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审计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23.10.03

审计调查报告(范例11篇)。

通常来讲,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收获,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写报告是常有的事情。报告具有事后详述性的特征,编写一篇报告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为您汇集了“审计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供您参阅,解读这篇文章带您领略新的世界!

审计调查报告 篇1

开展审计调查,写审计调查报告是审计干部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而审计调查报告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审计调查项目的成败和审计调查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到审计成果的最终转化。要提高审计调查报告的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提高审计调查的质量如果把审计调查报告比做果实,那么审计调查就是生长果实的树,要使果实有分量,就一定要对树进行浇水、施肥。提高审计调查质量,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1审计调查要纳入计划管理要和其它审计工作一样,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任务要落实到科室和人头,对完成任务的时间、目标、质量等要提出明确规定,要避免审计调查的盲目性。

1.2审计调查报告针对性愈强指导意义也就愈大,调查报告的作用也就愈大。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领导关心,群众反映强烈和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计调查的主攻方向。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深入一步,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见的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1.3审计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广泛收集和积累素材既要注意帐面上的数字,又要注意实物的盘存;既要注意有形的积累,又要注意无形资产;既要注意搜集素材的针对性,又要注意搜集素材的广泛性;即要注意听取领导汇报,又要注意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既要注意问题的普遍性,又要注意问题的特殊性;既要有唾手可得的,又要有需要坚忍不拔才能获得的;既要有正面的,又要有反面的;既要抓西瓜,又要捡芝麻。只有这样,才能为调查报告的最终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审计调查报告的内容要遵循科学、真实、准确的原则。

2.1科学分析原则要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对审计调查过程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探求事物的本质。

2.2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审计调查报告的生命线,以假作真,以虚为实的审计调查报告对被审单位和审计机关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和不良后果。因此撰写审计调查报告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己,不带任何框框。2.3客观性原则审计机关要站在国家立场上,时时处处体现客观公正,调查报告选用的事例要不偏不倚,选用的数据要毫厘必计,一丝不苟。

2.4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原则审计调查报告的观点要用材料来说明。一方面,观点要以材料为依据,结论应当是在对大量确凿无疑的材料分析中产生。另一方面,调查材料不能杂乱无章地堆积,有观点无材料则空洞,有材料无观点则肤浅。因此,观点和材料应该有机结合起来,用观点统帅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

3.审计调查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朴实不真实,就谈不到准确,对事实的判断和结论的阐述要有根据,详略得当,经得起推敲。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将可有可无的词句、段落删去。审计调查报告用大量的事实材料来表达主题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应多用叙述语言,少用描写、议论性语言。要用数字说话。语言要通俗易懂,朴实清新。深入浅出地表达深刻的道理,少用形容词,不用含糊词,忌用生僻词。非用不可的专业词语、技术用词,应予适当说明。力求审计调查报告内容完整、层次清晰、事实清楚、数据真实、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文字简练、坚持原则。

4.审计调查报告要评价客观、建议可行评价客观一是指要按照《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的规定,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评价;二是评价准则要求重点评价的内容,必须予以评价;三是要依据审计查明的有关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建议可行是要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针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建议;结合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提出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审计建议;忌提空洞无原则的审计建议,有建议则提,无建议则不提。

5.审计调查报告要反馈及时、程序到位审计调查报告就如同上反馈及时就是指要求审计组完成现场审计后,及时向派出审计机关提交审计调查报告,便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调查报告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果,避免事过境迁,失去审计项目的现实意义。程序到位是指按照《审计法》第三十九条的要求,审计调查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过程也是与被审计单位进一步核实审计情况的过程,有利于审计组准确无误地报告审计情况,有利于提高审计调查报告质量。

6.审计调查报告要注意时效性。

6.1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对指导和改进目前乃至今后的工作有参考和实用价值。总结好的是为了推广经验,剖析差的是为了吸取教训。要尽量避免做无用之功。

6.2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改进建议或措施要有时效性也就是说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要在现有条件下切实可行和切实能行。纸上谈兵不行,好高骛远也不行。

6.3审计调查报告的报送要注意及时性审计调查报告一经形成,必须马上报送有关领导。

审计调查报告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政单位财务管理,全面提高民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关于“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浅谈一点想法。

一、提高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的收支两条线治理、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现政府采购,似乎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其实这是内审的职能和作用发生了错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治理于联系起来。只有提高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的作用,使资金最大限度的服务于全区民政工作。

二、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思路。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治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审计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具体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要把二者紧密地统一起来。

三、按法律法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内部审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熟练地把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厉性。

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治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出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治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目标,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

审计调查报告 篇3

忌讲解枯燥

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培训的内容多是理论方面的,讲解的过程中,容易让受训者打不起精神来。应该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生动的故事、幽默、笑话及案例、图片、VCD资料播放等手段来提高培训质量。

忌口无遮拦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培训要多传授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不能把培训变成批评员工的大会,要举工作效率高的典型榜样,用他们的工作事实说话,有的放矢。忌讳举受训员工中工作效率不高的典型,要举最好是外单位的案例,这样使受训者不至于有抵触情绪。忌空洞无物

礼仪培训的内容在很多书中都有,有的常识员工都知道,清楚怎样去做。在培训中要有鲜活的例子,可讲成功人士在礼仪上的出色表现,要有动作示范,重要的礼仪知识要让受训者在培训中亲自去做,亲身去体会。要形成流程:“我做你看,你我同做,你做我验。”忌大话连篇

让空洞的口号转化为工作中的具体事,不能说官话套话。

忌无实战操作

比如销售技巧的培训内容,一定让有实际销售经验的工作者来讲,同时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有销售的经验也是必要的。

