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纳兰容若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7

纳兰容若读后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我们完成一本作品的阅读后,常常会在内心备受感动。读后感是对书中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的表达,您是否对这本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工作总结之家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篇名为“纳兰容若读后感”的文章,请尽情享受我们网页所提供的内容!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1

天才的悲情

徐志摩曾有言: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纳兰容若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他生于富贵却满篇哀感,他身处花柳繁华却游离喧嚣之外,他是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又匆匆离也。

很多人会用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悲叹自己的生活,用得多了未免忘却原来的意思情境。这首流传的《木兰花令》常被人**情诗来读,然而这首词却是一篇拟古决绝词、谏友词。这首词送的是顾贞观,却又含蓄地传意于沈宛。

即使是拒绝如此委婉的感情,也不禁暗自嗅到丁香的味道。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亦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有如纳兰容若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恐惧酝酿了感情后的分别,宁愿茕然独立,了然一生。这正是纳兰容若笔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南我燕北的空旷寂寥。

我国古代词人说愁不外乎几种意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然而纳兰容若的愁却独具一格,他的愁沾染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的悼之凄绝,亦沾染了君来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的旷然豁达。

白驹过隙,人变了,时代也变了。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谁还记得烟波十四座桥的韵味。

正如纳兰容若的陨落一般,那个诗情画意的年代于我们来说,再也回不去了。每年春天,江南依旧细雨浓烟,隐约有纸伞的影子;每年的秋季,枫叶依旧似火,跌入泥泞后,却再也无人拾起它,题上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每年的冬天,大雪只是大雪,只是鲜少那空林有雪相待的飘渺故事。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2

《红楼梦》的资深粉丝们,想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和珅为了讨好乾隆,把在民间流传甚广的《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呈给乾隆,而乾隆看完后,只说了一句,“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在乾隆眼里,多愁善感的贾宝玉自然不可能是精明能干的纳兰明珠,而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的纳兰容若。

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天资聪颖又能文能武,素有“大清第一才子”之称的纳兰容若,看起来似乎和“千古伤心词人”并不沾边,但偏偏,就是这个追随着自己内心的少年,对这个世界格外多情也格外深情。

是什么造就了纳兰容若这种类似于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看起来想要什么都可以有的纳兰容若为什么如此伤感?在《因为尽情,所以伤心》这本书中,作家晓梦结合史料和民间传闻,半真实半想象地编织出纳兰容若的一生,而用3个字来概括,就是:情、愁、真。

从表面上看,纳兰容若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人看起来的万般幸福,于纳兰容若而言却未必是真幸福。容若的父亲明珠太忙,难免疏忽了对儿子的陪伴,却又在某种程度对容若要求极高,惩罚甚至盖过了关爱。而容若的母亲据说脾气又大又暴躁,自然也无法给与年少的容若足够的爱。虽然锦衣玉食,纳兰容若的内心却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也正因此,纳兰容若的词中,整整出现了90次“愁”字。

与此同时,纳兰容若的情感也是一路坎坷。如同贾宝玉有个林妹妹,纳兰容若也有个青梅竹马,只可惜,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却因爱而不得,最终缠绕为一根揪心的线,成为纳兰容若心中隐隐的伤痛,而这段爱情也只能藏着只言片语之间,无疾而终。好不容易走出了这段伤感,和温婉娴熟的妻子卢氏情深意笃,相看两不厌,却不曾想没过几年,卢氏也离他而去,徒留他“几回偷湿青衫泪”,“无处不伤心”。

其实,纳兰容若是少有的性情中人,他会因为被顾贞观诗中的手足之情感动,就答应冒险营救吴兆骞,也是能够沉得住气的,金榜题名却被派去管理马匹,他也不是任性地甩手不干。但这个真诚又真心的少年,终究没有等来自己施展抱负的那一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时隔多年,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当纳兰容若挥笔写下这几行诗词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那个翩翩少年,连同他笔下多情的文字,却留在了诗词璀璨的长河,如星光,如皎月。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3

天才的悲情

徐志摩曾有言: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纳兰容若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他生于富贵却满篇哀感,他身处花柳繁华却游离喧嚣之外,他是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又匆匆离也。

很多人会用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悲叹自己的生活,用得多了未免忘却原来的意思情境。这首流传的《木兰花令》常被人作爱情诗来读,然而这首词却是一篇拟古决绝词、谏友词。这首词送的是顾贞观,却又含蓄地传意于沈宛。

连拒绝感情也拒绝得如此委婉,令人不禁暗嗅到丁香的味道。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亦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有如纳兰容若这样的一作文些人,他们恐惧酝酿了感情后的分别,宁愿茕然独立,了然一生。这正是纳兰容若笔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的空旷寂寥。

