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国的独立课件

发布时间: 2023.12.07

美国的独立课件收藏13篇。

备课教案和课件是教师课堂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投入心思来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和智力教育的融合。现在推出了关于“美国的独立课件”的一些相关资讯,这些内容对您来说非常重要,希望您不要错过。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务必收藏并与朋友们分享!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1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一、背景介绍

美国独立战争,也称美国革命,是指1775年至1783年美洲英国殖民地人民与英国进行的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主的战争。在欧洲的历史上,美国独立战争是第一个在殖民地爆发的反殖民战争,也是第一个反对封建和桎梏束缚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二、战争原因

1. 经济因素:英国殖民地政策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令殖民地财富被英国掠夺,影响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及其人们的利益。

2. 政治因素:英国殖民政策完全统治了新英格兰,限制了殖民地的自由,令殖民地贵族、商人和许多百姓感到不满。

3. 文化因素:新接触的新思想,启发了美国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对殖民地生活及其发展产生影响,正如新教徒传统争取身体和灵魂自由的情况一样。

4. 军事因素:英国殖民统治,主动落实了殖民地内战争的军队,维护英国利益并压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三、战争过程

1.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省的列星顿和康科德发生了英国军队和殖民地部队间的武装冲突,这成为了美国战争的开始。

2. 塞缪尔·亚当斯、约翰·亚当斯,约翰·汉考克等人成立第二次大陆会议,指挥统合反抗势力。

3. 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独立,且颁布独立草案。

4. 美国国内的战役有:吉尔福德联合、瓦克国际。

5. 1781年10月19日,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瓦克国际,英国投降,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胜利。

四、战争影响

1. 英国失去了对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2. 殖民地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并通过《美国宪法》确立了自己的国家制度。

3. 美国独立战争对欧洲大陆的内部改革影响深远,催生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起义。

4. 美国的独立和成为世界强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例子。

五、总结

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代表着美洲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自由独立的历史事件,从而奠定了美国的独立,同时也启示了其他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先例。它是人类民主、自由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之一,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2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美国建国的基石。该战争始于1775年,结束于1783年,是美国大陆殖民地对英国的反抗和争取独立的斗争。这场战争不仅创造了一个新国家,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背景

在18世纪,美国大陆成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并成为英国贸易的一个调配站,英国政府大力发展经济,采取了多种经济手段,譬如设立了一系列的贸易法规,对美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制。这种控制使得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殖民地人民的怨气日益加剧。此外,18世纪的欧洲各国都处于殖民扩张的时期,各国对殖民地的争夺也日益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自主发展和独立成为了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起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英国政府的压迫和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自17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政府一直在对美国殖民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并设立了一系列的贸易法规,对美国经济进行精细的调配和控制。这样的控制使得美国经济无法逐步地发展壮大,殖民地人民的怨气也日益加剧。另外,美国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欧洲各国都处于殖民扩张的时期,像美国一样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独立和自主。因此,美国人民的独立思想也被激发起来,他们积极在自己的领地内寻求独立,最终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独立战争。

三、过程

独立战争之初,美国人民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处于劣势,并失去了许多领土。然而,美国群众齐心协力,政治人物也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为战争的胜利及独立奋斗。同时,美国利用了大量的帮助,在军事上虽然吃了苦头,但也多省下力气和时间,为事战争立下了许多功劳。在战争的最后一年,由于英国军队撤走及法国和西班牙的援助,美国军队逐渐上升优势,并在1781年于瓦金顿围城战中获胜,最终在1783年安排独立条约,并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

四、结果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美国独立建国,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政治上,美国首先宣布独立宣言,然后制定出了美国宪法,并成立了联邦政府。在经济上,美国通过自由贸易、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战争结束后,美国也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总之,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美国建国的基石。这场战争不仅创造了一个新国家,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证明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重要性,也为美国共和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3

美国独立战争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美国历史,也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围绕该主题展开,从战争原因、主要战役、战争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并感受其历史厚度和现实意义。

一、战争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不平等经济制度

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实行的经济制度十分不平等,许多贸易、税收政策对美国殖民地极不利。例如,美国殖民地必须向英国出售原材料,购买英国制成品,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税费。这种经济制度不仅限制了美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财政紧张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2.政治权利不公

美国殖民地的人民没有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无法参与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活动。英国议会的法律和政策对美国殖民地没有任何约束力,也没有代表美国殖民地利益的代表机构。这种政治权利的不公使得美国殖民地人民在政治上感到被剥夺了自由和平等两个基本权利。

3.文化差异和民族认同

英国和美国殖民地在文化和民族认同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殖民地的人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追求的生活方式和政治体制与英国大相径庭。各地殖民地的领导人极力宣扬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认同,呼吁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团结起来。

二、主要战役

美国独立战争历时长达8年,共计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这些战役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战役:

1.波士顿茶党事件

1773年12月16日,美国殖民地波士顿发生了著名的茶党事件。由于胡德税并未撤销,波士顿殖民地的一批爱国者放弃抵制思路,以行动表示抗议。他们决定把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茶叶全部扔入波士顿港口,表达对英国政府压制的抵制行动。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一次重要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预示。

2.萨拉托加战役

1777年9月19日至10月7日,美国殖民地的军队在萨拉托加地区击败了英国军队,获得了关键的胜利。萨拉托加战役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之一,它确立了美国军队的信心和战斗力,并令法国入侵北美作战支持美国,最终扭转了整个战争的态势。

3.约克镇战役

1781年9月28日至10月19日,美国殖民地与法国联军在约克镇击败了英国军队,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约克镇战役体现了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和英国军队的疲软,同时给英国君主乔治三世带来了极大的耻辱。战役的胜利让美国独立的前景更加明朗,也确定了美国殖民地与法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三、战争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独立和民主化

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为美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上其他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提供了参照。作为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治的国家,美国吸引了全球的注目,同时也催生了更多的民主化运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改变全球世界秩序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舞台上的一股强大力量,也是现代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发展历程成为了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范本和榜样,美国文化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世界各地。

3.权利和自由保障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产生重要作用的一方面是,确立了“自由国度”的基础,这为今后美国社会推进和发展民主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保障了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在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殖民地如何通过自强不息、团结抗争,最终追求独立、民主和自由的目标。同时,这场战争也唤醒了世界对于独立和权利的重视和追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过程;

(2)了解华盛顿的主要事迹并能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3)掌握《独立宣言》的内容及意义、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评价;

(4)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影响。

教学重难点:

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意义;理解伟人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xx年初,美国国会冲击事件之后,首都华盛顿恢复了表面的平静,而大选的闹剧却远未谢幕,美国“民主灯塔”形象正变得黯淡无光,美国为什么会成为西方世界的“民主灯塔”,这一切,要从美国的独立开始了解这个国家。

【讲授新课】

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展示材料:

1.北美的开发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人纷纷移民美洲,其中英国人最多。他们被称为“半岛上来的人”。

2.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各殖民地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人民的文化思想与风俗习惯逐渐融合,从而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是北美的主人,开始不满英国的殖民统治了。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英国实行高压政策为了弥补战争损失,英国对北美人民进行殖民压迫、掠夺,滥收苛捐杂税。

小组合作探究,了解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请你回答: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抗英国的统治?为何能联合起来斗争?

思考概括: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4-86,完成独立战争的时间轴。

2.阅读课本完成《独立宣言》的相关问题。

(1)《独立宣言》颁布时间、机构、起草人?

(2)《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人民追求哪些权利?

(3)《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

(4)《独立宣言》的发布标着着什么(意义)?

(5)《独立宣言》的地位?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6)《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小组讨论】

思考:弱小的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从战争性质、人心向背、领导力量、战争纲领、国际支持五个角度入手)

材料一:1778年2月6日,法国和美国临时政府的代表签署了《同盟条约》和《友好与商业条约》。在这些条约下,美国殖民者在独立战争期间获得了来自法国的物资、武器、弹药以及海军等全方位援助。——全球通史

材料二:独立战争时期,许多地方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抵抗英军的战斗。每当英军将至,他们就拿起武器走出家门,进行武装抗挣,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劳动。

材料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华盛顿纪念馆中国人赠送的石碑刻文

三、独立战争的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归纳美国的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残余,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史学家帕尔戴评价美国独立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和深受专制统治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

四、1787年宪法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1781年,约克镇大溃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尉。与会诸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华盛顿将军大为愤慨:一个刚从一场晨苦战争中获胜的国家,竟然无法在和平时期维持秩序。-----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

材料二:邦联议会“并不是一个立法会议,也不是一个代议制议会,不过是一个外交大会而已”---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2.制定宪法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3.评价宪法

【方法指导】如何评价华盛顿?

提示:评价人物,必须结合人物的主要事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

【本课小结】

人类的历史就像是一部压迫与反压迫的历史,对自由的追求从一开始就从未停止。面对英国的殖民压迫,北美人民为争取自由奋起反抗,在华盛顿的领导之下,在法国等国的援助之下,北美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这场正义之战的胜利,也激励更多的人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有的时候选择战争并不是为了杀戮,而是因为剑是捍卫自由最后的手段。如果你为自由而战,那么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5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8世纪末,是美国人民为获得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最终,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军队,取得了独立和自由,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这标志着美国正式踏上了独立自由的康庄大道。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它主要是由于英国殖民者对美洲殖民地进行的控制和压迫。英国政府对美国殖民地实行了严格的贸易政策,限制了美国人的自由和发展,并强迫他们接受英国的统治。这使得美国人民很不满,开始反抗。在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英斗争,并最终在1775年发动了革命战争。

革命战争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是美国人民毫不气馁,在华盛顿等名将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776年,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独立的政治实体。经过多年的战争,美国人民终于在1783年取得了胜利,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了《巴黎和约》,这标志着美国取得了独立和自由。

美国独立战争对于美国、英国以及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人权、民主和自由等理念的传播,激励了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独立自由的斗争。它也成为了美国国家的象征,激励了美国人民坚守独立、自由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充满荣耀和灿烂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是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值得纪念的事件。它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人们对勇气、坚强和自由的永恒怀念。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6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美国独立战争始于1765年左右,其基本原因是英国对美洲的殖民地过度的压榨和剥削,同时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此外,美国当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况也对独立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独立战争就成为了必然的历史结果。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反抗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以武力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事件,对英国联邦国家的历史和法治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人民经过多次抗议,包含波士顿茶党事件和独立宣言,最终以战争的形式反抗殖民统治。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国人民在战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比英国军队更出色地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使用了新的战术和配备了更先进的武器。卡士打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的胜利使美国人民意识到,在对抗英国军队时他们同等出色。1776年,美国正式宣布了独立,并在1783年获得了英国的承认,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翻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旧制度,使人们意识到自由和民主的真正含义。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美国人民不仅获得了独立地位和政治制度的自主权,同时也开创了新的道路,为全世界的人民树立了民主自由的示范。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分析战争前美国和拉丁美洲文化的特点,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

2.通过图片及视频,了解战争对美国和拉丁美洲产生的不同影响,提高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时空观念。

3.通过学习本课,理解美国和拉丁美洲多元文化的内涵,锻炼历史解释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战争前后,美国和拉丁美洲文化的特点。

【难点】

美国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拉丁舞视频,提问:视频中是什么舞蹈?来自于哪里?

