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学生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2.23

中学生调查报告(精选10篇)。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们要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了,现在是要写我们的工作总结了。总结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梳理的过程,可以理清工作中的许多逻辑关系。如何在工作总结中全面认识自己?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中学生调查报告(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的过程、结果以及我们的分析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1. 学习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其中,80%的学生表示,他们经常感到焦虑和压力,主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考试压力大等。60%的学生表示,他们经常熬夜学习,导致睡眠不足。

2. 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方面,大部分学生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是,有20%的学生表示,他们与同学存在矛盾或冲突,主要原因是性格不合、兴趣爱好不同等。同时,有30%的学生表示,他们缺乏知心朋友,感到孤独和无助。

3. 自我认知

在自我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有积极的自我评价。但是,有15%的学生表示,他们缺乏自信,自卑感较强。这些学生往往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缺乏特长和优点。

四、分析和建议

1. 学习压力

针对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学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不过分追求成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生自己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人际关系

对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队建设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社交状况,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时,学生自己也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 自我认知

针对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肯定孩子的成绩和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学生自己也要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五、

本次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本文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和建议,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为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室等设施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其次家长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最后社会也要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个健康的孩子,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孩子,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孩子。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关注的是孩子体格、智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孩子心理的需求。孰不知,幼儿期是一个心理发展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期,而幼儿的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小班,幼儿的情绪极不稳定;哭闹是部分小小班幼儿表达自己的一种语言,哭闹行为时有发生。哭闹不仅影响孩子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扰乱了集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了解孩子发生哭闹行为的心理因素,对针下药,以采取应对策略,引导幼儿拥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特对本班30名幼儿进行追踪调查、研究。

2、观察法:设制观察、记录、统计表,以记录孩子情绪状况。

3、行动研究法:实施一定的教育措施,稳定幼儿的情绪,以探究孩子哭闹的心理因素,引导幼儿拥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个体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幼儿由于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初入园时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

案例:哭闹是孩子入园初期最典型的行为表现,一般孩子劝慰后,能回到自己的座位。而任铭小朋友无论教师如何劝慰,就是寸步不离教师;只有待在教师的怀里,他的情绪才是最稳定的。以致影响集体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反思:孩子自出生起,与父母、与周围环境朝夕相处,建立起牢固的依恋情感,这种依恋情感构筑了孩子安全感的基础。入园初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陌生的一切使孩子置身于陌生之中。陌生带来了恐惧,恐惧造成了情绪的不安。幼儿面临着依恋对象“情感断乳”的心理冲击,陷入极度的分离焦虑之中。孩子失去了那份安全感。教师怀里成了孩子临时的港湾,寸步不离,唯恐失去。

另一方面,多数孩子已习惯家中“焦点式”人物,进入幼儿园后,“小皇帝”的位置难以维持,一些孩子不免有失落感;教师稍不留神就会挫伤孩子敏感的心灵,孩子常常是情感失落,情绪低落。

案例:小小班新生入园后,个子矮小、动作灵活的黄馨悦是教师特别关注的对象。因为她喜欢随便乱跑。入厕后,整队发现少了一人,原来她一人留在水池边玩水;全班孩子吃早点时,她的小椅子是空的,结果是坐在娃娃家里玩电话;做完早操后,又不见她的身影,原来是跟着别的班级队伍进了他班教室。很庆幸,自由的她入园后情绪很稳定,可到学期中旬,别的孩子的情绪趋于稳定时,她却哭着闹着不愿上幼儿园。以致家长对教师的教育产生误解。

反思:入园前,孩子在家往往会形成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惯。就睡觉而言,有的晚睡晚起;有的不睡午觉;有的要成人陪伴;有的有特殊的习惯伴随:吮吸手指、含奶嘴、捏耳朵方能入睡。吃饭更是花样多多:成人喂、边玩边吃、边哄边吃幼儿在家通常是宽松而随意的,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既没有内容的规定,又没有时间的限制。入园后,孩子旧有的习惯难以实现,幼儿神经系统固有的动力定型被限制、被中止,导致孩子心理的不适应,情绪的不稳定。相对而言,幼儿园生活显得有目的、有组织,其间还必须遵守相应的常规要求,如:独立吃饭,集体活动时不可以自由散漫、到处乱跑,安静午睡等等,对黄馨悦这样的幼儿来说,行为举止一旦受约束,他们就会感到不自在;以致心理不适应,并以哭闹行为来抗争。

案例:胡天元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很快适应集体的生活。乐于交往,随着教育活动的加深,孩子的常规逐步形成;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能力大大提高,从没有哭闹行为的发生。可临近学期末,孩子却拒绝上幼儿园。即使勉强留在幼儿园,其情绪也极不稳定,时而哭闹、时而攻击同伴以宣泄自己不满情绪。经调查得知:那天该幼儿带零食来吃,代班教师非常严厉地训斥了他,以致当时该幼儿并哭闹不止。孩子拒绝来园的这种状况竟维持了一个多月。