忌总讲创业史

企业文化理念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对员工企业文化理念方面的培训不要每次都重复讲企业的创业史,企业的过去辉煌。要着重讲将来企业的规划蓝图,不要留恋企业的昔日。忌外行讲内行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对专业技能的培训要预先征求大家的意见,设计好课题,然后请本企业专家或外聘专家来进行培训,课堂气氛应该活跃,可以和专家直接对话。

审计调查报告 篇4

随着审计理论的发展,审计环境的变化,为保证报表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 会计 师需不断提升适应 现代 审计的能力。其中强化审计职业判断是解决审计效率(审计成本)和审计效果(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审计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决策时对各相关审计证据和其他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过程,是一种在长期业务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带有一定的预见性,是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审计职业判断广泛地运用于审计的全过程,且极大地 影响 着审计质量。为此,笔者结合实际,谈谈其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体现。

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为完成报表审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仅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预先规划,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实际与计划的不一致而导致对审计计划的修订和补充。审计计划的不断修订和补充,不仅会增加审计成本,还会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影响事务所的信誉。因此,一个具有良好职业判断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应能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使编制的审计计划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策略、审计程序、重要会计 问题 及重点审计领域方面,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因审计计划的不断变动造成审计成本的增加,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增强事务所的竞争能力。

广泛正确地运用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重要比例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它可广泛地运用于合并会计报表、附属公司会计报表、分部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的.单个要素。对上述内容的分析性复核贯穿于审计工作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不同范围、不同审计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正是其审计职业判断的具体体现。

分析性复核指标的内容往往是依据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业务复杂程度、行业特征及是否存在错误与舞弊等因素确定的。这些指标既可用绝对值形式表现,也可用相对比率形式表现。对这些内容的判断需要注册会计师具备足够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

估计期望值是每次分析性复核都必须执行的程序,也是对上述比较内容的具体量化。估计期望值所需的资料较为广泛,既有来自 企业 内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本行业);既有 历史 数据,也有未来数据;既有会计资料,也有非会计资料。要从这些众多、复杂的资料和数据中分析报表各会计要素间的逻辑关系,找出重点的审计领域,发现重大的审计问题,不具备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无法作到的。

分析性复核指标与估计期望值产生差异或异常波动,往往是错报、漏报增加的信号。然而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关键看是否重大、是否是非预期的以及对报表产生的影响等。这种差异可能是注册会计师不了解情况造成的,也可能是存在重大的舞弊。对差异的不同分析及不同的处理,取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的大小。

正确评估审计风险

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的目的就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而审计证据的多少又直接影响着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因此,能否对重要性水平做出较合理的初步判断,是注册会计师全盘把握审计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两者间求得平衡,需注册会计师全面合理地把握众多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如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和业务性质,是否存在复杂的交易业务,诚信情况,以往的审计经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国家的政策,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宏观 经济 环境等。对这些因素的合理把握并据此做出准确的初步判断,是其他具体审计 方法 无法做到的。

重要性是审计中比较模糊的概念,不易量化。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往往很难预测哪些帐户可能发生错报或漏报,也无法事先确定审计成本的大小,因此,不同的审计人员、不同的审计项目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虽然为了量化重要性水平,很多注册会计师喜欢用一定的比例来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高低,而具有较强审计判断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往往很少固定地用某个比例或金额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因为重要性水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注册会计师必须随时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水平。

充分、适当地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职业判断与收集审计证据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审计职业判断为审计证据的收集确定了领域和方向;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又可支持审计职业判断的正确与否。整个审计过程就是不断收集、取舍审计证据,最终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然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适当性(相关性与可靠性)越强,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充分性)就越少。但越相关、可靠的证据收集的难度越大,收集的成本越高。因此,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判断充分体现了注册 会计 师的职业水平,富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往往可以从众多的审计证据中引用充分性和适当性最合理的审计证据。

正确做出审计结论

注册会计同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通过沟通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对重大 问题 的态度以及合理的解释。沟通与审计的所有阶段相关,但在报告阶段可以明确责任,发现问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验证各种疑难复杂问题的 分析 判断是否正确。一个具有职业判断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会根据不同的问题,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何人进行沟通,以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主要是通过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但在形成审计结论前,应向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就控制测试而言,注册会计师应能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执行的有效性、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整个审计工作的 影响 做出职业判断,以建议被审计单位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必要时可出具管理建议书;就实质性测试而言,对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差异及会计处理 方法 与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一致的,应进行汇总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审计建议。如上述事项不属于舞弊和违法行为且对报表影响不大,则不必调整;如涉及到重要的变化趋势及舞弊、违法的,则一定要调整。审计建议提出的恰当与否,既体现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也对审计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在审计证据确定的情况下,审计质量的高低及潜在的审计责任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从20xx年7月1日实施的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准则看,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全面扩大;另一方面判断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条件及标准更加隐含,如重大不确定事项中持续经营问题、期后发现的事实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是无法直接套用判断条件及标准的,若不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错误地确定了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必然会影响审计质量,给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带来更大审计风险和 法律 责任。

审计调查报告 篇5

审计机关所实施的每一个调查项目,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牵涉到被审计单位的许多精力。如何利用好审计调查成果,写好调查报告,这不仅仅是审计组全体成员综合水平的展现,更重要的,它最终是由审计机关向社会和领导报告的结果。因此,每一份调查报告,特别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报告质量,至关重要!