学生回答:拉丁舞,来自拉丁美洲

教师进一步引导:拉丁舞形成在什么时期呢?美丽的舞姿之下又蕴藏着拉丁美洲怎样的社会状况呢?顺势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教师展示《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示意图并提问:独立战争前,来自欧洲的移民白人、被贩卖为奴的黑人、原住民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分析独立战争前的北美殖民地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在欧洲人排斥和压迫有色人种的基础上,在人们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

教师补充:美国文化深受英国清教文化和启蒙思想的影响,融入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文化因素,美利坚民族形成但是存在种族歧视。

教师展示《独立宣言》节选并提问:独立战争对美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析史料,回答问题: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和美利坚文化的形成。美国文化在政治上崇尚人生而平等,人民主与权力制衡,精神上追求自由,但是在发展种植园经济的过程中保留奴隶制,与主流文化相悖。

教师补充: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并且受清教因素的影响,因为强烈的宗教使命感,也影响了美国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形成以后美国对外扩张的内在动力之一。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教师展示拉丁舞图片和拉丁美洲殖民等级示意图,并提问: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活动,拉美文化呈现怎样的特点?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活动,拉丁美洲融合欧洲、非洲和本土文化,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文化,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

教师补充:拉丁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跳拉丁舞时,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收紧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因此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重要的文化符号。

教师提问:19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兴起了独立战争,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战后拉美建立了15个共和国,各国都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制,但是种族压迫和歧视仍然存在,另外,战争也促成了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这成为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教师总结: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各俱特色的多元性。

(三)美国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及及本课所学知识,以历史小组为单位,五分钟时间讨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

学生回答:两者形成的背景相同,以欧洲文化为主,受黑人贸易影响,压迫和奴役印第安人;两者的构成因素相同,都是多元文化,文化融合;两者的缺陷也相同,都实行大庄园黑人奴隶制,种族歧视现象严重。两者在种族和血统上存在差异,美国种族融合较少,不是混血社会,而拉美与之相反;两者在政治文化上存在差异,美国实行权力制衡,在政治上呈现出民主、法制的特点,而拉美考迪罗个人独裁主义盛行。

教师总结: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文化因独立战争而产生变化和发展,他们都共同呈现出文化融合的多元性,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2.作业:请学生课下以历史小组为单位,制作美国文化和拉美文化手抄报。

四、板书设计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8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美国独立战争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美国殖民地与英国爆发的一场严重武装冲突,持续了8年之久。这场战争最终以美国的胜利和英国的认输结束,奠定了美国国家建设的基础,成为了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本文将围绕美国独立战争展开主题论述,分别阐述战争的起因、发展过程、胜利原因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起因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主要有三: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

1. 经济问题:在英国政府的统治下,美国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英国政府大力征税,对美国本土工业的发展进行着限制。此外,英国政府还规定所有美国的贸易必须经过它自己的商人进行中转,并给予他们绝对的优惠,这直接限制了美国向外贸易的自由和独立的发展力度。

2. 政治问题:英国政府在殖民地日益严重的政治压迫下,美国最终失去了政治自治权。英国政府规定了多项残酷法律,这些法律对美国议会政治权力产生了进一步的打击。种种迹象表明,用于统治美国殖民地的英国政策令美国民众感到非常反感,他们希望摆脱英国统治,实现独立。

3. 思想问题: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渐渐地到了美国殖民地,国内愈来愈多的人懂得了他们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主导意识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高的思想形态,这也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殖民地。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自由、平等、人权等等,充分激发了美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也成为了美国民主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发展过程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历时8年,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战争开始于1775年,以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次战役——列克星敦战役拉开了序幕。此战役中,英国军队惨败,美国民兵在战场上奋勇作战。此后,双方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战争。

从发展过程看,美国独立战争经历了拼命抗争、反击占领、全面战争、外交谈判等多个阶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美国方面的主力军由于实力不强,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三、胜利原因分析

美国能够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外援的支持:法国向美国派出先锋部队,协助美国军队在战争中。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在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是决定性的,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安全支持。

2. 灵活战略:美国军队采取了灵活的战略,把握了时机,集中兵力,对英军进行反击,充分发挥了兵力优势。

3. 民族自豪感的激发:美国的独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是美国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民族自豪感唤起了美国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四、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建国奠定了基础。此外,美国独立战争为整个世界开拓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促进了世界民主制度的发展。

总结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最终胜利,它是历史上的一次胜利,它为后世的美国民族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美国独立战争也为世界开辟了一条通往民族独立自主的道路,推动了世界民主制度的发展。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英属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认识美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历史必然性;了解美国建立中的重大事件,认识其建立过程,理解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有关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正义之战必胜;北美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终于赢得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

教学难点:

战争的双重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教师讲述: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欧洲移民,英国人、法国人、黑人、印第安人等)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

2.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语成为通用语言,18世纪中期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3)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高压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经济上——英国欲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总之: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反抗和斗争,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目标导学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

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代表共有55名,多为富商、银行家、种植园主。

2.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4月18日)

3.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组建军队,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富兰克林等人润色。(7月4日为美国国庆节)

5.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宣言》节选部分。指出《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不在解放之中。

6.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此战役美国俘虏6名英国将军,3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美国从此扭转了不利局面。

7.合约:1783年英国终于承认美国独立。

“英王陛下承认合众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

——英、美在巴黎签署《英美合约》1783.9.3

8.表格展示:英、美对比

思考与讨论:弱小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提示:正义性;美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长期斗争,领袖人物华盛顿发挥重要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教师过渡: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独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组建政府。

目标导学三:1787年美国宪法

1.教师讲述:1787年5月,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2.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1)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获得了独立;

(2)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4)《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

明确: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活动探究:

三、课堂总结

当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美国举世无双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时,很难想象到独立战争初期的美国,真可谓小国寡民,势单力薄。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实力往往都是由小到大、由弱而强发展的,从来没有天生的大国、强国。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斗争、百折不挠的结果。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10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也是18世纪欧洲和北美洲社会政治文化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本课件将从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当时的北美大陆上存在着若干欧洲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占领了最多的领土,因此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相当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美殖民地逐渐独立意识增强,对英国的统治产生了不满,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加上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政策不断加强,对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使得北美殖民者只有寻求独立的出路。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北美殖民地的不公平政策引起的。首先,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了高额税收政策,这种政策大大削弱了殖民地的财政收入,限制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其次,英国限制了殖民地能够发展的范畴,例如纺织业和制造业等,这种政策使得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再者,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殖民政策也非常苛刻,殖民地被剥夺了很多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例如不得言论自由、限制选举权等等。这些政策导致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和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引发了殖民地的独立意识。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美国独立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774年—1775年期间,英国政府与13个殖民地进行争端;第二阶段在1775年—1777年,则是双方进行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的时期;第三阶段在1778年至1783年期间,是英国试图在北美重新控制局面,而美国则想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独立国家的时期。

三年的战争,双方之间的战争非常激烈,每一个战役都是生死攸关的。但是,在乔治·华盛顿,和康华利斯爵士的带领下,美国军队打败了英国军队,使美国成为国际上被承认的独立国家,达到了历史上的转折点。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美国奠定了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战争胜利后,美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成为独立的国家,得以自行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其次,它赋予了美国人民自由和权利。美国政府通过《美国独立宣言》确立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美国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它对于全球政治和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美国独立战争首次将“人民愿望成为真正国家“的思想,赋予了政治言论自由和民主政治的机会,也因此在欧洲各个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它的胜利更是逼迫了英国重新审视殖民政策,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

总之,美国独立战争无疑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以及人类自由与权利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进程。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本身,同时也可以在新时代的创新中取得先手优势。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11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美国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威权政治,开创了民主自由的新时代。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以美国胜利告终,它不仅决定了美国的未来,也对世界政治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等角度来谈论这个话题。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有多方面,它主要是由于英国的经济和政治控制引起的民族矛盾不断加剧所致。

(一)经济原因

英国在17世纪时期,为了寻找新的贸易市场,开始向美洲殖民地输出商品。在不久的时间里,英国与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达成了繁荣。然而,英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对殖民地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如导航法、糖法等。这些限制导致美洲殖民地的经济活动受到重大影响,并且未得到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的经济控制引起了美洲殖民者的强烈不满,他们不断要求取消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限制。

(二)政治原因

英国政府对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方式是“准自治”式,即将美洲殖民地视为英国的附庸,要求其遵守英国法律和规定,但并没有直接进行控制。然而,官方乱收费用、滥用权力、以及奥德姆通牒(1765 年),有关议会对各种法律及财政法案的管辖权、执行官、红衣法官和军队在美洲的驻扎引起了美洲人更加强烈的不满和反抗。这些未曾被征得民意的行为,使美洲殖民者对英国政府的统治愈发缺乏信心,也让他们开始寻求独立的道路。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美国独立战争,从落实罢商、罢吃、罢穿、罢买、罢纺等民间抵制行动开始,不断演化为武装斗争,并终于取得了胜利。

(一)抵制行动

在1764年之前,美洲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冲突,主要是民间的抗议行动。殖民者们发起了罢商、罢买、罢穿、罢纺等行动,抵制英国产品,寻求贸易独立,形成了依靠本地生产和出口的局面。此外,美洲殖民者还进行了书信、诗歌、演讲等宣传和组织行动,开展了大量反对英国专制统治的活动。

(二)武装斗争

176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林德谷议定书》(Stamp Act),规定所有在美国印刷和销售的文件都必须加盖英国政府的印章,要求美国的居民纳税。这一政策,引起了美国人民强烈反对,他们烧毁了税款监管局,杀死了几个税吏。此后,英国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性法令,以及镇压新的政治反抗运动,这无疑激起了更加激烈的反抗。1775年4月,美洲殖民地决定武装反抗,开始了历时八年的战争。

(三)取得胜利

在历时八年的战争中,美国民军面临了英军的优势,但其在华盛顿将军的领导下,坚持游击战的策略,并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从而取得了对英国的胜利。1783 年9月,美国代表宣布圣荷西条约正式签订,美国从此获得了独立地位和国际承认,结束了英国殖民的统治,走向了自由、民主和独立的新时代。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并打破了英国的殖民体系,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它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洲殖民地独立

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意味着美国从此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民族。这不仅意味着美国成为了一个新生的国家,也意味着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打破英国的殖民体系

美洲殖民地的独立,彻底打破了英国的殖民体系。这不仅意味着美国的独立,也意味着世界上其他的殖民地也从英国的掌控之下得以独立。

(三)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美国的独立带来了民主自由的新时代。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实践民主自由制度的国家,其建立了新的宪法制度和代议制度,将自由、平等、人权等概念写入了法律,成为了自由主义的典范。

综上所述,美国独立战争是美洲历史上的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它不仅改变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进程,也对全球政治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时八年的战争,感动了世界,昭示了民族的尊严与自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12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方面: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历史意义,联邦政府的建立。

2.能力方面: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华盛顿,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德育方面:让学生感受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艰巨性和进步性;通过评价华盛顿,培养学生宽容、坚毅、诚信等优良品质。

二、重难点

1、重点:《独立宣言》:

2、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三、确立的依据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规定: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2、学情要求:

初三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教学实际:

我校实行“段位”教学模式已经好几年了,学生对于预习、展示都已经轻车熟路了,对于活动的设计,材料的组织也有了很强的能力,所以可以把课堂放心的还给学生。

重点确立的依据:因为《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

难点确立的依据:因为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学生不易理解。

四、达标的过程与方法

(一)教法:我采用“三段位”教学模式,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的习惯、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意选用课本中插图、为主题服务的视频,来突出主题。

(二)学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整个事件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流程

1、课前:播放《昨日重现》。

设计意图:优美的旋律是学生心情愉悦。

2、导入:当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就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还在为建立独立的国家而浴血奋战,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呢?那位历史人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美国的独立战争》。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流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展示内容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学生展示图片,北美殖民地物产分布图,问题: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了解学生的预习、对战争的起因的掌握情况,也锻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展示内容二:战争经过

播放视频《莱克星顿枪声》、华盛顿图片、《独立宣言》的发表的视频,学生结合课件展示出战争经过: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的标志—莱克星顿轻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的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英军投降—约克镇战役;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最后有图例的形式把战争的结果展示出来。小组讨论:为什么弱小的美国能够打败强大的英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图例等,把战争的经过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验美国人民坚强的意志,争取自由、团结奋进的精神,通过对美国胜利的原因等问题的归纳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示内容三、1、历史意义?2、联邦政府建立.