反思:暂且不说“带零食来园”是不是错误行为,即使是错误行为,而幼儿的错误行为很少属于行为问题;并不像教师想象的那么严重。导致幼儿错误行为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幼儿好奇想探索引起的;有的因幼儿有意注意差,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造成的;有的为了引起教师、同伴的重视故意而为;有的为了宣泄心理的压力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错误行为的原因,区别对待。不能一味粗暴制止和惩罚,而因心平气和地对待幼儿,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带零食,是自己吃?给同伴吃?在没弄清的状况下,武断将此归纳成错误行为,并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或许认为自己没错就被教师无故训斥,这种委屈、恐惧,小小班的幼儿心理无法接受,唯以拒绝来园,拒绝见到这位教师来缓解内心的压力。若不能顺应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行为表现并是哭闹。可见,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小小班孩子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3

金融危机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金饭碗”时代一去不复返。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作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大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职业规划呢?对此,我在湖南财经学院和网上调查了一些学生。

1、讨论的意义:

消费是一个特别乱的话题,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直接影响千家万户。消费习惯不好的风险是不可思议的,这关系到人类的延续和成长。因此,培养优秀的消费习惯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刻板的好习惯。然而,在处理养成勤俭持家生活的习俗时,以下现象并不特别幸运,甚至它们的反作用往往令人惊讶。在中国,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完孩子代数也逐渐降低。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些埋伏话题慢慢浮出水面。人们对后代的关注正在慢慢达到顶峰:人们总是尽力满足后代的需求。泡网吧,金饰,电脑游戏,名牌...在中学生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于是,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等层出不穷。

2.讨论目标:

回顾当代中学生的消费观点,可以了解中学生在对待消费上的差异和看法,倡导所获得的讨论结果,并引发我们对相关部分的公正判断和引发,使人们珍惜中学生的消费话题,逐渐培养优秀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也使中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消费观点,建立准确的消费立场。

3.讨论方法:

小组讨论和辩论、问卷调查、意见搜索、数据搜索和总结分析。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进步和多年来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家庭的核心。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未来社会增长的生力军,树立准确的消费观念和培养优秀的消费习惯迫在眉睫。为了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的消费状况,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全市6个区随机抽取8所小学和9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考试内容紧张,中小学生消费者渴望统一消费操纵技能、消除锻炼心理、消费行为、消费维权能力、获取消费知识。共有61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617名中学生参加了考试活动。

1.我们城市的中小学生可以看到可控环境

(一)小学生零花钱的拥有和可控环境

1.近60%的小学生家长通常会给零花钱

看演示,59.7%的小学生家长平时会给零花钱。其中,思明区70.4%的家长平时给零花钱,比例最高;海沧区67%,同安区63%,翔安区60.5%,湖里区55.4%;集美区最低,40.9%。

2.近80%的小学生通常要求父母在“生活对生活,深造必需”的环境中买东西

看演示,76.8%的小学生只要求家长在“生活对生活,教育是必须的”的环境下买东西。16.7%出于自己的喜好要求父母购买,3.7%因为别人有而要求父母购买,2.8%在“救同学”的环境下要求父母购买。

3.将近70%的小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通常会“找父母拿钱自己买”

看演示,67.4%的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通常是“让父母拿钱自己买”,18.6%的小学生是“长辈拿着买”,11.3%的小学生是父母帮着买,2.7%的小学生是“让同学代买”。

由此可见,无论是平时父母给零花钱,还是因为各种需要,我们市的小学生在处理消费中对零花钱的操纵方面都有一定的自立性。但令人不安的是,虽然近80%的小学生有着优秀的消费观念,但小学生跟风、攀比消费的比例却超过了被查看者的20%。

(二)中学生有零花钱和可控环境

1.近40%的中学生每月有50元以上的零花钱

同意按年级查零花钱,中学生每月零花钱(不含伙食费)61.7%在“50元”以下;其次是“50元-150元”,占26.7%;再次“150元-250元”,占6.8%;最终“250元以上”,占比4.8%。

2.中学生对零花钱这个武器有更大的自立能力

当被问及“父母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给零花钱”时,55.2%的受访者表示“问环境后才应该给零花钱”;36.7%的受访者表示“每个月都会拿到零花钱巩固生活”;29.4%的人表示父母通常会“按需”给零花钱;22.3%的人在表现出“成绩好或者拿奖的时候”会给零花钱;14.1%的人是“一想就给”的父母;7.7%是“做家务之后”。

可以看出,父母知道去哪里后给孩子零花钱的比例刚刚过半。有的家长把零花钱当成对孩子的奖励和鼓励,甚至有近三成的家长会“按需给”,近15%的家长“想给就给”。这让我们感到不安,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学生能否很好的利用父母的零花钱,应该由谁来教孩子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2.查看我市中小学生的消费行为环境

(1)中小学生消费相对集中的场合略有差异

协议后我们发现,学校房子附近的小店已经不是小学生消费最集中的地方了。看演示,37.6%的小学生表示平时去专卖店买东西,占受访者比例第一;其次是大型市场和超市,占31.5%;再次是离家近的小店,占20.8%;最后是学校附近的小店,占10.1%。中学生选择大型市场和超市较多,占被调查者的32.1%;然后学校附近有小店,占27.6%;习惯用品加盟店,占21.3%;离家近的小店占19%。

