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4.03.28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分享。

您也在寻找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范文吧?在作品这本书当中描述的一些情节,让阅读者会留下深刻印象。读后感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的文体,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梳理了“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的一些关键点和信息,只供参考的信息资讯!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1)

查尔斯·蒂利(1929-2008)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政治社会学家,在社会运动、斗争政治、民族国家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本书是由魏洪钟先生翻译的,尽管译者魏洪钟先生声称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翻译蒂利这本《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时,甚至一个词一句话也要花上一两周时间”学术界对他的翻译的回应是这本“历时两年”的译著,翻译水平和作者所追求的“信、达、雅”境界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蒂利的著作在欧美学界,素以简练直白著称,但在魏先生的译本里,难以读通、读懂的句子却比比皆是。

艰难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几点收获:

蒂利首先关注的是,在欧洲历史上,有帝国、城邦国家、城邦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国家组织,为什么在近代史上出现了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变的一贯趋势。首先,我想对民族国家这一概念申明下我的看法,蒂利他在原文中使用的是“national state”,这个词是很难直接翻译的,特别是不能翻译成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民族国家是指人民在文化和语言上具有同质性的国家,或者是由一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在这里,民族国家不是强调人民的同质性,而是指领土和国家治理的属性。蒂利指出,自17世纪以来,不同类型的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体系和国际竞争中来,大部分时间是以战争的形式进型的。

在长期国际战争压力下,中央集权的国家形式被证明为最有效的,因为随着战争的升级,国家为了应对战争,必须从国民手中稳定地吸取大量的资源,从而维持大规模的常备军,同时有效的政府管理也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和支持。使国内财富不断增长,以购买更先进的武器,而传统的帝国,城邦国家以及城邦联盟则受限于分散的间接统治形式、狭小的领土和人口或软弱的政府管理能力。比如帝国。

虽然帝国也统治着辽阔的领土,但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的干预一般是有限的。实际对帝国的各地进行治理的往往是世袭贵族或本地豪绅,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头蛇”也没什么发号施令的能力。另一个例子是城邦。许多意大利城邦,如米兰和热那亚,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这样的袖珍州通常覆盖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有限的地域和物力和财力是无法支付起以后高昂的战争费用的。最后,城邦联盟,虽然城邦联盟的面积相当大,但城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没有一个中央政府能够对所有城邦下达命令。不便于在短暂的时间内大量累积到宏大的资源来应对战争。

因此,最终的结果是中央集权国家的胜利:经受战争洗礼的国家都选择了民族国家的形式。

蒂利还指出,虽然欧洲国家最终选择了中央集权的国家组织形式,但它们为什么会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形式?蒂埃利认为,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强迫和资本的结合是不同的。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蒂莉也很抽象,或者我的天赋有限,所以我无法渗透他的秘密收藏。

但是梯利大致认为,在那些强制力高度集中,而资本相对匮乏的国家,比如你说的沙皇**,代议制的发展就比较缓慢,沙皇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官僚体系对贵族和农民进行无条件的压制和攫取。梯利把这些国家叫做“强制密集型国家”。但在强制力相对较弱、资本高度集中的国家,比如荷兰,城市的资本家可以在政权中获得更多的代表权,因为如果你不给我代表权,我就不会借给政府钱。

梯利把这些国家叫做“资本密集型国家”。当然,力量和资本的分配如何影响政府的形式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我认同梯利的这个观点,即国家如何控制“枪杆子”和“钱袋子”决定了国家形态的发展。

如果枪杆子和钱袋子都放在某一个利益集团中,或者枪杆子和钱袋子都通过好心的国家来提供,统治者可以肆无忌惮地绕开为资源榨取而不得不与资本和市民社会力量展开的讨价还价,所以我认为国有经济的过分强势和外援,就为“去民主化“铺平了道路,。这一点,将是所有后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的。

3 蒂利还提出了一个观念,国家发动战争,战争塑造国家(states make wars, wars make states)。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全民征兵制度基础上的强大常备军。为了在行政上和财政上支持军队和发动战争和出于社会管理和资源榨取效率的考虑,而逐步从较为简单的政府功能逐步扩大为较为丰富的行政体系。