我国古代词人说愁不外乎几种意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然而纳兰容若的愁却独具一格,他的愁沾染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的悼之凄绝,亦沾染了君来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的旷然豁达。

白驹过隙,人变了,时代也变了。社会变迁日新月异,谁还记得古意中那回首烟波十四桥的词韵。

正如纳兰容若的陨落一般,那个诗情画意的年代于我们来说,再也回不去了。每年的春季,江南地区依旧薄雨浓烟,一把纸伞的隐约倩影;每年的秋季,枫叶依旧似火,跌入泥泞后,却再也无人拾起它,题上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每年的冬天,大雪只是大雪,只是鲜少那空林有雪相待的飘渺故事。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4

一直都很喜欢诗词,近来有幸读到了一部《纳兰容若词传》,读这部书时,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咏叹,不仅仅是钦佩,更有一种诗意的心情,一种缠绵的胸怀,一种仰慕的倾心。

我没有很丰富的文学涵养,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有些词需要仔细的品味,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读懂。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月到西南更断肠。”“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的哀感顽艳,读到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怀。

一般的传记作品,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然而,却好似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难以走出的围城,没有新意,没有惊喜。《纳兰容若词传》却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容若的词为主线,以纳兰容若的情为框架,以纳兰容若的爱为血肉,以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纳兰容若的繁华生活、真诚性情、词的颠峰,爱的痴心。这将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传记作品,这将是一部通俗化了的人间词话,这将是一部诗化了的人生传奇。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三百多年来,从词坛才子们推崇宠爱其词,痴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的情景,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其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可以说,纳兰容若是中国清初第一词人,是继往开来的杰出词者。更何况,纳兰容若不仅仅是自己填词,还主持编辑了《今初词集》这样一部在清代文学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标杆之作,还主持编辑了《通志堂经解》这样一套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有着一定地位的著作。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怀。从相识相知表妹情犊初开,到表妹嫁入红墙空留思念与遗憾;从秋水轩唱和填词《贺新凉》,邂逅月白色绣衣裙的少女,引起的一场悸动;从与卢氏成婚“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相悦尝尽人间春色,以至痴迷卢氏排斥二房颜氏,到为卢氏早逝的大悲大伤大痛;从家人为其选了续弦官氏,到词赋之中对卢氏的相思之句;从仰慕以词为媒神交已久的才女沈宛,到终于走到一起相处的一段难忘时光,到“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叹息之声,无不表露出纳兰容若的痴情与深情,相思与缠绵。难怪那时京城少女一见倾心,以得到一睹纳兰容若芳容为荣;难怪今时文学少女仰慕倾情,以吟颂纳兰容若词赋为荣。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人生无奈。在当时的社会中,在满人的思想里,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仕途一路。可是,纳兰容若不喜欢官场,不善于官场,尽管首次科举时因病受挫,尽管后来还是步入了官场,并且当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尽管文才了得,尽管跟随西皇帝下江南、吟诗词,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有的阿臾奉承的良机,但是纳兰容若厌恶官场,所以总也改变不了纳兰容若心中的惆怅,人生的无奈。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值得回味。读后感》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5

纳兰容若如茶,入口苦涩;

仓央嘉措如酒,醉后黯然。

纳兰容若太冷,仓央嘉措太孤。

纳兰容若说:

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仓央嘉措说: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一个是浑身锦绣的贵公子,却纯净如雪;

一个是万人跪拜的活佛,却向往俗世。

纳兰容若太执,仓央嘉措太痴。

纳兰容若说: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仓央嘉措说: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不是闲事。

一个执着于前尘往事,

一个放不下心底红颜。

区区情字,

掩于唇齿,融于笔墨,

是同样的肝肠寸断。

纳兰容若太苦,仓央嘉措太辛。

纳兰容若说: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仓央嘉措说: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个孤帆自赏无人问,

落寞如照花临水;

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

孤勇如飞蛾扑火。

纳兰容若太悲,仓央嘉措太伤。

纳兰容若说:

回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仓央嘉措说:

我是佛前的一朵莲花,

我到人世来,

被世人所误。

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

我来寻找我今生的情。

悲莫过于生离死别,

雕栏玉砌在,但朱颜不再;

伤莫过于无能为力,

爱众生,却不能爱她。

纳兰容若太哀,仓央嘉措太痛。

纳兰容若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仓央嘉措说:

但曾相见便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

免教生死作相思。

一个千帆过尽,

开始怀念最初的美好;

一个繁华阅遍,

宁可没有最初的相遇。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6

最近在看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被剧中纳兰容若对琳琅的情感深深打动,心里也一直都很喜欢诗词,于是在寒假读到了一部《纳兰容若词全集》更深入地了解了他。