大部分被看的中小学生都可以算是消费场合比较好的选择。由于商品种类繁多,专卖店、大型市场和超市都赢得了中小学生的青睐。但由于商品质量的原因,学校周边的店铺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甚至成为学校可以停止缠绵的地方。但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小学生对学校周边的店铺反应不一,绝大部分是因为学校的狭隘。例如,有一些小学校要求学生相互报告,但大多数中小学生不太明白学校阻止他们在学校周围的商店购物的根本原因。总的来说,我认为如何准确引导学生购买商品是杜绝学校周围商品混乱的根源。学校在培养学生准确消费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狭隘的消费行为。

(二)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学生表示自己的零花钱没有计划支出

看演示,14.2%的中学生表示自己每个月的零花钱可以“做好使用记录,省一点钱”;59.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月的零花钱可以“尽量计划和使用”;11.1%的受访者表示“想用就用,花就花”;12.2%的受访者表示“想用就用,不够就找父母要”;2.9%的受访者表示想用就用,不能向别人借。养成不要过早规划支出的习惯,感恩学生的成长。这与我们眼前发现的情况不谋而合,近30%的家长会按需给孩子零花钱,近15%的家长想到就给。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具有自力更生的消费能力,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的自力更生能力,但如果外国科学和准确的指导,会鼓励他们。

(三)学习用品和零食仍在为中学生支付零花钱。

当被问及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时,65.3%的受访者选择“购买学习用品”;44.7%的受访者选择购买零食;16.3%的受访者选择“给同学买礼物或和同学聚会”;13.6%的受访者选择“购买游戏软件、音像制品等”;21%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这部分学生开始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衣服、数码产品等更依赖父母的消费品。可见,中学生在消费方面开始学习自立,人情消费和精神娱乐消费成为中学生消费的多元化表现。

(4)6%的小学生用客年的大部分压岁钱“救济需要帮助的人”,16%的中学生觉得省下来的零花钱应该“帮助和巩固国家建设或者帮助勤劳的学生”

看演示,处理大部分客年压岁钱,49.1%的小学生是“交给父母”的;23.2%的人“存入自己的存折或银行卡”;7.5%的小学生选择“找个小地方放起来”;7.4%选择“补贴户”;6.6%的人选择“买自己喜欢的东西”;6.2%的小学生选择“救济有需要的人”。

在检查中学生的零花钱储蓄时,28%的中学生认为应该“存放在自己锁着的`抽屉里”,21.8%的中学生认为应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16.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存放在自己的存折或银行卡里”,10.4%的中学生认为应该“由父母保管”

3.检查我市中小学生的心理环境

(1)以“质量好”作为进货标准的中小学生比例超过70%

看演示,75.8%的中学生把“质量好”作为购买商品的标准之一;其次是“便宜”,41.1%的中学生把它作为购买商品的标准;但以“顺应时代潮流”、“名牌”作为进货标准的受访者比例不小,分别为29.9%和14.9%。与中学生相似,83.9%的小学生把“质量好”作为购买商品的标准之一;第二名还是“便宜”,52.7%的小学生做选择;选择“雅趣”和“名牌”的比例分别为18.1%和13.7%。质量和成本仍然是中小学生购买商品的标准。

(2)小学生消费时更渴望教授和家长的教导。

看演示稿,62.1%的小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很期待得到教授或者家长的指导”,因为他们觉得教授和家长“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选择更好的产品”;19.1%的小学生希望被教,但希望“不要太小心”;11%的小学生觉得无所谓;7.8%的小学生不指望教授和家长来教,因为觉得“教不出来”。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在消除运动心理方面更容易表现出自立。看演示,有26.4%的被调查中学生不指望教授和家长来教,“因为教不会放”;26.3%的受访者期待接受教育。25%的消费者期待被教导,但不要太小心;22.3%的受访者表示不关心。

(三)“爱怎么买就怎么买”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学生带有偏见的消费观念

在中学生消费意见的偏见中,38.2%的被查表现偏向“爱买就买”,占被查人数的比例最大;32.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目前流行的东西”;然而,只有27.2%的受访者的表现本身就偏向于“终身事业,读书必买”;2.3%“别人有我就想买”。

可见,“随你喜欢买”、“随你喜欢买”已经成为中学生的主流消费观念,加强我市中学生的培养,树立准确的消费观势在必行。

4.透视我市中小学生维权技能消费环境

(一)对普通知识的消费把握

购买食品时,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作为一个消费知识来看,应该是每个消费者都熟悉的,看了演示,78.1%的小学生表示,他们在购买食品时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18.6%的小学生会“偶尔”看;2%的受访者表示“不”;1.3%的受访者表示“未知”。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在这方面较弱,只有64%的中学生会看制作日期;28.1%偶尔做;3.4%显示“否”;4.5%表示“不知道”。

(2)维权意识更加喜人

看演示,当“买了质量差的东西或者被卖东西的人骗了”时,33.5%的小学生开始选择“告诉父母”;23.3%的小学生开始选择“向消费者抱怨捍卫结构的权威”;19.7%的小学生选择“找卖东西的人的面”;3.8%的小学生选择“告诉教授”;19.7%的小学生选择“我不明白,我很庆幸”。

而“在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时”,54.1%的中学生开始选择“在购买地换货”;18%的中学生选择“与父母交谈”;14.8%的人选择“向消费者投诉捍卫结构的权威”;0.7%的人选择“告诉教授”;12.4%的人选择“别管他,用吧”。