这个过程,一方面扩大了文官政府系统在国家政治权力格局中的权重,相应地削弱了军队组织在国内政治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与被榨取者的讨价还价中,资本和社会组织力量的壮大和议会的最终出现,也削弱了军队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权重,比如,为了争得大地主和资本家对战争的支持,国王有时必须建立某种代议制度,为社会精英提供一个利益表达的平台。这些大地主大资本家如果能分得政权一杯羹,就更愿意为国王的战争做贡献。法国的路易十六负债累累,因此他不得不召开一次会议,让贵族和平民有某种代表性。

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上,军队首先表现为对外威慑力量、垄断家庭暴力的工具、军事组织的副产品。蒂利将这样一个过程称之为“政府平民化”,军队组织对政治的影响力,在军队自身的专业化、文官体系扩权、资产阶级议会的兴起和社会组织力量上升的过程中逐渐下降,最终成为远离篡取政治权力的一支力量。

4 蒂利提出的抗争政治理论,他认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要求的直接统治方式与资源吸取能力改变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激起了各社会阶层广泛的“抗争”,抗争对政治民主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又在改变民众“抗争的方式。在非民主条件下,斗争往往是自发的、局部性的、带有暴力倾向的、追求狭隘的局部或群体性目标的,通常表现为纵火、喧哗、攻击税务人员、抢劫房屋等。在民主的条件下。

则更采取普适性、模式化和自主性的抗争。包括罢工、示威、群众集会等,斗争的组织性大大加强,对普遍的意识形态和认同也有了更多的诉求。也就是说,民主化提高了抗战质量,抗战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2)

读《欧洲史》有感

吴闯荣程集团

近日,我通过阅读《欧洲史》一书的几个章节,了解了欧洲大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从古代爱琴海文明,到希腊城邦的创建和扩张,再到一系列的战争、制度、民主、科技,这些都书写了欧洲的历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洲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与许多大陆一样,战争的发展、王朝的更替、人口的增长、制度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的建立和英雄的出现,都促进了历史、种族和宗教的发展。

从一开始,爱琴海人就生活在克里特岛等小岛上。他们不仅建造了坚固的城堡和华丽的宫殿,而且还是普通的水手和商人。在这些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下,爱琴海已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中心。到后来,希腊的各个城邦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各地之间的战争不断,战胜者不计后果地荼毒战败者,摧毁农作物,夷平城市,**人民或将其卖为奴隶,古希腊的城邦在内斗中耗尽了力量。

这是无法战胜来自外部的威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提醒社会要避免内耗,团结一致。

然而,古希腊给欧洲和全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例如,古希腊创立了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这些学科是欧洲课程体系的开端。

古希腊也涌现出很多着名的大家以及着作,在世界各个领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如“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文学上着名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着作。

古希腊开创了欧洲的历史,也从思想上摆脱了过去以神话解释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力求用已知事物和逻辑来推理解释未知事物,成为后来西方发展实验科学的创始者,也为后来社会发展奠定了科学和人文基础。(作者系荣程集团天津汇通高新技术****副经理)***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3)

《欧洲笔记》陆春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xx年3月版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xx年,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

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你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行走文学”,因为其中有参观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的感触;有对东西方艺术观念的比较;有徜徉在欧洲古老建筑中的浮想……你也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旅游指南”,因为其中有不少关于旅行的小贴士,如买了东西怎样退税,坐火车怎样买票比较合算,喝什么样的红酒才是性价比最高的……

但与那些故作深沉的“行走文学”和天花乱坠的“旅游指南”相比,作者很“私人”的文字与感受却别有一番动人心处。他会写因为护照上的磁条脱落而被警告有可能被拒绝入境后,在飞机上如热锅上的蚂蚁的窘状;他会写在国外被人斩了一刀后那种又气愤又心疼的心情;他还会写在异国他乡画出得意之作时的“臭美”感觉……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

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4)

推荐:

史书读的少,所以一开始读起来有些吃力,前前后后读了近20个小时,终于等到读完的这一刻居然有点意犹未尽。

认真的写下书评吧!

