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盐类的水解课件

发布时间: 2023.10.09

盐类的水解课件8篇。

为了消除您的疑问,工作总结之家特意为您编写了一篇权威的“盐类的水解课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准备教案课件,现在又到了制作教案课件的时间了。教案是推动教育教学全面提升的关键环节。我相信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会对您大有裨益!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1)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C.

D.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B. C. D.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NaHSO3、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A) >>> (B) >>>

(C) =>> (D) =>>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 (B) >>>

(C) =>> (D) =>>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B) >>> (D) >>>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2)

一、课标要求

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学会pH值测量的方法,会使用pH试纸,以及pH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寻找规律

1情景创设:

通过观看灭火视频了解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成分。教师写出反应的化学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视频提出问题 提问:A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B泡沫灭火器的主要成分 C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学生讨论

结果:适用于扑救油制品、油脂等火灾, 但不能扑救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近而远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

注意:泡沫灭火器不可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否则将威胁人身安全

2实验探究

让学生测定以下物质的pH,仪器:pH试纸,pH计,玻璃棒 药品:指示剂(酚酞,石蕊)

学生自己选择试剂和仪器测量下列物质的pH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pH试纸的使用,以及pH计的使用规则

Nacl,Na2CO3,NaHCO3,N H4Cl, Na2SO4,CH3COONa,(NH4)2SO4 Al2(SO4)3

3.小组测量记录,汇报,并列表归类 老师最后呈现的结果

4.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归纳其于盐的类型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以及表格内容总结规律,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结果:强酸强碱盐显中性,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可以老师帮助归纳 )

板块二分析原因

1.提问:C(H)

C(OH)酸性 C(H) =C(OH)中性 那么盐溶液中H+ OH-从何而来?

2.老师引导:分析这些粒子的组合形式,发现会有弱电解质生成平衡时C(H) C(OH-)

小结:弱碱阳离子NH4+与水电离产生的OH-形成了弱碱NH3·H2O,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的C(H+)增大,使溶液呈现酸性,这就是NH4Cl溶液呈酸性的根本原因。

3.观看视频,从微观角度了解水解的原因

4.通过类比,学生自己写出CH3COONa的水解过程,

5.老师播放视屏,加深学生对水解过程得了解 8.老师提问溶液成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溶液成不同酸碱性的原因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盐中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点解质,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6.老师提问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学生分析:因其电离出的阴、阳离子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也就是说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中C(H+)=C(OH-)

板块三归纳总结

1.老师提问:什么是盐类水解,盐类水解的条件,以及盐类水解的实质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盐类水解进行定义

2.根据结论总结归纳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点解质的反应。

3.老师帮助学生归纳盐类水解的实质:促进水的电离

板块四:盐类水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

1.老师:根究上面已学到的知识,小组讨论灭火器发生的原理,并解释为什么会有Al(OH)3和CO2的产生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讨论泡沫灭火器发生的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可能是由于发生了盐类水解、由于Na2SO4水解显酸性,NaHCO3水解显碱性 老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有Al(OH)3和CO2的产生

学生归纳总结:原因由于Na2SO4水解显酸性,NaHCO3水解显碱性,所以两者混合促进了二者得水解,所以有Al(OH)3和CO2的产生

2.讨论巩固(时间不够可以当作课后作业)

(1)讨论明矾为什么能净水?(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可以播放明矾净水的动画

结论:明矾作为净水剂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

(2)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混合使用草木灰水解是酸性的,铵态氮肥(主要成分是NH4Cl)水解是碱性,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跑掉,降低了肥效。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3)

一、课题简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指导有关电解和物质检测等知识的学习。

2、新课标要求

掌握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是高考必考内容

3、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确立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引导学生认识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

②增强学生实验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②结合实验探究,微观解释盐类水解的概念及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调查“盐碱地的治理和改良措施”,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热情,立志于将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②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pH等知识,这几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均有一定的难度,而盐类的水解又是这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就更有难度,因此,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授课前三天我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分配各组的调查任务:

1、(第一组)新闻链接:被蜂蛰伤莫大意—采草药的老伯差点送了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住市区的李伯与邻居到附近的山上采草药时,不慎被蜜蜂蛰伤,当时他并未在意。回家后李阿伯感到伤处疼痛加重、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家人急忙拨打急救电话,经医生对症处理,李伯已脱离危险。请问这次险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黄蜂或蜜蜂叮咬后应如何利用家庭常用的物质及时处理?请第一组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以便上课时与其他同学分享你们的成果。

2、(第二组)你知道附近的盐碱地是怎样形成的吗?有哪些防治措施?请你查阅有关资料,随时准备把你的发现公之于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查阅盐类水解的相关资料,旨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就化学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和作出判断,并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意见,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新课导入】

俗话说:“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你想知道肥分损失的原因吗?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可以帮你解决。引出课题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俗语引课,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准备解决的问题上来,而一定的知识储备是解决此问题的前提条件,根据学生的调查反馈,检查预习、查阅资料情况。

【一组调查汇报预测】

健康人血液的pH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这是因为血液中存在血液酸碱平衡。H2CO3 H+ + HCO3—,医学上称之为血液酸碱平衡。当人受到叮咬时,皮肤上常起红疹,这是因为蜜蜂蛰人后注入的酸性物质导致人体血液酸碱平衡被破坏所致。

被黄蜂或蜜蜂叮咬后,其处理的方法却不相同,这是因为黄蜂分泌物中含有的是一种碱性物质,而蜜蜂分泌物中含有的是一种酸性物质。被黄蜂叮咬:在患处涂抹食醋即可;被蜜蜂叮咬:在患处涂抹纯碱、小苏打或肥皂水溶液。

【二组调查汇报预测】

附近盐碱土形成原因: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另一个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附近的盐碱地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积累有关,其中以Na2CO3为主,Na2CO3溶液水解生成少量NaHCO3和NaOH,使得土壤显碱性。

改良盐碱地的原则是要在排盐、隔盐、防盐的同时。积极改良土壤,主要措施有这样几条:

1、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2、增施有机肥。

3、深耕深松。

4、客土压碱。

5、合理种植。

汇报展示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取资料,如何制作课件,如何组织语言,并增强了学生自信心。通过调查,相互交流,学生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盐类水解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时,利用一组同学的汇报,抛砖引玉,抛出问题

①Na2CO3、NaHCO3和肥皂水溶液能减轻蜜蜂蜇后带来的痛楚说明了什么?

②Na2CO3、NaHCO3和肥皂(主要成分:硬脂酸钠)属于哪类物质?估计它们的水溶液呈碱性还是酸性?

引出实验探究,请大家分组测试以下盐溶液的pH值,根据溶液酸碱性分类

【实验探究】测定下列溶液:食盐(NaCl)、小苏打(NaHCO3)、氯化铵(NH4Cl)、硫酸钠(Na2SO4)、醋酸钠(CH3COONa)、硫酸铵(NH4)2SO4的pH值

【实验结果】:呈碱性的溶液:NaHCO3、CH3COONa

呈中性的溶液:NaCl、Na2SO4

呈酸性的溶液:NH4Cl、(NH4)2SO4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乘胜追击,向着本节的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挺进,讨论强碱弱酸盐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讨论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要求学生首先提出假设,教师必要提示)

讨论、整理、可能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水能电离出OH-,使溶液显碱性。

假设Ⅱ:醋酸钠本身具有碱性。

假设Ⅲ:醋酸钠与水反应,使溶液显碱性

……

根据假设预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验证实验

验证实验:

实验Ⅰ:H2O+酚酞

实验Ⅱ:CH3COONa+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Ⅲ:实验Ⅰ混合液+CH3COONa

……

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学生能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CH3COONa溶液呈碱性是醋酸钠与水反应的结果,使盐类水解概念的构建,更上一层楼,接着再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我利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诱导。

(1)CH3COONa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

(2)CH3COONa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它们能否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3)离子相互作用时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最终会引起溶液中的c(H+)和c(OH—)如何变化?

