解释的方式直观教学,学生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口诀的使用能帮助学生很快的记住规则。接下来我做了投影练习以及一个游戏,其目的是想再次帮助学生巩固了be动词的用法。

3、Presentation

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be动词的否定句,启发学生根据例句归纳总结改写be动词否定句的变化规则。紧接着我用练习巩固。利用相同的方法,向学生教授了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的变化规则。这种例句感知、讨论归纳总结、实践操练地教学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效果良好。

4.Practice

再次点出本课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完成书本P12的相关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nsolidation

1).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别人。

2).通过课课练本课时的练习查漏补缺、及时巩固

6.Homework

五、教学创新

1、注重教学内容呈现的多样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图片的展示,可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参与英语活动,能更容易地引起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课堂互动与以学生为主体

整节课我始终坚持先让学生例句感知、归纳讨论总结规律、再加以练习实践操练地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7

Topic 2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ection A 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掌握并应用关于职业和其他单词:

doctor, worker, driver, farmer, cook, nurse

kid, glad, mother, father, parent, office

2. 学习谈论工作和打招呼:

(1)-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he is a teacher.

(2)-What do your parents do?

-They are office workers.

(3)-Glad to meet you.

-Glad to meet you, too.

3、正确朗读 /au/ // // /e/ / u/ /tr/ /dr/ 参与

mother____ father____doctor____

parent____ office____ worker____

driver_____ farmer ___cook____ nurse____

Ⅲ、通过图片反应对应的单词,大声跟读和朗读。

Ⅳ、配合老师学习新句型,与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对话。

Ⅴ、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参照导学案去扩展与提升询问职业句型。

Ⅵ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感,学唱歌曲。

相结合。

Ⅸ、 调查周边的同学,积极参与表达与展示。

听录音并跟读3a,听录音完成3b并核对。

通过3b 最后一个单词dream利用幻灯片图片引出关于jobs的新单词。由jobs新单词图标family 过渡到其他新单词的教学。

Ⅳ、 1c Work in groups, Make up conversations

巩固新单词后,教师引导进入职业的询问,并从整体到小组到个人层层递进进行操练,熟悉此句型。

_____ does he do? =What ___ he?

What _____ you do? =What ____ you?

What _____she do?

What _____your mother do?

What _____ your father do?

What ____ they do?

- What does he/she do?

- He/She is a/an…

- What do they do?

-They are…-s.

Ⅵ、 Sing the song: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Ⅶ、 1a Watch the flash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are they?

I have a friend. His name is … His father is a/an … and his mother is a/an … He has a happy family.

小组评价 1、 个人学习效果(听说读写能力、单词短语的习得与句型的理解掌握运用、表演创作、课堂参与度)

-They are…-s.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8

Background information(背景知识):

Students: 52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eaching contents(教学内容): Unit 2 Topic 1 I have a small nose. Section A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new words:

(1)Learn words about parts of the head:

nose, eye, head, face, hair, ear, mouth, neck

(2)Learn some other new words:

guess, know, wide, right, girl, boy, have, has, small, big, round, short, long,

2. Learn some useful sentences:

(1) I/You/We/They have…

(2) She/He/It has…

(3)---Do you have…?

---Yes, I/We do. No, I/We don’t.

(4)--- I know.

--- You’re right.

3. Learn how to describe people’s appearances.

Teaching focus(重点):words about parts of the head and adjectives of description

Teaching difficulties(难点):The usages of have and has

(1)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根据卡片信息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

(出示卡片上文字信息,师生进行互动问答。复习描述人的基本情况。)

Schoo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

(1)T: What’s her name? S1: Her name is Jane.

T: Where is she from?S3: She is from Canada.

利用简笔画教授人体部位的名称,并在图片的相应位置板书单词,然后领学生拼读。

T: Let’s 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s this? S1, please.S1:Eyes.

T:How do you spell it, please?S1:E-Y-E-S,eyes.

T: Nice work, boys and girls. (教学boy and girl)

(3) 通过对比图片学习描写人体头部的形容词(long hair, big eyes, small eyes, a round face…)

(4) (出示2a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突出的外貌特征,巩固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和部分形容词。)

T: OK, now look at these pictures. Let’s talk about their different looks. Is this a big nose?

T: Good. He has a big nose. Are they big, too?Ss:No. T: Very good. They are not big. They are small. They have small noses and small eyes.

(5) (在熟练掌握人体部位和描述人体部位形容词的基础上,结合2a的教学图片,让学生操练形容词+人体部位的短语,然后教授have和has的用法,进而过渡到完整的句子。)

① have: S(I/We/You/They) +have …

② has: S(He/ She/ It)+has …

1. (小组竞赛。限定时间要求学生书面完成2b。核对答案,并让学生复述have/has的用法,最后让学生齐读这七个句子。)

2. (接龙游戏。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第一人称说一个句子,学生模仿练习。)

完成1a,1b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功能项目,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Summarize the new words.