(3)权利保护知识是迫切和必要的

看了演示,85.8%的中学生表示,想知道作为消费者,如何捍卫自己的法律权威不被盗用;10.8%的中学生表现出“冷漠”;3.4%的中学生表示“不”。由此可见,中学生获取消费维权知识的愿望尤为迫切。

综上所述,我市中小学生消费情况良莠不齐。可喜的是,我市大部分中小学生维权意识良好,希望获得维权知识。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数中小学生对消费知识的掌握较差,未能养成成熟的消费习惯,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出错,不良的社会消费民俗正在丰富中小学生的消费取向。准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不仅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集体成长。为此,我将命令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的正常机制,将消费的教导融入到学生的教导中,让学生从小学会如何做一个好的消费者,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为了清楚地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从网上查到了不少资料,里面的种种数据都使我们大吃一惊。最新一次全国24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万多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44.2%;7万多高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65.2%。这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中学生都有一副沉重的'眼镜'架在鼻子上! 而更糟糕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要求提高招生体检标准。近视学生在高校录取过程中,将受到极大限制。这些限制意味着每年有84%的高中考生,68%的初中考生被限考专业拒之门外。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初中生视力下降呢原因很多,其中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眼睛过度疲劳和不合理用眼方式,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而遭破坏。现在问题比较普遍的是学生课桌椅不规范,未能按年级、个体差异配置,不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教室采光不好也易造成学生近视。此外,长时间接触荧光物体,如电视、电脑等,也是造成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说不良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不可忽视,我们从网上搜查的资料中:体校的学生出现近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不爱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象。

其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大量的临床资料及动物试验说明:近视眼的形成与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现在,学生的近视眼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 51 %的同学是处于近视阶段的,大约占了二分之一 。

此外,我们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在休假时间中有24%的学生是在看书的,看书并非一件坏事,但看书也看的合理,这里的合理并非指书的类别,而是指看书时的姿势要正确.要遵循"二要二不要"原则,所谓:"二要"是指眼睛和书本距离要保持一市尺,和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一会,而"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线浅暗和阳光下看书和不要躺在床上看。可是根据数据显示,我们学生平时看书离书面较近和躺在床上看书的就占全校学生的64%.虽然力奋是好的,但为了成绩而损害眼睛的话,是很可惜。

有关资料显示,虽然饮食习惯不是近视的直接原因,但也属其中一个原因。比如说如果缺乏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2,就会使眼睛容易疲劳,从而造成近视。所以,我们要多吃维生素A,B2,含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鸡蛋,花生,胡萝卜,蔬菜等。

从调查中看,有一部分中学生由于姿势不正确和距离近造成了视力下降,说明这些学生对日常行为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的距离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强调,加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我们认为,眼睛的卫生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一上学就要进行"三要两不要"的习惯教育,使学生把这些基本要求从小习惯化。

尽管现在的高考、中考、初考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果用延长时间、题海战术来追求升学率,不仅会使学生视力下降,造成永远不能弥补的损失,而且还会使学生的体质下降,严重防碍学习,所以各学科教学都有责任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降低学习强度,使学生有时间注意休息。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目的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我们高中生而言,阅读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积累语言,提高语文成绩而且能够丰富我们的心灵,扩展视野,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养成。不良糟粕的文化会阻碍人们的发展。尤其是中学生的我们,不论是在心理或生理上都还未成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中学生阅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于是,小组成员决定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希望能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息县一高高一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高一新生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数量;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76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

A感兴趣70%,

B一般24%

C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

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

B娱乐休闲8%

C提高写作能力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

A双休日24%

B完成学习任务后49%

C随时读27%

阅读时间长度:

A每周2小时内20%

B2-4小时56%

C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

A作文选30%

B故事书8%

C影视娱乐10%

D中国古典名著15%

E童话寓言10%

F武侠小说3%

G杂志1%

H诗歌散文2%

I卡通类15%

J言情小说2%

K报刊类5%

L外国名著0%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

A随便翻翻8%

B应付式15%

C认真做笔记77%

有无计划性:

A有计划30%

B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

A10本以上0%

B5-10本0%

C1-4本75%

D0本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

A自己买50%

B向别人借30%

C学校图书室20%

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

A父母40%

B老师38%C朋友20%

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

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

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

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五、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20xx年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少于或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议论,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调查中发现,“阅读书源”来

自自己购买的比例大,研究“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潜力很大。“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教师不重视。调查中,老师没有强行要求的占60%,很多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看课外读物”时说,老师不强行要求,也看不懂。

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这一代孩子基本在电视机、VCD前长大,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语言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如今,家家户户都了有电视、VCD机。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听音乐。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体语文教师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作业量,调整出课时让学生读书。给出书目让学生去读,没有书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到2本。学校也应开放图书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语文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挤出课时指导读书,开展读书交流会,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阅读。

第三,学校语文老师还要宣传,让家长也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读书。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关于中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报告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日是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并将其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其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一、调查目的

由于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功课不断增多,学习负担加大,所占用的时间也逐渐增加,这些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睡眠,因此引发了近视眼、精神不振、课堂利用率不高等多种情况。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休息不好就势必会影响学习和其发育,由此涉及到学生睡眠质量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时间、对象及方法