【讨论结果】CH3COONa === CH3COO— + Na+ H2O H+ + OH—

CH3COO—+H+ CH3COOH

水解方程式: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请你把上式改为离子方程式,模仿分析出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写出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总结归纳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一系列问题情景的创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观点。让学生自主构建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突破重难点。为了陪养学生知识迁移、语言表达的能力,开展以下的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根据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分析NaCl溶液显中性的原因。根据以上三种溶液酸碱性的分析,试图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

【板书】盐类水解反应的规律⑴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⑵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⑶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

学以致用,再次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以第二组调查成果为资源,认识盐碱地里的水解反应,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立志于将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盐碱地中主要的水解反应

Na2CO3==CO32—+2Na+ H2O H+ + OH— CO32—+H+ HCO3—

水解离子方程式:CO32— + H2O HCO3— +OH—

至于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我放在研究性课题上学习。

最后分组讨论俗语中的问题,做到首尾呼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盐类水解的应用做好铺垫。

“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你想知道肥分损失的原因吗?K2CO3和NH4Cl这两种肥料能混合使用?混合使用的效果好吗?(分组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本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规律:⑴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⑵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⑶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不水解)

【教学设计反思】

鉴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设计时应注意: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

(2)结合实验,由宏观结论引出微观解释,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⑶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课堂内容和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将知识讲解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⑷运用记忆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⑴由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授课中必须精心组织及时调控,否则课堂时间不易控制。

⑵学生对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能熟练掌握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题:盐类的水解

重点: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第一课时

1.采用实验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1)用蒸馏水配制 溶液, 溶液, 溶液。

(2)用 试纸测定三种盐溶液的 ,并记录:

教师设疑: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2.盐类水解实质

教师通过对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盐溶液是碱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盐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3.引导归纳盐组成与其水解和溶液酸碱性的内在联系。

教学步骤

(一)知识准备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理解盐可以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

(二)引入新课

1.准备四种盐溶液。分别测定它们 。并作记录:

溶液酸碱性分析

(1) 溶液。

(2) 溶液。

(3) 溶液。

(4) 溶液。

2.根据现象引导思考:

(1)盐溶液是否一定都呈中性?从实验现象你认为哪些盐溶液可呈中性?

(2)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呢?

(3)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5)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

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

解原理。

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

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

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或 CH3COO-+H2O CH3COOH+OH-

(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

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

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

形式。

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

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

酸性。

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

解质,所以强

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1.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2.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B.c(H+)>c(OH-)

C.c(CO32-)>c(HCO3-) D.c(HCO3-)>c(OH-)

课本习题 一、二、三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强弱电解质和电离平衡之后,目的是使盐类水解过程和规律的探讨能在电离理论和强弱电解质概念的指导下进行, 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从中发掘出盐类水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探讨盐类水解的规律;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其中,盐类水解的概念是基础,旨在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并为研究盐类水解规律提供依据。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原理的具体化,并使盐类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应用。盐类水解的利用,则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应用实例,加深对盐类水解及其规律的理解、巩固。总之,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

本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盐类水解的实验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深入探讨实验的微观本质,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对于盐的水解规律,要突出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要依据教材的典型实例,运用归纳法揭示两类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水解的规律;对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教学中要强调书写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加强训练。最后,运用演绎法,讨论盐类水解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加深对盐类水解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具体建议如下:

1.知识准备(布置预习作业):中和反应可表示为“酸+碱==盐+水”,因此可把盐理解为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完成的,又因为酸有强酸、弱酸,碱有强碱、弱碱,所以生成的盐就有四种,即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强酸强碱盐。要求上述四种类型的盐各举出2—3例(写化学式)

2.采用实验探究方法引入新课。 建议将教材中的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一个演示实验,即“向盛有固体Na2CO3和NH4Cl两支试管分别注入3--4ml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再分别滴加2-3滴酚酞试液和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盐溶液不都呈中性,引出课题。

3.对于“盐类水解的本质”, 建议通过分析CH3COONa、AlCl3的水解,引导学生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本质。

4.对于“强酸强碱盐不水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学生只有理解了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条件;而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只要求学生会判断该类盐能水解就可以了,不要扩展。

5.在讲解如何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时,要强调说明以下问题:

①盐类水解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②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的量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如H2CO3,NH3·H2O等)

③多元弱酸的盐的水解反应分步写方程式,但以第一步为主(如H2CO3);多元弱碱盐水解不分步写(如AlCl3)。

④盐类水解反应可视作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6.“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的教学,对于重点中学,可启发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自主探究;对于普通中学,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盐本身的性质才是主要因素,渗透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7.对于“盐类水解的利用”,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溶液的配制、除杂外,在多举一些应用实例,如化肥混施、明矾净水,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8.本节内容结束前,总结归纳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以便将知识系统化,规律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7)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A.     B.     C.     D.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

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盐类的水解课件(篇8)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GZ85.com延伸阅读

盐的水解教案汇总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若老师还未完成,目前还有时间可以完成。教案编写是备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笔者特意为大家撰写了一篇题为“盐的水解教案”的文章,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前来阅读了解更多内容!