战争的性质是本课的难点,设置了七嘴八舍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以集体的力量突破难点;取得的成就、图例三权分立说明美国通过联邦宪法确立起的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体;利用教材中的“畅想天地”评价华盛顿。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华盛顿,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艰巨性和进步性;通过评价华盛顿,培养学生宽容、坚毅、诚信等优良品质。实现德育目标的落实。

(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并打出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三)、当堂检测:我设置了梯度习题用多媒体打出

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目的是达到堂堂清。

(四)、反思与收获: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及时反思,以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展示为主,以课文为载体,使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有了整体感知,在感知中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艰巨性和进步性;通过对华盛顿的了解,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宽容、坚毅,诚信等优良品质的对人发展的重要,这样的情感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实行了历史的教育功能。本节课实行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美国的独立课件 篇13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段历史。这场战争让美国获得了自由和独立,也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没有灭顶之灾的厮杀和恶性对抗,而是充满着人性化的交流和明智的思考,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的历史事件。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在18世纪,美国殖民地的经济繁荣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却逐渐变得残酷和压迫。英国殖民当局想方设法挖掘美国殖民地的财富,收取重税,压制美国人民的意志,并且将大量兵力驻扎在美国殖民地。这些因素都使得美国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殖民地的人民开始慢慢觉醒,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侵犯。他们开始呼吁获得更多的自治权,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原有的税收政策,并开始寻求一种完全独立的国家体系。这种呼声日益高涨,导致了美国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美国独立战争从1775年开始,直到1783年结束,历时8年。这场战争被认为是非常漫长和残酷的,同时也非常复杂。战争的过程中,双方都有过胜利和失败,而整个过程中不仅有正面战斗,还有很多游击战和军事行动。由于美国军队比英国军队弱小,他们必须依靠游击战争和防御战,最终才能战胜强大的英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为自己身为新生国家而战,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和权利。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美国人民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拥有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同时,美国人民也获得了自由和民主,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政府和统治方式。

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逐渐崛起为全球强国。他们经济强大,并采取了先进的政治体制。美国的成功案例激励了其他国家推行尊重人民自由权利和产权的国家管理方案。

结语: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了解这次战争,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人性和历史的细节。我们能够在这场历史事件中感受到美国人民的顽强和勇气,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历史和政治背景。最终,通过学习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美国和全球政治发展。

GZ85.com扩展阅读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合集7篇


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国独立战争课件”一定能为读者提供帮助。开学前,老师们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应该为自己的教学设计细致周到。只有高质量的教案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欢迎阅读,希望你会喜欢并分享!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1

美国独立战争——发源、演变与结局

美国独立战争是18世纪美国革命的重要篇章,标志着美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本篇文章将从发源、演变与结局三大方面详细阐述该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一、发源

在18世纪中叶,英国殖民政策一直在对美国施行统治,使得当时的美国民众普遍感到不满。英国在美国的政策迫使美国殖民者不得不采取行动,反对英国殖民政策。

1765年,英国议会通过“印花税法”,要求美国人购买一系列被印上印花税的文件和商品。这个法案导致美国各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抵制运动。当时的美国人们认为,这个法案违反了“没有代表就不纳税”的原则,并对英国政府的统治权威形成了强烈的挑战。

这次抵制成功后,美国人集体掀起了一股反殖民主义的浪潮。掀起这股浪潮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叫做萨姆·亚当斯的民主人士。

萨姆·亚当斯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他的鼓舞下,当时的美国人民抵制了英国的殖民政策,并开始了对英国王室的反叛之路。

二、演变

经过了数年的酝酿,美国开始响应萨姆·亚当斯的号召,开始进行自己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慢慢演变成了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美国殖民地爆发了自第三次安息日战争以来最严重的武装冲突。英国军队试图驱逐美国军队和当地民兵,却遭到了持续的抵抗。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双方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呈现出了一些鲜明的特点。首先,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殖民政策。其次,这场战争是美国一次反叛的斗争。最后,这场战争是美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一次战争。

三、结局

1781年,在约克城驻军的英军最终被击败之后,英国王室认为继续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此时,两国官员开始协商和谈。

1783年,双方签署了《巴黎和约》,正式宣布美国获得了独立国家的地位。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直接造成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一页。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产生了“人民革命”这一概念,成为了后来世界上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及其时代思想演进的基础。

结语

通过上述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演变与结局的剖析,可以看出,这场战争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正是美国人民坚定的反殖民主义精神和抗议,让美国独立战争得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这场战争也揭示出了美国的独特价值观和事业,这些价值观与事业在今天的美国仍然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传统和支柱。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2

美国独立战争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美国历史,也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围绕该主题展开,从战争原因、主要战役、战争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并感受其历史厚度和现实意义。

一、战争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不平等经济制度

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实行的经济制度十分不平等,许多贸易、税收政策对美国殖民地极不利。例如,美国殖民地必须向英国出售原材料,购买英国制成品,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税费。这种经济制度不仅限制了美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财政紧张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2.政治权利不公

美国殖民地的人民没有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无法参与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活动。英国议会的法律和政策对美国殖民地没有任何约束力,也没有代表美国殖民地利益的代表机构。这种政治权利的不公使得美国殖民地人民在政治上感到被剥夺了自由和平等两个基本权利。

3.文化差异和民族认同

英国和美国殖民地在文化和民族认同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殖民地的人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追求的生活方式和政治体制与英国大相径庭。各地殖民地的领导人极力宣扬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认同,呼吁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团结起来。

二、主要战役

美国独立战争历时长达8年,共计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这些战役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战役:

1.波士顿茶党事件

1773年12月16日,美国殖民地波士顿发生了著名的茶党事件。由于胡德税并未撤销,波士顿殖民地的一批爱国者放弃抵制思路,以行动表示抗议。他们决定把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茶叶全部扔入波士顿港口,表达对英国政府压制的抵制行动。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一次重要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预示。

2.萨拉托加战役

1777年9月19日至10月7日,美国殖民地的军队在萨拉托加地区击败了英国军队,获得了关键的胜利。萨拉托加战役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之一,它确立了美国军队的信心和战斗力,并令法国入侵北美作战支持美国,最终扭转了整个战争的态势。

3.约克镇战役

1781年9月28日至10月19日,美国殖民地与法国联军在约克镇击败了英国军队,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约克镇战役体现了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和英国军队的疲软,同时给英国君主乔治三世带来了极大的耻辱。战役的胜利让美国独立的前景更加明朗,也确定了美国殖民地与法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三、战争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独立和民主化

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为美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上其他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提供了参照。作为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治的国家,美国吸引了全球的注目,同时也催生了更多的民主化运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改变全球世界秩序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舞台上的一股强大力量,也是现代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发展历程成为了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范本和榜样,美国文化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世界各地。

3.权利和自由保障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产生重要作用的一方面是,确立了“自由国度”的基础,这为今后美国社会推进和发展民主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保障了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在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殖民地如何通过自强不息、团结抗争,最终追求独立、民主和自由的目标。同时,这场战争也唤醒了世界对于独立和权利的重视和追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3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8世纪末,是美国人民为获得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最终,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军队,取得了独立和自由,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这标志着美国正式踏上了独立自由的康庄大道。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它主要是由于英国殖民者对美洲殖民地进行的控制和压迫。英国政府对美国殖民地实行了严格的贸易政策,限制了美国人的自由和发展,并强迫他们接受英国的统治。这使得美国人民很不满,开始反抗。在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英斗争,并最终在1775年发动了革命战争。

革命战争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是美国人民毫不气馁,在华盛顿等名将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776年,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独立的政治实体。经过多年的战争,美国人民终于在1783年取得了胜利,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了《巴黎和约》,这标志着美国取得了独立和自由。

美国独立战争对于美国、英国以及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人权、民主和自由等理念的传播,激励了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独立自由的斗争。它也成为了美国国家的象征,激励了美国人民坚守独立、自由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充满荣耀和灿烂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是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值得纪念的事件。它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人们对勇气、坚强和自由的永恒怀念。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4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也是18世纪欧洲和北美洲社会政治文化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本课件将从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当时的北美大陆上存在着若干欧洲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占领了最多的领土,因此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相当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美殖民地逐渐独立意识增强,对英国的统治产生了不满,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加上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政策不断加强,对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使得北美殖民者只有寻求独立的出路。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北美殖民地的不公平政策引起的。首先,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了高额税收政策,这种政策大大削弱了殖民地的财政收入,限制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其次,英国限制了殖民地能够发展的范畴,例如纺织业和制造业等,这种政策使得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再者,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殖民政策也非常苛刻,殖民地被剥夺了很多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例如不得言论自由、限制选举权等等。这些政策导致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和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引发了殖民地的独立意识。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美国独立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774年—1775年期间,英国政府与13个殖民地进行争端;第二阶段在1775年—1777年,则是双方进行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的时期;第三阶段在1778年至1783年期间,是英国试图在北美重新控制局面,而美国则想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独立国家的时期。

三年的战争,双方之间的战争非常激烈,每一个战役都是生死攸关的。但是,在乔治·华盛顿,和康华利斯爵士的带领下,美国军队打败了英国军队,使美国成为国际上被承认的独立国家,达到了历史上的转折点。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美国奠定了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战争胜利后,美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成为独立的国家,得以自行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其次,它赋予了美国人民自由和权利。美国政府通过《美国独立宣言》确立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美国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它对于全球政治和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美国独立战争首次将“人民愿望成为真正国家“的思想,赋予了政治言论自由和民主政治的机会,也因此在欧洲各个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它的胜利更是逼迫了英国重新审视殖民政策,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

总之,美国独立战争无疑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以及人类自由与权利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进程。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本身,同时也可以在新时代的创新中取得先手优势。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5

美国独立战争是18世纪末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将围绕美国独立战争展开讨论,探索其意义和影响,以及一些新颖的见解。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1.民主意识的崛起

美国的独立战争燃起了民主的火花,为独立、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长期的斗争中,美国民众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权利,以及希望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支配自己的能力。这个意识从那时开始不断发展,以至于它在 Today's America 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2.政治体制的建立

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是一个国家建立的诞生过程。它标志着美国从英国殖民地转变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独立宣言奏效,美国政府获得了实际的拨款和批准,这标志着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理念得到确认。

3.启发其他独立运动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独立运动燃起的一个特别的例子。

美国第一个成功的独立运动鼓舞了其他国家寻求独立的权利。这可以从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独立运动中看到。这种影响已经震动了世界,并且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上仍然是有影响力的。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1.美国社会的变化

美国的独立战争改变了美国社会,并为今日美国人的生活建立了奠基。我国的政治文化、法律框架、社会结构等都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1777年美国大陆军中的女性克里斯汀·邓恩成为了美国生涯第一位十六炮女炮手,这标志着女性权利的一大进步。

它的最大影响是为美国的宪政制度奠定了基础。这个事件孕育出了顶层设计,最终创造了美国的宪法。

2. 政治风格的改变

美国人最初的战争是对抗英国政府的一个起义。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性的、共和制的战争。这标志着政治风格的重大转变。

美国的独立战争结束时,一种新的政治文化逐渐建立起来,它突显了个人自由和人权在制度中的重要性。美国成为了第一个成功的民主制度,并且为其他国家独立运动提供了模板。

3.改变对英国的态度

美国对英国的背叛以及最终的独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以及美国和英国关系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并没有短暂的结束,而是持续了一百多年,并进一步引导了全球性的政治事件,如美国内战。

结论

美国独立战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奠定了我们今天所认知美国的基础。它以其民主和自由的理想,以及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学习这个事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以及今天美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6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美国建国的基石。该战争始于1775年,结束于1783年,是美国大陆殖民地对英国的反抗和争取独立的斗争。这场战争不仅创造了一个新国家,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背景

在18世纪,美国大陆成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并成为英国贸易的一个调配站,英国政府大力发展经济,采取了多种经济手段,譬如设立了一系列的贸易法规,对美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制。这种控制使得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殖民地人民的怨气日益加剧。此外,18世纪的欧洲各国都处于殖民扩张的时期,各国对殖民地的争夺也日益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自主发展和独立成为了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起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英国政府的压迫和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自17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政府一直在对美国殖民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并设立了一系列的贸易法规,对美国经济进行精细的调配和控制。这样的控制使得美国经济无法逐步地发展壮大,殖民地人民的怨气也日益加剧。另外,美国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欧洲各国都处于殖民扩张的时期,像美国一样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独立和自主。因此,美国人民的独立思想也被激发起来,他们积极在自己的领地内寻求独立,最终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独立战争。

三、过程

独立战争之初,美国人民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处于劣势,并失去了许多领土。然而,美国群众齐心协力,政治人物也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为战争的胜利及独立奋斗。同时,美国利用了大量的帮助,在军事上虽然吃了苦头,但也多省下力气和时间,为事战争立下了许多功劳。在战争的最后一年,由于英国军队撤走及法国和西班牙的援助,美国军队逐渐上升优势,并在1781年于瓦金顿围城战中获胜,最终在1783年安排独立条约,并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