本书绝对的重磅级,算是很能打的了。走的是论述型路线,以国家为分析单位,重点剖析政治和军事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是简单交代事情的过程。克肖虽然为人口趋势、社会变化以及宗教、文化娱乐贡献了好几章,但大的篇幅还是在挖掘和追踪推动欧洲发展的力量。行文很严谨,读起来比较流畅,有时候语句又十分可爱,跟想象中的史书有所区别,也凸显了克肖睿智又不刻板的形象。

好了,这本书优点太多,说几个我觉得不错的点(读后感)。

塑造了欧洲1914-1949年的大历史观

克肖对于整体的大时代背景交代的非常用心,重点比较鲜明(对于史书读的少的我,重点太多了),整本书读下来,对欧洲1914-1949年的情况,特别是一战和二战,包括黄金二十年代以及经济大萧条时期,基本上会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脉络。另外,克肖对于历史事件的评论很公正,书中大量引入当时政客、文学家、士兵甚至平民的直接感受,让我们能直接目睹那个时代。

不久前的力量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欧洲

与人心所向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欧洲在20世纪下半叶的重生铺平了道路。两次大战期间,尤其是“二战”期间,技术与科学创新蓬勃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1949年苏美都拥有了原子弹,核战争的幽灵自此出现,这个危险使人们心怀戒惧,帮助促成了1945年时谁也想不到在欧洲能够实现的和平年代。

人民的战争比国王的战争更可怕

在战后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暴力有增无减,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杀伤规模前所未有,却远比不上人类在二战后堕入的人性泯灭的无底深渊。种族灭绝、大清洗、驱逐、复仇、政治分裂等接踵而来。“二战”以一场民族灾难开始,又以另一场民族灾难结束。

遗憾的地方

其实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并没有被视为对欧洲的威胁,那是因为意大利人将侵略对象对准了埃塞俄比亚人。但书中仅仅只是提到了这个见解,并没有进行延伸。欧洲在欧洲之外发生的历史事件在本书中没有涉及太多。

总体来说这本书非常棒,最后引用劳伦斯·里斯的话。

“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读的史学著作不多,这很可能是其中一部。”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5)

“他们把卷帙浩繁的古希腊与罗马的历史,浓缩在30多万汉字的一册小书中,线索清晰完整,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知识点一应俱全,词条般的说明与释义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且注意照应古今之间的各种联系,不时点出古为今用的借鉴意义,给人合理信服的阅读印象。”

真没感觉到“线索清晰完整,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知识点一应俱全”。看完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真的一点脉络都没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根本没有或者不详细,雅典的改革只讲了一嘴克里斯提尼,梭伦和伯利克里呢?罗马就是一直打仗,打完南边打北边,打完东边打西边,罗马人的内政没咋说

古希腊我去看的《希腊史研究入门》,古罗马我去看的杨共乐的mooc,这才有了点脉络从特洛伊讲到奥古斯丁时间跨度还是太长了,不仅要有历史的叙述,还要有文献和考古发现的分析,历史事实的讲述就要牺牲不少细节,这些细节对西方人可能跟中国人对中国历史一样是常识,对很多中国读着可不是,比如我。

总之,这种“字数不多,主题庞大”的书不适合入门就是了。不过这个系列我还是会读下去的。毕竟已经买了三本了。对了,没有地图,啥都靠脑补,真是要命。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6)

看完一些旅游书籍,有些介绍了食物,有些介绍了路线,有些介绍了风景,有些介绍了历史文化,有些介绍了地理位置和自然风俗,还有一些介绍了保姆的风格。但叶永烈的书还是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奔放自由的身体。

打开《欧洲自由行》,仿佛自己也开始跟着作者旅游,飞机的晚点,轮船的士,空姐的一杯饮料,乃至导游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给作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而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真实的旅游生活,不做作,不夸张,雍容,而又自然。但作者毕竟《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编创,知识渊博,眼界独特,行走之处,无论是重大历史事件,还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或者与此相关联的丝丝缕缕,没有什么能逃过作者的眼睛。他不是一个说教者,而是一个兴致勃勃地游者,举重若轻,一笔带过,了无痕迹,却又形象生动,挥之不去。

因此,看着书,也好像和作者一起,开始了欧洲十国之旅,眼前是姹紫嫣红的美景,是波澜壮阔的气势,身边是谨小慎微的防范,是熙熙攘攘的**,是市井百态的忙碌,是湖光山影的悠然,而心中,则是感慨万千的叹服,是宁静如水的甜美,有历史自然的凝固,有对于人生社会认识的升华......