盐的水解教案 篇1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A)  >>>     (B)  >>>

(C)  =>>     (D)  =>>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     (B)  >>>

(C) =>>     (D)  =>>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B)  >>>     (D)  >>>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的水解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题:盐类的水解

重点: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第一课时

1.采用实验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1)用蒸馏水配制 溶液, 溶液, 溶液。

(2)用 试纸测定三种盐溶液的 ,并记录:

教师设疑: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2.盐类水解实质

教师通过对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盐溶液是碱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盐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3.引导归纳盐组成与其水解和溶液酸碱性的内在联系。

教学步骤

(一)知识准备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理解盐可以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

(二)引入新课

1.准备四种盐溶液。分别测定它们 。并作记录:

溶液酸碱性分析

(1) 溶液。

(2) 溶液。

(3) 溶液。

(4) 溶液。

2.根据现象引导思考:

(1)盐溶液是否一定都呈中性?从实验现象你认为哪些盐溶液可呈中性?

(2)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呢?

(3)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盐的水解教案 篇3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

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中,

在溶液中:

例题分析: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H+]>[OH—](B)[NH4+]>[ Cl—]>[H+]>[OH—]

(C)[ Cl—]=[NH4+]>[H+]>[OH—](D)[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H+]>[OH—](B)[NH4+]>[Cl—]>[OH—]>[H+]

(B)[Cl—]>[NH4+]>[H+]>[OH—](D)[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A;B;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的水解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1.影响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A.     B.     C.     D.

【设疑】影响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

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A.     B.     C.     D.

1.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A)  >>>     (B)  >>>

(C)  =>>     (D)  =>>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     (B)  >>>

(C) =>>     (D)  =>>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B)  >>>     (D)  >>>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的水解教案 篇5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的水解教案 篇6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C.

D.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B. C. D.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NaHSO3、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A) >>> (B) >>>

(C) =>> (D) =>>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 (B) >>>

(C) =>> (D) =>>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B) >>> (D) >>>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的水解教案 篇7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

解原理。

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

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

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或 CH3COO-+H2O CH3COOH+OH-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

盐的水解教案 篇8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A.     B.     C.     D.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

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盐的水解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强弱电解质和电离平衡之后,目的是使盐类水解过程和规律的探讨能在电离理论和强弱电解质概念的指导下进行, 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从中发掘出盐类水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探讨盐类水解的规律;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其中,盐类水解的概念是基础,旨在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并为研究盐类水解规律提供依据。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原理的具体化,并使盐类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应用。盐类水解的利用,则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应用实例,加深对盐类水解及其规律的理解、巩固。总之,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

本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盐类水解的实验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深入探讨实验的微观本质,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对于盐的水解规律,要突出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要依据教材的典型实例,运用归纳法揭示两类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水解的规律;对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教学中要强调书写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加强训练。最后,运用演绎法,讨论盐类水解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加深对盐类水解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具体建议如下:

1.知识准备(布置预习作业):中和反应可表示为“酸+碱==盐+水”,因此可把盐理解为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完成的,又因为酸有强酸、弱酸,碱有强碱、弱碱,所以生成的盐就有四种,即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强酸强碱盐。要求上述四种类型的盐各举出2—3例(写化学式)

2.采用实验探究方法引入新课。 建议将教材中的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一个演示实验,即“向盛有固体Na2CO3和NH4Cl两支试管分别注入3--4ml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再分别滴加2-3滴酚酞试液和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盐溶液不都呈中性,引出课题。

3.对于“盐类水解的本质”, 建议通过分析CH3COONa、AlCl3的水解,引导学生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本质。