纳兰性德是清代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词题材虽然比较狭隘,但只反映了他个人的感受和经历,但读起来很感人。读纳兰容若词传后有很大的感触,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咏叹,不仅仅是钦佩,更有一种诗意的心情,一种缠绵的胸怀,一种仰慕的倾心。

我没有太多的文学自制力。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一些话需要细细品味,反复斟酌才能理解。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月到西南更断肠。”“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

”“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的哀感顽艳,读到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怀。

一般的传记作品,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然而,它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难以走出的被围困的城市,没有新的想法和惊喜。纳兰容若的词传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面貌:

以纳兰容若的文字为主线,以纳兰容若的情感为框架,以纳兰容若的爱情为血肉,以诗意的语言,戏剧性的场景,把我们带入了纳兰容若的繁华生活,真挚的气质,文字的颠峰,爱情的迷恋。这将是一部开创性的传记,这将是一个通俗的人间话语,这将是一个是一的人生传奇。

在纳兰容若的传记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三百多年来,从词坛才子们推崇宠爱其词,痴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的情景,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其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

可以说,纳兰容若是清初中国第一位诗人,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杰出诗人。更何况,纳兰容若不仅仅是自己填词,还主持编辑了今初词集这样一部在清代文学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标杆之作,还主持编辑了通志堂经解这样一套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有着一定地位的着作。

在纳兰容若的传记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挥之不去的感情。从相识相知表妹情犊初开,到表妹嫁入红墙空留思念与遗憾;从秋水轩唱和填词贺新凉,邂逅月白色绣衣裙的少女,引起的一场悸动;从与卢氏成婚“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相悦尝尽人间春色,以至痴迷卢氏排斥二房颜氏,到为卢氏早逝的大悲大伤大痛;从家人为其选了续弦官氏,到词赋之中对卢氏的相思之句;从仰慕以词为媒神交已久的才女沈宛,到终于走到一起相处的一段难忘时光,到“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叹息之声,无不表露出纳兰容若的痴情与深情,相思与缠绵。难怪那时京城少女一见倾心,以得到一睹纳兰容若芳容为荣;难怪今时文学少女仰慕倾情,以吟颂纳兰容若词赋为荣。

在纳兰容若的传记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

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诗坛盟主,一个有性格的人。

在纳兰容若的传记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无助的一生。在当时的社会里,在满族人的思想里,要想脱颖而出,就得一路走下去。可是,纳兰容若不喜欢官场,不善于官场,尽管首次科举时因病受挫,尽管后来还是步入了官场,并且当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尽管文才了得,尽管跟随西皇帝下江南、吟诗词,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有的阿臾奉承的良机,但是纳兰容若厌恶官场,所以总也改变不了纳兰容若心中的惆怅,人生的无奈。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话代代相传;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感情受到大家的敬仰;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想受到了几代人的追忆。而纳兰容若的文字传记,就是要呈现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华、有知识的纳兰容若在我们面前。它不仅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提炼了纳兰容若挥之不去的情怀,不仅彰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格,更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炽热、痴迷、忧郁的心扉。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纳兰容若词全集》这本书值得回味。

李佳***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7

内容简介:他的名字,总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是被后人们赞为“满清第一词人”。他是豪门公子,却心怀山泽鱼鸟之思。他短短的三十一年中,为情所钟,也为情所累,仿若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天际划过,留下绚丽的词篇,也让后人们孜孜不倦的好奇着,他一生的历史。传闻中的江南才女沈宛,究竟有没有嫁与他?他一生之中的知己,究竟是谁?“人生若只如初见”,究竟是为谁写下的词句?他流传至今的349首纳兰词,清丽哀婉,仿佛能挑动人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颤动不已。再多的诗词与美赞,也形容不了他的绝世芳华。再多的故事,也道不完他的生命传奇。人生若只如初见,三百年来,唯此人而已。

纳兰容若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有一种生命,可以短暂,但绝不会黯淡;有一种爱,不能守候,却可以穿越时空再续前缘!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人,用他的爱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诗与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为谁而写?一生让纳兰容若最不堪重负的女子究竟是谁?