调查时间: 2014年11月27日—12月9日

调查对象:金园实验中学初一(1)班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个别学生发放《中学生睡眠情况调查问卷》,了解中学生关于睡眠的基本情况。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

四、调查结果

(一)中学生睡眠情况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下列数据:睡眠质量好的学生只占少数,78.7%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时间不足。他们的

平均睡眠为7小时,睡眠不足率为30.5%。

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中学生睡眠情况确实不理想,睡眠质量好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太少,失眠、多梦、难入睡的比例较多。从这种现象的持续对学生的健康与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上课打瞌睡现象非常普遍,1个月内曾上课打

瞌睡的发生率高达91.7%;72.6%的学生每天上课至少打瞌睡1次,每次上课打瞌睡的平均时间长达18分钟。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很多,睡眠是影响上课是否打瞌睡最关键的因素。晚上睡觉时间越晚的

学生打瞌睡的机会就越高。

(二)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影响学生睡眠不好的因素主要人际关系复杂、学习压力

大、家庭经济状况、考试因素、担心饮食和生活习惯明显改变和感到前途渺茫等。睡眠不好对中学生上课有很大影响。还有晚上多梦,白天学习紧张,睡眠问题与睡觉时间晚,从而导致较差的睡眠习惯——早上不想起,甚至睡到中午,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健康。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也缺乏对睡眠的常识问题了解,也是影响睡眠的原因。

根据调查,导致睡眠不足或质量低的不良习惯主要有:

1、吃夜宵 2、喝咖啡 3、边听音乐边睡觉

4、睡得太晚 5、睡眠时间无规律,有时睡很久,有时睡很少

6、学习压力过大 7、容易多想,难以入睡

8、紧张焦虑,多梦 9、每天缺少锻炼,几乎没怎么运动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要想有好的睡眠质量,那么就要从习惯做起,在前面的影响睡眠

的不良习惯,要做到少甚至是不。面对打瞌睡的问题,应该让学生领悟了该门课程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并产生强烈的欲望去主动地听课,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时,打瞌睡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此,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以及提高学习兴趣是改善大多数中学生打瞌睡的有效措施。

还有第一,应控制学生的作业量。第二,平时教育学生关于睡眠

质量不足的危害及科学学习的方法。第三,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支配的时间。第四,学生宿舍要加强管理,保证学生不在宿舍开夜车、聊天。第五,少与同学讲话聊天,以致难以入眠。第六,为了更好的睡眠,可以在睡前喝适量的牛奶,听舒畅的音乐,最好是古典音乐。 另外还有四个要素对睡眠质量有很大影响,就是睡眠的用具,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时间,睡眠的环境。

1、选择适合您自己的睡眠用具

(1) 当你睡觉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移动身体的情况,因此成人床的最理想宽度应是肩的 2倍至3倍,而长度在190公分至210工分,这个范围已可以令你睡得舒服了。床垫应考虑其软硬度、弹性及透气等性质,最重要是能够保护腰椎、平均地承托整个人的体重。床铺硬度宜适中,过硬会使人时常翻身,难以安睡,睡后周身酸痛,太软则不利于脊椎的正常发育。

(2) 不妨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床单,被褥及睡衣,最理想的色泽柔和、舒服体贴、透 气佳、不易磨损等材料。

(3) 说一下枕头,枕头是最重要的睡眠用品了——享受快乐睡眠,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必不可少。对于枕头,枕头呢,往往有高低、软硬、弹性等的基本区分,知之宝根据填充材料不同将枕头分了软枕、硬枕和中性枕三大类,长期的经验和研究表明,枕头作为一个睡眠工具,它的基本作用是“承托”,因此一个枕头重要的评价标准首先是“承托力”,枕头的承托力的评价又要看每个夜晚,枕头对于人体头部的8小时承托整体表现情况。

2、睡觉要保持合理的睡眠姿势

右侧位睡眠有助于安睡。 睡觉的时候,尽量避免将双手放在胸

前,压迫心肺,阻碍呼吸。仰卧不是最理想的姿势,因为仰卧时舌根部往后坠缩,影响呼吸,容易发出鼾声。伏卧会压迫胸腹,容易导致呼吸困难,都是不正确的睡姿。

向左而卧也不是什么好方法,因为压着左心室活动对血液循环不

太好。向右卧侧、身体轻微弯曲据说是最佳的姿势,这样可以让全身肌肉松弛、血液流动增多、呼吸畅通。不过提醒大家,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不必过分计较自己的睡眠姿势,没有必要刻意为之,因为在一夜的睡眠过程中,夜间人体翻转次数较多,人是不可能保持一个睡姿到天明的,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在变换着姿势睡觉,这样更有利于解乏和恢复体力。

一般人以侧卧入睡时四肢肌肉得不到放松。睡熟之后手会不自觉

地搭压在胸上,容易引起噩梦;伏卧时胸腹部受压,口鼻易被枕头捂住,还容易“落枕”。侧卧时四肢放松,活动范围不大,不易打鼾。如果有某疾患,最好听取医生意见。对于患有某种疾病或有特殊情况的人而言,讲究一下睡眠姿势就很有必要。因为很多疾病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而诱发或加重的。所以,自行或被动采取保护性睡姿,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症状都是有益的。