四、结果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美国独立建国,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政治上,美国首先宣布独立宣言,然后制定出了美国宪法,并成立了联邦政府。在经济上,美国通过自由贸易、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战争结束后,美国也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总之,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美国建国的基石。这场战争不仅创造了一个新国家,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证明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重要性,也为美国共和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篇7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段历史。这场战争让美国获得了自由和独立,也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没有灭顶之灾的厮杀和恶性对抗,而是充满着人性化的交流和明智的思考,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的历史事件。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在18世纪,美国殖民地的经济繁荣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却逐渐变得残酷和压迫。英国殖民当局想方设法挖掘美国殖民地的财富,收取重税,压制美国人民的意志,并且将大量兵力驻扎在美国殖民地。这些因素都使得美国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殖民地的人民开始慢慢觉醒,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侵犯。他们开始呼吁获得更多的自治权,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原有的税收政策,并开始寻求一种完全独立的国家体系。这种呼声日益高涨,导致了美国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美国独立战争从1775年开始,直到1783年结束,历时8年。这场战争被认为是非常漫长和残酷的,同时也非常复杂。战争的过程中,双方都有过胜利和失败,而整个过程中不仅有正面战斗,还有很多游击战和军事行动。由于美国军队比英国军队弱小,他们必须依靠游击战争和防御战,最终才能战胜强大的英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为自己身为新生国家而战,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和权利。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美国人民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拥有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同时,美国人民也获得了自由和民主,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政府和统治方式。

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逐渐崛起为全球强国。他们经济强大,并采取了先进的政治体制。美国的成功案例激励了其他国家推行尊重人民自由权利和产权的国家管理方案。

结语: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了解这次战争,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人性和历史的细节。我们能够在这场历史事件中感受到美国人民的顽强和勇气,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历史和政治背景。最终,通过学习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美国和全球政治发展。

天气课件(收藏13篇)


每一位教师在授课前都需要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用心设计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制作好教案和课件可以避免授课过程中重要内容被忽略。那么在编写教案和课件之前,你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在这篇网络文章《天气课件》中,工作总结之家和大家分享并探讨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天气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4、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气的关系 2、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了解一天当中的天气情况?(看天气预报)看天气预报的确是一种简便易行识别天气的方法。但如果我们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该怎么办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云识天气》。

这里的“看”是什么意思?(观察) “识”呢?(识别)连起来就是说通过观察云来识别天气。

二、复习说明文知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明文)那这是一篇什么说明文啊?(事理说明文)那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1、 说明文: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2、 说明文的分类:

①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②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3、 说明文的三大要素:

①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作描摹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1)注音:

燚(yì) 峰峦(luán) 一霎(shà)间 点缀(zhuì) 绫纱(líng) 弥漫(mí) 月晕(yùn) 崩塌(bēng tā)

(2)释义: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听课文朗读录音,并思考:

①那句话能概括云和天气的关系?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本文介绍了几种云?几种云上的光彩?

(晴天云包括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阴天云包括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四种:晕、华、虹、霞。)

③本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总分总)(板书)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5、作业:生字词抄三遍

第 二 课 时

1、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3.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l)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2)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4.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华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里紫外红 华环小到大晴

华环大到小阴雨

虹 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5.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打比方。

6.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第 三 课 时

1、读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问题:在这一段中,除了说明晕、华、虹、霞出现的位置之外,还用了另外一种生动的语言说明了这四种光彩和天气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请举例说明。

——采用谚语。

恰当使用谚语也是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一个方面。作用:生动形象,把道理说得更通俗易懂,增加了说服力。

2、用屏幕展示:你还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谚语?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充分发言后,再用屏幕展示一些谚语当作日常积累所用。如下所示:

⑴、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⑵、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⑶、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⑷、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⑸、山戴帽,大雨到。 ⑹、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⑺、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⑻、逆风行云,天要变。

总结

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楚,开头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再详细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这一部分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依次写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这些象征天气晴朗的云的位置、形态特点以及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依次说明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阴雨风雪预兆的形态特点以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然后就云上的光彩现象——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作了简要的说明。文章结尾,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目的及局限性。强调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文章不仅通过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和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描摹来体现生动具体形象,还借助于词语的锤炼,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来体现准确性,寓准确于生动之中,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借鉴的。

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

一、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二、1、像骆驼,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有的像卧龙盘踞于高处,有的像小鹿到河边饮水,有的像骆驼在沙漠中缓慢行走……)

2、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像眼睛,像星星,一眨一眨的,又想点着的灯笼,像跳跃的火焰……)

天气课件【篇2】

一、 说教材

(一)课标解读

(略)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 3德育目标( 具体见课件)

(四)说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学生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共五步:(一)时间安排 1、复习导入 3分钟;2、新课讲授 30分钟;3、练习提高 10分钟;4、课后安排 2分钟;(二)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四)课堂练习;(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天气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常见天气状况,感性认识地理现象,最快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播放一段城市天气预报的视频。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

(二)讲授新课: 1、重点概念详解—筑牢基础

教学内容:重点讲述气团、锋面系统、冷锋、暖锋等概念。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重点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重要概念,气团界面天气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2、巧妙过渡—理解谚语

一场秋雨一场冷

一场春雨一场暖

黄梅时节家家雨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设计,重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对传统地理文化的理解力。

3、教学重难点突破—能力提升

重要内容:各种锋面系统与天气状况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设计问题和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给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鼓励,最后进行重点内容总结。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锋面移动时某个地方所经历的天气;相互讨论后完成表格内容;引导学生探究锋面引起的天气现象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动画的展示,层层设问,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4、总结新课 巩固练习

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和典型例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学生活动:分组练习。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课堂结束语)

几日来的黄山市阴云密布,阳光难得一见,我们期待着明天有一个好天气,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5、布置作业

(略)

6、教学反思:

本科内容是全节教材的基础和关键,重于原理,偏重空间模式,难度较大。通过空间模式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使抽象知识直观化,教师随时测试教学效果,及时获得即时反馈,查漏补缺,便于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效果较好。

天气课件【篇3】

○教学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17 看云识天气。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①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②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17 看云识天气》。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重点研讨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在文章内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介绍的。例第3段,把“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

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对于修辞方法,学生了解即可,关键体会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好处(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

天气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

2、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能用连贯的语言播报天气。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提前观看电视中的天气预报,丰富有关天气预报的经验。

2、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图片,天气符号图片、背景音乐:教师教 学资源。

3、纸、笔每人一份。

4、《我是天气预报员》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联系幼儿生活,组织谈话活动,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为什么要这样穿,引出天气预报。

(2)请幼儿说一说从哪里能预先知道天气。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电脑、手机、报纸、和听广播等方法预先知道天气。

(3)出示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提问:如济南表示什么?10月15日表示什么?晴表示什么?12—24表示什么?北风3—4级表示什么?

小结:天气预报主要告诉人们的信息有城市、日期、天气、温度、风力、方向等。

2、认识天气符号,了解其代表的天气情况。

3、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1)请幼儿回忆一下平时在家里还有谁关注天气预报,并说说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关注天气预报。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做准备,如增减衣物或准备雨具,天气预报给我们带来那些帮助。

(3)出示冬暖式大棚,司机、游客等图片,知道更多的人们在关注天气预报,进一步感知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可以提醒我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也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决定是否出行,还可以提前知道一些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4、请幼儿设计天气预报表,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

提醒幼儿用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天气情况。

5、游戏:看天气做动作。

教师随机出示天气符号图片,幼儿作相应动作。如出示晴天,幼儿做出跑步跳绳等动作:出示雨天,幼儿做出打伞的动作。

活动延伸:

1、 为幼儿提供气温统计表,请幼儿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一周的天气记录。

2、 每天利用生活环节,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天气预报员“的活动,请幼儿在背景音乐中播报当天的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天气课件【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乐意为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教师:单页多幅故事图片一张(正反面)、小动物头饰(小猪、小猫、小兔、小狗)、配乐故事录音(见教材录音)、自制录音(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的独白)、“生气蛋糕”一个

幼儿:儿童用书第5、6页

三.活动建议

(一)活动流程图

倾听想象→观察讲述→尝试表演→完整欣赏

(二)活动流程

1.利用录音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听……(播放录音:小动物的笑声与生气虫的独白)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1)观察图一,提问:刚才,你们听见了什么?

提问:生气虫会想什么鬼主意让小动物们生气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2)观察图二到图四

①教师过渡语:真有那么多令人生气的事情吗?让我们来看看谁上了生气虫的当?

②观察图片二到四,提问:谁上了生气虫的当?

生气虫想了什么鬼主意让小猪上当?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云记号以及感兴趣的文字。)

③教师小结:生气虫用生气面粉做了个生气蛋糕,他想让小动物们也整天生气,真是个可恶的家伙。

④出示“生气蛋糕”,引导幼儿表演。教师引导语:瞧,这就是那个香喷喷的生气蛋糕,我们来演演这一段。(集体与个别结合)

ⅰ教师以旁白的形式指导幼儿的表演

ⅱ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角色的语言

ⅲ引导幼儿想象并表演角色的动作与表情

3)观察图五

教师提问:吃了生气蛋糕的小猪会怎么样?(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气的样子,教师可适当丰富幼儿语言,如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气鼓鼓地、气得涨红了脸、气地吹胡子瞪眼睛等)

4)观察图六到七

教师讲述:小猪吃了生气蛋糕竟然成了生气猪,瞧他的肚子气鼓鼓的,越气越大象一只气球似的飞上了天。小动物们赶紧用网兜把他网住,糟糕,他们也被带上了天。小动物们会喊什么呀?(救命——)

教师提问:这下可怎么办呢?赶紧想个办法救救可怜的小动物们吧。(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并肯定幼儿的想法)

5)观察图八到图九

教师过渡语:小动物们听了你们的主意自己也有了好办法。

教师提问:瞧,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办法真灵,小猪一高兴,肚子里的气就慢慢消了。大家回到了草地上快乐地游戏,这可把生气虫气坏了,他“嗖”得一声飞上了天,再也下不来了。

3.完整倾听故事

教师引导语:这个奇妙的故事就叫作——生气猪上天(教师贴上故事名字),让我们完整地听听看看这个故事。

4.迁移拓展

教师引导语:故事里的小动物动脑筋想办法战胜了可恶的生气虫。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一些生气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联系经验,师生共同谈谈生活体验)

教师小结语:万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找别人帮忙(如与别人谈谈、请别人出主意、听听音乐缓解情绪等)。这样,生气虫就无机可乘,不会欺负我们了。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可以在语言区活动中提供儿童用书(见儿童用书第页)以及头饰,引导幼儿自由的讲述与表演。

2.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缓解情绪压力。

附录

故事生气猪上天

小兔、小狗、小猫和小猪是好朋友,他们在草地上又唱又跳,玩得真高兴。他们的歌声、笑声传到了地下的生气虫耳朵里。生气虫握着拳头说:“哼,我一定要让你们高兴不起来。”生气虫一边生气,一边做生气蛋糕,嘴里还不停地念着:“吧叽嘿,变生气,吧叽嘿,变生气。”生气虫把生气蛋糕悄悄地放在草地上,躲在一边偷偷笑:一会儿,四个小傻瓜全变生气虫。四个好伙伴拿着鱼网正准备去网鱼。“咦,一块蛋糕。”小猪说,“我们四个分着吃吧!”“不行,不行,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吃。”小兔、小狗和小猫都这么说。可话音未落谗嘴的小猪已经吃下了一块生气蛋糕。呀,小猪的肚皮鼓起来了,像个皮球。原来吃了生气蛋糕,小猪爱生气了,气得涨红了脸,肚子都鼓了起来。小猪还在生气,肚皮还在变大,一阵风吹来,小猪飘了起来。三个小伙伴赶紧用鱼网把小猪网住。“你们网住我干什么,我又不是鱼,你们这群傻瓜!”小猪尖叫着。小猪还在生气,肚皮还在变大,结果像气球似地飞了起来,还带着鱼网和三个小伙伴。到了半空中,小猪害怕了,他忘了生气,一个劲地叫:“怎么办?怎么办?”小鸟飞来了,它用尖嘴啄小猪的肚皮。小猪被啄得好痒,忍不住大笑起来。小猫说,“咱们一起唱歌吧,小猪听了歌一高兴就不生气了。”他们一起唱起来了:嘿嘿啦,我们是快乐的小伙伴,上天入地在一起……”唱着,唱着,小猪肚皮里的气没了,他们慢慢地降落到地上。“嘿嘿啦,嘿嘿啦……”四个小伙伴又高兴地在一起玩了。生气虫气得“嗖”一下,像火箭一样窜上天去,再也下不来了。

作品赏析

这是一则很特别的童话故事,作者用童话的形式展示了幼儿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塑造了生气猪这个有趣的童话形象,将幼儿活中无法自控的情绪转移到了童话人物身上,读来有趣并富有教益。