从飘在维也纳上空的音符开始,一路游去,看见绿草茵茵的荷兰,建造了600年的科隆大教堂,他深情地写道:每当我想起科隆,脑际就浮现出莱茵河的粼粼波光和那座无比威严的科隆大教堂,而耳畔似乎还缭绕着夜半回荡在天际的悠悠钟声......旅途上,美丽的塞纳河,古风犹存的比利时,钢铁王国卢森堡,都给作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来到奔驰的故乡斯图加特,作者不厌其烦,从本茨和戴姆勒写起,从第一辆车的诞生写到奔驰的现状。

来到独立思考的瑞士,作者又细细描摹了这个金融帝国与钟表王国以及它的友好邻邦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在描写瑞士的笔墨中,作者发出了少有的感慨:此次瑞士之行,使我明白:安静而中立的瑞士确实很适宜写作,难怪已经加入英国籍的韩素音,却选择了在瑞士安家。

在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作者重点介绍了但丁和米开朗琪罗两位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师,在条条大道通罗马得意大利首都,则主要写了风土人情和盛大的斗兽场,而在教皇之国梵蒂冈,则突出了两个之最:最小的国家,最少的人口。在写切尔诺贝利核阴影时,作者心情沉重地写到:

正当人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科学家指出,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的威胁要经过漫长的一百年才可能消失。笑容从人的脸上消失。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乌克兰和周边地区。

走过墨西哥的历史年轮和《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花絮,,走过本.拉登的加拿大跳板和温哥华的美丽如春,从欧洲的签证,到欧元,到宾馆,到车与路,到街头的广告,购物,到欧洲的华人,司机,导游,作者用他的眼睛看欧洲,用他的心体味欧洲,用他渊博的知识解读欧洲,有暖颜色,也有冷调子,但却没有讴歌和鞭挞,作为一个客观的游者,他用尽可能冷静的目光,暖暖地心意,深情地诉说,为我们描摹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以真善美和假恶丑来标注,而是静静地存在着,鲜活地运转着,它,就是欧洲,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视界的远方......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7)

笔者在本科时代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翘课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原因是内心的浮躁和年轻人永不止息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喜欢获取新体验——当然不是见鬼十法和碟仙笔仙之类的作死式探索,而是集中表现在爱好读杂书,尤其是专业以外的书上。有一段时间甚至对诺查.丹马斯和尼克.勒梅炼金术云云大感兴趣,竟然还做了很详细的笔记,真是诧异当年自己的认真劲儿。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读书的范围反而比当年陡然狭窄了许多——专业对一个人的塑造或者限制是全方位的,这也让人既喜且忧。喜的是进入角色比较顺利,也比较彻底,适应了专业要求;忧的是,过于集中关注某一领域也就同时意味着错过了许多其他领域的信息获取和知识更新,造成对一些问题认识上的停滞乃至过时,这的确是不好的。为“纠偏矫正”,丰富阅读题材和平衡知识结构计,笔者有意补充一点“粗粮”,换换脑子,读一些“非专业”的书,于是便盯上了这本《战后欧洲史》。

该书的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笔者乃至许多像笔者一样,受过国内中学历史教科书教育的人对战后欧洲历史的某些空白。众所周知,国内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世界现代史的叙事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之始,围绕两次世界大战和大战之间的世界,分成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来分别讲述人类的两种历史,它们是“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主题。二战后,随着冷战的爆发,两个世界的叙事方式彻底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历史也分道扬镳,分别叙述,褒贬明确,如苏联历次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西欧滞涨等。但是,在这些纪事本末体的主题之间,难道就没有其他事件发生吗?换句话说,导致这些重大事件发生发展和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呢?显然,看似精确概括了重大史实的“历史主题”难免挂一漏万,缺乏必要的逻辑和细节,它的潜在导向是只要人相信,而不需要人思考,乃至理解。

本书恰恰在许多历史逻辑和细节上详于论述,娓娓道来,使人身临其境,并发人深思。由于知识结构之不同,一些西方人熟悉的事实却恰恰是东方读者所陌生的,本书的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交代往往发挥了“译者注”一般的功效,弥补了许多笔者此前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缺失,刷新了一些刻板认识并促使笔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观念。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的许多经典论述和见解也对我们这些非欧洲文化知识背景的东方人理解那段特殊的岁月助力不少。譬如在谈到意大利长期处于欧洲现代文化边缘的原因时,作者推测“也许部分原因和它自身历史上的离心状态和所属位置有关: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博洛尼亚、米兰和都灵,各个城市都自成一个小世界,拥有自己的大学、报纸、学术圈和知识界。罗马是权威之地,是恩惠的源泉和权力的中心,但它一直没能控制过整个国家的文化生活。”(P184)