3、给自己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因人而异,虽说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八小时,但其实足够的睡眠不 是从时间上的多与少来分别,而是视乎能否达到熟睡的状态,睡眠要适量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4、安排理想的睡眠环境

最适当的睡眠环境,至少应具备安静、遮光、舒适这些基本条件。噪声的敏感度因 人而异,任何声响超过60分贝,自然会刺激你的神经系统,信息还可以传递全声,让你无法安稳入睡。关灯睡觉当然与省电无关,而是因为黑暗的环境能让眼睛快点进入休息的状态,温度和湿度卧室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太热或太冷的室温都会影响睡眠,温度应在摄氏21度到24度左右,依个人的体质而调整。

最理想的湿度应是在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注意电磁场的影响力,室内的电磁场对个人健康有着莫大的关系,睡眠前应该尽量将室内的手机或产生电磁场的电器关闭。强大的电磁场会影响我们的生理运

作。

五、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

现象,专家提醒,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危害甚大,切莫等闲视之。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熟悉。比较之下,一个人只喝水而不进食可以存活7天,但不睡眠就只能存活4天,可看出睡眠的重要性。医学研究表明,偶然失眠会造成第二天倦怠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重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等后果。

经过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和自己亲身动手的调查与研究,我了解

了许多关于中学生睡眠情况,同时也对中学生其他各方面也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我认识到睡眠对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睡眠质量也关乎着中学生学习质量与上课效率。

另附调查问卷:

中学生睡眠情况问卷调查表

1、你平常晚上睡几个小时?

A、10小时以上 B、8小时左右 C、6小时以下

2、你平常几点睡觉?

A、10点以前 B、10—11点 C、11点以后

3、你经常熬夜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你白天打瞌睡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对睡眠环境,你最在乎的有哪些?

A、光线 B、温度 C、声音 D、床的舒适度

6、白天的什么时候觉得要睡一觉或者打个盹?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傍晚

7、 你晚上睡觉做梦吗?

A、经常做 B、偶尔做 C、不做

8、你睡眠质量好吗?

A、好 B、一般 C、不好

9、你认为睡眠质量不好对什么有影响?

A、健康 B、学习 C、其他

10、你用什么方法治疗睡眠不好的现象?

A、饮食 B、吃药 C、心理 D、其他

11、你早上醒来的感觉怎样?

A、很好很舒服 B、还好,算是解困了

C、没感觉 D、还是很累,还想睡

12、睡眠过程中,哪些问题曾经困扰你?[多选题]

A、入睡困难 B、睡眠很浅 C、多梦 D、醒的过多 E、醒的过早 F、失眠

13、如果你曾经有过失眠的经历,你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情感方面的问题 B、学习上的问题 C、害怕的情绪

D、环境、药物、饮食等原因 E、睡眠环境不理想

14、睡眠质量差对你有何影响?[多选题]

A、没影响 B、白天犯困 C、记忆力减退 D、长痘痘 E、身体抵抗力下降 F、烦躁、焦躁、易怒

15、如果你难以入睡,你会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解决?[多选题]

A、改善睡眠环境 B、自我放松 C、加强体育锻炼

D、咨询医生 E、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7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xx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xx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xx县各中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xx县近郊的5所中学,其中高中一所,职高一所,初中三所,随机选取每个学校每个年段的班级各一个,合计15个班级共699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一学生108人,初二学生121人,初三学生169人,高一学生119人,高二学生113人,高三学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实际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问卷35份,实得有效问卷664份,有效率为回收总卷数95.0。

,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个题项后有“是”和“否”两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焦虑范围广不广;而总得分则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该测验以整个量表在65分以上,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作为指标来考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学生的总分超过了65分,说明该生的总焦虑水平较高,范围较广,有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8个内容量表中,任何一项标准分达到8分以上时,表明该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需有针对性地辅导程度。

由班主任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的初步结果

1、xx县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xx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有正常的焦虑水平。从表一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另外,在各个内容量表的得分上,学习焦虑得分最高(M=,处在异常焦虑水平(焦虑倾向标准分在。从表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

表1664名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

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身体恐怖冲动总焦虑

焦虑焦虑倾向倾向倾向症状倾向倾向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标准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检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调查的分数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特别的个别辅导计划,要重点辅导。

2、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xx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余六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个说明女生的总体焦虑程度要高于男生。

表2不同性别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男生(n=女生(n=T值值

MSDMSD

学习焦虑7.422.998.552.61-5.1670.000

对人焦虑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独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责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过敏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体症状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冲动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总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说明:在这里n表示被调查的个体数目;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T值是两个数字相比的一个比值;值表示显著性,如果值小于0.05,那么说明相比的两个数字存在差异,下同。

3、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比较得知,初中生在这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初中生。具体比较可见表3

表3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初中生(n=高中生(n=T值值

MSDMSD

学习焦虑8.432.777.492.874.2650.000

对人焦虑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独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责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过敏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体症状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冲动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总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时,对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焦虑方面,初三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高一、高二的学生要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初一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初三学生要高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量表上,初三的学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初一学生要高于高一学生。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初三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多发期。