4.对于“强酸强碱盐不水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学生只有理解了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条件;而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只要求学生会判断该类盐能水解就可以了,不要扩展。

5.在讲解如何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时,要强调说明以下问题:

①盐类水解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②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的量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如H2CO3,NH3·H2O等)

③多元弱酸的盐的水解反应分步写方程式,但以第一步为主(如H2CO3);多元弱碱盐水解不分步写(如AlCl3)。

④盐类水解反应可视作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6.“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的教学,对于重点中学,可启发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自主探究;对于普通中学,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盐本身的性质才是主要因素,渗透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7.对于“盐类水解的利用”,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溶液的配制、除杂外,在多举一些应用实例,如化肥混施、明矾净水,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8.本节内容结束前,总结归纳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以便将知识系统化,规律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

盐的水解教案 篇10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A.     B.     C.     D.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C.

D.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小班分类课件8篇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内容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小班分类课件8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小班分类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标记把吃的和玩的分类。会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玩具:玩具车、娃娃等

2。吃的:苹果、香蕉、橘子、果冻、酸奶、饼干

活动过程:

一、吃吃玩玩

宝宝们,你们看,妈妈在我们的旁边给宝宝们准备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问:你刚才赶什么了?(学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二、学习分类

现在妈妈想请宝宝们帮我一个忙,好吗?

出示大筐里混合的东西。你们看妈妈这些筐里有很多吃的和玩的东西,请宝宝把这些吃的和玩的东西分开来。把吃的给嘴巴吃,把玩的给小手玩。(幼儿分类)

宝宝门很快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让妈妈来检查一下,看宝宝们分的饿好不好。(如果有错,就请大家一起纠正)

三、活动结束

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做饭的阿姨今天也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小班分类课件【篇2】

活动内容:

按物体的高矮分类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高矮,按高矮的标注分类

2、能用这些都是高(矮)的来表述分类

活动准备:

1、 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红房子个蓝房子个一座。高矮不同的白色杯子、黄色杯子个两个

2、高矮标志,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若干

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相同的红色房子和蓝房子,引导幼儿比较,复习对高矮的认识。

2、启发提问:这里有两座房子,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杯子的高矮。方法同上

3、以分杯子的形式,让幼儿按高矮的标志进行分类。 出示高矮标志,引导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标志?看标志分类。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为什么要这么分?

4、按物体的高矮分类。

5、罐子分类:提供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6、引导幼儿操作《高矮娃娃分类》 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7、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你是怎么分的?

小班分类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通过送蔬菜水果回家,学会按颜色分类。

3、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重点:学会按颜色分类。

难点: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卡片若干。(大、小形状相同)(雪花积木,放在篮子上)

2、各种颜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图片若干。(苹果、香蕉、梨子、红辣椒、草莓、黄瓜、西瓜等)

活动过程: 一、给卡片找家。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提问: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

分别举红、黄、绿卡片,并带领幼儿向卡片问好,如:红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红、绿、黄三个方框,告诉幼儿这是卡片的家。

引导幼儿观察方框说说:这三个家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哪个是红卡片的家?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边大声地学说:**卡片,我送你回**颜色的家。

二、将水果、蔬菜按颜色归类。

1、出示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和蔬菜也想回家,应该送它们会哪个家?要求幼儿边说边送。如:红苹果,我送你回红颜色的家。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红颜色家里住着谁?为什么它们能住在一起?(因为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最后让全班幼儿一起说:红颜色家里住着XX……绿颜色家里住着XX……黄颜色家里住着XX……

三、幼儿操作活动。

将相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按颜色归类。(巩固知识)观察衣服和服装的色彩,引导幼儿按不同颜色对衣服进行分类。

四、评价活动情况。

请幼儿说说,住在红篮子里的有谁?