作品语词丰富,情节跌宕,极富感染力。幼儿会情不自禁地融入故事,假想自己为故事人物,与“生气猪”一起历险,随着情节的推移产生情绪的起伏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反思

这是一则很特别的童话故事,作者用童话的形式展示了幼儿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塑造了生气猪这个有趣的童话形象,将幼儿活中无法自控的情绪转移到了童话人物身上,读来有趣并富有教益。作品语词丰富,情节跌宕,极富感染力。幼儿会情不自禁地融入故事,假想自己为故事人物,与“生气猪”一起历险,随着情节的推移产生情绪的起伏变化。

天气课件【篇6】

看云识天气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题。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 )。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原文上用“”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

2、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化无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1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阅读理解与欣赏】 ID:7135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概括这段文字中心意思的句子,并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答题。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____,轻轻地飘在空中;____,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____,来来去去;____,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zhu(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zhào(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qīng( )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根据拼音填汉字。

点zhuì( ) 笼zhào( ) qīng( )盆 一shà( )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①有的像羊群②有的像羽毛③有的像一床大棉被④有的像鱼鳞

2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3)用横线画出这段选文的中心句。

(4)这一段文字能概括总结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qīng( )盆。(5)最后一句中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概括出本段文字介绍的中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的“薄”,与选文中“天空的薄云”中的“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板

B、淡薄

C、薄弱

D、薄暮

3.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总-分

3

5.看云识天气最简洁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云识天气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文中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总—分—总顺序

2.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

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一条课文内, 4

一条课文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⑴征候,先兆

⑵恰巧,正巧 3.交代第一段的说明中心,同时告诉我们看云上的光彩也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4.晕(日晕、月晕)、华、虹、霞。晕: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华环变大变小,分别预示天气变得晴好或者阴雨。虹:虹在东边有雷无雨,虹在西边将有大雨。霞:朝霞表明将有阴雨,晚霞表明几天内天气晴朗。(意对即可)

5.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6.赞同。天气变化异常复杂,有天气预报全面而准确,所以没必要学。不赞同。看云识天气,简捷方便,可以随时观察,随时了解天气状况;看云识天气也很有趣,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言之有理即可)

7.①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②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③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答案不唯一)

1.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5

天气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德育点: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知识点: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了解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3、能力点: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教学重点】

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抓住云与天气的关系这一中心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2、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体会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几种修辞手法,进而领会这种说明文的特点。

【教具学具】

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我们先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1、解题:

⑴ 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⑵ 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读课文:

第1段老师范读,第2段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6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三、导读课文

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⑴ 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

⑵ 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⑶ 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2、分组讨论制表:

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响绫纱,丝丝绿绿的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上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晴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者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

4、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行复述。

5、速读课文,指出下列各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 “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分类别。

⑵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打比方。

6、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再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⑴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⑵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⑶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⑷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⑸ 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⑹ 隔着云着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7、拟题训练:

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

──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布置作业

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日记本上。

第二课时

要点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引用、拟人、排比、对比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的知识。

过程

一、巩固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燚 yí 霎 shà 刹 chà(那) 晕 yùn(圈) 盈 yíng

2、解释下列词语:

峦:又小又尖的山或连着的山。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

轻盈:轻巧优美。

弥漫:布满。

姿态万千:姿态多种多样。

3、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4、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晴朗天气的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都是阴雨风雪的征兆,光彩包括晕、华、虹、霞。这些是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句是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

6、天气晴朗的云有什么特点?阴雨雪风的天气,云有什么特点?

──轻、高、薄;低、厚、密。

7、第一段中,结构是怎样的?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形态?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特征?

──总分总的结构,姿态万千总写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写云的特征。

二、感悟语言

(配乐朗诵第1自然段)听完后有什么感觉?

──生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动态、静态结合描写。

寓准确于生动中,是这篇说明文的特点,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方法,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等,同时还用了拟人、排比、引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分析本文寓准确于生动的语言特点,研究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识性,如“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里的比喻分别说明了卷云和卷积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还有的像峰峦,像刚川,像雄狮,像奔马……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能够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

2、生动的语言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比喻以及动态描摹事物,还有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的多种修辞的使用,在文中找出例子来体会作用。

⑴ 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比喻、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⑵ 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对比,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深刻的认识和鲜明的印象。

⑶ 站得高的云,叫卷云。……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拟人,使被说明的对象具体生动形象。

⑷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对比、引用,引用谚语可简洁、通俗地说明有关问题。

3、本文作者准确地使用了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在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⑴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⑵ 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春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

⑶ 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几个钟头内便下雨或者下雪。

⑷ 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表明天气的阴晴变化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是绝对的。

三、课堂总结

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楚,开头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再详细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这一部分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依次写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这些象征天气晴朗的云的位置、形态特点以及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依次说明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阴雨风雪预兆的形态特点以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然后就云上的光彩现象──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作了简要的说明。文章结尾,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目的及局限性。强调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文章不仅通过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和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描摹来体现生动具体形象,还借助于词语的锤炼,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来体现准确性,寓准确于生动之中,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借鉴的。

四、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俗语、诗词、文章片断等;小组交流。

2、观察整理: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后记】

本课是一篇生动说明的典范文章。全文以生动有趣且富有逻辑的语言揭示了天空中的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授课过程中重点落实学生对于生动说明的理解与体会,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天气课件【篇8】

设计理念:

这是初中阶段第一篇生动性说明文,我认为教学中应抓住二个重点:(1)说明文体的相关知识和特点;(2)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不宜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使其成为地理课。因此我决定采用“四星导学”的教学模式,采用2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步预习,完成导学案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把握学习方向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检测学生预习成果,探讨交流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达成学习目标。本公开课选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体会分类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巩固介绍知识

1、检查自主学习成果。

2、作者介绍。

3、介绍说明文文体知识。

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其次注意条理性、准确性。

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方法: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

下定义、列图表、作诠释、引资料、摹状貌。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快速浏览课文

1、从文题中我们读出什么?文章中心句是什么?

2、根据提示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x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x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x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四、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齐声朗读课文第一段。

1、第1段采用了什么结构?(总分总)

2、从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使本文说明语言生动形象,举例说明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3、从表达方式来看,本文属于什么说明文?

五、合作交流 理解内容

认真阅读第二部分(2-6段)

1、齐读第2自然段,看看有何作用?

2、思考:“天空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中为什么用“往往”、“常常”有什么作用?

3、完成下表。分小组交流导学成果。

晴天云彩简表:像羽毛像绫纱

名称: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形态变化:

位置:最高

厚度:最薄

天气征兆:象征晴朗

卷云:卷积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产生在卷层云上,

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

高积云的边缘

里紫外红

华环小到大晴

华环大到小阴雨

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2、本段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3、本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作用: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六、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1、本节课我们学习哪些知识?

2、交流相关收集的谚语

七、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运用分类别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你熟悉的某一事物。

板书设计:

形态 轻、高、薄云——晴朗看云 低、厚、密云——阴雨风雪识天气 光彩 晕华虹霞——晴

天气课件【篇9】

学习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培养细致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1.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2.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

3.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一周),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4.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千百年来,人们也一直在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天气的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目标展示: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培养细致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峰luán( 峦 ) 棉xù( 絮 ) 月yùn( 晕 )

mí(弥)漫 轻盈(yíng)鳞波(lín )

崩塌( tā ) 丝丝缕缕( lǚ )

2.请找出错别字并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鱼鳞( ) 征照(兆 ) 谚语( )

碧兰(蓝 ) 绸幕( ) 恣态万千( 姿)

四、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二)小组交流

本文具体介绍了哪些种类的云呢?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拿出你们课前预习设置的表格,小组交流,查缺补漏 。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形态变化位置厚度天气征兆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最高最薄象征晴朗

卷积云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很高很薄无雨、雪

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两千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

高积云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两千米左右较薄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形状变化过程位置天气征兆

卷层云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高晴转阴

高层云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

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更低雨雪连绵

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更低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

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里紫外红华环小到大晴华环大到小阴雨

虹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大家交流中有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各种云与天气的关系,让我来检验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三)争做气象小博士(个人风采展示)

要求:观察图片

1、这是什么云?与天气有什么关系?

2、用第一人称描绘。

先教师示范,后小组交流,再个人表述,最后同位交流

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来进行了“看云识天气”,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我想一方面缘于同学们积极地的学习与思考,同时也缘于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使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感受到云的美丽。它以生动的文笔,形象地介绍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和启迪。同时文中优美的句子也构成了一道生动亮丽的风景线, 吸引我们愉快地阅读下去。那么让我们走进课文进行美读欣赏。

五、美读欣赏

(一)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进行赏析。

(二)比比谁最美

原句:有的轻轻地飘在空中。

改句: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参考答案:改动的地方:改句加了“有的像羽毛”巧设妙喻,使云那种轻盈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原句更形象,更生动。

原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根本不能看见,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改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参考答案:改动的地方:根本不能看见——都躲藏了起来。修改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原句既准确又生动形象。

过渡小结:秦牧先生曾说:“美妙的譬喻真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这篇文章一开笔就连用比喻,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变化之丰。如“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样巧譬妙喻,使云形美神跃,让读者在丰富的联想中既认识到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特点,又领略到云朵美妙的景观。

(三)妙笔生花

我们如果写作时也能够进行这样生动的描写,我们的文章也会妙笔生花,让我们试试看!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 像奔马……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全班性合作完成)

示例: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个人完成)

示例: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四)齐读课文第一段,领略语言之美。

六、拓展积累

本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教师补充材料:

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七、教师小结: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是美丽的,人们经过用心观察竟然发现云与天气有这么神奇的关系!如果我们都用心观察的话,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平添更多的美丽,愿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八、作业设置(课后练习三)

1、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2、在生活中有一些谚语也能识别天气的情况,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些例子,考证一下它们是否正确,并把这些例子积累下来。

天气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领会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初步掌握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讨探究──巩固练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初步掌握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1、出示学习目标。

2、说明文:

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图表说明、事例说明。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峰峦 一霎那 点缀 绫纱

弥漫 晕头转向 月晕 崩塌

2、根据释义写出词语:

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峰峦)

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预兆)

轻巧优美。 (轻盈)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弥漫)

即将出现的迹象。 (征兆)

崩裂而倒塌。 (崩塌)

3、默读课文,思考:

⑴ 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词语是什么?它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打比方。

⑵ 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的。找出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句子。

明确:从云的形态,云的光彩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⑶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做练习册P59第二题。

形态变化天气征兆产生分布情况及色彩天气征兆

4、说明方法: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类别,再加以说明的方法。这种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不仅能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清楚,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语言训练。

2、初步学习并运用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语言训练,初步掌握说明方法

一、研讨探究

1、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

学生齐读第一段,完成练习册P59第3题。

教师讲解: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比喻说明,简称打比方。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二、语言训练

1、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

2、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三、教师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四、拓展延伸

1、《三级讲练》课外阅读。

2、积累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等。

五、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天气课件【篇11】

设计思路:

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

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分组介绍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验

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幼儿分组介绍

2、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

幼儿交流

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报的

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

出示幼儿几天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部分幼儿交流记录表。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

活动反思: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天气,而孩子们了解的就是晴、雨、雪的天气,我们可以借助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天气的种类,了解每种天气的基本特征,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不同的天气。下面我将从活动设计、组织与孩子的发展角度来反思本次活动。

1、再次看活动设计。本活动的选材很有趣,也很有价值。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常见的几种天气预报的标记,他们开始对天气更加关注了。另外用动作表示天气与背脊上的天气预报环节,都是用动作表演天气预报,组织下来觉得这两个环节可以并在一起。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孩子创编天气动作,表演完后,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一个幼儿说天气,其他幼儿做动作,而最后的环节没必要在活动中,显得太多,可以日常活动中玩。

2、看活动的组织。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很感性其,个别孩子对天气预报的标记都认识。另外,在创编天气动作的时候,晴天、大风、雨天的天气,孩子们的动作几乎一致,让我很惊奇,只有下雪天的动作创编比较多。于是在游戏时为了尊重孩子的意见,雪天时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效果不错。

3、看孩子的发展。通过本活动我看到许多孩子都积极参加活动,创编动作时,也充分发挥了想象,满足孩子的表现欲,特别是当孩子创编出一个动作,老师肯定的语言给了他们自信,活动中一些胆小的孩子也能跟着大家表演起来,最后一个环节,同伴之间的合作增进了友谊。

天气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2、关注天气变化,有观看天气预报的意识。

3、能进行简单的天气播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一)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听听看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播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二)你平时看天气预报吗?从天气预报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一)(出示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看一看里面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城市的名称、未来的天气、气温)

(二)认识天气符号

1、(手指画面中的天气符号)我们把用图案来表示天气这种特殊的符号叫做天气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天气符号。(出示教具太阳)小朋友们看,这个太阳表示的是什么天气?(晴天)

2、师:对,一个小太阳就表示晴天,又飘来了一朵云彩,把太阳遮住了一点,这会是什么天气呢?(多云)对,这个符号就是多云。太阳和我们捉迷藏藏到了云朵的后面,这时太阳被完全遮住了,这又是什么天气呢?(阴)那如果我想表示下雨,应该怎么办呢?(幼儿思考)谁愿意到前面来设计一个表示雨天的符号?