由好“笔头”写成的调查报告,往往容易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有利于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更加重视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有利于促进机制体制建设,凸现审计成效。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前期取证材料,成为好“笔头”,需要解决“三大短板”、提升“三大能力”。

第一方面,剖析当前普遍存在的“三大短板”。

一、表述问题—笼统、主观。

(一)表述笼统模糊。有的调查报告表述问题像“流水账”一样,把审计发现的问题一一罗列,没有进行归纳、提炼,分不清是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问题,也说不清楚所列问题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容易给人产生错觉,使人盲然。

(二)缺少分析研究。有的报告撰写前,往往没有对审计证据材料、报告结构重点等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或者讨论、分析不透彻,由草拟人“闭门造车”,这样,容易产生低层次、质量差的报告。如果草拟人水平一般,那结果便可想而知。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审计资源。

(三)凭感觉下结论。由于法规制度尚不健全且又有滞后性,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没有可适合的法律法规对照的。有的草拟人往往用主观的、想当然的语言下结论,也没有作客观的趋势分析。报告的可信度差,影响审计威信。

二、剖析原因—简单、肤浅。

(一)无原因分析。有的调查报告不重视原因分析,根本没有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视同对某个单位的财政收支审计,起到的效果只是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发现的问题。

(二)应付原因分析。有的调查报告就事论事,简单描述,一语带过,缺乏从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的角度去剖析、查找根源,缺乏宏观思维和意识,存在应付思想。

(三)表述“个性化”。原因表述各式各样,有的在某一问题之后;有的在意见建议中作为引语;有的单列原因分析内容。缺乏整体感和严密性。

三、意见和建议—微观、滞后。

(一)针对性不强。有的由于分析原因不到位,就事论事,没有找准真正的“病因”,随之所提的意见建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针对性和宏观意识,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根本问题。

(二)宏观知识匮乏。有的由于所掌握的知识,不了解各类资金使用对象的发展现状、趋势,无法紧跟发展步伐,不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所处位置,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以老思想、老办法提意见建议,显得滞后、乏力,曾至有点可笑。

第二方面,切实提升“三大能力”,展现“笔头功夫”。

一、切实提升归纳和提炼问题的能力。

为让报告使用者更加清楚明确,要介绍审计实施过程和整体概况。如:应调查的单位数,实际抽查的单位数;应审计的总金额,实际审计的金额数等,并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归纳和提炼问题。这不是简单地对各类问题的汇总、叠加,而是从“质”上归纳和提炼同类问题。

第一,必须区分普遍性和共性问题、苗头性问题、个别问题。如是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必须计算出违规单位占所有单位的比例;对苗头性问题,必须说明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容易发生的后果,起到预警作用;如是个别问题,要说明清楚。

第二,必须客观正视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法规不健全或条文不够明确所产生的,因此要有前瞻性的意识,要有职业敏感性,重点是对已造成损失或者将有可能造成损失的问题和事项,要按上述要求进行分类、提炼,着重分析揭示产生问题的政策性和制度性缺陷。

第三,必须写明同性质问题的违规性质、金额及所占的比例。按照上述分类,要求一列举问题发生的时间、违规事实和已造成的损失等。如是上报领导和向社会公告的结果报告,则用典型例子,不需全部反映。

(二)技术性数据请专家“把脉”。

调查报告涉及相关技术性指标,以及相应的意见建议,必须邀请或者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形成咨询结果书面材料,必要时须对方签字或盖章,作为修改报告重要依据,装入审计档案。

二、切实提升剖析问题的能力。

(一)如何剖析问题找原因。

1、要多层次剖析违规问题。必须从产生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两个方面去剖析,找根源。直接原因一般指外部环境影响,如资金不到位、国家政策变更、因特殊原因等影响;深层次原因一般指机制、体制方面,主要是管理体制、决策机制、法规制度等,包括领导人为干预、盲目决策、政策漏洞、机制不健全等。

2、要用新思维剖析新问题。要善于趋势分析,要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对社会稳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容易产生的后果,分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出产生问题的漏洞——法规制度上的“空白点”。

(二)如何表述原因分析。

1、在结构上,要条理清楚,层层推进,切忌主次不分,顺序颠倒。要在报告中单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分点表述。

2、在层次上,一般来说,先表述直接原因,再表述深层次原因。

三、切实提升开好“处方”的能力。

老秘网:本文隐藏的内容

(一)立足宏观。审计意见和建议就像医生开处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这就要有准确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因此,意见建议不能一刀切:如对普遍性和共性问题,着重从机制和体制上提出完善、纠正办法,问题严重的,按规定程序处理处罚外,重要的是及时建议完善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对带有苗头性,要有前瞻性,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建议,同时要建议建立制度,堵塞漏洞;对个别问题,则采取个别措施,予以纠正和处理。

(二)与时俱进。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要结合改革形势和发展趋势,从加强宏观管理的角度,提出完善办法和制度,乃至法律法规的意见和建议。

(三)突出重点。审计工作不能脱离服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审计调查是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对涉及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调查报告,还需要从加强国家、地方经济,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的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为各级政府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和促进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服务,真正当好“经济卫士”、“政府谋士”和“保健医士”,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诸惠根)

审计调查报告 篇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在经济转型大趋势的推动下,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都在为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而不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投产竣工是否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资金使用是否能充分发挥效益,能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投资审计人员深思。

一、经济转型发展对政府投资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对政府投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投资审计必须认真反思,准确定位,发挥好投资审计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

(一)要变革传统的投资审计理念。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的政府投资审计,在审计理念上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重监督,轻服务;重查找问题,轻提出建议;重事后监督,轻事前、事中监督;重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轻工程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投资审计就谈不上很好的为经济转型服务。因此,政府投资审计必须更新审计理念,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以监督为主向监督、服务并重转变;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注重全程监督转变;由注重评价项目资金的经济效益向注重评价项目资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变。

(二)要采取灵活的审计工作方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项目逐年增多,投资规模也呈加大的趋势,审计风险越来越大,这些都给审计机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审计机关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在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实行“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对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领域的投资项目审计。通过审计,揭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从机制、体制和制度层面提出深层次的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避免面面俱到,审计人员整天疲于应付,“胡子眉毛一把抓”,项目却并没有审深审透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整合资源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力量,积极采纳其他专业审计成果,减少做重复工作,同时发挥社会专业机构的协审作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WWw.Gz85.cOm