五、总结。

用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相互道谢结束活动。

小班分类课件【篇4】

更多精彩请联系: 富联网教育 网站: 130 9636 1232 132 2822 8885 151 9814 4189 137 0818 3988 137 0818 3899 137 0818 6399 136 8844 3310 134 0844 4788 134 0844 4792 蒙氏数学“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按一种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 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小熊的一家”。 2. 学具准备: “小熊的一家” 中的衣、裤、鞋、袜;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等);摸箱;各色塑料雪花片及彩色珠子。 3. 《操作册》第2册3-4页。   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幼儿一边念儿歌《小小手》(儿歌附后)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 集体活动。 ①  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等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教师就出示相应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黄色……教师就出示相应的颜色的标记,并小结:它们的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黄色的…… ② 幼儿自主探索分类标准。 提出活动要求:给小熊一家的用品分类。分类的特征可以自己来设计,想好后按这种特征将所有的物品分完。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有的幼儿对画标记感到困难,教师可先问幼儿想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幼儿说出分类特征后,教师可给出具体的建议,使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够继续下去。 ③ 交流小结。请不同分类特征的幼儿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类过程与结果。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操作册》第3页的活动“停车场”。 第二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戏。将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组中每人轮流摸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颜色,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第三组:继续操作学具“小熊的一家”。尝试用与前面不同的分类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4.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 1. 完成《操作册》第2册3-4页的活动。 2. 将教具“小熊的一家”投放到数学角,供幼儿继续操作游戏。   活动提示: 1. 按某一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时,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类特征。在该活动中,不要求每个幼儿对“小熊的一家”进行多角度分类,只要能按一种特征分类并画出相应标记即可。 2.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讲述自己的分类特征后,能倾听同伴与自己不同的分类特征,在拓宽其思维和视角的同时,逐渐养成对他人不同意见的宽容和接纳态度。   生活中的数学: 1. 完成《作业纸》第2册5-8页的活动。 2. 家长可利用生活中整理房间,收拾玩具等机会和孩子一起将物品按一种特征分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资源 小小手 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 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 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 我们团结友爱握握手。

小班分类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三种实物分类计数,并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尝试对应实物个数画出相应的点数。

活动准备:

PPT课件,笔、小动物卡、胶棒等。

查看课件:小班数学课件《3以内的数量分类排序》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PPT图片:冬天来了,小动物都到外面玩雪啦。

提问:

(1)看看地上都有谁?每种有多少?(1只鸡,2只兔,3头牛。)

(2)谁来把相同的动物放在一起?

(3)请幼儿回答,老师操作并验证结果: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多少,并出示相应的点子。学习单位词“头”。

2、出示三个方格:

提问:这里有几间房子?

这些房子是动物的家,天黑了,动物要回家了。谁会把动物送回家。

师:数目最少的动物住在最前面有红旗的家里,一边送一边说:几只什么,请你住在最前面,而几只什么请你住在几只什么的后面……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如:边送边说“一只鸡,请你住在最前面,两只兔,请你住在一只鸡的后面……”

3、验证操作结果:

师:你送对了吗?大家一起说说小动物住的顺序。

动物都回家了,从最前面有红旗的家开始说说它们是怎样住的?引导幼儿说出数量排列的顺序,一只鸡、两只兔、三头牛。

小班分类课件【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小班分类课件【篇7】

小班数学教案:按大小对应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给四个物体进行排序。

2、在活动过程中根据物体的大小特征匹配相应大小的物体。

3、尝试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给四只大小不同的小猫排序。

教师出示图片小猫,提问:它们是谁?一共有几只?他们有什么不一样?谁会帮它们排队?先带领幼儿数数1、2、3、4只猫,然后大家确定开始的地方,幼儿上来排序,其他幼儿看排大的对不对,并集体讲述她是怎么排序的。

(2)给小猫送鱼。

教师出示三条鱼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谁最爱吃鱼?那我们把这些鱼送给小猫好吗?看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想想应该怎么送?幼儿操作,师生共同检查,教师引导说出:最小的鱼送给最小的猫,大一点鱼送给大一点的猫,最大的鱼送给最大的猫。大家集体练习一次。

2、操作活动。

按大小对应排序。

教师启发幼儿先将卡片中的动物按大小顺序排队,再引导幼儿将相关的物体按大小对应的排序在下方,进行排序活动。

3、活动评价:

(1)让幼儿相互安静地观察同伴的操作情况,给幼儿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再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是怎样给动物排队?匹配食物的?