深阅读的确有电子产品主导的碎片化的“浅阅读”和快餐阅读所难以企及的好处——它更能激发人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精确信息的吸收过程更加集中,所获知识的“充电”效果更佳,思维影响的“续航时间”更久,同时也是基础学科,如历史学的研究者所必不可少,绕不过去的主流阅读方式。试想,一本专著从酝酿、创作到出版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要超过作者的初衷,比如这本《战后欧洲史》。其写作念头最初的萌发是在1989年,中文本译作出版于2010年,而笔者读到它并打算写一点东西时已是2018年!古人言:书非借不能读也。但笔者却以为,历史类著作往往是书非久不能读也。未经一段时间洗礼筛选的著作不经检验,难以彰显其价值和生命力。舍此,无以花最少的时间、精力,获得人类最丰富、高级的思维成果。

前文已悉,本书最初的缘起是在1989年——“一场政治地震动摇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冻结的地缘政治结构”(p1)。随着冷战的“铁幕”徐徐落下,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将继续,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冷战把原本不大的欧洲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一个福利社会、资本主义繁荣和享受核保护伞庇护的欧洲,另一个则是“荒凉穷困和秘密警察”,充满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阴森晦暗的欧洲。但其实两个欧洲的命运分野早已开始,1945~1989年的欧洲与其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毋宁说是一个中间过渡时期,它是一段战后的间歇期,“1945年结束了无休无止的冲突,然而它的尾声又持续了半个世纪”。老欧洲已逝,新欧洲需要重塑。雷马克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管子》亦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战后欧洲从分裂、冲突走向统一、和解的历史足使我们思考人类命运的同一,窥见人类发展的前景。

真实的历史事实往往比情节更令人感到吊诡和不解,就像欧.亨利的结局,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8)

在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来了解欧洲之前,我对欧洲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旅游景点上,美丽的城市、壮观的教堂和博物馆,精致的建筑和美味的食物让人流连忘返。但是,通过我的工作经验,我对欧洲的认识已经超越了旅游的层面,而是更多地了解欧洲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在欧洲,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德国的酿酒文化、意大利的咖啡文化、法国的葡萄园文化以及英国的下午茶文化等等,它们都是欧洲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在众多的文化中,最深刻而持久的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是欧洲文化繁荣的起点,也是它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这个时期中,人们的思想解放、艺术创作以及文化交流等等,都是以意大利的弗洛伦萨为中心的。在这个时期里,欧洲最著名的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都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崛起的。

在历史的变迁中,欧洲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活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战争的摧残,但是它们依然能够在苦难中坚强前行。尤其是欧洲二战的历史,更是给了人们千丝万缕的思考。在战争中,欧洲人民承担了沉重的历史负担,无数的无辜者死去、流离失所。但是,欧洲人从来没有放弃对和平和自由的追求。如今的欧洲不断地在推进合作与发展,不仅建立了欧盟这一强大的组织,还积极参与着全球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挑战。

了解欧洲文化和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欧洲的社会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欧洲的社会制度、福利制度、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是颇具特色的。欧洲的社会福利是非常完善的,这得益于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和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教育方面,欧洲国家也是相对比较重视的,高等教育水平一般很高,很多国家只要毕业即可免费贷款返回学费。医疗制度则更是人们信仰的保障,大多数欧洲国家是公立医疗体系,能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总结来说,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来了解欧洲,我不仅对欧洲的旅游景点更加熟悉地了解,还对欧洲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欧洲继承着浓郁的历史文化,酝酿着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欧洲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欧洲将会继续保持并延续自己的多元化优势,并为世界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9)

在过去的五百年里,欧洲一直深深推动和影响着世界其余部分的历史进程,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了解在欧洲发生了什么事,即便对中国人来说也近乎一种义务,否则就不免被视为对世界潮流一无所知。这种状况在1945年后受到了冲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元气大伤,在新的全球格局中被边缘化了,欧洲发生的事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其意义似乎多少是有所下降了——但这也可能只是因为人们尚未足够清楚地意识到其意义有多么重大br>以“战后”(post war)为题撰写欧洲史,首先意味着作者委婉地承认了那场破坏巨大的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划时代意义,因此足以将它的历史断为两截。确实,二战主要仍是一场欧洲内战,它带来摧毁性的浩劫,却没有使欧洲人自己成为胜利者——1945年精疲力竭的欧洲人尴尬地发现:

他们未能靠自己的努力从法西斯手中解放自己,却要靠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外人重获自由。而英国这个战胜国,在战后初期甚至比战败国显得更寒酸和阴沉。几百年来,欧洲人第一次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现在他们居住的土地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夹在美苏两个帝国之间的一块软豆腐。