(三)要建立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是制约投资审计建设性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目前投资绩效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不够成熟,评价内容不够全面,不少审计人员在开展投资审计时,往往对经济上的违纪违规问题比较关注,对投资决策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而恰恰投资决策方面的问题对影响经济转型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的热衷于追求审减额,认为审减额越大,领导越高兴;有的看似在评价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实际上只注重评价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对项目建设给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视而不见,这些评价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格局是格格不入的。当前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亟需建立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要打造高素质的投资审计队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投资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普遍存在投资审计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特别是缺少既懂工程审计又懂财务审计,还精通计算机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些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政府投资审计机构,或有机构但缺少编制和专业人员,开展政府投资审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协审,而国家审计机关的投资审计人员有的就是临时从其他科室抽调而来的,对投资审计并不精通,过于依靠社会中介机构,国家审计机关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导致政府投资审计风险加大,因此,打造高素质的投资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深化政府投资审计,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根据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政府投资审计必须在审计理念上进一步更新,审计内容上进一步深化,审计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创新,审计评价体系上进一步完善,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

(一)审计理念上要体现“两个服务”。一是服务政府宏观决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必须以促进依法行政、完善机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主要目标。政府投资项目中往往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投资效益差、投资效率低等问题,审计机关必须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通过审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二是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是改善地方经济发展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保障,与群众利益有着密切联系。一些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甚至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政府投资审计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的理念,加强对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二)审计内容上要做到“五个关注”。一是关注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加大了重大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同时,也积极实施了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投资审计也要适应这一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从投资投向入手,以投资效率、投资质量、投资效益和带动效应为目标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特别是要从政府投资的角度来关注经济结构调整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重点关注抑制盲目重复建设、防止产能过剩、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等系列政策落实情况。

二是关注政府投资结构。通过审计,关注政府投资的规划布局和投向结构、分配依据和计划下达、资金使用、建设管理和资金效益等,着力揭露投资布局、方向和规模不合理,管理不完善、资金效益不高等问题,切实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

三是关注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投资审计也要加强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的审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从审计的内容上看,要重点加强对“三农”、教育、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建设等领域的建设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特别是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是关注“十二五”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国家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安全饮水等农业项目建设和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计,使这些国家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

五是关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绩效。重点抓住投资决策、资金管理和使用、投资效果等环节来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在投资决策方面,要分析其决策是否科学,项目建设是否经过严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是否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要求实施管理,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情况的“政绩工程”要坚决予以制止;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要检查投资项目资金是否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无存在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以及虚报冒领、铺张浪费问题,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是否真实、合规;在投资效果方面,除分析投资的经济效益外,还要分析投资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要分析投资是否能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以提高政府投资的绩效。

(三)审计方法上要突出“四个结合”。一是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与工程概预算审计相结合。目前广泛开展的工程决算审计容易造成“监督滞后”的问题,往往审计发现了问题,但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开展工程概预算审计,特别是加强投资决策方面的分析评估,可以将监督“关口前移”,避免随意决策和资金的损失浪费,两者结合能够大大提高政府投资审计的效能。

二是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投资审计从专业角度可分为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加强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对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投资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为了转移审计人员视线,财务收支上的问题往往夹带在工程价款结算中,价款结算上的问题又容易挤入财务收支中。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结合,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将问题查深查透,使违纪违规问题“无处容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投资项目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开展投资审计,可以与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同步进行,实现资源整合,成果共享,从而达到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

四是项目资金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与效益性审计相结合。在检查资金使用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加大效益审计力度。通过对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效果的审计,能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有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设责任政府,促进政府投资科学决策,提高效益。

(四)审计评价上要体现“三者并重”。即经济效益评价、环境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并重,这是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评价体系的核心。

一是注重经济效益评价。要重点分析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有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项目资金现象,项目建成后是否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等。

二是注重环境效益评价。要重点分析项目建成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有无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对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是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等。有些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要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些都应引起审计人员关注。

三是注重社会效益评价。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更多的体现在群众的认同度上。项目建成后能否增强当地经济发展的后劲,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是否反映良好,对涉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有关公众利益方面的情况等,应成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社会效益评价的重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三者是相互依存,合而为一的,不允许将三者割裂开来孤立的评价某一个方面,或者突出一、两个方面,掩盖其他方面的问题。

三、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增强政府投资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

深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队伍建设是关键。由于政府投资审计专业性强,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缺乏,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政府投资审计发展的瓶颈。因此审计机关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一)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把真正懂投资审计的人才引进来。由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相对于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其他专业审计而言发展还不够成熟,不少地方的审计机关配备的多为懂财会知识的审计人员,懂工程造价审计的人才并不多,而投资审计近年来发展迅速,任务多,要求高,责任重,迫切需要增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为投资审计机构适当增加编制,为人才引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提高投资审计准入门槛,严把进人关,重点引进审计机关所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使投资审计能够在一个高起点上发展,避免引进人才不当,造成重复浪费。

(二)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提高投资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对现有的投资审计人员,要进行内部挖潜,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轮流派出去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投资审计培训学习,并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既懂工程,又懂财务,而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熟悉政策、法规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使政府投资审计能迅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投资审计骨干。要加大对投资审计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积极选派敬业精神强,工作热情高,发展潜力大的同志特别是年轻审计人员,参与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大型投资项目审计,让他们跟随经验丰富的专业审计人员学本领;也可以向社会协审机构的专业人员学习。另一方面,要大胆培养和使用骨干,给他们压担子,加负荷,让他们担任重要投资项目的主审,使他们丰富实践经验,尽快成长起来。