(2)教师表扬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过程的孩子。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小班分类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水果的名称进行分类。

2.学习用“把××和××放在一起”大胆表述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并正确说出名称。

2.苹果、香蕉、梨、火龙果、葡萄水果卡片,分类篮若干

3.环境创设:创设水果店情景。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吗,你们认识她吗?(兔小姐),对了,就是兔小姐,她新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去她的水果店看看吧!

二、幼儿观察水果的摆放规律

师:你们仔细看看,兔小姐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摆放的?(按照水果的种类,把一样的水果摆在一起),你们听:谁来了?猪爸爸来买水果了,哎呦,猪爸爸肚子太大了,不小心把水果架碰倒了,兔小姐的水果倒了一地,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把水果放好吗?但是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种本领,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起,你们能行吗?我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用水果卡片试试看。

三、个别幼儿尝试按水果进行分类

师:这两个小朋友先用我们的水果卡片试一试,看看他们能不能把水果分好,注意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层水果架上。

小结:你们看,他们分的对吗?请某某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他们用“把××和××放在一起”),对了,只有学会把相同的水果卡片放在一起,兔小姐才会请我们去帮忙,现在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先来看看我们的材料。(介绍操作材料)

四、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在试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等会你们自己选择一张桌子操作,如果发现篮子不够了,你就选择其他的桌子操作。

2.每个小朋友一篮水果卡片,你们要把水果分到桌子上的水果篮里面。

3.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教师讲解:我们来看看这组小朋友分好的水果卡片,分对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五、游戏结束—水果宝宝分类排队

师:小朋友都已经学会分水果的本领了,那现在我们准备出发去兔小姐的水果店帮忙啦!请身上贴着苹果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贴着香蕉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我们出发吧!

酸碱盐课件


编辑已经为您搜集整理了一篇符合您需求的“酸碱盐课件”。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案是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欢迎光临愿信息对你有益!

酸碱盐课件 篇1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刘英慧

教学目标:

1通过石蕊、酚酞溶液酸碱性测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了解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历史实实,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3. 通过ph试纸测定酸碱度,并**不同酸碱度的溶液对头发的影响,以及土壤酸碱度的测定,使学生学会用化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自制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教学难点: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判断

2.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仪器、药品及用品:

1.实验室提供:稀盐酸、白醋、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井穴板、多用滴管、研钵、酒精溶液(1:1)、滴管、ph试纸、蒸馏水、玻璃棒

2.老师或学生提供:头发、肥皂水、葡萄皮、胡萝卜、紫甘蓝、洋葱、玫瑰(红)、康乃馨(红)、非洲菊(黄)、非洲菊(粉)、纱布

教学流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环节二:展示项目,提出学习目标

环节三:学生实验:溶液酸碱度检测

环节四(过渡):介绍酸碱指示剂的科学史

环节五:学生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环节六:学生实验:溶液ph值的检测与应用

环节七:课堂总结,提出殷切希望

酸碱盐课件 篇2

1. 认知目标:了解某些化合物及其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离的概念;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初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2. 技能目标:通过溶液导电性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定义的总结,发展学生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从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投影、蒸馏水、蔗糖、酒精、稀硫酸、电极、灯泡。

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一些酸碱盐。在第八章的学习中,我们将较全面的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在上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已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现在我们来看看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

除了金属能导电,某些物质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为什么?

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后离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在通电的条件下,这些离子定向移动而形成的电流。所以溶液能导电。

1、电离:物质溶于水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2、电离方程式:

我们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同样也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一种物质的电离,这就是电离方程式。

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

左物质,右离子,等号连,脚码变系数。

物质发生电离后,为什么溶液不显电性?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如何体现这一点?

遵循电荷守恒。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等号右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

1. 认知目标:了解某些化合物及其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离的概念;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初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酸碱盐课件 篇3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校:百善中心校

教师: 张坤

日期:2013年4月8日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目标:

深化对酸碱主要性质的认识,

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亲自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实验用品:

试管勺蒸发皿玻璃棒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另一瓶是碱)。你如何识别它们?