Summarize the grammar.

(2) 描述一位朋友的外貌。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9

一、概述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仁爱八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2, Section A内容,所需课时为一课时;新单词有cause,health,tonight,sleepy,medicine,fingernail,meal,without,主要句型有Is……good or bad for your health? Doing …… is good/bad ……. 本课主要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以上一话题所学的表生病就医、描述身体不适以及表建议的一些句型等为基础,通过discussion,listening,making dialogues,picture talking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复习旧知,联系新知,延伸话题内容,能使用两两对话完成一个较简单的话题,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达到的教学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七个新单词和两个新句型,做到发音准确、清晰;

(2)熟练运用新句型与同桌进行相互问答;

(3)能够借助key points进行看图问答或综合说话;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师生说、两两说和自主听读体验交际式英语教学的一般过程,掌握英语说、听的基本方法;

(2)能够通过两两说和综合说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能够仔细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有语言表达和与同学交流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实现“趣能”两得;

(2)在学生两两交流和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相互配合完成一段通顺流畅的说话训练

(3)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是漳浦第三中学八年级的学生

2. 学生在上一个话题中已经掌握表述身体的种种不适、“生病”与“看病”的基本句型。

3. 学生已经学会使用should/shouldn’t/had better/had better not 表达建议和劝告的句型。

4. 八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乐于发言,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展开小组讨论、情景对话等。

5. 学生整体水平较低,词汇量较差,要设计易于学生开口的情景,预测学生可能使用的单词、短语并呈现出来以供参考。以师生、学生两两对话示范以带动“说”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表述身体不适、生病的原因以及形成健康生活的观念。

小组讨论策略:通过讨论,辨别何谓健康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熟悉相关的词汇,为下一步听、说奠定基础;

师生示范策略:让学生明白对话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表演欲望;

歌曲激趣策略:通过学生的chant、sing a song,有利于形成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同时借助chant和歌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健康生活观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本课教材;

2.拓展资源: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3.教学环境:多媒体、VCD、幻灯片、Flash动画、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1. Greetings(师生问候);

2.Sing a song(多媒体播放Chant课件,让学生听、说、做、演进行律动,活跃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Wash your hands, have a bath. Open the window, take a fresh breath …….

3. Leading-in : (T) In our daily life, there are some good living habits and bad living habits. Good living habits can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Now let’s look at 3a and discuss whether it’s good or not . After discussion,

make dialogues after the example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 Is doing …… good or bad for your health?” Do 3a.

例如: A: Is going to bed early good or bad for our health?

B: It’s good..

Going to bed early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 注意选择疑问句回答时不能用Yes或 No,而要作出具体回答。朗读时or前用升调,or 后面用降调,句末用问号。强调动词或动词短语不能做主语,但可以在动词后面加上ing变成动名词或动名词短语,其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请学生例举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好的或不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语法归纳:选择疑问句句型

【句型一】一般疑问句 + 一个供选择的对象 + or + 另一个供选择的对象?

Are you from America or Australia? 你是来自美国还是澳大利亚?

Will you give us a talk, or Jim? 是你给我们做演讲,还是吉姆?

句型二】特殊疑问句 + 一个供选择的对象 + or + 另一个供选择的对象?

Which do you prefer, tea or milk? 你喜欢喝茶还是喝牛奶?

Who teaches you English, Miss Li or Miss Wang? 谁教你们英语,是李老师还是王老师?

5. 根据图片内容两两对话。

Step 2 : Presentation

(1)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1a图片,请学生预测对话内容:

T: What’s wrong with Kangkang?

Ss: He has a headache.

T: What caused it?

Ss: He stayed up late watching TV .

T: Is staying up late good or bad for his health?

Ss: It’s bad.

T: What should he do?

Ss: He should have a good rest.

(2) 播放1a录音,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3)鼓励学生练习并两两表演1a对话。掌握句型:

Is staying up late good or bad for his health?

Staying up late is bad for your health.

I must have a good rest tonight.

(4) 让学生再读1a,提供关键词,以短文形式复述康康困倦的原因并给出建议。如:

Kangkang feels tired today, because he watched a soccer game on TV last night and went to bed very late. Staying up late is bad for his health. He should go to bed early and have a good rest.

Step3. Consolidation:

1.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各种表情的图片,提供关键词,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1b,完成1b.