(四)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机构的协审作用。对现有的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可以通过科室内部调节的方式,把真正懂工程造价审计的人员放到投资审计机构工作,使人尽其材。同时,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弥补审计力量不足。通过建立社会投资审计人才库,聘请外部专家参与投资审计工作,发挥其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优势,为我所用;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信誉好、资质强的社会中介机构作为协审单位,协助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审计队伍建设,促进政府投资审计健康发展。

审计调查报告 篇7

报告一:(发现问题部分)

1、财务核算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1)根据物业公司11月份会计报表显示,xx年1月至11月份亏损xxxx元,但从财务核算上根本看不出各个项目的盈亏情况。这种把各项目捏拢在一起核算的财务管理体系,等于物业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小区在“吃大锅饭”,看不出哪些项目盈利,哪些项目亏损。

例如xx项目,调查初期公司认为该项目是亏损的,而后期财务提供数据显示,截止xx年12月20日,该项目累计收入xxxx元,其中:项目承包费xxxx元,零星土建工程费用xxxx元;累计各项费用支出xxxx元,其中:维修材料支出xxxx元,办公费及人员工资xxxx元,其他费用xxxx元;收支相抵盈利xxxx元。

(2)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xxxx、xxxx、xxxx三个物管部近三年来的未收款xxxx元(见表3,略),而财务部却没有掌握准确的数字,也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

财务部对维修部仓库材料的采购、领用、库存管理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与控制,仓库自建流水账,而财务没有设置相应科目对仓库材料进行核算;

财务部对各小区收费员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和有效的考核约束,如xxx收费员在登记收支台账时存在明显的汇总加计错误,xxx收费员至本次现场调查结束日为止,尚未建立起收支台账。

2、在xxxx项目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保安、保洁、维修跟班跟岗,发现基层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存在诸多问题:如xxxx项目物管部保安人员存在串岗、脱岗现象,对人员进出组团把关不严;组团入口处有时看不到值班保安;在小区内很难看到保安巡逻队员;与xxxx、xxxx物管部保安人员工作状态相比,该项目部部分保安人员精神面貌不佳,业主投诉较多;保洁工作存在部分单元楼道打扫不及时,楼梯扶手灰尘不抹的现象;维修人员分工不合理,有些人员工作状态饱和,而有些人员却闲着,聚在一起烤火、看电视。这些问题严重损害xxx的品牌形象。

3、保安部和项目物管部对保安人员实行双重管理,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保安部督导组监督管理职能与各小区保安队长、组长之间存在职能重复设置。

4、维修部仓库材料采购与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材料采购渠道单一,导致业主对维修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有不同程度的意见,不利于维修人员开展维修服务;仓库材料管理较为粗放,维修部对各小区维修人员的材料领、用、存未建立明细台账进行管理,不便于从源头上对材料进行控制,不利于和财务核算对接。

报告二:(问题及建议部分)

问题

全面分析药业公司的现状,表面是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点上的问题,例如生产部的生产能力问题、质量部的质量管理水平问题、销售部的营销能力问题等,其实这些表面现象所反映的是药业公司除客观因素制约外,我们的经营思想、发展方向、管理方法上是否得当,以及我们管理团队、员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否过硬的问题。

(一)集团“xxxxxxxx”的企业战略方针,是与集团“xxxxxx”的理想相一致的,适合集团所属的每一家子公司。然而药业公司在通过GMP认证后,没有注重考虑如何培训提高工人的生产技能、如何完善工艺规程、稳定药品生产质量、如何加强干部的管理能力等等基础工作,在稳固了基础上,分析了解市场,进而再走向市场求发展。各级管理人员、各个部门,没有实事求是的分析药业公司的基本情况,认真领会、贯彻集团的管理方针,制订相应的措施落实到工作中去。药业管理层希望尽快赢利,销售部就一味去找订单,而不考虑生产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部就一味忙产量、进度,而不考虑销售能力、产品质量。这样的一味求大、求快,而不注重产品质量,不注重稳步发展,不注重基础管理的做法,最终得到的只能是事与愿违的结果。

(二)药业公司员工思想与集团的主流思想出现了偏差。由于对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没有及时分析原因、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使责任得以明确、是非得以明辨,由于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不足,加之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过硬,导致药业公司员工队伍中出现一种害怕承担责任的不良风气,出了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诿,开脱责任。对待工作,少了一种拼搏、进取的态度,缺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目前药业公司经营管理环节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1、公司经营思路的不清晰或者各部门思想和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在例如是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思路,还是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路,都没有完全统一;是以保证质量求得企业的稳步发展,还是以降低质量标准换得企业暂时的产值和盈利,在药业公司上上下下也未取得完全统一。再者,销售部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营销策略从而带动整体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这种不统一直接导致对药业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2、领导不能充分放权。相对次要的决策都得高层把关,管理的各个层级没

有得到自己应有的授权;中低层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遇到问题不敢自主解决,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对一些权责划分不明的事情,员工不敢多管多问,逃避责任与风险。

3、GMP文件规范要求被束之高阁,很多部门对各自部门的岗位职责定位不明确,降低了公司内部管理效率;业务相关联的部门也不熟悉相互之间的岗位职责,导致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顺畅。

4、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无法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生产操作岗位没有建立严格的岗位考评指标体系,勤于做事的员工和敷衍工作的员工得到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平造成员工不追求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严重者还会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设备的损坏;销售部反映销售人员的薪资方案过于僵化,不利于激励销售人员努力扩大业绩。

5、管理不注意细节,培训课程没有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来组织,工人的操作技能得不到提高。

6、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员工不能在同一个岗位上发挥长期而稳定的作用,不利于岗位技能的提高和成熟。