生答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现在让我们做一些实验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多**展示实验步骤:

药品铝塑板代替滴板的使用方法:

讲解胶头滴:

1.先排空再吸液

2滴下液体时,将其垂直放入试管口中并加入。

三。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胶嘴处于开启状态,以免被试剂腐蚀;

4使用后立即清洗,滴管的滴管除外;

5使用时,橡胶头滴管不得伸入或接触墙壁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在步骤1中,稀盐酸和硫酸中的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稀盐酸和硫酸中的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液体变红。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去除铁锈。 让我们自己做

学生实验活动2: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在第1步中,锈迹消失,指甲变亮,溶液从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问题:铁钉能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溶液中吗?

生答:归纳结论:

刚才我们做了酸碱与指示剂,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能与什么反应?

多**展示:分组情况:

第1、二、

3、 四组do: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第5、6组: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组和第八组做实验。5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及溶液蒸发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第一步,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在第三步中,在锅的底部会出现少量的白色固体。

交流共享: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玻璃上会留下什么?

并与同学交流

讲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五:验证氢氧化钙的性质

要点: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

巩固练习:

某硫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你如何处理废水?

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找学生板演)

然后。做学案上的学以致用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课堂感悟: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课件 篇4

本实验难度不大,而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颜色变化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在实验中进一步巩固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渴望,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难点】

观察实验现象,正确操作实验。

【教具准备】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玻璃片、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月季花或万寿菊、白醋、土壤样品、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导入新课】

在实验活动6中我们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今天我们进一步**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及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过程】

请同学们按教材p70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归纳出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及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的检测方法。

酸碱:可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用试管装取少许待测液,然后滴入几滴酸碱指示剂(可以为紫色石蕊溶液,也可以为无色酚酞溶液,或是自制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度:酸碱指示剂只能用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测溶液的酸碱度需要用ph试纸,具体的测定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被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得出被测液的ph值。

注意:测定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被测溶液中,以免被测溶液被污染,也不能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滴上待测液,如果用水浸湿ph试纸后再滴待测液,酸性溶液的酸性会减弱,ph会偏大;测定的是碱性溶液,ph会偏小;测中性溶液不会有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学会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家可以将我们的实验现象与之前的理论知识对照一下,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相应的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酸碱度: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碱度: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的一种方法。

测溶液的酸碱度要用ph试液,具体的测定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被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得出被测液的p h值。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ph的关系如下图:

当ph=7时,溶液显中性;

当ph

当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本实验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一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应适当的启发、补充和总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酸碱盐课件 篇5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问题、总结知识能力。

2、掌握酸碱的区分方法。

3、培养学生的知识衔接、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学生实验推理论、理论指导实验能力。

二、说课重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酸碱有初步的认识,我对本课题内容讲解上作了调整,将溶液的导电性先作了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酸碱盐,这样对于掌握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引入新课: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掌握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在溶液中碳酸、氨水分别以H+、CO32-、NH4+、OH-形式存在,那么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的到底是阳离子的作用还是阴离子的作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是碱,从定义中是否隐含着酸、碱在化学性质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提问、假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使学生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化。

讲叙新课:实验[10-1],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好,记录好,并做好对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对比,分析中找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结论,启发引导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酸的共点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碱的共点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酸碱在溶液中的存在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指示剂作用时,酸呈现的颜色变化相同,碱呈现的颜色变化也相同,这说明了什么?探究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并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酸碱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五、板书:

1、指示剂能验证物质的酸碱性。

3、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是H+,OH-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盐课件 篇6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化学性质》。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酸碱盐

2、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联系

3、复习复分解反应,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4、会解共存鉴别题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与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或者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让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出发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例题分析,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如:物质的鉴别、离子的共存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实验习题,在练习、讨论探究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引入课题:

利用氢氧化钠遇酚酞变红的实验现象营造春天延边地区金达莱花开的教学情景,由酸碱遇指示剂变色的知识点引入课题。

1、复习旧知,梳理脉络

课件演示习题回忆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将各物质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并组织学生讨论,找出能相互反应的并写出方程式,再进一步深入拓展归纳整理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总结完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复习常见离子反应,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问题,跟进组织学生动手实验鉴别题,应用酸碱盐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基本知识点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自觉应用知识点解题的意识。

六、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清楚?通过展示板书设计进行反思回顾,整理归纳,并通过精选的练习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将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自主实验,学生就不会乏味,而且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于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盐类水解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