Ex. :

A: I feel sleepy because I went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

B: Oh, staying up late is bad for your health. You should……

2. 听2 录音,完成2,核对答案。学习并掌握单词medicine; 再听录音,复述Wang Junfeng应该做什么。

Now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 whether Wang Junfeng’s habits are good or not. Do listening exercise. Check what Wang Junfeng did and what he should do.

Step 4 : Practice

.1.- Do you go to school by bike or ____ ?

- I go to school ________ .

2. – Would you like apples or ________ ?

- I’d like _______ .

3.- Is Jim in the classroom or ___________________? (在操场)

.4.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今天早上没来上学,汤姆还是吉姆?)

5. _____________________(打篮球)is a good sport.

6. Swimming in the river with no others ____ dangerous.

7. Eating too little or much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健康不好)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一顿丰富的早餐)can keep you energetic all the morning.

9. ________________ (熬夜)makes him feel sleepy.

10. If you don’t feel wel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最好去看医生)

Step 5: Homework

以How to keep healthy? 为题目,联系本课所学内容,形成一篇80个字左右的小短文。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10

Unit1Myname’sGina.

一、教师寄语:

Athousand-lijourneyisstartedbytakingthefirst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学习目标:

Keywords:mynamenicemeetyouwhat’shisher

Keyphrases:myname,firstname,lastname,answerthequestion.

What’shisname?

What’shername?及回答。

1.掌握简单的问候语,并能自我介绍,初步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掌握听的技能,在听的过程中准确获取数字信息。

1.name_________2.好的,令人愉快的______________

3.too___________4.遇见______5.your____________

①.onenum.1,一:Oneandtwomakesthree.一加二等于三。

adj.①一个:Ihaveonebook.我有一本书。②有一(天):Onedayhewillunderstandyou.有一天他会理解你的。

【记忆法】-ee-双写,与meat为同音词。

【考点】tomeetsb.(orsth.)遇到某人/某事:Nicetomeetyou.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不是初次见面时则用see。

③“What’syourname?”“MynameisGina.”“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吉娜。”

两人初次见面互相询问姓名时可用这个句型。如想反问时可说:Andyou?或者Andwhat’syourname?如:

A:Hello.What’syourname?

B:MynameisAnnRead.Andyou?/Andwhat’syourname?

④Hello!你好!

Hello一般可作为熟人、朋友、青年人之间的招呼用语,语气较随便,译为“您好”;此外打电话或遇熟人时也可用。译为“喂”。在表示问候或唤起注意时,有时可用Hi来代替Hello,显得更为随便。如:

动词be就是我们所学过的am,is,are的动词原形。如何使用这三种形式主要取决于主语。当主语是第一人称I(我)时,用am,缩写为I’m;主语是第二人称you(你)或复数时,用are,缩写为you’re,主语是第三人称it/she/he(它/她/他)或名词及代词的单数时,用is,缩写为it’s/she’s/he’s。如:

Iam(I’m)LiuYing.我是刘英。

Youare(You’re)LinTao.你是林涛。

下面介绍一则口诀,帮你熟记“动词be的构成”:

我(I)用am,你(you)用are,is连着他(he),她(she),它(it)。

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

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

(1)hello与hi可以互换,都表示“喂,你好”。但hi比hello用得更多,显得更随和亲近,它尤被美国年轻人所使用。但打电话时常用hello而少用hi。熟人、朋友见面时,彼此问候仅仅说声Hi!就可以了。用hello时,不能“Hello,hello,hello”这样反复使用。

(2)要注意hello/hi一般不用于与师长、上级、年长者以及有体面的人打招呼,以免显得对长辈不够尊重。

③Do1CPracticetheconversation。

在英语中如何拼写中国人的姓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做规定“一律按汉语拼音的写法。姓和名分开,姓在前,名在后”。现举例说明:

(1)如果是单姓,名又是单字,则姓与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用小写。如:LiLei李雷。

(2)如果是单姓,名是双字,则姓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的双字合在一起算一个词,不得分开。如:HanMeimei韩梅梅。

(3)如果是复姓,则把复姓字母连在一起,只是第一个字母大写,名字的拼写方法同上。如:SimaZhao司马昭,OuyangYunsong欧阳云松。

中英姓名比较──中文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姓名是姓在后,名在前。Mr用于姓前,如MrGreen不能说成MrJim.

(4)如果名字里有可能造成音的混淆的拼写时,要用连字号“-”或隔音号“’”隔开。如:

YangXi-an(Xi’an)杨西安,如写成YangXian就成了杨仙。

(1)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分别用于上午、下午、晚上见面问好。

(2)Hello!/Hi!用于朋友或熟悉的人之间相互打招呼。

(3)Nicetomeet/seeyou.该句答语常用Nicetomeet/seeyou,too.