更糟的是,虽然名为“战后”,但关于战争的记忆和阴影仍然长久地折磨着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欧洲历史上研究得最彻底的时期,但它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许多事情令人尴尬,甚至有罪。

大多数欧洲人被动地经历了战争,没有表现出任何英勇行为。1941年,纳粹仅用806名德国共产党人控制被占领的挪威,其中只有1500人统治法国。当然,最受折磨的是德国人自己——战后在几代人的时间里,德国人一直在不停地拷问本民族的灵魂:为什么那个年代的德国人竟然会干出种族灭绝那样可怕的事情来。

欧洲的其他国家也一直在紧张地注视着德国,怎样使这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给邻居带来好处而不是军事伤害,长期以来都是所谓“德国问题”的核心考虑。

但一个新的欧洲还是从废墟中渐渐复苏了。那场战争至少也有一个好处:它的巨大破坏力使法德这样的世仇也终于认识到,再这样争斗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为渴求世界霸权而战的念头简直像是疯人院里的笑话。

现代战争中将没有赢家,而且打到最后,却还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正是在这一政治共识的基础上,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新秩序逐渐构筑起来,其特点是协商、合作、团结;而一种身份认同也逐渐在欧洲扩散——即更多人开始认识到自己是“欧洲人”,而不仅仅是法国人、德国人或波兰人。

这些缓慢而有力的共识最终取代了40年前的冷战。如果将欧洲本身视为一个朝鲜半岛那样的地理单元,那么它事实上与朝鲜半岛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一个整体被一道冷战的“铁幕”分隔为二,自身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两个部分各自以美国或苏联作为自己未来的榜样,而这两个未来之间的不可调和,使内战以冷战的形式继续着。

就此而言,战后欧洲的处境实际上是世界上其他类似情形的一个原型和缩影:即一个沿着意识形态的边界**的共同体,如何重新塑造一个整体的认同感。

这远非易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失血过多。它只能绕过美国和苏联,而且小心不要让两个巨人打架——一旦如此,最不幸的就是欧洲夹在中间。雷蒙阿隆曾说:

“在20世纪中叶,做每一件事都要事先考虑和顾及苏联对于此事的态度。”——其实对美国也是如此。在战后的六十年里,欧洲始终受困于这两大外部威胁:

有时它觉得最要紧的是赶走苏联,而另一些时候(甚至是同时)又觉得美国这种“浴缸和冰箱式的文明”才是对欧洲最迫在眉睫的威胁。

渐渐地,在这样的差距中,欧洲获得了明显的自我认同。它不仅代表一些物质成果,更代表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有别于苏联所提供的那种未来,也和美国有着很大不同——到底有多大,取决于欧洲人自己的感受和自尊心。

在这一点上,1968年可谓是关键之年:这一年的“布拉格之春”使得许多人对苏联的幻想破灭,而同年越战也达到高潮,这又使欧洲的反美运动达到巅峰,欧洲所有政治派别都坚决反对越战,当时激进分子甚至声称“越南就是美国的奥斯维辛”——这一情形就像前些年欧洲人在美军虐囚丑闻上的态度。尤其在冷战之后,“非美国”已迅速成为欧洲人自我身份认同中的最普遍的因素。

这样,“欧洲”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成了一个象征符号——当人们想起它,就觉得它意味着一整套核心价值观,例如包容、平等、民主协商、自由、公正、简单等等。简而言之,欧洲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苏联和美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所谈到的“欧洲”,在战后初期实际上仅仅指的是“西欧”,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对这套价值观的接受,它们才被“欧洲”所接纳。

基本上,欧盟的扩大就是这一套价值观的扩散过程。就此我们才能充分理解,为何“回归欧洲”成为1989年后中东欧社会普遍的渴望和政治主题——仿佛它们之前不在欧洲似的。这里的“欧洲”不是地理概念上的,而是政治意义上的。

也就是说,有着那一整套价值观的“西”欧,才是欧洲,而对于中东欧知识分子来说,重要的就是获得这个欧洲的承认和认可,并进而自身热切地融入进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认为被欧洲排斥和遗忘是一种奇耻大辱。改变的代价是值得的:欧洲将是你的未来。