3、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好,在云彩的下面画上雨滴就表示雨天。老师这里有三个表示雨天的符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雨点不同,有的雨点多,有的雨点少)那雨点多的符号就表示雨下的很--------(大),雨点小的符号就表示雨下的很---------(小)。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指图)这个符号就表示小雨,这个符号就表示中雨,这个符号就表示大雨。你们记住了吗?那我要考一考小朋友了。我们刚才知道了雨点少的符号就表示小雨,雨点大的符号就表示大雨,那你能不能设计出表示小雪、中雪、大雪的符号呢?小朋友们让我们来设计一个雪天的符号吧。幼儿分组设计(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4、幼儿分别展示自己设计的下雪的符号,(师及时评价:小朋友们的设计真有创意,想象力真丰富)师出示正确的符号。

5、(手指板画)刚才我们认识了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的天气符号,这些都是常见的天气符号。除了这些常见的天气符号,还有一些特殊的天气符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天气符号又表示什么呢?(出示雷阵雨、雨夹雪、风、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幼儿观察、猜测其含义)

游戏: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天气符号,现在我们就和天气符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天气符号,放在你的小椅子下面,

一会老师会播放一段小短片,小朋友仔细的观看,片中出现的天气可以用哪个天气符号表示,你就马上把它举起来,我们比比谁的动作最快。(播放图片)

6、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天气符号,现在我们就听一听,天气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是怎样播报这些天气的。出示同时有两个天气符号的天气预报,幼儿猜测其含义。教师小结:同时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在同一天会出现这两种天气,那我们来听一听这样的天气应该怎样播报呢?(播放视频)

(三)、认识温度

1、刚才我们认识了天气符号。小朋友们观察,天气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什么呢?(温度)为什么会有两个数字呢?(一个表示最高的气温,一个表示最低的气温)

2、师小结:这两个数字表示在一天中,温度最高时的数值和温度最低时的数值,中间的~读作“到”,后面的℃读作“度”,这个温度就是——

3、(出示一个零下的温度)你知道这个温度该怎么播报吗?听一听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播报的。

4、师讲解“-”,表示零下。

三、学习播报天气

1、出示相关的城市图片:提问:这是哪个城市?教师和幼儿一起播报天气。

2、我是小小天气播报员:找幼儿来播报天气

四、拓展延伸:

师:你知道天气预报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我们预知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天气记录表,请小朋友们回去认真收看天气预报,做好记录,明天由你来为大家播报天气,好吗?

天气课件【篇1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

2、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重点:

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活动难点:

认识灾害性天气。

四、活动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的变化比较关注,零星的了解一些气象方面的内容。自绘图片。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课题:

“今天的天气预报是怎么说的?”

“平时天气会有哪些变化?”

小结各种天气情况:晴、多云、阴、雨、雪天。

2、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1)看图讲述:(出示图片,有晒衣服、开运动会、发黄的树苗、滑雪、渔船出海)“从图片上看到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天气?”

(2)幼儿讨论:“怎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利?你知道有哪些灾害性天气?”

(3)小结: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关系很密切,世界上万物生长需要多样的气候条件,但是持续很长时间过冷、过热、过旱、过涝就会给人们造成危害。

3、介绍天气预报的:

(1)对天气预报的认识:

“既然天气和人们的关系这么密切,我们怎样知道天气情况呢?”

“你是不是经常关心天气情况?你从哪里知道天气情况的呢?”

(2)看图了解预报天气的仪器:“出示图片,有百叶箱和气象卫星)

“百叶箱里的仪器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全世界的天气怎么办?”

(3)小结了解天气的多种途径和观测天气的工具。

春联课件(收藏13篇)


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联课件”的知识点,美味的文字别错过了哦。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 编制高效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教师更加灵活和深入地授课。

春联课件 篇1

【活动设计】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它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多幼儿春节有和爸爸、妈妈贴春联的经历,但他们只是盲目地帮忙,觉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大胆交流中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民俗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和种类,体验张贴春联的的乐趣。

3、初步了解春联的演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节里幼儿与家长一起贴春联的照片。

2、红纸、毛笔、砚台等。

经验准备:

1、幼儿有贴春联的经验

2、了解春联的由来和传说。

3、联系会写春联的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春联的兴趣。

引导语:看看这些照片的门上都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春联?

二、多媒体展示春联演变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联。引导幼儿一起了解春联的演变。

讨论:为什么春节或办喜事的时候门上要贴春联?春联到底是怎么来的?

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春联的由来,教师小结。

三、出示各种各样的春联照片,探究春联的种类。

1、请小朋友观察这些春联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分别贴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春联有好几种,就好像小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名称。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门心和框对就像我们班的两对双胞胎,他们大小、长短、字数是一样的,分别贴在门板和门框上,且要对称。

四、畅所欲言——我在春节贴春联。

展示小朋友贴春联的照片,请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照片里的他正在贴的春联名称及所贴的位置,巩固对春联名称和使用场所的认识。

五、感知、区分上联和下联。

站立在门外观看贴在门上的春联,右手边是上联,左手边是下联。

六、体验写春联。

1、家长现场表演写春联,并请小朋友说出其名称和贴的位置。

2、幼儿体验用毛笔画春联福娃。

七、组织小朋友给班级的活动室贴上春联,巩固对春联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好多幼儿有亲身体验的经历,通过老师精心设计,整个活动流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幼儿兴趣浓厚,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形象比喻,认识门心、框对。我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各种不同使用场所春联及其名称。再借助班级两对双胞胎进行巧妙的比喻,引导幼儿认识门心、框对,使幼儿形象地弄明白其对称关系,也初步了解了上联与下联的关系。

2、借助幼儿的春节活动相片加深对不同场合春联种类的认识。

3、设置情景,请家长写春联,幼儿贴春联,引导了解春节贴春联的整个过程,激发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此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

春联课件 篇2

《狱中联欢》描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的场面。联欢会的第三个节目贴对联,用对仗工整的对联,灵活鲜明地表达了被关押在国民党反动派监狱中的革命者对光明未来的渴望和赞美,对反动黑暗统治的憎恨。女牢的对联: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数月与千年的反差,突出了世上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暗示了全国即将焕然一新,横额扭转乾坤更是把这一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

楼一室的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表面似乎在讲修仙炼道,其实这道和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在歌乐山下渣滓洞中仍悟道、参禅,且在横额里美其名为极乐世界(佛教里令人向往的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地方),充分表现出革命者不向困苦低头,不向敌人示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楼二室对联: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洞中(当然指渣滓洞,也可以理解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旧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景象)和窗外(相对洞中可理解为解放区)的新春(生机勃勃、生气盎然的春色)的景色的鲜明对比,横额上苦尽甜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形势,表现了革命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心。

楼三室借用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里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略加改动(春色满园变为满园春色),使对仗更工整,加上横额大地春回,清楚地说明了革命的大好形势,国民党反动派想阻挡人民争取光明和自由只是白费力气。

楼七室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真实地刻画了牢狱的环境,而横额乐在其中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春联课件 篇3

贴春联课件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表达对春节的深厚感情和庆祝意义,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进行众多活动,其中,贴春联活动便是一个富有浓厚节日氛围的习俗。

什么是春联?

春联,又称门联、对联,是一种表达对春节吉祥祝福的文化艺术形式。春联以纸质为主要载体,每副春联由两句相对称的对仗诗组成,放在门框上、墙壁上或门前悬挂,以示喜庆、祝福。春联内容通常有所寓意,比如寓意吉祥、祈福家庭平安、庆祝春节等。

如何贴春联?

贴春联的时间

春联是在年末年初期间贴的,通常会在农历腊月二十五到二十八日之间贴上,祈求新年吉祥和祥瑞。同时,春联也会在正月初一至初七期间保留,以表明新年气氛。

贴春联的位置

春联通常贴在门框上或门的左右两边,门上面不宜用春联。如果是在院子里过年,则可以将春联贴在大门口,院墙上或者门边的树上,以突出节日气氛。

贴春联的方式

贴春联需要选好对联并准备好用品,如红底厚纸、毛笔、黑色印泥等等。首先要将纸张剪成合适的大小,接着写好对联。在字体书写时,应注意书写端正、字形整齐,字号大小要恰当。最后在纸的四周涂上一些粘贴剂或是胶水,将春联贴到应贴的位置。

传统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每年的春节都需要进行贴春联的活动,下面列举一些传统的春联如下:

“福满门楼、喜迎春遭。”

“神仙上界来,福至门前拱。”

“黄金贺岁、大地春回。”

“桃李满天下、万象初舒华。”

“岁岁平安、心中喜气盈。”

“年年有余、一片和平天地宽。”

“吉祥如意、声声祝福安康过新年。”

“红灯高马上、敲门砖声阵阵。东风吹九州、春色满山间。”

“呼升灯挂、岁末年头。贴喜杏椿、新遍旧美。春节良辰、喜气盈城。”

总结

无论在哪个省份,贴春联都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春联不仅仅是春节以及新年的必要准备工作,更蕴藏着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学习和了解春联的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继承和传播,继而让中华文化永世长存。

春联课件 篇4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 对联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词性相同。

(3) 结构一致。

(4) 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叠字 、反复、复叠、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 、加减 、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喻 、夸张、数字、方位、联绵等。

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赏析】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赏析】这个要说得详细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十分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说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

猜人物;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 绵绵春雨润万物,(皑皑白雪兆丰年)

一、为班级的学习园地创作一副对联。

二、为自己读过文学作品写一副对联。

小结: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发扬光大。

春联课件 篇5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一、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三、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四、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五、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研究对联。

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2

(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

(2)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3)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张百熙题京师大学堂联)

(4)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

(5)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船山学社)

(6)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桂山书院)

(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

(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3)千古诗才,蓬莱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

(4)枫叶四泣秋,枨触天涯千滴泪;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九江白太傅祠联,白居易)

(1)郭沫若题成都市武侯祠联,诸葛亮;

(2)杭州岳王庙联,岳飞。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2)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吴云樵题汤阴县岳飞墓,岳飞)

(1)赵蕃题成都武侯祠联;

(2)何绍基题岳阳楼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3)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曾昭寅题桃花源联)

(4)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苏州寒山寺联)

(三)关于“对联作法”

1、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绝对也必须存在着对应的逻辑事物,才能对出。纪昀曾煞费苦心也没能对出其妻所出的绝对“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后来有人为增加此联的难度和情趣,又在句首添一“明”字,遂使之成为历经二百余年而未获佳偶的名副其实的绝对。1984年两位澳门楹联学会会员联合悬奖六千港元,为绝对求偶,尽管应征踊跃,但未发现匹配的妙对。获“鼓励奖”的有:“直臣罹铁网,官官子直令狐绹”“德门传礼记,篇篇敬德尉迟恭”等。“今世进士,尽是近视”中“今世”“进士”“尽是”“近视”都为同音。沈善增对下联:“往时王室,枉使忘食。”意思是说过去时代的王室,白白地让他们耗费民脂民膏。

2、“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据说他在路过一个小镇时,在十字街的墙上题出上联:“一条大路通南北”。走后数日,仍无人能对,他便自己又对出了下联。作对联时,要注意对仗、平仄,书写与张贴时要按照传统和习惯去做。

(四)关于“课外延伸”

古诗文妙联选:

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上联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李颀《缓歌行》)