(1)英语口语中多用省略句,如Goodmorning!也可以直接说Morning!

(2)相互熟悉的人见面打招呼用Howareyou?,初次见面一般用Howdoyoudo?

(3)和外国人打招呼时,不要用中国式的问候语,如:你吃饭了吗?你上哪儿去?

(4)Howareyou?原用于询问对方身体状况,现在逐渐失去原来的涵义,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寒暄用语。

(1)Iam…我是……

(2)Mynameis…我的名字是……

(3)如果询问对方名字,可以问:What’syourname?/MayIhaveyourname?

(1)如果见了长辈或年龄比自己大的人,用Mr.,Miss,Mrs.等称谓词+familyname(姓氏)。

(2)相互熟悉的同龄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

Bobby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写完作业不小心将墨水瓶打翻了。有的地方被墨水弄脏了,看不清了。

5.____________this?It'sabook.(what)

1.What'syourname?____________nameisJenny.

2.I'mHardy.____________tomeetyou.

3.Isthisyourbrother?What's____________name?

4.MaryKingis____________newteacher.

5.Hi!Thisis____________newteacher;____________nameisYangyan.

【例1】—yourname,please?—Mynameis.

A.What’s,JimGreenB.Who’s,JimGreen

C.What’s,GreenJimD.Who’s,GreenJim

精析What’syourname,please?询问对方的姓名,回答时用Mynameis…英语国家人的姓名结构顺序为:名+姓,故选A。答案A

【例2】—Hello!—!

精析Hello!与Goodmorning!都是问候语,它们的答语就是其本身,故选B。如:

—Goodmorning,Joan.琼,早上好!

—Goodmorning,WenBo.闻博,早上好!

【例3】Youateacher.Iastudent.Mysisterastudent,too.

A.am;is;areB.is;are;amC.are;am;isD.are;is;is

精析动词be在一般现在时中根据不同的人称有不同的形式,在本题中,You与are连用,I与am连用,Mysister为第三人称单数,应与is连用。答案C

Mike:Nicetomeetyou.LiLei:Nicetomeetyou,too.

(2)MissKing:That’sanicedress.Ann:.

精析(1)某种情况把迈克和李磊聚到一起,他们意识到双方必须相互了解,相互做自我介绍。因此气氛比较随便,自报姓名往往是为了打听对方姓名的一种策略。对别人自报姓名所做出的回答一般是自报自己的姓名。

(2)在西方国家,当有人赞美你时,要说谢谢,而不像中国人习惯在别人赞美你时要表示谦虚。

【例5】用动词be的适当形式填空。

(1)IinRow6.

(2)Whatyourname?

(3)youten?

精析本题考查的是系动词be的用法。系动词be(是),随着主语的人称和数的不同,又分为am,is,are三种不同的形式。Am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are用于第二人称单、复数和第一、三人称复数形式。如:Iam…;Itis…;Youare…。下面这则口诀可帮助记忆:我(I)用am,你(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一切复数都用are。答案(1)am(2)is(3)Are

1.SheisastudentandnameisKate.

2.ThisisMissGao.Sheyournewteacher.

七、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努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11

各位老师:大家好!

让学生愉快地、充满自信地走进我的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今天,借此平台,希望各位老师指导我的说课,使我更快地成长。

我说课的内容是Unit 1 Topic2 SectionC.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字0-10,并结合日常生活,练习数字的表达,为听力做好准备。再通过四组图片所创设的情景,呈现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的表达"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 It is ?" 以及表示感谢的另一表达法 "Thank you very much.", 同时综合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同伴进行问答练习。

2、重点与难点

仁爱七年级上册课文

重点:学习英语数字0-10.

难点:数字的运用和熟练掌握。

3、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初学生能用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从中获取信息和观点;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且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因此,结合教学重难点我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4个方面:

1.语言知识

(1)语音

①初步了解单词的重音

②能识别并正确使用不同的语调。

(2)词汇

掌握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elephone number(3)语法

人称代词主格的用法。

(4)功能与话题

询问他人的电话号码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My telephone number is?

It is?