然而这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难题:按照这样一整套独特的价值观,那么像俄罗斯和土耳其这样异质的、格格不入的文化共同体,就必然无法成为欧洲的一部分——事实上本书作者也并未将这两个大国视为欧洲国家。也就是说,在开放欧盟成员国内部边界的同时,正如书中讽刺的那样,外部边界的到了加强和固定:

“文明的欧洲人之间可以互相跨越边界,但绝不能给外部的‘野蛮人’这种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欧盟不会剥夺任何国家申请入盟的权利,但土耳其的申请从1987年以来一直被搁置不理。这导致俄罗斯和土耳其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并导致它们不再将欧洲视为唯一可能的未来。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确实存在缺陷:5亿欧洲人分布在46个国家,这种多样化使得决策非常困难,很难在国际舞台上采取果断行动。欧盟现在拥有一个极其庞大而笨拙的**系统,内部使用20多种语言,要协调一致就已非常困难,欧盟为所有27个成员国对《里斯本条约》的支持而花费了8年时间来谈判和批准,而成员国还时常抱怨自己不被尊重,仅仅成了“一个超级大国集团内某个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去年选出的首位欧洲**范龙佩与其说是“领导人式的**”,不如说是“主席式的**”——他的当选不如说是因为他对其他政治人物的威胁最小,因而才被各方所接受。最近,反对欧盟的英国独立党成员奈杰尔法拉奇当面侮辱他“拥有湿抹布的气质和银行小职员的外表”,根本不能算一个有魄力的政治领袖。

不过,如果将来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国家实现联合的话,恐怕其情形更接近于欧洲,而不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所提供的模式。在这方面,欧洲开辟了一个未来,并证明是可行的。即使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应该知道欧洲发生了什么。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10)

身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中国人民举起义旗进行了猛烈的反抗斗争。以广州人民反对进城斗争为代表的反英怒火蓬勃发展。各地各族人民的反英斗争和反清起义风起云涌。从一八四一年到一八四年,有记载的就有一百一十起,农民起义烽火遍及全国,广东、广西、湖南三省斗争更为激烈,到一八五一年一月,终于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平天国革命对欧洲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在_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_一文中指出 “ ‘对立统一’是否就是这样一个万应的原则。这一点可以从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中得到明显的例证。

欧洲各国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和争取比较廉洁的政体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取决于**帝国欧洲的直接的对立面_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取决于现时的其他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取决于**的威胁及其后果,一一可能发生的全欧洲的战争”。外国殖民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动荡。英国炮舰政策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迅速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因而在中国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运动。这次革命不但给清朝封建统治者以最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这个“世界上最古老最坚固的帝国”的统治基础,而且对欧洲革命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克思指出 “这次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一定比**的所有战争,意大利的宣言和欧洲大陆上的秘密社团所起的影响大得多……”

185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太平天国革命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 ‘件国苹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的雷上,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太平天国革命对欧洲大陆的经济危机产生重大蛇影响,欧训大陆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革命运动化此伏彼起,迅猛发展。

当时,意大利民族运动高涨,北部诸邦反奥斗争烈剧。一八五九年四月托斯堪纳人民起义,

一八六_年四月,西西里爆发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

鄂洲各国的革命运动,不仅是这些国家反动统治的结果,而且与太平天国的革命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们都是反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者,都是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而斗争的,所以他们在团结中起着客观的作用。太平天国革命不仅给欧洲革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而且推动了欧洲大陆的革命运动。

它对西方资产阶级在亚洲国家的殖民统治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当时,1857年至1859年,印度在亚洲爆发了民族起义,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从1851年到1856年,婆罗洲人和华侨反对荷兰的殖民统治。

尽管当时亚洲各国人民在反殖民主义斗争中还是各自孤立作战和缺乏联系的,但既然亚洲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侵略者是亚洲人民的共同敌人,他们都是被压迫受奴役的人民而反对的是外国殖民主义者,那么,他们所进行的解放斗争就不能不是彼此互相支持和互相影响的。因此,太平天国革命促进了亚洲人民的觉醒,极大地鼓舞了亚洲人民反抗欧洲殖民统治者的斗争意志,间接地支持了欧洲人民的革命斗争。同样,欧洲人民的革命斗争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给予了极大的鼓舞。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具有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始终关注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发表了许多赞扬太平天国革命的文章。他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关系,指出太平天国既是一场动摇“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统治基础的农民革命斗争,也给予英法等殖民主义者以最沉重的打击。这场革命加深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政治革命。