《中国对联大辞典》把对联分为:白话联、文言联、短联、一字联、长联、名胜联、胜迹联、山水联、庙联、祠联、寺观联、庭宇联、廨宇联、衙署联、试院联、会馆联、学校联、戏台联、居室联、喜联、贺联、节日联、春联、婚联、寿联、祝联、自寿联、挽联、他挽联、自挽联、墓联、岁时联、干支联、元旦联、元宵联、端午联、七夕联、中秋联、重阳联、故事联、本事联、谐趣联、题赠联、格言联、行业联、商业联、杂题联、一般联、御题联、御联、应制联、时事联、文艺联、谜联、节气联、迎春联、述事联、抒情联、状景联、哲理联、评论联、装饰联、交际联、宣传联、会场联、广告联、游戏联、巧妙联、通用联、专用联等。

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人们会在各种殿堂庙宇和亭台楼阁的楹柱上看到左右两边字数相等、工整对仗的词句,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楹联,又叫楹帖,俗称对联、对子。由于这些楹联写景状物生动帖切,抒情叙事寓意深远,往往给游客增添许多兴味。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发达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楹联已经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比如南宋学者朱熹不仅在自己的住所和读书处,而且在许多地方的府学、县学甚至个人住宅题联。他赠给漳州的一个读书人一副对联:

东墙倒,西墙倒,唯见家室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代还有个叫叶洪俞的文人,考中进士后,曾上书揭露官场腐败作风,上自宰相下至县官他都骂到了,文中句式相同,末尾都用“而已”二字,以表示他对腐败现象的鄙视,其中有“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宰相因此大怒,十年不肯提升他,为此他自题对联一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舞文弄墨,常常自作春联。一年除夕,他突然下令南京城家家户户门前必须挂一副春联,并且微服察访,看看有哪一户不挂。在他的带动下,明代题联之风更加盛行。清康熙、乾隆年间,这种风习达于极盛。凡遇大典,楹联如林。如康熙皇帝六十寿辰,从大内(今故宫)经西直门至西苑路,搭起许多牌楼坛宇,每座都挂着为他歌功颂德的'楹联。

楹联内容大体分写景、言志、记事三类。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楹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楹联为主,目的是表达主人的某种志向或愿望;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其中又多歌功颂德之词。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联云: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明代东林党人曾在他们讲学的东林书院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至于记事楹联,或歌颂主人品格,或赞扬他的功绩,杭州岳飞庙前有一联云:

岳军振难撼威名,扫敌在指顾间,奉诏班师成遗恨;

秦贼施摧残毒计,加罪以莫须有,尽忠报国复何人!

楹联的写法,格式繁多,主要有叠字、集句、问答、变音等。叠字格如苏州网师园一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集句格是集前人诗词文赋之句成联,如扬州平山堂楹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际草木际天。

上联前二句,为范仲淹《岳阳楼记》句,后一句为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下联前二句,为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句,后一句为苏轼《放鹤亭记》句。问答格或上联问下联答,或上下两联皆问,或上下两联中各有问答,湖南岳阳楼有一联甚妙: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变音格是利用汉字多音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一联中的音调变化,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chá,四、五、七、九字读zhā;下联三、六、八字读zhǎng,四、五、七、九字读cháng。

楹联的字数,向无一定,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四川江津县城楼现存的一副长联,多达1612字。现存著名长联是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写的,共182字。

春联课件 篇6

研究背景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回顾·拓展三》中的“日积月累”收录了四副对联,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被对联短短数语,了了几字所表现出来的恬静幽雅,意境的朦胧、飘逸之美所感动,四副对联四种形式,特别是回文的运用,更是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博采众长,集赋之丽、诗之阔、词之婉、曲之白于一身,不但具有实用性、观赏性、文学性、艺术性,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但由于众多的原因,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化、模糊。

基于以上原因,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想通过引导学生对对联的研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味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打消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隔阂和畏难心理,为学生打开一扇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

研究目标

1、初步了解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以及它的起源、发展、基本特点、形式以及创作对联的要求,在赏析、品味、应对对联中,自主经历锤炼语言文字的过程,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在研究对联的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交流展示等活动,对信息检索、重组和应用,诱发思维碰撞,培养探究、创新意识,培育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3、充分运用多渠道收集资料,学会整理资料,提高积极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研究方法

打破课堂和课程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和社区资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整理归纳资料,了解对联的发展历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在创作与书写对联、名联赏析、趣联分享等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展示个性,提高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调查法、访谈法等。

研究过程

一、对联欣赏

1、活动前,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对联。

2、和同学一起交流收集到的对联,说说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的来源,表达的意思以及喜欢这副对联的原因。

3、认真倾听同学的交流,对同学们的喜欢的对联进行分析,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二、对联问题

对联,它到底是什么,怎样发展的,有哪些种类……对联有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和同学们谈论确定研究的主题,研究主题相同的学生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对联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还很深奥,可以围绕对联的种类、地位、发展历史、创作等方面确定研究主题。)

三、对联探究

1、制订研究计划:

研究主题:组名:组长:小组成员:活动小组

成员分工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活动效果活动成果展示形式

2、确定研究方法:

根据小组的研究主题,和小组的同学一起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老师介绍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一,做卡片。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卡片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购买。

第二,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书报杂志时,搞调查研究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

第三,剪贴报刊。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把应剪贴的资料分类贴在笔记本、活页纸或卡片上。

3、收集资料: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对联的相关资料,如: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观看音像影视资料、到居民楼、店铺抄录对联、采访卖对联的店铺老板、请专家举办有关对联的讲座等。

4、整理归纳资料:

把活动中收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便于进一步研究。把资料按照对联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整理成如右图的资料集,还可以整理成图表或者专题归纳整理,如:小报、黑板报等。

对联资料集:

目录

◎按使用的范围分:

⑴运用联1~23:

实用联──春联

专用联──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等

交际联──赠联,题答联

⑵装饰联24~58。

5、撰写研究报告:

和小组成员一起,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写一份研究报告或者一篇介绍对联的说明文。

四、对联擂台

1、猜一猜:

指出下列对联所指行业:

松竹赠绿素雅为佳

()

芝兰送香淡雅最奇

指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

不惑但从今日始

()

知天犹得十来年

下列对联分别指历史上哪个人物:

鬼狐成性格

()

笑骂亦文章

对联的寓意很多,有的对联隐含了地名,有的隐含了中药名,有的隐含了花名……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出题向同学挑战。

2、对一对:

学生完成下列各题,然后根据对联的要求相互出题。

千对()来对()塞北对()山村对()龙井茶对()

春联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对对联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了。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反思。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

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国民对民族文化分外珍爱。大家稍一留意就不难发现,这几年的.春节晚会,元宵节都或多或少地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对联。像赵本山小品里的“上联:吃吃遍人间美味不要浪费;下联: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浪费;横批:吃好喝好” 甚至都妇孺皆知了。但我身边的一位老农民却跟我说:“小品中的这段插科打诨实在算不得一副工整的对子。”那么,工整的对联应符合哪些基本规范呢?

二、检查预习

1、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2、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

3、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4、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助词对助词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6、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两种,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两种。

三、欣赏对联

1、对联的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衷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请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对联欣赏”请任选一副对联加以欣赏、品味。

我最喜欢第副对联,理由是:

下面是对联的释义,请根据释义选出你喜欢的(供参考):

四、对联作法

1、对联的写作方法

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三种,即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

①正对指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派春光明四海;万枝桃李艳三江。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夫妇共谱劳动曲;男女同讴致富歌。

②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这种对联往往从正反两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对比中突出表达效果。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

莫忘当年创业苦;春看今朝生活甜。

又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铺张浪费损家害国;勤俭节约积少成多。

③流水对也叫串对,指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承接、假设、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如:江河无止终而为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如:但使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

五、课堂小练

1、举几个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

①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为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此联为周总理同志所作)

2、下面几副对联已经打散,请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重新组合。

A、人梯巧搭登攀路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学海无涯勤可渡阵阵渔歌卷春风

C、山高自有人行路雨滋桃杏万户红

D、风吹杨柳千门绿书山有径志能攀

E、点点轻舟腾巨浪心血勤浇栋梁材

3、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与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春联课件 篇8

设计前言:

在自己任教的低年级开展了蒙学精粹选学的实验。我们有选择地读《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等。经过近两年的阅读实践,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经典语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的实际,设计了《对对子》一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意图:

1、继承传统教育方法,通过对联、古诗等的讲、读、议,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对子的音韵美,整齐美。体味找对子的乐趣,激发学生创作对子的热情并尝试创作对子。

2、通过教学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彰显课外阅读的成果。

3、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课前展示: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及《三字经》片段。

教学预设:

一、诱发兴趣,初步体味对子的特点。

1、故事《苏东坡改对联》

我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你猜猜他会是谁呢?(生猜测)

苏轼,苏东坡!我讲的故事的题目就是《苏东坡改对联》。

边讲边结合出示故事中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立志读尽人间书

生边听故事边读对联,体会对联的意思,找到故事中的对子。

(1)读了这则对联你想说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加了发愤和立志,有什么不同?

(3)从这两则对联你知道对联有什么秘密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的形式自然地出示对联,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通过对联的品读,了解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我国有很多的名人自幼就表现了不凡的才能,在我班小朋友的《经典对联》一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如:解缙小时侯面对尚书家的竹子,他写下了“门对万竿竹,家藏万卷书”。纪晓岚也是语出惊人。有机会找来读读记记。

(在平时的点滴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对联。我选择的解缙幼时的故事及对联学生都会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进一步被激发。)

2、寻找《三字经》中的对子。

“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可以读得这么有味道?(都是三个字,琅琅上口)

在我们学习的《三字经》中也藏有不少的对子。你能说上一对吗?(生交流)

我选了一部分,我们一起来读读,试着读出味道来。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师生交流其中的对子。三字经中还藏有很多的对子,平时我们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多想一想。

小结:三字经说得真有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自古以来孩子都要接受启蒙教育。“为学者,必有初”,古时的孩子为写好诗文就先学习属对,也就是对对子。对子可以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那么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记忆。这对子还真有意思。有没有兴趣试试,我们也来对对子?

二、激发动机,尝试创作对子。

1、师生互动一字对练习。

对对子是一项基本功,我们学古人的样子也从最基本的一字对开始吧。一个字对一个字,内容可以相近也可以相反。准备好了吗?

云对xx,雪对xx。

那么熟悉,你想到什么了?(语文书上学到过)请你当老师给小朋友出对。

自然界的景物可以成为对子,看!这两个会对吗?

课件出示:天对xx,雨对xx

真好,我这儿还有要你帮忙对的字了。听仔细了!会对的就马上举手示意。

美对xx,爱对xx,悲对xx

你能找这样的对子吗?为什么?

2、同桌两人相互出对子试试,我们比谁的对子出得有水平。

交流:哪两位来说说你们刚才除了什么对子,怎么对的?

3、一字对可以相对可以相反,老师这儿有个绝对,想听吗?

板书:墨。如果请你对,你会对什么?

墨对泉。你们看,墨和泉都是上下结构的,墨可以拆成黑和土,泉可以拆成——,再看,黑和白都是颜色,土和水同属五行。真是绝对。

(从基本的一字对开始,而且课本中已学过,学生有亲近感,易进入学习状态。从相近、相反到绝对,一个个阶梯的设置让学生趣味盎然。)

4、二字对练习。

对子有一字对,还有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我稍微增加点难度,你们有信心挑战吗?大屏幕出示。白鹭对xx,橘绿对xx。

(鼓励学生多推敲,说出理由。渗透方法指导。)

5、成语中的对子,

对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我们要多思多虑。现场抢答。

奇花对xx 天南对xx 飞禽对xx

根深对xx 披星对xx 朝三对xx

如果把对去掉,那又是什么?自由读读。

成语中有很多对子。来,迅速地在我们的大脑仓库里搜索一下,找出几个。等会我们交流的时候要能说出什么对什么,对得尽量工整。

学生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在我们班级小书屋的藏书中我找到了几本好书,其中藏着很多很多的对子。比如《成语故事》、《中国儿童阅读文库韵语篇》。你们可以找来读读,细心地去发现其中的对子。在诗人的对联中、诗文中有对子,在成语中有对子,其实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对子。我们不妨做个有心人。

(如果能做有心人,对子、对联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阅读中,会有更多惊喜的收获。教师的引导贴近学生,更易激发阅读欲望。)

6、生活中的对子。

我去菜场买菜,看到了甜菜,能帮我找到合适的相对的蔬菜吗?

我在小区的草地上看到了狗尾草,你帮我四处搜寻一下,有什么可以和它成为对子的?