4、不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表4不同学校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梅中(n=二中(n=云职(n=三中(n=云中(n=

MDMSDMSDMSDMSD

学习焦虑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对人焦虑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独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责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过敏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体症状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冲动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总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对数据的统计后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可见表4。

对五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五个学校在学习焦虑(F=对人焦虑(F=自责倾向(F=恐怖倾向(F=二中、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对人焦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学生,而职高的学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职高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恐怖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的学生;而在总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并对畲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可见表5。

表3不同民族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汉族(n=畲族(n=T值值

MSDMSD

学习焦虑8.002.648.252.64-0.5900.556

对人焦虑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独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责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过敏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体症状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冲动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总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从上表可以得知,汉族学生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方面存在差距,汉族学生在该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畲族的学生。这说明汉族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惧感要强于畲族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畲族学生的样本不足所引起的无差异的假象,这个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三、调查结果分析

1、xx县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xx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焦虑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识的萌生比男生约早一年的时间,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早,更明显,他们变得易害羞、难为情,而且青春期的发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对胜利的变化和月经的来临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所以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特别是在与人交往时尤为突出,于是产生了对人焦虑。

男生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个可能与男生的性格有关,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赋予男生的形象是生来就刚强,为此在感情上不轻易外露自己,长此以往心中苦闷无处诉说,产生孤独感,而女生较男生更喜欢找人倾诉,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冲动倾向方面,可能与男生更多地表现出攻击、多动和违纪等外向行为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心理辅导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在各个年级中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主要因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已基本上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发展原因,初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渐形成并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着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责等。

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遭遇的学习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模式的确立,并由此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发展。

4、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总体上,云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其他几个学校较好。这个可能是因为xx中学和其他几个学校相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调查的汉族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上存在差异,汉族学生要高于畲族学生。这个可能是由于当前的家长给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护型的,使他们缺乏性格上的各种锻炼,依赖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差,所以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帮助就感到不安和没有着落。恐怖倾向的产生大多与家庭的过分保护有直接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社会环境。就学校因素来说,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标准,只顾考试课程而随意增加超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试科目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展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在冲动、自责、过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对学习、对考试的一种焦虑反应,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困扰,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中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上海等地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从这是开始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有计划的延伸到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这个对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8

一、问题提出:

每天放学时,各间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店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前就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

二、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个人消费情况,弄清学生个人消费的来源和消费开支情况,克服铺张浪费的现象,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三、调查实验经过:

1、调查范围:

我校部分学生

2、调查步骤:

收集资料——寻找调查方向——设计问卷,散发问卷,收回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给出结论——反复修改。

四、课题成果:

1、我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出下列两表:

表1、零用钱数量统计

表2、零用钱主要用途

2、关于零用钱的调查结果:

据调查显示,零用钱在150~200之间的中学生占调查的56.5%,而100元以下的却只有43.4% 。现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也越来越多,学生们都能自由地

支配零用钱。他们每月的零用钱多用于买书籍,其次是买零食和储存起来,再次是玩游戏。

3、中学生的消费方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待消费的态度是比较正确的,没有盲目追求社会的流行风。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在书籍上多花些钱,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是相当重要的。据调查,学生中,有,所以在名牌上多消费些是完全可以的。但也不能刻意去追求名牌,处处讲究名牌。

现代学生对于新生事物也在频繁接触,学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据我们调查所得,城镇中有29.4%的学生就好网上消费,而农村中更多些,为33.3%。或许农村学生对此更感兴趣吧。

现代交通比较发达,所以旅游也比以往方便。出外旅游不外乎要买些东西。据调查,有,那么,这样做是不值得的,或者说是一种浪费现象。

此外,我们对“中学生是否去成人娱乐场所玩”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学生有台球场等场所是专门为成人娱乐而建立起来的,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去那些地方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认为那种地方龙蛇混杂,不具有很强自我保护意识的中学生应当尽量不去。

4、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时代在发展,一代人的思想也在发展,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同样发生着变化。

首先,消费行为逐渐走向理性化。据调查,有近更合理地进行自己的消费。

其次,中学生还未能真正成为消费主体,换句话说,还未能与商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消费自主性、独立性正日益增强。调查发现,有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问到“和朋友去玩,一般谁结帐”这个问题时,有42.1%的同学是“各付各的”,这说明aa制在中学生中日渐风靡,中学生

对金钱对经济对消费有很明晰的了解,他们奉行“亲兄弟明算帐”的格言,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金钱纠纷。我们认为,这是他们的明智之举。再次,不盲目追求名牌,追求时髦。据调查,有观念有着更大的关系。很多同学都能够正确看待名牌,正确对待高档消费。

5、影响中学生消费的因素:

如今“个性”、“时尚”的思潮极大地冲击着消费市场。那么中学生消费时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根据我们调查发现,主要是如下几个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

中学生的消费行为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手段,中学生是社会的成员,因此这种手段也就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受着个体所处文化环境影响。而社会文化环境中区域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最大。如生活在大都市、普通城镇与乡村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上有较大的差异,即使在“都市化”乡村(如百官)里,这种差异也是十分明显,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程度要大大高于农村消费者。

(2)购物环境的因素和销售服务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经营者大都遵守“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因此商业经营者会尽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服务主要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指购物环境,良好的购物环境,有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激发购买情绪,提高购买信念。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问题提出

低碳生活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

我在统计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从第二题到第七题都是全部一次性打勾“a”的,所以让我产生了好奇,像是把空调开高一点、乘公车或者步行节省汽油、关闭电脑显示器、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等等大家都可以做到。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随手就能做到的节能习惯,虽然看似十分平常,实际上这就是环保。而且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为什么大家不多做一些呢?