2.语言技能

(1)听:能听懂0-10的数字。

(2)说:能询问别人的电话号码和说出自己的电话号码。

(3)读:能用英语读出生活中的数字。

(4)写:能写0-10数字的英文单词和询问别人电话的句子。

3.情感态度

通过采用游戏、小对话、小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4.学习策略

运用卡片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加以练习。

二、说教学策略

我们大部份的学生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知识的领悟、掌握及运用能力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课程标准中提出:基础阶段教育的英语课程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分层导学、先学后教、精讲互动、合作训练"的教学模式,从差生抓起,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合适的教育。

在"分层导学、合作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及能力分为A、B、C、D四个层次;各小组的英语成绩及能力水平大体相同。这有利于展开讨论并在同等条件下展开小组竞争。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以交际为教学核心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学生通过自编一篇对话,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实现学生掌握、使用重点词组及句型的能力目标,突破重难点。

2、竞赛教学法:通过单词游戏、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实现学习策略目标。

3、听力训练法:通过听录音、回答问题,在听中感知、模仿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

4、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各类图片,增加记忆、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法及学法指导

1、养成听的习惯

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大有好处。

2、及时巩固,反复记忆

凡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计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3、积极操练,重在口头

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通过复习询问个人信息及出生地的句型,导入本课新单词。(5分钟)(二)呈现:通过学习0-10的数字,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

(10分钟)

1、教师手持0-10的数字卡片,上面是阿拉伯数字,下面是英文单词。对折卡片,只出示阿拉伯数字,先示范每个数字的读音,要求学生先静听,再跟读。

2、教师连续朗读这11个数字,强调前10个数字用升调,最后一个用降调,并要求学生跟读。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感。

3、播放2b 录音,让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4. 双人活动。一个学生用中文说出数字,另一个学生用英文说出这个数字,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数字0-10的英文说法。

5、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组数字,让学生试着以最快的速度读出。

6、让学生读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练习数字的读法。

(三)巩固:把数字融入实际生活,让学生会说英语数字,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0分钟)1、启发学生用英语数自己的手指,文具盒里的笔,书包里的书本,教室里的窗和灯等,把枯燥无味的数字融入现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英文数字,让学生说出汉语。

3、两人一组,一个同学用英语说出一串数字,先从位数少的说起,另一个同学用汉语说出来。

(四)练习:通过询问电话号码,培养学生简单的英语交际能力。(8分钟)(五)综合探究活动:通过制作名片和玩数字游戏,练习英文数字,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单词。(7分钟)

1. (两人一组相互提问,交换信息。仿照3b中的名片,帮你同伴制作名片。)2. (顺风耳——数字单词记忆比赛。)

(1)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拍球的次数,随后快速抢答,说出对应的数字和该数字的拼写。

(2)几轮之后由学生拍球,指名回答。

(3)可加大难度,快拍与慢拍相结合让学生猜。

3. (数字读写。)

(1)学生六人一组。

(2)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卡片上有几组数字。

(3)各组轮流选两名学生,一名读数字,另一名把所听的数字写在黑板上。在规定时间内停止。换下一组,最后写得又快又正确的组获胜。

4. Homework:

(1)帮自己的父母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姓名、国籍和电话号码。

(2)收集各类号码,认读并用英文书写在作业本上。

五、板书设计

Where are you from?

Section C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My telephone number/It is ?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12

依据学生上学期掌握知识情况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本学期我们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用新课标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改革,实行教与学的互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体会,我所教的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力都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听力、写作等英语学习技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gofor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采用课前5分钟语言展示,编排课本剧、讲故事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课上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5.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6.抓好学生的基础检测,力争单词和短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过关,主要通过课上竞赛形式检查、课下小组集中检查和每三周的活动课来检查,另外实行与家长沟通的方法进行监督和检测。

7.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逐步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生。尤其课文中的句子以及课文更要分层要求然后再去检查。

8.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单元检测,对优秀和进步学生仍然进行奖励评价,建立后进生档案,降低后进生百分比例。

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13

Unit 5 第5单元

Topic 1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话题1你通常怎样去上学? gaten.大门

the same to对……也一样 by prep.乘(车等);靠近,在……旁;在……时间;不迟于;被;用;由

subway(underground)n.地下铁道;地铁交通 always adv.总是,一直;永远 come on快点儿;加油;来吧 on foot走路,步行 go to school去上学 planen.飞机

trainn.火车;v. 培训,训练 ship n.船,轮船 boatn.小船,小舟 Ms. n.女士(用在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姓氏或姓名前)grandmothern.奶奶;外婆 groupn.组,群

weekdayn.平日(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任何一天)early adj.早的;adv.早地 bird n.鸟

catchv.捉住;接住;赶上;染上(疾病)worm n.软体虫,蠕虫(尤指蚯蚓)sometimesadv.有时

seldomadv.很少;不常 walkv. & n.步行;散步 neveradv.决不,从来没有 ridev.骑(自行车、马等);乘车;n.乘车旅行 parkn.公园;v.停放(汽车)homeworkn.家庭作业

do(one’s)homework做家庭作业

watchv.观看;注视;当心,注意;n.手表,表 TV=television n. 电视;电视机 watch TV看电视 interviewern.采访者 America n.美国

lifen.生活;生命;人生

Americanadj.美国的;美国人的;n.美国 or conj.或者,还是;否则

fewadj.很少的,不多的;pron.不多,少数 have lunch 吃午饭

at school在学校;在上课 dayn.