建议

1、建议药业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各部门结合贯彻、落实“发展纲要”,实事求是分析公司的现状和问题,对照GMP文件规范要求找差距,对比行业水平看不足,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和所在部门,关起门来说自己,闭门苦练内功。首先从“内强素质、苦练内功”做起,以统一思想和认识、提高技能和素质为内容,理顺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流程、职责,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2、药业公司应立足现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明确经营思路。重组现有产品结构,评价生产能力,决定批量生产品种;及时搜集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对产品需求的信息反馈,结合生产能力,决定产品产量。

3、加强仓库管理工作,对库管员进行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电脑操作的培训,尽快提高自身工作水平;财务部、采供部配合对现有仓库账簿进行整理、核对,对产生的差异进行说明及调整。进一步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4、生产部要针对人员较多、素质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在不断提高生产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工作,部门管理人员对集团的方针政策和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宣

导起着关键的带头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积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生产技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做到节约、高效。另外对中检站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中间站工作的尽职与否对产品的质量及成本控制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批生产计划和用料做到切实有效的监督控制。

5、销售部要更加注意完善自身销售体系的建设,作为药业公司面向市场的尖兵,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订单,制定一整套确是可行的销售方案和保证机制,确保销售合同的有效履行。

审计调查报告 篇8

根据赣审办办发〔2007〕4号文精神,现将对我县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进行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我县审计部门没有开展过此项审计工作。但从20××年开始,县农业局的下属经管站开展过此项审计工作,审计面达60%左右。

二、对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我县没有制定具体办法,主要是按20××年我县农业局、民政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转发上级《关于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吉农字〔20××〕21号)执行,该文第五条规定:认真做好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要求对村组集体经济的审计面要达到80%以上。要求严格执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的任期和离任审计。以该文为依据由乡、镇经管站组织实施。

三、我县农业局的下属经管站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为:以赣农字〔2005〕76号文精神为主要内容,严格按该文中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方案》要求进行。具体内容有三点:1、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2、财经法纪执行情况;3、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四、我县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提交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农业局。供参考使用。

五、我县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有:1、部分村工程建设支出(如修桥、路等),没有开具有效正式税务发票入帐,白条列支现象普遍;2、税改之前年度垫付税费现象比较普遍;3、收入被挪用或私自占用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审计,对村干部履责情况和加管财务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县目前农业部门的审计人员中专业人员少,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二是审计部门人员编少,力量不足,难以安排对村干部的经责审计。

三是专项审计经费没有保障,影响审计效果和整改效果。

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强对农业等部门内审业务人员的培训或进修。二是由财政部门安排一定的村干部经责审计专项经费。三是县、乡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

审计调查报告 篇9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必要保证。笔者近期对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已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工作。但内部审计从目前的普遍成效来说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要求。

一、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有的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

(二)审计处于低级阶段且专业知识不足。目前内部审计的职能应是查错防弊型与管理服务型紧密结合。但现状是由于基础管理的缺陷,一般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每月度将大量精力用于复核纠正会计科目及经营管理数据的正确性上,然后才能将部分精力投入到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加上目前内审人员普遍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匮乏,审计理论与方法钻研不精,因此更难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有效的审计分析、评价和管理整改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其相关资料,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的浅表层次,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资本运作、投资、成本管理、产品定价方案评审与选择等重要领域,一般都无能力和条件开展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削弱了内部审计决策的质量。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和他们所审计的活动保持独立,这样才能做出公正、无偏见的判断。所以,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充分独立性有关。然而,经验证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主要源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设置的机构,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企业的利益限制。于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企业领导者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若服从于管理层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导致审计风险。此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公司、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同属一个机构,潜在的或实际出现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内部审计人员也要承担企业的经营责任,从而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极易受损害,多数单位没有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而是由其他业务人员兼任,也没有赋予他们一定的职权,受执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限制,也很难开展内审工作。

(四)领导授权不明确、充分。一个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很大关系,但客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更大,而企业决策层基本上没有授予内审对查证违纪违规问题的直接考核处分权,对被审计者缺乏直接的利益约束力,不能对违纪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依靠揭示、审计建议等审计职权很难实现审计纠错的期望目标,对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改进意见有相当部分被审计者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五)审计人员的考核激励不科学。审计固有的监督性与批判性很少带来他人善意的理解,相反,经常会遭受冷遇、对抗、行政干涉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缺乏安全感的审计人员思想趋向消沉,工作缺乏责任心,工作中显得“顾虑重重”,严重影响审计行为的有效性。而绝大部分企业对内审人员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忽视了这种特定现象,多采用惩罚激励而少采用奖励激励,往往使得内审人员辛辛苦苦工作,换来“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二、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与措施

(一)内部审计机构要合理定位。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及及法人治理内部控制组织框架中,内审机构应是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还可直接向股东大会极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中,内审部门应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并具备股东大会或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明确授予适度的审计事项直接处置权,以保证内部审计报告能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针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处置意见和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选拔制度。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实行公开竞聘、多级考试等选拔制度,采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机制全方位地开发事业性强、业务素质高、能主动尽职的优秀审计人才资源,从而培养造就一批符合现代审计发展需要的各类型人才,并把他们配置到适合的管理或主管岗位上,不断提高审计人才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审计人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以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为出发点,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经验表明,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关系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必须设置专职的审计人员,使其不参与或负责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和其他业务活动,在其领导体制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审计活动与业务经营活动的关系,避免一人既负责财会工作,又参与审计工作、既负责某项业务,又指挥对这项业务活动的审计等职责不相容现象发生。此外,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开展业务中的实质性独立自主地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完成审计报告。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也是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手段。应当建立审计人员首先要明确其职责,以职责来决定人员,而不是确立人员后再赋予职责,通过划分职责来确定内部审计的权利,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和内容与其职责达到统一。