马克思以鲜明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愤怒地谴责外国侵略者的卑鄙野蛮和中国人民的海盗政策。他深切同情中国劳动人民,坚决支持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他指出,推翻清朝的革命运动当然是正义的行动,动员世界革命人民为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而奋斗。马克思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正确评价,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

他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光辉思想,既是指导当时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指南。

马克思关于《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光辉论述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是给人类留下的一个最宝贵的财富。重温当年马克思所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这篇光辉著作,看看时隔一百三十年今天的中国,已象一个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曾经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和封建统治压迫的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应该从马克思对太平天国革命的精辟论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把支持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野政权的革命斗争,为全面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作为

人在欧洲读书笔记(篇11)

正德十六年,不是说刚好在1521年,正德的第十六个年头,而是正德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十六年,这十六年之间发生的大事,除了正德,还有同时期的欧洲,整个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深远,文明的进程被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大明的正德十六年期间,在《正德十六年》中重点展示了两位大明的天子,第一位是正德皇帝,历史上据说他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帝王,但作者笔下会让你了解到正德皇帝的另外一面,比如勇敢,善战,体恤臣子,体察民情等,书中都有相关事迹详细讲述。他的那些看似胡闹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打破规则的反叛精神,一种血性活力的体现。

另外一位就是他的下一任嘉靖皇帝,年轻时的嘉靖也是想着往青史留名的好方向发展的,积极推行新政,整顿吏治,体恤民情,尝试一些变化,国家一度中兴。年轻人吗,精力旺盛,可是人到中年之后,嘉靖皇帝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追究享受与长寿,对于朝政之事也不怎么上心了。正是他在位期间,导致大明王朝财政破产,官员腐败,使得明朝走向了衰败。明朝历史过半,已经可以看到结束的样子。

这时期的大明王朝像他们的主子一样,持续僵化守旧、萎靡不振,止步不前。而欧洲就像刚刚从冬眠中苏醒的棕熊,饥肠辘辘。欧洲的君主们生龙活虎、上窜下跳,闹出的幺蛾子,一个比一个令人咂舌。

一批充满探索精神的冒险家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狂热不已。他们一次次出发,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编织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一个完整的世界版图逐步呈现在我们眼前。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开展和工业化进程,拉开了人类历史文明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幕。

弗里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肇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这是明确被公认的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壮举,但在他之前和之后,也依然有着世界各地的探险家们,为探索未知的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大家普遍认同的说法中,探索家们基本上是以欧洲为基准,向外扩展,像葡萄牙人控制了印度洋,西班牙人控制了大西洋,作文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名称。欧洲人的足迹逐步展开,神秘的非洲大草原,富饶的美洲大陆,澳洲的内陆特殊环境,神秘的中亚沙漠和东南亚丛林,甚至寒冷的极地地带。这些广阔的天地,自从被欧洲人踏足之后,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们大多是被殖民的命运,但也确实给他们带了快速的发展。当然也给欧洲这个大后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

当然这些和大明的退步是不相关的,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到了一定程度的爆发,而中原前期文明一直在持续。欧洲这一次的爆发,让他们迅速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整个欧洲积蓄了很久我能量开始肆意流淌到整个世界。

或者是因为作者不是正儿八经的历史研究者,所以他在表达上更加的灵动,笔调活泼,不受拘束,读来淋漓。除了有每个时间的纵深挖掘,还有横向的对比,东西方的对比,西方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放在一个平面上,差异就显得无比清晰。

在语言风格上,诙谐,通俗,对于偏爱的人物,不吝赞美,情感自然,作者像是一个说书人,引出那些精彩的人物、故事,恰到好处地点评一下,爱憎分明,却也不会失于偏激,对于书里的水手、君主、大师、巨人、奇葩、教士,等等名噪世界的大师们的细节,尤其引人入胜,他们才华出众,个性鲜明,一个个立体丰满。

通过两相对比,我们能注意到,在这个世纪转折时期,经历过唐宋的繁华,欧洲地区和中原比起来无论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是处于落后地位。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开始觉悟,他们通过航海探险,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新的文明被缔造,并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比如哥伦布,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托马斯,哥白尼等我们熟悉的中学课本里就开始提及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进程。让我们看到世界的重心,是怎么一点点被转移过去的。

同期的大明开始走向衰落,而欧洲人开始探险、思考、创造。欧洲在崛起、在前进、在超越同期的大明王朝,也开始了统治世界。

"欧洲读书笔记"延伸阅读