(一)天,(一)日;白天

restn.休息;剩余的部分,其余的人(物);v.休息,歇息

have a rest休息 play v.打(球);玩;游戏;播放;n.玩耍;戏剧 basketballn.篮球

soccer(football BrE)n.足球(运动)swim v.& n.游;游泳 go swimming去游泳 and so on……等等 balln.球;舞会

gamen.比赛;运动;游戏

moreadv.更;另外;adj.另外的;较多的(much或many的比较级)

talkn.讲话,交谈;n.谈话,演讲 listen v.听,仔细听 listen to听……

musicn.音乐;乐曲

libraryn.图书馆,图书室

mustv.必须,应当;必定是;n.必须做(或看、买等)的事

firstadv.& adj.第一;首次;最初;num.第一 readv.读;朗读

onceadv.一次;从前,一度;cortj.一旦 weekn.星期,周 twiceadv.两次;两倍 everyadj.每一,每个的 beginv.开始;着手 have classes上课

whilen.一会儿,一段时间;conj. ……(然)而;虽然;在……的时候;和……同时 bedn.床 go to bed睡觉 Unit 5 第5单元

Topic 2 He is runnig on the playground.话题2他在操场上跑步。makev.制造,做;使得 cardn.卡片;名片;纸牌 boring adj.乏味的,无聊的 soonadv.很快,马上,不久 runv.跑,奔跑

playgroundn.操场,运动场 dancev.& n.跳舞

gymgymnasium n.体育馆,健身房;体操 dormitoryn.学生宿舍(缩写式dorm)sleep v.睡觉;睡;n.睡觉

cleanv.弄干净,擦干净;adj.清洁的,干净的lab laboratory;n.实验室

computern.计算机;电脑

roomn.室,房间;空间;地方

halln.大厅,会堂,礼堂;过道

dining hall 餐厅;食堂

classroomn.教室

buildingn.大楼;建筑物;房屋

swimmingn.游泳,游泳运动

pooln.水池,水塘

borrowv.(向别人)借用;借

coursen.过程;经过;课程

of course当然

useV.使用,利用,应用;n.用,使用,得到利用 better adv.更好地;更;adj. 较好的;更好的(good和well的比较级)

look for 寻找

shelf(pl.shelves)n.架子;搁板;搁层;礁;陆架 keepv.保存;保持;继续不断

return v.归还;回,归

on time准时,按时

pleasuren.高兴,愉快

postn.邮件;邮政,邮寄;v.投寄,邮寄 bye-byeinterj.再见

purse n.钱包

money n.钱;货币

elseadv.别的,其他的picturen.照片;图片;画片

putv.放,摆

put on穿,戴上;上演

aroundadv.在周围;在附近;大约;prep.在……周围

show sb.around领某人参观

sit(过去式sat)v.坐

writev.写,书写;写作,著述

at the back of在……的后面

drawv.绘画;绘制;拉,拖

becauseconj.因为

Japaneseadj.日本的;日本人的;日语的;n.日本人;日语

wonderfuladj.了不起的;美妙的alsoadv.也,而且,此外

Unit 5

第5单元

Topic 3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话题3我的学校生活非常有趣。

today

adv.在今天,在今日;n.今天 Wednesdayn.星期三 Mondayn.星期一 physicsn.物理(学)Tuesdayn.星期二 geographyn.地理(学)Thursdayn.星期四 P.E.(physical education的缩写)n.体育 Fridayn.星期五 artn.美术,艺术;技艺 mathn.(美口语)数学 sciencen.科学,自然科学 historyn.历史;历史的 meetingn.会;集会;会见;汇合点 activityn.活动 lessonn.课,功课;教训 learnn.学,学习,学会 easyadj.容易的,不费力的 interestingadj.有趣的 difficultadj.难的,艰难的;不易相处的 whichpron.那(哪)一个;那(哪)些 subjectn.学科;主语;主体;主题;题目 bestadv.& adj.最好地(的)(good和well的最高级)storyn.故事,小说 friendlyadj.友好的 otheradj.别的,另外的;pron.别人,别的东西 news n.新闻,消息 attention n.注意,关心 betweenprep.在(两者)之间;在……中间 stamp n.邮票 worldn.世界 Saturdayn.星期六 from...to...从……到…… nightn.夜,夜间 placen.地点,地方 programn.节目;项目 Februaryn.(Feb.)二月 newspapern.报纸 hardadj.努力的,辛苦的;困难的,艰难的;硬的;adv.努力地;使劲;猛烈地 wishn.愿望,祝愿;v.希望,想要,祝愿 Unit6 第六单元 Topic 1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 你的书房里有电脑吗? gardenn.花园,果园,菜园