(四)建立健全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实施审计质量考核。重点应推行“主审负责制”,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应建立有效约束、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按照过错原则追究审计质量问题的有关人员责任及领导连带责任,即谁的过错谁负责,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审计员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负责,主审对整个审计项目负责,并与奖金、荣誉挂钩。主管审计的领导主要对评价、定性、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审签,从而各司其职。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真正能为企业实现其最终目标服务,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要积极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体制,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的队伍,只有这样,才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

(六)以激励机制为手段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激励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考评激励、业绩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方式。在制定了科学化的考核标准基础上,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使审计人员的业绩公正地计量出来,从而实施有效的激励。一般应多采用奖励激励而少采用惩罚激励,因为奖励激励的正面刺激比惩罚的反面刺激更为有效。如果在审计管理中正确认识这一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找到最佳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奖惩方案,更好地利用审计人力资源,使审计员处在最佳的行为状态,并以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促使其有效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调查报告 篇10

当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围绕《准则》和《规定》,从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组织方式、审计报告等方面入手,探讨开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在审计范围方面,围绕任期经济责任选择重点抽查的审计对象

重点抽查的审计对象(以下简称审计对象)是用于确定拟实施审计的单位范围,是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目前,在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一般根据该企业二级公司资产排序(同时考虑主营业务收入)来选择审计对象,审计对象的资产总额一般都超过集团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50%。根据资产大小选择审计对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集团二级公司资产没有进行内部抵消,审计对象多为内部往来和投资较多但业务较为简单的二级公司,不能突出审计重点,甚至会出现审计对象资产总额超过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极端情况。二是即使满足审计资产总额超过集团总资产的50%,但二级公司本身又有很多下属企业,审计人员也只能抽取部分企业进行审计,实际审计企业的资产额也很难达到50%,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风险。三是中央企业一般都涉及多个业务板块,各业务板块之间资产差异较大,审计对象可能主要集中在资产量较大板块所属公司,缺乏代表性。四是资产量的大小与任期经济责任的相关性有时不成比例,如领导人在资产额小的公司兼职,也应该作为审计对象。

确定审计对象,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关性原则。首先将集团总部作为审计对象,同时还要重点抽查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兼职的下属公司,必要时可对领导人任职前的公司进行审计。二是代表性原则。了解集团业务板块情况,按照资产、收入等指标排序,确定各板块的重点单位,作为审计对象,要关注金融、房地产开发等资金量大、管理薄弱且容易发生问题的板块,并将上市公司作为重点抽查对象。三是重要性原则。通过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在审前调查时,如发现某些公司内部控制较为薄弱、重大问题较为突出,应将其作为审计对象。四是操作性原则。选择审计对象时,也应考虑地域分布、审计人员及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确保审计对象选得准、查得清。

二、在审计内容和重点方面,将内部控制审计贯穿始终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在《准则》“审计实施方案”中专门提到:审计人员应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并测试其有效性;在《规定》中明确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审计既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一个必要程序和方法,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点内容。目前,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也初步开展了内部控制审计,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部控制审计法规体系及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关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性文件只有2004年2月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但该文件主要针对内部控制测试,不能涵盖内部控制审计全过程,同时缺乏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就连审前调查时使用的内部控制测试表格,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借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料,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二是内部控制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脱节。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仅局限于审前调查阶段的企业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主要是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提供服务,难以为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提供有力的审计证据,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很少关注内部控制,同时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署应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体系,制定国家内部控制审计指南,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方法、评价等内容,统一编制控制测试表,规范内部控制审计行为。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都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了解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是审前调查的重要内容;进行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延伸调查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有利于进行审计评价。三是逐渐扩大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即从集团本部及重要子公司逐渐扩展到整个集团;从企业层面逐步扩展到业务层面;从以财务收支为基础逐步扩展到以“三重一大”为主。四是在获取审计对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对所获得的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估,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单独发表审计意见。随着条件的成熟,国家审计也应单独对中央企业发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三、在审计组织方式方面,逐渐实施以项目为基础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审计组织是保证审计项目实施的关键,好的审计组织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审计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可以加快审计项目进程。由于中央企业具有资产规模大、行业板块多、地域分布广、会计主体复杂等特点,其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采取以分权制为基础的事业部管理模式,该模式遵循“集中决策,分别实施”原则,一般由办领导担任审计组长,把握审计项目总体方向和审计重点;以业务处为单位,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审计小组,负责实施具体审计项目。事业部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一般都涉及企业、金融、投资、环保等多个专业领域,以业务处为主体组建的审计小组,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不利于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审计小组独立性强,各自为战,横向协调困难,为了取得好的业绩容易忽视审计组整体利益,导致管理松散,难以形成合力。三是不负责牵头的审计小组,往往产生为别人“打工”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审计小组与业务处室重合,导致业务处室对审计小组的业务监督失效,致使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制度中的业务处复核流于形式,不利于保障审计质量。

事业部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新要求,必须引入公开竞争、合同管理、目标考核等机制,实行以项目为基础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明确的审计目标,并将其分解,使每一个参审人员都知道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应作出的贡献,把每一个人的工作与审计目标紧密结合,促使其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努力。二是根据审计项目具体情况及办内人员力量,确定牵头处室,明确审计组组长、参加处室及人员,成立审计组。三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争、综合评定等方式组成专业团队,团队带头人必须具有能够组织大型项目的能力,成员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互补性,审计组与专业团队签订目标管理合同,明确目标管理任务和考核指标。四是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所有参审人员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听从安排,协调配合,各专业团队定期上报工作动态,重大事项及时汇报,做到上下互动、及时沟通。五是在项目结束后,对照目标管理合同,考核各专业团队,再按照团队内每人贡献的大小,对考核得分进行再次分配,并计入业务处得分。