有兴趣的孩子可以试着在生活中寻找对子,写在快乐语文上,我们抽时间再交流。

三、品读诗文,感受景美韵美。

对对子这项基本功如果我们练扎实了,在写文章时能适当运用,真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古人学习属对后就写诗作赋了。他们写诗很讲究对仗,不仅字数相同,内容相连,还讲究音韵相对相配,也就是平仄相对。

我们一起来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指读诗文。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真美。你能说说为什么吗?(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诵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感受对仗的美。读读诗的最后一字感悟韵美。)

这样的美文在《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蒙学读本《千家诗》中还有很多,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要多多积累。

四、依托经典,延伸阅读。

老师从心里佩服这些文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贝,美丽的精神食粮。在古代蒙童的学习中还有一本很优秀的书。全书一共1000字,四字一句,共250句。每两句一对,125对。每对都是很工整的对子。

出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引读。这就是《千字文》。

千字文从日月星辰大自然的运行,到中国社会的历史,到家庭伦理,到个人做人的品德修养,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琅琅上口。一定要挤时间找来读读背背。我们的语言也将更精练更优美。

春联课件 篇9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能背诵两首古诗。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图上都有些什么?

2、仔细看图,猜猜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揭示课题:有一个叫贺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到了老了才回来,这首诗就是他回到家乡后写的。(出示课题:“回乡偶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标出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观察生字,为喜欢的生字组词。

3、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4、游戏:教师读一个生字的音,学生从卡片中找出这个字读三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文,看图,理解诗词大意。(教师适当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抽生说说。

5、生根据理解自由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

1、老师叙述诗意,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2、学生互背古诗。

一、指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2、李白将要离开了,汪伦特地赶来送他,李白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赠汪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李白在诗中写了些什么呢?自己去读读吧!并用“□”标出生字。

2、认记生字。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其组词。

(2)抽生说说记的哪个字,是怎么样记住的?

(3)学生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读古诗两遍,看看能示不能将古诗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试背古诗。

1、熟读古诗。

2、老师讲诗意,学生看图试背古诗。

3、抽生背古诗。

4、齐背古诗。

五、学习写字。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为自己感兴趣的生字组词。

3、请学生自由观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我会填”

春联课件 篇10

出自:聆听花开的声音卢永霞教育生活散记

郑老师是一位十分善于激励学生、对学生充满了宽容和期待的老师,因此,在她的课堂上常常可以惊喜地看到孩子智慧的火花,听到孩子纯真的心声。我想,在这些由孩子构成的精彩背后,定是郑老师老师睿智的教学艺术。在〈春联〉这节课中,我再一次感受了郑老师的智慧。

课的伊始,就由学习主体学生来唱主角。老师说:快过年了,说一说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学生就兴高采烈地说开了:看晚会、放鞭炮、看焰火、吃团圆饭、给压岁钱、贴春联说到贴春联,老师马上抓住时机,让学生说出是哪个贴字,怎么写?然后就让这个学生指导大家写了一个贴字,完成了一个生字的教学。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增添二字的指导上,也是让学生指导老师写,老师的范写与板书融为一体,多么巧妙,多么自然!

接下来,还是学生唱主角。他们交流自己平时看到的春联后,对这篇介绍春联的课文充满了阅读期待,于是老师就适时地让他们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看着孩子们喜形于色的读完课文,老师笑着问他们:课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孩子天真地回答:好像过年了,到处是春联。

最巧妙的是老师对春联内容及含义的处理,我原以为这是一个阅读上的难点,郑老师却化难为易,由图及联,由词及义,由扶到放,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我在自己教学本课时就借鉴了郑老师的这一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春联,在学生选择合适的春联时,他们对这幅春联的意思就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由联及词及义,为什么选择这幅春联?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来?最后老师出示剩下的两幅春联,启发学生用刚才由词及义的方法来了解春联的意思,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

特别精彩的是学生对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这句话的理解。在理解完四幅春联的意思后,老师巧妙地利用引读的方法: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学生自然接上: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这么说呀?一个学生回答说:因为春联的颜色很多,就像是万紫千红的百花园。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书,经过思考,学生提出新的观点:不是因为春联的颜色多,因为春联一般就是红色的,我想是因为春联的内容各不相同,表达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像万紫千红的百花园。还有个学生说:春联不但内容各不相同,而且贴春联的人家也多,看起来就像万紫千红的百花园。看,老师引得好,学生答得妙![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那么这节课遗憾的地方就在于老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并且提出了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要求后,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和落实,而是直接进入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课后一了解,老师是因为太紧张了,老是担心这节课的任务完不成,因此把这一个平时都在训练的常规环节给漏了。这也是我们学校中老年教师常有的一种心态,她们的课上得很扎实,也充满智慧,但总是不够自信,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觉得上公开课、被人听课的年轻人的事,年轻人活泼、靓丽,是公开课的可看点。其实她们错了,真正的追求的不是形式上的花哨,更不是展示老师的个人魅力,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也就是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成长了多少,在这一点上,中老年教师往往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与民主、开放的课改新理念有机结合,将会开放出一朵朵真正美丽的课堂教学艺术奇葩!

春联课件 篇11

课文类型

活动课。

课前准备

1、收集对联:

⑴ 收集楹联:

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

1、知识: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

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对联

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

三、对联的分类

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

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

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

七、作业:收集、交流

春联课件 篇12

刚刚听了周震麟老师的两堂课,一路说着要写点什么。回到办公室,坐定,静下来。但,想说得太多了。

(一)

散,形很散。

我们如何学?老师不告诉你,自己学,自己想办法学。

我们先学什么?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我们分小组讨论不明白的地方。

请你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你觉得呢?

读完了,要做什么?

最后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题目春联,懂了吗?

自始至终,这几个句子、这一类的语言在耳边响起,没有完美的开场白、没有特意的过渡语、甚至没有流畅的小结的话。

可是,课堂上有一条线。

这条线,是在听了半节课后凸显出来,才明白、才让坐在下面的我们悟出来的。不着痕迹,了解后又是那么光明正大地显山显水!

小朋友自己学,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理解字、理解词、理解句子。刚开始,小朋友知道,会用查资料、查字典的方法;碰到对联了,指导用一个字一个字理解再连起来的方法;遇到问题了,用读课文,在下文中寻找的方法;遇到难题了,搁着,读了上、下文再回过来学习理解;直至快学完,有个搁着的疑惑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中的竹,究竟是竹子还是爆竹,运用了刚从文中学到的对仗知识来解决。

一步步,一环环,围绕什么?围绕基础的理解字词的方法,围绕如何引小朋友用各种方法自己学习,自己读懂字、词、句、文章!

所以说,散,的确散,但,形散神不散!

(二)

真正的知识。

让学生学到知识,让听着课的我学到了知识,真正的语文知识!

不知其他老师是如何理解抑扬顿挫的。今天以前,我以为我懂,我以为朗读时声音有高有低,有停顿有转折就是抑扬顿挫,我以为凭着我的语感,完全能把握好抑扬顿挫。可是什么地方该抑、什么地方该扬,什么地方该顿、什么地方该挫?老师上课这么说时,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难!

可是,随即告诉大家的方法让每个人都明白了。不难,一点不难!课堂上忍不住,跟着学生低声吟诵起来,庆幸自己学到了这一个知识。[

拼音有四声,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第一、二声读时声音上扬,第三、四声读时声音抑!原来如此!不难,可惜以前的我不知。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不知,教了那么多年的语文也不知!

对于文中出现的春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的意思,一字一词记于心;对于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中明明不香的草却是芳草,更是有了深刻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三)

与周老师同事过几年,应该说相对其他人对他的课了解还是颇多的;但近年了解更多的是他的文章,因为他离开教坛好几年。知道要听他的课,心里已有了准备,准备会没多大收获。因为时间总会带走一些东西。

听了,前面半节课,的确云里雾里,不以为好。听着,觉出了一些东西。后来,更如佳境,悟出了一些味道。越久,越有味。

回来,告诉同事,有个老前辈,还是周老师的老前辈,正好也在,直说,是呀,早就说好,课好,人精神,而且声音好听。我说,人胖了,头发长了,不够以前精神;声音也没以前好听了。可是,课,精神,课,有味道,有这些就足够了。

散乱地写下一些感受,不是正规地论文式的评课,只是听后大家都感受颇多,对时下的教学、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截取思绪中的一点点写下,以平自己的心灵。

春联课件 篇13

一、教学背景: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都熟悉这句话。但不幸的是,这句话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远未真正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为了适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新形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接受之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之,便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之美;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对联;学做一些简单的对联;增加学生的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

1、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等)搜集、查找有关对联的内容(包括有关对联的知识、对联的历史、古今名联、生活中有意义的对联等)。

2、自编一个反映对联内容的小品。

3、选出男、女主持人各一名(以下称男、女)。

四、教学过程:

男、女(合):嗨,大家好!

女: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

男、女(合):对联天地,美不胜收。

男: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律诗了。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吗?

(《七律长征》。《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望岳》)。

女:回答得不错。不过,这些诗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

女:好,我们就来背诵一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吧。

(生齐背书)

男:这首诗里有一联非常有名,这一联是——

生(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女:对了。假如我们把这两句诗摘抄在红纸上,贴在我们书房的两边,那么这就成了——

生:对联。

男:说到对联,在我国历史悠久着呢。有哪些同学愿意给我们讲一讲对联的历史?

(讲述环节)

女:同学们的资料收集得非常齐全,给了我们很多知识。既然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把我们学过的一些律诗中的对偶句挑出来,让它们成为对联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男:当然不止这些。不过,我想问问大家,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对联或对偶知识,说说对联有什么特点吗?

(每联两句,每句字数相等。每句相同位置的词性要相对,比方说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上下两联的内容要有联系。还有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张挂还有讲究。传统的作法是: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男:对。有关平仄的知识,老师说我们以后会学到的,不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查一查有关资料。

女:对联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我国文艺园地里的一朵艳丽的鲜花。从古至今,发生过许许多多与对联有关的逸闻趣事。不信,看了下面这个小品,同学们就可以领略对联的妙处了。这个小品的名字是——《解缙三气老尚书》。

男:欢迎参加表演的同学出场。

(二生表演小品)小品内容:明朝有一个很有名的文人叫解缙,他小的时候很聪明,擅长对对子。他家的门正对着一个老尚书的竹林。过年那天,他就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老尚书是个小心眼,又看不起穷解缙,见了对联,很气愤,心想我的竹林怎么能让你随便写进对联!于是叫人把竹子砍掉。解缙明白邻居的意思,于是就在上下联后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尚书更加恼火,下令家人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尚书气得说不出话来。

(表演过程中由表演者当场书写对联)

男:演得怎么样啊,同学们?再次鼓掌感谢这两位同学吧。

女:这个小品告诉我们,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是一种战斗武器呢。

男:对联不光通俗易懂,有的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不信就请听听吧——

1: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告诉我们,除了读好书,还在关心天下大事呢。

2:蒲松龄落第后写了一则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明心底无私天地宽。

4:苏东坡在他的书房门前写道:“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个对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5:刚才小品中的那个解学士还写了一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我们可不要做那些不学无术而又不知羞耻的人哟。

女:刚才我们接触的多数是古时候的对联。其实当今社会对联也无处不在。

男:是啊,城市乡村,街头巷尾,家家户户,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谁家不贴对联呢?

女:下面的节目是:身边对联大展示。同学们,你喜欢你身边的哪些对联?奉献出来让大家也来欣赏一下吧。

(欣赏环节)

男:生活中对联无处不在,语文教材里自然也不乏其联。下面的教学是——猜人名。我说一幅对联,你们来猜猜这幅对联说的是我们熟识的哪位作者。请准备好“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女:我也来说一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男:“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男:同学们表现得还不错。不过我们仅会欣赏别人的对联而自己不会创作可还是不够。这样吧,我们来个比赛,学习对对联,看谁对得快对得好。

(比赛环节)

女:今天,我们上了一堂令人心醉的对联课。我们觉得,对联,就是一首诗,诗情画意;

男:对联,就像一首歌,悦耳动听;

女:对联,语文天地里的一朵奇葩;

男:对联,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

女:这真是——

男:女(合)千言万语道不尽,联联对语总关情。

男:同学们,

男:女(合)让我们热爱对联、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吧。

五、注意事项:

1、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好一个旁观者,一个指导者。

2、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三个环节中,要充分发动同学。

3、要充分体现综合性课程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美国独立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