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一般”的人数比较多。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否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不是特别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另外因为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但是还是把电池专门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待,也是乐于配合的。

四、我的感受

低碳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因为近期世界气候以及地质环境变化的剧烈频繁,使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就象书上所说的,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开采那些无法再生的资源,那么终究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让人类居住。那样子的话,最终我们害的还是自己。虽然现在污染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如果每个人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的话,还不算太晚。

我还记得我们去年曾做过一次垃圾分类的研究报告。我们准备好了相机,并走访了嘉绿苑社区、德嘉社区等几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但是调查出来的数据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社区每个月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巨大,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还只是一个社区的数量。杭州有那么多的社区,如果叠加在一起的话,杭州会制造出大量的垃圾。而且我们也知道,垃圾的处理过程是非常的繁杂,所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应该是从最根源处减少垃圾的污染。

塑料袋现在已全面禁止免费发放。去超市只能自带环保袋,或者购买塑料袋。虽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方便,但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看到,那些不容易降解的塑料袋在人们的手上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美观实用的布制、纸制环保袋。看着也十分的舒服,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最重要的是,真正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中学生调查报告 篇10

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情况的调查  XXXX学校 周XX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轿车、摩托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有些人也许驾车技术成熟,却不会“走路”了。我在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调查了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那时,学生恰好放学,大人也恰好下班,正是人流高峰。在短短五分钟内,我就发现许多人“走路”不合格。具体调查情况如下: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调查表时间:2月1日11:0511:10 项目  人数 学生,小孩 其 它  总 数 走斑马线的人 6 8 14 不走斑马线的人1 62 63  据计算,不走斑马线的人占总数81.8%左右,而走斑马线的人约只占18.2%。可见有许多人缺少交通意识,不会“走路”。学生中走斑马线的约占学生总数的85.7%,不走斑马线的大概只占14.3%;其它的一些大人中约有88.6%不走斑马线,只有11.4%左右的人走斑马线。由此看出,“走路”不合格的大多数是一些大人,绝大多数的学生、小孩较好。不会“走路”,违反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事故。而且我还发现有一些大人常常会带着小孩乱穿马路。做人父母,更要为人表率,否则将带坏小孩。我们应对“走路”问题引起重视。

河流在哭泣的'社会调查报告 初一(1)班 周 鹏 我家附近有一条“臭河”,那条河乌黑乌黑的,河面上飘着些塑料袋,很脏。听当地年纪较大的大人说,以前这条河十分干净,清澈见底,河里的鱼很多,游来游去,十分活泼。而现在,工厂里的污水排放到河里,路边的行人随手将脏东西扔到河里,渐渐地,河也从以前的干净、清澈变成了这肮脏、发臭、乌黑的臭水沟了。我还听爸爸说,那条河原本是十分干净的,爸爸还在河中游过泳呢,而现在,谁还敢到那条河里去游泳。现在,到河边看看,河水中一条鱼也没有。也是的,现在还有什么生物,能有什么理由在这里生活呢?这里没有任何条件能让生物适应。现在,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在积极改善水质,可是单靠有关部门是不行的,因为现在还是有人随便将拉圾倒入河中,小孩在河边任意大小便,工厂还是把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河中,如果像这样下去,这条河是会干涸的,其它的河也会被污染,慢慢地,就连大海也会被污染,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所以,请同学、市民们千万不要污染环境、污染河流了,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对乞丐的社会调查报告 高一(5)班 张 剑 春节期间,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纳闷的是乞丐也越来越多了。一次,竟有三、四个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儿童绕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有组织的“丐帮集团”,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帮帮主”了,他们正在开他们的丐帮代表大会,制定乞讨纲领。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他们便散了。回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继续它们的乞讨。更令人可愤的是在公交车站,为了乞讨,一个小孩竟为一个年轻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钱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却嫌钱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让人见了既可愤又可怜,那年轻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钱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离开。竟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我便开始了一次社会调查。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车站、五马街、人民路这三大版块,可分为5大主要人种:1.学生求学; 2.老人乞讨; 3.残疾求助; 4.儿童赤膊求助; 5.卖艺求生。(各数据见下表) 地点 数据人种公交车站(大南门车站)五马街人民路合 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学生求学0/215.4%342.9%520%老人乞讨360%215.4%342.9%832%残疾求助240%430.8%114.2%728%儿童赤膊求助0/323%0/3 12%卖艺求生0/215.4%0/28%总 计5100%13100%7100%25100%(注:某一天我所见的情况)他们这些乞丐的真面目不知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向人求助,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好心人骗取同情心,得到不正当的金钱,从而使许多好心人不敢献爱心。〖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倘若他们是真正的求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愿意去帮助他们,而且会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望有关的部门对此情况重视。

"中学生调查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