bedroomn.卧室,寝室

secondnum.第二; adj.第二的;n.秒

floor n.(楼房的)层;地面,地板

next to 在……近旁;紧邻

upstairsadv.到楼上,在楼上

bathroomn.浴室,盥洗室

front n.前面;前部;前线;aaj.前面的;前部的 in front of在……前面

housen.房子,住宅

grandfathern.爷爷;外公

behindprep.(表示位置)在……后面;adv.在后面;向后

doorn.门

talk about 谈论,议论

nearprep.在……附近,靠近; aaj.近的 lampn.灯,油灯;光源

clockn.钟

under prep.& adv.在……下面;向……下面 table n.桌子;表格

key n.钥匙;答案;键;关键

awayadv.离开,远离

put away将……收起;把……放回原处

thingn.东西,物;(p1.)物品,用品;事情 dadn.(口语)爸爸,爹爹

windownn.窗户;计算机的窗口

modeln.模型;范例;模范

rivern.河;江;水道

centern.中心,中央

in the center of在……中心

yardn.院子;场地;码

beautifuladj.美的,美丽的,美观的flowern.花

largeadj.大的,巨大的leftn.左,左边; adv.向左; adj.左边的 peoplen.人;人们

mirrorn.镜子

drawer n.抽屉

chairn.椅子

keyboardn.键盘

pencil-box n.铅笔盒

Unit 6

第六单元

Topic2 What kind of home do you live in?

话题2 你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country n.农村,乡下;国家 month n.月,月份 Mrsn.夫人,太太(称呼已婚妇女)furnituren.(总称)家具 quietadj.安静的;寂静的 per prep.每,每一 neighbor n.邻居,邻人 storen.商店;大百货公司 bankn.银行;(河、海、湖等的)岸,堤 streetn.街,街道 cornern.(街道)拐角;角;角落 museumn.博物馆,博物院 supermarketn.超级市场,超市 stationn.车站,站,所 mailv.(美)邮寄;n.邮政;邮递 restaurantn.饭馆,饭店 hearv.听见;听说,得知 pianon.钢琴 loudadj.大声的 reallyadv.真正地;到底;确实 endn.末尾,终点,结束;v.结束,终止 at the end of… 在……的结尾/末端 road n.路,道路 communityn.社区;社会 child(pl.children)n.儿童,小孩 a lot of(=lots of)许多,大量 closeadj.近,靠近;亲密的;adv.近,靠近;v.关,关闭 faradj.远的;adv.远地 far from远离 servicen.服务 arean.地区;范围;面积 stopn.(停车)站,停;v.停止;阻止 fann.风扇;(电影、运动等的)迷;热心的爱好者(支持者)linen.电话线路;线,线路;行,排 badadj.坏的,不好的 someonepron.某一个人 checkv.检查;核对;批改;n.检查;批改 movev.搬家;移动,搬动 countrysiden.乡下,农村 cityn.市,城市,都市 trafficn.交通;来往车辆 costn.费用;花费;价钱;v.值(多少钱);花费 missv.思念;未见到;未听到;错过 fresh adj.新鲜的townn.城镇,城

Unit 6

第六单元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去邮局的路怎么走

bridgen.桥

alongprep.沿着,顺着; adv.向前;和……一起;一同

turn v.转弯;转变;旋转,翻转; n.转弯;轮流;(轮流的)顺序

crossingn.十字路口,人行横道

across prep.横过,穿过

meter n.米,公尺

untilconj.&prep.直到……为止

kilometer n.千米(公里)

shouldv.aux.会,应该(shall的过去式)