纳兰容若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8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在和徐志摩结婚后一直孝顺父母,教育儿子,但始终换不来徐志摩的心。在徐志摩遇到林徽因后,为了能够和林徽因在一起,作文他竟然要和孕期中的妻子离婚,竟说出让妻子打掉孩子的话,一心只想和心目中的女神在一起。但尽管如此,林徽因最后还是嫁给了梁思成。郁郁寡欢的徐志摩,最后终于无奈放下,写下了《偶然》一诗,正如诗中写的那样:“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后来徐志摩遇到了陆小曼,他们爱的如火如荼。为了自己的爱情,陆小曼和自己话不投机的丈夫离了婚,和徐志摩在了一起。按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件满心欢喜的事,但有人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也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中可见端倪。婚后陆小曼埋怨徐志摩对她不如从前,还处处约束她的生活。徐志摩为了生计,只好拼命挣钱,一方面在三所大学同时任教,一方面还要赶写诗文赚取稿费。看着陆小曼在灯红酒绿处纸醉金迷,徐志摩心中的苦闷与无奈,也只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

不知是文人的特立独行,还是他们喜欢我行我素?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也是为人痴或被人恨吧。当纳兰容若的初恋—表妹入宫后,整天郁郁寡欢的纳兰容若在家庭的安排下和卢氏结了婚。这段看似平常的结亲却渐渐抚平了纳兰容若心里的伤痛。纳兰容若的夫人卢氏是一个懂他知他的人,也慢慢的走进了他的心里。在他的诗中曾记载着:忆得染将红爪甲,夜深偷捣凤仙花。可见他们日常生活的温馨浪漫,感情之深。可能是天妒英才吧,仅仅三年,卢氏就因为难产患病而亡。此后纳兰的心境更是跌入到谷底,尽管家里又为他娶了官氏、颜氏,但纳兰始终走不出自己思念卢氏的心情。谁又知道官氏和颜氏的眼泪流了多少呢?直到后来纳兰容若遇到沈宛,才觉得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但好景不长,沈宛怀孕后,纳兰容若就驾鹤西去,连腹中的胎儿也没看到,结束了他绚丽的一生。

他们都是命运的掌舵人,不屑家里的荣华富贵,只为追求内心的自由。但他们是幸运的,都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为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他们都有着最热烈的情感,但只给了自己深爱的人。他们看似有情,却也无情,为爱的人可以死去活来,对不爱的人却置之不理。他们的人生是绚烂的,是多彩的,尽管生活在不一样时空却有着相同的热爱,相似的境地。愿他们可以在另一个时空里对酒当歌,笑看昨日风云。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9

有时候,我们读书,有时候我们读生活,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读一个人。

他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他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处;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他以才立世,以情处世,以哀伤离世他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他就是大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一位看尽繁华归于平淡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众生的传奇。人们向来津津乐道于他的红尘情事,他的优美词句,但谁又曾真正透过他的那些故事,他的文字,去看他那颗孤独的内心呢?

纳兰曾说过: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他似乎对悲伤的事情太过执着,好像永远走不出来。

纳兰曾说过: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他想要留住的美好时光太多,所以注定是大梦一场。

纳兰曾说过:对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的感情最为细腻,忍不住让人悲从心来。

有人便说道,纳兰的诗词太过于感伤,不适合多读、深读,他的诗词会使本应该血气方刚的男儿郎变得温柔多情,使本就感情细腻的女性变得更容易感伤情丝。但我并不赞同,我们读诗词,不仅是为了读诗人的感情,更是为了自己的期待和过往。因为诗人在文字里动了和我们一样的情,我们才会在时光交错中感动同样的感动,他是人世间最美的情郎,我们也是他最心甘情愿的看客。

他的大多诗词中都饱含深情,而世人也多只看到了这点,以为他三十一岁为情消陨。却忘了他也有过一颗为国效忠、愿厮杀于疆场之上的豪情壮志,怎不思量,纳兰马上英雄,抑郁而亡?

还记得初识纳兰是源于他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当时便觉得他写得更显典雅,但他的豪情壮志也能从羁旅思乡之情中窥得一二,就算路途再遥远,再思念自己的家乡,也还是坚定地选择前行。

后又读到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他的情感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的呻吟叹息,亦不是在喟叹思乡之情。边地北风向来满含肃杀之气,让人不禁心情悲伤,但纳兰只是因为初到任而觉前途未卜,但即使心存迷茫,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也从未因此而稍被磨耗。所有的这些眼前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他生来就与寻常八旗弟子不同,他雄心勃勃,志向远大!

而这些少年英姿都逐渐被他的那些表面看起来优美的诗篇所掩盖至历史长河中,但只要细细拾起擦拭,都依旧会闪烁出从不曾被磨灭的光彩,这些与他的诗篇一起都成为了不朽。

如今纳兰词早已名满天下,人人都在吟唱着优美的纳兰词,争相传颂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生只若如初见的时候,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呢?只怕是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谁人知?

纳兰容若已经远去,以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的岁月,留下了璀璨的华丽诗篇,仿佛最后一段清丽的传奇,在天际划过,燃烧出绚丽的痕迹。

我读纳兰容容,读他的诗词,读他的人生故事,也读他那波澜壮阔的心。

"纳兰容若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