四、在审计报告方面,要特别重视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是审计质量高低的综合体现,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目前,在中央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少系统的、规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以及作业流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审计评价自相矛盾,如审计报告前面说被审计单位较好的执行了国家财经法规,内部控制完善、有效;但后面表述时,审计却发现该单位存在违规决策造成损失、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三是评价主观性强,语言绝对化,轻易下结论,又缺乏具体事实证明材料支撑,如经常使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办事认真、敢干决断”等词语,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四是《规定》只是原则性地将审计责任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但对于责任性质、责任大小、问题起因、主客观因素以及如何追究责任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

建立新型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应尽快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作业流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经济责任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为使审计结果符合实际,审计人员应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程序、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严格遵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纪律、严格进行评价质量管理,特别要处理好成绩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避免前后矛盾。三是坚持客观谨慎原则,依托审计职责范围,依据审计查证或认定的事实,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审计过程中,做到“四个不评价”,即对未取得确凿证据或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发表评价意见、未涉及的事项不发表评价意见、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发表评价意见、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评价意见。四是根据经济权力运用和义务履行的主观能动性和结果的合法性来正确界定责任,特别要注意分清以下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与监管不力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错误责任与舞弊责任、决策责任和执行责任等,并区分违纪与违规、罪与非罪。

审计调查报告 篇11

根据X审通字[20xx]1号审计通知书,我们于20xx年05月12日至XX月XX日对常砦村组干部20xx年至20xx年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实物盘点、比较分析等必要的审计程序,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委会、经联社理事会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设1套账,全村人口665人,只有村级经济核算,没有下设经济社,经济收入以存款利息收入为主。

二、审计情况

(一)财务制度建立健全、执行情况

该村能够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民主决策程序和民主管理规定,能按时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完整规范(详见附件4)。

(二)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1、收入情况。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总收入2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为:20xx年农民均纯收入0.75万元, 20xx年农民均纯收入0.91万元,增幅:21.33%;集体可分配收入情况:20xx年集体可分配收入XX,20xx年集体可分配收入XX元,增幅: %。

(三)资产负债情况

20xx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4294.72万元,负债总额4997.45万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702.73万元,分别比20xx年12月31日减少1685.28万元、增加1137.56万元、减少2813.65万元,减幅28.18%,、增幅29.47%、减幅XX%,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支出违反《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规定:

1、村干部开年利是3笔9000元、村干部外出参观补助1笔6000元共15000元。

2、利用公款购置手机2000元。

3、修路补青苗费500元没有审批、没有收款人签收

4、村主任办事费5000元用途不清楚。

5、失窃损失现金3500元全额报销(只能报销1000元,由出纳负责 2500元)。

6、接待餐费3000元没有取得发票而自制现金支出证明单。

(二)个别报销单据手续不完善:

1、20xx年4月15日支出村民代表会议误工补助1000元,没有与会人员签收。

2、20xx年7月25日支出填土工程款100000元,发票没有收款单位印章。

(三)个别业务会计处理不规范:

1、该村20xx年处置房屋姚砦路西边家属楼收到600.00万元,房屋账面原值469.15万元,将收到的600.00万元全部减小固定资产,没有进行收入的会计处理。

2、

1、将商铺拆迁补偿500000元全部作为其他收入,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2、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184万元。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审计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和建议:

(一)违反《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共28000元,当事人应退款:

1、村干部开年利是3笔9000元、村干部外出参观补助1笔6000元共15000元均违反《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X条关于村干部不得收取会议费、出差补助、节日补助的规定,当事人应退款。

2、根据《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X条关于村干部不得利用公款购置通讯工具的规定,用公款购置手机2000元,当事人应退款。

3、《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X条规定:报销手续必须齐全,要有经手人、审批人、证明人,且用途清楚,否则谁支出谁负责。修路补青苗费500元没有审批、没有收款人签收,以及村主任办事费5000元用途不清楚,违反上述规定,当事人应退款。

4、《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X条规定: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000元,否则,若发生意外,超过部分由出纳负责。被窃损失现金3500元,只能报销1000元,余2500元由出纳负责。

5、《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第X条规定:应当取得收款单位的收款票据而自制现金支出证明单的,视为无效单据。接待餐费3000元没有取得发票而自制现金支出证明单,当事人应退款。

(二)完善报销手续:

1、经查阅会议记录和调查部分村民代表,20xx年4月15日支出会议费属实,但手续不完善,应补办手续。

2、经查阅填土工程合同及结算资料和函证施工单位,20xx年7月25日支出工程款费属实,但票据内容不完整,应补办手续。

(三)规范会计处理:

1、商铺拆迁补偿500000元不能全部作为其他收入,应进行调整。调整会计分录为:

(1)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其他收入 500000 (2)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其他收入 100000 固定资产-XX商铺 400000

2、应补提固定资产折旧1184万元。

2 附件:

1、《财务收支和会计处理审核表》;

2、《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3、《货币资金收支审核表》;

4、《xx村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定表》;

5、《厂房、商铺租金兑现情况审定表》;

6、《收益分配调整审定表》;

7、《收益分配分析审定表》;

8、《资产负债审定表》;

9、《干部工资、奖金、补助审定表》;

10、《财务管理制度审查表》。

审计组长:王 二○○五年一月二十日

(二)审计意见交换书

在审计报告初稿完成的次日,审计组召开了xx村干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部分村民代表会议,就审计报告初稿进行了口头交换意见。根据口头交换意见,将审计报告初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20xx年1月27日,审计员林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传交给xx村,并取得了送达回执。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

xx村委会:

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现将对你单位换届审计的报告送给你们征求意见。请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送交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视为无异议

"审计调查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