changev.更换;变化,改变; n.零钱;找头 public adj.公共的,公众的; n.公众

lightn.灯;灯光;光,光亮; adj.明亮的;浅色的;轻的; v.点(火),点燃

dangern.危险

safeadj.安全的hurt adj.(身体上)受伤的; v.受伤;伤害;使疼痛;感到疼痛

losev.丢失,失去

accidentn.事故,意外的事

rulen.规则,规定; v.统治;支配

sign n.符号,标记;指示牌

beforeconj.在……之前; prep.在……以前;在……前面; adv.以前

crossv.穿过;越过; n.十字形的东西

third num.第三

last adv.最后地;最近刚过去; n.最后; adj.最近刚过去的;最后的; v.持续

carefuladj.小心的,仔细的,谨慎的skateboardn.滑板

ticketn.罚款单;票;券

speedv.(使)加速; n.速度

fastadv.快地,迅速地; adj.快的,迅速的whenconj.当……的时候; adv.什么时候,何时 lateadj.晚的,迟的; adv.晚地,迟地

downprep沿着,沿……而下; adv.向下

Review of Units 5-6

复习5到6单元

hilln.小山;丘陵;土堆;斜坡

certainlyadv.当然,是的;一定;无疑

Unit 7第七单元 Topic 1 W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sport n.体育运动,锻炼 wasv.(am,is的过去式)是 born adj.出生 June n.(Jun.)六月 March n.(Mar.)三月 April n.(Apr.)四月 Mayn.五月 July n.(Jul.)七月 August n.(Aug.)八月 September n.(Sept.)九月 October n.(Oct.)十月 November n.(Nov.)十一月 December n.(Dec.)十二月 January n.(Jan.)一月 were v.(are的过去式)是 aloneadj.单独的,孤独的 thousandnum.千 birthdayn.生日 daten.日期;约会 planv.计划,打算; n.计划,打算;平面图 celebrate v.庆祝 partyn.聚会,宴会;党派 fourthnum.第四 fifthnum.第五 sixthnum.第六 seventhnum.第七 eighthnum.第八 ninthnum.第九 tenthnum.第十 eleventhnum.第十一 twelfthnum.第十二 thirteenthnum.第十三 twentiethnum.第二十 presentn.礼物,赠品 shapen.形状,外形; v.使成型;制造;塑造just now刚才 centimetern.(cm)厘米 footballn.(美式)橄榄球;(英式)足球 specialadj.特别的,专门的candlen.蜡烛

surprisen.惊奇,诧异; v.使惊奇,使诧异 do some cleaning打扫卫生

Unit 7

第七单元

Topic 2 Can you dance or draw?

你会跳舞或画画吗?

discon.迪斯科(一种舞曲)

performv.表演;履行;行动

balletn.芭蕾舞

have a good time玩得高兴,过得愉快

parrotn.鹦鹉

smartadj.聪明的,灵巧的;(人、服装等)时髦的,帅的countv.数,点数

erinterj.哦,嗯

climbv.爬,攀登

pign.猪

ping-pongn.乒乓球(运动)

be good at擅长于

Londonn.伦敦

agen.年龄;时代

at the age of在……岁时

anythingpron.任何事(物);无论何事(物)wordn.单词,词;话

mean v.意思是,意指

Unit 7

第七单元

Topic 3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我们度过了一个精彩的聚会。

recitev.朗读;背诵

poem n.诗

magicadj.有魔力的enjoyv.喜欢;欣赏;享受……的乐趣

himselfpron他自己

yesterdayadv.&n.昨天

fall(过去式fell)v.倒;落(下),降落;

autumnn.秋季

washv.&n.洗(涤),冲洗

happenv.(偶然)发生

standv.站,立;起立;坐落;经受;持久 liev.说谎;躺;平放;位于; n.谎言

videon.录像,视频

everyonepron.每人,人人

truthn.真相,事实;真理;实际情况

tell a lie撒谎

angryadj.愤怒的,生气的 eachpron.&adj.每人,每个,每件 silentadj.无声的;安静的;沉默的 blow(过去式blew)v.吹;刮风;吹气; n.猛击;打击;吹 blow out 被(风等)吹灭;熄灭 breathn.气息;呼吸 sunnyadj.晴朗的,阳光充足的 deliciousadj.美味的,可口的 musicaladj.音乐的,配乐的 funnyadj.有趣的,滑稽可笑的 Unit 8 第8单元 Topic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春季的天气怎么样? weathern.天气 springn.春天,春季;泉,泉水 warmadj.暖和的,温暖的;热情的 seasonn.季,季节 summern.夏天,夏季 hotadj.热的;辣的 wintern.冬天,冬季 coldadj.冷的,寒的; n.寒冷;感冒,伤风 rainv.下雨; n.雨,雨水 snowv.下雪; n.雪 groundn.地面 rainyadj.下雨的,多雨的 cloudyadj.多云的,阴天的 snowyadj.下雪的,多(积)雪的;雪(白)的 windyadj.有风的,多风的 foggyadj.多雾的 brightadj.明亮的;聪明的 temperaturen.温度 lowadj.&adv.低;矮 hometown n.家乡 ifconj.如果,假使;是否,是不是 trip n.旅行,旅程 wear(过去式wore)v.穿,戴 holidayn.假日,假期 travelv.&n.旅行 had better(do sth.)最好(做某事)find out查明,发现,了解 umbrellan.伞,雨伞 go out出去;熄灭 Australian.澳大利亚 remember v.记起,想起

"项羽之死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